浅议移动通信中移动IP节点技术的实现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5
基于移动通信IP网络关键技术思考与分析摘要:本文以移动通信IP网络作为研究分析,分析该系统下特殊的网络关键技术运用特点和优势,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移动通信IP;网络关键技术;思考与分析移动IP实际上是一种移动节点在网络漫游上的网络协议,其特点是能够保证移动端在多个时间短保持通讯连续性,作为当代最主流的技术,其应用范围广,且具有加大的应用开发潜力。
现分析移动通信IP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其特殊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借鉴。
1.分析移动IP技术的工作原理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固定的线路网络形式也已经被移动通信技术所代替,在现代化网络运行环境下,移动IP技术可以满足多个用户在不同的访问端获取网络信息,并实现信息科学高效传输。
直截了当地来说,移动IPS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协议布局方式,其可以保证计算机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不改变原有网络地址的情况下,实现网络信息的无间断访问。
无线通信网络是移动IP技术发挥实效性的重要载体,通过无线网络通信设备的科学运用可让计算机在不改变自身地质环境下跳脱网络连接,实现多信息连接,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无线网络运用和IP技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针对网络无间断移动访问特点来看,为了有效控制网络信息,IP系统中涉及的主要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包括了移动节点本地的IP地质、本地代理以及外部链路、隧道等信息(如图1所示)。
(图1 IP技术的移动传输特点)2.探讨移动IP节点实现通信的过程以上可知,移动IP节点在运行中体现了多种运行优势。
移动IP的工作原理是为外部链路分配一个特殊的转交地质,在对内部的数据包进行封装处理。
经过分装处理后的IP地址可转换为外部链路的IP地址,可以通过本地代理等直接将信息传输到移动节点,这种处理方式也可以减少本地代理和外部代理的信息对接。
实现这一技术的主要工具有“代理发现”,其通过判断移动节点的位置,进而确定他是否位于外部链路,最终获取一个可行的转交地址(如下图2所示)。
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摘要】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是当前网络领域的重要趋势之一。
本文从背景、意义、挑战、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等方面系统探讨了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的相关内容。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电路交换网络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IP化改造成为必然选择。
IP化改造可以提高网络遍布性、可靠性和灵活性,为网络发展带来新机遇。
IP化改造也面临着复杂的技术挑战和实施难题,需要制定合理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步骤来推动。
未来,随着5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网络的智能化、高效化提供强有力支持。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背景、意义、挑战、技术方案、实施步骤、未来发展1. 引言1.1 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概述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是指通过将传统的通信网络转变为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新型网络架构,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和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基于电路交换的通信网络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高速、高质量通信服务的需求,因此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成为当前网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网络的统一,简化网络架构,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为新兴业务的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在IP化改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升级和优化,还需要在新网络架构下进行系统管理和运营。
IP化改造也将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例如提供更丰富的增值服务,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是推动通信行业向前发展的关键一步,将为用户带来更快速、更稳定、更便捷的通信体验,同时也将为运营商带来更广阔的商业前景。
2. 正文2.1 IP化改造的背景IP化改造的背景可以追溯到移动通信网络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采用的是分层结构,即核心网与无线网分离,存在通信过程复杂、网络资源利用率低、业务部署不灵活等问题。
3G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IP关键技术探究摘要:随着3G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对如何灵活有效的运用网络资源有着极大兴趣,于是移动IP 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可以帮助用户随时随地的连接无线网络,获得更加迅捷、快速的用户体验。
尤其是在4G时代,移动IP 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普及和广泛。
鉴于此,本文对G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IP 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3G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IP 技术;切换1 前言3G时代,移动通信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的进步,传统IP技术的弊端开始显现,传统IP技术灵活性较差,一个IP地址对应一个网段,当IP客户端移动到新的网段时,不能通过原来的IP地址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发送,需要对原有的网络进行重新配置,也就是说只要改变了网络的接入点或者更改了网络连接设置,就要重新启动网络,不仅造成网络中断,带来资源闲置和浪费,而且也带来较差的用户体验。
移动IP技术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在该技术的支持下,移动节点在变换过程中始终保持了网络连接的顺畅,增加了网络的有效利用,使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以及通讯设备等电子产品在移动过程中保持通信,用户根本察觉不到网络的切换过程,这个切换过程十分便捷和安全。
移动IP 技术这一优点十分适合无线通信网络,只有无线通信网络中才存在真正的通信设备移动过程,二者是相互关联的,无线网络为移动IP 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移动IP 技术为无线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 移动IP 的关键技术2.1 代理发现技术移动节点能够利用代理发现机制对网络进行审阅,来检测移动节点是否从一个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从而确认用户终端的具体位置信息。
当移动节点没有停留在本地链路,而是移动到一条未使用的地址时,可以通过代理发现机制获得一个转交地址,来匹配新的移动节点。
代理发现共有两种消息:代理广播和代理请求。
代理布告消息是ICMP路由器定期进行传达,移动节点时刻监听代理布告消息,通过现网使用可得知布告消息的扩展,以判断自己是否漫游出本地网络;若移动节点只需获得代理信息,它可发送一个“代理请求”消息,代理请求与ICMP 路由器请求消息格式相同,这两种消息对于移动IP 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移动IPv6的研究与实现移动IP技术是移动通信技术和IP技术的有机结合,它不只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一种深层的融合。
即对IP协议进行扩展,支持终端的移动性拥有固定的IP地址,而且不论移动到什么地区或者通过什么方式连接到Internet都是如此。
移动IP技术充分利用了IPv6带来的便利与优势,实现了移动IP,因次被称为移动IPv6技术。
它是IPv6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方向之一。
一、移动IPv6的基本概念移动节点:指移动IPv6中能够从一个链路的连接点移动到另一个连接点,同时,仍能通过其家乡地址被访问的节点。
家乡代理:指移动节点家乡链路上的一个路由器。
当移动节点离开家乡时,能截取其家乡链路上的目的地址。
通信对端:指所有与移动节点通信的节点。
家乡地址:指分配给移动节点的永久的IP地址,属于移动节点的家乡链路。
标准的IP路由机制会把发给移动节点家乡地址的分组发送到其家乡链路。
当移动节点在家乡链路上有多个家乡子网前缀时,其可以有多个家乡地址。
转交地址:指移动节点访问外地链路时获得的IP地址。
这个IP地址的子网前缀是外地子网前缀。
移动节点同时可得到多个转交地址,其中注册到家乡代理的转交地址称为主转交地址。
家乡链路:指对应于移动节点家乡子网前缀的链路。
外地链路:指除了其家乡链路之外的任何链路。
绑定:指移动节点家乡地址和转交地址之间的关联。
二、移动IPv6的关键技术——QoS现有的Internet所提供的是“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许多新的应用需求。
因此,需要在Internet中支持QoS保证技术。
为了解决IPQoS 的问题,IETF提出了几种服务模型和机制,主要有:集成服务(IntServ,Integrated Service),区分服务(DiffServ Differentiated Service),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MuItiProtocol Lable Switch)等。
移动通信中的移动Ipv6技术移动通信中的移动 IPv6 技术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各种移动应用的不断涌现,人们对于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这个背景下,移动 IPv6 技术应运而生,为移动通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什么是移动 IPv6 技术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是互联网协议的第六版,它是为了解决 IPv4 地址资源不足而提出的。
IPv6 拥有巨大的地址空间,可以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个独立的 IP 地址。
移动 IPv6 技术则是在 IPv6 的基础上,为移动设备在不同网络之间的无缝切换提供支持。
简单来说,当你的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从一个 WiFi 网络切换到另一个 WiFi 网络,或者从 WiFi 切换到移动数据网络时,移动 IPv6 技术能够确保你的网络连接不中断,并且让你的应用能够持续正常运行,而不会出现掉线或者需要重新登录的情况。
二、移动 IPv6 技术的工作原理移动 IPv6 技术的核心概念包括家乡地址、转交地址和绑定更新。
家乡地址是移动设备在其归属网络中所拥有的固定 IP 地址。
无论设备移动到何处,这个地址都保持不变,就像你的家庭住址一样,是一个固定的标识。
转交地址则是移动设备在当前所连接的外地网络中获得的临时 IP 地址。
当设备移动到新的网络时,会获取新的转交地址。
绑定更新则是移动设备向家乡代理和通信对端发送的消息,用于告知它们自己当前的转交地址。
通过这种方式,家乡代理和通信对端就能够将数据正确地路由到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
当移动设备在外地网络中发送数据包时,数据包的源地址是家乡地址,目的地址是通信对端的地址。
外地网络的路由器会根据移动设备的绑定更新,将数据包正确地转发到通信对端。
而当通信对端向移动设备发送数据包时,数据包的目的地址是移动设备的家乡地址。
移动IP技术
最简单的说,移动IP技术就是让计算机在互联网及局域网中不受任何限制的即时漫游,也称移动计算机技术。
专业一点的解释,移动IP技术是移动节点(计算机/服务器/网段等)以固定的网络IP地址,实现跨越不同网段的漫游功能,并保证了基于网络IP的网络权限在漫游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改变。
实现漫游
移动IP应用于所有基于TCP/IP网络环境中,它为人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网络漫游服务。
譬如:在用户离开北京总公司,出差到上海分公司时,只要简单地将移动节点(例如:笔记本电脑、PDA设备)连接至上海分公司网络上,那么用户就可以享受到跟在北京总公司里一样的所有操作。
用户依旧能使用北京总公司的共享打印机,或者可以依旧访问北京总公司同事电脑里的share文件及相关数据库资源;诸如此类的种种操作,让用户感觉不到自己身在外地,同事也感觉不到你已经出差到外地了。
换句话说:移动IP的应用让用户网络随处可以安“家”,不再忍受移动节点因“出差”带来的所有不便之苦等等。
关键技术
代理搜索:是计算节点用来判断自己是否处于漫游状态。
转交地址:是移动节点移动到外网时从外代理处得到的临时地址。
登录:是移动节点到达外网时进行一系列认证、注册、建立隧道的过程。
隧道:是家代理与外代理之间临时建立的双向数据通道。
浅谈“移动IP技术”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物理系97物本(2)班 33号翁宗琮引言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够灵活、快速、低费用、随时随地地接入Internet。
无线通信技术由于具备了这些特性,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Internet接入中。
而且在IMT-2000中已明确规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必须支持移动IP分组业务。
关键词移动IP 无线接入代理隧道技术 IMT-2000一.无线接入的方式及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大致可以分为移动电话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3类。
移动电话系统目前主要有AMPS、GSM和IS-95几种。
这些系统中,移动经营者分别提出了提供数据业务的方案。
在AMPS系统上开发的CDPD完全使用原有的频谱和设施,除了基站和天线与AMPS 系统共用外,网管系统则是独立的,采用专用频率方式或者是跳频方式来传送数据。
电路交换式蜂窝数据技术方式也是用于AMPS系统上的,只是它采用的不是CDPD方式的分组交换而是电路交换方式。
GSM系统的提供者利用1.9GHz的PCS网路提供移动数据业务,称为PCS1900。
此外,QUALCOMM公司提出的IS-95CDMA移动电话系统也计划提供数据业务。
1.卫星通信系统利用卫星提供移动式和固定式无线Internet业务。
2.无线通信系统是指主要用于ISM(工业、科研、医疗)频段和U-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未开放的)频段。
ISM频段系统主要用于大楼内部和大学校园内的无线通信。
U-NII频段的设备一律采用LBT(Listen-Before-Talk)无线通信协定。
二.移动IP技术对于固定式无线通信接入的解决方案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在原有的通信系统的基础上略加改进就可以了,难就难在对于移动的无线用户如何接入Internet网,并且同时满足IMT-2000中提出的两个要求:一、基于IP的无线话音(Wireless Voice Over IP)传输的时延不能超过CDMA及TDMA中语音帧的间隔20ms;二、传输过程中,必须提供类似于传统无线通讯中的无缝切换的质量,具有最小的包丢失率。
浅谈移动IP技术及其发展前景论文浅谈移动IP技术及其发展前景论文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用户对网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固定网络环境的相关IP技术实现了新突破,移动IP技术已受到更多的人青睐。
本文从移动IP的基本原理出发,从网络、模式、速度等角度讨论了移动IP技术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移动通信; P技术;应用前景一、移动IP技术简介传统的IP技术存在较大缺陷,由于用户通信的IP地址使用固定分配方式,若用户因需要移动至不同的网络,则原先的IP号码无法被用户使用至新网络环境中。
要能实现网络通信,必须修改IP地址以适应新网络需要,确保新IP地址网络号以及调整后的现有网络号一样。
电脑主机变更还会引发很多麻烦,比如用户更换IP后也不一定能像原来一样享受相关的资源和服务,原先的IP地址也不能被其它用户用来访问这个用户的主机。
移动IP技术的提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较好的方案,移动IP 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使得非移动主机和网络路由器的协议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即使接入网络环境产生变动,仍然能获取通信信号,实现通信需求。
移动IP技术的支持范围也较为宽泛,无线局域网、以太网等间不同质的网络间的移动也受到其节点支持。
其对网络支持的要求环境也比较低。
二、 3G时代背景大力推动了移动IP技术的发展移动IP技术的发展暂时并不成熟,发展初期移动IP技术主要应用于企业局域网络中,由于一般企业局域网内都设有各异的子网络,而子网络之间由于工作需要发生移动也十分正常,所以移动IP在企业中应用作用明显。
而移动IP更大的发展方向则是在不同的ISP之间或更宽泛的网络范围间实现IP的移动。
3G牌照发放后,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对于3G网络建设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另一方面国家在电信固定资产支持与鼓励,因此,各大运营商都将3G网络的建设作为行业增长的新动力,但由于巨大的折旧和营销成本,目前3G业务的发展暂仅属起步阶段,但对移动IP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
试论移动通信中移动IP节点技术的实现【摘要】移动IP节点技术是移动通信中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移动IP节点技术的实现进行研究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和优势,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通信的发展背景和移动IP节点技术的定义,然后详细解析了移动IP节点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以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和优势与局限性。
还探讨了移动IP节点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结合以上内容,总结了移动IP 节点技术的实现对移动通信发展的促进作用,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移动IP节点技术,为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移动通信、移动IP节点技术、实现、基本原理、实现方式、应用、优势、局限性、未来发展方向、促进作用、应用前景、总结。
1. 引言1.1 移动通信的发展背景移动通信技术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得到迅猛发展的一项重要领域。
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重点关注的领域。
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通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便利性。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有线通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通信设备越来越小、便携,大大提高了通信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人们可以通过移动通信设备随时随地上网,获取信息。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背景主要是由于社会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和人们对通信的需求不断增加所引起的。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未来移动通信将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推动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1.2 移动IP节点技术的定义移动IP节点技术是指在移动通信网络中,为移动设备提供一个持续连接的IP地址,使得设备在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与网络的连接不中断的一种技术。
移动IP路由器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工作过程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移动用户的不断增加,使移动IP路由技术的研究显得特别重要。
IETF的建议提供了移动IP协议,但却没有提供优化路由,它存在路由的“三角形”问题。
因此,只有解决IETF建议的路由“三角形”问题及其复杂性问题,移动IP路由技术才可以有效地同现有的网络兼容,实现真正的移动优化路由。
移动IP路由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许多技术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讨,这里从目前使用的移动IP路由技术出发,简要介绍移动IP路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并对路由优化进行分析总结。
移动IP路由技术技术背景1996年IETF提出了RF2002移动IP协议。
它提出的背景是由于当时盛行的IP 协议并不能满足用户以移动方式接入企业网和互联网的要求。
因为在IP协议中,假定任何一个端点的设备都是固定的(即IP地址唯一,那么在通信时,只要将目的端的IP地址嵌入目的地址域,与数据包一同打包封装,然后传送到目的端即可。
但在移动环境中,若通信端点的一方为移动用户,IP协议就无法准确地将数据包送到移动主机。
移动IP协议的出现,使该问题迎刃而解。
移动IP协议的基本思想是:将IP地址标志与寻址功能分开,用两个IP地址分别表示。
用于标志移动主机的IP地址为本地代理地址,用于标志主机当前所在位置的IP地址为接管地址CoA(CareofAddress。
那么移动主机如何进行路由寻址,又用到了哪些路由技术?下面作详细分析。
运用协议要经常谈到几个通信实体:移动主机MH(MainHost、本地网络HN(HomeNetwork、外地网络FN(For ei gnNetwork、本地代理HA (HomeA gent、外地代理FA(ForeignAgent及接管地址CoA (CareofAddress。
这里我们仅对接管地址CoA进行详细分析。
CoA地址的作用与获取路由技术最基本的原理是移动主机(MH登记到本地代理(HA,在本地代理(HA 与外地代理(FA之间建立数据通道来实现数据包的路由功能。
移动通信网络IP化改造要点研究如今,移动通信网络的软交换技术已经逐渐成熟,IP网络技术也在朝着大规模、高水准的商用领域发展,因此移动通信网络的IP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相比于传统TDM网络架构,IP化改造后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将拥有更灵活高效的组网模式,可接受业务范围会更加广泛、多样化,而业务控制能力及网络建设成本也会有所改善。
一、移动通信网络IP技术的应用发展现状移动网络IP化的核心就在于将移动语音与信令承载于IP承载网络之上,这其中就包括了移动核心网路承载与控制分离、软交换设备的引入。
从所涉及范围角度讲,移动通信网络IP化可以应用于网络的应用层面、承载层面、接入层面、核心网层面和维护管理层面,所以IP化改造应该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应用建设过程。
在新时代,移动通信的网络IP化改造是一种必然,因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演变,如果要保持网络业务的高继承性与稳定性,就必须强化对骨干承载网的建设。
所以在2007年,国内移动通信运营商已经基本完成了对IP骨干承载网络的建设部分,并在2009年建设了以IP化软交换技术为主的3G核心网络。
此时在3G网络建设的过程中,无线数据业务已经实现了对IP网络的承载。
2013年,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4G业务正式开启,对网络的IP化改造也已经逐步走向成熟。
在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与演变也会与IP技术所紧密相关,甚至整个移动通信网络都会向全IP模式发展,对技术的引进与网络架构的实现将逐渐从承载网转为边际网、从互联网逐渐转化为电信网、从TDM逐渐转化为以软交换为主的扁平化网络体系,而数据业务也会朝着全业务应用方向发展。
所以说,IP化改造将使得网络技术应用超出互联网领域本身,并逐步渗透到移动通信网络领域的各个层面,逐步成为未来4G网络的主力核心架构与统一公共承载模式,即未来移动通信网络必然成为全IP通信网络[1]。
二、IP化改造的意义与总体原则分析(一)IP化改造的意义IP化改造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条件,它所提供的各种业务必然会为未来开放型的网络奠定技术基础,使得整个国家网络系统更加趋于综合、多元化发展。
浅议移动通信中移动IP节点技术的实现
论文要:移动IP为移动主机移动过程中保持原来通不间断提供了实现方法,隧技术是移动IP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在深学习移动IP基础知识之后,给出了移动节点一个具体的实现,具有一定践意义。
1移动通信中移动IP原理分
移动IP中的隧道技术有三封装方式:IP的IP封装(IPinIPEncapsulation),最小封(MinimalEncapsulation)和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RoutingEncapsulation)。
在动IP中,隧道入口为移动节点的家乡代理,隧道出口为移动节点的外地代。
家乡代理需要实现封装功,封装后的数据包能到达外代理,外地代理接到数包后,进行解封装,后将数据包路由给移动节点数据包离开隧道入口后在没有到达隧道出口前可能出现路由环使它又回了隧道入口处的情况,这每次隧道都为它加封一个IP报头,而每个新报头都有自己的生存时域(TTL)值,这样就会出数据包一直增大下去。
为了防这种递归封装,可采用如下机制预封装的数据包的源址就是隧道入口地址,此时设递归封装出现;预装的数据包的源地址与道入口处路由表指示的道出口地址相同,此时也假设递归装出现。
同时,如果家乡代理要将移动节家乡链路上的广播包送给移动节,必须采用多重封,这时,里面一层隧道从家乡代理到移动节的家乡地址,外面层隧道是从家乡代理到移动点的转交地址。
因为,如果采用多重封装的话,外地代理解装后收到的是广播地址,它就不道怎么办了。
因此,这种现象应作为防递归封装中的一种殊情况处理。
在解封装中,主要是将IP头去掉,使原来IP数据报恢复出来,因此相对较为简单。
移动IP中,动节点的外地代理已保存了移动节点的注册信息,它能将解封装后得到的数报路由给移动节点。
这样,就完了从一个节点向移节点发送一次数据的全过程
2移IP节点在移动过程中通信实现
通常况下,按照[RFC2002]的标准,根IPv4的移动IP案规定,移动节点在外地链路上该有一个外地代理位于隧的出口,将从隧道送过来的数据包转发给已经移动该链路上的移动节点,但是随着IPv6即将成为事实上的下代互联网的标准协议,地空间问题已经彻底的解决移动IPv6协议中取消了地代理。
在本文,为了简化题的实现,我们规定,移节点在外地链路上的转交地全部都是配置转交地址,即需要外地代理的转发,移动节点接位于隧道的出口接收数据包。
2.1移动节点的工作式
移动节点基本作方式有5个方面:
代理搜索:代理搜索是移动节点能持正常通信的前期工作,通过理搜索移动节点首先确定自己的位。
注册:移动点确定自己在外地链路的时,循环给家乡带理发送一个UDP,通知它自己当前的IP址,即外地链路取得转交地址,直到收到代理服务的应答消息。
注:移动节点重新回到乡链路的时候,循环给家乡带发送一个UDP 包,直到收到家代理的应答消息。
接收数据包:动节点在家乡链路接收数据和固定节点的工作机制完全
样。
发送数据包:如果移动点确定自己在家乡链路上,它象定节点一样,使用TCP/IP协议,不需要对数据包进额外处理,直接发送否则,移动节点会发现要发的数据包的源地址是当前链路的转地址,因此,它先发送包源地址修改为家乡地址,后再发送。
2.2理搜索
动节点利用代理搜过程主要完成三个能,即判定自身当前连在家乡链路上还是外地链路上检测自身是否已经切换了链;如果已经处于外地链路,则取外地链路上的转交地址。
代理索由两条简单的消息构成。
第一条消息是代理广播息,家乡代理利用这个息向移动节点宣布它的功能。
当一个节点在一条链路被配置成家乡代理服务器的时,它就在这条链路上播或组播代理广播消息,使得连到这条链路上的移节点可以判定该链路上是否代理存在。
如果有,以从代理广播消息中取得代理服器的IP地址,并且判定代理功能是什么。
第二条消息是代理求消息,当移动节点有耐心等待下一个期发送的代理广播消时,它可以发送代理请求消息。
个消息的唯一目的就让链路上的所有代理立即发送一个理广播消息。
有些时候,移节点快速地切换链,而代理发送广播消息的频率相比言就太慢了,这时代理请求消息非常有用了。
由于密钥理上的困难,移动IP不求对这两种消息进行确认。
2.3注、注销机制
移动IP的注册过程代理搜索之后。
此时,移动节已经可以判断出自
己的位置是处于家乡链路还处于外地链路。
当移动节点发现的网络接入点从一条链路切换到另条链路上时,它就要进行注册。
另,由于这些注册也有定的生存时间,所以有时候,移动节点的位置没有移动,它也要在现有注册期时进行重新注册。
移动IP的注册过程是:通知家乡理它在外地链路取得的转交地址;使一个要过期的注册新生效;在回到家乡链路上要进行注销操作。
2.4传递数包的选路
根据移动节点的当位置进行数据包选路技术,这是移动IP的最主要技之一。
我们必须考两种情况:移动节点连接在家链路上时和移动节连接在外地链路上时后一种情况还有两种情形:移节点采用的是代理转交地址还是配转交地址。
由于IPv6已经成为下一代互联网实上的标准协议,并且IPv6存在地址空间问题,因此,在IPv6下,移动IP 将没有外地代理。
注册工作完成之后,移动节点论漫游到Internet的任何地方,都会过注册机制通知它的家乡代理目前所取得的IP地址,使得家代理能够转发那些图与它通信的网络节点给它送的数据包,这里,我们关心移动节点在外链路是如何取得配置交地址的,我们假定动节点已经通过某办法得到了一个外链路上的配置转交址,然后将这个地址知给它的家乡代理我们这里不考虑家乡代如何将送往移动节点的数据通过隧道路由给移动节点,这分工作是另一位同学的毕业文所涉及的内容,我们仅仅考虑移节点需要做的处理。
于数据的通信是双向,因此,处于外地链路上的移动点涉及的工作就分为接数据包和发送数据包两
大部。
3总
移动IP为移动主机在移过程中保持原来通信不间断提供了现方法,隧道技术是移动IP关键技术之一。
当通信节点移动节点发送数据时,必须使用到隧道技术。
本文绍了移动IP中隧道技术基本原理,以及给出了一种在Linux系统实现它的方法。
对于实现径,主要是在Linux 内中加入程序模块,以完成隧道技术的功能。
随当今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新的通信业务的求越来越高,这是互联网及TCP/IP协议成功发的必然结果。
从而诞生出下一代的联网协议IPv6,因此,随着移动用户和设的飞速发展,基于IPv6的移动IP协议必然迎来更广泛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