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标点与词语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课件2
- 格式:ppt
- 大小:410.00 KB
- 文档页数:11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九图文转换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讲义不分版本专题九图文转换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精做真题,研判方向[考点要求]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XXXX·浙江)为下面这幅图片拟写解说词,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能揭示画面的内涵。
(不少于5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例如)这是一幅坐在轮椅上的残疾运发动奋力击球的感人画面。
他挥动球拍,展开青春的翅膀,驰骋球场,追逐人生的梦想。
解析此题要求为图片拟写解说词,属于图文转换题。
答题时要准确把握图片信息,明确人物的身份、身体特征、行为特点,展开联想。
要注意修辞方法的运用,要到达规定的字数。
试题评点该道图文转换题,用图文转换形式综合考查概括及运用修辞的能力。
这次考图文转换,材料为图片,要求拟写解说词,表达着读懂图画及准确表达的“题魂〞。
在读懂图片时要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身份、身体特征及行为特点。
如果能“看准〞了,“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的表述应该不成问题。
2.(XXXX·浙江)请看以下面的图文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由于人类不必要的装饰需要,全球象牙贸易恣意蔓延,100多万只大象因此失去了生命。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上方的广告宣传语,形成一那么完整的公益广告。
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那么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例如)购置就等于杀戮,对象牙制品说“不〞!(2)①人格化的表现方式使整那么公益广告打动人心,小象的话以孩子的口吻说出,不仅能引起人们的同情,还能促使人类反思自己的行为。
专题二标点与词语核心突破一掌握关键的高考真题研究能力——精做真题,研判方向1.(2013·浙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答案 A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词语的使用。
A项以至:连词,直到,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要注意与“以致”区分开。
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B项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捐,抛弃。
此处属望文生义,误将“捐”理解为“捐献”。
C项热诚:热心而诚恳。
应用“热忱”。
D项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卒,尽、完。
此处属望文生义。
试题评点该题完全沿用了往年的命题思路,连词语的布局都没有变化。
表现在:①词语选用一实、一虚、两成语形式;②重点考查对词义的理解和在具体语境中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能力;③所选语句大多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体现了语言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2.(2014·浙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小到大,母亲一直是你的守护天使,当母亲需要你的时候,不要推托..工作繁忙,久不回家,哪怕是一句问候,也是给母亲最好的安慰。
B.社会需要个体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做起,从实事做起,不需要太多的空话,赞同这种观点的,远不只..一个人。
专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散文阅读需要归纳概括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这些重要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摘取重要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首或尾或中间。
尤其要注意其中抒情或议论性(表明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
归纳概括时需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法合并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法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①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
故需要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
②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答某一方面,故需要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舍取法很多散文,作者总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表明某种道理,这些感悟、道理就是命题人命题的“果”。
这个“果”从何而来?就是前后文的叙事、描写、回忆等辨明因果关系即就近原则和分散原则相结合。
凡是题干近远语句出现的地方,往往是答案要点密集出结合现的地方,所以要“就近”。
其他一两个原则要点分散在离题干语句较远的上下文,这时就要适当扩大搜索范围显隐既要注意显性要点,又要注意挖掘隐性要结合点。
“隐性要点”往往隐含在较含蓄的叙原则述和描写之中选摘原文词句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词句,确定题目的答案在文中的具体呈现,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原句或从文中摘取的重要词语的组合直接摘录词句法提取文章中的一些词句,通过拼接并改写的方式重新组合拼接改写来作答的一种方法。
解答这类题目一般根据题干要求,从法文中筛选信息要点,但不能直接摘录,其答案一般是文中的词句意思的组合变换有些文段(章),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段),就必须对每个独立句的句意或几个相对重要的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公因式”,概括出内容要点。
综合句①分析句子关系,梳理出答案要点。
在确定答题的大致区(层)意法间之后,对相关内容的句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综合,按要求从中提取答案的要点。
②研读意象组合,概括文段大意。
就是要研究段落内容的意象组成,对文段的信息进行抽象归纳作者的情感往往附着于“物”线,有的干脆就是以情感为线索,找出线索,往往能把脉情感走向找准行文线索聚焦情散文中总有点明情感的词语和句子,要圈定感语言和摘录出这些情感语言,具体体会散文的抒情方式也很灵活,或是借景抒情,关注抒或是托物寓情,或是直抒胸臆,或是把情感情方式藏在字里行间。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章语言文字的运用专题二标点与词语核心突破ⅱ实词、虚词和成语实词、虚词1。
实词分为六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近年来,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和形容词上,偶尔也涉及名词对个实词的考察主要是基于同义词的辨析。
要掌握和使用好同义词,关键在于区分同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同义词辨析是为了使思想感情的表达更准确、更细腻,语言表达的效果更生动、更生动。
区分近义词是关键,但区分不同首先要求相同所谓寻找共同点,就是找到同义词的一组共同的基本含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含义范围内区分它们的不同。
(一)来自歧视的含义1。
在下面的句子中,添加一些单词来使用正确的一个是()a。
每一种知识到了现阶段,都是人类分工努力积累的成果,而这种成果并没有被淹没,一切都靠书籍来记录传播..b。
青少年处于心理断乳期,控制能力差。
与成年人相比,他们需要更多的规则。
校园暴力的频繁发生反映了校园规则的失范。
..℃。
噪音大,随意插队,乱扔垃圾,践踏草坪,爬树拍照,以及“参观这里”等。
这些旅游恶习年复一年地受到攻击,年复一年地发出抱怨,但它们被反复禁止,并将在来年保持不变。
..d .在与各种犯罪分子的斗争过程中,张子飞善于运用自己的头脑,出奇制胜地降服犯罪分子。
他四次被授予三等功,后来被评为“政法十大警官”答C分析项目一淹没:(洪水)溢出;超过在这里使用“湮没”是不合适的。
影射:借甲指乙;暗指(某人或某物)这里使用无上下文,应用“折射”演讲:指对词语、事物等的尖锐批评。
适合在这里使用投降:投降投降它在这里没有上下文使用,应用“征服”(1)区分同义词的重点有一个特点:它们基本上有相同的语素,但也有不同的语素。
要分析不同词素的意义,我们必须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抓住它们的意义重点,以免出错。
如“风景名胜区”和“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侧重于风景的位置,“风景名胜区”侧重于场景、场景(2)辨析词义1词义不同,用法不同一组词有基本相同的意思,但有些适用于重要和较大的事物,有些适用于一般事物。
Ⅱ实词、虚词和成语实词、虚词一、从三方面辨析近义实词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近几年高考对实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动词、形容词上,偶尔也会涉及名词。
实词的考查以近义词辨析为主。
要掌握和运用好近义词,关键在于能辨析近义词的意义和用法。
辨析近义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精确,更细腻,语言表达效果更加鲜明生动。
辨析近义词,辨异是重点,但要辨异首先要求同。
所谓求同就是要找到一组近义词共同的基本义,然后在这个共同的基本义之内,辨析其差异。
(一)从意义方面辨析1.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每门学问到了现在的阶段,是全人类分工努力日积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这成就至今没有淹没..,全靠书籍记载流传。
B.青春期的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控制能力差,相对于成年人更需要规那么的约束,校园暴力的频发正影射..出校园规那么的失范。
C.大声喧哗、随意插队、乱丢垃圾、践踏草坪、爬树合影以及“到此一游〞等,这些旅游恶习年年抨击,岁岁吐槽..,却屡禁不止,来年照旧。
D.在同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过程中,张自飞善于开动脑筋,屡出奇招降服..犯罪分子,先后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后来更是被评为“十佳政法干警〞。
答案 C解析A项淹没:(大水)漫过;盖过。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用“湮没〞。
B项影射:借甲指乙;暗指(某人某事)。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用“折射〞。
C项吐槽:指对话语、事物等予以犀利的批评。
用于此处恰当。
D项降服:投降屈服。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用“降伏〞。
(1)辨析词义的侧重点近义词有一个特点:基本上有相同的语素,同时也有不同的语素。
分析不同语素的意义,要找出它们的细微差别,把握各自词义的侧重点,才不会用错。
如“景点〞与“景色〞,“景点〞侧重指景物的地点,“景色〞侧重指景象、情景。
(2)辨析词义的轻重词语意义的轻重不同,它的用法也就不一样。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程度深、性质重,有的表示程度浅、性质轻。
核心突破二理解必备知识,掌握关键能力——把握语境,体察细微Ⅰ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一套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点符号有助于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准确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
常见的点号有7种,标号有8种。
见下表:点号作用是点断,表明语句间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
标号作用是标明,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其中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不大常用,不在考试范围之内。
一、顿号、逗号、分号顿号、逗号、分号表示了句子内部大小、性质不同的由短到长的停顿。
(一)顿号用法其用法可用下面的歌诀来概括:①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如: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②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中间不用去打顿。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③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结构紧密,不能用顿号隔开来。
如“中小学”“师生员工”中间就不能用顿号。
)④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用顿号。
如:他看上去十七八岁。
)⑤多个(三个及以上)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能用顿号。
(如:“大宅子”“鱼翅”“鸦片”分别比喻什么?)⑥连词前不带顿。
(并列词语中“和”“及”“或”等连词前不带顿号。
)⑦并列词语带语气词,不打顿打逗。
(如:房间里真乱呀,书呀,纸呀,椅子呀,衣服呀……乱七八糟。
)知识运用1下列各句中,顿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香梨啊……B.这次海外追逃行动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广大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C.在这次会演中,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都会带来新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