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桃村中心医院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及随访预约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4
出院患者随访轨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积极履行病院建议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办事模式,将医疗办事延长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持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巧办事和指点,病院特制订出院病人随访.预约轨制.第二章随访第二条随访规模:凡在我院住院出院后的患者均需进行出院后随访.第三条职责:各病区负责对本病区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出院随访.随访义务人:主管大夫.第四条随访时光与频次:原则上出院半月内.第五条随访方法包含德律风随访.接收咨询.家庭随访等.第六条随访的内容包含:懂得患者出院后的治疗后果.病情变更和恢复情形.若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等.随访后应做好登记.第七条临床大夫应卖力完全书写出院记载,并包管信息精确.复诊时光应依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须要而定.第八条随访时,随访医师应仔谛听取患者或家眷看法,诚恳接收批驳,采取合理化建议,做好随访记载.第九条随访中对患者的讯问.看法,如不克不及当即答复,应告诉相干科室的德律风号码或辅佐预约专家.第十条随访后对患者再次提出的看法.请求.建议.投诉,实时逐条整顿分解,与相干部分进行反馈,并有处理看法和处理成果.第十一条当患者有无理言行时应尽量容忍,耐烦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以恶言相待,更不许可与患者产生争执.第十二条各科均要树立出院病人随访信息登记档案,内容应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纪.病历号.科室.经管大夫.出院日期.诊断.接洽德律风.家庭具体地址等内容,由病人本次住院时代的经管医师负责填写.第十三条各病区必须树立随访登记本,随时记载随访情形,对随访中顾客有看法或建议时,必须事实记载.第十四条科主任应对住院医师的分担出院病人随访情形每月至少检讨一次.对没有按请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确保随访率不低于90% .医务科负责随机抽查考察核实,考察成果纳入科内日常平凡治理工作.德律风回访轨制1.对出院病人由科主任督促.检讨,主管大夫实施准时德律风回访.2.回访人必须持有执业资历证,做到热忱.礼貌.不与病人产生争执.3.病人出院时应逐项填写《出院病人德律风回访记载表》,完成回访实时记载,不得漏掉.4..病人出院半月内由主管大夫完成德律风回访.5.回访前应懂得对方出院时的病情.治疗情形,回访的内容包含病人今朝情形.服药情形.锤炼情形.生涯情形及健康指点等.6.回访时对病人的提问应耐烦听取,按照说话规范郑重答复,对治疗原则问题不清晰的不得随便搪塞;对当时不克不及立时解决或德律风说明不清的问题应采纳另行答复.预约专家.回院复查等办法;对德律风投诉应实时查询拜访核实情形,在3天内赐与答复.7.对德律风回访的情形要记载在案,不克不及回访的要注明原因;碰到可疑病情.特别病情要立刻向科主任报告请示,做到科内每月小结一次.8.院医务科按期抽查病人,检讨轨制落实情形,已出院患者对医疗办事的知足度大于百分之九十.出院患者随访流程出院患者预约轨制第一条门诊办事中间负责出院病人的德律风预约,包管德律风预约通行.实时与专家门诊沟通,懂得专家出诊情形.第二条预约时需核实(复述)患者实名身份信息.第三条预约采纳分时段,参考患者日常平凡就诊时光,尽可能知足患者就诊须要.第四条预约成功后应告诉患者相干就诊留意事项.第五条接到专家停诊通知须在第一时光告诉患者并辅佐预约其他时光或安插其他专家.急诊ICU。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为了积极推行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医院特制定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如下,望各临床科室认真执行:1. 各科均要建立出院病人住院信息登记电子档案,内容应包括姓名、年龄、单位、住址、联系电话,门诊诊断、住院治疗结果、出院诊断和随访情况等内容,填写人由病人本次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填写。
2. 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
3. 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诊、书信联系等,随访的内容包括: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
4. 随诊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治疗用药副作用较大、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时随访,一般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或疾病恢复慢的病人出院2~4周内应随访一次,此后至少三个随访一次。
5. 负责随访的医务人员由相关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和病人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
第一责任人为主管医师,随访情况由主管医师按要求填写在住院病人信息档案随访记录部分。
并根据随访情况决定是否与上级医师、科主任一起随访。
6. 科主任应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
7. 医务科、护理部应对各临床科室的出院病人信息登记和随访情况定期检查指导,并将检查情况向业务院长汇报及全院通报。
8. 各临床科室出院病人信息登记电子存档率要求达100%。
科室每月底统计总登记率低于90%时,每降低1%,扣全科人员人均10个岗点。
急、危、疑难病人、慢性病病人、需定期复诊的病人及病情康复较慢的病人随访率要求达到100%。
每漏随访一人扣主管医师20个岗点,科室每月底统计必须随访的病人随访率低于90%时每降低1%,扣全科人员人均10个岗点。
出院随访预约工作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出院随访是为了及时掌握患者的康复情况,确保患者康复的一项重要工作。
出院随访预约工作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出院随访预约工作,提高出院随访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制度的依据主要有以下法规和规章:1.《医院管理条例》;2.《病案管理规定》;3.《出院随访管理办法》;4.《医院病区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的各个科室,在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预约工作的管理。
三、基本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按时间顺序为患者进行预约,遵循先来先服务的原则。
2.保密原则:严格保护患者个人隐私,不得泄露患者信息。
3.准确性原则:确保预约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位预约。
四、预约流程4.出院随访:按照预约的时间和地点,随访工作人员进行出院随访工作。
五、责任与权益1.医院责任:医院应配备专门的随访工作人员,负责出院随访预约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2.患者权益:患者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接受出院随访,并有权要求保护个人隐私。
六、管理措施1.信息记录:出院随访预约信息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预约时间和地点等。
2.定期统计:医院应定期统计出院随访预约情况,分析预约效果和问题分布,并及时进行改进。
3.投诉处理:医院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对于患者的投诉要及时处理,确保患者的合法权益。
七、工作要求1.病区护士要做好出院随访预约登记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随访工作人员要及时通知患者预约信息,并按时进行出院随访工作。
3.医院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出院随访预约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改进。
八、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医院应对本制度进行宣传,确保医护人员都能够了解和遵守制度要求。
同时,医院应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
九、附则本制度由医院管理人员负责解释和修改。
如有需要,本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但要保持其相应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随访制度和随访预约管理制度一、随访制度随访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了更好地跟踪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提供持续关心和服务的一种管理制度。
随访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机构的关注和匡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 随访对象随访对象包括出院患者、门诊患者、慢性病患者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确定随访的频率和方式。
2. 随访内容随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问询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生活质量等情况。
(2)指导患者进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剂量调整,提醒患者按时服药。
(3)赋予患者心理支持和鼓励,匡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4)提供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指导,匡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3. 随访方式随访方式可以采取面对面随访、电话随访、短信随访等形式。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疗机构的资源情况,选择适合的随访方式。
4. 随访记录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随访记录系统,记录患者的随访情况和问题反馈。
随访记录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随访时间、随访方式、随访内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等信息。
二、随访预约管理制度随访预约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了更好地安排随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规范随访预约流程和管理方式的一种制度。
1. 随访预约流程(1)患者预约:患者通过医疗机构的预约平台、电话预约、现场预约等方式提出随访预约请求。
(2)预约审核: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对患者的预约请求进行审核,核实患者的身份和预约信息。
(3)预约确认: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与患者确认预约时间和方式,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4)预约提醒:医疗机构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前提醒患者随访的时间和地点。
2. 随访预约管理(1)预约资源管理:医疗机构应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确保有足够的人力资源进行随访工作。
(2)预约优先级管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医疗机构可以设定不同的预约优先级,优先安排重症患者和急需随访的患者。
烟台桃村中心医院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及随访预约管理对出院后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是医院密切联系患者的桥梁和纽带,使医院更加贴近社会,贴近人民,是对医疗服务的有益补充,把健康教育贯穿于走访的全过程,通过对出院后患者进行追踪性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临床医疗效果的追踪观察,而且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中的健康问题,特别对慢性病患者有现实意义。
我们医院服务的对象绝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患者,患者的文化素质低,生存卫生条件差,健康保健知识获取资源少,经济收入有限,住院患者病情稍稳定就出院,出院后还需后续治疗和护理。
由于农村地方医疗资源少,卫生保健知识匮乏,因此十分需要像我们这级的综合基层医院提供既方便又经济实惠的健康知识教育指导。
根据我国电话覆盖率现状,电话回访可以满足90%以上患者的这些需求,我院实行电话随访与走访相结合,定期登门进行健康教育及身体检查,帮助患者建立自我健康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健康保健意识及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沟通理解能力及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康复训练指导,使患者及家属的康复保健主观能动性增加,康复管理依从性提高,系统及专业的康复保健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为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的知晓度,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护士素质,树立健康教育意识。
要搞好健康教育必须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要满足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健康需求,护士不要停留在现在的水平,必须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及其他有关健康知识,才能使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实效。
不断提高医疗护理理论水平,掌握行为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等,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休克、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咯血、便血、腹胀、昏迷、发热等常见症状的相关护理诊断和健康教育常见病的防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保证:为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随访工作时采用各种形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以达到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从而使患者解除心理紧张和顾虑,提高对护士信赖及依从心理,从而积极地接受各项健康教育。
患者出院、随访及复诊预约制度1、患者出院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包括主治医师)在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治疗情况、家庭支持能力及当地卫生资源等基础上,按照本科的具体要求决定。
主管医师在评估病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出院计划。
如果病人有特殊治疗需求,应及早制定出院计划,必要时鼓励患者及家属一起参与。
2、制定出院计划后,主管医师应提前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包括拟定出院时间、出院带药、合适的交通工具、出院后去向等。
3、医师、护士应根据病情为出院患者提供必要的服药指导、营养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生活或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等信息服务。
4、医师应向每一位出院患者提供出院记录的副本。
依患者需要,还应开具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书。
5、患者出院当天,医师下达出院医嘱,并与护士协调出院过程,联系提供必需的服务,根据患者病情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让患者安全地出院。
6、病情不宜出院而患者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医师应加以劝阻,充分说明继续治疗的重要性及自动出院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如劝阻无效,应报请副主任医师以上(含副主任医师)批准,由患者或其委托代理人签署相关知情同意文书后办理出院手续,方可离院。
如患方拒绝签名,医师在病程记录中写明知情同意告知情况及患方拒绝签字的情况,请在场的第三方证人(如另外一名医师或护士)签名并留下联系方式,书写者签名。
7、医师通知出院而拒绝出院者,应积极劝导并向患方发出《出院通知书》,必要时报告医务部、保卫部和患者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共同协助做好出院工作。
8、随访及复诊预约制度(1)随访对象: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内。
(2)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诊、书信联系等。
(3)随访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具体制定。
(4)随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等。
医院出院、随访及复诊预约制度一、出院制度(一)患者出院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包括主治医师)在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治疗情况、家庭支持能力及当地卫生资源等基础上,按照本科的具体要求决定。
主管医师在评估病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出院计划。
如果病人有特殊治疗需求,应及早制定出院计划,必要时鼓励患者及家属-起参与。
(二)制定出院计划后,主管医师应提前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包括拟定出院时间、出院带药、合适的交通工具及出院后注意事项等。
(三)医师、护士应根据病情为出院患者提供必要的服药指导、营养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生活或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等信息服务。
(四)医师应向每一位出院患者提供出院记录的副本。
依患者需要,还应开具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书。
(五)出院记录内容:1.患者一般信息及入出院日期、住院天数、入院情况、入院诊断、诊疗经过、出院诊断、出院情况、出院指导、随访说明等。
2.出院指导:用药指导(药物名称、剂量、用法、频次、疗程、药物潜在副作用)、饮食与营养指导、疼痛与康复指导、出院后去处、复查随访、交通需求。
3.随访说明:包括急需医疗场所的名称和地点、是否需要返回医院进行随诊,以及何时需要紧急医疗。
4.如出院后去处为其他医院,应注明拟转入医院、转出原因、与转运有关的特殊情况。
5.出院记录保存: 一份留存病历,一份交患者或家属。
(六)患者出院当天,医师下达出院医嘱,停止全部医嘱。
并与护士协调出院过程,联系提供必需的服务,根据患者病情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让患者安全地出院。
(七)对不符合出院标准而患者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医师应加以劝阻,充分说明继续治疗的重要性及自动出院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如劝阻无效,应报请副主任医师以上(含副主任医师)批准,由患者或其委托代理人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后办理出院手续,方可离院。
如患方拒绝签名,医师在病程记录中写明知情同意告知情况及患方拒绝签字的情况,书写者签名。
(八)医师通知出院而拒绝出院者,应积极劝导,必要时报告医务处、保卫处和患者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共同协助做好出院工作。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之迟辟智美创作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积极推行医院建议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获得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医院特制定出院病人随访、预约制度.第二章随访第二条随访范围:凡在我院住院出院后的患者均需进行出院后随访.第三条职责:各病区负责对本病区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出院随访.随访责任人:主管医生.第四条随访时间与频次:原则上出院半月内.第五条随访方式包括德律风随访、接受咨询、家庭随访等.第六条随访的内容包括: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动和恢复情况、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等.随访后应做好挂号.第七条临床医生应认真完整书写出院记录,并保证信息准确.复诊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第八条随访时,随访医师应仔细听取患者或家属意见,诚实接受批评,采纳合理化建议,做好随访记录.第九条随访中对患者的询问、意见,如不能立即回答,应告知相关科室的德律风号码或辅佐预约专家.第十条随访后对患者再次提出的意见、要求、建议、投诉,及时逐条整理综合,与相关部份进行反馈,并有处置意见和处置结果.第十一条当患者有无理言行时应尽量容忍,耐心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以恶言相待,更不允许与患者发生争执.第十二条各科均要建立出院病人随访信息挂号档案,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科室、经管医生、出院日期、诊断、联系德律风、家庭详细地址等外容,由病人本次住院期间的经管医师负责填写.第十三条各病区必需建立随访挂号本,随时记录随访情况,对随访中顾客有意见或建议时,必需事实记录.第十四条科主任应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催促,确保随访率不低于90% .医务科负责随机抽覆按核核实,考核结果纳入科内平时管理工作.德律风回访制度1、对出院病人由科主任催促、检查,主管医生实行按时德律风回访.2、回访人必需持有执业资格证,做到热情、礼貌、不与病人发生争执.3、病人出院时应逐项填写《出院病人德律风回访记录表》,完成回访及时记录,不得遗漏.4、、病人出院半月内由主管医生完成德律风回访.5、回访前应了解对方出院时的病情、治疗情况,回访的内容包括病人目前情况、服药情况、熬炼情况、生活情况及健康指导等.6、回访时对病人的提问应耐心听取,依照语言规范慎重回答,对治疗原则问题不清楚的不得随意敷衍;对那时不能马上解决或德律风解释不清的问题应采用另行回答、预约专家、回院复查等方法;对德律风投诉应及时调查核实情况,在3天内给予回复.7、对德律风回访的情况要记录在案,不能回访的要注明原因;遇到可疑病情、特殊病情要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做到科内每月小结一次.8、院医务科按期抽查病人,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已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年夜于百分之九十.出院患者随访流程出院患者预约制度第一条门诊服务中心负责出院病人的德律风预约,保证德律风预约通畅.及时与专家门诊沟通,了解专家出诊情况.第二条预约时需核实(复述)患者实名身份信息.第三条预约采用分时段,参考患者平时就诊时间,尽可能满足患者就诊需要.第四条预约胜利后应告知患者相关就诊注意事项.第五条接到专家停诊通知须在第一时间告知患者并辅佐预约其他时间或安插其他专家.急诊ICU。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一)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积极推行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医院特制定出院病人随访、预约制度。
第二章随访第二条随访范围:凡在我院住院出院后的患者均需进行出院后随访。
第三条职责:各病区负责对本病区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出院随访。
随访责任人:主管医生。
第四条随访时间与频次:原则上出院半月内。
第五条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家庭随访等。
第六条随访的内容包括: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等。
随访后应做好登记。
第七条临床医生应认真完整书写出院记录,并保证信息准确。
复诊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
第八条随访时,随访医师应仔细听取患者或家属意见,诚恳接受批评,采纳合理化建议,做好随访记录。
第九条随访中对患者的询问、意见,如不能当即答复,应告知相关科室的电话号码或帮忙预约专家。
第十条随访后对患者再次提出的意见、要求、建议、投诉,及时逐条整理综合,与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并有处理意见和处理结果。
第十一条当患者有无理言行时应尽量容忍,耐心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以恶言相待,更不允许与患者发生争执。
第十二条各科均要建立出院病人随访信息登记档案,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科室、经管医生、出院日期、诊断、联系电话、家庭详细地址等内容,由病人本次住院期间的经管医师负责填写。
第十三条各病区必须建立随访登记本,随时记录随访情况,对随访中顾客有意见或建议时,必须事实记录。
第十四条科主任应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确保随访率不低于90%。
医务科负责随机抽查考核核实,考核结果纳入科内平时管理工作。
电话回访制度1、对出院病人由科主任督促、检查,主管医生实行定时电话回访。
2、回访人必须持有执业资格证,做到热情、礼貌、不与病人发生争执。
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及预约管理制度
1、出院健康教育的宗旨
1.1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是医院为有效持续给予患者健康护理的有效手段,是一种重要的、卓有成效的回访护理,它的宗旨在于提高患者的健康保健意识,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1.2通过健康教育,有助于出院患者充分了解其本次住院所接受的诊疗知识和专业护理,更好的理解患者病症和护理知识,熟悉护理技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改善健康状况,为正确掌握护理知识提供指导,促使患者遵从医嘱和药物使用,达到预期的医疗效果。
2.1出院患者健康教育:
(1)确定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对象,及时给出院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的健康教育;
(2)以回访为主要方式对出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制定出院健康教育的内容、时间、程序,确保出院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其本次住院所接受的诊疗知识和专业健康护理,同时强调患者在家里的生活习惯、护理知识、药物使用等;
(3)通过定期的调查收集出院患者的数据,及时发现出院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在院患者健康教育及随访预约管理制度背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服务的提高,住院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管理在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目的本文档旨在确立一套在院患者健康教育及随访预约管理制度,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医疗质量,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管理策略和操作步骤。
管理策略1. 建立健康教育团队:组建由医生、护士、康复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负责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2. 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包括疾病知识、饮食指导、康复训练等内容。
3. 配置教育材料和工具:提供适当的教育材料和工具,如宣传册、健康手册、视听资料等,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
4.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健康讲座、康复培训等活动,增加患者的康复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5. 随访预约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系统,记录患者的病情和随访情况,并及时安排随访预约,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
操作步骤1. 评估患者需求: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评估,了解患者的相关病情和健康知识需求。
2. 制定教育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确认。
3. 实施健康教育:按照计划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包括个别指导、小组讨论、宣教讲座等形式。
4. 记录和评估效果:记录每次教育的内容和效果,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5. 安排随访预约: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疗需求,及时安排随访预约,并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和建议。
总结建立一套在院患者健康教育及随访预约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健康教育团队、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建立随访预约管理机制,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出院患者随访及复诊预约管理制度一、医院对出院患者实行随访,随访率要求达到 100%.二、随访责任人由经管医生对所管床位的所有出院病人进行系统、有计划性的按时随访,对需定期复诊复治的病人,恶性肿瘤病人,慢性疾患病人进行重点随访.科主任对特殊的重点病人进行随访,对病情有需要的患者组织上门随访。
三、随访内容(1)了解病人出院后的疗效、病情变化和康复的情况;(2)对病人药物治疗及康复进行指导;(3)对病人饮食忌口、运动强度等给予指导;(4)对病情变化的处置及返院复诊提出建议;(5)听取病人及亲属对返院继续治疗的要求、顾虑及困难.(6)听取在住院期间对医院的医务人员工作态度、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及后勤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四、随访要求及随访用语(1)对回访患者进行回访时,必须本着人文关怀及专业负责的精神,执行医院规章制度和遵守回访礼仪要求;(2)电话回访采用统一的随访用语:“你好!我是沂水县妇幼保健院**科室**经管医生或科主任(护士长),你**时间因患**病在我院治疗,出院后现在身体健康状况如何?有什么我可以帮您的!"结束语:“有问题请及时来电!祝你身体健康!再见!”随访责任人详细填写随访登记表,科主任每月对本科室所有登记本进行检查,医务科每月抽查各科登记本。
五、随访时间及间隔期(1)一般病人随访,出院后2周内完成;(2)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1周内完成首次随访,根据病情,及时或临时随访;(3)使用副作用较大药物治疗的病人,出院后1周内开始随访,此后每1-2个月随访一次,直至使用药物结束后半年;(4)手术治疗后的病人,出院后1周内开始随访,此后每1-2个月随访一次,共半年,特殊情况持续随访一年以上;(5)罕见疾病、疑难疾病、恶性肿瘤病人出院后1周内完成首次随访,视病情1-2个月1次,需定期终生随访。
六、出院病人可实行复诊预约,预约范围包括:挂号预约、检查预约、住院预约、手术预约等.七、复诊预约方式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流程》规定执行。
患者出院、随访及复诊预约制度一、患者出院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包括主治医师)在评估患者治疗情况、恢复情况后。
由主管医师制定相应的出院计划,包括拟定出院时间、出院带药等,并提前向患者或家属告知。
二、医师、护士应根据病情为出院患者提供必要的服药指导、营养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生活或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等信息服务。
三、患者出院当天,医师下达出院医嘱,并与护士协调出院过程,联系提供必需的服务。
书写病程记录、出院记录和出院证,根据患者需要,开具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书。
四、病情不宜出院而患者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医师应充分说明继续治疗的重要性及自动出院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如劝阻无效,由患者或其委托代理人签署相关知情同意文书后办理出院手续,方可离院。
如患方拒绝签名,医师在病程记录中写明知情同意告知情况及患方拒绝签字的情况,请在场的第三方证人(如另外一名医师或护士)签名并留下联系方式,书写者签名。
五、医师通知出院而拒绝出院者,科室安排人员做好沟通,必要时报告保卫科和患者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共同协助做好出院工作。
六、随访及复诊预约制度(一)随访对象: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
(二)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诊、微信平台等。
(三)随访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
(四)随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并提供指导患者用药、进行康复锻炼,预约回院复诊时间,病情变化后的临时处置等专业性指导意见。
(五)负责随访的医务人员由科主任、护士长和患者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
随访情况由主管医师按要求填写在《出院患者随访登记本》上,随访率不低于出院患者的60%。
(六)出院患者的首次复诊预约应由主管医师在患者出院时完成,根据患者复诊情况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次复诊预约,保证治疗的连续性。
(七)科主任应对出院患者随访和复诊预约情况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进行督促。
职能科室对各临床科室的出院患者随访情况定期检查督导,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促进随访预约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及随访预约管理制度
一、健康教育
1、出院患者出院前实施健康教育,出院患者需要接受出院前健康教育,根据患者临床诊断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包括慢性病的病情及预防措施、治疗药物的相关知识、营养平衡及运动等,帮助患者理解病情及恢复健康,改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健康风险。
二、随访预约
1、出院患者出院时,为指导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及时掌握病情变化趋势,必要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要实施随访预约制度,提醒患者及时随访。
2、随访预约管理流程:
(2)随访规范:入院确诊病种、临床检查及治疗措施均有明确的随访预约,出院后需在2周、1个月及3个月时间段进行随访,以及治疗稳定后的以后随访。
1.办理入院手续时有关工作人员应要求病人详细填写工作单位、家庭住址、职业、联系电话等项目。
2.随访医师应认真填写随访患者登记表,详细询问病人出院后的身体状况并做好记录,同时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
3.随访方式除了常用的电话随访外,还可以通过接受咨询、上门随诊、书信联系等方式来随访。
4.随访内容包括: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
5.“出院患者随访服务”不仅询问患者出院康复状况,还对医护人员进行医德医风综合满意度评价,征求患者对医院和室医疗服务及医德医风的意见建议。
6.回访获得的患者对医务人员提出有具体内容的表扬或者批评,按医德考评细则分别给予加分或减分,作为年度医德总评的重要依据。
7.随访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治疗用药副作用较大、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时。
随访制度和随访预约管理制度一、随访制度随访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定期的随访服务,以确保患者的健康状况得到有效的监测和管理。
随访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和信任、促进患者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随访对象确定随访制度的第一步是确定随访对象。
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医生的建议,确定需要进行随访的患者群体。
例如,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应该将其纳入随访对象范围。
2. 随访频率和方式随访制度需要明确随访的频率和方式。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发展,确定随访的频率,例如每一个月、每季度或者每年进行一次随访。
同时,需要确定随访的方式,可以是电话随访、面对面随访或者通过在线平台进行随访。
3. 随访内容随访制度需要明确随访的内容。
随访内容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加一些个性化的随访内容,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4. 随访记录和分析随访制度需要建立随访记录和分析机制。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随访记录系统,记录每次随访的内容和结果。
同时,还需要对随访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随访效果和改进随访制度。
二、随访预约管理制度随访预约管理制度是指在医疗机构中为患者提供随访预约服务的管理制度,旨在提高随访效率、优化医疗资源利用、提升患者满意度。
1. 预约方式随访预约管理制度需要明确预约的方式。
可以通过电话预约、在线预约系统或者现场预约等方式进行随访预约。
预约方式应该方便患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2. 预约时间安排随访预约管理制度需要合理安排预约时间。
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疗资源的供给情况,合理安排随访的时间。
可以设置固定的随访时间段,以便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预约。
3. 预约确认和提醒随访预约管理制度需要确保预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医疗机构应及时确认患者的预约,并提供预约确认的通知。
同时,还需要通过短信、电话或者在线平台等方式提醒患者随访的时间和注意事项。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整理版】为了积极推行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医院特制定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如下,望各临床科室认真执行:1. 各科均要建立出院病人住院信息登记电子档案,内容应包括姓名、年龄、单位、住址、联系电话,门诊诊断、住院治疗结果、出院诊断和随访情况等内容,填写人由病人本次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填写.2. 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3. 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诊、书信联系等,随访的内容包括: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
4。
随诊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治疗用药副作用较大、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时随访,一般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或疾病恢复慢的病人出院2~4周内应随访一次,此后至少三个月随访一次.5。
负责随访的医务人员由相关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和病人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第一责任人为主管医师,随访情况由主管医师按要求填写在住院病人信息档案随访记录部分。
并根据随访情况决定是否与上级医师、科主任一起随访。
6. 科主任应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7. 医务科、护理部应对各临床科室的出院病人信息登记和随访情况定期检查指导,并将检查情况向业务院长汇报及全院通报。
8。
各临床科室出院病人信息登记电子存档率要求达100%。
科室每月底统计总登记率低于90%时,每降低1%,扣全科人员人均10个岗点。
急、危、疑难病人、慢性病病人、需定期复诊的病人及病情康复较慢的病人随访率要求达到100%。
每漏随访一人扣主管医师20个岗点,科室每月底统计必须随访的病人随访率低于90%时,每降低1%,扣全科人员人均10个岗点。
烟台桃村中心医院
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及随访预约管理
对出院后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是医院密切联系患者的桥梁和纽带,使医院更加贴近社会,贴近人民,是对医疗服务的有益补充,把健康教育贯穿于走访的全过程,通过对出院后患者进行追踪性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临床医疗效果的追踪观察,而且有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中的健康问题,特别对慢性病患者有现实意义。
我们医院服务的对象绝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患者,患者的文化素质低,生存卫生条件差,健康保健知识获取资源少,经济收入有限,住院患者病情稍稳定就出院,出院后还需后续治疗和护理。
由于农村地方医疗资源少,卫生保健知识匮乏,因此十分需要像我们这级的综合基层医院提供既方便又经济实惠的健康知识教育指导。
根据我国电话覆盖率现状,电话回访可以满足90%以上患者的这些需求,我院实行电话随访与走访相结合,定期登门进行健康教育及身体检查,帮助患者建立自我健康管理机制,树立良好的健康保健意识及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情况,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沟通理解能力及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康复训练指导,使患者及家属的康复保健主观能动性增加,康复管理依从性提高,系统及专业的康复保健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为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的知晓度,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护士素质,树立健康教育意识。
要搞好健康教育必须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要满足社会不同阶层,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健康需求,护士不要停留在现在的水平,必须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及其他有关健康知识,才能使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实效。
不断提高医疗护理理论水平,掌握行为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及社会学等,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休克、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咯血、便血、腹胀、昏迷、发热等常见症状的相关护理诊断和健康教育常见病的防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保证:为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随访工作时采用各种形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以达到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平等关系,从而使患者解除心理紧张和顾虑,提高对护士信赖及依从心理,从而积极地接受各项健康教育。
要搞好健康教育,护士必须要掌握有效的交流技巧: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环境要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
健康教育的言词不要过于专业化,应通俗易懂,不失时机地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尽快地掌握所讲的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早日得到康复。
手术或外伤患者的健康教育:出院当天随访患者,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情况、愈合程度、心理状态、家庭状况后,再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如伤口的卫生、营养及饮食、康复锻炼及注意休息等,并告知患者复查时间和联系电话。
慢性疾病患者出院时健康教育:出院当天经治医师再一次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住院期间对治疗效果、用药情况的满意度及心理状
态、家庭状况后,再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如用药、饮食、肢体功能锻炼指导以及增强抵抗力的方法等,并告知患者联系电话。
产后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出院当天随访产妇,了解生产过程和母子健康情况、家庭状况后,再指导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如营养及饮食、室内温度和湿度、乳房的卫生、喂奶的方式、婴儿的保养等,并告患者联系电话。
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社会特征的改变(如各器官的反应性和敏感性减退,新、老疾病的困扰和社会地位、人际关系变化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产生焦虑、孤独、忧郁和失落、怀旧等心理特征)和文化素质水平的不同,采取亲切性、礼貌性、保护性、艺术性、通俗性语言进行交流,了解和满足患者需要,及时获得其临床和心理资料。
详细做好出院后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肢体功能锻炼方法以及学习、生活方式的指导。
住院期间,根据不同病情,培养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锻炼,及时给予病人详细而具体的自理指导,以达到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并使病人懂得疾病的危险征兆及防止复发的知识,如消化性溃疡病病人,病愈后,除了调整饮食外,还应观察大便的性状,提高自我观察、自我诊断的知识。
我院对出院患者实行电话回访与登门随访相结合,选择患者出院后一周内完成第一次电话回访,第一次回访由经治医师及其上级医师负责。
因患者刚出院时有许多不适应情况,随后根据患者要求或实际情况酌情增加回访次数,随时保持电话联系,常规回访时间持
续 3-6 个月。
回访人员对难以解决、专业性强的问题,及时请医院专家指导解决。
同时进行随访预约,根据病情及患者具体情况制定随访时间表,随访内容为询问患者的康复情况,根据患者现有的身心状态及健康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分别给予健康问候、家庭护理指导、心理问题疏导、针对疾病并发症的预防、康复锻炼及健康饮食指导等;同时向患者征求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就医环境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给需要的患者提供电话专家门诊预约或急诊出诊救护等。
严格按随访制度实施,由医务科定期电话抽查,派遣专人一同随访,调查健康教育及随访预约实施情况及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不可低于85%的知晓度,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