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40
2014年第一季度急诊科门诊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主题: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登记本的完整率
存在问题:急诊门诊预检分诊登记本遗漏登记
2014年1月份预检分诊登记本遗漏登记项目汇总表
页脚内容1
改善前柏
拉图
根本原因
分析:
根据一月份
数据统计发现遗
漏项目的主要原
因在:体温、离
开时间、脉搏、
呼吸、血压、去
页脚内容2
页脚内容3
向;据80/20原则最主要的原因在体温、离开时间、脉搏、呼吸;因此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如何避免漏登记体温、离开时间、脉搏、呼吸。
分析遗漏登记的常见原因:
改进措施:
护士 患者
页脚内容4
效果评价:两个月的改进周平均遗漏登记的项目例数明显改善。
页脚内容5。
医疗质量考评小组成员:组长:王能军
组员:韦玉萍王玉娇杨青
急诊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1. 急诊专业设置合理,人员相对固定。
值班医师能够胜任急诊抢救工作。
2. 建立急诊、入院、手术“绿色通道”,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
及时接受各类急、危、重病人的抢救和诊治。
急诊24小时开放,实行医师首诊负责,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
急诊留观时间平均不超过72小时。
3. 急诊抢救工作及时,由上级医师进行指导或主持。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较高。
4. 加强门急诊病历、留观病例等的监控与管理,重点检查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相关的内容。
5. 急救设备齐备完好,满足急救工作需要。
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
6. 急诊标志醒目,各窗口标志日夜明显。
7. 应诊抢救工作及时,从分诊到开始抢救、处置时间不超过5分钟,10分钟内完成危重患者诊疗处置。
8. 各种抢救设施定期检查,并有记录,保持运行状态良好。
9. 进修医师及低年资住院医师不得单独出急诊值班。
急诊病历按病历书写要求执行。
10.院前急救时,出车迅速(白天3分钟内、夜间5分钟内),用物准备充分,医疗文书书写及时、客观,病人处置符合相关规范。
2014年第一季度急诊科门诊质量管理小组活
动记录
主题: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登记本的完整率
存在问题:急诊门诊预检分诊登记本遗漏登记
2014年1月份预检分诊登记本遗漏登记项目汇总表
改善前柏拉图
根本原因分析:
根据一月份数据统计发现遗漏项目的主要原因在:体温、离开时间、脉搏、呼吸、血压、去向;据80/20原则最主要的原因在体温、离开时间、脉搏、呼吸;因此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如何避免漏登记体温、离开时间、脉搏、呼吸。
分析遗漏登记的常见原因:
改进措施:
效果评价:两个月的改进周平均遗漏登记的项目例数明显改善。
**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ICU门急诊医技适用)科室年度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标准要求1.科室必须成立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相关任务。
2.科室小组需在科主任亲自策划、指挥下,制定科室年度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工作方案,建立医疗风险防范及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的机制,建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落实医院医疗核心制度。
3.科室小组需定期对本科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科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掌握并严格遵守本专业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并定期对规范、指南的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4.科室小组成员要接受质量管理培训,并运用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如头脑风暴法、根因分析、PDCA循环),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制订整改措施,并定期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价。
5.科室小组所开展的一切医疗质量安全活动,均由科室医疗质控员负责做好相应记录,呈科室主任审阅签字后妥善保存。
6.科室小组每月需对科室日常质量管理活动、质量监控指标进行记录,并至少每季度、年度进行汇总、分析,召开科室医疗质量分析总结会议,组织落实改进措施。
二O二一年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科主任签字:年度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方案(管理方案应明确医疗风险防范及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的机制,建立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落实医院医疗核心制度,覆盖科室年度医疗质量工作计划,明确科室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监测指标.等)科主任签字:年_月医疗质量管理活动记录年月科室专科质量指标年月职能部门医疗质量检查反馈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个案记录年(季度、年度)科室质量管理总结(科室根据本阶段重点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覆盖以下内容:1.工作量指标,2.专科质量指标、效率指标,3.病历/报告单质量管理情况,4.危急值报告管理,5.检查检验质量控制情况,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分析等建议运用图表、质量管理工具展示管理成效的变化趋)势科主任签字:年月日。
急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急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析当前急诊护理质量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推动急诊护理质量的提升。
1. 急诊护理质量的挑战急诊护理面对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高负荷压力:急诊室是医院最繁忙的部门之一,经常面临大量的患者涌入,医护人员需要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工作压力巨大。
1.2 时间紧迫:急诊护理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这对于护士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1.3 多学科合作:急诊室需要与多个医疗科室进行紧密的合作,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需要的治疗和护理。
2. 改进措施为了提高急诊护理的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2.1 优化急诊流程:通过重新设计急诊流程,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减少等待时间,提高患者就诊效率。
例如,可以设置分诊台,让护士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将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优先处理。
2.2 提供专业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急诊护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特别是在处理危急病情和急救技能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的应对能力。
2.3 强化协作机制:建立和完善急诊室与其他相关科室的协作机制,加强沟通和配合。
例如,可以设立多学科会诊制度,定期召开会诊会议,共同讨论疑难病例的处理方案。
2.4 改进设备和技术支持:注重引进先进的急诊设备和技术,如快速检验仪器、电子病历系统等,提高急诊护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5 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急诊护理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通过定期的质量评估和持续的改进措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可以采用医疗质量指标(如患者满意度、并发症率等)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 结语急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院管理层的重视和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
通过优化流程、提供专业培训、强化协作、改进设备和技术、加强质量监控,我们相信急诊护理质量定能实现持续的改进。
2018年急诊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计划第一篇:2018年急诊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计划2018年急诊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计划根据医院护理部2018年的护理质控管理方案及工作计划,结束我科护理工作特点,制定急诊科2018年回来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一、管理目标以护理部管理目标为准则,检查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紧紧围绕“畅通、快捷、高效、安全”的急诊科服务理念。
按三甲复审、门急诊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的要求。
做好科室一级质控及安全管理,确保护理服务质量稳步提升,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全程化的服务。
1.落实护理质控目标,通过对质控计划的实施,使各项护理环节质量得到保障,从而达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2.护理人员自觉遵守劳动纪律,认真履行职责、制度、规程,急救技术操作熟练,各项治疗、护理及时、准确完成。
3.急诊科布局合理,标识醒目。
4.急诊病人分诊及时、准确、有序,登记信息完整,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标识醒目。
5.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抢救及时、有序、准确。
二、一级护理质控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质控小组护士长全面负责科室质量控制,科室护理骨干为组长,科室全体护理人员为质控成员参与的护理质控小组,负责组织对科室日常护理工作,检查者及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和护士长,根据PDCA循环,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和落实整改措施,护士长和质控员进行追踪检查质量落实情况,以达到有效控制护理质量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确保护理安全的目的。
2.护理质控小组检查方法:(1)护士长不定时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进行整改,认真做好每季度、每月工作安排,落实护士长五查工作,每周检查一次质控员工作情况。
(2)质控小组成员对所分管的工作每周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的结果及指标记录在质控本上,发现问题及时向护士长反馈。
每季度对所分管的质控存在问题和指标完成情况做好统计,并从人、机、发、料、环、测进行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2014年第一季度急诊科门诊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记录主题: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登记本的完整率 存在问题:急诊门诊预检分诊登记本遗漏登记2014年1月份预检分诊登记本遗漏登记项目汇总表周次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遗漏登记项目 合计 体温 离开时间 脉搏 呼吸 血压 去向 其它1 12.30 1.5 203 135 105 93 68 32 15 651 2 1.6 1.12 235 145 118 98 71 42 23 732 3 1.13 1.19 231 152 121 105 73 45 24 751 4 1.20 1.26 227 149 126 113 67 50 30 7625 1.272.2245 139 123 127 68 52 31785 合计 1141 720593536347 221 123 3681周均次数 228.2144 118.6 107.2 69.444.224.6736.2累及百分比31.00 50.56 66.67 81.23 90.65 96.66 100.00改善前柏拉图3150.5666.6781.2390.6596.66100100200300400500600700体温离开时间脉搏呼吸血压去向其它255075系列2系列1根本原因分析:根据一月份数据统计发现遗漏项目的主要原因在:体温、离开时间、脉搏、呼吸、血压、去向;据80/20原则最主要的原因在体温、离开时间、脉搏、呼吸;因此质量控制的重点在于如何避免漏登记体温、离开时间、脉搏、呼吸。
分析遗漏登记的常见原因:改进措施:工具因素对策血压计不好用 报废旧血压计,更换欧姆龙电子血压计 测体温时间长 新进电子体温计,节约时间 工具不足 科室新配置血压计六台,监护仪六台,电子体温计 科室 奖罚制度明确遗漏项目扣罚金额接诊流程不完善 三级四级患者先测量生命体征再就诊 培训不够 培训护理文书制度 工作量增加 科室新定科6人 人员不足 科室新定科6人护士 工作不主动 培训护理文书制度及奖罚条例新人多加强带教及培训工具护士患者 科室血压计不好用人员少培训不够新人多工作不主动不配合测量患者拒绝不重视测体温时间长流动大责任心不足工作量增加人员不足奖罚制度接诊流程不完善工具不足预检分诊登记本遗漏项目常见原因分析责任心不足 培训奖罚条例及急诊患者病情评估知识不重视 培训患者病情评估及对护理文书认识的重要性效果评价:两个月的改进周平均遗漏登记的项目例数明显改善。
急诊科质量持续改进分析
急诊科医护质量PDCA持续改进
计划(P)
为了保证医疗护理安全,体现医护质量持续改进,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措施,进行了改进。
数据调查:我院共有急诊医生2—3名,急诊护士10名,其他科室轮转急诊科医生1-2名。
轮转医生多为年轻医生,且有些为专科医生,知识面不宽。
护士也存在业务知识、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
原因分析:
医护人员病人情况
医疗技术待提高
医护人员不足病情复杂多变
急诊科
医护质量改进设备有欠缺科室布局有不足
设备场地
实施:(D)
一、具体措施:
... 精选文档供参考...
1、科室医护人员组织学习相关专科理论知识及
技能培训.
2、向院领导提出医护增员申请.
3、向院领导提出增加急诊设备的申请。
4、向院领导提出增加急诊科房间,满足急诊科
功能需求。
检查:(C)
1、了解医护人员专科知识的学习情况。
2、坚持不断地组织科室业务学习。
处理:(A)
1、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急诊科医生及轮转医生的业务水平。
2、以上措施将进一步不断实施中。
...文档交流...
2 / 2... 精选文档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