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8
- 格式:docx
- 大小:22.66 KB
- 文档页数:7
第八章练习题一、单选题1、民法的基本原则中最能体现民法特点的原则是()。
A、平等B、自愿、公平C、诚实信用D、禁止权利滥用2、民事法律关系构成三要素是()。
A、公民法人国家B、主体客体内容C、权利义务责任D、物行为精神财富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划分的年龄界限是()。
A、10周岁B、14周岁C、16周岁D、18周岁4、财产所有权的核心是()。
A、占有B、使用C、收益D、处分()。
5、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A、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D、暂时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6、甲将一批货物存放在乙的仓库中,待甲提货时,发现丢失部分货物。
甲向乙请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A、6个月B、1年C、2年D、20年7、1974年1月1日晚张某被人打成重伤。
经过长时间的访查,于1993年6月30日张某掌握确凿的证据证明是李某将其打伤。
这时,张某应在()前向李某提出赔偿请求。
A、1994年1月1日B、1994年6月30日C、1995年1月1日D、1995年6月30日8、1996年7月10日,甲因过失致乙人身伤害,造成乙损失500元。
因甲生活困难,一直未予赔偿,乙也未请求甲赔偿。
1998年1月10日,甲出外打工回家过年,主动向乙支付了500元作为赔偿金。
春节期间,村里一政法大学生向村民进行普法教育,甲才明白该笔赔偿已过诉讼时效,此时,()。
A、甲有权要求乙返还500元的赔偿金B、乙接收500元属于不当得利C、乙有权接收该500元,甲无权请求返还D、乙无权接收,该500元应收归国家或集体所有9、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中止,中止的原因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
A、最后1年内B、最后6个月内C、任何时间D、最后3个月内10、甲男乙女欲登记结婚,因筹备婚礼事务繁多,故请好友丙男丁女代领结婚证书。
丙男丁女()。
A、属委托代理B、属指定代理C、有权代理D、不得代理11、何某有一栋可以眺望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可眺望海景的房屋的张某。
《思修》各章复习重点,复习题库(以各种题型涵盖1-8章所有知识点)绪论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是()。
A.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人才B.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C.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D.培养专业化、创新化的人才2.现代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
A.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B.人才的文化素质C.人才的身心素质D.人才的专业素质3.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核心是()。
A.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B.人才的专业素质C.人才的文化素质D.人才的身心素质4.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
A.“多极化”B.单边主义C.两极格局形成D.一超独霸5.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智、体、美是缺一不可,统一存在的,其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德育B.智育C.体育美育6.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居于核心地位。
A.艰苦奋斗 B.自强不息C.团结统一 D.改革创新7.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人道主义C.科学主义D.革命英雄主义8.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澄清( )的界限。
A.是非B.善恶C.真假D.美丑9.下列名言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艰苦奋斗的民族的有( )。
A.艰难困苦,玉汝于成B.忧劳兴国,逸豫亡身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0.高校“两课”指的是( )。
A.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B.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时事政策课C.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D.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11.思想道德修养的最根本方法是()。
A.博览群书B.社会实践C.闭门思过D.向榜样学习12.健康的新概念是指()。
A.身体没有疾病或虚弱B.心理没有疾病或变态C.身体、心理都没有疾病D.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13.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
思修4-8单元复习思修四、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本质: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3.道德的主要功能: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
(认识功能: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规范功能:在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职业领域、社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
调节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4.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5.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①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②推崇“仁爱”的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③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而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①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②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③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辩证统一。
④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⑤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不仅要适应现阶段经济关系的要求,而且要引导人们向更高的道德的目标前进。
7. 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对每位公民的道德要求。
)五、8.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学习手册》(第八版)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绪论一、选择题1.ABCD2.ABCD3.D4.A5.ABC二、简答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有哪些特征?(P.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了哪些要求?(P.3~5)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要求。
大学生要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第一,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第二要有高强的本领,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第三,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3.大学生为什么要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P.5~6)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法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品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
法律素质(法治素养)是人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理解法律本质,运用法律思维、依法维护权利与依法履行义务的素质、修养和能力,对于保证人们尊崇法治、遵守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一、单选题1.B(P.12)2.A(P.10)3.A(P.10)4.D(P.18)5.B(P.24)二、多选题1.ABCD(P.16-17)2.CD(P.16-17)3.BCD(P.18)4.ABC(P.12,17,18);5.BD(P13~14,手册P.26)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P10)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学习手册—思考与练习第四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C2.ACDE3.C4.D5.C二、简答题1、什么是道德?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道德?答: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人类社会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道德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也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2、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弘扬这些优良道德传统?答: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主要表现为:(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能动作用。
大学生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要自觉学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继承传统美德中精华的部分、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部分,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要学习借鉴前人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的方法,见贤思齐,在实践中不断将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
3、什么是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答: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重大意义,表现为:(1)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2)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课程名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形成过程和发展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发展特点。
教学难点: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性。
2. 如何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多少了解?2. 引导学生回顾教材第八章内容,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
二、讲授新课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发展特点- 形成过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 发展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实践性、民族性和科学性三、案例分析1.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分析和解决问题。
2. 案例分析:如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如何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全面小康。
四、课堂讨论1. 讨论题目:如何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如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形成过程和发展特点。
您已经完成本次练习一. 判断题注:每题0.5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得分:0.0)1. 人生态度决定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
()标准答案:错2. 职业道德具有时代性和历史继承性。
()标准答案:对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标准答案:对4. 中国的道德发展不需要借鉴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
()标准答案:错5. 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
()标准答案:对6. 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
()标准答案:错7.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标准答案:错8. 人生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
()标准答案:对9. 举行游行集合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标准答案:对10. 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流,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标准答案:对二. 单选题注:每题0.5分。
(得分:0.0)11. 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标准答案:BA. 人才的文化素质B. 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C. 人才的身心素质D. 人才的专业素质12. ()是我国社会主义国防观念的重要思想基础。
()标准答案:CA. 集体主义B. 社会主义C. 爱国主义D. 奉献主义13. 信仰的一个方面是信念,另一个重要方面是( ) ()标准答案:AA. 理想B. 知识C. 科学认识D. 非科学认识14. 职业活动中最主要的法律是()()标准答案:DA. 《法官法》B. 《教师法》C. 《物权法》D. 《公务员法》和《劳动法》15. 对于个人理想的性质、内容以及实现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 ( ) ()标准答案:DA. 生活理想B. 职业理想C. 道德理想D. 社会政治理想16. 在人类历史上,原始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原始共产主义道德,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封建主义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产生了资本主义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产生了社会主义道德。
这说明()()标准答案:BA. 社会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具有决定作用B. 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C.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并不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D. 社会道德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17. 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作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标准答案:CA.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B.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C.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机会D. 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选择18. 职业道德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的是()。
()标准答案:BA. 奉献社会B. 服务群众C. 诚实守信D. 爱岗敬业19. 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个人报效祖国()。
()标准答案:AA. 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B. 增加了极大的难度C. 成为不可能D. 没有影响20. 面对一系列人生重大课题的解决,如人生观的确立,价值观的选择等,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而导引这一切的明亮塔正是人生的( ) ()标准答案:AA. 理想与信念B. 修养与境界C. 友谊与爱情D. 基本行为准则21. ()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标准答案:BA. 全面学习B. 创新学习C. 终身学习D. 自主学习22.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标准答案:CA. 纪律B. 政策C. 法律D. 守则23. 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是()。
()标准答案:DA. 热爱祖国B. 德才兼备C. 全面发展D.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4. 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一致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标准答案:BA. 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B. 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 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D. 二者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25. 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标准答案:BA. 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B. 政治安全与国防安全C. 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D. 社会公共安全与网络信息安全26.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形态。
()标准答案:BA. 法制化B. 有序化C. 内心信念D. 道德27. 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修养等个性差异的存在,产生矛盾是难以避免的。
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求同存异,互相涵。
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标准答案:DA. 诚信原则B. 平等原则C. 互助原则D. 宽容原则28. 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标准答案:AA. 国家需要法律B. 法律先于国家而产生C. 法律不一定从属于国家D. 法律的产生与国家的产生没有必然联系29. 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这指的是道德的()()标准答案:BA. 认识功能B. 调节功能C. 沟通功能D. 教育功能30. 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并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标准答案:CA. 以功利主义为原则B. 以知荣明耻为重点C.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D. 以非强制性规范为特色31. 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关系是()。
()标准答案:BA. 人生态度与人生目的、人生价值无关B. 人生态度既受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决定,又影响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实现C. 人生态度决定人生价值D. 人生态度决定人生目的32. 2000年12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根据该法,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行为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尚不构成犯罪的,由( ) 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处罚。
()标准答案:BA. 国家安全机关B. 公安机关C. 人民法院D. 人民检察院33.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无过错的,由()方承担责任。
( ) ()标准答案:AA. 机动车B. 非机动车C. 行人D. 保险公司34. 精心地护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
这种道修养方法是( ) ()标准答案:CA. 陶冶情操B. 省察克治C. 积善成德D. 择善而从35.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标准答案:CA. 诚实守信B. 办事公道C. 爱岗敬业D. 奉献社会36.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标准答案:BA. 功利主义B. 爱国主义C. 民主主义D. 社会主义37. 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
信念是( ) ()标准答案:DA. 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B. 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C. 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桥梁和中介D. 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38. 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标准答案:DA. 1982年宪法B.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 党的十三大D. 党的十五大39.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职业活动中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特点()()标准答案:DA. 职业性B. 规范性C. 调节的有限性D. 阶级性和党性40. 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堪称从业者的“做人准则”、“立人之道”的是()。
()标准答案:BA. 爱护公物B. 诚实守信C. 文明礼貌D. 尊老爱幼41. 下列行为中,只违反社会主义道德,而未违反社会主义法律的行为是()。
()标准答案:CA. 故意杀人B. 倒卖车票,数额巨大的C. 对最亲密的朋友撒谎D. 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人42.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
下列行为倾向中,符合人际交往正确原则的是()()标准答案:DA. 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B. 互相利用,讲究“金钱交易”C. 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D. 互助互惠,在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力量43. 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
下列选项中,违背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标准答案:DA. 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B. 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C. 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 一方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44. ()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标准答案:A. 祖国的大好河山B. 灿烂的文化传统C. 自己的骨肉同胞D. 深厚的道德渊源4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是()。
()标准答案:DA. 社会主义荣辱观B. 建设小康社会C. 建设和谐社会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46.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标准答案:BA. 个人主义为原则B. 集体主义为原则C. 实用主义为原则D. 享乐主义为原则47. 当前社会主义爱国者的宗旨是 ( )()标准答案:AA. 为人民服务B. 维护祖国统一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8. 爱国主义的基础是()()标准答案:AA. 爱国情感B. 爱国思想C. 爱国行为D. 爱国言语49. 行政机关依法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属于 ( )()标准答案:BA. 具体行政行为B. 抽象行政行为C. 行政执法行为D. 非行政行为50. 我国现阶段统一战线的名称是()()标准答案:DA.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B. 社会主义统一战线C. 民族爱国统一战线D. 爱国统一战线三. 多选题注:每题0.5分。
(得分:0.0)51. 根据《国家安全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的有 ( ) ()标准答案:ABCDA. 任何机关、团体和其他组织应当动员组织本单位的人员防范、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B. 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 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D. 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等52. 法律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活动。
法律的实施包括( ) ()标准答案BCA. 法律制定B. 法律适用C. 法律执行D. 法律遵守53.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主张爱国,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爱国主义是()()标准答案:ABCDA. 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B. 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C. 全国各族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D.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54. 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包括()。
()标准答案:ABCDA. 男女平等B. 夫妻和睦C. 勤俭持家D. 尊老爱幼55. 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