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4
探析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运用替普瑞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观察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老年浅表性胃炎者78例,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替普瑞酮)和对照组(雷尼替丁)各39例,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不良反应发生率7.69%均优于对照组79.49%、17.9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显著,并发症较少,值得应用。
【关键词】替普瑞酮;雷尼替丁;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效果;并发症临床上,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占比3/5,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随之下降。
发病后的患者若没有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将会出现弥漫性腹膜炎、胃出血,乃至出现癌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
有研究指出[2],针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取替普瑞酮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所以,本次研究为观察老年浅表性胃炎采用替普瑞酮治疗的效果,以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78例老年浅表性胃炎者,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9例,男18例,女21例,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67.24±4.33)岁;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65~86岁,平均年龄(69.34±3.98)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伦理会审核并批准;均自愿参与研究;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签注知情同意书;均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者;对本次所用药物过敏者;精神疾病者;消化性溃疡者;糖尿病者;沟通存在障碍者;严重不配合者;非自愿参与研究者。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治疗。
150mg雷尼替丁(生产厂家:广州花城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0496)口服,餐前服用,2次/日。
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针对老年人中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行以替普瑞酮进行治疗所具备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
方法1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老年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各50例。
参照组行以西咪替丁治疗,实验组行以替普瑞酮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0 d,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参照组为6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老年人中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行以替普瑞酮进行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替普瑞酮;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在慢性胃炎的不同类型中浅表性的胃炎是非常常见的,老年患者本身免疫机能相对较差,导致成为了这种疾病高发的人群类型[1]。
有科学研究认为,针对老年人群当中患有慢性浅表性的胃炎患者行以替普瑞酮进行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因此本文将就此展开探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到本院就诊的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65~89岁,平均年龄(73.53±4.82)岁。
全部患者均已经过临床确诊患有慢性浅表性的胃炎,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行以相同的常规化基础治疗以及相同的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在此基础之上对两组患者行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
参照组行以西咪替丁(泰胃美)治疗,口服给药,服用0.2 g/次,给药1~2次/d。
实验组行以替普瑞酮(替普瑞酮胶囊)治疗,口服给药,服用1颗/次(替普瑞酮含量约为50 mg),给药2~3次/d。
1. 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周期30 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5-04-30T09:58:26.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4期供稿作者:张金升[导读] 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临床中非常常见,是一种肠道系统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1]。
张金升(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大西江农场医院 161400)【摘要】目的:探究使用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来我科室就诊的68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药雷尼替丁,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药替普瑞酮,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接近,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得到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替普瑞酮;慢性胃炎;老年患者;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4-0234-01 慢性浅表性胃炎在临床中非常常见,是一种肠道系统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1]。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中老年人的胃酸分泌不足,其占到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比例的70%以上。
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弥漫性腹膜炎甚至导致胃部发生癌变,对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当前,有相关研究认为使用替普瑞酮实施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对替普瑞酮的疗效进行探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来我科室就诊的68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
全部患者通过胃镜、B超等仪器价差,均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窄;(7)术后长期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吻合口得不到食物的机械性扩张,导致狭窄。
吻合口狭窄发生的时间早晚不一,一般术后4周~1年,本组病例为4~12周,62%的患者吻合口径<0.3cm。
3.2 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方法 主要有手术、探条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球囊扩张术等[3]。
手术治疗操作复杂,危险大,易复发,已废弃不用。
探条扩张术可致患者痛苦,且并发症多(主要为穿孔),发生率0.34%~2%[4],临床较少应用。
永久性支架置入术可造成支架植入后再狭窄,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故应慎用。
球囊扩张术创伤小,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差,复发率高,吻合口破裂出血、穿孔时有发生[5],目前也已少用。
覆膜防反流暂留支架解决了组织增生再狭窄和食后返流两大问题,疗效稳定,不易复发,无并发症,是目前食管胃术后吻合口狭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本组治疗结果表明,吻合口暂留支架成型术治疗吻合口狭窄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3 吻合口暂留支架成型术注意事项 (1)导丝能否通过吻合口狭窄处是成功的关键,所以操作时手法要轻柔,耐心旋转导丝的方向,寻找机会使其进入胸腔胃内。
导丝要尽量选择超滑导丝,如黑泥鳅导丝或白泥鳅导丝。
(2)球囊扩张时,首先从小口径球囊开始,逐渐增加球囊直径,循序渐进地扩张,每次扩张时间最长不超过10min,球囊大小以直径14~18mm,长度60~80mm为宜。
(3)球囊扩张时,一般情况下可不给予镇静药。
扩张时,观察患者的痛疼情况,有痛疼作为有效扩张的标志。
(4)吻合口狭窄的患者,手术后2个月内不作球囊扩张,直接置入支架稳定性更好,以免造成机械性损伤而术后不良反应过重和支架滑脱。
(5)暂留支架时间以4周较为适宜,过短狭窄易复发,过长异物刺激增加痛苦,还会增加取出的难度。
总之,暂留支架成形术治疗吻合口狭窄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操作简单、可重复治疗的优点,是吻合口狭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王士杰,王其彰.食管癌与贲门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5-263.[2] 程英升,李明华,等.上胃肠道良性狭窄的介入治疗随访研究和评价〔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10):771-775.[3] 程英升,李明华,杨仁杰,等.贲门失弛缓症的四种介入治疗成形术的选择和中远期疗效比较〔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15(7):413-417.[4] 陈振东,孙燕.实用肿瘤并发症诊断治疗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56-158.[5] 邵全方,张毓德.食管外科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634-635.收稿日期2012-11-21(编辑 凌风)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李 瑛 浙江省东阳市湖溪中心卫生院内科 322117摘要 目的:对替普瑞酮应用于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加以探讨分析。
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孙剑秋;李萌;吴峰【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6(014)013【摘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omeprazole combine with teprenone in hronic superifcial gastritis.Methods 101 chronic superifcial gastritis were selecte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51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control group used teprenon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used omeprazole combine with teprenone treament. Observ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gastroscopy efficient, pathologic examination efficiently after treament.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ifcant.Conclusion Omeprazole combine with teprenone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perifcial gastritis combination than teprenone effect is obvious,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目的:研究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替普瑞酮治疗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析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应用替普瑞酮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入我院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老年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分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
对照组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普瑞酮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经医治后观察组病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症状体征评分0.98±0.39分优于对照组1.36±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11.11%,观察组2.22%,2组差别较小(P>0.05)。
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患者的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替普瑞酮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治效理想,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替普瑞酮;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治疗效果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eprar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in the elderly. Methods:a total of 8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6 to June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40 groups:control group(40 cases)and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anitidin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eprif. After the end of the course of treatment,th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after treatment,the improvement of the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the score of symptoms and sig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0.98 + 0.39,which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36 + 0.5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11.1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2.2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was smaller(P > 0.05). Conclusion:in clinic,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to tipradone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clinical symptoms,small adverse reactions,ide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ignificant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teprone;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in the elderly;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在胃肠道系统中,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常见疾病,该病在临床上常好发于中老年人群。
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陈伟【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08【摘要】目的:探讨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39例患者,观察组采用替普瑞酮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雷尼替丁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2%,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明显;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替普瑞酮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eprenon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Methods From 2012 August to 2014 August in our hospital 78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groups,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39 patients,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teprenone treatment,control group usingray,cimetidine drug the incidence of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44% in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treatment group was 76.92%,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of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differenc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5.13%,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10.26%,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in the elderly with teprenone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and have fewer adverse reactions.【总页数】2页(P228-229)【作者】陈伟【作者单位】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老年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1【相关文献】1.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 [J], 许多吟2.替普瑞酮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J], 陈雅妮;张长青;黄奕森;王育斌;庄亚琼3.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J], 王雷4.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临床症状、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J], 樊雯5.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运用替普瑞酮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J], 文介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替普瑞酮应用于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的效果分析楼妙姿发布时间:2021-08-13T01:23:23.874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6月6期作者:楼妙姿[导读] 目的:研究替普瑞酮在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当中的效果,并就结果进行分析。
金华广福肿瘤医院 321000【摘要】目的:研究替普瑞酮在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当中的效果,并就结果进行分析。
方法:选取80例于2019年~2020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在征求了患者的同意后开展此次实验,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药物治疗,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利用专门的数据处理软件对其效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结果:由此次研究可以看到,在各项对比中,研究组患者都要更优。
且P<0.05,站在统计学的角度上来看,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的差异均具有意义。
结论:通过研究可以肯定,替普瑞酮药物的应用在临床中有着不错的效果,在患者服用该药物后能够明显看到患者的病情有了较大的改善,其效果非常明显,因此在临床中也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替普瑞酮;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应用分析;效果评价浅表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对于人的身体有着较大的危害,而慢性浅表性胃炎对于患者而言更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确定,若是不能对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引起患者胃部的病变,最终将使患者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为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为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够更加顺利,需要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改善,本文就开展了相关研究,对替普瑞酮在其中的治疗疗效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所选取的所有病例均来自于5月2019年~2020年收治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了80例患者,在征求患者的同意后开展了此次研究。
所有纳入实验的患者均符合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且患者年龄在60周岁以上。
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最小为61岁,年龄最大为82岁,男女比例28:12,为平均年龄67.62岁。
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应用替普瑞酮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剖析替普瑞酮在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11月我科接收的84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例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84例病例随机分成研究与对照两组(n=42)。
研究组予以替普瑞酮,对照组予以雷尼替丁。
观察两组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比较疗效与Hp根除率。
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4.29%)。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Hp根除率为88.1%,对照组为69.05%。
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针对疗效总有效率,研究组为97.62%,对照组为76.19%。
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替普瑞酮积极用于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可显著提升Hp清除率,增强临床疗效,减轻药物副作用。
【关键词】替普瑞酮;雷尼替丁;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比较常见,病机为多因素引发胃部慢性炎症[1],既可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又能影响其日常生活。
本研究,笔者以84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例(就诊时间:2015年4月-2016年11月)为对象,分组对其实施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用替普瑞酮的相关研究。
现作出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4月-2016年11月我科收录的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病患共84例,所有入选病例都符合“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2]”,并经实验室、腹部B 超与胃镜等检查确诊。
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84例病例进行分组:研究与对照两组各42例。
研究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56-78岁,平均(63.1±4.2)岁;病程为0.5-6年,平均(2.4±0.7)年。
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57-79岁,平均(63.4±4.1)岁;病程为0.5-5.5年,平均(2.3±0.6)年。
替普瑞酮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16-04-08T17:10:48.62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作者:胡丹初[导读]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人民医院应用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人民医院 313009【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方法:纳入研究病例共100例,均为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成各5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将此作为基础,对照组使用雷尼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0%)、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0.0%)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大(P<0.05);在不良反应上,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
结论:应用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低,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老年;替普瑞酮目前在慢性浅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中尚无特效药,多采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由于老人胃酸分泌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减弱,利用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局限性较大,同时所获效果也不是很理想[1]。
本组试验选择50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了替普瑞酮,获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病例共100例,均为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入院时间为2012年9月-2015年7月,均满足中华医学会消化科学会所制定的关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2],同时通过实验室、临床症状、胃镜以及腹部B超等检查确诊是慢性浅表性胃炎。
本次研究已经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患者、糖尿病患者、精神病患者、胆汁反流患者、肝胆胰患者以及消化性溃疡患者。
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及胃肠激素水平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的效果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从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择取80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例,以入院时间顺序为依据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实施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评估两组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提高,生长抑素水平下降,研究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生长抑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来说,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的效果确切,可以改善胃肠激素,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奥美拉唑;替普瑞酮;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胃肠激素慢性浅表性胃炎属于消化系统疾病,通常是因病毒、细菌感染而导致,也可能是因药物因素、食物因素而导致,使得胃黏膜出现慢性炎性改变,发病初期患者通常会出现恶心症状,伴随强烈的烧心感受,若未及时治疗,则会随着病情发展导致萎缩性胃炎,甚至引发癌变,对患者健康及安全产生严重影响[1]。
当前,对于这一疾病并无特异性治疗方案,通常是以缓解症状并去除病因的药物为主。
奥美拉唑属于常用药物,但单一用药效果一般,因此临床建议联合用药[2]。
该研究从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择取80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的效果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择取80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病例,以入院时间顺序为依据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范围62-77岁,均值(68.23±2.18)岁,病程范围3-10年,均值(5.85±1.14)年;研究组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范围63-76岁,均值(68.33±2.20)岁,病程范围3-10年,均值(5.99±1.20)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应用替普瑞酮治疗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替普瑞酮用于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予以替普瑞酮治疗,对照组36例予以雷尼替丁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显著缩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44%,较对照组的80.56%显著性提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替普瑞酮用于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老年;替普瑞酮;临床疗效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尾部疾病,以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约占总患病人数的70%[1]。
患者常表现为消化不良、不规律腹痛、上腹胀满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且症状多无特异性,可迁延发展,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诱发严重胃部病变,影响临床预后[2]。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替普瑞酮与雷尼替丁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旨在为临床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72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除外合并消化性溃疡、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以及糖尿病等患者。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
观察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60-85岁,平均(73.74±3.42)岁;病程3-12个月,平均(7.21±1.25)个月;幽门螺杆菌(Hp)感染32例。
对照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62-87岁,平均(74.13±3.37)岁;病程3-15个月,平均(7.33±1.29)个月;Hp感染35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均予以饮食控制、静脉输液、持续胃肠减压以及止痛等常规对症治疗。
替普瑞酮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分析陈雅妮张长青黄奕森王育斌庄亚琼(泉州市第一医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研究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
方法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予以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41例实施替普瑞酮治疗。
对比2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替普瑞酮应用在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关键词】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替普瑞酮疗效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721(2021)01-0071-02DOI:10.19435/j. 1672-1721.2021.01.036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刺激性食物、药物、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
中老年人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高发群体,与其自身免疫功能、胃酸分泌能力下降有关,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向弥散性腹膜炎、胃部癌变进展,对身心健康、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2】。
药物是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常用方法,替普瑞酮属于胃黏膜保护药,本文择取2018年10月一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进行对照研究,就替普瑞酮治疗该病的效果进行分析,以雷尼替丁为对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0月一2019年10月期间泉州市第一医院接收的80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上消化道X线检查、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存在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②年龄260岁;③无意识障碍,认知功能正常。
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6-04-14T09:48:33.1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9期供稿作者:薛文婷于晓燕[导读]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摘要:目的:探究替普瑞酮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照单双号方法将其分为观察以及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经比较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替普瑞酮;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效果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常见于老年患者中。
如果患者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则会产生胃出血以及胃部癌变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患有此病的患者通常存在饮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1]。
此研究对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治疗效果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根据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3例。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15例,患者年龄均在61-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3±6.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为17例,患者年龄均在60-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2±5.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替普瑞酮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
方法将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按有无Hp 感染分为两组,Hp 阳性组46例,Hp 阴性组44例。
均予替普瑞酮50 mg ,3次/d ,饭后口服,疗程为8周。
8周后复查症状、胃镜、病理和副作用。
结果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治疗后替普瑞酮对临床症状缓解上腹饱胀总有效率为94%,对恶心为80%,嗳气为84%,烧心为84%,反酸为79%,上述症状总有效率为94%。
而Hp 阴性组总有效率90.8%,Hp 阳性组总有效率93.2%,两组症状缓解无显著差异( P>0.05) 。
8周后经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黏膜炎症明显改善,而不良反应轻微。
Hp 阳性组治疗后仍为阳性,对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不明显。
结论替普瑞酮作为一种胃黏膜保护剂,是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Teprenon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in the elderly.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Hp status,Hp (+) consisted of 46 patients,Hp (-) consisted of 44 patients.All patients took Teprenone three times a day after eating for 8 weeks.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symptoms,endoscopy,pathology and side-effec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for superior abdomen distention,nausea,belching,heartburn,sour regurgitation were 94%,80%,84%,84%and 79%respectively,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4%;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Hp (-) group was 90.8%while it was 93.2%in Hp (+)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P>0.05).The gastric mucosal inflammation was alleviated and the side-effect was mild; in Hp (+) patients,the status can not be changed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can not be reversed.Conclusion As a mcosal potective aent,Teprenone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in the elderly.【Key words】Teprenone;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目前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尚未有特效药物,抑制胃酸分沁是临床较常用的手段,老年人胃酸分泌能力减弱,抑制胃酸分沁药物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有较大局限,且效果欠理想。
胃黏膜保护剂是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较为理想的选择。
替普瑞酮(teprenone)商品名为施维舒(selbex)。
此药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和良好的抗溃疡机制,可增加胃黏膜分泌,维持胃黏膜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且可促进胃黏膜内源性前列腺素E的合成,有效地增加胃黏膜血流。
为了观察替普瑞酮对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我们连续同期观察了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来院诊治的90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探讨替普瑞酮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符合下列条件者为研究对象:①没有其他特定的病因如酒精、胆汁反流、非甾体类消炎药、糖尿病等;②年龄介于60~90岁,新近有消化不良症状,未经治疗,经胃镜及病理活检证实为慢性浅表性胃炎;③所有病例排除肝、胆、胰及肠道器质性病变、胃黏膜糜烂、重度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胃息肉、消化性溃疡、胃癌、糖尿病、结缔组织及精神病等全身性疾病,无腹部手术等。
90例患者中男48例,女42例,平均年龄68岁(60~90岁)。
按有无Hp 感染分为两组,Hp 阳性组46例,Hp 阴性组44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患者均在门诊治疗,替普瑞酮(卫材苏州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50 mg ,3次/d ,饭后口服,疗程为8周。
8周后复查症状、胃镜和病理。
1.3 观察方法①症状等级采用卫生部新药评审标准Ⅰ级为偶有症状; Ⅱ级为常有,部分影响生活; Ⅲ级为不能忍受,严重影响生活;②胃镜病理活检胃镜下根据可见病变范围分级:Ⅰ级为散在、充血、水肿较局限; Ⅱ级为斑块状,融合充血、水肿较广,但局限于一个区域(胃窦或体或底) ; Ⅲ级为普遍充血、水肿,范围超过一个区域。
病理组织学根据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分级:轻度( Ⅰ级) 指炎症细胞浸润仅限于胃黏膜的上1/3 者;中度( Ⅱ级) 指炎症细胞超过黏膜的1/3 ,但不超过全层的2/3 者;重度( Ⅲ级) 指炎症浸润达全层者。
胃窦大弯侧、小弯侧、胃体大弯侧、胃体小弯侧各取一块,取胃窦、胃体各一块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另取胃窦、胃体各一块送病理常规染色及Giemsa 染色; ③H1Pylori 检测以活检组织学和/或尿素酶试验和/或C14 试验结果为准。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指症状消失,病灶完全愈合或症状好转和病灶好转两个级别;有效:指症状积分减少50%,病灶好转一个级别;无效:指达不到前项目或恶化的。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 统计软件辅助统计分析。
2 结果2.1 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前后施维舒对临床症状缓解上腹饱胀总有效率为94%,对恶心为80%,对嗳气为84%,对烧心为84%,对反酸为79%,上述症状总有效率为94%。
而Hp 阴性组44例显效15例(34.0%) ,有效25例(56.8%) ,总有效率90.8%,无效4例(9.2%);Hp 阳性组46例,显效13例(27.9%) ,有效30例(65.2%) ,总有效率93.2%,无效3例(6.8%)。
两组症状缓解无显著差异( P>0.05) 。
2.2 病理组织学的改善治疗前后施维舒对胃镜下观察有效率为46%,而对病理组织学有效率为40%。
胃镜下观察,Hp 阴性组显效3例(6.8%) ,有效20例(45.5%) ,总有效率52.1%; Hp 阳性组显效4例(8.7%) ,有效18例(39.1%) ,总有效率47.8%。
病理组织学观察,Hp 阴性组显效3例(6.8%) ,有效15例(34.1%) ,总有效率40.9%;Hp 阳性组显效3例(6.5%) ,有效16例(34.8%) ,总有效率40.3%。
两组病理组织学改变无显著差异( P>0.05) 。
Hp 阴性组复查仍为阴性,而Hp 阳性组复查仍为阳性。
2.3 不良反应在90例患者中,出现口干1例,便秘1例。
上述症状在继续服药后自行消失。
所有病例的血、尿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生化检查在替普瑞酮治疗结束后均未出现异常变化。
3 讨论慢性胃炎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大量证据表明,它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外,胃黏膜防御能力的降低是引起胃黏膜损害的重要病因,而加强胃黏膜保护因子、促进损伤黏膜的修复是对慢性胃炎治疗的重要环节。
树香及树木的浆液里含有的萜烯类物质具有组织修复作用。
替普瑞酮为萜烯类的一种,它可促进胃黏膜上皮合成与分泌高分子糖蛋白、重碳酸盐、磷脂与内源性前列腺素,从而提高黏膜防御机能[1] 。
在葡萄糖与蛋白质结合成高分子糖蛋白过程中,葡萄糖胺起到连接的作用,替普瑞酮通过激活葡萄糖胺合成酶而加快葡萄糖胺的合成速度,维持黏液的正常结构的保护作用,抑制阿司匹林引起的黏液糖蛋白的减少。
在体外可保护豚鼠胃黏膜细胞由吲哚美辛引起的细胞损害[2] 。
正常胃黏膜表面覆盖双层粘稠的、呈胶冻状的黏液,内含碳酸氢根离子和不同分子量的糖蛋白。
黏液覆盖于胃黏膜的表面,具有润滑和保护胃黏膜不受坚硬的机械损伤作用,也起到阻止大分子胃蛋白酶渗透的作用。
Watanabedeng 等的研究证实,替普瑞酮可对抗去氧胆酸引起的胃上皮细胞移行和增殖的抑制而起细胞保护的作用[3] 。
替普瑞酮可通过改变磷脂的流动性,激活磷脂酶A2 ,使花生四烯酸的合成加速,在胃黏膜细胞中,通过环氧合酶的催化,生成环内氧化物,在相应的酶催化下生成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I2(PGI2)和血栓素等。
其中花生四烯酸的合成为限速步骤,而替普瑞酮能加速其合成,也就是加速终产物前列腺素(PG)的合成。
替普瑞酮可以增加局部内源性前列腺素的生成,尤其是可以促进前列腺素E2 的合成,防止非甾体类抗炎药所引起的胃黏膜的损害[4] 。
替普瑞酮具有促进黏膜再生的功能,醋酸诱发实验性大鼠胃溃疡的结果表明,替普瑞酮可明显促进损伤的胃黏膜的再生,并且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渗出和脂质过氧化[5] 。
我们所观察的90例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多数于用药1周后自觉症状明显改善,8周后经胃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黏膜炎症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轻微。
Hp 阳性组治疗后仍为阳性,与报道的替普瑞酮并无抗酸和杀灭Hp 的功效一致[1] 。
本临床观察也发现,替普瑞酮缓解临床症状明显,而对病理组织学的改变不明显,其原因可能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往往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一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饱胀、恶心、嗳气、烧心、反酸等,而病理学组织改变不明显,所以两者是否为同一概念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替普瑞酮作为一种胃黏膜保护剂,是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参考文献[1]萧树东,刘文忠,张德中,等.替普瑞酮治疗胃溃疡与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新医学,1995,26(3):125-126.[2]Tomisato W,Takahashi N ,Komoto C ,et al.Geranylgeranylacetone protects cultured guinea pig gastric mucosal cells from indomethacin.Dig Dis Sci ,2000 ,45(8):1674-1679.[3]Watanabe S ,Wang XE ,Hirose M ,et al.Effects of teprenoneon gastric epithelial restoration in a rabbit cultured cell model.J Gastroenterol ,1998 ,33 (2):153-159.[4]Yanagawa A ,Ohya N ,Matsui H ,et al.Gastroduodenal mucosalinjuries due to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nd prevention with teprenone and H2-blocker .Jpn J Clin Exp Med ,1990 ,67:3.[5]Kobayashi T ,Ohta Y,Yoshino J ,et al.Teprenone promotes the healing of acetic acid2induced chronic gastric ulcers in rats by inhibiting neutrophil infiltration and lipid peroxidation in ulcerated gastric tissues.Pharmacol Res ,2001 ,43 (1):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