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卒中-幼儿教育篇316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67
脑卒中健康教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健康的生活》中的第9课《脑卒中健康教育》。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脑卒中的概念、类型、症状、预防及康复知识。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脑卒中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脑卒中的概念、类型、症状及预防方法。
2. 能够说出脑卒中的危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脑卒中的概念、类型、症状及预防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脑卒中健康教育宣传册。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医院专家讲解脑卒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脑卒中的危害。
2. 讲解脑卒中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脑卒中的定义,通过PPT展示脑卒中的发病原因、部位及影响。
3. 分析脑卒中的类型:讲解脑出血和脑梗死的区别,让学生了解两种类型的症状及预防方法。
4. 讲解脑卒中的症状:引导学生了解脑卒中的常见症状,如突然晕倒、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
6. 康复知识:介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如康复训练、心理疏导等。
7. 随堂练习:设计关于脑卒中的选择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脑卒中健康教育1. 概念: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脑组织损伤。
2. 类型:脑出血、脑梗死。
3. 症状:突然晕倒、口眼歪斜、言语不利等。
4. 预防: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血压。
5. 康复:康复训练、心理疏导。
七、作业设计答案:脑卒中的预防方法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血压等。
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有利于预防脑卒中的生活习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互动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脑卒中的危害,掌握了预防脑卒中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部分学生对于脑卒中的症状及康复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医生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脑卒中的防治知识。
儿童脑卒中的早期识别与紧急处理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往往被认为是老年人的病。
然而,近年来,儿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引起了人们对于儿童健康的关注。
儿童脑卒中一旦发作,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和紧急处理,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因此,准确识别和紧急处理儿童脑卒中至关重要。
一、早期识别儿童脑卒中的征兆儿童脑卒中的早期识别需要我们关注以下征兆:1. 突然出现的头痛:儿童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出现频繁的头痛,如果突然出现持续性或剧烈的头痛,应引起重视。
2. 半身或肢体无力:如果儿童的一侧身体或肢体出现意外的无力情况,例如站立困难、手臂无力等,可能是早期脑卒中的表现。
3. 告知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突然出现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的情况,应引起关注。
4. 语言和言语障碍:如果儿童突然出现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的现象,可能是脑卒中的一个征兆。
5. 突发晕倒或昏迷:儿童突然晕倒或昏迷是一个严重的征兆,应立即就医。
二、紧急处理儿童脑卒中的步骤当我们发现儿童可能出现脑卒中的征兆时,应采取以下紧急处理步骤:1. 立即呼叫急救车: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的医疗干预。
因此,第一步是立即呼叫急救车,将儿童送往医院。
2. 保持患儿安静:在等待急救车到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患儿的安静,避免额外的刺激,以减少病情的恶化。
3. 记录症状和时间:在发现早期征兆时,尽可能准确地记录下症状的出现以及时间。
这将有助于医生进行后续的诊断和治疗。
4. 不要试图给予口服药物:对于儿童脑卒中的急救处理,我们不应试图给予口服药物。
因为不清楚病因,可能给患儿带来更多风险。
5. 接受专业治疗:一旦抵达医院,儿童将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会通过相关的检查手段,例如头部CT扫描、脑电图等来确认脑卒中的诊断。
结语儿童脑卒中的早期识别和紧急处理对于保护孩子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提高公众对于儿童脑卒中的认识程度,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可以帮助更多人及时发现并处理儿童脑卒中。
儿童脑卒中的健康教育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然而,近年来,儿童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因此,在提高儿童脑卒中认知的同时,对儿童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也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儿童脑卒中的健康教育。
1. 了解儿童脑卒中的风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压是引发脑卒中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儿童如果存在高血压的情况,可能会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 心脏病:一些心脏疾病,比如心脏缺血和心脏瓣膜病,也会增加儿童患脑卒中的风险。
- 糖尿病:糖尿病不仅会对成年人造成健康问题,对儿童而言,它也可能导致脑卒中。
- 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如果一个家庭中有成员患有脑血管疾病,那么儿童发生脑卒中的风险也会增加。
2.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饮食:饮食是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盐、糖和饱和脂肪。
饮食应富含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 运动:适度的运动对于儿童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儿童应该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比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 控制体重:肥胖是儿童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儿童需要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 不吸烟:吸烟对儿童的健康影响非常大,由于被动吸烟也可能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所以儿童应该远离烟草。
3. 提高早期识别和干预的意识- 了解症状:儿童脑卒中的症状可能与成人不同,包括突发性头痛、突然出现的视力问题、突发性手脚无力、突然的言语障碍等。
了解这些症状可以帮助儿童自己或者他们的家长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 进行早期干预:如果儿童被诊断患有高血压、心脏疾病或其他脑卒中风险因素,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早期干预措施,比如药物治疗或手术。
4. 加强健康教育的综合性质- 学校:学校是宣传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健康讲座、开展体育活动,并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中,提高学生对脑卒中的认知水平。
- 家庭:家庭是培养儿童健康生活习惯的关键环境。
脑卒中健康教育ppt学习教案contents •脑卒中概述•脑卒中患者生活调整•药物治疗与注意事项•康复训练与辅助器具使用•心理干预与情感支持•长期随访管理与自我监测目录01脑卒中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脑卒中,又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多由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出血性脑卒中则多因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引发脑血管破裂。
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心脏病高龄家族遗传史预防策略01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在正常水平02戒烟限酒03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积极治疗心脏病等原发疾病定期进行脑卒中筛查和风险评估1 2 3临床表现突然出现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面部或口角歪斜01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02视物模糊或双影03意识障碍,如昏迷、嗜睡等神经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
脑血管检查如经颅多普勒超声(TCD)、MRA等,可评估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情况。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等,可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和病因。
心电图检查可排查心脏疾病引起的脑卒中。
02脑卒中患者生活调整合理饮食与营养支持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深海鱼、坚果等。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水果等。
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如动物油脂、内脏、蛋黄等。
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用力,以免诱发脑卒中。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身心放松。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
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
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0103020405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饮酒过量会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应适量饮酒或避免饮酒。
小儿卒中中国医学2004年1月第2卷第1期量的30%即可危及病人生命,及时有效的止血对减少出血率和残废率具有积极意义.①外伤出血者给予相应的止血措施.②开放性伤口用无菌纱块包扎,防止感染,③对于创面出血不止的可相应争取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使用止血带时必须注明止血带时间,以使每小时放松3~5分钟,防肢体坏死.④对四肢骨折者夹板固定要超过上下两个关节:⑤对脊柱骨折病员要观察骨折处向内或向外骨折,以便正确选择卧位,并固定于硬板上,以防加重损伤,如骨折处有骨剌外露,应用无菌敷料覆盖,切忌用手法复原,以防感染,对离断肢体尽量放入无菌手套或无菌塑料袋内,尽快放入冷藏间备用.2.3.4创伤病员的搬运,做到迅速安全,对病人进行现场初步检查,急救护理后快速将病人转至医院. 对骨折病员搬运时须妥善固定骨折部位,保持肢体平衡;对疑有脊柱损伤的病人搬运时必须十分小心,可用担架搬运,平抱,平抬或多人搬运,切忌一人抱头,一人抱脚,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颅脑损伤病员搬运时,应用担架并固定头部,保持头高位:对休25?克病人搬运时,注意保暖,体位,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病人在救护车上,救护人员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病人实施生命支持与监护,运送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3体会美国马利兰急诊研究所经验,威胁生命的损伤,伤后最初60分钟是决定伤员生死的关键时间.不论是创伤,灾害损伤,抢救能否成功,时间是重要因素.可以说,对急诊病人,时间就是生命.由此可见,加强院前急救是创伤急救的重点,它直接影响伤员是否生存和生活质量.护士应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确保创伤急救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从而不断完善创伤急救的组织系统.【参考文献】[1]张恃达,主编.中医骨伤科护理学[M].广州中医药大学(自考教材),33.[2]周秀华,主编.急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出版社,l999,l28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术木木木术木木木术木木木术木木木术木木木木木木木小儿卒中苏成选张宏文甘肃省边防总队卫生队甘肃省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730020)【摘要】小儿卒中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复发率和病死率却相当可观,且常伴有一系列临床后遗症.随着核磁共振成像等高敏检测手段的出现,可以对卒中患儿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明显改善了预后,降低复发率.【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偏瘫核磁共振中图分类号:R2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84—5846(2004)0卜0025—03临床上小儿卒中很少见,其中约一半左右是由出血性疾病引起的,需要立即进行神经外科减压处理.以往认为局部缺血性卒中是自发性的,且预后较好,复发率低,运动功能和智力恢复好.由于这种偏见,对卒中患儿往往不予以积极治疗和妥善处理,实际上它的病死率,发病率和复发率都相当可观.适当的紧急处理不但可以改善其神经系统症状,而且可以预防复发.1定义如果有基础血管病变,局部的神经功能缺陷持续24小时以上即为卒中.可逆性局部缺血性神经功能缺陷的定义为有神经功能缺陷发作并持续24小时以上, 但该病人最终完全恢复,是卒中的一种特殊临床型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类似卒中,一次发作持续时间小于24小时,可发展为卒中.大多数卒中小儿以急性偏瘫为首发临床表现,其病因包括脑肿瘤,外伤性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局部脑炎或脓肿,脱髓鞘状态如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同时还有Todd'S麻痹(癫痫后偏瘫或单瘫,癫痫发作后持续几分钟或若干小时,间或数天)和偏头痛等.卒中样发作的概念为局部神经功能缺陷持续24小时以上,但没有明显血管异常,在儿科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大量调查研究显示,lO%~2O%有明显局部脑缺血的儿童没有血管病变的证据.有些病例往往诊断为26偏瘫型偏头痛,高血压性脑病或代谢性卒中等,有些病例致病原因不清.如果神经功能缺陷超过1小时最好不要诊断为Todd'S麻痹,因为有可能忽视重要的病理变化的存在.2病因学成人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酗酒及吸烟等)在儿童卒中并不常见,另一些可能的危险因素如睡眠异常在两组人群都相同.许多慢性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镰状细胞病等易发生卒中.静脉血栓形成和来自心脏的栓子是心脏病患者发生卒中的常见机制,动脉瘤和壁间血管瘤也曾被报道过.主动脉弓异常病人造影中有烟雾阴影,包括主动脉狭窄及诸如Down'S综合征和Wj1liamS'S等综合征.均提示在一些病人中一般有血管病变.镰状细胞病的病理通常是大静脉病变,以轻偏瘫为临床表现,在儿童以癫痫发作和头痛者应排除静脉血栓形成.以前健康,有外伤或感染史小儿发生卒,提示可能有动脉疾患如壁间动脉瘤或动脉狭窄.后者叮见于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HIV)感染和脑膜炎.小儿卒中和脑血管病变患儿在初次感染VzV4年后可在鞘内发现VzV的抗体.急慢性感染在小儿和年轻人中都是触发因素,扁桃体炎,齿龈感染也可能起一定作用.支原体,衣原体,幽门螺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是常见病原微生物,其他的细菌和病毒也都曾被报道过.突然发作可能为栓子引起,在小儿通常有血管遗传因素;缓慢发作或神经功能缺陷提示血栓形成,这时脑血管疾病是最可能的病因3临床表现和检查大多数卒中小儿以偏瘫为临床表现,有州伴有半身感觉或局部神经功能缺陷.凝视麻痹或摇头提示有大的幕上梗塞.如果有头痛,应考虑到壁间动脉瘤或静脉血栓形成.偏头痛在成人很常见且可引起卒中,但在小儿则很少见.癫痫发作无论有或无相应的局部脑功能缺陷,均是中枢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常见临床表现,特别是在新生儿.意识水平的恶化是卒中的常见临床表现,同时也是立即送往儿科神经重症监护中心的信号,这时外科手术多是不可避免的.约80%以上以局部缺血性卒中为临床表现的儿童有脑血管疾病,且随着时间病情发生变化.过去需要侵入性血管造影检查来确诊,现在已可以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I)和经颅多谱勒超声等高灵敏性检测技术来确诊.这些技术都是非侵入性的,可用于对某些疾病(如镰状细胞病等)高危人群的筛查.因为颈动脉夹层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用MRI和血管造影诊断,所以在年轻患者中可急诊进行此二项检查.同样,在欲排除静脉栓塞时也应用MRI.MRI是酋选检查方法,如条件不允许时则必须作cT检查以排除出血. 中国医学2004年1月第2卷第1期脑出血病人病情稳定时应进行传统的血管造影技术以排外动静咏发育不良或动咏瘤.在局部缺血性卒中患儿,如果MRI正常或可疑,或者有烟雾阴影或准备手术时应进行传统的血管造影检查卒中后马上进行血管造影其诊断率会提高,但这时需首先排除凝血功能异常等疚情,因为育1%诱发卒巾的可能性.年轻人中心脏异常,特别是卵测孔未闭和卒中有关.但食管心电和经颅多潜勒超声j任检查小儿卒中育_.)i二房性右向左分流时也叮以疃j;J同时.亚进行凝血功能的筛查,遗传性凝血疾如蛋白C和s缺陷等,不一定有明显的家族虫.0,卒t时没有完全证实有抗心肌脂质抗体浓度升两等译常,但有获得性抗磷酸脂质综合征的报道.其他成几率中的危险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如成人中高恍氮酸宓症足特别重要的,因为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会随着复合维生素B的供给而降低.铁缺乏在有无心脏疾病☆小.1乙中都是重要相关的.4卒中的治疗在成入,近年来的主要研究热点是寻求减轻或逆转卒中时脑损害的办法,主要为应用血栓溶解剂或神经保护剂.研究表明静注组型纤溶酶原激剂(-PA)可明显改善预岳然而血硷溶解剂在成人中有1O%的出血危险性及丰"应的瘸率.而且在发病3~6小时后应用效果令人失望虽然小儿卒中就医时常在发病3小时以内,但是鉴于小卒甲的发病率低,cT诊断梗塞的灵敏性差等因素.往往难以立即确诊.另外,小儿卒中病死率较低,易彼忽视而得不到及时治疗,因此目前很难了解tPA在发病初期的作用效果.卒中后最初几天梗塞体积及预后体温有关,直接的机制还不清楚,但体温持续低'3℃是有益的除了,防J£.发热,目前尚不主张小L使用种经保护剂.另外,除了需要清除血肿外柯许多治疗措旌在不同个体中有不同的作用,如癫痫发作应在急性期妥善处理,大面积的局部缺血性中卒中需外科减压处理,镰状细胞病患儿应紧急置换治盱.且操作必需缓慢和小心,以防引起神经功能退化.抗凝治疗仍然是一个难题,大规模成人研究证明是有益的,但亦有研究表明可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虽然有诱发出血的危险性,但在静脉壁间瘤,静脉窦血栓形成,凝血功能障碍等病交时应立即进行抗凝治疗以防{卜复发.阿斯匹林可改善部分病人预后,其机制可能为减少早期复发,退热,且出血的危险性低于抗凝剂.但在小儿应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引起Reye's综合,征构副作用. 5预防复发如果动静脉发育不良和动脉瘤未经处理,再次发生出血性梗塞的危险性较大.在未治疗的动静脉瘤患中国医学2004年1月第2卷第1期儿约50%在1个月内再次出血,而动脉瘤患者终生有2%~3%的再出血危险性.动脉瘤在小儿中很少见,应紧急手术治疗.动静脉发育不良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等.有凝血功能障碍时进行血液专科的处理.对于局部缺血性卒中,能否预防远期复发意见不一.补充复合维生素B对那些高胱氨酸血症患儿是合理的.在成人中阿斯匹林治疗的最佳剂量和时期还不太清楚,在小儿中引起Reye'S综合征的危险性是需重视的.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患儿如症状有加重趋势时应慎用抗凝治疗.同样插管可使未闭的卵圆孔关闭, 但其远期效果和危险性目前都还不清楚.血管造影中醒脑丹治疗闭症57例黄笃高湖南省涟源市田心卫生院【关键词】闭症中药疗法醒脑丹治疗应用27?有烟雾阴影的病人可受益于直接或间接换血管术.镰状细胞病患者现今推荐的长期置换治疗不太令人满意,因为铁负荷所增加所造成的危害.【参考文献】[1】KirkhamFJ.ArchDisChild,1999;81:85~89[2】HauslerMG,RamaekersVT,ReulJ,etalNeuropedialrics1998:29(4):202~207[3】GanesanV,ChongWK.KirkhamFJ,eta1PediatrNeuro1.1999;20:38~42[4】DedV eberG,Cha11A,MonagleP,etalArchNeurol,1998:55(12):1533~1537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684-5846(2004)01-0027-02 中医闭证是以神志不清为特征的一种危重证候.笔者用自拟醒脑丹为主治疗本证57例,获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7例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5~65岁之间,5~10岁者ll例,ll~20岁者3例,21~30岁者22例,51~60岁者17例,60岁以上4例,病程1~3天者21例,4~10天者24例,11~20天者5例,20天以上者7例,平均病程8.4天.本组病例均经西医确诊原发病,原发病为流行性乙型脑炎6例,流行脑脊髓炎5例,中毒性肺炎3例,肺原性脑病4例,肝昏迷3,例,脑溢血5例,脑血栓14例,脑梗塞17例.本组病例按GlaSgow昏迷评定标准,计分均在3~7分之间,其中6分者21例,5分者25例,4分者8例,3分者3例.2治疗方法均以醒脑丹为基础方加减治疗,醒脑丹由麝香粉,天竺黄,建菖蒲,胆南星,贝母,牛黄,生竹沥,茯神,远志,麦冬,冰片粉等组成,用量依病情年龄而定,并根据证候表现,辨证分为热,痰,寒,瘀4型随证加减用药.以热证为主者,主症见高热,神昏,谵语烦躁或昏睡不语,面赤气粗,汗出,便结尿黄,舌红或红绛,苔黄燥,脉数有力,加羚羊角,水牛角,大黄,青黛,钩藤,以寒证为主者,主症见肢体不温,面自唇黯,神昏或昏睡不烦,舌淡苔自,脉沉滑或缓,去牛黄,天竺黄,加苏合香,附子,人参,以痰浊为主者,主症见神识昏迷,喉间痰鸣,痰多稠浊,流涎,舌胖边有齿痕,苔腻,脉滑,加半夏,射干,枳实,陈皮,郁金;以瘀滞为主者,主症见神识昏迷,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质暗或边有瘀点,脉沉涩,加地龙,川芎,丹参,红花,香附,当归,乌药,青皮,青木香.煎服法:每日l剂,麝香,牛黄,冰片3药入余药之煎水,溶化混和后予以鼻饲,每6~8h1次,每次80~120Ⅲl.此外,依据病情及原发病适当配合西药抗感染,能量合剂输液治疗.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化根据神志情况与Glasgow评分进行疗效评定.显效,神志转清G1tagOW评分10分以上,有效,神志好转,GhSgow评分提高3分以上,无效,神志仍不清楚,Glmgow评分无提高或下降或死亡者.3.2治疗结果按以上结果评定,显效44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22%.按接受中药治疗之日起至神。
什么是儿童卒中?儿童卒中是指卒中发生在18岁以下,是导致儿童神经功能缺损和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原因。
儿童卒中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其中一种与成人卒中类似,包括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IS)和出血性卒中(hemorrhagic stroke ,HS)。
其中缺血性卒中包括动脉缺血性卒中和脑静脉窦血栓。
出血性卒中包括自发颅内出血和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流行病学1、发病率儿童卒中各国报道不同,我国发病率较北美稍低,约为 2.1 /10万,其中72% 为动脉缺血性脑卒中( AIS) ,28%为出血性脑卒中( HS) 。
从发病率看儿童卒中确实低于成人,但是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显示,自1990年至2013年,儿童卒中人数增加了35%。
而且儿童脑卒中常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陷,是儿童长期致残的一个重要原因。
儿童脑卒中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1.死亡率儿童脑卒中死亡率较高,美国儿童脑卒中死亡率约为 0.34 /10万,是儿童十大死亡原因之一。
1.复发率儿童缺血性卒中年复发风险为5%~19%,出血性卒中的复发风险约为10%。
复发风险与病因有关,有潜在血液学异常和血管畸形的复发风险最高。
二、小儿患中风的原因儿童AIS的危险因素和成人不同,成人中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在儿童卒中却是少见病因。
相反,儿童AIS与多种诱因和危险因素相关,包括感染、脑动脉病、心脏病、血液病、头颈部外伤、遗传或(和)代谢性疾病及血栓形成等,有时多种危险因素可同时存在。
国外研究发现,AIS患儿中心脏病、凝血障碍、镰状细胞病多见,多种危险因素可同时存在。
研究表明儿童卒中病因中先天和遗传是最重要的原因。
与成人卒中相比,儿童卒中的病因是不是更让人感觉复杂,更让人头疼的是儿童卒中复发率高。
比如儿童卒中危险因素中的镰状细胞性贫血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红细胞的多形性导致了小血管的堵塞和镰状细胞相关动脉病(如烟雾病)。
文献报道镰状细胞病与儿童卒中密切相关,发生率达6%,而且如果不治疗,反复发生卒中的风险高达90%!三、儿童卒中的症状儿童急性卒中临床表现与成人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