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风的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65.50 KB
- 文档页数:6
我来告诉你9个关于⼊门麦克风收⾳的⼩知识坊间麦克风相当多种,有的⼈是看⽹络上推荐哪⼀⽀就跟着买下去。
下⼿前知道⾃⼰想要收什么样的⾳是很重要的,本篇分享了⼏个麦克风的⼩常识还有⼀些收⾳时的疑难解答,希望能够帮助你录制理想的声⾳。
让我们先来看看麦克风~1 麦克风的种类电容式麦克风电容式麦克风 ( CondenserMicrophone ) 是将声⾳送进内部振膜振动使隔板震动造成电压改变再产⽣讯号。
它的灵敏度较⾼,常⽤于⾼质量的录⾳,像是吉他弹奏、复杂的环境⾳以及在录⾳室⾥做使⽤等。
多数电容式麦克风是需要幻象电源 ( PhantomPower ) 才能收⾳,使⽤上⽐较⿇烦。
动圈式麦克风相较之下价格⽐较便宜的动圈式麦克风 ( DynamicMicrophone ) 因为含有线圈和磁铁,不像电容式麦克风轻便,对于⾼频的灵敏度较低,但它收录的声⾳较为柔润,适合⽤来收录⼈声以及现场演出等,在录⾳室中也常⽤来收⾼⾳压的乐器,像是打击、⾳箱等。
2 麦克风的指向性全向式全向式 ( Omnidirectional) 对于来⾃不同⾓度的声⾳,其灵敏度是相同的。
常见于需要收录整个环境声⾳的录⾳⼯程;或是声源在移动时,希望能保持良好收⾳的情况;演讲者在演说时配带的领夹式麦克风也属此类。
全向式的缺点在于容易收到四周环境的噪⾳,⽽在价格⽅⾯相对较为便宜。
单⼀指向式常见的单⼀指向式为⼼型指向 ( Cardioid) 或超⼼型指向 ( Hypercardioid),对于来⾃麦克风前⽅的声⾳有较佳的收⾳效果,⽽来⾃其他⽅向的声⾳则会被衰减,常见于⼿持式麦克风等场合,此类型的及其为枪型指向( Shotgun )。
双指向式双指向式 ( Bi-directional 或 Figure-of-8 ) 可接受来⾃麦克风前⽅和后⽅的声⾳。
可运⽤作为⽴体声录⾳法等特殊⽤途( 如 MS、Blumlein 录⾳法 )。
其内部结构和全指向性基本相似,主要区别是在线路板上⾯ ( PCB)。
麦克风基本知识汇总麦克风是一种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语音录制、语音传输、音乐演奏等领域。
以下是关于麦克风的基本知识汇总。
一、麦克风的原理1.声音传感原理:麦克风利用了声音的机械波特性,声波通过振动膜片产生机械波,再由麦克风内部的传感器将机械波转换为电信号。
2.电磁感应原理:一些麦克风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声波的振动作用下,会改变磁场的强度,进而在传感器中产生感应电流。
二、麦克风的类型1.动圈麦克风:动圈麦克风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采用了声音传感原理,通过振动动圈来产生电信号。
它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音质较为自然等特点,常用于舞台演唱、音乐录制等场合。
2.电容麦克风:电容麦克风采用了声音传感原理,通过麦克风内部的电容器对声音进行感应。
它具有高灵敏度、低失真以及宽频响特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录音室、广播电台等专业领域。
3.电阻麦克风:电阻麦克风采用了电磁感应原理,通过声音振动改变传感器上的电阻值来产生电信号。
它具有音质纯净、低噪声等特点,适用于对声音品质要求较高的场合,如音乐演奏录制、广播等。
4.动压式麦克风:动压式麦克风利用了声音对气体压力的作用原理,通过振动膜片改变气体压力,从而产生电信号。
它具有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等特点,常用于音频转换器、电脑麦克风等应用。
三、麦克风的参数1.频率响应:麦克风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能力,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表示,一般频率响应范围为20Hz到20kHz,更广阔的频率响应范围表示麦克风能够捕捉更丰富的音频细节。
2.灵敏度:麦克风接收声音的灵敏程度,一般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灵敏度越高表示麦克风可以捕捉到更微弱的声音,常用于录音室等对声音细腻度要求较高的地方。
3.阻抗:麦克风的阻抗特性,一般以欧姆(Ω)为单位表示,麦克风的输出阻抗需要与设备的输入阻抗匹配,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质量。
4.最大声压级:麦克风能够承受的最大声压级,一般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超过最大声压级可能会导致麦克风失真或损坏。
麦克风知识汇总麦克风知识汇总麦克风,学名为传声器,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由Microphone翻译而来。
也称话筒、微音器。
二十世纪,麦克风由最初通过电阻转换声电发展为电感、电容式转换,大量新的麦克风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这其中包括铝带、动圈等麦克风,以及当前广泛使用的电容麦克风和驻极体麦克风。
按换能原理为:电动式(动圈式、铝带式),电容麦克风式(直流极化式)、压电式(晶体式、陶瓷式)、以及电磁式、碳粒式、半导体式等。
按声场作用力分为:压强式、压差式、组合式、线列式等。
按电信号的传输方式分为:有线、无线。
按用途分为:测量话筒、人声话筒、乐器话筒、录音话筒等。
按指向性分为:心型、锐心型、超心型、双向(8字型)、无指向(全向型)。
此外还有驻极体和最近新兴的硅微传声器、液体传声器和激光传声器。
动圈传声器音质较好,但体积庞大。
驻极体传声器体积小巧,成本低廉,在电话、手机等设备中广泛使用。
硅微麦克风基于CMOS MEMS技术,体积更小。
其一致性将比驻极体电容器麦克风的一致性好4倍以上,所以MEMS麦克风特别适合高性价比的麦克风阵列应用,其中,匹配得更好的麦克风将改进声波形成并降低噪声。
激光传声器在窃听中使用。
麦克风历史麦克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贝尔(Alexander Graham Bell)等科学家致力于寻找更好的拾取声音的办法,以用于改进当时的最新发明——电话。
期间他们发明了液体麦克风和碳粒麦克风,这些麦克风效果并不理想,只是勉强能够使用。
1949年,威尼伯斯特实验室(森海塞尔的前身)研制出MD4型麦克风,它能够在吵杂环境中有效抑制声音回授,降低背景噪音。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款抑制反馈的降噪型麦克风。
1961年,德国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上,森海塞尔推出了MK102型和MK103型麦克风。
这两款麦克风诠释了一个全新的麦克风制造理念——RF射频电容式,即采用小而薄的振动膜,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同时能够保证出色的音质。
MIC基础知识简介一、传声器的定义::传声器是一个声-电转换器件(也可以称为换能器或传感器),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个器件(电→声)。
是声音设备的两个终端,传声器是输入,喇叭是输出。
传声器又名麦克风,话筒,咪头,咪胆等。
二、传声器的分类:1、从工作原理上分:炭精粒式电磁式电容式驻极体电容式(以下介绍以驻极体式为主)压电晶体式,压电陶瓷式二氧化硅式等2、从尺寸大小分,驻极体式又可分为若干种.Φ9.7系列产品Φ8系列产品Φ6系列产品Φ4.5系列产品Φ4系列产品Φ3系列产品每个系列中又有不同的高度3、从传声器的方向性,可分为全向,单向,双向(又称为消噪式)4、从极化方式上分,振膜式,背极式,前极式从结构上分又可以分为栅极点焊式,栅极压接式,极环连接式等5、从对外连接方式分普通焊点式:L型带PIN脚式:P型同心圆式: S型三、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以全向MIC,振膜式极环连接式为例1、防尘网:保护传声器,防止灰尘落到振膜上,防止外部物体刺破振膜,还有短时间的防水作用。
2、外壳:整个传声器的支撑件,其它件封装在外壳之中,是传声器的接地点,还可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3、振膜:是一个声-电转换的主要零件,是一个绷紧的特氟窿塑料薄膜粘在一个金属薄圆环上,薄膜与金属环接触的一面镀有一层很薄的金属层,薄膜可以充有电荷,也是组成一个可变电容的一个电极板,而且是可以振动的极板。
4、垫片:支撑电容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留有间隙,为振膜振动提供一个空间,从而改变电容量。
5、极板:电容的另一个电极,并且连接到了FET的G极上。
6、极环:连接极板与FET的G极,并且起到支撑作用。
7、腔体:固定极板和极环,从而防止极板和极环对外壳短路(FET的S,G极短路)。
8、PCB组件:装有FET,电容等器件,同时也起到固定其它件的作用。
9、PIN:有的传声器在PCB上带有PIN,可以通过PIN与其他PCB焊接在一起,起连接另外前极式,背极式在结构上也略有不同。
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咪头)基础知识一、咪头的定义::咪头是一个声-电转换器件(也可以称为换能器或传感器),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个器件(电→声)。
是声音设备的两个终端,咪头是输入,喇叭是输出。
咪头又名麦克风,话筒,传声器,咪胆等。
ECM(Electret Condenser Microphone)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的简称。
二、咪头的分类:1、从工作原理上分:炭精粒式电磁式电容式驻极体电容式(以下介绍以驻极体式为主)压电晶体式,压电陶瓷式二氧化硅式等2、从尺寸大小分,驻极体式又可分为若干种.Φ9.7系列产品Φ8系列产品Φ6系列产品Φ4.5系列产品Φ4系列产品Φ3系列产品每个系列中又有不同的高度3、从咪头的方向性,可分为全向(无向),单向,双向(又称为消噪式)4、从极化方式上分,振膜式,背极式,前极式从结构上分又可以分为栅极点焊式,栅极压接式,极环连接式等5、从对外连接方式分普通焊点式:L型带PIN脚式:P型同心圆式:S/A型三、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以全向MIC,振膜式极环连接式为例1、防尘网:保护咪头,防止灰尘落到振膜上,防止外部物体刺破振膜,还有短时间的防水作用。
2、外壳:整个咪头的支撑件,其它件封装在外壳之中,是传声器的接地点,还可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3、振膜:是一个声-电转换的主要零件,是一个绷紧的特氟珑塑料薄膜(聚氯乙烯)粘在一个金属薄圆环上,薄膜与金属环接触的一面镀有一层很薄的金属层,薄膜可以充有电荷,也是组成一个可变电容的一个电极板,而且是可以振动的极板。
杜邦膜:FEP,PTFE,PFA,PET等,FEP是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一种特氟珑薄膜叫聚全氯乙丙烯,在驻极体传声器方面,主要用于电荷的存贮,因为内部有很多的势阱。
PPS膜:是一种不能存贮电荷的薄膜叫聚苯硫醚,在驻极体传声器方面,主要用于背极式和前极式的振动膜片。
4、垫片:支撑电容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留有间隙,为振膜振动提供一个空间,从而改变电容量。
实际人声频率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录音时各频率效果:男歌声 150Hz~600Hz影响歌声力度,提升此频段可以使歌声共鸣感强,增强力度。
女歌声 1.6~3.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提升此段频率可以使音色鲜明通透。
语音 800Hz是“危险”频率,过于提升会使音色发“硬”、发“楞”沙哑声提升64Hz~261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喉音重衰减600Hz~800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鼻音重衰减60Hz~260Hz,提升1~2.4KHz可以改善音色。
齿音重 6KHz过高会产生严重齿音。
咳音重 4KHz过高会产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二、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频率响应又称带宽(frequency range),是指麦克风感应声波频率的范围,并将声波能量忠实的转换为电子讯号的能力。
麦克风接受到不同频率声音时,输出信号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发生放大或衰减。
一般以频率响应曲线图标之。
三、灵敏度( Sensitivity)灵敏度代表麦克风将声音能量转换成电压后所产生的输出讯号强度,是在麦克风单位声压激励下输出电压与输入声压的比值。
当输入信号固定时(1kHz),输出讯号越强,代表麦克风灵敏度越高。
测试麦克风的灵敏度是将1kHz的讯号在94dB的音压电平位准( SPL)下量测开路的麦克风,取得的毫伏特( millivolt )值,单位为mV / Pa。
四、等效噪音电平( Equivalent noise level)等效噪音电平又称内部噪声( self noise)。
麦克风的内部噪声在无声音讯号输入状态时可来自若干个方面:1.供给麦克风电源的电压波动(偏置电压)引起的电子噪音2.内部材质电阻(热噪讯),3.外部射频发射器的干扰等。
1、灵敏度:在1KHz的频率下,0.1Pa规定声压从话筒正面0°主轴上输入时,话筒的输出端开路输出电压,单位为10mV/Pa。
灵敏度与输出阻抗有关。
有时以分贝表示,并规定10V/Pa为0dB,因话筒输出一般为毫伏级,所以,其灵敏度的分贝值始终为负值。
2、频响特性:话筒0°主轴上灵敏度随频率而变化的特性。
要求有合适的频响范围,且该范围内的特性曲线要尽量平滑,以改善音质和抑制声反馈。
同样的声压,而频率不同的声音施加在话筒上时的灵敏度就不一样,频响特性通常用通频带范围内的灵敏度相差的分贝数来表示。
通频带范围愈宽,相差的分贝数愈少,表示话筒的频响特性愈好,也就是话筒的频率失真小。
3、指向性:话筒对于不同方向来的声音灵敏度会有所不同,这称为话筒的方向性。
方向性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则指向性越强。
为了保证音质,要求传声器在频响范围内应有比较一致的方向性。
方向性用传声器正面0°方向和背面180°方向上的灵敏度的差值来表示,差值大于15dB 者称为强方向性话筒。
产品说明书上常常给出主要频率的方向极座标响应曲线图案,一般的类型有:单方向性“心形”;双方向性“8字型”;和无方向性“圆形”;以及单指向性“超心型”。
话筒灵敏度的方向性是选择话筒的一项重要因素。
有的话筒是单方向性的,有的则是全方向性的,也有一些是介于二者之间,其方向性是心形的。
a、全方向性全方向性话筒从各个方向拾取声音的性能一致。
当说话者要来回走动时采用此类话筒较为合适,但在环境噪声大的条件下不宜采用。
b、心形指向心形指向话筒的灵敏度在水平方向呈心脏形,正面灵敏度最大侧面稍小,背面最小。
这种话筒在多种扩音系统中都有优秀的表现。
c、单指向性单指向性话筒又称为超心形指向性话筒,它的指向性比心形话筒更尖锐,正面灵敏度极高,其它方向灵敏度急剧衰减,特别适用于高噪音的环境。
4、输出阻抗:从话筒的引线两端看进去的话筒本身的阻抗称为输出阻抗。
传声器基础知识简介:一,传声器的定义::传声器是一个声-电转换器件(也可以称为换能器或传感器),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个器件(电→声)。
是声音设备的两个终端,传声器是输入,喇叭是输出。
传声器又名麦克风,话筒,咪头,咪胆等.二,传声器的分类:1,从工作原理上分:炭精粒式动圈式驻极体式(以下介绍以驻极体式为主)压电式二氧化硅式等.2,从尺寸大小分,驻极体式又可分为若干种.Φ9.7系列产品Φ8系列产品Φ6系列产品Φ4.5系列产品Φ4系列产品每个系列中又有不同的高度3,从传声器的方向性,可分为全向,单向,双向(又称为消噪式)4,从极化方式上分,振膜式,背极式,前极式从结构上分又可以分为栅极点焊式,栅极压接式,极环连接式等5,从对外连接方式分普通焊点式:L型带PIN脚式:P型同心圆式:S型三,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以全向MIC,振膜式极环连接式为例1,防尘网:保护传声器,防止灰尘落到振膜上,防止外部物体刺破振膜,还有短时间的防水作用。
2,外壳:整个传声器的支撑件,其它件封装在外壳之中,是传声器的接地点,还可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3,振膜:是一个声-电转换的主要零件,是一个绷紧的特氟窿塑料薄膜粘在一个金属薄圆环上,薄膜与金属环接触的一面镀有一层很薄的金属层,薄膜可以充有电荷,也是组成一个可变电容的一个电极板,而且是可以振动的极板。
4 : 垫片:支撑电容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留有间隙,为振膜振动提供一个空间,从而改变电容量。
5: 极板:电容的另一个电极,并且连接到了FET的G极上。
6: 极环:连接极板与FET的G极,并且起到支撑作用。
7: 腔体:固定极板和极环,从而防止极板和极环对外壳短路(FET的S,G极短路)。
8: PCB组件:装有FET,电容等器件,同时也起到固定其它件的作用。
9: PIN:有的传声器在PCB上带有PIN,可以通过PIN与其他PCB焊接在一起,起连接另外前极式,,背极式在结构上也略有不同.四,、传声器的电原理图:FET(场效应管)MIC的主要器件,起到阻抗变换和放大的作用,C;是一个可以通过膜片震动而改变电容量的电容,声电转换的主要部件.C1,C2是为了防止射频干扰而设置的,可以分别对两个射频频段的干扰起到抑制作用.R L:负载电阻,它的大小决定灵敏度的高低.V S:工作电压,MIC提供工作电压:C O:隔直电容,信号输出端.五,驻极体传声器的工作原理:由静电学可知,对于平行板电容器,有如下的关系式:C=ε·S/L 。
1. 麦克风基本知识一、人声频率范围实际人声频率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录音时各频率效果:男歌声 150Hz~600Hz影响歌声力度,提升此频段可以使歌声共鸣感强,增强力度。
女歌声 1.6~3.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提升此段频率可以使音色鲜明通透。
语音 800Hz是“危险”频率,过于提升会使音色发“硬”、发“楞”沙哑声提升64Hz~261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喉音重衰减600Hz~800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鼻音重衰减60Hz~260Hz,提升1~2.4KHz可以改善音色。
齿音重 6KHz过高会产生严重齿音。
咳音重 4KHz过高会产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二、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频率响应又称带宽(frequency range),是指麦克风感应声波频率的范围,并将声波能量忠实的转换为电子讯号的能力。
麦克风接受到不同频率声音时,输出信号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发生放大或衰减。
一般以频率响应曲线图标之。
三、灵敏度( Sensitivity)灵敏度代表麦克风将声音能量转换成电压后所产生的输出讯号强度,是在麦克风单位声压激励下输出电压与输入声压的比值。
当输入信号固定时(1kHz),输出讯号越强,代表麦克风灵敏度越高。
测试麦克风的灵敏度是将1kHz的讯号在94dB的音压电平位准( SPL)下量测开路的麦克风,取得的毫伏特( millivolt )值,单位为mV / Pa。
四、等效噪音电平( Equivalent noise level)等效噪音电平又称内部噪声( self noise)。
麦克风的内部噪声在无声音讯号输入状态时可来自若干个方面:1.供给麦克风电源的电压波动(偏置电压)引起的电子噪音2.内部材质电阻(热噪讯),3.外部射频发射器的干扰等。
麦克风、话筒百科全书麦克风,学名为传声器,由Microphone翻译而来。
传声器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也称话筒,麦克风,微音器。
分类有动圈式、电容式、驻极体和最近新兴的硅微传声器,此外还有液体传声器和激光传声器。
动圈传声器音质较好,但体积庞大。
驻极体传声器体积小巧,成本低廉,在电话、手机等设备中广泛使用。
硅微麦克风基于CMOSMEMS技术,体积更小。
其一致性将比驻极体电容器麦克风的一致性好4倍以上,所以MEMS麦克风特别适合高性价比的麦克风阵列应用,其中,匹配得更好的麦克风将改进声波形成并降低噪声。
激光传声器在窃听中使用。
历史麦克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贝尔(AlexanderGrahamBell)等科学家致力于寻找更好的拾取声音的办法,以用于改进当时的最新发明——电话。
期间他们发明了液体麦克风和碳粒麦克风,这些麦克风效果并不理想,只是勉强能够使用。
二十世纪,麦克风由最初通过电阻转换声电发展为电感、电容式转换,大量新的麦克风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这其中包括铝带、动圈等麦克风,以及当前广泛使用的电容麦克风和驻极体麦克风。
种类介绍内置麦克风:内置麦克风是指设置在数码摄像机内的麦克风,用作拍摄录音之用。
作为视频和音频的记录装置,数码摄像机的麦克风当然不能马虎。
对于消费级的数码摄像机来说,很多麦克风都安装在机体里面,这样的好处是能节省空间,真正实现,消费数码摄像机方便的理念,但是这样一来,内置麦克风可能会在录音的同时录下机器的转动声音,这些噪音在后期制作中很容易分辨,却跟难分离和去掉的。
要解决这些噪音问题,有以下几个办法:选择录音功能强大的数码摄像机。
在众多数码摄像机中,内置麦克风功能最多的要数松下的机型。
松下内置的广域收音麦克风,在用远摄镜拍摄较远的人物时,较近的环境声都盖过了人物的声音,而松下公司给摄录机均加上ZoomMic功能,可以随镜头变焦,缩窄收音范围,减少杂声,是简单而实用的设备。
1. 麦克风基本知识一、人声频率范围实际人声频率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录音时各频率效果:男歌声 150Hz~600Hz影响歌声力度,提升此频段可以使歌声共鸣感强,增强力度。
女歌声 1.6~3.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提升此段频率可以使音色鲜明通透。
语音 800Hz是“危险”频率,过于提升会使音色发“硬”、发“楞”沙哑声提升64Hz~261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喉音重衰减600Hz~800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鼻音重衰减60Hz~260Hz,提升1~2.4KHz可以改善音色。
齿音重 6KHz过高会产生严重齿音。
咳音重 4KHz过高会产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二、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频率响应又称带宽(frequency range),是指麦克风感应声波频率的范围,并将声波能量忠实的转换为电子讯号的能力。
麦克风接受到不同频率声音时,输出信号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发生放大或衰减。
一般以频率响应曲线图标之。
三、灵敏度( Sensitivity)灵敏度代表麦克风将声音能量转换成电压后所产生的输出讯号强度,是在麦克风单位声压激励下输出电压与输入声压的比值。
当输入信号固定时(1kHz),输出讯号越强,代表麦克风灵敏度越高。
测试麦克风的灵敏度是将1kHz的讯号在94dB的音压电平位准( SPL)下量测开路的麦克风,取得的毫伏特( millivolt )值,单位为mV / Pa。
四、等效噪音电平( Equivalent noise level)等效噪音电平又称内部噪声( self noise)。
麦克风的内部噪声在无声音讯号输入状态时可来自若干个方面:1.供给麦克风电源的电压波动(偏置电压)引起的电子噪音2.内部材质电阻(热噪讯),3.外部射频发射器的干扰等。
10个使用麦克风时要知道的重要声学知识使用麦克风进行录音或演讲时,了解一些重要的声学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10个使用麦克风时要知道的重要声学知识:1.声波传播:声音是通过振动空气分子而传播的。
当我们说话或唱歌时,声音通过麦克风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再通过扬声器转化为可听的声音。
2.麦克风类型:常见的麦克风类型包括动圈麦克风、电容麦克风和指向性麦克风。
不同类型的麦克风适用于不同的录音和放音需求。
3.指向性图案:麦克风通常具有不同的指向性图案,如心形、超心形、指向性和多向性。
选择正确的指向性图案可以有效减少背景噪音和回声。
4.近场效应:当离音源非常近时,麦克风会捕捉到更多的低频音频。
这是因为在近距离下,声波波长更长,会增加低频的强度。
5.麦克风位置:将麦克风放置在离音源适当的距离,可以获得更清晰的录音效果。
通常建议将麦克风放置在距离音源约6-12英寸的位置。
6.噪声控制:尽可能减少录音区域的背景噪声,例如关闭窗户、避免靠近运作中的电器设备和选择静音环境。
7.反射和吸收:房间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会影响声音的反射和吸收。
通过使用声音吸收材料,如吸音板和地毯,可以减少回声和混响。
8.音量控制:麦克风增益控制和放大器可以调整音量的大小。
要确保音量不至于过大或过小,以避免噪音或失真问题。
9.麦克风频率响应:麦克风通常具有特定的频率响应范围,即能够捕捉的声音频率范围。
根据录音或演讲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麦克风来满足频率响应的需求。
10.空气流动:在使用麦克风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或遮挡来自麦克风的风口,这样可以减少呼吸声或风噪音的干扰。
理解这些重要的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麦克风,从而获得更好的声音质量和表达效果。
1. 麦克风基本知识一、人声频率范围实际人声频率男: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64~523Hz男中音123~493Hz,男高音164~698Hz女:低音82~392Hz,基准音区160~1200Hz女低音123~493Hz,女高音220~1.1KHz录音时各频率效果:男歌声 150Hz~600Hz影响歌声力度,提升此频段可以使歌声共鸣感强,增强力度。
女歌声 1.6~3.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提升此段频率可以使音色鲜明通透。
语音 800Hz是“危险”频率,过于提升会使音色发“硬”、发“楞”沙哑声提升64Hz~261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喉音重衰减600Hz~800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鼻音重衰减60Hz~260Hz,提升1~2.4KHz可以改善音色。
齿音重 6KHz过高会产生严重齿音。
咳音重 4KHz过高会产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二、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频率响应又称带宽(frequency range),是指麦克风感应声波频率的范围,并将声波能量忠实的转换为电子讯号的能力。
麦克风接受到不同频率声音时,输出信号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发生放大或衰减。
一般以频率响应曲线图标之。
三、灵敏度( Sensitivity)灵敏度代表麦克风将声音能量转换成电压后所产生的输出讯号强度,是在麦克风单位声压激励下输出电压与输入声压的比值。
当输入信号固定时(1kHz),输出讯号越强,代表麦克风灵敏度越高。
测试麦克风的灵敏度是将1kHz的讯号在94dB的音压电平位准( SPL)下量测开路的麦克风,取得的毫伏特( millivolt )值,单位为mV / Pa。
四、等效噪音电平( Equivalent noise level)等效噪音电平又称内部噪声( self noise)。
麦克风的内部噪声在无声音讯号输入状态时可来自若干个方面:1.供给麦克风电源的电压波动(偏置电压)引起的电子噪音2.内部材质电阻(热噪讯),3.外部射频发射器的干扰等。
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咪头)基础知识一、咪头的定义::咪头是一个声-电转换器件(也可以称为换能器或传感器),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一个器件(电→声)。
是声音设备的两个终端,咪头是输入,喇叭是输出。
咪头又名麦克风,话筒,传声器,咪胆等。
ECM(Electret Condenser Microphone)驻极体电容式麦克风的简称。
二、咪头的分类:1、从工作原理上分:炭精粒式电磁式电容式驻极体电容式(以下介绍以驻极体式为主)压电晶体式,压电陶瓷式二氧化硅式等2、从尺寸大小分,驻极体式又可分为若干种.Φ9.7系列产品Φ8系列产品Φ6系列产品Φ4.5系列产品Φ4系列产品Φ3系列产品每个系列中又有不同的高度3、从咪头的方向性,可分为全向(无向),单向,双向(又称为消噪式)4、从极化方式上分,振膜式,背极式,前极式从结构上分又可以分为栅极点焊式,栅极压接式,极环连接式等5、从对外连接方式分普通焊点式:L型带PIN脚式:P型同心圆式:S/A型三、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以全向MIC,振膜式极环连接式为例1、防尘网:保护咪头,防止灰尘落到振膜上,防止外部物体刺破振膜,还有短时间的防水作用。
2、外壳:整个咪头的支撑件,其它件封装在外壳之中,是传声器的接地点,还可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
3、振膜:是一个声-电转换的主要零件,是一个绷紧的特氟珑塑料薄膜(聚氯乙烯)粘在一个金属薄圆环上,薄膜与金属环接触的一面镀有一层很薄的金属层,薄膜可以充有电荷,也是组成一个可变电容的一个电极板,而且是可以振动的极板。
杜邦膜:FEP,PTFE,PFA,PET等,FEP是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一种特氟珑薄膜叫聚全氯乙丙烯,在驻极体传声器方面,主要用于电荷的存贮,因为内部有很多的势阱。
PPS膜:是一种不能存贮电荷的薄膜叫聚苯硫醚,在驻极体传声器方面,主要用于背极式和前极式的振动膜片。
4、垫片:支撑电容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留有间隙,为振膜振动提供一个空间,从而改变电容量。
MIC基础知识简介MIC基础知识简介⼀、传声器的定义::传声器是⼀个声-电转换器件(也可以称为换能器或传感器),是和喇叭正好相反的⼀个器件(电→声)。
是声⾳设备的两个终端,传声器是输⼊,喇叭是输出。
传声器⼜名麦克风,话筒,咪头,咪胆等。
⼆、传声器的分类:1、从⼯作原理上分:炭精粒式电磁式电容式驻极体电容式(以下介绍以驻极体式为主)压电晶体式,压电陶瓷式⼆氧化硅式等2、从尺⼨⼤⼩分,驻极体式⼜可分为若⼲种.Φ9.7系列产品Φ8系列产品Φ6系列产品Φ4.5系列产品Φ4系列产品Φ3系列产品每个系列中⼜有不同的⾼度3、从传声器的⽅向性,可分为全向,单向,双向(⼜称为消噪式)4、从极化⽅式上分,振膜式,背极式,前极式从结构上分⼜可以分为栅极点焊式,栅极压接式,极环连接式等5、从对外连接⽅式分普通焊点式:L型带PIN脚式:P型同⼼圆式: S型三、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以全向MIC,振膜式极环连接式为例1、防尘⽹:保护传声器,防⽌灰尘落到振膜上,防⽌外部物体刺破振膜,还有短时间的防⽔作⽤。
2、外壳:整个传声器的⽀撑件,其它件封装在外壳之中,是传声器的接地点,还可以起到电磁屏蔽的作⽤。
3、振膜:是⼀个声-电转换的主要零件,是⼀个绷紧的特氟窿塑料薄膜粘在⼀个⾦属薄圆环上,薄膜与⾦属环接触的⼀⾯镀有⼀层很薄的⾦属层,薄膜可以充有电荷,也是组成⼀个可变电容的⼀个电极板,⽽且是可以振动的极板。
4、垫⽚:⽀撑电容两极板之间的距离,留有间隙,为振膜振动提供⼀个空间,从⽽改变电容量。
5、极板:电容的另⼀个电极,并且连接到了FET的G极上。
6、极环:连接极板与FET的G极,并且起到⽀撑作⽤。
7、腔体:固定极板和极环,从⽽防⽌极板和极环对外壳短路(FET的S,G极短路)。
8、PCB组件:装有FET,电容等器件,同时也起到固定其它件的作⽤。
9、PIN:有的传声器在PCB上带有PIN,可以通过PIN与其他PCB焊接在⼀起,起连接另外前极式,背极式在结构上也略有不同。
麦克风的知识一、驻极体麦克风单体之声学结构:
二、工作原理:
驻极体是一种能长久保持电极化状态的电介质,这种电介质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的工作原理是电容式的:由一片单面涂有金属的振动膜与一个带有若干小孔贴有驻极体薄膜的金属电极(称为背极)构成。
驻极体面与振动膜相对,中间有一极小的空气隙,这就形成一个以空气隙和驻极体作绝缘介质,以背极和振动膜上的金属层作为两个电极的介质电容器,电容器的两极之间并接一只电阻,这只电阻是麦克风的阻抗变换器或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电阻。
由于驻极体上分布有自由电荷,于是在电容器的两极之间就有了电荷量,当声波使振动膜振动而产生位移时,改变了电容器的电容量,电容量的改变使电容器的输出端产生了相应的交变电场,交变电场作用于R就形成了与声波信号对应的电信号,于是就完成子声——电转换的功能。
三、特点
由于驻极体麦克风是按电容式原理工作的,因此它具有电容式电声器件的很多优点,如频带宽、音质好、失真小、瞬态响应好,对机械振动不敏感等特点。
四、特性说明及特性设计
从驻极体麦克风的结构来看,可以看作是由振膜与驻极体背极形成的电容式极头以及后接的阻抗变换器(PCB组)两部分组成。
因此,驻极体麦克风的性能设计是从两部分来进行的。
下面以麦克风的主要电声性能为例讲述有关设计理论。
1、输出阻抗
影响驻极体麦克风阻抗的主要因素是阻抗变换器或放大器的输出阻抗。
对手机用驻极体麦克风而言,阻抗变换器或放大器的输出阻抗主要决定于场效应管(FET)与输出端并接的两只抗RF干扰的滤波电容,由于FET及电容的性能有差异,因此驻极体麦克风的输出阻抗会在一定范畴内变化,选用一致性、稳定性好的FET及电容,严格控制SMT等生产过程,可使阻抗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达到理想状态。
2、灵敏度
影响驻极体麦克风灵敏度的因素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项:
A、驻极体表面电荷密度的大小
B、振膜的张力
C、振膜与背极间的距离
D、阻抗变换器或放大器的性能。
驻极体麦克风的灵敏度与驻极体表面电荷密度成正比。
表面电荷密度越大,则驻极体麦克风灵敏度就越高。
但驻极体表面电荷密度过大将会导致振膜附到背极上,使麦克风处于不稳定状态。
解决的办法是增大振膜与背极的距离或增加膜片的张力,由此会导致灵敏度降低和频响曲线改变。
另外表面电荷密度大,其稳定性就差,因此对客户要求的灵敏度来讲应选取合适的电荷密度,确保其稳定性。
驻极体麦克风的灵敏度与振膜的张力成反比关系。
张力越大灵敏度就越低,张力越小灵敏度就越高,但张力的大小会受材料及生产工艺的影响,振膜张力过大可导致振膜产生不可逆的蠕变,从而影响稳定性。
振膜张力过小可使频响变差,同样出现性能不稳定。
因此对客户要求的灵敏度来讲应选取合理的张力设计,确保其性能稳定。
麦克风的灵敏度同振膜与背极间距成反比关系。
间距越大,灵敏度就越低;间距越小,灵敏度就越高。
合理的间距设计需考虑客户对灵敏度的要求及稳定性的好坏等多方面的因素。
麦克风的灵敏度同阻抗变换器(放大器的影响量)成正比关系。
FET放大倍数越大,则灵敏度高。
过大的放大量会导致噪音的增大,影响使用效果。
合适的放大量或合适的阻抗对灵敏度设计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在影响灵敏度的诸多因素之间,我们会根据客户的需要综合考虑,不是片面追求灵敏度的高低为目标,而应以追求稳定性为目标。
3、频率响应
影响驻极体麦克风的频率响应的因素有振膜的张力、背极板上孔的数量、孔径的大小、孔位以及与孔相连的后腔体积大小等。
对一个已经
定型的驻极体麦克风而言,其背极板上孔径、孔位及孔的数量均已确定,与孔相连的后腔体积也已基本确定,而容易变化的则是振膜的张力,振膜的张力大,它的共振频率就高,驻极体麦克风的频率响应就平坦。
但张力过大,长时间工作,同样使振膜产生不可逆的蠕变,从而影响麦克风的稳定性。
除振膜张力影响频率响应外,FET的频率特性及由于生产过程封变影响造成180度方向产生过大的声压作用等也会影响麦克风的频率响应。
4、信噪比(S/N)
影响信噪比(S/N)的因素很多:设计时应考虑PCB的高频分布电容,分布电感; 阻抗的匹配,RF的干扰,FET的本底噪音,电容极头的屏蔽性,接地电阻等诸多因素。
解决以上问题,从抗高频干扰角度合理设计PCB布线,并经严格的IQC检测;选用优质低噪的FET,并加抗RF干扰电容;严格极头制作工艺和装配工艺,使噪音降到最小,从而使S/N达到理想的最大值。
5、指向性
驻极体麦克风指向性决定与0度与180度的声压差。
对全指向手机麦克风而言只要严格控制工艺及180度的密封性即可。
6、降电压特性、最大工作电压及消耗电流
降电压特性、最大工作电压及消耗电流主要取决于FET的性能。
设计时针对不同客户,通过FET设计验证结果择优选用,使降电压特性的变化最小,使最大工作电压及消耗电流的余量最大。
消耗电流除受FET 出厂性能影响外,实际的生产环境洁净度、湿度等因素也必须考虑。
五、试验要求及试验流程
合理制定试验要求及试验流程,准确测试试验数据,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再从设计角度、声
学角度、生产角度及应用角度进行研究改进,以不断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在不同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
1、Reliability Tests
2、Qualification Flow
六.生产流程:
七、客户支援:
1、设计配合。
1)针对客户需要进行配合性机构设计;
2)针对不同机构进行阻抗匹配等配合性设计; 3)配合客户设计要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工作噪音; 4)针对客户特殊要求进行设计。
2、跟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