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 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581.37 KB
- 文档页数:18
教育心理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pptx•教育心理学概述•学习理论•学习动机与兴趣•知识的学习与迁移•技能的形成与培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与教育•心理健康与教育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以及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心理现象。
古代教育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如孔子的因材施教、孟子的性善论等。
萌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开始形成,代表人物有桑代克、乌申斯基等。
初创阶段20世纪中期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如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等。
发展阶段对教育实践的意义教育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教育心理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对教师发展的价值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于刺激-反应(S-R )模型,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理论基础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等。
代表人物强调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认为学习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或改变行为的。
主要观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包括程序教学、直接教学等,强调通过反复练习和反馈来巩固学习成果。
教学方法理论基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的内部认知过程,认为学习是知识获取、加工和存储的过程。
代表人物皮亚杰、布鲁纳、奥苏贝尔等。
主要观点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学习是通过理解、思考和发现新知识的过程。
教学方法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包括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等,强调通过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和探索来促进知识建构。
教学方法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包括非指导性教学、情感教学等,强调通过创造有利于学习者自我发展和实现的环境来促进学习。
第一章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1•初创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由此教育心理学诞生了。
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宄成果,大大扩充了学科的内容。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体系出现了某些变化。
在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80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育心理学得到了大发展。
布鲁纳于1944年对教育心理学自80年代以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研宄内容有以下特点:主动性、反思性、合作性、社会文化性。
第二早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重复而引起迀移或概括。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的。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质的不同阶段。
他把人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个阶段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前运算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在思维方面存在自我中心的特点,不能进行抽象的思维运算,思维不可逆性,思维具有刻板性,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思维存在集中化的特征,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