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浙江专用)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5章 专题2 增分突破2 突破文意概括题三妙招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32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题组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症.结(zhēnɡ)亢.奋(kànɡ)肖.像(xiào) 天蒙.蒙亮(mēnɡ)B.拮.据(jié) 颔.联(hàn)诰.命(ɡào) 暴殄.天物(zhēn)C.饕餮.(tiè) 荫.庇(yīn)煊.赫(xuǎn) 色厉内荏.(rěn)D.辟.邪(bì) 罪愆.(yán)投奔.(bèn) 蓓.蕾绽放(bèi)答案 A解析B项“殄”读tiǎn。
C项“荫”读yìn。
D项“愆”读qiā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有人说,现在的中国只有图书市场而没有文学界,这样的观点或许过于武断,但面对着秘史、耍酷文学的喧嚣,厚重原创作品的凋零,文学式微的呼喊已然绵亘多年。
B. 一条微博能引发暴棚效应,靠陈词滥调是不行的;要能在微博世界里激起涟漪,让主流话语也能春风化雨,是要下一番真工夫的。
C.“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青少年健康成长”,许多有识之士为此惮精竭虑,大声疾呼,我们切不可置若罔闻。
D. 信用卡又称“电子货币”,是金融机构或专营公司向消费者提供的一种信用凭证,具有购物、消费、汇对、转账等多种用途,便捷安全。
答案 A解析B项暴棚—爆棚。
C项惮精竭虑—殚精竭虑。
D项汇对—汇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表示,从小耳濡目染....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影响甚至决定了他作品的艺术风格。
B.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石油等丰富的矿物资源,在渔业等其他方面也有举.足轻重...的经济价值。
C.他坚信勤能补拙,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所以常常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一个人呆在教室给自己开小灶...。
D.目光短浅的人由于只看到自己的利益,进而..忽视了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到最后往往得不偿失。
专题二散文阅读增分突破二突破文意概括题三妙招一、(2014·宁波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一块土地的对视陈丹玲①我站在风里对着它观望。
那是一块棱角分明的土地。
父亲耕种的土地,葱绿、翠绿、碧绿、墨绿,深深浅浅,顺着汗流的姿势曲伸、铺展。
庄稼们过分自由和幸福,因此过分繁荣,留住了风和时光,轻轻摇晃。
②天高气爽的日子,父亲在向阳的坡地里挖红苕,双臂一抡,锄头吃进土里,再使劲一掀,几块红苕裹在泥块里忽闪着面孔。
父亲丢开锄头,弯腰,双手掰开泥块,取出红苕,像给大地接生,幸福得自己快要哭出来,而风挟着鸟影在夕阳中归巢于身旁的那片树林。
③我对红苕的美好记忆来源于由红苕提炼而成的硬实金黄却香甜无比的麻糖。
每场赶集,父亲都会带回来一块。
避开弟妹,一个人到村口的田坎上手搭凉棚翘首等父亲归来,是我儿时最得意的狡猾。
由于卖乖而分得一块最大的麻糖,我会在那晚为自己的狡猾偷着乐得睡不着觉。
④祖父的牙齿快掉光了,他把麻糖装进瓷碗里放到饭面上蒸成糖水,像饮酒一样有滋有味地抿。
这种吃法着实让我在七八岁时羡慕了很久。
麻糖多时,我会大块大块痛快地嚼咬。
麻糖少时,我就舍不得地含着,让甜水流进咽喉,不咽,坚持到最后,再咕咚下去,就甜进心里。
在同村伙伴面前,我让麻糖在牙齿间冲撞,左而右,右而左,声音震耳,咣当如擂响一面锣,炫耀旁若无人。
麻糖鼓在腮边时,少说话,嘴角漏风会把糖水漏下去,赶快“咝咝”抽气就能收回。
麻糖吃多了,我的龋齿在七八岁的光景甜掉了。
有一颗滑进肚里,嘴角淌出血来,我一整天都恐慌..却假装沉默。
晚上,忍了一天的泪水恣肆流淌在枕边。
不知不觉我梦见一条菜花蛇在草丛中偷偷地笑,也在蜕皮,不出半点声音。
我的泪水在梦中风干,而曾想复仇的目光在后来的成长岁月中被许多个温馨的月夜溶解。
⑤父亲开始挖井存储红苕,白天黑夜地蹲在井底,我们吊土时顺便吊下去食物。
父亲有事了从底下喊一句话,瓮声瓮气的回声从井口冒出来,却变了调。
ⅠB选修模块综合练习一、“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幸存者高凯昨夜外面走过去一场暴风雨一棵大树被拦腰撞倒清晨一只小鸟独自在我的窗外唧唧喳喳说个不停我一推窗就飞走了一整天我都想去问那只孤单的小鸟是不是想找人诉说自己一生的命运其实我能想像得出昨夜的情景一场巨大的暴风雨突然将一窝小鸟噼里啪啦打翻在地结果只有一只小鸟幸运地活了下来无枝可依内心都是人世没有的伤痛(1)这首诗第一句使用“走”描写暴风雨,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使用比拟手法,与下句“拦腰撞倒”相呼应。
②写出诗人的心理感受:暴风雨凶猛且持久。
(2)赏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象征手法。
小鸟的形象是一种象征,其意蕴指向人类社会,给予读者多元的联想空间。
②拟人手法。
小鸟遭受了“人世没有的伤痛”,就有了向人诉说的欲望,形象鲜明生动。
③散文化语言。
诗歌语言质朴,接近口语,虽不押韵,却富含韵味。
2.阅读下面的散文,然后回答问题。
吟风张绪佑昨夜一阵凛风,将报社门前台阶上的盆景吹得落叶满地。
昨日还是满树黄叶的银杏,忽然间只剩秃骨临风了。
季风就这样将冰清玉洁的冬姑送临。
日复一日,当我踏上门前的台阶,总要留心关注这盆银杏的生态。
四时的变换,世情的冷暖,心境的忧乐,似乎都是伴随着季风而变幻,从它的生命常态中显现出来。
新岁来临时,当春风悄悄拂过,银杏的秃枝上就萌发了嫩绿,绿叶慢慢地展开了翅膀,将新的生命张扬。
满眼的碧绿带着极好的心情,又迎来了凉爽的夏风,将生命的热情推向极致。
当夏至尽头,气爽的高秋带来了新的生命信息,满树的金黄预示着生命的成熟,尽管它并未结出丰盈的硕果。
专题二散文阅读增分突破三解答散文作用类题目的“金钥匙”一、(2014·桐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时光涂抹的油漆周玉洁在城西我家老屋里,放着一把木质的老圈椅。
估计打那把太师椅的木匠手艺不精,也或许因为木料的欠缺或是因为贫寒人家用,不必那么精细。
所以那太师椅的椅背和扶手连在一起,被简化成了一个半圆。
靠背是无屏的,省了雕花镂空的工艺,甚至连漆也不上了。
据我奶奶说,不上漆有不上漆的讲究,因为那椅子的木料是上好的黄花梨木。
我注意到那椅子的时候,它已经很老了。
已失去了木料的本色,成了黑褐色。
它油光满面,稳重敦实,通体泛出柔和的光泽,好像是从榨油坊脱胎换骨一般,油汪汪,亮闪闪。
我爸爸说,它亮,是因为它被镀上了几层时光。
它被我老老太爷的大手抚摸了几十年,被我太爷爷的长布衫打磨了几十年,还有我奶奶,生前也是爱坐这把椅子的。
每当有人提起我太爷爷,总是会扭头四处找我,我大姑姑就曾点着我的脑门,咬牙切齿地笑着说:“就数你划算,看看这帮老的小的,老太爷子当年抱过谁?就你,整天把你兜在长布衫里,坐在老圈椅上,把你当个稀奇宝。
”我怎么不记得了呢?我当然不记得这些。
可表姐坚持说我应该记得。
那时候老太爷时常抱着我,在圈椅上打瞌睡,我在他怀里也睡得打呼噜。
即便是老太爷已经老得不省人事了,还是抱着我,用长衫的下摆裹着我,整天坐在圈椅里,谁进来都不瞧一眼,唯有我哭时,他才抬抬眼皮。
可那时我仅仅不到两岁啊,我如何能记得?这样的争论之后,我开始远远地看在圈椅里打盹的奶奶。
我蹲在墙角看着她蓝布的大襟衣裳,和袖筒里露出的枯柴样的手,如何扶着扶手。
我以此想象老太爷抱着我打瞌睡的样子,想那苍老的身躯是如何搂着一个娇嫩的小人儿安然入睡的。
老太爷有一张发黄的黑白照片,山羊胡子,五官清瘦,穿着长衫,坐着。
照片上的那个老人如此陌生,可他坐的那把椅子却那么熟悉,是那把老圈椅。
我坐在那宽大的椅子上,双脚离了地,背靠着椅背,手抚着扶手。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五章找出失分点就是找到增分点微专题回扣与规范训练"温馨寄语考试,从某种角度讲,就是与各种各样的失误作斗争。
事实上,正是做题过程中的各种失误才导致得分低。
临考前夕,不少考生都在努力寻找得分点,其实,只要找到了我们的失分点,也就是找到了增分点。
细想一下,我们的失分点有许多,有知识掌握不牢的,有思考不全面、不仔细的,有审题失误的,有时间分配不合理的,有心理紧张的,等等。
如果能在考前认真仔细地排查在做题中有哪方面失误,并找到对策,那么,离高分肯定不会远的。
一、选择题的失分点及其对策语文试卷中的选择题不算多,主要是语言基础四道题,文言文阅读三道题,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两道题。
这些选择题考查的都是基础性的,难度不大,不能丢分也不该丢分。
如果失了分,很多时候,问题不是出在知识能力上,而是出在我们做题的方法及心态上。
(一)共性失分因素失分点:(1)对选项读得不细。
因为选择题各选项之间的区别有时极其细微,有时一个字就决定了答案,读得不细致,很容易丢分。
(2)先入为主。
一旦认定了某选项对或错,就非常确定,不再与其他选项作比较。
对策:(1)小声朗读选项。
一定要逐字逐词逐句地读。
(2)优选法。
答案往往不确定在两个选项中,这时就应多读两遍,权衡比较,选正确或错误相对明显的。
(二)分项失分因素(1)字音题失分点:不朗读以致弄不清两个字音的细微区别,个别生字音干扰,用时太多。
对策:强化小声朗读,遇生判对;服从第一感觉,快做,做后不轻易改换答案。
(2)字形题失分点:看不清字的细微写法,匆匆一扫句子。
对策:要仔细看,看仔细。
(3)词语题失分点:没有看清楚该词语前后的成分。
对策:可在读的时候重点关注它前面和后面的词语;遇到冷僻的成语,可以据“熟”成语认定,或遇生判对。
(4)病句题失分点:不分语病轻重而丢分。
对策:语病题争议较大,因此答题时不要苛求完全正确,只比较哪个选项更好一些。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1.(2013·湖北)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周朴园(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
(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萍(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
(甲句)周萍(失色)爸!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
”(乙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
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甲句更好。
①句中两次出现“一件事”,表明周朴园很重视这“一件事”。
②使用长句,语气缓和,与前面的“严厉”形成对照,表现了周朴园复杂的心态。
(示例二)乙句更好。
①突显了动词“做”和“当”,表明周朴园希望周萍做事要敢于担当,符合剧情的发展。
②使用短句,中间增加了语音停顿,合乎口语习惯,语气较周朴园前面的话更严厉。
解析本题结合话剧语境考查语言的准确、简明。
回答时,首先要旗帜鲜明地写出自己的观点,其次要回答出理由。
不管是哪种理由,都应紧扣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语言的表达效果。
2.学校举行了一次秋季实践活动,让高三的学生体验农村生活,释放学习压力。
如果你是学生会主席,请拟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实践活动总结发言稿。
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语意连贯,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丹桂飘香的季节,我们放下了平日常在手中的书本,抛开了常挂心间的习题,走出教室,深入农村,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去体验劳动的快乐,去释放青春的活力。
ⅠB自选模块综合练习一、“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哀旅顺(清)黄遵宪海水一泓烟九点①,壮哉此地实天险。
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②威望俨。
下有洼池列巨舰,晴天雷轰夜电闪。
最高峰头纵远览,龙旗百丈迎风飐。
长城万里此为堑,鲸鹏③相摩图一啖。
昂头侧睨何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
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
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注①烟九点:指九州,代中国。
②红衣大将:指大炮。
③鲸鹏:喻指帝国主义列强。
(1)简要概括“长城万里此为堑”的理由。
答:(2)简要分析这首诗的结构特点及效果。
答:答案(1)①地理形势险要;②武器装备精良;③军容威武。
(2)①浓墨重笔写旅顺港的壮观威武,而写沦陷只用了两句,便倏然住笔,结构上形成巨大反差。
貌似强大与“一朝瓦解成劫灰”强烈对比,欲抑先扬,揭示出清廷的昏庸无能。
②宏观着眼,微观落笔,虚实结合,由眼前所见到心中所思再到现实结局,全诗不着一“哀”字,哀痛、愤慨与讽刺意味充溢于叙议之中。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悲落叶(北朝)萧综[注]悲落叶,联翩下重叠,重叠落且飞,纵横去不归。
长枝交荫昔何密,黄鸟关关动相失。
夕蕊杂凝露,朝花翻乱日。
乱春日,起春风,春风春日此时同。
一霜两霜犹可当,五晨六旦已飒黄。
乍逐惊风举,高下任飘飏。
悲落叶,落叶何时还?夙昔共根本,无复一相关,各随灰土去,高枝难重攀。
注萧综,字世谦,梁武帝次子,封豫章郡王,后投奔北魏。
(1)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点。
答:(2)简要分析这首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答案(1)①全诗三、五、七字句长短错落。
②运用反复、对仗、顶针等修辞方法。
③节奏起伏、顿挫,韵律哀婉动人。
(2)①作者以落叶自况,悲叹命运不济。
人生如风中飘零的落叶,虽繁荣一时,终难免随风凋零,化作尘土。
②作者慨叹世事兴衰、朝代更替;曾经的繁盛朝代,显赫的王族、贵胄,都如落叶凋零。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