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2011年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方案(初稿)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科学评课稿小学科学评课稿(通用11篇)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小学科学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科学评课稿篇1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都是从已学知识入手,比如第三节课,老师让学生一起背《水调歌头》,之后一个问题:月亮怎么会有圆有缺?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现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活动主动建构的。
二、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这堂课中,教师参与到了整个学生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帮助他们解决碰到的困难,体现了科学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就如第三堂的模拟实验中,有部分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了一些不科学的实验方法,主讲老师就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及时的、正确的方法指导,使科学更具严密性。
第一节金老是的找证据不也正体现了这一点吗?三、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这堂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的合作学习的方法。
在交流讨论的过成中,教师都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实验情况、记录进行交流、相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
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学会更加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
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另外,我们小组就还是课堂中的最后一个问题该不该留到课后回家完成。
有些人认为应该在课堂中完成,理由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认识,巩固科学概念的形成。
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既然时间已经到了,那就该下课,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把课堂中的问题带进他们的生活中,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探讨科学概念,并能用自己学到的科学概念去解释自己遇到的一些生活现象,让科学与生活相互融合,我想那样的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
小学科学评课稿精选五篇【篇1】小学科学评课稿1.例子与所要论证的知识点之间脱节,分析例子时只是就例子讲例子,没有能够做到与所要论证的知识点密切结合起来。
比如在让学生探究“先做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先做一个有道德的学生”时,当学生说“我成绩不好,那就去做有道德的学生”时,虽然点出了这两者不矛盾,但没有更进一步得点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了,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是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的(成绩)”,同时有同学说“成绩好重要,因为高考重要”,我也没有进一步引导学生:“成绩好(科学文化修养高是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所以他们不矛盾,是能够相互促进的)”比如,在用“老人跌倒了,扶不扶的”事例导入之后,在讲存在道德冲突的原因时,没有借助这个事例进而去分析,生活方式的变化(与以往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多元化,即有人认为要扶,有人认为不要扶,出现了多种声音(多元价值)存在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备课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比如:学生会有怎样的回答?我要如何引导他的回答?例子是如何体现所要论证的知识点的,例子不能只是纯粹的引出知识点等问题;二是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没有认真筛选素材,使素材的针对性不强,导致例子泛滥却与知识点相关不大,容易导致上课缺乏深度,只是浮于表面。
2.面对学生纯粹捣蛋的学生的一些扯淡回答,教师可以不加以理会,因为教师会被他带飞,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也对课堂教学没有意义(只是让大家乐一下),容易使课堂缺乏正式感,走向随意性的弊端。
3.小结太过简单,同时也缺乏系统的方法。
比如这节课小结时应该这样:这节课主要围绕”思想道德修养和学科文化修养“讲了三个大的问题”是什么(含义、关系)为什么(原因)怎么做(具体要求)“,难点是二者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具体措施。
或者也可以这样小结,让学生来回答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4.没有时间讲练习!!无法就本课的重难点检测出学生的`掌握情况。
所以,时间把握上一直是硬伤。
5.上次跟pz探讨“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回答,进而避免学生睡觉或者游离课堂”这个问题时,他说“问题是你问他们问题,特别是课本的知识点,他们并不想回答啊。
小学科学评课稿篇一: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在这春暖花开的四月,我很荣幸学习了四位领导老师奉献的精采纷呈的科学课。
在这里,对各位老师的赛课,我作肤浅的点评,希望能起到共同学习、交流、提高的作用。
《玩镜子》一课选自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本课是在《认识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按照教材的提示,内容看似简单,但要有效的完成教学三维目标,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今天4 位老师却用了多种手段,多种教学法,不同程度的完成了部分教学目标,突出了以下六个方面的亮点:一、新理念渗透教学的全过程 1、渗透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这次科学课竞赛,改革了传统教学“教师本位”的思想观念,老师们都能够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发挥着自己的主导地位,渗透着“以人为本”的精神,真正成为了课堂里的组织者、引导者,在相应的课堂教学一切活动中,主动地、积极地为学生创造了主动、积极地学习和谐氛围,为学生探求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是孩子,他们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们都能够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之基础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让孩子们自己观察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说第1、2 节课,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玩,不厌其烦的让学生表述玩中所获,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整理镜子里的道理,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第3、4节课,老师引导学生实实在在的探究,虽然花费的时间较多,但学生却能自己发现镜子的特点,这也是比较有价值的。
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精选7篇)今天看了姚老师执教的“研究透镜”一课受益匪浅。
本节课姚老师通过透镜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亲身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一个良好时机。
小编带来的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
小学科学优秀评课稿篇1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周老师执教的一节公开课,感觉自己收获颇多,周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课堂生成的艺术造诣,让我沉醉其中,下课音乐响起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时间到啦?怎么这么快?科学是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并研究其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而科学教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让学生去见识各种自然现象,给学生指引一条路,让学生奔向真理,找到自然的奥秘。
在这节课中,我觉得周老师有这么几点让我陶醉:一、情景自然生成,导入引人入胜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周老师很自然的利用课前一支歌,从听力过渡到眼力,让学生找寻画面上的青蛙,可谓巧用已有情景,自然生成,而在对荷花从中的青蛙,周老师别具匠心、精心处理,六只青蛙将它们摆放在不同的位置,有显眼的,有隐蔽的,找寻的难度各不相同,从而让学生体会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适应的相对性。
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知识收放有度,重点有侧重、难点有突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个别生物不代表整个自然界,为了突出生物适应的普遍性,周老师由点到面,从个体适应、到多种生物适应、一直到动物界、植物界中的每一种生物的适应。
其中采用了师生共同探讨,学生举例、生生交流等多种手段,把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全班学生参与课堂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科学知识。
对待课堂中的重点环节时,周老师展现出自己大师的风采,对重点浓墨重彩、例如:他通过让学生对图片中情景的解读,学生的举例、发放标本让学生体验,等手段,来突出自己对重点的重视。
而面对难点,他如同庖丁解牛一样做到游刃有余,分层突破,例如:周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猜想。
小学科学说课稿一等奖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材是小学科学教材《自然》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空气和水》一课,该单元主要是围绕自然界物质和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进行学习,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增加对身边事物的认识。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科学的认知仅限于日常生活的经验,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
因此,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设计1.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了解空气和水的基本特征,并能描述其用途。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分类和归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2.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空气和水的基本特征,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
3.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装有空气和水的瓶子,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差异,引导他们思考空气和水的不同之处。
(2) 学习内容呈现: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观察,让学生了解空气和水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状态等,并探究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如空气可以吹风、水可以饮用和洗东西等。
(3) 活动设计:设计一系列与空气和水相关的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如观察空气温度的变化、制作简单的水过滤器等,通过实践和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4) 概念讲解和巩固:对学生进行概念的讲解和巩固,帮助他们理解空气和水的特征,并掌握它们的用途。
(5) 总结回顾:通过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并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四、说方法1. 激发兴趣的方法:(1) 利用实物和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培养观察和比较能力的方法:(1)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比较物体的特征。
2013年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第一组、第二组初赛结果
第一组(8名教师进入决赛)
于齐(4年级)尹玉梅(4年级)高静(3年级)
阴炳艳(4年级)耿兰香(3年级)郑艳辉(3年级)
甘学英(6年级)刘湘君(3年级)
以上8名教师28日讲课课题:
三年级:13、导体和绝缘体
四年级: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
五年级:13、山脉的变化
六年级:11、小瓶子大学问
第二组(8名教师进入决赛)
王秀娥(3年级)刘连志(4年级)张伟(4年级)
赵志涛(3年级)邓海娟(3年级)阚春和(3年级)
于晓辉(5年级)吕庆祝(3年级)
第二组8名教师29日讲课课题:
三年级:12、让灯亮起来
四年级:18、盐到哪里去了
五年级:13、山脉的变化
六年级11、小瓶子大学问
各位参赛教师,为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所选课题自选(本组)。
小学教研室。
小学优质课评比方案小学优质课评比方案12篇小学优质课评比方案1为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班主任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对班级学生的管理力度,使各班达到互学共进的效果,同时提高我校班会课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本学期特组织“中小学主题班会优质课”评比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一、活动时间:活动定于本学期第五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下午(第1节至第3节)上课时间开展,时间安排参见《活动日程安排表》。
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教室。
三、参评对象:一至九年级班主任及所任班级的学生。
此次评比活动分高、中、低三个阶段进行(7——9年级为高段,4——6年级为中段,1——3年级为低段。
),各阶段的班主任老师须参加所处阶段的主题班会现场观摩评比活动,无特殊事情不应请假。
四、班会课主题:此次活动原则上以“安全、禁毒、文明”为主题,各班结合实际也可自选主题。
五、评比方式:1、以班级为单位,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参加活动,鼓励采用多媒体教学。
2、每堂主题班会课的时间不超过45分钟。
3、各班于活动前提供5份纸质教案到教导处,具体出场顺序见《活动日程安排表》。
4、评委:程春风、黄贵、何兰川、李晓兰等。
六、主题班会课设计要求:(提前准备,上网观摩学习)1、班会要有明确的`主题,能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性要强。
2、活动过程要清晰,形式力争新颖,活泼而多样,教育效果要明显。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高段年级,要让学生成为班会的设计、组织和参与者,能体现出团队精神,有一定创造性。
4、班会气氛要活跃,民主和谐,班主任能合理有效地应用现代教学手段。
七、评分标准:1、主题 10分2、内容设计10分3、课堂实施过程 30分4、学生参与程度、氛围 10分5、教育教学效果 40分八、奖项设置:此次评比活动设一等奖3名(高、中、低三个阶段各1名),二等奖若干名,获一等奖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考核分加10分,获二等奖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考核分加5分,对获奖的班主任学校给予激励表彰,颁发纪念品。
科学评课稿评徐勤松老师《物体的内能》一课实验学校王海疆11月15日,本人随县“领雁班”赴温岭实验中学听了徐勤松老师执教的优质课——《物体的内能》。
本节课是浙江省的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五节内容,是初中科学功和能章节中的重点知识,它涉及物体内能改变方法和应用两方面的知识,具有知识性,微观性和应用性,相互紧密联系和知识交叉的特点。
徐勤松老师能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开展学生小组活动、科学实验和大量实例分析,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方面的评价徐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物体内能改变的方法和通过学生周围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这一主线开展课堂教学。
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知识,通过学生活动,综合运用控制变量法、微观与宏观的关系和探究的一般过程方法,掌握物体的物体内能如何改变,并能解释生活事例。
二、教学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科学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等基本理念。
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和“科学来自生活”的教学思想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
整个过程设计较为合理。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1.以平常显反常,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徐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主题曲引入,让学生首先判断歌曲中隐含的能量形式,既为新课铺垫又复习了前面已学的知识,体现了知识构建的一般规律。
又通过视频“布朗运动”把课从宏观的机械运动引入到微观的分子热运动,巧妙的利用了转化法,突破难点,使学生轻松地进入到本节内容。
整个过程在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入课题,并展开讨论和思维方法“转化和类比”的应用中展开,一开始就让学生处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要求学生学”变成了“学生要求学”。
(热)小学科学评课稿7篇小学科学评课稿1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课程是一门新课程,作为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采用何种方法与策略来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如何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使探究活动富有实效性。
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我们身边的物质》是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三部分: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2、物质总是在发生着变化。
3、有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有些物质变化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本课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学生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在本课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
所以说本课具有前瞻性质和铺垫性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案的设计和采取科学的探究方法是很重要的。
学生通过学习,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课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
今天听了陈老师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收获很多,陈老师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结构和思维能力的、便于观察的、有典型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物质的变化。
如铁丝的弯折、观察燃烧的蜡烛等。
让学生在体验中、在观察中体会到物质的变化形式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
最后总结出物质变化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形状等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种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本课教学中,陈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一支蜡烛燃烧时的变化”这一活动,学生也许能凭印象说了一些变化,但这是建立在以往模糊的认知基础上的,他们不曾很认真很专注地观察过一支蜡烛燃烧时的一系列变化。
课堂上陈老师给学生时间,让他们经历这样的观察活动,他们发现了很多以往不曾关注到的现象。
最新小学科学说课稿一等奖(优质(优秀3篇)小学科学说课稿一等奖篇一《水》这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空气》的第一课。
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
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洗衣服,水可以喝等等。
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景直接相关,学生对于水也比较感兴趣。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初步分析和教材的初步分析。
我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爱玩、爱动,特别是对三年级的学生的学习特点,整节课我以“找水”来贯穿,这样就比较贴近玩中学。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我认为小学科学是一门启蒙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对科学感兴趣,这其实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的老师不断的探究与实践。
因为水是学生平时很常见的物质,《水》这课也是第一课,为下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根据我对本课的设计思路,我为该课的教学制定了如下目标:科学概念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1、用网状图展现对事物的认识。
2、熟练运用各种感官对物质进行观察对比,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根据物质的相同点确立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积极参与有关水的已有认识的研讨,发表有根据的见解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
2、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
围绕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一)激趣导课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结合课件,认识水。
在这个环节中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通过让学生回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为下面的探究活动打好基础。
(三)探究活动,找水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认识水和其他物质。
这个环节我是通过“找水”来贯穿整个过程。
让学生在石头、木头、树叶、空气、醋这几种物质里,借助于身体器官来辨认几种物质并找出水。
(四)分类这一部分让学生把几种物质进行分类,分成固体、液体、气体。
(五)倡议节水,进行思想教育(六)课堂小结,谈收获(七)布置课外作业总的来说,我的设想和实际操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有所改进。
小学科学学科优质课评分标准表1. 整体评分标准- 在课堂教学中,内容充实、有深度、有针对性。
- 教学目标明确,与课堂内容相适应。
-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 教学过程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教学安排合理,时间充足,能够完成教学目标。
- 教学资源充足,使用合适的教具和多媒体设备。
2. 授课内容评分标准- 课堂内容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易于理解。
- 内容丰富,有重点,分布合理。
- 难度适中,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水平。
- 内容准确,科学性强,符合教材要求。
- 课堂呈现方式多样,注重启发思考和实践操作。
3. 教学目标评分标准- 目标明确,与学生现有知识和技能相衔接。
- 目标具体,能够评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 目标合理,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目标具有一定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4. 教学方法评分标准- 方法灵活多样,包括讲授、讨论、实验、观察等多种形式。
- 方法针对性强,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研究需求。
- 方法引导性好,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 方法交互性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5. 教学过程评分标准- 过程设计合理,符合科学学科的教学规律。
- 过程有层次,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
- 过程简洁清晰,条理分明,能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
- 过程有足够的练和巩固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6. 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评分标准- 手段多样,包括黑板、幻灯片、实验器材等。
- 手段应用恰当,能够增强教学效果。
- 教学工具充足,能够满足不同教学需求。
- 使用的教学工具现代化,能够引导学生接触科技。
7. 教学评价与反馈评分标准- 教学评价方式多样,包括作业、考试、小组合作等形式。
- 评价内容全面,能够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思维。
- 评价准确性高,能够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 反馈及时,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和提高。
以上是小学科学学科优质课评分标准表,希望能够对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小学科学优质课说课稿(精华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科学优质课说课稿(精华8篇)小学科学优质课说课稿篇1一、说教学内容:《饮食与健康》是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爱健康》的第一课时,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先引导同学认识食物中含有哪些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然后指导同学学习几种鉴定食物营养成分的简单方法,最后向同学进行合理营养的教育。
第1篇小学科学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
提出合适的问题,制定研究的方案。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科学活动教案,欢迎参考!小学科学活动教案教学、学习目标及相对应的课程标准: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
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科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
提出合适的问题,制定研究的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透明胶带、剪刀、白纸、表格、放大镜、图画纸、印泥、橡皮泥、水彩笔、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魔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魔术表演?接下来老师就来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
不过表演魔术可是需要助手的,你们谁愿意来做老师的助手呢?不过老师要选的助手是有条件的。
出示课件。
(一、我是班中最高大的男生,我的`手很大,手指很粗,力气也很大。
二、我是班中最小巧玲珑的女生,我的手和手指很小,力气也很小。
)请两位同学上台,老师请他们留个手印做纪念。
取白纸在白纸上印手指印。
师:老师把这两个手指印调换一下,现在不知道是谁的手指印了。
不过没有关系,老师很快就能分辨出来。
(教师给大家做一个实验:把少量碘酒倒在金属瓶盖里慢慢加热,移近白纸,白纸上便会出现清晰的棕色指纹。
)师:现在看到了什么?(教师把分辨出来的手指印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老师的魔术是不是成功了。
给老师一些掌声吧。
你们知道这手指印是什么吗?(指纹)。
2. 出示幻灯片(导入奇妙的指纹一课)。
二、新授(一)研究指纹1. 提出问题。
师:指纹这么奇妙,你们都想研究关于指纹的什么问题呢?(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直接在课件上展示出来。
关于公布2011年温州市小学生网上优秀科学观察日志评比结果的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市局直属各小学:为进一步落实“小科学家”培养计划,鼓励广大小学生积极探索科学,通过网络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市教研院举办了全市小学生网上优秀科学观察日志评比活动。
经专家认真评审,胡风平等25位同学获网上优秀科学观察日志一等奖,包容之等32位同学获网上优秀科学观察日志二等奖,张其芳等68位同学获网上优秀科学观察日志三等奖,何乐为等5位同学获优秀评论奖,薛海珍等12位老师获优秀指导师奖。
现将评比结果予以公布。
一等奖(25项)学校学生姓名日志标题指导师健康、环保、绿色松花蛋的研温州市实验小学胡风平薛海珍制温州市实验小学张津维测量杆影的变化薛海珍温州市实验小学邵丰卓关于“洗碗方式”的调查活动潘洁慧温州市籀园小学徐逸桐汇总一下暑期的成果陈侃温州市籀园小学张荣哲关于叶绿素的研究丁国锦温州市实验小学徐旗蜗牛食物的观察谢彬林温州市实验小学徐家盈纸的系列研究胡程怡温州市实验小学金思彤含羞草的系列观察胡程怡温州市蒲鞋市小学郑萱松花蛋研究黄剑秋温州市水心小学金骁我家的金铃子游芳伟温州市水心小学夏之琳绿豆芽生长记游芳伟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王江南显微镜下的世界张汉瓯海区实验小学应乐章谁是真正的花?虞芒瓯海区实验小学诸葛依可依可养蚕记胡忠洁虞芒瓯海区实验小学陈芊好养鱼记郭诗文瑞安市实验小学陈琪佳大麦虫繁殖试验陈立新瑞安市实验小学曹恩康立蛋研究陈立新瑞安市实验小学姜晨希奇妙的石榴花林美霞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冯思睿关于“溶液酸碱度对金鱼生存影响”的科学研究姜良滢永嘉县瓯北镇第二小学金子琪昙花的谜团林淑静邹跃澳永嘉县瓯北镇第二小学杨昌融我的小青菜林淑静永嘉县瓯北镇中心小学陈奕宇金铃子陈秀鸯洞头县实验小学陈芍丹黄缘闭壳龟孵化过程观察日记林素珠洞头县实验小学许源养蚕日记林素珠洞头县实验小学叶圣岚暑期养蚕记林素珠二等奖(32项)学校学生姓名日志标题指导师温州市实验小学包容之“蚕宝宝观察记录”郑乐和温州市实验小学吕安彤绿豆种子喜欢谁薛海珍温州市实验小学孙乐伊水果催熟系列实验潘洁慧温州市籀园小学曹星宇几种水质的研究陈侃温州滨海学校王建芬小狗花花的观察日记狄湖斌温州市绣山小学吴昭熹空气枪的制作等林洁茹温州市百里路小学徐艺珂关于发霉的观察与实验吴芳温州市广场路小学蓸雨禾盐水能通电吗?丁跃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冯语和榕树的观察叶琳玉米与茅草杂交的观察实温州市蒲鞋市小学严乐昕南康武验温州市蒲州育英学校潘怡其揭开制作蛋糊的奥秘吴爱秋瓯海区实验小学方铉炤豆宝宝的成长日志周晓霜龙湾区横街学校林沁一种植绿豆观察记录诸芬芳龙湾区横街学校林宁怡观察昙花吴冬梅龙湾区龙水一小娄雪鸥堆肥箱成长记周莲芳水果酵母对植物生长影响周耀龙湾区瑶溪镇第三小学张雅璐的研究瑞安市实验小学全心浩蚂蚁的观察和实验陈立新瑞安市实验小学蔡雨欣蒲瓜的观察董小芬瑞安市广场实验小学张津津香菇菜的生长发育观察家用保鲜膜的使用调查日瑞安市实验小学蔡之前陈立新志瑞安市玉海中心小学袁瑞东蛋蛋“跳”陈婷婷吴一锚瑞安市塘下中心小学林书祺饮料与健康潘良晓瑞安市虹桥路小学李康恬盐对水的结冰有影响吗王婉周永嘉县实验小学徐则林鸡蛋有多新鲜程度的实验研究林恒雷永嘉县瓯北镇中心小学黄靖添金鱼变色记陈丽萍永嘉县瓯北镇中心小学林畅豆子发芽观察日记金雪云永嘉县瓯北镇中心小学陈添誉蚕豆成长记邹思思平阳县腾蛟镇第二小学王锦怡点不燃的纸条张春秀王未央苍南县龙港镇第二小学郑熠辰水的变化陈瑞备磁场、电流能否加快植物种雷仁贵泰顺县实验小学徐星汉子发芽的实验洞头县实验小学周驰珍珠鸟观察日记林素珠洞头县实验小学庄奕轩含羞草观察日记林素珠三等奖(68项)学校学生姓名日志标题指导师温州市实验小学张其芳我的科学日记系列-----蜗牛郑乐和温州市实验小学张选破茧成蝶郑乐和温州市实验小学徐芯睿种子发芽观察日记郑乐和温州市实验小学蔡嘉乐植物生长观察日记薛海珍温州市实验小学叶丛探索留声机的秘密实验报告薛海珍温州市实验小学陈彦翰厨房的秘密薛海珍温州市实验小学王昊翔一株凤仙花的观察日记薛海珍温州市实验小学黄烁跳舞草观察记胡秦琼温州市实验小学陈依语去污系列研究潘洁慧温州市实验小学林涵清洁毛巾里的污渍潘洁慧温州市籀园小学沈奕吟声音系列研究陈侃温州市籀园小学金恬如让桔子变甜许婧温州市籀园小学陈宣亦科学日志许婧温州市蒲鞋市小学朱奕璋东方蝾螈金姿温州市水心小学胡家祯仓鼠观察日记缪旭春温州市瓦市小学安书谨自发绿豆芽观察日记邓思思温州市瓦市小学冯齐治我让食盐水冒泡泡邓思思温州市瓦市小学徐逸格毛豆成长记谢李陈温州市瓦市小学孙大有绿豆与燕麦的生长变化谢李陈温州市瓦市小学郑舸面包发霉的条件研究谢李陈温州市广场路小学鲍雅婧水晶宝宝观察记陈吟菊温州市南浦小学杨承霖滑膜细胞的原代培养魏楚楚怎样让“创意型太阳能水姚雷温州市南浦小学庄宏陆两栖小车”跑得更快温州市水心小学黄圆圆我的可爱种子记录邵君戴祯温州市建设小学美味酸奶DIY陈娉娉方圆圆瓯海区实验小学王柠檬一座“鸡窝”的诞生虞芒瓯海区实验小学吴云桓四季豆的生长虞芒瓯海区实验小学管一羽含羞草观察日记戴立坚瓯海区实验小学李奕臻制作“蚕”虞芒瓯海区仙岩镇第一小学周凡凡向日葵成长记杨志微瓯海区仙岩镇第一小学张炳弘跳跃的硬币杨志微瓯海区潘桥第一小学陈鑫蓉凤仙花观察日记2诸葛柳泉瓯海区南白象第一小学叶子欣神奇的鸡蛋吴爱秋瓯海区新桥第一小学张逸尘“与蜗牛为伍”的日子陈笑华龙湾区横街学校郭鑫明林宁怡不怕晒,我爱爱绿社团潘欢燕龙湾区龙水三小包佳怡猫的观察记录陈晓霞龙湾区实验小学吴真如海棠花的暑期持续观察记录叶虹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何俊杰关于延长蜡烛寿命的实验研究姜良滢汀田实验小学蔡思成修正液的危害张宋玉瑞安市塘下中心小学林瑞琛牙膏去污能力的研究吴一锚潘良晓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蔡中元土栽滴水观音王小梅瑞安市虹桥路小学陈方圆蚂蚁观察日记王婉周乐清市虹桥镇南岳第一小学李豪杰木头的热胀冷缩陶乐平乐清市虹桥镇南岳第吴智伟对摆的其他想法陶乐平一小学狗尾巴草遇水后的现象及乐清市黄华实验学校朱宁彤陈爱和其原因分析永嘉县瓯北镇第二小潘韵好黄豆成长记林淑静学永嘉县瓯北镇第二小钱欣怡绿豆观察日记邹跃澳学永嘉县瓯北镇第二小陈浩明绿豆成长记林淑静学永嘉县瓯北镇中心小杨航小白菜科学观察记录陈秀鸯学永嘉县瓯北镇中心小蔡一奔葱的观察日记陈秀鸯学永嘉县瓯北镇第四小任星睿巴西龟观察日记陈浩权学永嘉县瓯北镇第四小荣辉狗尾草观察日记陈浩权学永嘉县瓯北镇第四小谷晓浙含羞草观察日记陈浩权学平阳县鳌江镇第八小倪梦怡蚯蚓为何自寻死路林天杰学平阳县鳌江镇第八小金芷忆当磁铁遇到铁片林天杰学平阳县鳌江镇第八小苑如月泡泡变身了?吕宝娥学平阳县鳌江镇第八小学王凯瑞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脾气”?吕宝娥平阳县腾蛟镇第二小学陈瑶瑶我身边食物的表观酸碱性的探究张春秀平阳县腾蛟镇第一小学白佳怡绿豆观察日记林立雷平阳县腾蛟镇第一小学朱鸿有趣的结晶实验卢成华平阳县昆阳镇第三小姜茜茜探索蝴蝶的奥秘黄一漫平阳县鳌江小学陈子禾土豆的奇妙变化杨青青泰顺罗阳镇下洪中心校蓝海慧探索这片笔直高高的树林奥秘蓝昌波洞头县实验小学邱榆博叶的蒸腾作用实验蔡柔美洞头县实验小学林鹏博豆芽成长记林素珠洞头县实验小学郭泽强我的含羞草林素珠洞头县实验小学许仕林观察猫张永辉。
小学科学优质课评课稿1. 课程背景本课程为小学科学优质课,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安排,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如下:-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实践能力。
3. 教学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如下:3.1 主题本课程的主题为“探索水的奥秘”。
3.2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 水的基本属性和变态;- 水的循环过程;- 水的净化和节约。
3.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法:通过观察和探究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兴趣,加深对水的认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增加学生对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理解;- 小组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4 活动安排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本课程安排了以下活动:- 实验探究活动:学生利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进行水和物质的混合、分离等实验;- 观察和讨论活动:学生观察水的变态和循环过程,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制作海报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关于水的重要性和节约的海报;- 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组扮演环保志愿者,进行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角色扮演。
4. 教学评价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学生在实验和活动中所展示的能力;- 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5. 课程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师的观察,本课程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改进的地方有:- 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增加更多的实验活动;- 导入更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以上是小学科学优质课评课稿,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我的水钟》评课稿上周五在虹桥路小学听了陈老师执教的五下《我的水钟》课,因黄胜国老师的安排,叫我这个新手进行评课。
诚惶诚恐地接下了这个任务,经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总结如下:一、注重严谨性思维训练与培养,忽略创造性思维培养。
由于本学期,我们的教研团体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教研活动的主题,本节课陈老师极为重视对学生严谨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从设计“我的水钟”讨论环节开始,陈老师都极力地引导学生要严密考虑影响水钟准备性的因素。
比如:在材料材料选择上,利用大的汽水瓶,因为这个瓶子的形状比较的规则,有利于学生画时间的刻度;在控制水流速度要保持匀速上,要求学生观察好上个瓶子的水位,尽可能让水压保持一致,从而使水流尽可能保持匀速...由于老师在细节指导方面做得很到位,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一种严谨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可能陈老师过于追求严谨性,从而忽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作为技术类的科学课,技术的灵魂是创造性,创新应该是技术的首要内涵。
在讨论如何画水钟的刻度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一分钟一分钟地画刻度,可能会出现由于水位变化不大,刻度间隔很小,刻度画得不准。
这时,陈老师可能为了让全班统一标准,就指出,在设计过程中,水流的小孔挖得足够大,一分钟上升的水位是比较明显,不存在问题,所以就用大家统一的标准画。
我认为这位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的思维是积极且活跃的,虽然他这次的考虑可能是多余的,但有不一样的想法,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应该属于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标志。
老师可以充许他所在的小组用他的方法来标刻度,这是对他“别样想法”最大的支持与鼓励了。
以后会有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别样想法”我想这应该是创新性思维的发展的起点。
事实上整堂课下来,这位男生表现出色,是较拔尖的学生,新课程要求我们应该实施分层教育,尊重学生的差异。
对于这类学生就可以提高要求,也是新课程理念一种落实。
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不是一节课能完成的,需要平时的每时每课的贯彻与落实,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在定位在一种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是不合理也是不够的。
温州市2011年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方案
(初稿)
为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引导教师从一节课的研究走向教学全过程,结合浙江省2011年小学科学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的相关要求,制定市2011年小学科学优质课评比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1年3月27-30日
二.活动地点:温州市水心小学
三.比赛内容:1、理论考试;2、实验操作和教具制作;3、评课、教学设计改进和课件制作;4、现场上课
四.比赛方法:
(一)理论考试
1、考试内容为涉及到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知识面要求广博。
还涉及到教育教
学方法和具体问题的分析。
考试内容避免死记硬背。
2、采用笔试,考试时间约为1小时。
3、理论考试不现场观摩。
(二)实验操作和教具制作
1、考试内容为本市使用的教材内的实验,观察参赛教师的实验操作正确程度和
熟练程度。
制作的教具也是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教具。
2、采用个人实验操作,从几个实验中抽签决定操作内容,评委根据参赛教师的
实验操作正确程度和熟练程度进行评分。
3、教具制作的比赛,采用提供规定的材料,制作规定的教具,评委根据参赛教
师的工具使用和制作的教具制作好坏程度,使用程度,进行评分。
4、考试时间为2小时。
5、实验操作和教具制作比赛不现场观摩。
(三)评课、教学设计改进和PPT制作
1、参赛教师观看一节录像课,然后在规定时间内撰写评课体会,并对所听的一节课进行教学改进设计,并用PPT制作一个说课稿课件。
2、采用笔试方式,自带笔记本电脑。
3、比赛时间约3小时。
4、评课、教学设计改进和PPT制作不现场观摩。
(四)课堂教学
1、提前两周告知上课内容。
2、课堂教学比赛采用现场观摩方式进行。
五.计分
1、本次比赛总分为110分。
2、理论考试(20分);实验操作和教具制作(25分);评课和教学设计改进(10分);课件制作(5分);现场上课(50分)。
3、最后以总分相加评出一、二等奖。
六.评委
1、课堂教学评委由各县(市、区)教研员和现场教师代表担任,分别计80%和20%。
2、其他比赛项目由特邀评委担任。
七.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