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5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软件项目实训学生学号:6102040124专业班级:11测控01班学生姓名: 徐晗学生成绩:指导教师:陈希课题工作时间:2014-6—9至2014-6-22一、课程设计任务的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1.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
2.掌握C语言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2)课程设计总体要求:1。
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2.主菜单设计界面如下:3.子菜单界面如下:选择结构子菜单:循环结构子菜单:4。
在对应模块下完成如下功能: (1)单选择if语句:(2)双选择if语句:(3)多选择if语句:(4)switch语句(5)while循环语句(6)do—while循环语句(7)for循环语句(8)循环嵌套例如:switch语句案例界面:(3)论文部分1、学生应提交的资料:纸质《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报告1份。
2、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附在《课程设计说明书》后,内容包括: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
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二、系统功能模块图(略)三、设计函数列表在C语言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对应一个函数,即由函数来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也就是建立功能模块与函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编写程序时可以减少不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课程设计说明书1.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2. 课程设计目的:[填写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和需求]3. 课程设计目标:[填写课程设计的具体目标]4. 课程大纲:[填写课程的大纲,包括每个单元的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5. 教学资源:[列举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参考书、多媒体设备等]6. 教学活动:[列举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解、实验、讨论、小组活动等]7. 评估方式:[说明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8. 教学团队:[介绍教学团队的成员,包括主讲教师、助教等]9. 课程进度安排:[设置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包括预计的课程开始和结束日期]10. 教学参考文献:[列举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料和文献]11. 补充说明:[如有任何额外的补充说明,请在此处填写]以上是一个简单的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具体的内容根据课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填写和修改。
12. 课程设计背景:[解释为什么设计此课程,背景资料和理由等]13. 教学目标细化:[具体阐述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并且可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层面]14. 教学方法和策略:[详细描述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15. 教学评估标准:[明确课程评估的标准和要点,例如针对知识理解的测验、技能表现的评估等]16. 教学资源准备:[具体说明所需的教学材料、设备、实验器具等,以及相关的采购和准备工作]17. 学习支持与辅助:[列举可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支持和辅助资源,如电子教学平台、辅导手册等]18. 教学组织和管理:[描述课堂组织和管理的方式,包括上课时间、课堂纪律、小组分工等]19. 教学团队角色职责:[详细说明教学团队中各成员的角色职责,包括主讲教师、助教、辅导员等]20. 课程进度和时间安排:[具体列出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安排,包括每周课时数、教学时间分配等]这些补充内容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要求和设计者的个人情况进行修改和适应,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和目标。
目录摘要前言第一部分设计总说明书1主变压器的选择1.1主变压器的选择1.2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1.3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1原始资料分析2.2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2.1概述2.2.2接线形式2.2.3主接线的确定3短路电流计算3.1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和条件3.2计算结果4电气设备的选择4.1导体和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4.2设备选择5高压配电装置5.1设计原则与要求5.2配电装置6继电保护6.1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原则6.2母线及各电压等级的保护第二部分计算书1短路电流计算1.1变压器参数的计算1.2各元件参数计算1.3 220kv侧k1点短路计算1.4 110kv侧k2点短路计算1.5 10kv侧k3点短路计算2设备的选择与校验2.1断路器的选择与校验2.1.1 220kv侧2.1.2 110kv侧2.1.3 10kv侧2.2隔离开关的选择与校验2.2.1 220kv侧2.2.2 110kv侧2.2.3 10kv侧2.3电流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2.3.1 220kv侧2.3.2 110kv侧2.3.3 10kv侧2.4电压互感器的选择与校验2.4.1 220kv侧2.4.2 110kv侧2.4.3 10kv侧2.5高压熔断器的选择2.6母线的选择2.6.1 220kv侧2.6.2 110kv侧2.6.3 10kv侧2.7绝缘子及穿强套管的选择2.7.1绝缘子的选择2.7.2穿墙套管的选择2.8避雷器的选择总结致谢参考文献。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学部: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2015 年月日第1章绪论 (1)1.1在线考试的现状 (1)1.1.1 在线考试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1)1.1.2 在线考试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1)1.1.3 当前在线考试系统的特征 (1)1.2组卷算法的现状 (2)1.3.本课题的来源 (2)1.4本文主要内容 (2)第2章组卷算法与题库的研究 (3)2.1组卷算法理论 (3)2.1.1随机选取法和回溯试探法 (3)2.1.2 遗传算法 (3)2.2在线考试系统的组卷算法 (3)2.2.1 组卷算法的确定 (3)2.2.2组卷参数定义 (4)2.2.3 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卷算法设计 (4)2.3题库基础理论 (5)2.3.1 题库发展 (5)2.3.2 题库的概念 (5)2.3.3 题库的特征 (5)2.3.4 题库的建设理论 (5)2.3.5题库建设步骤 (5)2.4在线考试系统的题库建设方案 (5)2.4.1 在线考试系统的题库建设步骤 (6)2.4.2 题库管理系统框架 (6)2.4.3 题库管理设计方案 (6)第3章在线考试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7)3.1系统需求分析 (7)3.1.1 系统功能分析 (7)3.1.2系统的数据流图 (7)3.2系统概要设计 (7)3.2.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7)3.2.2 在线考试系统的主流程图 (7)3.2.3数据库设计 (7)3.3系统详细设计 (8)结论 (9)参考文献 (10)第1章绪论1.1 在线考试的现状1.1.1 在线考试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大约1997年初,国外开始出现支持网上教学的系统和平台,近年来层出不穷。
国外大多数系统侧重于网上的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学生历史记录等方面,对教学过程提供全面有效但是比较基础的支持,也有一些系统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如提供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方便性的支持。
美国的NTU英国的pen College都是十分典型的网络教育示例。
西华大学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及要求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摘要、目录、正文(前言、总体方案设计、…、结论、总结与体会、谢辞等)、参考文献、附录等。
一、封面:单独1页(见样件)二、摘要、关键词:中文(150~200字)、英文;单独1页摘要应高度概括题目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
应反映出整个内容的精华。
中文摘要在200字以内为宜,同时要求写出外文摘要,以200个实词为宜。
并要求写出中文、外文的关键词。
①用精炼、概括的语言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和说明;②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③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④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份雷同;⑤既要简短扼要,又要表达清晰,结构合理。
摘要用中、英文对照编写;“摘要”两字加粗,字体用楷体四号字,第一行行头缩进四格,行尾缩进两格,选用小四号宋体字。
关键词一般为3~8个,在摘要后另起一行排,各关键词之间用“,”号分隔。
关键词的字体和排版与“摘要”的相同;关键词与摘要之间不空行。
(见样件)三、目录:内容必要对应页码号“目录”的字体采用三号宋体加粗;目录中的标题不宜超过三级。
一级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二级及其以后的标题用四号字,不加粗。
四、设计说明书正文:正文的标题可分为章(一级)、节(二级)、小节(三级)等。
一级标题用小三号字,编号用1级阿拉伯数字(如:2总体方案设计),字体选用宋体加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编号用2级阿拉伯数字(如:2.1),字体选用宋体加粗;三级标题及其以后的标题用小四号字,三级标题编号用3级阿拉伯数字(如:2.1.3),字体选用宋体加粗。
标题的排列按:①一~三级标题文字均居左顶排,标题与标题间不空行,标题与前段正文之间空一行;②各一级标题之间要换页;③在两级标题连排的情况下,标题间应间隔一行;④在有副标题的情况下,应注意主标题与副标题的关系与比例。
西华大学学生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当符合写作规范和排版格式的要求,以下格式为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所编制的学位说明书模板,供参照使用。
摘要部分说明:“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摘要”;或者手动设置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前为0行,段后1行。
说明书摘要是说明书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
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殊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
文中不允许出现插图,重要的表格可以写入。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 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 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篇幅以一页为限,摘要正文后列出 3-5个关键词,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
“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黑体,小四。
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
Contents of the abstract. Times New Roma n.Key Words: Write Criterion; Typeset Format; Master ' s Degree Paper1.3说明书正文格式 (2)1.4 章节标题格式 (2)1.5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3)1.6 正文中的编号 (3)2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4)2.1图的格式说明 (4)2.1.1 图的格式示例 (4)2.1.2 图的格式描述 (4)2.2表的格式说明 (5)2.2.1 表的格式示例 (5)2.2.2表的格式描述 (6)2.3 公式的格式说明 (7)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 (7)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 (7)2.4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7)2.4.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示例 (7)2.4.2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7)2.4.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7)2.4.4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 (8)2.5量和单位的使用 (8).I I 1 1.2说明书页眉页脚的编排............................................... 1 新域,”,在弹出窗口中选择“更新整 个目录",确定即可自动生成目录。
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课程设计是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本文档旨在为课程设计提供详细的说明和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进行课程设计工作。
2. 设计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学习框架,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课程的关键概念和技能。
具体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3. 课程设计步骤3.1 确定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在设计课程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内容。
课程目标应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相一致,并具有明确的可测量性。
学习内容应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3.2 制定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学习活动。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和学习资源等。
学习活动应设计成富有创意和挑战的,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3 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在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 进行评估和反馈课程设计结束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评估可以包括学生的作业、项目成果、实习报告等。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学习。
4. 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实施课程设计,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 授课讲解:教师将重点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并进行互动讨论和思考;- 实践体验:学生通过实验、实习等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个性化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反馈。
5.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 作业/project成果评价:根据学生交付的作业和项目成果,评估其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评价:通过考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口头表现评价:通过学生的展示、演讲等口头表现,评估其沟通和表达能力。
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言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1: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和其他选修课程的知识。
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扩展所学的知识。
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真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见,熟悉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设计计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标准、范围、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全面的机械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
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选择电动机;传动系统计算;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课程设计中要求完成以下工作: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2.减速器零件图2张(A3图纸);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
三、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四、传动方案:五、设置参数:原始数据1 2 3 4 5 6 7 8 9 10运输带拉力F (N)250230220210210200220260245240运输带速度V(m/s)1.82.2 2.4 2.5 2.6 2.7 2.5 2.1 2.3 2.4滚筒直径D(mm300 330 340 350 360 380 380 300 360 320六、设计者具体计算条件1、运输带拉力2200N。
2、运输带速度2.4m/s。
3、滚筒直径340mm。
4、滚筒效率0.96。
5、工作情况:两班制(8 小时/班),连续单向运行,载荷较平稳;6. 使用期限:10 年,每年按300 天计算;7. 工作环境:室内,最高温度35℃,灰尘较大;8. 电力来源: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9. 维修间隔期:四年一次大修,两年一次中修,半年一次小修;10. 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生产。
七、课程设计工作量1. 减速器装配图1 张(A0 或A1);2. 零件图2 张(高速级小齿轮,低速级(齿轮)轴);3. 设计计算说明书1 份(约5000~7000 字)。
机械制图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设计者曹新涛班级2012(机A1234班)学号11213030404指导教师郭艳艳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2016 年12月9 日机械制图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内容:1.绘制装配图一张(A1)2.绘制零件图一张(A4)3.编写设计说明书一、概述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的箱体、相互啮合的一对或几对齿轮(或涡轮蜗杆)、传动轴及轴承等所组成的独立部件。
在少数场合也可以用作增速的传动装置,此时称为增速器。
减速器按传动原理可分为普通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两大类。
普通减速器的类型很多,一般可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齿轮一蜗轮减速器等。
按照减速器级数的不同,又分为单单级、两级和三级减速器。
此外,还有立式和卧式之分。
各种减速器在个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
齿轮减速器是一种常见的减速装置,它的的特点是效率高、工作可靠、传动比稳定,但其体积较大、结构不紧凑。
二、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结构圆柱齿轮一级减速器是最简单的一种减速器,用于平行轴间的传动。
图所示减速器的装配图。
本减速器工作时,回转运动通过齿轮轴17传入,再经过齿轮轴17上的小齿轮传递给大齿轮31,经过键30将减速后的回转运动传给工作机械。
因此,齿轮轴17为输入轴,轴27为输出轴。
减速器一般有箱体、齿轮、轴承和附件组成。
本减速器由31种零件装配而成,其零件明细表见装配图。
1.两条主要装配线围绕着输入轴和输出轴有两条主要装配路线。
由于输入轴17上需要安装齿轮直径很小,故将齿轮和轴制成一体,称为齿轮轴。
输入轴17均由滚动轴承22、25支撑。
轴承两端均装有嵌入端盖19、24、16、28,用以固定轴承。
轴从嵌入端盖16、24孔中伸出,该孔和轴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
为了防止机体内润滑油渗漏及灰尘进入箱体内,嵌入端盖16、24内分别装有填料15、23。
输入轴17上装有挡油环21,利用离心力的作用甩掉油液及杂质,防止机体内轮滑油溅入轴承。
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格式标准一、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格式标准装订成册的书面说明书和完整电子文档各一份,说明书统一采用A4纸打印,说明书格式如下,顺序为:〔一〕封面〔二〕索命数正文,包括:1、摘要〔包括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分别为300字左右,应包括:工作目的、内容、结论、关键词2、目录以上部分以I、II……编制页码。
以下部分根据章节编写序号和页码。
3、主体部分〔不少于12000字,按要求设定页眉页角,要求居中〕主要包括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致谢,采用全角符号,英文和数字半角。
每页28行、每行32-35个汉字,倍行间距3.1格式:主体部分的编写格式由引言(绪论)开始,以结论结束。
主体部分必须由1页开始。
一级标题之间换页,二级标题之间空行。
3.2序号3.2.1毕业说明书各章应有序号,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三号黑体,居中〕××××××××××××××××××××××××××〔小三号黑体,居左〕×××××××××××××××××××××××××〔四号黑体,居左〕××××××××××××××××××××〔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Java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报告书目录
一、设计课题
二、设计目的
三、操作环境
四、设计场所(机房号、机器号或自己机器)
五、设计过程(设计内容及及各源代码板块)
六、本次设计中用到的课程知识点(列出主要知识点)
七、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八、设计心得总结
2.总体设计
本程序是为了实现计算器的基本功能的运行。
利用监听器去实现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3.科学计算器界面截图:
1)功能描述
1、打开计算器。
首先是标准型的计算器,具有基本的加减乘除,开方等
基本功能。
同时,在标准型的计算器中还可以存储文本框中的内容。
如图1所示:
图1标准型计算器界面
2、在标准型的计算器界面中,进行的运算--加法运算。
如计算
2+3=5.0。
如图2
图2加法功能
3、实现减法运算.如计算:4-2=2.0 如图3
图3 减法运算
4、实现取余运算.如计算 12%20=12.0 如图4
图4取余计算
4.程序整体设计说明
【1】程序中所用到的变量
count、line1、line2、leng、input、input1 【2】代码列表:
import java.awt.FlowLayout;。
备注:该模板仅供参考,不一致之处请以教材或设计手册为准!机械设计根底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指导手册〕设计题目:学院系专业设计者:指导教师:年月日安徽工业大学目录目录 (1)1.设计任务书 (2)2.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3)3.传动装置高、低速轴的转速、转矩与效率计算·······························4.传动皮带和齿轮零件的设计计算··········································5.轴的设计计算···························································6.滚动轴承的选择与寿命计算···············································7.键联接的选择和验算·····················································8.联轴器的选择··························································· 参考文献·································································1. 机械设计根底课程设计任务书〔16开复印〕课程设计题目:胶带运输机的传动装置设计课程设计容:单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设计题号: :**:条件〔见分配给每个**的数据表〕:1 输送带工作拉力F= kN ;2 输送带工作速度:V= m/s ; 〔允许输送带速度误差为±5%〕;3 滚筒直径D=mm ;4滚筒效率ηw =0.96〔包括滚筒轴承的效率损失〕工作条件:见下表; 设计工作量:① 减速器装配图一〔A1号图幅,绘三视图。
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格式规范一、课程设计说明书打印页面设置1、页面设置纸张大小:A4,单页打印。
页边距及行间距:上2.54厘米,下2.54厘米,左2.5厘米,右2.5厘米,左侧装订,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
除一、二级标题及特别注明外,正文统一为1.5倍行距。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构成及格式要求1、封面页:独立一页(具体见格式模板)2、目录页:独立一页。
目录页中正文部分的内容只列到二级标题为止。
除“目录”用黑体三号居中、中间空4个字距外,其他统一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论文目录及页码部分由正文中定义的标题自动生成。
在完成论文正文文字录入后,按下述步骤排版:(1)点击菜单“格式”中“样式与格式”,打开“样式与格式”窗口。
(2)选中文中相应的标题行,点击“样式与格式”窗口中的“标题1”定义“一级标题”,“标题2”定义“二级标题”…。
并按对各级标题的格式要求修改标题格式(如字体、字号、段前、段后行距等)。
(3)选中已定义好的标题。
双击格式刷,将格式刷到其它同类标题上。
(4)所有各级标题定义完毕后,编辑点移至准备插入目录的地方,再点击主菜单中“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即可生成自动生成目录。
目录页中只生成至二级标题。
(5)为了使页码编号只从正文开始,建议整个文档分为3节,方法是:在第2节论文正文开始处点击“插入”→“分隔符”→“分节符类型”→“下一页”。
在第2节内,点击“插入”→“页码”→“格式”→选“起始页码”。
这样,第1节(封面等)可不编页码,只从第2节开始插入页码。
4、中英文摘要页本页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
(1)论文标题:原则上控制在30个汉字以内,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2行,段后1行;如限定范围,可以借副标题予以补充,臵于标题下,前加破折号,用黑体四号居中。
(2)作者名、导师及学院信息:用宋体小四号居中, 1.5倍行距,分两行设臵。
(3)中文摘要:是指对论文内容不加任何评论的简短陈述及要点摘录,限200-300字,中文摘要后加上冒号用黑体五号,左对齐;相应具体内容紧接冒号之后,用宋体五号, 1.5倍行距。
课程设计完成情况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建立XX学科的知识体系。
2.XX学科的发展历程:介绍XX学科的历史发展,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3.XX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XX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安排相应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目录
2.设计任务书
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及验算
4.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及验算
5.飞轮设计
6.设计小结(本设计的优缺点、改进意见和课程设计的体会)
7.参考资料目录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格式(A4幅面)
三、设计说明书书写示例(A4幅面)
四、其他要求
1.设计说明书要求论述清楚,文字精炼,计算准确,书写工整。
2.设计说明书用黑色或蓝色墨水笔按一定格式书写,采用统一格式的封面,装订成册
3.设计说明书其他格式要求,自行参考《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1.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说明书中小标题用黑宋体四号,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课程设计说明书的行文方式和文体的格局,学生可根据专业特点与写作内容表达需要,灵活掌握。
报告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缩略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
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要有页码,页码居中。
2.课程设计说明书是课程设计工作的总结和提高,课程设计说明书应该反映出作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作者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基本要求:
(1)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2)课程设计说明书书写规范、文字通顺、图表清晰、数据完整、结论明确;(3)课程设计结束后,按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次序排版,(如有题目以学生分组的形式完成,要有每个学生承担的任务说明,排在任务书后面);
(4)其他具体要求,指导教师自拟。
课程设计说明书西华大学610039摘要:提出了“温室大棚监控系统”,“多功能的智能小车”,“人脸识别系统”等多个我很感兴趣的项目,并对它们进行了功能描述。
在分析这些项目的基础上,选取了“多功能的智能小车”项目。
针对该项目,提出了“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基于FPGA的智能小车”等多种方案。
基于时间和难度的考虑,选取了基于FPGA的智能小车方案。
分析了该项目的功能模块,确定了要完成该项目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测量、控制、计算机、通信等方面的知识。
在此基础上,计划了完成本项目的时间进度以及知识学习、储备安排。
关键词: FPGA智能小车测量控制计算机通信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对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从古代进行交通和信息运输的战马到如今基本家家户户都拥有的汽车,交通方式在不断的进行变化,效率也在不断的进行提升。
但是如今频频发生的交通事故也让人头痛不已,造成了较多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以及比较不好的社会影响,大多是驾驶人本身操作不当所导致的。
于是现在的市场上急需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循迹,避障,自动跟随功能的小车,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甚至消除交通事故的发生。
而我要做的这一款小车模型的功能大致就是这样的,为以后大批量生产这种智能汽车打下研发和制造的基础。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智能汽车会在大众之间普及!1 选题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交通方式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从古时候的战马,到近代的自行车,以及到21世纪的汽车,使得交通运输和信息传递的效率显著提升。
而为了减少甚至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一种能实现自动避障,循迹,跟随功能的智能小车想法应运而生。
主要可以分为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和基于FPGA的智能小车。
1.1 项目描述●基于stm32的智能小车由ST(意法半导体)公司使用arm公司的cortex-M3为核心生产的32位的单片机,由于单片机的内部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可以实现较多功能。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
1、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必须打印。
按照封面+目录+设计计算说明书+图纸(折叠成A4大小)的顺序装订成本。
2、设计计算说明书格式:
①用A4打印输出,页面上边距2.5cm,下边距2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cm(左边装订),不加页眉页脚,固定行距19磅,段前0行,段后0.5行。
封面格式附后。
②第一级标题(1. 、2.、……)用小三号黑体、靠左;
第二级标题(1.1、1.2、1.3……)用四号黑体、靠左;
第三级标题(1.1.1、1.1.2、1.1.3……)用小四号黑体、靠左;
款((1)、(2)、(3)……)用小四号宋体,靠左;
项(①、②、③……)用小四号宋体,靠左;
有时可以无第二、三级标题,直接用款项。
③正文全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 12
④页码用小五号居中,页码两边不加修饰符,页码编号从正文开始。
⑤插图按序编号,大小一般不要超过宽110mm×高80mm,并加图名(位于图下方)。
图标题用小五号黑体,居图幅宽中间位置。
⑥表格按序编号,并加表题(位于表上方),表标题用小五号黑体,居表幅宽中间位置。
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
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题目名称:
班级:20 级专业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摘要
本文主要对数控加工中心自动换刀系统及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 关键字:加工中心,换刀系统,刀库,单片机。
目录
1绪论 (3)
1.1加工中心的分类 (3)
1.1.1按换刀形式分类 (3)
1.1.2按数控系统功能分类 (3)
1.1.3按主轴的布局形式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加工中心的主要加工对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加工中心的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加工中心刀库的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圆盘式刀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机械手刀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换刀装置的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总体方案设计. (4)
2.1刀库的类型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刀库容量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刀库主要性能指标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电动机的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转矩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转速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联轴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类型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载荷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3联轴器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刀库传动方式选择及其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机械部分设计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刀库转动定位机构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自动换刀用刀具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自动换刀装置的换刀顺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气动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刀库气缸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工况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气缸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设计气动系统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确定供气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控制元件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控制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5)
计算
h L
1绪论
随着可持续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完善发展,机械制造技术有了深刻的变化。
1.1加工中心的分类
1.1.1按换刀形式分类 (1)带刀库机械手的加工中心
加工中心换刀装置由刀库、机械手组成,换刀动作由机械手完成。
1.1.2按数控系统功能分类
加工中心根据数控系统控制功能的不同分:有三轴二联动、三轴三联动、四轴三联动、五轴四联动、六轴五联动等。
三轴、四轴是指加工中心具有的运动坐标数,联动是指控制系统可以同时控制运动的坐标数,从而实现刀具相对工件的位置和速度控制。
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
(计算公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
h L
=86750 (h) 验算结果:合格。
表1-1加工参数表
图1-1 立式数控铣床
参考文献
[1] 尹志强.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李宏胜. 数控原理与系统.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雷才洪,陈志雄. 数控机床.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 龚仲华,孙毅,史建成. 数控机床维修技术与典型实例.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5] 高德文. 数控加工中心.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6] 王爱玲. 现代数控原理及数控技术.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7] 夏田. 数控加工中心设计.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8] 王侃夫. 数控机床控制技术与系统.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9] 王知行,邓宗全. 机械原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第二卷. 第四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1]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卷. 第四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2] 成大先. 机械设计手册:第五卷. 第四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3] 濮良贵. 机械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 张毅刚.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5] 张建民.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6] 吴宗泽. 机械设计简明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