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控制方法、成像设备控制设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流程
- 格式:pdf
- 大小:134.41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一部份一、判断题1.CT机以横断体层成数字图像,它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均要高于传统的X 线胶片图像. □2.CR糸统可以根据诊断的需要控制某个区域图像的对比度。
□3.激光内镜既是影像诊断设备又是影像治疗设备,为医学界所青睐。
□4.核医学成像设备,通过有选择地测量摄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所放射的X射线,实现人体成像。
□5.磁共振的磁场强度越高,信噪比越高,图像质量就必定越好。
□6.X-CT发展至今,通常认为经历了5代,后一代的CT机在技术和性能上一定比前一代更先进。
□7.PET采用电子准直方法,所以没有铅淮直器。
□8.医学影像设备的导向是完成介入治疗的关键。
□答案1.×;2. √;3. √;4. √;5. ×;6. ×;7. √;8. √;二、回答问题1. 常规X机对哪些器官的诊断中仍占重要的或主导的地位答:X线机,作为医学影像设备大家庭中的一名老成员,至今仍是有效的临床检查设备之一;它在综合影像诊断中特别是对肺、骨骼、胃肠道和心血管的诊断中仍占重要的或主导的地位2.CT图像和普通X线的图像相代有哪些显著特牲和优点答:CT以横断面体层成像无前后影像重叠,不受层面上下组织的干扰;同时密度分辨率显著提高;还能以数字图像形式(CT值)作定量分析。
3.磁共振是怎样的一种医学设备,在哪些方面有较为显著的优点.在那些器官和部位应用效果最好答: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是一种崭新的非电离辐射式医学成像设备。
MRI设备的密度分辨率高,此外它还有一些特殊的优点:①MR成像剖面的定位完全是通过调节磁场,用电子方式确定的,因此能完全自由地按照要求选择剖面图;②MR对软组织的对比度比X线CT优越,能非常清楚地显示脑灰质与白质;③MR信号含有较丰富的有关受检体生理、生化特性的信息;④MR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能在活体组织中探测体内的化学性质。
迄今,MRI已广泛用于全身各系统,其中以中枢神经、心血管系统、肢体关节和盆腔等效果最好。
设备学考点第一章1.现代医学影像设备:1.诊断设备(X线设备丶MRI设备丶US设备丶核医学设备丶热成像设备丶医用光学设备)2.治疗设备(介入放射学设备丶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设备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
第二章1.X线发生装置:用于产生X线的装置,由X线管丶高压发生器和控制台三部分组成,是X 线机丶CT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2.X线管逐步向大功率丶小焦点和专用化方向发展。
产生条件:1.足够数目的电子2.高电压产生的电压场3.适当的障碍物。
3.固定阳极X线管:由阳极丶阴极和玻璃壳等三部分组成。
阳极:产生X线并散热,其次是吸收二次电子和散乱射线。
阳极头:由靶面和阳极体组成,靶面的作用是承受高速运动的电子束轰击,产生X线。
靶面材料常采用产生X线效率高且熔点高的金属钨。
阳极体由导热率较大的无氧铜组成。
4.阴极:发射电子并使电子束聚焦5.玻璃壳:将阳极和阴极固定在一起并保持管内的高真空度。
6.实际焦点:靶面瞬间承受高速运动电子束的轰击面积。
7.有效焦点:实际焦点在X线投照方向上的投影。
设实际焦点的宽度为a,长度为b,则投照后的长度为bsinθ,宽度不变。
有效焦点=实际焦点Xsinθθ为阳极靶面与X线投照方向的夹角。
有效焦点越小,影像质量越好。
8.投照时应保持实际焦点中心丶X线输出窗中心与投影中心三点一线。
9.旋转阳极X线管的阳极由靶面丶转子丶转轴和轴承等组成。
10.软X线管:X线输出窗的固有过滤小丶在低管电压时能产生较大的管电流丶焦点小结构特点:铍窗,钼靶,极间距离短。
软X线极易通过铍窗,可获得大量的软X线。
摄影时主要利用钼靶辐射的特征X线。
X线分为特征丶持续X线。
11.CT用X线管:1.要求有较大的热容量2.金属或陶瓷外壳3.油循环系统散热。
12.管电压:阴极和阳极之间的直流电压,是电子具有较大的动能。
13.管电流:阴极发射的热电子在电场作用下高速奔向阳极形成电流,管电流越大,产生的X光子的数目越大。
14.阳极特性曲线P1815.容量:在X线管安全使用条件下,单次曝光或连续曝光而无任何损坏时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量16.标称功率:同一只X线管的容量是一个不确定量,为了便于比较,通常将一定整流方式和一定曝光时间下X线管的最大负荷称为X线管的标称功率。
影像仪操作规程一、引言影像仪是一种用于获取、处理和存储图象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科研、工业等领域。
为了确保影像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获取图象数据,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设备准备1. 确保影像仪的供电正常,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稳固。
2. 检查影像仪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如镜头、传感器、显示屏等。
3. 将影像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上,避免受到外界震动影响。
三、启动影像仪1. 按下电源按钮,等待影像仪启动,确保显示屏正常显示。
2. 检查影像仪的各项设置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如分辨率、对照度、亮度等。
3. 确保影像仪与计算机或者其他设备的连接稳固,确保数据传输正常。
四、图象获取1. 将待拍摄的对象放置在影像仪的拍摄区域内,确保图象清晰度和准确度。
2. 调整镜头的焦距和光圈,以获得最佳的图象质量。
3. 按下拍摄按钮,等待影像仪完成图象的获取和处理。
4. 检查拍摄的图象是否满足要求,如清晰度、色采准确度等。
五、图象处理1. 打开影像处理软件,并导入拍摄的图象。
2. 根据需要,进行图象的裁剪、旋转、调整亮度和对照度等操作。
3. 使用滤镜和特效等功能,对图象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增强。
4. 检查处理后的图象是否满足要求,如处理效果、细节清晰度等。
六、图象存储和管理1. 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如硬盘、光盘、云存储等,将处理后的图象进行存储。
2. 对存储的图象进行分类和命名,建立合理的文件夹层次结构,方便后续的查找和管理。
3. 定期备份存储的图象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或者损坏。
七、设备维护与保养1. 定期清洁影像仪的镜头和传感器,以保持图象的清晰度和准确度。
2. 检查影像仪的各个部件是否存在损坏或者松动,如有问题及时修复或者更换。
3. 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和调试,以确保影像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影像仪时,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2. 避免将液体或者其他物体溅入影像仪内部,以免损坏设备。
3.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随意拆卸或者更换影像仪的部件,以免引起故障或者安全事故。
医学影像设备复习题库与答案1、MRI最常选择H1作为成像元素,是因为A、它结构简单B、对H1物理特性研究多C、H1容易共振D、H1磁化率高,在生物组织里多E、以上都错答案:D2、次声波是频率小于A、20HzB、40HzC、60HzD、100HzE、150Hz答案:A3、全身MRI设备中使用的梯度场多在A、0.2~1.0mT/m之间B、0.5~1.5mT/m之间C、l~10mT/m之间D、l0~100mT/m之间E、以上都正确答案:C4、超导冷却剂(-270℃)用A、氮B、氦C、氙D、氩E、氧答案:B5、A型超声是指A、振幅调制型B、亮度调制型C、彩色血流显像D、以上都不是E、以上都是答案:A6、X线机的主要功能是把什么能转换成什么能A、电能,机械能B、电能,电磁能C、电磁能,机械能D、电磁能,电能E、机械能,电磁能答案:B7、一个变压器的初级是1000匝,次级是10000匝,如果输入电压是120伏,输出电压将是多少伏?A、8.3B、83.3C、1200D、12000E、120000答案:C8、CR成像系统中不包含A、影像增强器B、IP板C、激光相机D、平板探测器E、自动洗片机答案:B9、射频脉冲接收单元中接收控制门的作用是A、进行混频,产生一个较低的高频信号B、进行混频,产生一个较低的中频信号C、进行混频,产生一个较低的低频信号D、功率放大E、起开关作用答案:E10、下列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哪一个因素是不对的是A、被照体的原子系数ZB、线吸收系数C、观片灯的光强ID、被照体的密度E、被照体的厚度d答案:C11、下列又称电子束CT的是A、第一代CT机B、第二代CT机C、第三代CT机D、第四代CT机E、第五代CT机答案:E12、以下没有布局在控制台面板上的元部件是A、毫安表B、技术选择器C、接触器的灭弧栅D、千伏表E、以上都未布置答案:C13、X线摄影中,应尽可能使用小焦点,但是要受到什么的限制A、焦点一胶片距离B、X线管规格曲线C、X线管阳极冷却曲线D、物体-胶片距离E、最大物体-胶片距离答案:B14、核磁共振的物理现象是哪一年发现的A、1946年B、1952年C、1972年D、1977年E、1978年答案:A15、表示电子从X线管阴极流到阳极数量的术语是A、饱和电流B、空间电荷效应C、毫安数D、千伏数E、电阻答案:C16、非晶硒DR设备对环境温度要求最高不能超过A、20℃B、30℃C、37℃D、40℃E、45℃答案:C17、下列有关焦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线管阳极靶面接受电子撞击的面积称实际焦点B、像面上不同方位上观察到焦点尺寸称为有效焦点C、焦点面上的线量分布是均匀的D、一般X线机都设有大小焦点E、X线管的焦点越小,摄的肢体影像就越好答案:C18、在CT成像过程中,属于采样系统的关键部件的是A、电子计算机B、滤过器C、图像显示器D、探测器E、多幅照相机答案:D19、X线管具有很高的真空度,能够A、防止吸收软X线B、提供良好的热隔离C、防止电子在碰撞中损失能量D、能够用来自整流E、硬化X线答案:C20、CR的全称是A、计算机扫描摄影B、计算机X线摄影C、计算机体层摄影D、直接X线摄影E、计算机横断面体层扫描答案:B21、哪个成像过程需要采集MR信号A、超声成像B、X线成像C、磁共振成像D、放射性核素成像E、以上都需要答案:C22、CT常用的辐射剂量表达参数是A、吸收剂量B、kvC、mAsD、CTDIE、曝光量答案:D23、如果10伏电压,供给1.25欧姆钨制X线管灯丝,通过灯丝电流的安培数量是A、4.5B、6C、8D、12.5E、125答案:C24、关于CT机工作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X线穿透被检部位时,其强度呈负指数关系衰减B、透过被检体的X线被探测器接收直接成像C、计算机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重建图像D、利用窄束X线穿透被检部位E、A/D转换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答案:B25、有关滤线栅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高栅比滤线栅,被检者接受的辐射线越大B、管电压较低的情况下,不宜选用高栅比滤线栅C、TUBD、SIDE-滤线器的正面朝向X线管E、焦聚式滤线栅不能反置使用F、使用交叉式滤线栅时,可倾斜X线管摄影答案:E26、有关防突波电阻的描述正确的是A、防突波电阻不是电阻B、防突波电阻可以用电容器代替C、防突波电阻可以增加次级过电压D、防突波电阻可以减小次级过电压E、以上都正确答案:D27、超导型磁共振设备产生X路梯度磁场所用的线圈是A、螺线管线圈B、直导线线圈C、平板正交线圈D、马鞍型线圈E、以上都正确答案:D28、CT设备硬件的基本结构不包括A、自动洗片机B、扫描检查床C、扫描机架系统D、计算机及阵列处理机E、X线及数据收集系统答案:A29、下列数字成像基本用语哪项不正确。
影像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影像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疗、科研和工业等领域的设备,它能够通过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将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特征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
为了确保影像仪的正常运行和图像质量的准确性,操作人员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影像仪的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1.1 检查设备状态:在使用影像仪之前,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电源、显示屏、镜头、图像传感器等。
如发现任何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1.2 清洁设备表面:影像仪的表面可能会积累灰尘和污渍,这些污物会影响图像质量。
操作人员应使用专用的清洁布或纸巾,搭配适当的清洁剂进行清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湿润的物品,以免进入设备内部导致损坏。
1.3 确保设备通风良好:影像仪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散热,操作人员应将设备放置在通风良好的位置,避免堵塞通风孔,以免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二、样本准备2.1 样本选择:根据实际需要,操作人员应选择合适的样本进行影像采集。
样本的选择应考虑到其形态、结构和特征是否能够满足实验或检测的要求,同时要注意样本的保存和处理,以避免对影像仪造成损坏或污染。
2.2 样本固定:为了保持样本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操作人员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样本固定在影像仪的工作台上。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夹持、粘贴或使用专用的样本固定装置等。
2.3 样本标记:为了方便后续的图像处理和分析,操作人员应在样本上进行标记,如编号、日期等。
标记的方式可以是直接在样本上书写,也可以通过贴标签或使用标记笔等方式进行。
三、图像采集3.1 设置参数:在进行图像采集之前,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合适的参数,如曝光时间、对比度、亮度等。
参数的设置应根据样本的特性和实验的目的进行调整,以获得清晰、准确的图像。
3.2 调整对焦:为了获得清晰的图像,操作人员应根据样本的位置和形态,调整影像仪的对焦距离。
X射线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方案首先,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系统是确保X射线影像诊断质量的关键。
医疗机构应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设立质量管理部门、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和职责、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和操作规程等。
质量管理部门应开展定期的质量检查和质量评估,对影像诊断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
其次,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于X射线影像诊断的质量保证也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应根据影像设备的性能要求和质控标准,制定质量控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这包括对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如常规的清洁和消毒,故障排除等。
另外,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精确校准和定期质量控制测试,包括成像系统的线性和对比度检查,几何失真的测试,目标和屏幕的亮度均匀性评估等。
第三,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于X射线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熟悉X射线影像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
此外,医务人员还应接受定期的培训和进修,了解最新的影像诊断技术和进展。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进行影像诊断,避免人为因素对影像质量和诊断结果的影响。
第四,有效的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是保证X射线影像诊断质量的重要手段。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体系,对医学影像的质量进行评价和统计分析。
这包括对影像的分辨率、噪声、对比度等影像质量指标进行评价,对医学影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估。
质量评价的结果可以用于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流程,并对医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培训。
最后,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提高X射线影像诊断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和使用电子影像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医学影像的数字化存储、传输和交流。
这有助于减少影像传输和重复检查的错误,提高医学影像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性。
此外,电子影像信息系统还可以配备自动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功能,简化质量管理过程,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综上所述,在X射线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方面,医疗机构应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水平提升,进行有效的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同时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医学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航空电子设备的设计与制造1.导言随着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航空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已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领域。
在当前的技术革新浪潮中,电子技术愈发成熟和完善,而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也愈加广泛。
航空设备的性能和质量不仅影响着航空行业的安全和效率性,也涉及着国家利益及形象。
在繁重的任务压力和科技的竞争中,如何高效地完成航空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是业内人士正在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
2.航空电子设备的设计2.1 设计原则和重要性电子设备的设计是航空电子工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整个工艺的基础。
优秀的设计不仅可以为电子设备的制造带来很好的基础和条件,而且可以在设备使用及维护过程中实现最佳性能和最大功效。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航空环境的特点和航空设备的使用场景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将航空电子设备的特性完全融合到整个设计中去。
设计的原则一般包括:- 合理性原则。
设计过程中,要根据航空设备的使用领域和任务、技术水平以及成本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保证设计的确切性和可靠性。
- 安全性原则。
在设计中应该具有从安全和可靠性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将用户的安全和机体的安全置于重要位置。
- 实用性原则。
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既要考虑其性能及功能达标,又要便于维护和后期升级。
- 可维护性原则。
对于电子设备的设计,必须考虑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部件以及故障点,并做好维护方案和技术规范。
2.2 设计流程在电子设备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流程一般包括研究、开发、制造、评估和维护等步骤。
- 研究。
在设计之前,要首先研究并分析好产品的功能结构和技术特点,以及产品所处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状况。
- 开发。
根据研究结果,进行产品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确定产品的基本结构和技术路线。
- 制造。
执行开发完成后采购合适的材料、器件和设备,通过各种工艺和制造技术将设计制造提现。
- 评估。
在整个设计制造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品质和性能检测,对产品进行合格评测。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AOI系统的多设备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多个协控制器;所述协控制器分别与AOI系统的多个设备连接,所述协控制器具有独立的RAM空间;每个所述协控制器的RAM空间与所述主控制器的地址空间共享。
本技术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成本低廉,控制方式简单。
权利要求书1.一种AOI系统的多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制器和多个协控制器;所述协控制器分别与AOI系统的多个设备连接,所述协控制器具有独立的RAM空间;每个所述协控制器的RAM空间与所述主控制器的地址空间共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OI系统的多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协控制器的RAM空间与所述主控制器的地址空间通过地址映射的方式实现共享。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AOI系统的多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所述协控制器的RAM空间中的结构体访问所述协控制器的地址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OI系统的多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用于创建设备抽象类,检测所述主控制器与协控制器间的电路连接关系,根据所述电路连接关系与对应的设备抽象类建立联系,使得所述主控制器使用设备抽象类控制AOI系统的多个设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OI系统的多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端口转发器,所述多端口转发器一端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所述多端口转发器另一端与多个所述协控制器连接,且多个所述协控制器间并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OI系统的多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协控制器与所述主控制器串联,且多个所述协控制器间串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AOI系统的多设备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端口转发器用于接收所述主控制器发送的配置参数及控制命令,控制AOI系统中的电机设备,接收AOI系统中的成像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并发送给AOI系统中的GPU模块进行图像数据处理,将处理结果发送给所述主控制器进行输出。
数码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规程一、概述数码电子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它利用电子成像技术来观察微小物体。
本文旨在介绍数码电子显微镜的操作规程,确保用户能正确地操作和维护设备,获得高质量的观察结果。
二、设备准备1. 检查设备连接:确保数码电子显微镜的所有线缆连接牢固,并保持良好的电源供应。
2. 清洁工作台:清洁工作台以防止灰尘和杂物对设备的影响。
3. 检查显微镜:检查设备表面是否有灰尘或指纹,并使用干净柔软的布擦拭。
三、开机和关闭1. 开机操作:按下电源按钮启动设备,等待系统启动完成。
2. 关机操作:在使用完毕后,关闭所有软件程序,依次关闭设备的相机、电源等功能,然后再关闭电源按钮。
四、标本制备1. 准备标本:选择适当的标本,并确保其清洁和完整。
2. 固定标本:使用适当的方法固定标本,可以是化学固定,也可以是冷冻固定,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3. 切片标本:使用显微切片机将标本切割成薄片,确保薄片的平整和薄度。
五、操作过程1. 调节对焦:使用对焦调节钮和观察目镜或电脑屏幕上的实时图像,将标本调至清晰焦点。
2. 调整放大倍数:根据需要,使用放大倍数调节钮或软件界面上的相应选项来调整观察的放大倍数。
3. 控制光源:根据标本特性,使用调节钮或软件界面上的光源控制选项来调整光源的强度和方向。
4. 拍摄图像:在观察到感兴趣的结构或细胞时,可以通过按下快门按钮或软件界面上的相应操作来拍摄图像。
5. 移动样本平台:根据需要,使用移动样本平台的调节钮或软件界面上的相应选项来移动标本以观察其他区域。
6. 记录观察结果:将每次观察的结果记录在合适的文档或表格中,包括放大倍数、观察结构等信息。
六、设备维护1. 清理镜头:使用无纺布轻轻擦拭镜头表面,确保无灰尘和指纹。
2. 定期校准:按照设备的使用手册,定期进行设备的校准和调整,以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定期检查线缆:定期检查设备的线缆连接是否牢固,如有松动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医学影像设备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五、判断题1.灯丝变压器初级线圈电阻小,次级线圈电阻大。
()答案:×2.高压变压器初级线圈电流小,次级线圈电流大。
()答案:×3.所谓千伏补偿是强先增加KV表上或高压初级端电压。
()答案:√4.最大散热率的X线管连续工作时间要长些。
()答案:×5.桥式全波整流器加在X线管阳极端的总是正电位。
()答案:√6.加在X线管上的电能99%以上转变成了热能。
()答案:√7.在自整流电路中,灯丝变压器次级端的电压为直流电。
()答案:×8.电阻抵偿法是在整流器输入端并联一个分流可调电阻。
()答案:√9.CT机以横纵断面体层成像,密度分辨率高。
()答案:√10.传统的X线机是纵断面体层成像密度分辨率较低。
()答案:√11.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崭新的电离辐射式医学成像设备。
()答案:×12.X线成像是通过测量穿透人体的X线来实现人体成像的。
()答案:√13.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在临床放疗中是使用的硬质X线。
()答案:√14.所谓直流逆变,将交流电压变为某直流电压的过程。
()答案:×15.IP的作用是影像信息的采集。
()答案:√16.高频机的高压电源与灯丝加热电源的工作频率为100HZ~300HZ。
( )答案:×17.传统X线机又叫低频或工频诊断X线机。
()答案:√18.X线机分辨率较高,可达到10LP/mm。
()答案:√19.X线数字影像的空间分辨力比普通X线胶片强。
()答案:×20.空间分辨力就是能清晰区分细微组织的能力。
()答案:√21.超声图像的质量只取决于图像均匀性。
()答案:×22.MRI的空间分辨率一般为0.5~1.7mm。
()答案:√23.X-CT的空间分辨率比MRI的低。
()答案:×24.X线的“量”是指X线束中的光电子数。
()答案:√25.X线的“质”是指光子所具有的能量。
()答案:√26.X线“量”与“质”表示X线的强度。
VVT相位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发动机与流程摘要本文介绍了VVT相位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发动机与流程。
首先,对VVT相位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
然后,介绍了VVT相位控制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接着,详细讨论了VVT控制设备的设计和功能。
最后,对VVT相位控制方法在发动机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描述了相应的流程。
1. VVT相位控制方法VVT(可变气门正时)相位控制方法是一种可以改变发动机气门正时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气门正时的相位来优化发动机的燃烧过程,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
1.1 基本原理VVT相位控制方法基于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通过改变进气和排气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来调整气门正时。
通过适当调整气门正时可以改变燃烧过程中的进气量、排气量和气门重叠角度,从而实现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的优化。
1.2 实现方式VVT相位控制方法可以通过机械、液压和电子控制方式来实现。
其中,机械方式通过机械装置来调整气门的相位;液压方式通过液压装置来控制气门的相位;电子控制方式通过电子设备来调整气门的相位。
2. VVT相位控制装置VVT相位控制装置是实现VVT相位控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由传动装置、控制阀和传感器组成。
2.1 结构VVT相位控制装置的结构通常包括一个传动装置和一个控制阀。
传动装置根据输入的控制信号来调整气门的相位,而控制阀则控制传动装置的运动。
2.2 工作原理VVT相位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动装置和控制阀的配合来调整气门的相位。
当收到控制信号时,控制阀改变液压系统的压力,从而使传动装置改变气门的相位。
3. VVT控制设备VVT控制设备是用于控制VVT相位控制装置的关键设备。
它主要由控制器和相关传感器组成。
3.1 设计VVT控制设备的设计包括控制器的选取和相关传感器的布置。
控制器需要具备相应的控制算法和接口,能够准确地控制VVT相位控制装置的运动。
相关传感器则用于获取发动机的工况参数,以便控制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位调整。
影像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影像仪是一种常用于医疗、科研和工业领域的设备,用于捕捉、处理和分析图像。
为了确保影像仪的正常运行和准确的结果,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影像仪的操作规程,包括设备准备、操作步骤、图像处理、结果分析和设备维护等五个部分。
一、设备准备:1.1 环境准备:确保操作环境安静、干净,避免干扰和污染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1.2 设备检查:检查影像仪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包括电源、光源、镜头和图像传感器等。
1.3 校准操作:根据厂家提供的操作手册,进行影像仪的校准,确保准确的图像采集和测量结果。
二、操作步骤:2.1 样品准备:根据实验要求或研究目的,准备好需要进行影像采集的样品,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适当的处理。
2.2 影像采集:将样品放置在影像仪的适当位置,并根据需要调整焦距、曝光时间和图像分辨率等参数,进行图像采集。
2.3 数据保存:采集完毕后,将图像数据保存到指定的存储介质中,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三、图像处理:3.1 数据导入:将保存的图像数据导入到图像处理软件中,确保软件的正确安装和配置。
3.2 图像增强:根据需要,对图像进行增强处理,如调整亮度、对比度、色彩平衡和去噪等,以提高图像质量。
3.3 图像分析: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提供的分析工具,对图像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如形态学分析、颜色分析和尺寸测量等。
四、结果分析:4.1 数据解读:对经过图像处理和分析得到的结果进行解读,结合实验目的或研究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4.2 结果展示:将分析得到的结果以图表、图像或文字的形式进行展示,以便于他人的理解和参考。
4.3 结果讨论:根据结果的特点和意义,进行结果讨论,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五、设备维护:5.1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影像仪的镜头、传感器和其他关键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图像采集的质量。
5.2 故障排除: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避免影响实验或研究的进行。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可用于控制成像装置拍照,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及与图像传感器连接的缓存器,缓存器用于存放图像传感器生成的预览图像。
成像装置控制方法中,首先接收拍照命令以控制成像装置拍摄。
然后处理拍摄期间生成的预览图像并计算预览图像的清晰度。
接着在清晰度大于预定清晰度时将当前的预览图像存储进缓存器。
最后,提取缓存器中的预览图像作为拍摄图像。
也就是说,对预览图像存入缓存器的环节进行了筛选,即筛选清晰度满足要求的预览图像进入缓存器,从而保证缓存器中的预览图像均有较高的质量,进而提升拍摄图像的清晰度。
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成像装置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技术要求1.一种成像装置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成像装置拍照,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及与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的缓存器,所述缓存器用于存放所述图像传感器生成的预览图像;所述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步骤,接收拍照命令以控制所述成像装置拍摄;处理步骤,处理拍摄期间生成的所述预览图像并计算所述预览图像的清晰度;存储步骤,在所述清晰度大于预定清晰度时将当前的所述预览图像存储进所述缓存器;及提取步骤,提取所述缓存器中的所述预览图像作为拍摄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前置相机或后置相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器采用队列数据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步骤包括:计算子步骤,计算所述预览图像的每个像素与相邻像素的亮度差值;统计子步骤,统计所述预览图像中所述亮度差值达到预定差值的像素的个数;及获得子步骤,根据所述亮度差值达到预定差值的像素的个数获得所述清晰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步骤在第1至Q张所述预览图像均未能存储进所述缓存器时将第Q+1张所述预览图像存储进所述缓存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在所述拍摄期间未有所述预览图像均存储进所述缓存器时提示用户拍照失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步骤提取所述缓存器中多个所述预览图像中对应的所述清晰度最大的所述预览图像作为拍摄图像。
8.一种成像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成像装置拍照,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及与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的缓存器,所述缓存器用于存放所述图像传感器生成的预览图像;所述成像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拍照命令以控制所述成像装置拍摄;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拍摄期间生成的所述预览图像并计算所述预览图像的清晰度;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清晰度大于预定清晰度时将当前的所述预览图像存储进所述缓存器;及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缓存器中的所述预览图像作为拍摄图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前置相机或后置相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器采用队列数据结构。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预览图像的每个像素与相邻像素的亮度差值;统计子模块,用于统计所述预览图像中所述亮度差值达到预定差值的像素的个数;及获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亮度差值达到预定差值的像素的个数获得所述清晰度。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第1至Q张所述预览图像均未能存储进所述缓存器时将第Q+1张所述预览图像存储进所述缓存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拍摄期间未有所述预览图像均存储进所述缓存器时提示用户拍照失败。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缓存器中多个所述预览图像中对应的所述清晰度最大的所述预览图像作为拍摄图像。
15.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像装置及如权利要求8-14任意一项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技术说明书成像装置控制方法、成像装置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拍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成像装置控制方法、成像装置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用户在使用拍照设备拍照时,经常会因为抖动或其他原因导致拍出的照片模糊,影响用户的满意度。
例如在移动或运动过程中拍照时,由于移动中拍照设备抖动较多、较大。
技术内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需要提供一种成像装置控制方法、成像装置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可用于控制成像装置拍照,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及与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的缓存器,所述缓存器用于存放所述图像传感器生成的预览图像;所述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步骤,接收拍照命令以控制所述成像装置拍摄;处理步骤,处理拍摄期间生成的所述预览图像并计算所述预览图像的清晰度;存储步骤,在所述清晰度大于预定清晰度时将当前的所述预览图像存储进所述缓存器;及提取步骤,提取所述缓存器中的所述预览图像作为拍摄图像。
也就是说,对预览图像存入缓存器的环节进行了筛选,即筛选清晰度满足要求的预览图像进入缓存器,从而保证缓存器中的预览图像均有较高的质量,进而提升拍摄图像的清晰度。
解决了现有技术某些问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前置相机或后置相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器采用队列数据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步骤包括:计算子步骤,计算所述预览图像的每个像素与相邻像素的亮度差值;统计子步骤,统计所述预览图像中所述亮度差值达到预定差值的像素的个数;及获得子步骤,根据所述亮度差值达到预定差值的像素的个数获得所述清晰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步骤在第1至Q张所述预览图像均未能存储进所述缓存器时将第Q+1张所述预览图像存储进所述缓存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在所述拍摄期间未有所述预览图像均存储进所述缓存器时提示用户拍照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提取步骤提取所述缓存器中多个所述预览图像中对应的所述清晰度最大的所述预览图像作为拍摄图像。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成像装置拍照,所述成像装置包括图像传感器及与所述图像传感器连接的缓存器,所述缓存器用于存放所述图像传感器生成的预览图像;所述成像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拍照命令以控制所述成像装置拍摄;处理模块,用于处理拍摄期间生成的所述预览图像并计算所述预览图像的清晰度;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清晰度大于预定清晰度时将当前的所述预览图像存储进所述缓存器;及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缓存器中的所述预览图像作为拍摄图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装置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前置相机或后置相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存器采用队列数据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包括: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预览图像的每个像素与相邻像素的亮度差值;统计子模块,用于统计所述预览图像中所述亮度差值达到预定差值的像素的个数;及获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亮度差值达到预定差值的像素的个数获得所述清晰度。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第1至Q张所述预览图像均未能存储进所述缓存器时将第Q+1张所述预览图像存储进所述缓存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成像装置控制装置用于在所述拍摄期间未有所述预览图像均存储进所述缓存器时提示用户拍照失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缓存器中多个所述预览图像中对应的所述清晰度最大的所述预览图像作为拍摄图像。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成像装置及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成像装置控制装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手机或平板电脑。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控制装置及电子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及其缓存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控制装置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及其缓存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可用于控制成像装置200拍照,成像装置200包括图像传感器210及与图像传感器210连接的缓存器230,缓存器230用于存放图像传感器210生成的预览图像2000;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接收拍照命令以控制成像装置200拍摄;步骤S2,处理拍摄期间生成的预览图像2000并计算预览图像2000的清晰度;步骤S3,在清晰度大于预定清晰度时将当前的预览图像2000存储进缓存器230;及步骤S4,提取缓存器230中的预览图像2000作为拍摄图像3000。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控制方法可由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控制装置100实现,步骤S1、步骤S2、步骤S3、步骤S4可依次分别由成像装置控制装置100的接收模块110、处理模块120、存储模块130及提取模块150实现。
也就是说,接收模块110可用于接收拍照命令以控制成像装置200拍摄,处理模块120可用于处理拍摄期间生成的预览图像2000并计算预览图像2000的清晰度,存储模块130可用于在清晰度大于预定清晰度时将当前的预览图像2000存储进缓存器230,提取模块150可用于提取缓存器230中的预览图像2000作为拍摄图像3000。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控制装置100可应用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0。
请参阅图3,成像装置200在拍照时,图像传感器210的感光阵列(图未示)用于感测外部射进来的光线而产生与光线强弱对应的电信号。
每个电信号与预览图像2000的一个像素对应从而生预览图像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