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特点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诗歌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诗歌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歌的特点和表现手法篇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
”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
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
”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古代诗歌的特点是什么诗歌是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有着和其他体裁截然不同的特点.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的特点,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代诗歌的特点(一)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于一个字来概括“美”:意美、语美、音美、形美。
意境美,是指诗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的美,正如人们常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作者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以启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
语言美,是指古诗的语言凝炼、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多种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和艺术的美。
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些诗句读来令人感到美不胜收。
音乐美,指古诗的押韵和节奏。
古诗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产生了音乐美。
古代诗歌的特点(二)1,竖起性是诗歌的最基本特点.诗总是表达强烈情感的.屈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表现的是屈原高尚情操和矢志不移的精神;杜子美“安得广厦千万间”表现的是宽广胸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的是他对上水田园生活的向往.读者欣赏过程中总能感受到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言为心声,诗歌更是真情所致,自然流露.2,诗歌通过形象典型地反映生活.诗歌的情感常常能聚和蕴含在艺术形象之中.较之其他文学作品,诗歌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典型性.“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顾身陷困境、依然无时无刻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让后人感佩不已.3.诗歌通过意境表达思想感情.王昌龄在《诗格》里说:“一曰物境.欲为,则张泉石云峰之境.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思于心,则得其真矣.”诗的意境,是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但是,诗人笔下创造的物和景,已经和生活的面貌不完全相同了,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色彩景和物.是诗人独特的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凝结,也是诗人气质和个性的流露.而且,写景即为了抒情,景与情不可分割,往往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妙合无垠,便是诗人追求的境界.4,古典诗歌具有精炼和含蓄的特征.诗歌的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神秘的符号系统,它不但含有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理性意蕴,更含有情感的美感.而中国的古代诗歌最擅长用最少的语言表现出最丰富的内容和思想,这就是古代诗歌极精炼的特点.精炼和含蓄总是相关的.但精炼不等于含蓄,直抒胸臆就不算含蓄,不直接表达情感的诗歌语言多通过比喻、通感、双关、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古代诗歌的特点(三)1.平淡:其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
诗歌的特点简答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抒情性:诗歌通常以情感表达为主,通过优美的语言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心境。
2. 音乐性:诗歌通常具有音乐美感,其语言韵律、节奏感等都与音乐有关,使得诗歌能够通过声音来传达情感和意境。
3. 形象性:诗歌的语言通常具有形象性,能够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描绘和塑造具体的形象和画面,使得诗歌更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
4. 精练性:诗歌通常言简意赅,语言简练而不冗长,能够以最精炼的词语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5. 含蓄性:诗歌的表达通常含蓄而不直白,往往通过暗示和隐喻等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通过想象和感悟来领会诗歌的内涵。
6. 多样性:诗歌的形式和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可以涵盖各种主题和题材,包括自然、历史、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
7. 创新性: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创新性,能够突破传统的束缚和限制,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新的启示和感受。
以上是诗歌的一些主要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诗歌能够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关于诗歌的基本特点诗歌是一种语言凝练而形象,结构自由而跳动,富有节奏和韵律,饱含联想与想象,高度集中与概括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诗歌的基本特点,欢迎大家阅读。
诗歌的基本特点一,生活美对生活高度的提炼、集中、概括;二,思想美饱含深切的思想感情三,意境美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力营造出美丽的意境;四,语言美文字颜色鲜活、语言节奏分明;五,音乐美韵律和协。
我国的诗歌进展经受了“原始歌谣先秦诗歌(《诗经》《楚辞》)两汉诗歌(汉赋、汉乐府诗、古诗十九首)魏晋诗歌(建安诗歌、两晋诗歌)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歌”的进展历程。
上下五千年,我们的历史上涌现了很多美丽的诗篇。
她们犹如一粒粒金珠宝玉串成了中华文明的“皇冠”。
以下我们根据我国诗词进展的历程来一起学习和探究我们华夏的诗词之美。
诗词的语言有其特点和要求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沟通思想的工具。
对于诗词来说,除了上述功能以外,语言还是用来塑造诗词艺术形象的工具,也实通诗词和读者思想感情的媒介。
唐代诗人刘禹锡说:“心之精微,发而为文;文之神妙,咏而为诗。
”清代诗论家吴乔在《答万季野诗问》(文章)中说:“意喻(比方)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
”他形象地把文章比作米做成的饭,而把诗则比作米酿成的酒,恰到好处地说明白诗词与文章的区分。
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
有意思强调了诗词比文章更加浓缩,味道更加浓郁,语言理所当然的要更加精致。
正如明代诗人谢茂秦所说:“凡作近体,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朝霞散绮,讲之异茧操丝。
”强调了写作诗词必需要有精致的语言。
一、关于诗词的语言要求诗词是一种高雅的艺术。
其高雅并不在于它如何如何的浅显难懂,而在于它有不同于一般文章的意境、韵味以及情真意切的感人魅力。
它的语言越是自然流畅、通俗易懂,就越能获得其本身所具有的高雅艺术的社会效应。
对诗词语言的要求,总的要“意新语工”,“语意两工”。
诗歌特点及鉴赏关于诗歌特点及鉴赏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是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学体裁。
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诗歌特点及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诗歌特点高考考查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具备“诗歌思维”意识。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理解诗歌的难点在于诗歌表达的含蓄性,而理解诗歌的重点在于其抒情性。
要在短短的二十几个字里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就需要诗人精心选择词语和意象,大多数诗歌总是力求情感的含而不露,把情感借助意象及意境委婉地表达出来。
对读者来说,鉴赏就是一个反过程,需要读者通过对诗歌词语、意象的品味来把握诗人要表达的丰富情感。
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读者具备联想与想像力来补充诗歌留白,在品味中领悟诗歌妙处,这就是“诗歌思维”。
不少同学觉得诗歌难理解,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把诗歌当成诗歌读,不能根据诗歌的意象和意象组合展开联想和想像,通过对意象和意境的品味领悟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
这就需要在平时阅读鉴赏的时候注意培养这种素养。
比如: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思路解析】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通过诗歌中所给的意象加以再创造,形成画面感,进而力求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缺少联想和想像就会使答案成为诗句的简单扩展,造成失分。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简述诗歌的艺术特征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以下是对诗歌的艺术特征的简述,并对其进行拓展。
1. 音韵美:诗歌以其独特的音乐性和韵律美闻名。
通过押韵、节奏和音律的运用,诗歌能够营造出一种抒情、优美的感觉。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就展示了诗歌音韵美的魅力。
2. 布局结构:诗歌通常遵循特定的布局结构,如古典诗歌的律诗、现代诗歌的自由诗等。
这种布局结构使诗歌能够把握好节奏和韵律,增强整体的艺术效果。
3. 意象与比喻:诗歌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通过生动的形象和隐喻的运用,诗歌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例如,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颂歌经验之树》中的“人生是无边的河流,我们是这河流的水”以及“欢笑与泪水就是两种极端的表情”等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复杂性。
4. 简练精炼:诗歌以简练精炼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人通过有限的词汇和独特的结构,把最丰富的意蕴浓缩在短短的几行诗句中。
这种简练的特点使诗歌表达更加直接、深刻。
5. 情感表达: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传达。
通过抒发个人情感和经历,诗人可以与读者建立情感上的共鸣。
诗歌的情感表达常常是直接而深刻的,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总的来说,诗歌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音韵美、布局结构、意象与比喻、简练精炼以及情感表达等方面。
这些特征使诗歌成为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诗歌都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它通过独特的艺术特征传递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
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中国古代诗歌丰富多彩,充满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它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主题,在中国文学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分析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介绍一些代表作品。
一、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1. 抒发真情实感:中国古代诗歌以真实的情感表达为特点。
诗人们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和体验,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他们的心境。
2. 崇尚自然与人文: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山水、花草等。
同时,诗人们也关注人类的生活与命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3. 唯美的艺术表达:中国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而闻名。
诗人们运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使诗歌既富有美感又深入人心。
4. 倡导社会价值观:中国古代诗歌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还倡导着一系列的社会价值观。
例如,诗歌中弥漫着关于忠诚、孝顺和友情等亲情伦理观念。
二、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品1.《登鹳雀楼》- 王之涣:这首诗以婉约的词句表达了诗人对壮丽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游离于尘世的思考。
2.《静夜思》- 李白: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寂静中追溯过往、思考人生的情感。
它朴实而引人共鸣,被誉为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3.《清明》- 杜牧:这首诗以细腻而凄美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交织描绘,展示了中国文化中对于生死、离别等主题的深入思考。
4.《木兰诗》- 佚名: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的坚韧与勇敢。
它不仅是一首个人英雄主义的赞美,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儒家价值观。
5.《送别》- 王维:这首诗以宛转、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惋惜。
它通过对情感的深入挖掘,以及对自然景色的巧妙描绘,展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特色。
三、结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文学的瑰宝,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它们通过真情实感、自然与人文的崇尚、艺术表达的唯美和社会价值观的倡导,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深入思考和感受的途径。
请简要说明诗歌的特点
诗歌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内容集中:诗歌的内容通常是社会生活最为集中的反映,通过简短而精炼的文字,表达出丰富而深远的思想和情感。
2. 感情丰富:诗歌蕴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通过语言的韵律、节奏和意象,诗人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传递给读者。
3. 想象丰富:诗歌创作往往伴随着诗人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构造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文学世界。
4. 语言凝练: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每个字、每个词都经过精心挑选和安排,以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同时,诗歌的语言还具有形象性,通过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产生直观的感受和联想。
5. 韵律和谐:诗歌在形式上注重韵律和节奏的和谐。
分行排列、押韵、对仗等手法使得诗歌在视觉上呈现出独特的美感,同时在听觉上也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这种韵律和节奏的和谐使得诗歌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传唱性。
6. 形式多样:诗歌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包括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等多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格律、句式
和结构要求,为诗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总之,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充满感情和想象力的文学形式,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和韵律节奏,传递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的特点(总结5篇)诗的特点(总结5篇)诗的特点总结(一):诗的特点有韵文,有节奏感,有韵脚。
可是押韵宽松,并且诗的长短不限,韵脚也能够随时转换,韵脚不像近体诗必须用平声,是可平可仄的。
不要求对仗,可是能够使用对偶,格式也宽松,不在乎平仄、词性相对。
下笔出典,古朴沉雄,语言简单清新,这是因为高古的语言系统不完善的缘故,长久下来反而构成了一套让人感觉古拙的意境。
其实这些特点,都是相对于之后近体诗、词牌这些更高级、更精致的文学形式而言的。
随后在格律成熟之后,长短不齐的古体诗句子基本上也会成为律句,因为合律是好听顺耳的最简单方式,这种句子合律,只是体式,押韵,对偶上只合古风的诗体,我们称之为律古。
随着社会和文化的不断提高,不断精细化以及诗词意象的不可逆转性变化,真正意义上的古体诗很难再现。
今人仿作,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工业社会的油腻之气。
至于那些堆砌古词,连自我都不明白自我写的什么所谓新时代古风,可是是一袭工业流水线下的汉服罢了。
诗的特点总结(二):词是我国诗歌的一种形式,是一种诗体。
最初它的出现,是为配合音乐歌唱而写的歌词,初时也称曲子词。
由于是按乐填词,每首词都有自我的词调。
其乐曲来源,一般认为有四种情景:对民歌的加工和民间歌手的创制、根据大型歌舞曲或其他乐曲改制、少数民族地区或域外乐曲的袭用或改制、文人创制的乐曲等。
(参见陈振寰《读词常识》,上海古籍出版社)词调的名称叫词牌,词牌名称的由来,一般也有四种情景:乐曲的本名、填写较早而影响较大的某首词的题目、与某词调的创制或有关人物及故事、与词调所据的乐曲有关。
据不完全统计,词调总共在1000调以上,其中常用的约有100多个。
词分小令、中调、长调三类。
清毛先舒《填词名解》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自五十九字始至九十字止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者俱为长调,从字数上大约讲出了这三类词的特点。
词有令、引、近、慢等,令一般较短,引和近较长,慢又比引、近长。
词除一部分小令外,一般都分为两段,第一段被称为上片,或上阕,第二段被称为下片,或下阕。
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小编整理了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欢迎欣赏与借鉴。
一、诗歌特点1.形式是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分行排列、饱含真情、立意新颖、联想自然、跳跃自如、凝练集中、节奏和谐、形象生动、意境优美、虚实相生)二、诗歌分类1、按照表达方式划分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中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
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
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按照语言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 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
诗歌语言特点有哪些诗歌语言特点有哪些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歌语言特点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1、形象生动。
其特点是状物描形,使人读了富有实感,如入其境。
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用得特别好,表现了杏花的具体特征:鲜艳、热烈、红得象火,给人以闹哄哄的感觉,还表现了杏花枝头蜂飞蝶的热闹景象。
2、含蓄。
其特点是把思想感情隐藏在形象之中,做到“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首诗很含蓄,是对当时求仙学道的否定。
嫦娥偷吃了后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得的长生不老灵药,成了仙子,进入月宫,长生不老。
但居住在碧海青天,孤身只影,非常寂寞。
虽然长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呢?3、精炼。
其特点是用最少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容,字字珠玑。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二十八个字,描写了五组画面,每个画面都有一个中心,整幅画的中心是“人(断肠人)”。
4、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
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5、平淡,也称质朴。
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
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
6、绚丽。
其特点是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如杜牧《江南春》。
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诗歌体裁的特点诗歌是一种使用美学语言创作的文学体裁,它以其独特的形式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而被广泛认可。
诗歌有许多不同的体裁,每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诗歌体裁及其特点。
1. 抒情诗:抒情诗是表达诗人个人情感、情绪和体验的一种诗歌形式。
它倾向于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思考,通常通过诗人的主观视角来表达。
抒情诗的特点是情感真挚、表达直接、语言富有感染力,常使用修辞手法和意象来增强情绪的表达。
2. 叙事诗:叙事诗是讲述故事或事件的一种诗歌形式。
与散文不同,叙事诗在故事的叙述中更加注重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通过组织诗歌的形式和语言来传达故事的情节和情感。
叙事诗的特点是情节连贯、语言生动、节奏强烈,常包含对话和描写。
3. 技巧诗:技巧诗是一种以诗歌形式表现语言技巧的诗歌体裁。
它注重诗歌中的艺术和技巧性,包括韵律、韵脚、修辞手法等。
技巧诗的特点是形式丰富多样、语言巧妙、对诗歌的音韵和结构有较高的要求。
4. 构成诗:构成诗是一种将诗歌的形式结构与意义相结合的诗歌形式。
它通过构成诗歌的词、句、段落等元素的排列和组合来传达诗歌的意义和表达。
构成诗的特点是形式结构上的独特性、意义的多层次解读、形式与意义的有机结合。
5. 讽刺诗:讽刺诗是通过对特定对象或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嘲笑的一种诗歌形式。
它通过幽默、夸张和反讽等手法来揭示或批评某种观点、行为或社会现象。
讽刺诗的特点是善于运用幽默和讽刺,语言玩味性强,既娱乐又具有批评性。
总而言之,诗歌体裁的特点包括情感表达、故事叙述、语言技巧性、形式结构、意义组合和批判讽刺等。
每一种体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方式,但它们共同点在于以诗歌的形式语言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观点,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体验。
通过理解和欣赏不同体裁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诗歌的美和诗人的创造力。
诗歌的语言特点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辞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平淡中蕴含深意。
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3、清新明丽,含蓄清雅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青青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5、绚丽飘逸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化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婉约细腻体现“曲,细,柔”的特点,即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7、幽默讽刺此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8、雄浑骨力挺建,气壮山河,气吞宙宇,气度豁达,气概恢弘,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刚毅雄健。
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
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夕蓬勃的活力。
9、豪放豪迈奔放,谓之豪放。
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
就主体而言,其表现为: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阔达;气吞宇宙,力拔河山;傲骨嶙峋,狂荡不羁。
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显示出浑茫、浩渺的无限的阔达的景象,因而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飘渺,极目无垠。
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杰出代表,苏轼的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达雄壮的场面取胜。
10、沉郁当诗人沉思默处、义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
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
忧愁是杜甫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
11、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
诗歌的特点什么是诗歌?诗歌有什么特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回答:1、简答: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2、详答: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
《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
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
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
虞舜时期就有相关文献记载。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
中国古代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
《汉书·礼乐志》:“和亲之说难形,则发之於诗歌咏言,钟石筦弦。
”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
唐朝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於道也。
”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 唐宋翰林,极为深严之地,见於诗歌者多矣。
”鲁迅《书信集·致窦隐夫》:“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
”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氏陆园在鸣凤门内,……每逢佳日节期,州内文人名士在此聚会。
所吟诵的诗歌,后来荟为专集,名《蓬莱纪胜》。
”3、诗歌的特点: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诗歌的特点二、扩展知识:1、诗歌的表现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思想内容的集中性。
诗歌是一定的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表现。
“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
”(吴乔《围炉诗话》)诗歌思想内容的集中性主要体现在:它是通过创造意境(诗的形象)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
意境,就是内情与外景的水乳交融,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就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的富于诗味的艺术世界。
(二)表达方法的抒情性。
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样式。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毛诗序》)诗贵真情。
“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
”(别林斯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白居易)“诗的创作贵在自然流露。
诗的生成如像自然物的生存一般,不当掺以丝毫的矫揉造作。
我想新体诗的生命便在这里。
”(郭沫若)诗歌的抒情与其他文学样式的抒情相比较,其表现特别强烈。
(三)语言形式的音乐性。
诗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毛诗序),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点。
马克思说:“既然你用韵文写,你就应该把你的韵律安排得更艺术一些。
”鲁迅要求:“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
总之,诗的本质是:通过精心制作的语言,形象地表现独特的思想感情,巧妙地从特殊中显示一般,使自我的感觉世界和情感世界达到和谐与统一。
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
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
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
诗实际是一种语言”、“作为诗的观念的传达手段,文字这个因素也和用在散文里的表现有所不同,它在诗里本身就是目的,应该显得是精炼的。
”“诗也不能停留在内心的诗的观念上,而是要用语言把意造的形象表达出来。
在这方面,诗又有两种事要做:第一,诗必须使内在的(心里的)形象适应语言的表达能力,使二者完全契合;第二,诗用语言,不能象日常意识那样运用语言,必须对语言进行诗的处理,无论在词的选择和安排上,还是在语言的音调上,都要有区别于散文的表达方式。
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小编整理了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欢迎欣赏与借鉴。
一、诗歌特点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诗歌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小编整理了浅谈诗歌的特点、分类和写法,欢迎欣赏与借鉴。
一、诗歌特点1.形式是自由的2.内涵是开放的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分行排列、饱含真情、立意新颖、联想自然、跳跃自如、凝练集中、节奏和谐、形象生动、意境优美、虚实相生)二、诗歌分类1、按照表达方式划分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
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中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
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
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
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按照语言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诗歌特点: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诗歌的表现手法:比拟、夸张、借代。
诗歌的分类:古体诗、近体诗、词、曲。
古体诗分为楚辞体和乐府。
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诗歌按内容分为: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