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合理使用小知识
- 格式:pdf
- 大小:508.28 KB
- 文档页数: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科学地使用农药的一系列规范和原则。
这些准则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农药的效果,同时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风险。
以下是农药合理使用的一些准则:
1. 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作物类型、病虫害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避免滥用或盲目使用。
2. 遵循建议剂量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农药产品说明书中的建议剂量和使用方法施用农药,避免超量使用或错误使用。
3. 选择适宜的施用时间:根据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和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选择最适宜的农药施用时间。
4. 轮换使用不同类别的农药:避免连续使用相同类别的农药,以减少害虫或病菌对某种特定农药产生抗药性的风险。
5. 保护环境和非目标生物:避免农药对环境和非目标生物造成不必要的危害,采取措施保护周围生态系统的平衡。
6. 个人防护和安全措施:在农药施用时,使用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农药的危害。
7. 正确储存和处置:妥善储存农药,避免农药残留或过期药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依法正确处理废弃的农药容器。
这些准则旨在促进农药的有效使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同时确保作物的生产质量和产量。
实施这些准则需要农民和相关专业人士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科学指导和管理。
1。
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农药?1、选择适宜的施药器械选择适宜的施药器械,是保证施药效果的基础,不仅要选择施药器械的质量,防止出现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所防治的病虫草害以及所用药剂的特点进行选择。
例如:喷施杀菌剂时要求雾滴更细一些。
喷施土壤封闭的除草剂选用扇型喷头等。
2、确定防治适期任何一种病虫草害,都有它的防治适期,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不能盲目用药,用药过早或过晚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正确选择防治适期才能达到最理想的防治效果,不同的病虫草害有不同的防治适期,一般情况可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预测预报来确定。
3、掌握施药技术⑴选择适宜的天气条件施药前要掌握天气情况,刮大风、下雨不能喷药,下雨前不能喷药,有露水不能喷药,高温烈日下不能喷药。
⑵根据防治对象特点施药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采取相应的施药技术十分重要。
例如:在防治病害时,由于病菌一般在作物叶片的背面,因此施药时一定要将叶片背面喷施均匀;果树蚜虫一般发生在嫩梢上;山楂叶螨多在果树的内膛老叶片背面,喷药就要求有针对性。
4、注意安全间隔期农药安全间隔期为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时所要间隔的天数,农药残留量不超标,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不同的农药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使用时应按农药标签规定执行。
5、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农药防毒规程,正确配药、施药,做好废弃物处理和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农药中毒事故。
6、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按照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施药,防止污染农副产品。
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
7、使用农药应当注意保护环境、有益生物和珍稀物种。
严禁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
农药的使用应本着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科学使用农药,既能降低病虫草鼠的危害,不污染环境,又能增产增效。
1.对症下药首先要了解田间发生的是病害还是虫害,是哪种病哪种虫。
购买农药时应详细询问药剂的防治对象、使用浓度和方法,或认真阅读药剂瓶上的说明,弄清楚用途和使用方法,做到对症下药。
2.按防治指标用药病虫害不达到防治指标,不必用药剂防治。
因为每种害虫要到一定的密度(即防治指标)才有必要用药剂防治。
如麦蚜防治指标,拔节前200头/百茎;扬花期800头/百穗~1000头/百穗,否则用药得不偿失。
3.轮换使用农药防治一种病虫害,每个农户可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农药,进行轮换交替使用。
这次治虫用有机磷农药,下次可换用有机氯类,以缓解其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4.按照推荐剂量用药配药时切不可随意加大用药浓度,也不能仅用瓶盖进行估计。
要按农药配置标准进行准确配比。
5.合理复配混用农药科学合理的复配混用有利于充分发挥现有农药制剂的作用,但不能盲目地搞“二合一”、“三合一”,复配混用应掌握:一是混合后不发生不良的物理化学变化,对遇碱性物质分解失效的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混配;二是混合后对作物无不良影响;三是混配后不能降低药效;四是最好现混现用,不能乱混乱用。
6.谨慎使用高剧毒农药使用高剧毒农药时,一定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执行。
3911、呋喃丹等高剧毒农药,不得用蔬菜、瓜果、中药材等。
在其他作物上使用,也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用法执行。
严禁用农药毒鱼、虾、鸟、兽等,以免造成人畜中毒,污染水体。
7.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为了避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确保人体健康,要根据《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掌握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山西长治市农业局杨帆苏茂盛ZH O N GZ H IYE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农民文摘年第5期。
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在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化学防治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滥用农药有许多副作用,必须科学使用农药,做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
要做到合理使用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症用药农药的种类很多,每一种农药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
只有准确地掌握防治对象,才能做到对症用药。
(2)适时用药病虫诊断清楚了,还有一个防治时机问题,只有搞好病虫测报,才能准确地掌握病虫发生动态,确定防治适期。
如防治果树食心虫必须掌握成虫羽化上树产卵,幼虫孵化蛀果前,防治早了成虫还未羽化上树不起作用;防治迟了幼虫已钻进果子里,防治成了马后炮。
(3)科学用药防治一种病或一种虫的药剂种类有多种,选用什么药,不用什么药,要本着经济、有效和供应方便加以选择。
要采用常用浓度,不要擅自随便提高浓度。
配制农药要经过计算,在定量水中加药,要用称量或量筒量,不能用药瓶盖冒兑。
浓度高了发生药害,浓度低了防治不住病虫。
树上喷药要先喷上部后喷下部,先内膛后外围。
防治果实病虫害,喷药要集中到果实上,防治叶部病虫要把药喷到叶片上,要注意喷到叶背面。
把药喷均匀周到,不要喷得过多,流到地上。
(4)混合用药在果树生产中,在同一个时期往往有几种害虫和几种病害同时发生,须将两种以上农药混合使用。
混合使用农药,能兼治几种病虫,节省了劳力,抓住了时机,提高了防治效果。
但要注意,不是任何两种农药都可混合,一定要做到农药混合不失效,不破坏固有的理化性质,不造成药害。
现在生产的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硫杀菌剂多是酸性,遇到碱性农药容易发生碱分解,不宜混合使用。
这些药一般不要和石硫合剂、波尔多液混合使用。
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虽都是碱性,二者混合立即产生黑褐色的硫化铜沉淀,用到植物上会发生药害,石硫合剂和波尔多液均遭破坏,不能混合。
(5)轮换用药一种农药长期使用,病虫对农药往往产生抗药性。
克服抗药性的重要方法是轮换用药。
不要在一个果园里连续多年使用一两种农药,在一年里可轮换使用几种农药,不要随便提高或降低农药的浓度。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科学施药,提高农药利用率合理选用农药品种、剂型和配方,根据作物品种、病虫害特点、发生程度等因素合理施药。
在施药过程中,要正确掌握施药时间、剂量和频次等关键参数,确保药效达到最佳。
二、安全使用,减少农药残留合理使用农药,注意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期限内不得超量使用农药。
遵守农药施药间隔期,不违规使用农药。
有计划地轮换农药,以减少农药残留。
三、合理配方,降低农药风险在配方时,要考虑农药在作物上的附着性、转运性和残留性,选择适合的辅助剂。
同时,结合病虫害的多重防治技术,降低对农药的依赖性。
四、严控防治标准,避免滥用农药合理设置田间标准,根据病虫害种类和程度,确定农药使用剂量。
严禁超标农药、禁用农药的使用。
对即将或已发生抗性的病虫害,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五、提高安全意识,保护自身健康农药使用者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佩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农药。
使用前后要洗手洗脸,饮食前要洗净农作物。
特别是禁用农药的农作物,在收获前要注意避免误食。
六、科学培训,提高农药使用技能加强对农民和农药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农药使用技能和安全意识。
宣传合理使用农药的重要性,引导农户遵循农业部门的指导意见。
七、监测评估,保障农药使用效果加强农药残留监测评估工作,定期抽检农产品,保障农药使用效果。
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总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制定和实施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保护环境、减少农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才能实现农药的最佳效果,保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药使用知识汇总一、概述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它对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人体健康,提高农药使用效果,降低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本文对农药使用知识进行了汇总,以供农业生产者参考。
二、农药分类根据农药的作用对象和作用方式,农药可分为以下几类:1.杀虫剂:用于防治作物害虫,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等。
2.杀菌剂:用于防治作物病害,如苯并咪唑类、多菌灵类、三唑类等。
3.除草剂:用于防治杂草,如草甘膦、百草枯、2,4-D等。
4.杀鼠剂:用于防治鼠害,如敌鼠钠盐、溴鼠灵等。
5.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作物生长,如矮壮素、多效唑等。
6.杀螨剂:用于防治作物螨类,如阿维菌素、苯螨特等。
三、农药使用原则1.选用农药时要根据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程度、抗药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剂型。
2.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上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使用农药,不得随意增减剂量和浓度。
3.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药,以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4.在农药使用过程中,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防护用品,避免农药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5.农药使用后,要对施药器械进行清洗,避免农药残留。
四、农药使用注意事项1.避免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如开花、结果期)使用农药,以免影响作物品质。
2.避免在高温、高湿、大风等不良天气条件下使用农药,以免影响农药效果和人体健康。
3.避免将农药直接喷洒在土壤和水源上,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4.避免使用过期、失效、变质的农药。
5.避免将不同农药混合使用,以免产生化学反应,降低农药效果。
五、农药残留控制1.严格按照农药使用间隔期使用农药,确保农药残留降至最低。
2.在收获前一段时间内,避免使用农药,以免农药残留影响农产品质量。
3.对于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
4.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农药是保护农作物免受害虫、病菌和杂草侵害的重要工具。
然而,不正确使用农药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人们安全合理地使用农药。
首先,选择适当的农药。
在使用农药之前,请仔细研究和了解不同种类的农药,并选择适合你种植作物和问题的农药。
在选择农药时,要考虑农作物的敏感性、季节和气候条件等因素。
此外,使用农药的时间和剂量也非常重要。
根据害虫或病菌的生命周期和作物的生长阶段,选择最佳的农药使用时间。
注意农药的剂量,不要过度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储存和处理农药要安全。
农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儿童和宠物。
不要将农药携带到食品和饮水容器附近。
当需要丢弃农药时,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
不要将农药倒入下水道或户外,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使用农药时,还要注意与其他人的沟通和协作。
农药使用可能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在使用农药之前,要提前通知附近的居民,并确保采取措施保护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最后,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农药设备。
确保农药喷雾器等设备正常工作,以免造成农药的浪费或漏洞。
当发现设备有任何问题时,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总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对于保护作物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适当的农药、正确使用农药、妥善储存和处理农药,并与其他人合作,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类的负面影响。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农药设备也能确保农药的有效使用。
让我们共同努力,实现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目标。
农药施用原则
农药施用原则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安全、有效地使用农药的一些基本原则。
常见的农药施用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选择适合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选择对目标病
虫害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且要符合国家的农药标准和规定。
2.正确使用剂量:根据农作物的品种、生长期、病虫害的发生
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农药的使用剂量,遵循施用剂量的标准和建议。
过高的剂量可能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对人畜和环境造成危害;而过低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3.选择适宜的施用方式:根据不同的病虫害和作物的特点,选
择合适的农药施用方式,如喷雾、浸泡、灌溉等。
同时,要合理选择施药的时间和天气条件,避免雨天或气温过高的情况下施药,减少农药的流失和失效。
4.防止农药抗性的发生:合理轮换和组合农药,避免长期连续
使用同一种农药,以防止目标病虫害对农药产生抗性。
不滥用农药,遵循合理使用周期和安全间隔期,减少农药的使用频率。
5.保护环境和生态:农药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不破坏生态平衡,
避免对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
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对地下水、土壤和农作物的环境负荷。
6.合理的农药储存和处理:储存农药要符合相应规定,防止农
药污染和泄漏;农药瓶或容器要妥善处理,不能乱扔,以免对环境和人畜造成威胁。
总的来说,农药施用原则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农药的利用效率,同时最大程度地避免农药造成的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
2023农药使用小常识2023农药使用小常识1、农药间混用的原则。
8.1.多位点杀菌剂:一般选择性较差,作用靶点在靶标和非靶标生物中没有差异或差异较小,使用时主要利用病原菌与作物对药剂的忍耐程度差异,选择适当时期合理使用剂量。
这种类型的杀菌剂必须不具有内吸性,以免药害,防治植物病害只具有保护作用。
如果加工中加入渗透剂或颗粒过细,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植物体,即可造成药害。
多位点杀菌剂的主要种类和品种:无机杀菌剂(铜制剂、硫制剂等)、有机硫杀菌剂(福美锌、福美双、福美甲胂、丙森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二硫氰基甲烷等)、取代苯类(五氯硝基苯、百菌清)、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扑海因、菌核净)、植物素杀菌剂(乙蒜素)8.1.1.铜素杀菌剂:包括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琥胶肥酸铜、络氨铜等。
铜等重金属离子可以破坏细胞膜的透性、钝化蛋白、干扰Mg++、K+平衡,影响叶绿素代谢和呼吸作用等,没有选择性。
为了防止铜等重金属离子的药害,一般制成难溶性盐类或络合物杀菌剂,减少游离的铜离子。
如波尔多液(Bordeaux mixture)就是将易溶于水的硫酸铜与石灰反应产生难溶性的碱式硫酸铜,使用以后在生物和环境物理化学作用下逐步释放铜离子起杀菌作用。
这不仅延长了持效期,而且增加了安全性。
Cu(SO)45H2O + CaO +H2OCuSO4xCu(OH)2yCa(OH)2zH2O (xyz因配置方法和配比不同而异). 但是如果波尔多液等难溶性铜盐中含有多余的 Ca++或Cu++,以及在高温、高湿和前后使用酸、碱性化合物时,会加速铜离子的释放,容易造成药害。
已知对Ca++ 敏感的有茄科、葫芦科、葡萄等作物;对Cu++ 特别敏感的有李、桃、鸭梨、白菜、小麦等;对Cu++比较敏感的有苹果、中国梨、柿、大豆、芜箐等作物。
铜制剂药害症状:可使黄瓜、苹果等叶片褪绿、幼芽和叶缘叶尖青枯、叶斑及类似病毒病的花叶症状等,果实上形成小黑点锈斑。
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防护措施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农药的无节制使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可能对农民和消费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合理使用农药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一、合理使用农药1.认识农药的种类和用途农药可以分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多种类型。
在使用农药之前,农民应该对不同种类的农药有所了解,明确其用途和适用对象。
只有正确选择使用适合的农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农药的使用应遵循农药的标签说明和相关法律法规。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仔细阅读农药的说明书,了解其使用方法、剂量、施用时机等信息,并按照说明进行操作。
注意不要超量使用,并遵循推荐的使用频率。
3.防止农药滥用农药滥用会导致农田土壤和水源等环境污染,还可能对作物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农民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量使用,避免农药的无效和浪费。
此外,农药的储存也需要注意防潮、防晒和防火等措施,避免农药失效或者造成安全隐患。
二、安全防护措施1.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农民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以减少对皮肤的接触和吸入农药的风险。
防护服装通常包括帽子、面具、手套、长袖衣物、长裤和防护鞋等。
同时,使用防护服装还可以防止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使用防护工具和设备除了防护服装,农民还应使用合适的防护工具和设备,如喷雾器、面罩、手推车等。
这些工具和设备有助于农药的均匀喷洒,并减少了人体暴露于农药的机会。
3.遵循施药原则在施药过程中,农民要注意风向和风速等气象条件,避免在风力较大的时候施药,以免农药飘散到非目标区域。
此外,也要避免在高温和强光暴晒的情况下进行施药,以免农药因受热而挥发或降解。
4.保持个人卫生和清洁农民在使用农药后应及时洗手、洗脸和洗澡,以去除残留在皮肤表面的农药。
同时,要保持室内环境的卫生和清洁,定期清洗农药容器和喷雾设备,防止农药残留。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是指合理、科学、安全地使用农药的一系列技术措施,以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和控制病虫害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农药安全使用的技术:
1. 选择性使用农药: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病虫害类型,选择具有高效、低毒性和低残留的农药,并尽量避免使用高毒性和长期残留的农药。
2. 合理施药剂量:根据病虫害的程度和作物的生长情况,合理确定施药的剂量,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效果,同时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3. 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根据作物的种植方式和病虫害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如喷雾、喷粉、浸种等,以提高农药的接触效果和利用率。
4. 防止农药残留:在施药前,应仔细阅读农药的使用说明,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使用,避免过量使用或误用农药,以减少残留的风险。
5. 注意施药时间和频率: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病虫害的季节规律,选择正确的施药时间和频率,以提高农药的控制效果,同时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6. 定期检测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定期对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超标的产品,以保障农产品的安全。
7. 加强培训和宣传:加强对农民、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宣传,以提高其对农药安全使用的认识和技能,促进农药安全使用的普及和推广。
通过采取这些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合理使用农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甚至绝收。
为了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合理使用农药成为一种重要的措施。
本文将探讨如何合理使用农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一、选择适宜的农药种类在合理使用农药的前提下,首先需要选择适宜的农药种类。
根据农作物所受到的病虫害类型和程度,选择对应的农药进行防治。
例如,针对叶螨的侵害,可以选择杀螨类农药;对于病毒感染,应选用抗病毒类农药。
正确选择农药种类可以提高治理效果。
二、遵守农药使用规定合理使用农药要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农药使用规定。
使用农药时,应按照农药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措施进行操作,确保人畜安全。
同时,应关注农药的使用周期和使用剂量,掌握合理使用的频率和剂量,以免产生过量使用导致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问题。
三、注意农药施药时机农药施药时机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农药的效果。
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病虫害的入侵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农作物受害前或受害刚开始时就进行农药的施用,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病虫害的流行规律,合理安排农药的施用时机,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四、合理配置农药剂量农药剂量的合理配置直接影响到防治效果和农产品质量。
过低的剂量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而过高的剂量则容易导致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根据作物种类、病虫害发生程度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施药方案,确保农药剂量的合理配置。
五、实施轮作和阳光照射为了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可以采用轮作和阳光照射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
轮作可以使土壤中的病虫害减少,降低对农作物的危害;阳光照射可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病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合理轮作和阳光照射的实施,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六、加强生态系统管理在农田管理中,要重视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增加有益生物的数量,形成生物多样性,调节农田生态平衡。
合理营造和维护良好的农田生态环境,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轻对农药的依赖,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安全使用农药知识
一、为什么要使用农药
1、用来控制害虫:农药可以杀死有害昆虫,减少其对农作物和动物的危害;
2、增加作物产量:农药可以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增加其产量;
3、保护农作物免受疾病侵害:农药可以控制植物病害,使作物免受病害的侵害;
4、保护种子品质:农药可以控制对植物繁殖影响的有害昆虫,保护种子品质。
二、安全使用农药的原则
1、合理选择:根据害虫种类、生长期、害虫数量、作物类型等,合理选择合适的农药;
2、减少使用量: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有利于控制害虫,同时降低污染风险;
3、恰当配比:结合农药使用量和毒性,合理配比,以提高农药的灭杀效果;
4、正确使用:根据使用说明,正确按照使用要求使用,以达到较佳的农药控制效果;
5、防止污染:使用农药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避免越界施用,以防止污染环境和食品。
三、安全使用农药的措施
1、使用前:使用前,要检查农药材料、有效期、毒性、可溶解性、使用方法等,以确保其质量合格;
2、使用中:施用农药时,要注意施用方法、施用量、施药时机和施药环境,避免污染食品和环境;
3、使用后:使用完农药后,要及时清洗施药器具,将被施药的工具清洗晒干,以防止农药污染环境和食物;
4、禁止一切无证有毒农药使用:国家规定,禁止一切无法核实有效期、效力和毒性的无证农药使用。
农药安全使用注意事项1、根据农药毒性级别、施药方法和地点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2、工作人员施药期间不准进食、饮水和抽烟。
3、施药时要注意天气情况,一般雨天、雨前、大风天气、气温高时不要喷药。
4、工作人员要始终处于上方向位置施药。
5、库房熏蒸应设置禁止入内、有毒等标志。
室内气温应低于35度,必须由二人以上轮流进行。
6、农药拌种应远离住宅区、水源、食品库、畜舍并且通风良好的场地可进行,不得用手接触操作。
7、施用高毒农药,必须有二名以上人员操作;施药人员每日工作不超过6小时,连续施药不超过5天。
8、施药时,不允许非操作人员和家畜在施区停留,凡施过药的区域,应设立警告标志。
9、临时在田间放置的农药,浸药种子及施药器械必须有人看管。
10、施药人员如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
应立即离开现场急救治疗。
11、不要用嘴去吸堵塞的喷头。
12、一般至少要24小时后才能进入喷药的田间。
13、身体不健康或孕妇不得进行施药工作。
14、不要让儿童接触和施用农药。
15、凡订出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品种,均按照标准的要求执行,尚未制定标准的品种,严格按照办理农药登记时的批准的标签施药,并执行下列规定:(1)高毒农药不准用于蔬菜、茶叶、果树、中药材等作物,不准用于卫生虫害与人、畜皮肤病。
(2)高残留农药不准在果树、蔬菜、茶树、中药材、烟草、咖啡、胡椒、香料等作物上使用。
(3)三氯杀满醇不得用于茶叶。
(4)禁用农药毒鱼、虾、青蛙和有益的鸟兽。
(5)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品种。
猴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xx年三月农药安全使用注意事项(二)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的害虫和病害,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药的不当使用和安全隐患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确保农药的安全使用,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农民的健康,下面将介绍农药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农药选择合适的农药是农药安全使用的首要步骤。
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作物的种类、害虫的种类和数量、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农药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农药,应该遵循安全、经济、有效、简易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对口农药必须根据防治对象选择防治效果好的农药,做到有的放失、对症下药,这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的关键。
否则,不仅防治效果差,而且还会浪费农药,贻误防治时机,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首先,要了解田间发生的是病害还是虫害,是什么病或是什么虫。
其次,还要了解所购农药的成份、特性、用途。
如杀菌剂中的硫制剂对白粉病菌有效,而对白粉病无效;杀虫剂中的胃毒剂对咀嚼式口器的害虫有效,而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无效;内吸剂一般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触杀剂对各种口器的害虫都有效;有机氯杀螨剂只对植食性螨类(红蜘蛛)有效,而对昆虫无效。
如果用药错误,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防效,甚至还会造成比病虫草害更大的危害。
因此,必须根据防治对象选用适宜的农药,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药剂本身的效能。
2按防治指标施药每种病虫害的发生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对农作物造成危害和经济损失。
因此,要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制定的病虫草害防治指标来施药,不要一见到病、虫就喷药。
如果没有达到防治指标就施药,不仅会造成人力和农药的浪费,还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反之,如果超过了防治指标再施药防治,也会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3适时用药应根据不同病虫草的发生危害特点和药剂的性能,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适时用药。
对于病害,要在发病中心区和病菌侵入寄主之前进行防治;对害虫要掌握在低龄幼虫时期用药,对有钻蛀习性的害虫,应在害虫钻蛀前用药。
在草害防治方面,杂草在萌芽和初生阶段,对药剂比较敏感,以后随着生长抗药力逐渐增强。
因此,宜在杂草萌芽期或幼苗期施药防治。
同时,也规避了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期,减少了对天敌的杀伤。
另外,为了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施药时间的选择应考虑天气条件,在大雨、大风天气不施药,中午高温时间不施药等。
4选择适当的施药方法施药方法很多,各有利弊,要根据病虫草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和发生环境等确定施药方法。
农药使用指南大全一、前言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它对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提高农药使用效果,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特制定本农药使用指南大全。
二、农药使用原则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药使用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推广生物防治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合理选药,对症下药: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和抗药性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和剂型,避免盲目使用。
3.适量用药,避免过量:根据农药标签上的推荐剂量和施药次数,合理控制用药量,避免过量使用。
4.安全用药,保护环境:遵守农药使用规定,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农药对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三、农药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农药性质:在购买农药前,了解农药的成分、剂型、毒性、作用机理等信息,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
2.阅读农药标签:农药标签是农药使用的重要依据,应详细阅读农药标签上的内容,包括农药名称、剂型、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3.准备施药工具:根据农药剂型和施药方式,准备相应的施药工具,如喷雾器、喷粉器、撒饵机等。
4.做好个人防护:在施药过程中,应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农药接触皮肤和吸入。
四、农药使用方法1.喷雾法:适用于液态农药,通过喷雾器将农药均匀喷洒在作物叶片上。
喷雾时应注意喷头与作物叶片的距离,喷洒均匀,避免药液流失。
2.喷粉法:适用于固态农药,通过喷粉器将农药粉末均匀撒在作物叶片上。
喷粉时应注意喷粉器的调节,避免粉末飘散。
3.撒饵法:适用于固态农药,通过撒饵机将农药颗粒均匀撒在作物根部附近。
撒饵时应注意撒饵机的调节,避免颗粒散落。
4.注射法:适用于液态农药,通过注射器将农药注射到作物茎秆或根部。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常识
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常识如下:
1.配药、搬药时,要注意保护,防止农药沾染皮肤、眼睛。
2.严禁徒手拌药、施药,以及包衣后的种子。
3.不得在逆风、大风、雨前、雨中、中午高温时喷药。
4.使用手动和机动药械时,不得左右同时喷药。
5.在操作时禁止吸烟、喝水、吃东西,不得徒手擦嘴、脸、眼睛,不得互相喷射嬉闹。
6.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处理后立即携带农药标签送医:药溅入眼立即将眼睑翻开用清水冲洗10—15分钟;溅入口中立即喝大量的水,催吐;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并脱去污染的衣服、漱口、擦洗手。
合理使用农药十要点合理使用农药十要点:农药种类很多,只有熟悉农药,才能合理使用农药;只有掌握其要点,才会提高防治效果。
1、诊断要确切:植物病虫害发生以后,要认真诊断。
对难以确诊的,应请教科技人员或专家认定。
确诊是对症下药的基础,也是提高防治效果的关键。
2、农药要熟悉:熟悉农药主要品种的性能、特点、防治对象和使用范围,是正确用药的保证。
3、用药要对症:各种农药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
只有对症,才能做到经济有效;若不对症,后患难测。
4、喷药要适时:植物病、虫、草害种类多,发生蔓延条件不同,为害有迟有早,受害程度有轻有重。
因此,要根据它们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程度,确定防治适期。
防治虫害,应在成虫产卵高峰期或幼虫初孵期进行,因为三龄前幼虫集中、体小、抗药力弱。
因此,抓住卵孵化盛期至幼虫三龄前喷药最为适时。
防治病害,应在病菌孢子萌发期,即发病前和发病初期喷药最好。
5、配药要适量:配药量过多过少都不利。
配药过多,会发生药害,加大成本,造成浪费,特别是会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给今后防治造成困难。
若配药过少,杀不死病虫,劳而无功。
6、施药要得法:农药的使用方法很多,应根据药剂特点和防治对象,采用适当的施药法,做到用药少,防效好,持效长,污染少。
7、防治要适位:根据病虫害的为害特点,掌握重点防治部位,才会高效。
例如红蜘蛛等害虫主要在叶背为害,因此药液喷至叶背才可提高防效。
8、药次要适当:喷1次药一般不能控制病虫为害,尤其是病害,因病菌萌发很不一致,应根据情况,隔10天左右喷(撒)1次,连喷2至4次。
而虫害产卵孵化较为集中,喷1至2次即可消灭。
9、混用要得当:如常用的乐果、辛硫磷、敌杀死等弱酸性或中性农药不能与碱性农药石硫合剂等混用,否则会分解失效。
碱性农药石硫合剂也不能与波尔多液混用,否则会产生过量的可溶性铜,引起药害。
含有钙元素的砷酸钙、石硫合剂等农药不能与乳剂农药混用,否则会发生分层或沉淀,降低药效。
化学农药不能与微生物农药混用。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作物病虫害防治1.了解病虫害:使用农药前,应充分了解作物病虫害的种类、发病规律和传播途径,以便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
2.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种类和程度,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尽量选择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
3.适时用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确定最佳的用药时间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4.适量用药:根据病虫害的程度和作物生长情况,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避免过量使用。
5.合理混用:当需要同时防治多种病虫害时,应合理混用不同种类的农药,以提高防治效果,避免产生药害。
二、农药安全使用1.遵守农药使用规定:使用农药时应遵守国家相关的农药使用规定,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
2.防护措施:使用农药时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确保个人安全。
3.施药安全:施药时应避免直接接触农药,施药后应及时清洗施药器具和身体。
4.贮存安全:农药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远离食品和饲料,并标识清晰、避免误食或误用。
三、环境保护1.减少用药量:应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防止污染:使用农药时应防止对水源、土壤等环境造成污染,严禁将废弃物直接丢弃在环境中。
3.保护天敌:在使用农药时,应尽量避免对天敌的伤害,保护生物多样性。
4.轮换使用:应尽量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以降低对环境的适应性,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1.选用低毒农药:应尽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遵守安全间隔期:在农产品采收前应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避免农产品中残留有农药。
3.定期检测:应对农产品进行定期的检测,确保其质量安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选择和使用农药的一套原则和规定,旨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以下是与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相关的内容:1. 农药使用的目的和原则:农药使用的主要目的是用于防治农作物害虫、病害和杂草,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合理使用农药的原则包括: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和绿色用药。
同时,还应当综合考虑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害虫、病害类型和发生程度,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和使用期限。
2. 农药使用的注意事项:(1)农药使用前要了解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和病虫害发生规律,以便合理制定防治计划。
(2)农药使用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剂型和浓度,并按照使用说明和配方比例进行配制。
(3)严禁将农药超量使用、乱投乱撒,严禁使用过期、变质或品质不合格的农药。
(4)农药使用时要注意避开天气条件不佳(如高温、强风、高湿度等)的时段,以免影响使用效果和环境安全。
(5)农药使用后要注意清洗使用工具和防护装备,避免交叉感染和危害人体健康。
3. 农药使用的环境和健康保护:(1)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源、土壤、空气和生态环境,避免农药污染。
(2)农药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农民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建议在进行农药喷洒等作业时,佩戴防护用具(如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农药使用后要做好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 农药残留的控制和监测:(1)农药使用后要掌握使用的农药品种、使用量和使用期限,并保留相应的使用记录。
(2)要定期对作物进行农药残留监测和检测,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卫生。
(3)对于检测出农药超标的农产品,要及时处理,避免流入市场,减少对消费者的潜在危害。
5. 农药合理使用的宣传和培训:(1)加强对农民、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药销售企业的农药合理使用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
(2)通过开展农药合理使用技术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技能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