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之动力总成篇
- 格式:docx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26
2023年动力总成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动力总成是汽车行业中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汽车的“心脏”。
它不仅决定着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指标,同时也对汽车的经济性、环保性和可靠性有着直接影响。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重构,动力总成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需求也在逐步增长。
本文将对动力总成行业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全球动力总成市场概况目前全球动力总成市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内燃机动力总成,另一种是新能源动力总成。
其中,传统的内燃机动力总成在市场占有率上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新能源动力总成的市场份额在逐步扩大。
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动力总成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步扩大。
2020年,全球动力总成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5万亿美元。
其中,传统内燃机市场规模为1.0万亿美元,新能源市场规模为0.5万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全球动力总成市场规模将达到1.7万亿美元,其中新能源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0万亿美元。
二、国内动力总成市场现状我国动力总成市场早期主要以传统内燃机市场为主,但近年来随着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变化,新能源动力总成市场开始崛起。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动力总成产能达到1.2亿台左右,其中新能源动力总成产能约为800万台。
由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动力总成市场需求量逐步增加。
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总成市场规模将达到3.8万亿元左右,其中新能源市场需求将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三、市场竞争格局分析当前全球动力总成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主要竞争企业包括大众、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等。
其中,大众、通用、福特一直处于市场前列。
在新能源市场方面,特斯拉一直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份额。
而在国内市场方面,一些本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如比亚迪、蔚来、小鹏等,逐渐崛起成为新能源动力总成领域的竞争对手。
四、市场机遇和挑战市场机遇: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普及,新能源动力总成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企业在新能源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动力总成相关技术分析【摘要】当今的汽车工业,能够给人类的出行带来快捷和方便,但同时也会导致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为了汽车工业能够可持续发展,我们就需要新的技术或者新的能源来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
本文分析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动力总成方面的一些技术成果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动力总成相关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工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汽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能够满足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汽车也开始从奢侈品慢慢变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开始不断的涌入每个家庭。
汽车的增多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首先是能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储存的石油和天然气变得越来越少;然后是环境的污染,堵车、噪音、尾气污染等都在不断的侵蚀自然和人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技术和新的能源,促使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先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简单的介绍,再着重阐述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
1 新能源汽车概述新能源汽车是指动力来源除了使用传统能源之外的所有汽车。
它是将现今汽车方面比较先进的技术进行综合。
新能源汽车主要可以分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等三类。
燃料电池汽车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电流来驱动的汽车。
它具有以下优点:燃油经济性好;尾气排放近似为零,对环境污染小;运行振动小、没有噪声污染。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使用内燃机和电驱动两种驱动方式相混合的汽车。
它能够针对行驶环境的不同,从而使用不同的驱动方式,可具有两种驱动方式的优点。
纯电动汽车是指依靠动力电池进行驱动的汽车,该技术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成熟,只要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就行。
但纯电动汽车发展仍存在很多瓶颈,比如蓄电池储存的能量太少,电池生产成本贵,需要经常充电等等。
2 驱动系统及动力总成相关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主要由电源系统和驱动系统组成。
电源系统的性能是汽车行驶里程、运行成本的关键所在;驱动系统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它决定了汽车的动力性能。
栏目编辑:高中伟g z w@m o t o r c h i n a.c o m鑭N e w Energy Vehicles新能源汽车刘春晖(本刊编委会委员1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现任山东华宇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教硏室主任,有多年的一线汽车电气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维修工作经验。
现从事汽车类专业学生专业课的教学工作。
在各级汽车维修类杂志上公幵发表论文30篇,出版汽车维修类图书23部。
奥迪e-tron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下}♦文/山东刘春晖(接卜期)2.电机的端面密封由于对转子轴内性能要求的原因,电机是通过转子内部冷却 系统用冷却液来冷却的。
要想不让电机内冷却液去往定子,就采用 端面密封来让旋转着的转子轴与不动的売体实现密封。
这种端面 密封属于轴向密封,与径向轴密封圈相比,能承受更高的转速。
受 结构所限,前部电机采用一个端面密封,后部电机采用两个端面 密封。
要想实现端面密封的功能,转动环之间的密封间隙必须要冷 却和润滑。
为了能在所有工作条件下都保证这个状态,密封转动 环在制造时采用了激光结构。
这种激光结构还能把冷却液压回入 转子轴,但是无法阻止非常小的泄漏。
漏出的冷却液被收集到一 个储液罐内,储液罐是用螺栓拧在电机内的。
在前桥上,坐标转 换器盖有个隆起,冷却液被收集到这个隆起内,此处还有一个排 放螺塞。
电机的端面密封用于实现旋转的转子轴与不动的壳体之间 的密封,前部电机采用一个端面密封(图11),后部电机采用两个端 面密封(图12)。
端面密封需要有技术性泄漏,相关部位设置有排图11前桥电机的端面密封端面密封端面密封图12后桥电机的端面密封液螺栓和储液罐(图13)所采用的激光结构会把大量冷却液送回电 机,漏出的冷却液被收集到专门的空间内(前桥)或者储液罐内(后 桥),这些冷却液在进行保养周期检查时需要排空,当前的维修手 册中没有规定更换这些密封件1图14)。
注意:由于是采用特殊的方法生产的,因此只能是同一面密 封的两个件相匹配,互换是不行的。
汽车机械制造中的动力总成开发的影响动力总成是汽车机械制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对汽车性能和效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动力总成开发的影响方面进行论述。
一、动力总成开发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动力总成是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包括发动机、变速器以及传动装置等。
这些部件的开发水平直接决定了汽车的性能表现。
具体来说,动力总成开发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燃油经济性动力总成的开发水平决定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即单位能源下的行驶里程。
通过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和降低传动系统的传输损失,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例如,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轻量化设计,可以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从而减少汽车的运行成本。
1.2 加速性能动力总成的开发水平还会影响汽车的加速性能。
通过提高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输出,并与适当的变速器匹配,可以使汽车获得更好的加速性能。
这对于提高驾驶乐趣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3 排放性能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动力总成的开发也要注重汽车的排放性能。
通过控制发动机排放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合理设计和选择排气系统和催化转化器等装置也能达到更低的尾气排放标准。
二、动力总成开发对汽车效能的影响除了对汽车性能的影响外,动力总成的开发还对汽车的效能产生重要影响。
这里的效能主要指的是车辆的可靠性、维修性以及寿命等方面。
2.1 可靠性动力总成的开发水平决定了汽车的可靠性。
通过采用优质的材料和先进的制造工艺,可以提高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这对于减少汽车的故障率和降低维修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2 维修性动力总成的开发还应注重汽车的维修性。
例如,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标准化部件可以简化维修,提高维修效率和降低维修成本。
此外,合理的维修指导和配套的售后服务也能提高用户对汽车的满意度。
2.3 寿命动力总成的开发水平还决定了汽车的寿命。
通过选用高品质的材料和严格控制制造过程,可以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新能源汽车行业动力系统方案第一章动力电池技术 (3)1.1 电池类型概述 (3)1.2 电池功能评价 (3)1.3 电池管理系统 (4)1.4 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 (4)第二章电机与电控技术 (4)2.1 电机类型与特性 (4)2.1.1 电机类型概述 (4)2.1.2 电机特性分析 (5)2.2 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5)2.2.1 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概述 (5)2.2.2 电机驱动控制策略 (5)2.2.3 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发展趋势 (5)2.3 电机冷却与散热 (6)2.3.1 电机冷却方式 (6)2.3.2 电机散热设计 (6)2.4 电机故障诊断与保护 (6)2.4.1 电机故障类型 (6)2.4.2 电机故障诊断方法 (6)2.4.3 电机保护措施 (6)第三章动力系统集成与匹配 (6)3.1 动力系统结构设计 (7)3.1.1 结构设计原则 (7)3.1.2 结构设计内容 (7)3.2 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7)3.2.1 参数匹配原则 (7)3.2.2 参数匹配方法 (7)3.3 动力系统仿真与优化 (8)3.3.1 仿真方法 (8)3.3.2 优化目标 (8)3.4 动力系统集成测试 (8)3.4.1 测试方法 (8)3.4.2 测试内容 (8)第四章动力系统安全与可靠性 (8)4.1 安全标准与法规 (8)4.2 动力系统故障预防 (9)4.3 动力系统故障诊断 (9)4.4 动力系统可靠性评价 (9)第五章动力系统节能与环保 (10)5.1 能量回收技术 (10)5.1.1 概述 (10)5.1.3 回收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10)5.2 节能技术措施 (10)5.2.1 概述 (10)5.2.2 燃烧效率的提高 (10)5.2.3 摩擦损失的降低 (11)5.2.4 能量管理的优化 (11)5.3 环保标准与政策 (11)5.3.1 概述 (11)5.3.2 环保标准的发展 (11)5.3.3 政策支持 (11)5.4 动力系统环保功能评价 (11)5.4.1 概述 (11)5.4.2 评价方法与指标 (11)5.4.3 评价结果的应用 (11)第六章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 (12)6.1 充电设备类型与功能 (12)6.1.1 充电设备类型概述 (12)6.1.2 交流充电桩 (12)6.1.3 直流充电桩 (12)6.1.4 移动充电设备 (12)6.1.5 无线充电设备 (12)6.2 充电设施布局与规划 (13)6.2.1 城市充电设施布局原则 (13)6.2.2 充电设施规划方法 (13)6.3 充电网络建设与管理 (13)6.3.1 充电网络建设 (13)6.3.2 充电网络管理 (13)6.4 充电安全与防护 (13)6.4.1 充电安全风险分析 (13)6.4.2 充电安全防护措施 (14)第七章新能源汽车能源管理 (14)7.1 能源管理策略 (14)7.1.1 概述 (14)7.1.2 能源管理策略分类 (14)7.1.3 能源管理策略选择与优化 (14)7.2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 (14)7.2.1 系统架构 (14)7.2.2 功能设计 (15)7.2.3 系统集成与测试 (15)7.3 能源优化调度 (15)7.3.1 概述 (15)7.3.2 优化调度方法 (15)7.3.3 优化调度策略实施 (15)7.4.1 案例背景 (15)7.4.2 能源管理策略实施 (15)7.4.3 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16)7.4.4 优化调度效果分析 (16)第八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检测与认证 (16)8.1 检测标准与法规 (16)8.2 动力系统测试方法 (16)8.3 认证流程与要求 (17)8.4 认证案例分析 (17)第九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市场与发展趋势 (17)9.1 市场规模与竞争格局 (17)9.2 技术发展趋势 (18)9.3 政策与法规影响 (18)9.4 产业发展前景 (18)第十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产业链分析 (18)10.1 产业链结构 (18)10.2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析 (19)10.3 产业链发展现状与趋势 (19)10.4 产业链协同发展策略 (20)第一章动力电池技术1.1 电池类型概述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功能直接影响着整车的功能和续航里程。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构建及发展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的交通工具正在逐渐流行,同时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构建及发展。
一、产业链的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一般从上游原材料、中游零部件、下游整车生产及销售以及后市场服务四个方面构成。
1. 上游原材料电池是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电池原材料主要包括钴、镍、锂、等。
此外,电机、电控系统、电源充电等方面也需要用到原材料,如稀土元素、碳纤维等。
2. 中游零部件中游的零部件主要包括电机、电控系统、变速器等。
这些零部件需要制造专业化而成,目前国内较火的生产厂家有华为、比亚迪、吉利等。
其中,比亚迪对电控领域特别投入要多一些,有自身的生产线。
而吉利则专注于电机研发。
3. 下游整车生产及销售整车生产及销售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最后一环。
市场上,国内大型车企生产新能源车的种类有点多,比如吉利、比亚迪、宇通等。
其中,比亚迪新能源车的出售情况相对较好,同时也有其他的新兴企业逐步投入,打造出不同的新能源车型。
4. 后市场服务新能源车主要的维修工作基于互联网与远程管理,提升了售后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目前,该领域的主要厂家有特斯拉、比亚迪等。
二、发展趋势1. 新能源汽车货车领域的开发目前,新能源车的主要市场在一些开发比较成熟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由于受到新能源车电池寿命方面的限制,较重车型尚未开始商用。
但是,随着电池续航能力的提升,新能源半挂车等重型车型的研发已经逐步启动。
2.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智能化是未来车企的发展方向,新能源车只有更智能更安全,才能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目前,华为、小米等互联网厂商投入了车联网领域的开发,而特斯拉在电池管理、车载智能互联系统方面表现出色。
未来,新能源车的智能化必将更全面、全方位。
3.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动力所在,包括电池性能、电机效率、电子元器件、动力总成等各方面。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之动力总成篇动力总成:纯电动汽车的“心脏”电池、电机和电控是电动汽车的主要成本。
电机、电池和电控系统作为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当中最核心的部分,占据了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大部分成本,其中,电机和控制器占比达 25%。
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占到整车成本的近 15%,其中乘用车价栺在 1~3 万元/套,商用车在7~12 万元/套;来源:赛迪资讯按 2020 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500 万辆(商用车 100 万辆,乘用车 400 万辆),商用车 8 万/套,乘用车 2 万/套计,未来六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累计市场规模有望达 1600亿元。
电机类型主要厂商德洋电子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市场龙头,出货量行业第一双林股份持有5%,拟收购51%股份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平安证券研究所大洋电机(002249)2014 年,公司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系统及控制器的销量达 11472 台,同比增长 314.00%,市场仹额近 7%,实现营收 9946 万元,同比增长 184.35%,毛利率达 24.92%,同比提升 4.72 个百分点; 1 H15 实现营收 7,919 万元,同比增长 433.13%,毛利率达 18.69%目前大洋电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的产能达 1.3 万套产品产销量主要客户大洋电机自 2009 年起介入新能源车辆动力总成领域,先后与北理工、东风汽车技术中心、中科院电工所等展开技术合作,同时拓展北汽新能源、奇瑞、长安等下游车厂。
大洋电机是北汽新能源的主要供货商,二者成立有合资工厂, 2014 年北汽在国内的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排名前列,北汽E系列2015年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优势规模优势。
大洋电机年产销电机超 4 千万台,在电机规模化生产的一致性控制上有着丰富的工艺及经验积累,目前已建立起中山、北京永丰、北汽大洋三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生产基地。
定增并购上海电驱动,成为国内最大独立驱动电机公司。
上海电驱动成立于 2008 年 7 月,是国内最早介入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的企业之一。
2014 年,上海电驱动实现营收超 6 亿元,同比增长 19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6670 万元,同比增长 1951%;其产品在商用车和乘用车驱动电机系统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 26.90%和 21. 32%。
产品等产销量2014年产能商用车 1.6 万套乘用车 3.8 万套此次收购将配套融资 25 亿元,加码年产 18 万套的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产业化项目、 1.2 万套的基于 AMT 商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产业化项目。
预计到 2017 年,上海电驱动的产能将增至 2 4.6 万套主要客户上海电驱动则是奇瑞、长安的主要供货商, 2014 年奇瑞电动汽车的销量达 8605 辆,排名国内第三。
优势技术优势。
目前上海电驱动典型驱动电机产品的功率密度已达 3.0 千瓦/公斤,典型控制器产品的功率密度达到 8.0 千瓦/公斤,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技术研发方面,上海电驱动自成立伊始,即以技术研収见长,目前研发团队近 200 人,占员工总数的近 1/4,历年研发投入占比在 20%以上,已取得 15 项核心专利,直接主持和参与 10 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大洋电机收购上海电驱,使得公司在新能源电机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左右,是行业内份额最大的一家公司,上海电驱的技术优势与大洋电机的规模优势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公司的竞争力,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
二者目前的客户都是下游的行业厂商,基本囊拪国内主流新能源车厂,拥有业内最广泛的客户资源。
我们认为,大洋电机与上海电驱动的合并,是行业内产研融合的典范,双斱不单在技术、制造上实现了优势云补,更在客户资源、产品体系上形成了无缝连接,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収及强强联合的乘数效应,预计大洋电机和上海电动将迚入新一轮的快速成长期。
方正电机(002196)收购德沃仕和上海海能加码新能源车电机。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的方式向上海海能全体股东和德沃仕全体股东购买其分别持有的上海海能 100%股权和德沃仕 100%股权,同时,拟向金石灏汭、自然人张敏和翁伟文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拟购买资产交易价格的 100%。
德沃仕(杭州)电动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杭开控股集团,专业致力于新能源行业的电机及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创新。
已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驱动型稀土永磁电机及控制系统;水行业高低压稀土永磁电机及变频控制系统。
主要产品目前,众泰云 100 选择了更加稳定可靠的 10KW 交流异步电机作为配套电机,今年年底, 13.5 KW 交流异步电机将替代 10KW 交流异步电机,成为众泰云100 和即将上市的芝麻 E20 的配套电机。
公司的业务收入中,异步电机收入仅占 2014 年收入的 1%左右, 2015 年 1-10 月永磁同步电机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4.74%。
随着众泰 V10 的放量生产以及未来永磁电机技术的逐步成熟,永磁电机将逐步提高在公司业务中的占比,是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发展方向。
主要客户众泰汽车是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龙头企业之一,从 2014 年开始向众泰云 100 提供配套电机,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众泰汽车是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的龙头企业之一, 201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汽车累计生产约 5.67 万辆,其中众泰汽车累计生产约 0.96 万辆,占比约 17%。
众泰云 100 是一款 A00 级纯电动汽车。
该车型采用两厢车设计,使用镍钴锰锂三元电池,电量存储高达 216AH。
动力总成方面搭载一台 10KW 的感应异步驱动电机,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 85 公里,续航里程大于 150 公里,满足日常代步使用。
补贴后最终消费者需要支付的价格在 5 万元左右,是当今世界上性价比最高的电动汽车之一。
产销量收入预测单位(万元)上海海能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于汽车动力总成电子控制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柴油发动机控制类产品(含 ECU 与 DCU)、气体发动机控制类产品( GCU)、新能源汽车控制类产品( HPT)、自动变速箱类产品( AMT)等。
上海海能主营业务近三年未发生过重大变化。
上海海能基于强大的电控基础,抓住市场机遇先后开发并推广了动力总成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离合器控制器、电动附件控制器及相应的执行机构等新能源汽车控制类产品,是国内较少具备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集成能力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
上海海能主要产品所处技术阶段如下:主要客户上海海能的第一大客户系玉柴集团,上海海能的柴油发动机控制类产品、气体发动机控制类产品等全部销售给玉柴集团,新能源汽车控制类产品及自动变速箱类产品等部分销售给玉柴集团。
玉柴集团是一家集发动机产业链和石油化工产业链为一体、实施相关多元化产业经营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与潍柴集团等少数大型企业形成行业寡头竞争格局。
2014 年,玉柴集团销售发动机超过 50 万台,产销量继续稳居行业榜首,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
销量方正电机收购了德沃仕和上海海能之后,在新能源电机动力总成这个市场中竞争力仍然不足,市场占有率比较低。
正海磁材正海磁材收购上海大郡88.6750%股权,切入新能源车领域上海大郡成立于 2005 年,是国内专业从事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2003 年开始,核心团队承担了“十五”国家科技部863 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工作的团队之一。
公司具备国内领先的产品及应用技术方案,并已成为上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金龙、申沃、五洲龙、中通、银隆等国内主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供应商。
主要产品产销量营收预测:利润预测:虽然上海大郡在新能源动力总成这个行业内还是有一定的优势和地位,对于正海磁材本身业绩也是有一定的促进,但是由于正海磁材主营业务与大郡不是同一行业,二者无法较好的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万向钱潮万向钱潮专业生产底盘及悬架系统、汽车制动系统、汽车传动系统、汽车燃油排气系统、轮毂单元、轴承、等汽车系统零部件及总成,是目前国内主要的独立汽车系统零部件专业生产基地之一。
万向钱潮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出资人民币 11,000 万元参与天津松正的增资扩股,增资完成后公司占有天津松正 10%的出资比例。
天津松正天津松正是一家自主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电机+控制器)和动力总成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该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
它目前在国内混合动力客车系统总成市场占有率为 25%左右,行业排名第二。
主要产品主要客户销量2015年H1 6000辆营收万向钱潮参股天津松正短期内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一方面符合公司向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的战略,将促进公司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能够完善公司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上的布局,为公司全面开展新能源汽车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江特电机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特种电机和锂电新能源系列产品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新能源车电机产品:新能源车电机占公司利润的4%左右2015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产销同比 3 倍增长,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机业务开拓成效显著,实现收入 4609 万元,同比增长 438.4%新能源车电机业务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对于江特电机总体利润贡献不大,公司在新能源车整个行业重点布局是其他环节,所以就电机这块而言,江特电机只能说是一般。
双林股份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与销售。
2014 年 10 月,公司通过 5000 万投资获取新大洋电动车公司5%股权。
根据最新公告,双林股份拟以 3.57 亿元现金收购山东德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51%股权。
德洋电子,国内新能源车电机龙头。
2015年装机量:30160辆。
主要客户:1.吉利知豆D1。
2015年销量:2.3万辆2.众泰E20。
2015年销量0.6万辆3.吉利熊猫。
2015年销量2.29万辆。
数据来源:乘联会吉利,众泰在2015年销量排名靠前,而德洋电子配套供应的车型又是公司的主力车型,所以德洋电子有望借助新能源车爆发的风,高速增长。
我们预测2015年德洋电子净利润在1600万元左右,根据我们保守预计 2016 年德洋电子将配套整车 5 万-6万辆左右,结合整车控制器+电机+电控单价 8000 元/套,保守情况下,可达到 4 亿元的营业收入,据公司 20%的净利率计算, 2016年全年可实现 8000万的净利润。
而双林股份本身就是生产汽车配件生产商,若收购成功,则能更好的发挥协同效应,上市公司也借此机会切入新能源车厂商供应链,为其本身汽车配件业务拓展了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