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表
- 格式:doc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67
ICS13.100CCS C65团体标准T/COSHA004—2020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指南Hazard identification,risk assessment and plan of control measures—Guidance2020-11-26发布2020-12-01实施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发布目次前言 (Ⅱ)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危险源辨识 (3)4.1活动划分 (3)4.2危险源辨识方法 (4)5风险评价 (4)5.1评价方法 (4)5.2风险分级 (4)5.3确定不可接受风险 (5)6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5)6.1控制层级 (5)6.2不可接受风险控制 (5)6.3可接受风险控制 (6)6.4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 (6)6.5风险控制保障 (6)7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策划的更新 (6)附录A(资料性)危险源辨识示例 (7)A.1作业活动划分示例 (7)A.2危险源分类示例 (7)A.3关于危险源描述的说明 (13)A.4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示例 (14)A.5管理职能缺陷辨识示例 (15)附录B(资料性)风险评价示例 (17)B.1风险矩阵分析(LS)及应用示例 (17)B.2作业危险分析(MES)及应用指南 (20)B.3确定不可接受风险示例 (23)附录C(资料性)风险控制措施策划示例 (25)C.1消除危险源和降低风险的措施 (25)C.2治理方案中的措施示例 (25)C.3关于运行管理的说明 (25)C.4不可接受风险控制方式选择示例 (26)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航天科工动力技术研究院,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衮矿集团有限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
强电井和弱电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表
强电井和弱电井是指电力设备的安装空间,涉及到强电(电力系统)和弱电(信息通信系统、控制系统等)的布置。
在进行强电井和弱电井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时,通常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并记录在表格中。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强电井和弱电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表的示例。
请注意,具体的内容和格式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适用的法规进行调整。
强电井和弱电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表
风险评价标准:
•风险等级分为高、中、低,分别表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
•风险评价基于可能性和严重性。
风险控制措施实施标准:
•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标准需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负责人负责监督和执行风险控制计划,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这个表格的目的是帮助组织清晰地辨识和评估强电井和弱电井的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在具体填写表格时,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和设备情况,确保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表用于识别工作场所中的危险源,评估风险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该表格的基本内容:
1. 任务/工作活动:描述所进行的任务或工作活动。
2. 危险源:识别可能导致事故或健康问题的物质、设备、环境或作业方式等危险源。
3. 风险评价:评估每个危险源对工作人员的潜在风险。
根据可能性和严重性来确定风险等级。
4. 控制措施: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以减轻或消除危险源的风险。
措施可以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
5. 负责人:指定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的责任人。
6. 实施日期:规定每项控制措施计划的实施日期。
7. 完成日期:记录每项控制措施计划的完成日期。
8. 检查人:记录对控制措施的检查人员。
9. 检查日期:记录对控制措施的检查日期。
通过填写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表,可以帮助
组织全面了解工作场所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扬子新苑 C 区工程指挥部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目录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策划管理1. 目的为使项目部的安全生产承诺变成现实,达到预期的方针目标,需在安全生产的实施上采取措施,对其施加影响的危害进行辨识和危险评价,对项目工程进行一次全面、科学、客观的初始状态评审,特别是重大危险因素,判断其重要程度、并在出现新问题时及时更新,通过设施的完善、责任的明确、应急反应的制定、评价及不断完善,以达到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实现承诺。
2. 职责2.1项目经理:负责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运行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对以往安全生产管理进行总结,找出优势和不足,根据辨识与评价的结论,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目标和准则。
2.2安全部门:具体负责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工作,对项目工程所有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并进行危险评价,评出重大危险因素,在紧急状态下的危险因素予以全面考虑,并形成应急的制度与办法,制定预防危害和控制风险措施和危及的应急预案,将项目部的生产活动对安全生产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2.3项目各部门:负责参与危害辨识及危险评价工作,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预防危害和控制风险措施和危及的应急预案。
3. 控制要求危害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施工现场活动中能控制和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各个方面,不断对危害作出辨识并进行危险评价,结合实际情况,覆盖过去、现在和将来,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确定出重大危险,将组织的施工活动对安全文明施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4. 工作程序4.1安全生产危害的辨识和危险评价:根据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分析、预测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危险危害程度,进行辨识与评价,对危害辨识与危险评价控制应覆盖项目部所有生产、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产生影响的安全生产危险为依据,以利于提出科学合理的和可行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措施。
4.2重大安全生产危害的辨识与危险评价:对安全生产危害进行辨识与危险评价、分析、相互验证,提高预测、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确定出重大危险源,重点评价,选择评价方法和采取控制措施计划提供基础。
危险源辨识、评价与监控措施一、目的确保工程处工程施工或相关作业的生产安全及时有效地识别和控制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危害因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职业伤害及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工程处及相关工作场所危险源的辨识,对风险进行评价和对风险控制进行策划,并持续改进。
三、职责与权限1、单位生产经理为实施本程序主管领导。
2、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控制。
3、部门和项目部经理负责本程序在单位/项目部的控制。
4、工程处安全生产科、人保科、工程科、办公室、工会参与危险源的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
5、各相关部门/项目部负责本程序的实施。
四、工作程序4.1 危险源的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流程图。
4.2 危险源的辨识4.2.1 工程处安全生产科/项目部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辨识、风险控制与策划的工作。
4.2.2 危险源辨识范围(1)危险源辨识范围:工作场所、办公区域及其相关作业过程。
(2)在施工活动中和相关服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a)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危险源。
(b)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
(c)工程验收交付阶段的危险源。
(d)停止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3)相关方(包括供货方、分包方、合作方、劳务方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包括:(a)材料、设备供应方提供原材料、产品、设备及服务的危险源。
(b)工程分包方在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
(c)劳务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
(d)其它相关方(参观、访问、检查、合作方、作业场所附近居民等)活动中的危险源。
(4)考虑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源。
(a)正常情况下的危险源。
(b)异常情况下的危险源。
(c)紧急情况下(如坍塌、火灾、爆炸、抢险等)的危险源。
(5)考虑三种时态下的危险源(a)过去曾出现的危险源。
(b)现在正在发生的危险源。
(c)将来可能出现的危险源。
(6)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a)工作、作业活动中作业工序、工艺过程与安全技术管理中缺陷。
(b)工作作业人员操作活动(包括进入工作环境中的所有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施工现场危险源及环境风险辨识、评价清单和控制措施工程名称:编制单位:审核人:编制人:日期:一、评价目的识别公司、项目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二、适用范围评价适用于该公司、项目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三、危险源识别准备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四、评价方法:1 、直接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可以采用《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 GJ59-2011)》)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
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2 、定性评价:这种方法是依据以往的数据分析和经验对危险源进行的直观判断。
对同一危险源,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思想难以统一。
但对防治常见危害和多发事故来说,这种方法比较有效。
施工现场重点防治的“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就是在对以往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
定性评价不是简单“拍脑袋” ,而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
3、定量评价:这种方法是对危险源的构成要进行综合计算,进而确定其风险等级。
常用的一种简单易行定量评价方法是“LEC法” ,即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这种方法考虑构成危险源的三种因素——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人体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和一旦发生事故会产生的后果(C),取三者之积来确定风险值(D),用公式来表示,则为 D=LEC式中 D ——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
(初稿)
二〇〇七年十月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策划一览表。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程序模版一、引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是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预防事故和减少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程序模板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套系统化的方法,以便能够全面、科学地识别危险源,评估潜在风险,并制定控制策划,确保组织的工作环境和员工的安全健康。
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组织在进行工作任务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的过程中。
三、术语和定义1.危险源:指可能引发事故、伤害人员、破坏设备和环境的物质、设备、过程或活动等。
2.风险评价:指对危险源产生的潜在风险进行系统性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3.控制策划:指针对潜在风险制定预防控制、减轻控制和应急救援等策划的过程。
四、程序内容1.危险源辨识1.1 确定工作任务和环境1.2 辨识潜在的危险源1.3 对危险源进行分类和归档1.4 制定危险源辨识报告2.风险评价2.1 建立风险评价团队2.2 收集有关数据和信息2.3 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2.4 对风险进行评估和优先排序2.5 制定风险评价报告3.控制策划3.1 建立控制策划团队3.2 定义风险控制目标和策略3.3 制定预防控制措施3.4 制定减轻控制措施3.5 制定应急救援措施3.6 制定监督和责任分工3.7 制定控制策划报告4.控制措施的实施和监督4.1 按照控制策划完成控制措施的实施4.2 监督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4.3 及时调整和改进控制策划和措施五、程序要求1.程序的推广和培训2.程序的文件控制和修订3.程序的内部审核和监督4.程序的持续改进六、程序的实施1.确定程序的责任人和管理人员2.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3.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4.组织实施和监督5.定期评估控制策划的有效性和改进机会七、常见问题与对策1. 风险评估不准确:建立完善的数据和信息收集机制,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
2. 控制措施实施不到位:加强监督和培训,制定明确的职责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
强电井和弱电井在工业生产中是常见的设备,它们作为电力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强电井和弱电井也同时是潜在的危险源,一旦发生故障或不当使用,便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
对于强电井和弱电井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表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明确强电井和弱电井的定义和特点。
强电井指的是电压较高、电流较大的电力设备,通常用于提供大功率的电能供应。
而弱电井则是指电压较低、电流较小的电力设备,主要用于信息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传输。
对于这两种电力设备,需要充分了解其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和安全使用规范,以便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需要仔细分析强电井和弱电井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
强电井可能存在电击、火灾等危险,而弱电井则可能存在信号丢失、通信故障等问题。
对于不同类型的危险因素,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划表。
在风险评价阶段,需要考虑到设备的运行环境、使用条件、维护情况等多个因素,全面评估强电井和弱电井的风险程度。
除了定量评估外,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经验,进行定性评估,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点。
在风险控制策划表阶段,需要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可以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应急响应措施等多种手段,全面提升强电井和弱电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强电井和弱电井的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电力设备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强电井和弱电井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表,加强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强电井和弱电井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需要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策划表。
只有通过科学的分析和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方案目录1、前言2、危险源辨识3、风险评价4、危险源控制与策划5 附件:危险源辨识评价表1、前言1.1 桥梁施工是一个安全事故多发的工作.其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危险源辨识不充分,风险评价不恰当,控制措施不落实。
开展危险源辨识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安全生产方针。
因为危险源辨识让我们的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都明白了我们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所要控制的对象,起到了预先防范的作用,这也为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按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应该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进行危险源评价,根据危险源危险性评价的结果采取危险源控制措施。
实际工作中,这三项工作并非严格地按这样的程序分阶段独立进行,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进行的.(见图)图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2、危险源辨识2.1 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或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2.2 危险源分类:分类方法多种多样,桥梁施工项目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的方法进行分类。
2.3 危险源辨识分类采用规范标准:按照GB/T 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2.4 危险源辨识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安全措施、检验试验取样方法、分部分项工程划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相关文件等。
2.5 危险源辨识方法根据本桥的性质、特点分析人员的知识经验和习惯,项目部采用直观经验分析法作为危险源辨识方法。
2。
5。
1 对照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2.5。
2 类比方法: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作业条件的经验来类推、分析评价对象的危险、又害因素。
2。
6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能是人或物。
全矿通用风险识别、评价、控制措施表2、风险评价: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风险等级3、风险控制措施:y、保持原有措施;a、制定目标;b、管理方案;c、运行控制;d、应急预案;e、培训;f、监视测量;g、劳保配备;矿井车间风险评价、控制措施表2、风险评价: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风险等级3、风险控制措施:y、保持原有措施;a、制定目标;b、管理方案;c、运行控制;d、应急预案;e、培训;f、监视测量;g、劳保配备;选厂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表2、风险评价: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风险等级3、风险控制措施:y、保持原有措施;a、制定目标;b、管理方案;c、运行控制;d、应急预案;e、培训;f、监视测量;g、劳保配备;车队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表2、风险评价: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风险等级3、风险控制措施:y、保持原有措施;a、制定目标;b、管理方案;c、运行控制;d、应急预案;e、培训;f、监视测量;g、劳保配备;机电科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表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风险等级;3、风险控制措施:y、保持原有措施;a、制定目标;b、管理方案;c、运行控制;d、应急预案;e、培训;f、监视测量;g、劳保配备;生产科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表2、风险评价: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风险等级3、风险控制措施:y、保持原有措施;a、制定目标;b、管理方案;c、运行控制;d、应急预案;e、培训;f、监视测量;g、劳保配备;综合办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表2、风险评价: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风险等级3、风险控制措施:y、保持原有措施;a、制定目标;b、管理方案;c、运行控制;d、应急预案;e、培训;f、监视测量;g、劳保配备;企管供应科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表2、风险评价: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风险等级3、风险控制措施:y、保持原有措施;a、制定目标;b、管理方案;c、运行控制;d、应急预案;e、培训;f、监视测量;g、劳保配备;企管供应科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表2、风险评价: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风险等级3、风险控制措施:y、保持原有措施;a、制定目标;b、管理方案;c、运行控制;d、应急预案;e、培训;f、监视测量;g、劳保配备;安全科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表2、风险评价: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D、风险等级3、风险控制措施:y、保持原有措施;a、制定目标;b、管理方案;c、运行控制;d、应急预案;e、培训;f、监视测量;g、劳保配备;。
编号:受控状态:
版号/ 修改码:Ⅰ/0
策划:安环科
审批:
编制日期:2010年05月
1 / 67
风险评价计划
一、目的
1、对标准化系统范围内所有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进行评价,目的是为了对所有作业风险、隐患或危险源进行更有效的控制,以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
2、明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与安全标准化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为安全标准化系统运行提供有效支持;
3、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二、风险评价范围与依据
2 / 67
3 / 67
三、评价方法
本次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
其中:D——风险等级;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事故
4 / 67
四、评价结构
危险源风险评价领导小组
组长:董鑫
副组长:王建国
成员:盛均科、初玉山、孙宝瑞、薛思读、王文波
五、评价描述
针对安全标准化系统范围内存在危险源进行辨识,共辨识职责范围内存在危险源113个,均制定了控制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危险源评价:我公司各单位共存在重大风险97条,中度风险221条,一般风险428条。
六、评价人员签名
总经理安全副总人力副总机电副总保卫副总安环科长生产科长机动供应科长企管科长采矿车间主任选厂主任董鑫王建国盛均科初玉山孙宝瑞薛思读王文波刘友宽李平宋俊德李建军
5 / 67
选厂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策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