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2010年会专题
- 格式:pdf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
2010年冶金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单位索引表编号 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单位排序完成单位页码2010203 马钢真空碳酸钾法焦炉煤气脱硫工艺优化与创新 贰等 2 安徽工业大学 37 2010200 薄板坯生产超低碳钢的新工艺流程开发 叁等 2 安徽工业大学 102 2010057 高效节约型高强板材生产工艺集成技术 叁等 1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6 2010059 炉卷轧制流程技术创新及高品质板材生产技术开发 叁等 1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1 2010128 冷轧机板形控制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工业应用 壹等 1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15 2010098 高炉自焙炭砖陶瓷砌体复合炉缸技术研究及其工业化应用贰等 2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41 2010081 特大型焦炉固体-液体烘炉技术 叁等 2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 89 2010127 弓长岭选矿厂贫磁铁矿减排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壹等 1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弓长岭矿业公司 7 2010128 冷轧机板形控制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工业应用 壹等 4 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5 2010125 低碳低硅无铝(低铝)相变诱发塑性钢的开发 壹等 2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11 2010013 “ISO 22034:2007 钢丝产品的试验方法和尺寸偏差”系列国际标准贰等 2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71 2010110 白云鄂博铁矿石提铁降氟降钾钠选矿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叁等 1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9 2010217 宝钢1880mm热轧关键工艺及模型技术自主开发与集成 壹等 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1 2010219 冷连轧机板形技术研究与开发 叁等 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20 2010218 高效无取向电工钢B50AR500和B50AR350的开发 叁等 1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26 2010217 宝钢1880mm热轧关键工艺及模型技术自主开发与集成 壹等 2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1 2010099 热轧板带集约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 叁等 1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08 2010070 1450mm热连轧生产线三电自主集成与创新 贰等 2 北京金自天正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67 2010210 检化验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叁等 2 北京京诚鼎宇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142 2010171 电弧炉炼钢流程能量优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壹等 2 北京科技大学9第1页共8页编号 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单位排序完成单位页码2010154 大跨度铁路桥梁钢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 壹等 3 北京科技大学 13 2010103 烧结烟气密相干塔脱硫集成技术及成套设备 贰等 1 北京科技大学 33 2010098 高炉自焙炭砖陶瓷砌体复合炉缸技术研究及其工业化应用贰等 3 北京科技大学 41 2010158 宽带钢冷连轧机板形控制技术与新机型ECC研究及应用 贰等 2 北京科技大学 51 2010015 深凹露天转地下开采采场地压规律及关键控制技术研究 叁等 2 北京科技大学 81 2010118 利用冶金工业废渣制备耐热混凝土 叁等 1 本溪钢铁(集团)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147 2010115 低合金钢系列化学/光谱分析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研制 贰等 1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3 2010117 冷轧汽车表面板(O5板) 叁等 1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19 2010118 利用冶金工业废渣制备耐热混凝土 叁等 2 本溪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7 2010060 采用二氧化碳分级处理碱性废水的应用研究 叁等 2 比欧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144 2010075 酒钢焙烧磁选铁精矿提质降杂技术研究及工业应用 叁等 2 长沙矿冶研究院 83 2010016 现代电炉高效洁净化炼钢技术研究 贰等 2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43 2010097 3800mm中厚板辊式淬火机设备研制及淬火工艺技术开发 壹等 1 东北大学 5 2010127 弓长岭选矿厂贫磁铁矿减排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壹等 2 东北大学 7 2010128 冷轧机板形控制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工业应用 壹等 3 东北大学 15 2010098 高炉自焙炭砖陶瓷砌体复合炉缸技术研究及其工业化应用贰等 1 东北大学 41 2010099 热轧板带集约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 叁等 2 东北大学 108 2010027 水-空交替控时淬火冷却技术研究及在大型预硬化模块上的应用壹等 1 东北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 2010020 100吨转炉低成本洁净钢生产集成技术 贰等 2 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 45 2010020 100吨转炉低成本洁净钢生产集成技术 贰等 1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5 2010027 水-空交替控时淬火冷却技术研究及在大型预硬化模块上的应用壹等 2 钢铁研究总院 3 2010020 100吨转炉低成本洁净钢生产集成技术 贰等 3 钢铁研究总院 45 2010190 攀钢半钢炼钢复吹炉龄综合技术研究 叁等 4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04第2页共8页编号 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单位排序完成单位页码2010059 炉卷轧制流程技术创新及高品质板材生产技术开发 叁等 2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111 2010067 低品位铁矿石综合利用新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应用 贰等 3 国家金属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2010106 常规与双蓄热组合式供热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大型板坯加热炉上的应用贰等 2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59 2010049 司家营铁矿整体开发方案优化研究 贰等 1 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31 2010016 现代电炉高效洁净化炼钢技术研究 贰等 3 湖北新冶钢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43 2010016 现代电炉高效洁净化炼钢技术研究 贰等 1 湖北新冶钢有限公司 43 2010013 “ISO 22034:2007 钢丝产品的试验方法和尺寸偏差”系列国际标准贰等 4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71 2010085 大型宽厚板保护气氛辊底式热处理炉研发 叁等 3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117 2010065 60~100mm超厚高强度高韧性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用钢板 叁等 1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122 2010170 济钢高效裂解法清洁处理及利用液态钢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贰等 1 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492010170 济钢高效裂解法清洁处理及利用液态钢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贰等 2 济南鲍德炉料有限公司 49 2010025 烧结立式整粒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叁等 2 济南中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91 2010013 “ISO 22034:2007 钢丝产品的试验方法和尺寸偏差”系列国际标准贰等 7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71 2010052 φ600mm以上超大规格连铸圆管坯的开发 贰等 1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47 2010075 酒钢焙烧磁选铁精矿提质降杂技术研究及工业应用 叁等 1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3 2010167 复杂地形长距离铁精矿固液两相浆体输送关键技术及应用贰等 1 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 27 2010167 复杂地形长距离铁精矿固液两相浆体输送关键技术及应用贰等 3 昆明理工大学 27 2010171 电弧炉炼钢流程能量优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壹等 1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9 2010203 马钢真空碳酸钾法焦炉煤气脱硫工艺优化与创新 贰等 1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37第3页共8页编号 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单位排序完成单位页码2010205 转炉汽化回收蒸汽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贰等 1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65 2010200 薄板坯生产超低碳钢的新工艺流程开发 叁等 1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02 2010067 低品位铁矿石综合利用新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应用 贰等 2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南山矿业公司 29 2010062 风力发电塔用钢板的开发与应用 叁等 1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13 2010060 采用二氧化碳分级处理碱性废水的应用研究 叁等 1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144 2010063 南钢集成融合型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壹等 1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19 2010064 南钢自主研发大盘卷生产线 叁等 1 南京钢铁有限公司 115 2010062 风力发电塔用钢板的开发与应用 叁等 2 南京理工大学 113 2010186 出口美标H300级SS115RE、136RE热轧钢轨开发 叁等 2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128 2010194 热轧支承辊和连铸辊表面强化技术研究 叁等 2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138 2010190 攀钢半钢炼钢复吹炉龄综合技术研究 叁等 2 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 104 2010193 攀枝花尚难利用矿综合利用产业化技术开发 叁等 1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77 2010190 攀钢半钢炼钢复吹炉龄综合技术研究 叁等 1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104 2010186 出口美标H300级SS115RE、136RE热轧钢轨开发 叁等 1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128 2010194 热轧支承辊和连铸辊表面强化技术研究 叁等 1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138 2010190 攀钢半钢炼钢复吹炉龄综合技术研究 叁等 3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104 2010180 地下矿山采空区稳定性预测、远程监测预报及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叁等 1 青岛理工大学 84 2010167 复杂地形长距离铁精矿固液两相浆体输送关键技术及应用贰等 2 清华大学 27 2010180 地下矿山采空区稳定性预测、远程监测预报及灾害治理技术研究叁等 2 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84 2010004 钢管及冷弯钢用新型轧辊的研制与应用 贰等 1 山东省四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55 2010171 电弧炉炼钢流程能量优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壹等 3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9 2010H01 大型高炉大修模块化结构离线组装、整体拆装及安全检测成套技术贰等 2 上海宝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69第4页共8页编号 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单位排序完成单位页码2010H01 大型高炉大修模块化结构离线组装、整体拆装及安全检测成套技术贰等 1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69 2010125 低碳低硅无铝(低铝)相变诱发塑性钢的开发 壹等 1 上海大学 11 2010027 水-空交替控时淬火冷却技术研究及在大型预硬化模块上的应用壹等 3 上海交通大学 3 2010140 550m2烧结机智能闭环控制系统 壹等 2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 2010149 首钢总公司电信网络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叁等 1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36 2010148 首钢迁钢优质板坯连铸技术开发 壹等 1 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23 2010143 迁钢2号高炉低焦比低燃料比生产技术 贰等 1 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35 2010140 550m2烧结机智能闭环控制系统 壹等 1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1 2010143 迁钢2号高炉低焦比低燃料比生产技术 贰等 2 首钢总公司 35 2010013 “ISO 22034:2007 钢丝产品的试验方法和尺寸偏差”系列国际标准贰等 3 首钢总公司 71 2010149 首钢总公司电信网络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叁等 2 首钢总公司 136 2010135 煤调湿工艺设计、制造及优化 贰等 2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39 2010130 S31803双相不锈钢卷板的生产工艺研究及技术创新 贰等 2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63 2010137 太钢高效烧结生产工艺及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叁等 2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94 2010133 核级奥氏体不锈钢板材及关键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叁等 2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124 2010132 高效循环利用钢铁冶金粉尘控制系统研制 叁等 2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132 2010138 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艺开发及应用 叁等 2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134 2010135 煤调湿工艺设计、制造及优化 贰等 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39 2010130 S31803双相不锈钢卷板的生产工艺研究及技术创新 贰等 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63 2010137 太钢高效烧结生产工艺及装备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叁等 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94 2010133 核级奥氏体不锈钢板材及关键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叁等 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24 2010132 高效循环利用钢铁冶金粉尘控制系统研制 叁等 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32第5页共8页编号 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单位排序完成单位页码2010138 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艺开发及应用 叁等 1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134 2010209 间断式冶炼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叁等 2 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 140 2010070 1450mm热连轧生产线三电自主集成与创新 贰等 1 唐山国丰钢铁有限公司 67 2010135 煤调湿工艺设计、制造及优化 贰等 3 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39 2010088 高性能抗挤毁石油套管的关键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 贰等 1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1 2010091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优化ASSEL轧辊辊型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叁等 2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30 2010093 天钢高炉系统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叁等 1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92 2010091 基于遗传神经网络优化ASSEL轧辊辊型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叁等 1 天津科技大学 130 2010154 大跨度铁路桥梁钢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 壹等 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13 2010152 7.63米特大型宽炭化室焦炉配煤技术开发与应用 壹等 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17 2010158 宽带钢冷连轧机板形控制技术与新机型ECC研究及应用 贰等 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51 2010155 高强度轮胎钢帘线用线材及制造技术的研究 贰等 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57 2010013 “ISO 22034:2007 钢丝产品的试验方法和尺寸偏差”系列国际标准贰等 6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712010157 红外辐射多孔陶瓷材料的研制与应用 叁等 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100 2010162 冶金原料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国家标准制定叁等 1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149 2010087 适应硅钢生产的工艺设备布置新技术 叁等 2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96 2010015 深凹露天转地下开采采场地压规律及关键控制技术研究 叁等 1 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冶铁矿812010083 工业企业料场喷淋抑尘系统 叁等 1 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鄂州球团厂145 2010085 大型宽厚板保护气氛辊底式热处理炉研发 叁等 4 武汉科技大学 117 2010048 大厚度锅炉汽包用钢板的研制开发 贰等 1 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53 2010053 转炉冶炼特殊钢工艺技术开发 叁等 1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98 2010097 3800mm中厚板辊式淬火机设备研制及淬火工艺技术开发 壹等 2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5第6页共8页编号 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单位排序完成单位页码2010044 配入活性添加物炼焦新技术的开发 叁等 1 宣化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7 2010128 冷轧机板形控制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工业应用 壹等 2 燕山大学 15 2010013 “ISO 22034:2007 钢丝产品的试验方法和尺寸偏差”系列国际标准贰等 1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71 2010224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国家强制标准研制 贰等 2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75 2010162 冶金原料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国家标准制定叁等 2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149 2010110 白云鄂博铁矿石提铁降氟降钾钠选矿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叁等 3 张家口市金科化工有限公司 79 2010067 低品位铁矿石综合利用新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应用 贰等 1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29 2010110 白云鄂博铁矿石提铁降氟降钾钠选矿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叁等 2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79 2010083 工业企业料场喷淋抑尘系统 叁等 2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145 2010013 “ISO 22034:2007 钢丝产品的试验方法和尺寸偏差”系列国际标准贰等 5 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71 2010022 钢丝连续式水浴热处理生产技术开发 叁等 1 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110 2010108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铁矿接替资源勘查 贰等 1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地质勘查院 25 2010154 大跨度铁路桥梁钢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 壹等 2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13 2010025 烧结立式整粒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 叁等 1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91 2010014 赤铁矿氧化球团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叁等 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86 2010081 特大型焦炉固体-液体烘炉技术 叁等 3 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89 2010081 特大型焦炉固体-液体烘炉技术 叁等 1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89 2010209 间断式冶炼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研发与应用 叁等 1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40 2010210 检化验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叁等 1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42 2010085 大型宽厚板保护气氛辊底式热处理炉研发 叁等 2 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117 2010087 适应硅钢生产的工艺设备布置新技术 叁等 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96 2010085 大型宽厚板保护气氛辊底式热处理炉研发 叁等 1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17第7页共8页编号 项目名称 获奖等级单位排序完成单位页码2010106 常规与双蓄热组合式供热技术的研究及其在大型板坯加热炉上的应用贰等 1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59 2010224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国家强制标准研制 贰等 1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75 2010014 赤铁矿氧化球团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叁等 2 珠海裕嘉矿产品有限公司 86第8页共8页。
大学生优秀团员主要事迹简介内容:“安徽工业大学杰出大学生”候选人“安徽工业大学杰出大学生”候选人事迹简介1、姜峰同学事迹简介姜峰,男,汉族,1990年10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冶金与资源学院2010级冶金工程专业学生,现任班级组织委员。
他服务同学,助推集体,协助班级获得院五四红旗团支部,院先进班级光荣称号。
他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并连续两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
他热衷课外实践,曾被马鞍山市雨山区评为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他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曾获得校英语竞赛三等奖,2012年,参加安徽省“昆山花桥杯”第七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并荣获铜奖和“职业规划之星”称号。
2、杨健春同学事迹简介杨健春,男,汉族,1990年2月生,中共党员。
冶金与资源学院2009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
曾任热能091班团支书、班长。
该生追求创新,热衷科研,所主持的SRTP项目获得良好,发表论文两篇。
他服务同学,助推集体,曾三次带领班级获学院“先进班集体”。
他红心向党,曾获安徽工业大学“永远跟党走”党团知识竞赛团体第二名。
先后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特等、一等、二等奖学金和“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等称号。
3、鲍凤同学事迹简介鲍凤,女,1991年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曾任班级学习委员职务和学院学生会勤工部副部长。
2010-2011学年,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获得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1-2012学年学年,获得校特等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并获得校“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
4、陈凯旋同学事迹简介陈凯旋,男,中共预备党员,材料学院200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担任班级班长,学院团委办公室主任。
陈凯旋同学成绩优异,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校友会奖学金、校特等奖学金,2013年考取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
同时,他积极寻求全面发展,参加各项比赛并获得大量奖项——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金奖、材料学院感恩朗诵比赛二等奖、材料学院感恩演讲比赛一等奖,材料学院主持人选拔比赛三等奖。
浅谈220KV天泰变电站综自监控系统作者:周祯来源:《消费电子·理论版》2014年第01期摘要:作为一家以电为主要能耗的电解铝企业,其变电站在改变或调整电压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承担着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重要责任。
而变电站综自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多种专业技术。
其中,站内监控充当站内保护、测量、控制以及通信装置与站内运行人员之间的接口。
故而,为了保证变电站稳定运行、安全运行、可靠运行,对其实现监控自动化就尤为重要了。
本文主要讲述了天泰变电站综自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关键词:变电站;综自监控系统;组成;功能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2-0000-01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对安全技术防范的要求越来越高。
同时,随着工业系统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各行各业,尤其是对电解铝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随着变电站综自系统的普及,并且由于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工业自动化技术带来的显著经济效益,故而,在对设备以及生产过程的有效而实时的监控上也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从而使得监控系统技术得到极广泛的应用。
而在监控中心通过现有的电力通信网对所属变电站实现远程实时视频监控、远程故障和意外情况告警接受处理,可提高其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一、变电站综自监控系统概述监控系统一般用于工业过程控制,以完成远方现场运行参数、开关状态的采集和监视、远方开关的操作、远方参数的调节等任务,并为采集到的数据提供共享的途径。
站内综自监控系统包含公司二期电解整流一体化系统,并融入了一期的重要生产和监控信息。
由整流所总控设备、电解工艺现场设备及信道组成。
内容涵盖了公司电解整流“生产过程自动化、设备在线监测及其寿命管理、生产安全保障、能效管理。
”同时,通过建立面向对象、面向全局、开放式、分层分布的生产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了对电解整流设备“可监视、可控制、可展示、可维护、可互动、可管理”的功能。
钢铁冶炼自动化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钢铁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材料之一,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钢铁冶炼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以及环保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本文将重点探讨钢铁冶炼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分析其技术原理和运用效果。
一、钢铁冶炼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钢铁冶炼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从最初的传统的手工操作到现在的全自动化控制系统,钢铁冶炼自动化控制系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充实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60年代,钢铁冶炼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始应用于炉前自动化、全面自动化操纵等方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钢铁冶炼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始向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90年代,钢铁冶炼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始引入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控制精度。
目前,钢铁冶炼自动化控制系统已经实现了覆盖整个生产过程,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实现智能控制和自动化操作,为企业的科学管理和生产运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钢铁冶炼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与技术钢铁冶炼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工业控制系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调节,使得钢铁生产过程工艺参数能够在合适的范围内保持稳定,从而实现高效、稳定、优质的生产运行。
钢铁冶炼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机械、电子、传感、计算机、软件等多种技术,其中最主要、最关键的是计算机控制技术。
钢铁冶炼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大规模集成电路、模拟量、数字量转换、程序控制器等技术手段将物理量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和处理后通过控制器对设备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化控制。
钢铁冶炼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革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意味着整个生产过程变得更加清晰、高效,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自动化控制技术主要包括PLC控制技术、数字逻辑控制技术、信息化控制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
一种和温度有关的 Profibus-DP通信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摘要:目前Profibus-DP作为一种高速经济的设备级网络,主要用于现场控制器与分散I/O之间的通信,可满足交直流调速系统快速响应的时间要求。
由于具备高可靠性、高性能,且实时性好、设计独特,Profibus-DP备受青睐,广泛应用于钢铁工业自动化领域。
关键词:温度;Profibus-DP;通信故障;解决措施;分析1导言冷轧热镀锌产线Profibus-DP网络结构分配地址的站点共有84个,包括的设备有西门子S7-400PLC,现场触摸屏,EMG纠偏装置,加热炉装置,焊机、锌锅、涂油机、打捆机等单体设备ET200子站以及变频器等;全线主要设备的连接依靠Profibus-DP通信装置完成,各站点连接线全部采用带屏蔽层的双绞铜芯Profibus-DP通信电缆相连,为了保证生产线各个设备在运行过程能接收到较为稳定的信号,采取在每一个网段间增加数量不等的中继器,目的也是为了保证全线通信顺畅。
2关于Profibus-DP信号波形分析Profibus-DP通信的物理层是RS485规范。
其数据传送的一般格式是起始位加数据位加停止位,按顺序传输。
数据通过高低电平表示,RS485采用差分信号负逻辑,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
借助示波器检测,标准信号波形基本上为一簇簇方波波形。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现场环境复杂、强弱电多有交叉、动力设备较多、接地不良等因素,往往会导致波形产生畸变,出现传输载波混乱、信号失真,导致网络出错,无法通过效验,或控制系统失控,或执行部件误动作,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在检测中发现产生的信号畸变波形状态,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畸变波形。
一种为反射波形,其特征为在方波的上升或下降沿处出现尖刺。
在通信过程中,有两种原因导致信号反射:阻抗不连续和阻抗不匹配。
其产生原理是:在高频范围内,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信号沿到达的地方,信号线和参考平面(电源或地平面)间由于电场的建立,会产生一个瞬间电流。
冶金自动化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发布时间:2021-11-18T06:53:43.174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18期作者:姚国强任铭[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冶金工业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姚国强任铭身份证号:21050419731011**** 身份证号:4202031968043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冶金工业也取得了重大成就,近年来,我过冶金技术不断创新和升级,大大提高了产能,成为出口世界的钢铁生产大国,满足世界钢铁需求,让很多国有冶金企业站上国际舞台,拓宽了市场。
当前,高新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领域也取得了较大进步,通过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有效实现了我国钢铁品种多元化。
冶金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中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冶金;自动化;现状;发展趋势 1冶金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分析 1.1冶金自动化技术的过程控制系统现状冶金自动化技术不仅减少了生产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投入,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的精度和产量,有利于冶金企业的未来发展。
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需要一个全面的控制系统来控制冶金过程中的各个过程,保证冶金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过程控制系统在冶金自动化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冶金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依赖于计算机技术,所有过程控制系统都由计算机控制。
通过计算机编辑生产设备的参数,利用计算机检测工艺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该过程控制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整个冶金生产的效率。
获得的数据改变了传统冶金对人工的依赖,大大提高了生产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
在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生产的过程中,员工在自动化操作过程中只需观察整个生产过程,记录和整理保存在计算机中的各种数据,大大减少了人员的体力劳动和工作难度。
1.2在生产管理控制系统中的现状随着我国冶金行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充分认识到生产管理在冶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有效的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全面监控,包括内部管理和生产管理。
要建立健全冶金行业的生产管理控制体系,全面控制冶金生产的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冶金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论冶金自动化的发展趋势研究分析摘要:近年来,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的冶金自动化领域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每年生产的钢铁总量都在上升。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坚持深化实施冶金自动化体系改革,微化调整了冶金自动化产业结构,该领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以及理念也不断得到了更新。
在多年的努力下,目前我国冶金自动化领域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鉴于此,本文在对冶金自动化现状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了研究,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冶金自动化;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前言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产钢材总量最多的国家,该领域在接哦故结构调整以及钢材种类等方面都获得了一定成就,这一过程中,冶金自动化的功能不容忽视。
尽管如此,我国冶金自动化领域发展过程中,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要想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我国相关部门必须对我国现阶段的冶金自动化发展状况进行充分的掌握,并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冶金自动化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冶金自动化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的规划。
一、冶金自动化的现状(一)过程控制系统现阶段,我国冶金自动化发展中,传统的模拟控制已经被工业控制计算机以及DCS等所取代,具有效数据显示,计算机控制在不同的冶金工序中,分别呈现出以下应用率,其中拥有99.68%的轧机应用率、100%的高炉应用率以及95.9%的电炉应用率等[1]。
同时,近年来,冶金自动化系统当中也逐渐开始增加对工业以太网以及现场总线等技术的应用,促使传统的集中控制被分布控制系统结构所取代。
在对控制算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PID算法被应用于回路控制当中;而轧机轧制力控制、连铸结晶器液位控制在等环节开始对智能控制技术进行应用。
从过程建模和优化的角度来看,计算机配置率有所提升,然而,现阶段我国冶金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对过程计算机的应用,主要是实现过程监视、数据汇总等功能,数学模型在面对相对复杂的冶金过程的时候,呈现出较差的适应性,过程优化能力较低。
冶金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微探田东霞发布时间:2022-08-25T10:18:06.413Z 来源:《建筑模拟》2022年第10期作者:田东霞[导读] 冶金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工业的发展,讨论在冶金行业技术上的提升带来的事我国工业化的提升。
冶金自动化技术是目前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整个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
我国冶金行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发展就离不开技术的提升,冶金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让冶金行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到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的转变,这对今后冶金行业乃至整个工业有这深远的影响。
身份证号:3209211980****6326摘要:冶金行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工业的发展,讨论在冶金行业技术上的提升带来的事我国工业化的提升。
冶金自动化技术是目前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对整个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
我国冶金行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发展就离不开技术的提升,冶金自动化技术实现了让冶金行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到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的转变,这对今后冶金行业乃至整个工业有这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冶金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1导言自动化技术在冶金生产中的积极应用有效地实现了产品类型的多样化和结构的多样化,大大促进了中国金属工业的发展,为中国在全球钢铁工业中的不可替代地位奠定了基础。
所以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冶金自动化技术的优化和提升,更加客观地看待冶金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理性的分析。
2冶金自动化技术应用现状2.1生产管理控制系统的现状在我国许多的冶金工程的生产管理控制系统都是电脑来控制管理的,生产管理控制系统主要是作为信息收集和日常管理的,但是在冶金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和管理上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和时代的发展,一些管理的理念不断发展也让一些企业知道制作执行系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执行系统在冶金生产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一些傲人的成绩。
但是一些企业在冶金生产的是对先进的管理技术的运用不足,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让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如何能够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这是每个企业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企业自身有能力的卫队技术进行改进,以适应自身的发展,如果没有能力的话也可以对的技术影响学习,并在之后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
13工业技术1 在冶金自动化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作用 冶金工业是一项与传质、传热以及复杂化学反应相关的工业生产过程,冶金产品生产控制冶炼过程很难按照一般数学模型进行设计,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后配料、烧结、高炉等过程得以实现智能化控制,对于冶金产品生产的作用主要如下:一是提高了产品质量,通过采用炉气连续分析动态控制系统和副枪测温系统提高终点控制命中率,这样以来将大幅度减少补吹工作,因此钢的清洁度和钢水质量都会得到明显改善;二是降低了冶金产品的生产成本,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代替了一次性副枪定氧、定碳探头的消耗,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快速分析数据的特点,使得煤气回收率提高;三,提高了金属物质的回收利用率,吹氧制度和加料制度的改变使得渣中氧化铁的含量得到控制,同时补吹过程的减少也降低了渣中氧化铁的含量;四是人工智能技术使得冶金生产实现了动态化的控制,这将有效节约不必要的冶炼时间消耗,同样的生产时间内将有可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2 人工智能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水平分析 应用在冶金自动化生产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包含智能控制、数据挖掘以及软计算等多个关键性环节。
智能控制技术主要被用于解决依靠一般数学方法和模型很难描述清楚的复杂的、随机的、模糊的、柔性的控制问题。
这样的问题一般至少具备以下特点之一:一是难以明确具体的控制对象;二是控制对象的相关参数变化范围极大;三是控制对象可能具备高度的非线性特征。
冶金工业作为一个复杂的化学工业生产工程,非常符合智能控制技术处理对象的特点,因此智能控制技术在冶金自动化生产中应用十分普遍,比如实现铝电解槽模糊控制技术,以及通过控制电极升降来加强对电弧炉炼钢过程的控制。
数据挖掘是近些年来新兴的、面向商业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它通常被用于从源数据中挖掘模式或联系方法。
冶金产品生产中涉及的传感器超过万件以上,数据挖掘技术就是对生产过程经过严密监控和提取知识信息,用于分你想生产实际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发现问题和做出改进。
人工智能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2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5283003西门子能源有限公司1001024吉林建筑科技学院1300005吉林通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134003摘要:近些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总体发展状态相对良好,运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大。
人工智能技术在冶金自动化中的科学运用,既能提升冶金行业的生产效率,还能提升冶金行业的经济效益。
所以,文章对人工智能基本原理及特征进行了详细探究,对人工智能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期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关键词:人工智能;冶金自动化;应用前言:近几年,在现代IT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助推下,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很大进步,与此同时在自动化方面的运用也越来越成熟。
智能自动化实质上是指无需人员操作就能驱动智能机器或是系统实现其目标的技术和过程,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
所以,文章对人工智能基本原理及特征进行了详细探究,对人工智能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概述,以期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利参考依据。
1人工智能基本原理及特点阐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已经发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前沿科学。
近20年来,现代计算机和IT的进步促进了AI的进一步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积累,AI的研究和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和丰富。
AI在冶金自动化中的应用,就是所谓的智能自动化,是AI的一个关键运用领域,是冶金自动化的主要发展方向。
1.1特点计算机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随之AI顺势而生,简而言之,AI是从计算机中分离出来的产物,AI在未来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AI的主要特点是采用计算机代替人工的各类复杂工作,同时利用自主分析数据的功能、自主推理功能,对脑力繁重的人们的工作压力进行高效缓解;利用计算机编程集中采集信息数据,同时自主识别采集到的数据、图形以及本文,然后在使用计算机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图形以及本文进行分析及处理。
在此过程中,AI能减少由于人工操作而引起的各种失误次数,进而减少人资成本,提升工作效率,这是AI最重要的特征。
小议冶金自动化控制【摘要】当代中国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些发展大大改变了旧中国的困顿与落后,大大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这些变化的取得,无不与中国在经济建设领域中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惊人奇迹相关联。
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就没有今天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发言权。
经济的发展史改变中国形象的关键。
但这关键中的关键则是中国工业领域的发展。
工业的发展,为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机械和根据,提供了必要的材料和场地。
在工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钢铁工业的发展。
中国的钢铁工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改变了过去贫困落后的面貌,并且在部分领域已经甚至超过国际的最高水平。
在钢铁or_,jk生产之中,其中一个环节是冶金。
冶金工业是钢铁工业的一个小分支。
冶金工业虽然工序并不复杂,但需要关注的地方很多。
特别是在当代,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冶金行业也相应的实行了技术的变革,其中一项变革就是技术自动化。
何谓自动化,自动化技术在冶金工业中是如何操作运行的,在运行中又会遇上哪些问题,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规避这些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本文中对与此相关的问题做出的阐述。
【关键词】钢铁工业;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实践当代中国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些发展大大改变了旧中国的困顿与落后,大大改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
这些变化的取得,无不与中国在经济建设领域中取得的突飞猛进的惊人奇迹相关联。
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国际地位,就没有今天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发言权。
经济的发展史改变中国形象的关键。
但这关键中的关键则是中国工业领域的发展。
工业的发展,为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机械和根据,提供了必要的材料和场地。
在工业的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钢铁工业的发展。
中国的钢铁工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改变了过去贫困落后的面貌,并且在部分领域已经甚至超过国际的最高水平。
在钢铁工业生产之中,其中一个环节是冶金。
冶金工业是钢铁工业的一个小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