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 至爱亲情 十三 人琴俱亡》研讨课件_11
- 格式:ppt
- 大小:454.00 KB
- 文档页数:19
《人琴俱亡》课件苏教版八上优质获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情感篇”中的《人琴俱亡》。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的含义,分析文本中的人物情感,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手法,以及探讨友谊与情感的表达。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人琴俱亡》一文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对友情的深刻表达。
2. 掌握通过环境、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文本中的人物情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文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古琴音乐,让学生谈谈对古琴的认识和感受,进而引出课文《人琴俱亡》。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本中的情感氛围。
3. 例题讲解:分析文本中的人物情感,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取一个生活场景,运用细节描写表达情感。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与重点,分享学习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人琴俱亡》2. 主要内容:人物情感:悲伤、怀念、感慨细节描写:环境、动作、语言表达手法:象征、对比、渲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细节描写,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范文】我和小明的友谊如同那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
夏日炎炎,我们总喜欢在那棵树下乘凉,谈论着彼此的梦想。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我们身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每当这时,我都会感叹:友谊真美好!如今,小明转学了,那棵树也仿佛失去了生机。
我常常独自一人坐在树下,看着那片片落叶,回忆起我们的点点滴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文学鉴赏能力?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表达友谊的文学作品,如《纪念刘和珍君》,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中友谊的伟大。
《人琴俱亡》课件苏教版八上优质获奖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人琴俱亡》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课文《人琴俱亡》的阅读理解、词句解析、主旨把握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2. 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和情感态度。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人琴俱亡》的情节结构,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难点:把握文中意象的深层含义,领会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古琴音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人琴俱亡”意境的思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阅读效果,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如“人琴俱亡”的象征意义,作者的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设计填空、翻译等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分享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人琴俱亡》,标注作者和时代背景。
2. 列出课文主要情节,标明重点词句。
3. 用不同颜色粉笔区分课文结构,突出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人琴俱亡》中的意象,体会作者情感。
答案:意象分析要结合课文内容,如“人琴俱亡”象征了知音难觅、生死离别等,作者情感主要表现为对友人的怀念和感慨。
2. 课后阅读:推荐阅读其他表现友情的古诗文,拓展学生知识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古典诗词朗诵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读;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细节设计;5. 板书设计的关键要素;6.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