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考点漫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① 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 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③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 应; ④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 应。
从数学集合角度考虑: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概念 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 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 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咼 还原反应 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 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被氧化 兀素失去电子的过程 兀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 被还原兀素得到电子的过程 兀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 得的生成物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 一种产物,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产物。
如反应4FeS 2+11Q=2Fe2Q+8SQ中,FezQ 和SQ 均既为氧化产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 得的生成物氧化剂 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如卤素单质 (X 2)、Q 、S 等⑵ 高价金属阳离子;如 Fe 3、Cu 2 等⑶高价或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 、浓HSQ 、HN0 KMnQ 等⑷ 过氧化物;如 NaO 、H2Q 等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 K Na 、 Z n 、Fe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 H 2、C Si 等③ 较低态的化合物; CO SO 、HS Ns t SG 、FeSO氧化性 得到电子的能力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 有关,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2.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复分解反应氧化剂—有氧化性I—化合价降低一・得电子一.被还原一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有还原性I——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例1]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制后的第三金属”。
氧化还原反应剖析知识点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类反应,也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改变,电子的转移是其中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进行剖析和总结。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原子的氧化态(氧化数)发生改变的化学反应。
氧化态是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的电荷数,可以是正数、负数或零。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态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氧化剂,被氧化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氧化剂接受了被氧化物质的电子,所以氧化剂的氧化态会降低,而还原剂失去了电子,所以其氧化态会升高。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判别一个化学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 氧化态法:根据反应物在反应前后氧化态的改变来判别,如果有元素氧化态上升,则是氧化反应;若有元素氧化态下降,则是还原反应。
2. 氢氧化态法:即根据反应物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变化情况判别,如果氧原子减少,则为还原反应;如果氧原子增加,则为氧化反应。
3. 电荷法:根据反应物原子以及离子电荷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判别,如果电荷数增加,则为氧化反应;如果电荷数减少,则为还原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类型1. 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常见的类型。
在这类反应中,金属通常是氧化剂,被氧化为金属离子;而非金属是还原剂,接受金属离子的电子。
例如,2Na + Cl₂ → 2NaCl,钠被氧化为钠离子(+1),而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1)。
2. 非金属元素与氧气的氧化反应非金属元素与氧气的反应通常是氧化反应。
在这类反应中,非金属元素被氧化为氧化物。
例如,C + O₂ → CO₂,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
3. 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的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将电子传递给氧化剂,完成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2Fe²⁺ + Cl₂ → 2Fe³⁺ + 2Cl⁻,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归纳一、概念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5、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7、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
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化合价降低+ne-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化合价升高-ne-被氧化(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字样.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越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难,氧化性越弱;反之,越不活泼的金属,失电子氧化成金属阳离子越难,其阳离子得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指引①、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依据-----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③、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④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注意:①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反应物,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同一种物质也可以是不同的物质;②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还原)剂可以有1种也可以有多种。
⑤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a 、常见的氧化剂(1)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 2、Cl 2、Br 2(2) 含高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Cl 3(3) 含某些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浓H 2SO 4 、HNO 3、KMnO 4、MnO 2b 、常见的还原剂:(1) 活泼或或较活泼的金属:K 、Ca 、Na 、Al 、Mg 、Zn (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还原性递减)(2) 含低价金属阳离子的化合物:Fe 2+(3) 某些非金属单质:C 、H 2(4)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HCl 、H 2S 、HI 、KI氧化剂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结果步骤:重点:A 双箭号跨过等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起止为同一元素。
B 必须标明电子转移的数目并指明“得”、“失”,且“得”、“失”电子数相等(2) 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步骤:重点:A 单箭号(在反应物之间);B 箭号起点为被氧化(失电子)元素,终点为被还原(得电子)元素;C 只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与失(氧化剂得电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总结
氧化还原反应(简称氧化反应)是化学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类。
它涉及到原子、分子或
离子体系中电子的重新分配,导致物质电荷状态的改变。
以下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
重要知识点总结:
1.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2.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的物质称为氧化剂,接受电子的物质称为还原剂。
3. 氧化剂和还原剂总是同时出现,它们是互相配对的。
一个物质的氧化反应只能发生
在另一个物质的还原反应的同时。
4. 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子的转移来解析。
在氧化反应中,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
氧化态增加;在还原反应中,原子或离子获得电子,氧化态减少。
5. 氧化态是用希腊字母和罗马数字表示的,例如Fe2+表示亚铁离子,Fe3+表示三价
铁离子。
6. 电子从还原剂转移到氧化剂形成产物。
产物中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氧化态相对于反
应物发生了改变。
7. 氧化还原反应中常见的氧化剂包括氧气(O2)、过氧化氢(H2O2)、高锰酸钾(KMnO4)等;常见的还原剂包括氢气(H2)、金属钠(Na)、铁(Fe)等。
8. 氧化还原反应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基础,包括燃烧、腐蚀、电化学反应等。
9. 在化学方程式中,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平衡反应物和产物中的原子数和电荷数来平衡。
10.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以电子数目一样的方式进行,以确保电荷守恒。
这些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氧化还原知识点解析在高考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知识点,它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多个方面,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关键意义。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深入解析一下这部分内容。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剂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使其他物质被氧化,自身被还原,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还原剂则是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使其他物质被还原,自身被氧化,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
例如,在反应 2H₂+ O₂= 2H₂O 中,氢气(H₂)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1 价,氢气被氧化,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水(H₂O)是氧化产物;氧气(O₂)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从 0 价降低到-2 价,氧气被还原,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水(H₂O)是还原产物。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时,要分别从反应物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指向对应的生成物中的同一种元素,桥上标明“得到”或“失去”电子的总数以及化合价的升降情况。
以 2KClO₃= 2KCl + 3O₂↑为例,从氯酸钾(KClO₃)中氯元素指向氯化钾(KCl)中的氯元素,桥上标明“得到6e⁻,化合价降低6”;从氯酸钾(KClO₃)中氧元素指向氧气(O₂)中的氧元素,桥上标明“失去 12e⁻,化合价升高12”。
2、单线桥法单线桥法是从还原剂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桥上标明转移电子的总数。
比如在反应 Fe + 2HCl = FeCl₂+ H₂↑中,从铁(Fe)指向盐酸(HCl)中的氢元素,桥上标明“2e⁻”。
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的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氧气(O₂)、氯气(Cl₂)等。
高考氧化还原知识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个基本类型,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和原子的氧化态的变化。
在反应中,有化合物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同时另一化合物获得电子而被还原。
这种电子转移导致了反应物之间的化学变化。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表达方式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子的转移和原子氧化态的变化来表达。
其中,电子的转移可以通过半反应方式来描述,比如将氧化反应物和还原反应物分别写出它们所损失或获得的电子数目。
而原子的氧化态的变化则是根据元素的电子数目来确定的,比如氧化剂接收了电子,它的氧化态就减少了,而还原剂失去了电子,它的氧化态就增加了。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热效应氧化还原反应可能伴随着放热或吸热过程。
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被称为放热反应,而吸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被称为吸热反应。
这个热效应与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有关,其中的能量变化导致了反应过程的热效应。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电化学电池。
在电池中,氧化还原反应导致了电子的流动,从而产生了电能。
各种类型的电池都是基于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而设计的,比如干电池、锂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氧化还原反应还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
在工业生产中,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合成有机物和无机物,比如合成聚合物或者去除染料等。
在环境保护方面,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和废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氧化还原反应与生物体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细胞呼吸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它是生物体从有机物中释放能量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被氧化为无机物,同时还原剂接收了电子,从而产生了能量。
此外,氧化还原反应还在生物体内发挥着抗氧化作用。
细胞内有许多抗氧化剂,它们可以捕捉自由基,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损害。
这些抗氧化剂通过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来抵消有害的自由基,从而保持细胞正常的功能。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整合与考点梳理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是历年高考测试的热点,尽管年年考查,但考生答题的错误率很高,因此在高考试题中始终保持了很好的区分度。
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对该知识点的考查形式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比较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配平简单的氧化还原方程式;利用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进行计算;根据信息或综合运用以上原理和方法写出氧化还原反应。
建议同学们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从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考查热点等方面,对基础知识和近三年考查热点进行梳理、分析,使复习有的放矢。
一、知识整合(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1.几组基本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分析,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从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指反应过程):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或化合价升高)的过程;还原反应:得到电子(或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注意: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对立统一的,同时存在于同一反应中。
(3)氧化剂与还原剂(指反应物质):氧化剂:所含元素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常见氧化剂:①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I2、O2、S、N2等;②能电离出H+的物质:HCl、H2SO4、NaHSO4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氧化剂作用的实际上是H+;③不活泼金属的阳离子,如Ag+、Cu2+、Fe3+等;④某些含高价态元素的物质:MnO2、KMnO4、H2SO4(浓)、HNO3、KClO3等;⑤过氧化物:Na2O2、H 2O2等。
还原剂:所含元素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常见的还原剂有:①金属单质,如Na、Mg、Al、Zn、Fe、K、Ca、Ba、Fe、Cu等;②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P、S等;③含较低价态元素的物质,如CO、SO2、HCl、H2S、FeCl2、Na2SO3等。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的复习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3.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的物质。
4.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的物质。
氧化产物:被氧化元素对应的产物还原产物:被还原元素对应的产物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被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被还原)二、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1.根据(同种)元素价态分析2.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判断3.根据方程式进行判断4.根据反应的条件判断:反应条件要求越低、反应越容易进行、反应越剧烈对应的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
5.根据反应的程度判断多种物质同时氧化同一物质时,物质被氧化的价态越高,其对应的氧化性就越强;多种物质同时还原同一物质时,物质被还原的价态越低,其对应的还原性就越强。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1.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条件: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氧化剂)2.价态归中规律(就近原则)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被还原价态不能低于还原剂被氧化价态。
3.强者优先反应规律同一物质遇多种氧化剂(或还原剂)时,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优先反应。
4.同种元素,相邻价态不反应,相隔价态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四、氧化还原反应与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部分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部分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全部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五、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
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硫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做氧化剂的物质不能做还原剂B.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反应中某元素的原子变为阳离子,则该元素的单质在反应中一定是还原剂D.凡是有电子转移也就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不可能是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3.在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A.SO3+H2O=H2SO4 B.2Na+2H2O=2NaOH+H2↑C.2H2+O2点燃2H2O D.2F2+2H2O=4HF+O24.下列变化中,一定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l2→Cl-B. FeCl3→FeCl2C. C→CO2D. KMnO4→MnO25.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A.Cu2+氧化性比Na+强B.Cl2得电子的能力比Br2强,所以氧化性:Cl2 >Br2C.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能造福于人类D.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原子电子失去的越多,还原性越强6.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Fe3+>Cl2>I2 B. Cl2>Fe3+>I2 C. I2>Cl2>Fe3+ D. Cl2>I2>Fe3+7.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
精心整理一、氧化还原基本看法1、四组重要看法间的关系(1) 氧化还原反应:凡是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或电子转移 )的化学变化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元素化合价的起落;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转移。
(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高升(也许说物质失去 )电子的反应成为氧化反应;反应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也许说是物质获取电子 )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氧化剂、还原剂是指反应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叫做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高升的物质叫做还原剂。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是指生成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高升被氧化,所得产物叫做氧化产物,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叫做还原产物。
关系:口诀:化合价高升,失电子,被氧化,还原剂,氧化反应;(升失氧还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氧化剂,还原反应;(降得还氧还).....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种类注意: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1.氧化还原中的电子转移表示法(1)双线侨法: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表示电子转移结果,该法重视于表示同一元素的原子或离子间的电子转移情况,如注意:线桥从方程式的左侧指向右侧;箭头不表示得失,只表示变化,所以必然要注明“得”或“失” 。
(2)单线桥法:在反应物中的还原剂与氧化剂之间箭头指向氧化剂,详尽讲是箭头从失电子的元素出发指向得电子的元素。
如三、氧化还原反应的种类1.还原剂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和氧化剂分别为不相同的物质,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全部被还原或氧化,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全部发生变化。
比方:精心整理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此类反应的特点是还原剂或氧化剂只有部分被氧化或还原,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只有部发散生变化,除氧化还原反应外,还陪同非氧化还原反应。
比方3.自己氧化还原反应自己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在同一物质的不相同元素之间,即同一种物质中的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该物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也能够发生在同一物质的同种元素之间,即同一物质中的同一种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点
一、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1.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化合和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4.有单质参与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石墨变成金刚石,氧气变臭氧)。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规律是
1.守衡律: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化合价升降总值守衡
2.强弱律:反应中满足: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3.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4.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只能达到同种价态
5.优先律: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遇多种还原剂时,先和最强还原剂反应
三、氧化还原反应类型
1.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这是一种最普遍的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中,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发生在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之间。
2.分子内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类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发生在同一分子内的不同原子之间。
3.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类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发生在同一分子里的同种价态、同种元素的原子上。
这种反应又称为歧化反应。
专升本氧化还原知识点与题型解析在专升本化学的学习中,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知识点板块,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深刻的化学原理,还在实际应用和题型中频繁出现。
下面,咱们就一起来详细探讨一下这部分的关键知识点和常见题型。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简单来说,氧化还原反应就是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其中,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这就好比一场“电子的转移舞会”,电子从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转移到了化合价降低的物质那里。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就是化合价的变化,而其本质则是电子的转移。
要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就看化合价有没有变动。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咱们得搞清楚。
氧化剂就是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还原剂则相反,是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氧化产物是还原剂被氧化后得到的产物,还原产物则是氧化剂被还原后得到的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还遵循着一些重要的规律。
比如,得失电子守恒定律,即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
这就像是一个天平,两边的电子得失要保持平衡。
还有强弱规律,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跟还原性较强的还原剂反应,生成还原性较弱的还原产物和氧化性较弱的氧化产物。
这就好像是强者打败弱者,然后产生相对较弱的新物质。
再来说说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常见的氧化剂有氧气、氯气、高锰酸钾、硝酸等;常见的还原剂有金属单质(如铁、锌)、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
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咱们来看看常见的题型。
第一种题型是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这就需要我们敏锐地观察反应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有没有变化。
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氢元素从 0 价变成+1 价,氧元素从 0 价变成-2 价,化合价有变化,所以这是个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种题型是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
这得看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情况。
例如,在氧化铜和氢气的反应中,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从+2 价降低到 0 价,所以氧化铜是氧化剂;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从 0 价升高到+1 价,所以氢气是还原剂。
氧化还原现象知识点总结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基本原理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氧化和还原现象的反应。
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而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1.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是由于电子转移而引起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一种可以接受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发生还原;还原剂是一种能够给出电子的物质,它在反应中发生氧化。
1.3 氧化还原反应的符号表示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在化学方程式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通过电子的转移而发生化学变化。
1.4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点包括电子转移、原子氧化数的变化、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特点。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和规律2.1 氧化还原反应的观察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的观察性质包括颜色、气体的释放、温度的变化等。
2.2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受反应物浓度、温度、触媒等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可以准确的用速率方程式表示。
2.3 氧化还原反应的热效应氧化还原反应在进行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这一现象称为热效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热效应可以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2.4 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同样会出现化学平衡的现象,化学平衡的条件和特点与普通的化学反应相似。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3.1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氧化反应用于染料的生产、还原反应用于食品的加工等。
3.2 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中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铝的电解、金属的冶炼等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
3.3 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在环境保护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废水的处理、大气污染的防治等都离不开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和方法。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方法4.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性实验氧化还原反应的定性实验通常采用观察颜色的变化、气体的释放等方法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专升本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考点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专升本考试中也是重点考点之一。
理解和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学好化学具有关键意义。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表现为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物质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例如,在反应 2H₂+ O₂= 2H₂O 中,氢气(H₂)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从 0 升高到+1,氢气被氧化,是还原剂;氧气(O₂)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从 0 降低到-2,氧气被还原,是氧化剂。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时,要分别从反应物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指向生成物中相应的元素,并在桥上注明电子得失的数目和化合价的升降情况。
以 2KClO₃= 2KCl + 3O₂↑为例,从氯酸钾(KClO₃)中氯元素指向氯化钾(KCl)中的氯元素,桥上标明“得到 6e⁻,化合价降低”;从氯酸钾中的氧元素指向氧气(O₂)中的氧元素,桥上标明“失去6e⁻,化合价升高”。
2、单线桥法单线桥法是从还原剂中失去电子的元素指向氧化剂中得到电子的元素,桥上只标明电子转移的总数目。
比如在 Fe + 2HCl = FeCl₂+ H₂↑中,从铁(Fe)指向盐酸(HCl)中的氢元素,桥上写“2e⁻”。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这意味着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例如,在反应2FeCl₃+ Cu = 2FeCl₂+ CuCl₂中,氧化性:Fe³⁺>Fe²⁺;还原性:Cu>Fe²⁺。
四、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KMnO₄)、过氧化氢(H₂O₂)、氯气(Cl₂)、氧气(O₂)等。
、
氧化还原
一、概念
1、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物)
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物质------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3、氧化产物:氧化后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还原后的生成物。
4、被氧化:还原剂在反应时化合价升高的过程
被还原:氧化剂在反应时化合价降低的过程
5、氧化性:氧化剂具有的得电子的能力
还原性:还原剂具有的失电子的能力
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口诀: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7、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或得失)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表示同种元素在反应前后得失电子的情况。
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
-
氧化剂+
(2)单线桥法:表示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间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字样.
二、物质的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第 1 页共 1 页。
氧化还原反应一、基本反应类型二、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总称,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同时结束,两者是不可分开的。
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发生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和化合价变化的关系: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1.两种反应物氧化剂:得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降低,有氧化性,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的物质,元素化合价升高,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2.两种产物氧化产物:含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组成的生成物。
还原产物:含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组成的生成物。
3.两种性质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但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
氧化性的强弱与得电子的多少无关。
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但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强。
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氧化性和还原性都是物质的化学属性,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具体分析(1)失电子(本质)化合价升高(特征)氧化反应得电子(本质)化合价降低(特征)还原反应(2)定义:凡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3)形成离子化合物时,某元素原子失电子,则化合价升高,每失去一个电子化合价升高一价,某元素原子得电子,则化合价降低,每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降低一价。
(4)形成共价化合物时,共用电子对偏离某元素原子,该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反之,被还原。
(5)化合价变化的本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定义: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本质)四.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数目的表示方法(1)单线桥法.表示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里元素原子间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开始,指向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再在连线上方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在单线桥法中,箭头的指向已经表明了电子转移的方向,因此不能再在线桥上写“得”、“失”字样.(2)双线桥法.表示在反应物与生成物里,同一元素原子在反应前后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在氧化剂与还原产物、还原剂与氧化产物之间分别用带箭头的连线从反应前的有关元素指向反应后的该种元素,并在两条线的上、下方分别写出“得”、“失”电子及数目.例如:五.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1)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的一般规律.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与得失电子数的多少无关.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的活动性越强,金属单质(原子)的还原性也越强,而其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如还原性:Mg>Fe>Cu>Ag;氧化性:Ag+>Cu2+>Fe2+>Mg2+②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特殊情况;氯的含氧酸的氧化性顺序为:HClO>HClO3>HClO4.⑧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一般而言,氧化还原反应总是朝着强氧化性物质与强还原性物质反应生成弱氧化性物质与弱还原性物质的方向进行.在一个给出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氧化剂和氧化产物都有氧化性,还原剂和还原产物都有还原性,其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关系为: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反之,根据给出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可以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自动进行.④反应条件的难易.不同的氧化剂(还原剂)与同一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反应越易进行,则对应的氧化剂(还原剂)的氧化性(还原性)越强,反之越弱.⑤浓度.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其浓度越大,氧化性(或还原性)就越强.⑥H+浓度.对于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若氧化剂为含氧酸或含氧酸盐,则溶液中H +浓度越大,其氧化性就越强.(2)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规律.①一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而处于中间价态时则既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但须注意,若一种化合物中同时含最高价态元素和最低价态元素时,则该化合物兼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如HCl.②价态不相交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相互反应生成两种价态不同的产物时,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值不相交,即高价态降低后的值一定不低于低价态升高后的值,也可归纳为“价态变化只靠拢、不相交”.所以,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间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种元素间隔中间价态,发生归中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优先规律:当一种氧化剂(还原剂)同时与多种还原剂(氧化剂)相遇时,该氧化剂(还原剂)首先与还原性(氧化性)最强的物质发生反应,而只有当还原性(氧化性)最强的物质反应完后,才依次是还原性(氧化性)较弱的物质发生反应.(4)电子守恒规律.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即氧化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这一点也是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基础。
氧化还原反应考点漫谈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考点进行了归纳,以便更好地掌握该考点涉及的知识内容与考察的能力、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考点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151-02
高中化学教科书中氧化还原反应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其考查方式灵活多样,可以独立命题考查,也可以贯穿于填空、推断、实验、计算等各类试题之中,考查内容围绕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等基本概念展开,充分体现了新课标高考在考查基本概念、原理的同时,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下面笔者对其常见考点进行了归纳: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
第一,定义:凡是有电子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偏移)或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特征: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第三,本质: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二考点题型
第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实质。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其实质是反应前后有电子的得失,
据此可以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例1,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受热放出co2;
b、以mno2为催化剂,kcio3分解放出o2;
c、固体nac1与浓硫酸反应放出hc1气体;
d、铝溶于naoh溶液放出h2。
解析:选项a中caco3受热分解生成cao,并放出co2;选项c
中nacl与浓硫酸反应生成nahso4或na2so4,并放出hcl气体,在这两个反应中各元素在反应前后均未发生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选项b中的kclo3分解生成kcl和o2,cl、o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选项d中的al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naalo 和h2,al和h2o中的h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也发生变化,因此选项b、d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b、d。
第二,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
氧化剂、还原剂均指反应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氧化产物,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要看在反应中是得到电子(价降)还是失去电子(价升)。
例2,制备氰氨基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n=cacn2+co↑+h2↑+co2↑,在反应中()。
a、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
b、hcn是氧化剂;
c、cacn2是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d、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解析:结合实例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的试题,解题方法是:找变价→判类型→分升降→定其他。
其中“找变价”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特别是反应物中含有同种元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弄清它的变化情况。
本题化学反应中元
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如: + = cacn2+ ↑
+ ↑+co2↑,生成物co2中的碳元素来自caco3,化
合价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
根据“价升高→失电子→还原剂→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价降低→得电子→氧化剂→还原反应→还原产物”可知,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答案:c。
第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通常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来配平,其关键是:确定每分子还原剂(或氧化剂)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总数,就必须弄清还原剂(或氧化剂)分子中有几种元素变价,每一种元素有几个变价原子。
例3, kmno4+ kmno2+ h2so4= mnso4+k2so4+ kno3+ h2o
解析: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缺少反应物或生成物配平,往往让考生束手无策。
一般是把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所有原子进行比较,通过观察增加或减少了哪种元素:(1)若增加的元素是除h、o 以外的非金属,未知物一般是相应的酸;(2)若增加的元素是金属,未知物一般是相应的碱;(3)若反应前后经部分配平后发现两边氢、
氧原子不平衡,则未知物是水。
经比较发现,生成物中增加了s元素,则未知物是h2so4,其他步骤同上。
答案:2kmno4+5kmno2+3h2so4 =2mnso4+k2so4+5kno3+3h2o。
第四,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考查。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种类包括:(1)求氧化剂与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量之间的关系;(2)题目给定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求求出氧化剂与还原剂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量的关系;(3)题目给定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求氧化产物或还原产物的化合价;(4)某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或还原剂不止一种,求某一部分氧化剂(或还原剂)氧化(或还原)还原剂(或氧化剂)的物质的量。
例4,物质的质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
b、1∶5
c、2∶3
d、2∶5
解析:设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电子守恒得2×2=(5-1)x,解得x=1,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5-1)=1∶4。
答案:a。
第五,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规律的考查。
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这几个规律在每个环节中都存在:(1)强弱规律;(2)守恒规律;(3)价态变化规律;(4)优先规律,而它们的应用却是氧化还原反应考查的重点。
如性质比较用到的强弱规律、计算中用到的守恒规律等。
例5,氢化钙可作为生氢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 (oh)2+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h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cah2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1。
解析:根据价态规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价态的变化“只靠拢,不交叉”。
分析确定化合价,找出化合价变化元素h元素,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关系,可知选项b、c
正确;定量分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知,h2中的h一半来自cah2,一半来自h2o,故选项d正确。
答案:a。
总之,通过物质的推断来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相关规律,这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题型。
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复习中,我们应加强此类题型的专题训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考点涉及的知识内容与所要考察的能力、方法。
参考文献
[1]袁廷新、杨帆.掌握特征抓住守恒——氧化还原反应解题策略[j].高中数理化,2011(13)
[2]汪习雄.氧化还原反应要点精析[j].新高考:物理化学生物,2010(9)
〔责任编辑: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