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连中小学体育特色项目指导教师培训讲师团队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5
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沾化区第二实验小学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的相关要求,针对省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实际需求,切实做好山西省2018年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定位1.教师研修目标【师德修养重践行】通过学习师德系列研修内容,强化“师德为先,育人为本”的专业理念,感悟身边同伴的师德案例,引导学员说一个身边的师德故事;关爱学生身心健康,通过学习学生心理辅导类课程,掌握一种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策略。
完成一篇“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教育案例”。
【学科教学有规范】聚焦教学关键技能,通过案例式课程学习,掌握“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基本规范,树立“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以评促教”的教学观。
新任教师围绕教学基本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基本技能提升;成熟教师聚焦教学关键技能,通过课堂实践,反思自身优势与不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骨干教师聚焦核心素养和课堂教学改革,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重难点教学有策略】聚焦学科教学重点、学生学习难点,激发教师兴趣,提升参训教师教学基本功,通过案例式课程学习、工作坊研讨、校本实践,使教师掌握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各环节的技能,或能够解决困扰其教学的至少一个学科重难点问题,能够用研修所学至少设计一份学科重难点问题解决的短文。
能够体验到课堂中解决学科难点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新任教师聚焦重难点教学,尝试判断教学难点问题并初步解决;成熟教师聚焦重难点教学,掌握学科重难点教学技能,运用重难点学习指导策略,突破教学重难点;骨干教师聚焦重难点教学,理解以学定教内涵,掌握学科重难点教学技能,运用重难点学习指导策略,挖掘个人教学优势。
2.团队建设目标管理团队:建立“省—市—县—示范校”四级管理体系,发挥其对全省全员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支持和服务作用,同时做好监督管理,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金州新区举办大连市体育艺术“2+1”体育现场观摩会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市体育艺术“2+1”项目深入开展,全面展示学校项目推进特色成果,近日,大连市体育艺术“2+1”——体育现场观摩会在金州新区东山小学举行。
大连市教育局、大连市教育学院、辽宁轻工职业学院、金州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金州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领导及大连市各县区体育教研员、体育骨干教师300余人参加了此次观摩活动。
会上,东山小学以“N+X”体育课程体系为主体,全面介绍了学校在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创新探索;东山小学全体学生展示了包括武术拳、花样跳绳、校园集体舞三项内容的大课间活动及网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轮滑等专项体育课程,得到了参会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东山小学立足于让每个孩子通过六年学习掌握多种终身体育运动技能和习惯养成的培养目标,系统构建“N+X”体育课程体系,不断丰富课程内容,不断优化课程组织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得到了学生、家长的高度认可。
下一阶段,金州新区将立足于“区域体育课程整体构建”、“一校一品”,进一步加大体育工作改革步伐,全面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开展,促进全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整体提升。
大连市体育局、大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开展《大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认定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体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大体发[2005]55号【发布部门】大连市体育局大连市教育局【发布日期】2005.06.30【实施日期】2005.06.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大连市体育局、大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开展《大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认定工作的通知(大体发【2005】55号)区市县文化体育局、教育局:为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加强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配合我市竞技体育战略调整,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
本着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思路。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制定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饥饿和本市实际情况,决定在全市中、小学中开展《大连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以下简称《传统校》)认定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全市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工作的发展,促进我市体育后备人才队伍的衔接,不断拓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选拔渠道,为我市竞技体育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现将开展《传统校》认定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目的在全市开展新一轮《传统校》认定工作是我市围绕“办党放心、人民满意体育事业”工作主题,实践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思路的重要举措。
同时,也是促进全市学校体育业余训练工作开展的一项有效措施。
通过开展认定工作,确定重点,择优扶持,强化管理,完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输送体系,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精品工程,以进一步推动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保证我市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对象全市各级(高中、初中、小学)学校。
三、认定条件详见附表1。
四、认定程序(一)各区市县文体局、教育局负责组织本辖区所属的各级(高中、初中、小学)学校的初评工作,并根据认定条件推荐上报备选学校。
(二)市体育局、教育局负责对备选学校进行复审和认定、命名工作。
“我和你--绳采飞扬”----跳双长绳”课的设计与说明大连市西岗区兆麟小学孙成海一、指导思想紧紧把握跳绳教材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优化教材,细化教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受,特别是关注学生跳双长绳“跳绳”与“摇绳”相互依存的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帮助学生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享受那份克服困难,不懈努力之后的成功与喜悦,不断激励学生超越自我,改进提高跳双长绳的技能水平。
二、学情分析本次执教的是黄埔学校六年一班,本班学生好学、活泼,具有一定的研究精神和合作意识,身体素质比较好。
但是他们对跳双绳的教材是陌生的,从来没有接触过,因此课堂上的教法以及整个教学流程都做了精心而全面的准备,并准备了相应的应急措施,以确保每个环节的实施都是高效的,这个过程还力求从个体表现好的学生身上找突破,以他们来带动更多的学生进行学法研究和实践体验。
三、教材的选择与分析六年级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开始分化,逐步强调按兴趣活动。
女孩子喜欢动作优美、节奏鲜明的活动;男孩子则喜欢竞赛性的活动和游戏,并开始喜欢一些技术性、技巧性强的项目。
在跳绳教材的选择上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味地进行单调的短绳竞技、集体8字跳长绳竞技等内容,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通过多种多样的跳绳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即使难度较大的花样,学生也愿意来试一试、闯一闯。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开发学生的智力,树立攻克难关的勇气和信心是有益的。
跳双长绳是摇绳和跳跃配合的运动,是发展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灵敏度、协调性的一项全身运动。
本课所选的内容主要是跳双绳的跳的练习的教学流程,摇绳的环节和跳单绳在前两次课已经进行了练习,本节课不作为重点来解决四、教法与设想根据课的任务和教材技术性较强的特点,通过提出任务、创造条件、给予提示、让学生试做等方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基础,进而达到由学生自己去观察、比较、探究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018年全国校园足球五人制裁判长、裁判员培训班在大连举行
作者:本刊编辑
来源:《校园足球》2018年第10期
9月20日,2018年全国校园足球五人制裁判长、裁判员培训班在大连体育中心顺利开班。
本次培訓班是由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执行,中国足球协会协办,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推进全国校园足球各级各类五人制比赛的积极开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本次培训得到了中国足协的大力支持,选派了耿志伟、张健、刘剑桥等优秀讲师参与培训工作,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份的38名裁判长和63名裁判员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在大连体育中心媒体中心举行,仪式由上海大学体育学院教授颜中杰主持。
首先,大连岭南体育中心管理有限公司活动招商部部长桑琳致欢迎词,她简要介绍了大连体育中心的基本情况,盛情邀请大家来大连学习、比赛、做客。
全国校园足球裁委会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周群力要求全体学员珍惜机会,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全国校园足球裁委会副主任、本次培训班讲师王景东希望全体裁判长、裁判员在大连期间能够学习好、工作好、生活好。
最后,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校园足球工作部曹源做了总结发言。
曹源简要介绍了裁委会的组织框架和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重要成绩,并明确指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各省份教育厅(局)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体校园足球裁判人员的共同努力,希望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校园足球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跳绳》体育教学设计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华北路小学姓名:庞秀涛《跳绳》体育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一年级2、学科:体育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结合生活导入,练习各种“跳”(2)、收集有关跳绳及花样跳绳的图片、文字及百度的视频。
二、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以跳绳为主教材,通过教师教,学生自由联系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直观的了解跳绳的多种跳法。
不但让学生初步掌握多种的跳绳方法,而且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跳法进行自由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让学生将自己的跳法大胆的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
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一年级。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兴趣,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
还存在着任性,娇气、依赖性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
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的安排多样的跳法练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气氛,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学习、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
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
同时让学生自由组合,从而有效的激发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学生分析跳绳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
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协调配合的一种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控制动作的繁简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适合不同的年龄和性别,是小学体育教材中较好的内容。
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敏、协调性、力量等具有显著作用。
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掌握一些跳绳的方法,了解跳绳运动的相关的知识;在学习中有95%以上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表彰大连市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
目”先进学校的通知
【法规类别】奖惩
【发文字号】大教[2014]8号
【发布部门】大连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2014.01.27
【实施日期】2014.01.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大连市教育局关于表彰大连市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先进学校的通知
(大教[2014]8号)
各区市县教育局,各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
2011年全市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启动以来,各区市县、先导区教育部门按照市教育局的有关文件和要求,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面启动、示范引领”的原则,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认真研制本地区的“2+1项目”特色发展规划,围绕“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积极有序推进,逐步形成了以特色大课间、校园集体舞和各类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以校本课程为支撑的“2+1项目”发展模式,目前,全市中小学形成了30多个全员参与、喜闻乐见、有一定技巧性、能终身受益体育、艺术特色发展项目,涵盖足球、篮球、空竹、舞蹈、交响乐团等多个
项目,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校园体育、艺术文化进一步提升,全市基本形成“人人参与、全面普及、一校一品、百花齐放”的阳光体育态势。
同时,在体育、艺术“2+1项目”推进实施中,各地区涌现出一批组织机构完善、活动开展扎实、特色鲜明突出的先进学校,为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做法,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水平,市教育局决定对大连市中山区风景小学等100所学校进行表彰。
大连市教育局
2014年1月27日附件:。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融合教育摘要:新课改理念下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而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就目前情况来看,素质教育理念在贯彻执行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以各类运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生理机能,锻炼学生四肢协调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力。
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应用学科,同时也可以看作一门艺术课程,由于运动本身就是美的体验,利用课程教学活动开展各类渗透教学,能让体育的优势发挥出来,也能提升各类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兴趣,使部分听障学生也能积极融入体育课程学习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他人互动,体会到交流的乐趣所在。
关键词:小学体育;融合教育;特殊学生;体育教育策略引言: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的融合教育,不仅能够将各类教学活动有效地渗透其中,还能够在促进学生对小学体育课程的进一步理解。
由此可见,小学体育教学课程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身心的平衡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基于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活动中引导者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入手开展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同时,进而使学生体会到体育课程的乐趣之处。
1.体育活动渗透健康理念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将体育教育课程与健康课程进行有效融合,体育课程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区别于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等学科,在教学形式上应当更加丰富,充分体现体育学科的艺术性。
就目前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大部分课程内容更多的是基础教育,较少的课程内容以锻炼学生基本身体素质为重点,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充分融合健康课程,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是体育教学课程的重点之一。
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教师在保障教学活动趣味性的同时,也要充分鼓励和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个,并贯彻始终,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健康理念。
探索小学体育中教会、勤练、常赛的有效实施策略摘要:近年来,小学体育课程中的教会、勤练、常赛理念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教会、勤练、常赛策略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哪些策略对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更好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
研究结果显示,合理运用教会、勤练、常赛策略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因此,本文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师和教育决策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教会、勤练、常赛策略,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会,勤练,常赛,实施策略引言:小学体育作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的重要环节,一直备受关注。
教会、勤练、常赛的概念在新课标下成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理念。
教会是指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勤练是指学生通过反复训练,不断改进体育技能,提高竞技能力;常赛则是每周组织体育比赛,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锻炼自我。
然而,如何有效实施教会、勤练、常赛策略仍然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对小学体育中教会、勤练、常赛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为教师提供参考,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改善与发展。
正文:一、教会策略的有效实施1.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信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但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和朋友。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他们的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这样的转变,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其全面发展和成长。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会不断学习和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水平。
2.学生参与的激发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老师简历王浩宇国家级评审国家A级教师大连市CIDU副主席大连舞蹈家协会会员浩雪体育舞蹈培训中心主任大连十所合作艺术学校体育舞蹈艺术总监王雪国家级评审国家A级教师大连舞蹈家协会会员各艺术学校特级教师浩雪体育舞蹈培训中心副主任大连十所合作艺术学校体育舞蹈艺术总监曾获奖项王浩宇王雪曾获香港国际赛最高组,全亚州第四名。
从1998——2012年共获50余个省级以上冠军。
多次担任省级以上专业级评审。
多次受邀参加啤酒节,服装节官方演出。
常年赴香港与世界顶尖外教、世界冠军尤利亚和瑞卡多老师学习,高超的技术、精湛的舞艺引领大连拉丁舞最前沿。
中华舞蹈联合会指定的大连市考牌教师。
连续七年被中华之星评为“全国优秀指导教师”。
2006年哈尔滨专业学校特聘教师。
2008年沈阳音乐学院大连校区专业拉丁舞特聘教师。
2010年天津交通学校舞蹈专业大连校区专业副校长。
2010年获得WDC香港全亚洲最高组别比赛第四名。
2003年东北三省拉丁舞职业组冠军。
2004年中国国际公开赛单项恰恰舞冠军。
2004年中国国际公开赛拉丁舞冠军。
2005年五国邀请赛拉丁舞职业组冠军。
2005年上海国际公开赛专业组冠军。
1998年至今共获大小奖项60多项冠亚军。
学生奖项中韩交流国际标准舞大赛职业新星组冠军。
大连IMV杯创业中国全国国际标准舞最高组别冠军。
《2012》集体舞被大赛特邀表演,并深受万人以上的好评。
东北三省职业组冠军、专业院校组冠军。
上海国际公开赛专业组冠军。
烟台CBDF全国公开赛16岁组冠军。
2002-2012年共计100余个冠军;从事教师职业100余名。
考入全国专业舞蹈学院、体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共50余名。
2006年起连续7年参加“中华之星”辽宁省选拔赛,获五十个金奖。
2007年连续3次参加“欢乐满天星”少儿节目。
2008年获“辽宁省第五届国际标准舞大赛”各少儿组五个冠军,三个亚军,四个季军。
2008年获“上海国际公开赛”业余少儿组冠军二名,业余幼儿组亚军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