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 电子邮件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244.85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一章测试1.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不包括()。
A:外设B:主机C:程序D:硬件答案:D2.OSI/RM模型的最低层是 (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传输层D:网络层答案:A3.拓扑设计是建设计算机网络的第一步。
它对网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网络性能②系统可靠性③通信费用④网络协议()①②③④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③④答案:C4.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A:WANB:MANC:PAND:LAN答案:D5.对等层间交换的数据单元称之为协议数据单元,其英文缩写为()A:PDUB:ICIC:IDUD:SDU答案:A6.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A: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B: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C: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D: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答案:D7.不同的交换方式具有不同的性能。
为保证数据无差错地传送,不应选用的交换方式是()A:线路交换B:报文交换C:信元交换D:分组交换答案:B8.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构成。
()A:对B:错答案:A9.网络协议一般由语法和语义构成。
()A:对B:错答案:B10.数据传输速率是指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二进制代码的( )数。
A:位B:帧C:信元D:伏特答案:A第二章测试1.假设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5MHz,采样频率必须大于(),才能使得到的样本信号不失真。
A:10MHzB:15MHzC:5MHzD:20MHz答案:A2.一般来说,数字传输比模拟传输能获得较高的信号质量,这是因为( )。
A:模拟信号是连续的,不容易发生失真B:中继器再生数字脉冲,去掉了失真;而放大器则放大模拟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失真C: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采样容易D: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小,而且不容易发生失真答案:B3.光纤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这两种光纤的区别是()。
A:单模光纤的数据速率比多模光纤低B:多模光纤比单模光纤的纤芯直径粗C:单模光纤比多模光纤的价格更便宜D:多模光纤比单模光纤传输距离更远答案:B4.E1载波把32个信道按()方式复用在一条2.048Mb/s的高速信道上,每条话音信道的数据速率是64kbps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英文名称:The Foundation of University Computer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课程编码:08学分:2.5总学时:52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土木(桥梁)、工程管理前修课程:无后修课程:多媒体技术二、大纲说明(一)教学对象授课对象是全校各专业本科生,课程类别为通识教育中的计算机类。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学目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习其它计算机相关技术课程的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教育部教指委《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讨论稿)》(白皮书)的指导性教学大纲,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订,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软件设计与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具备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机环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为后继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发展、信息表示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了解操作系统基本原理及其使用方法了解WORD文本编辑排版与EXCEL电子表格编排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了解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检索与信息发布基本方法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声音、图像、视频信息加工处理基本方法了解数据库基本知识及ACCESS的基本使用方法(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无后续课程:本课程是本科生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是其他计算机技术相关课程的基础。
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应用以及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其它专业课程。
(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1、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2、重点和难点本课程重点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过程;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和DOS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基本操作;能够编排图文并茂的文档;具有使用电子表格的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安全使用的知识;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Access的基本操作方法;初步具备对计算机技术的认识和自修能力。
宜春市公务员邮箱使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我市电子政务发展需要,规范宜春市各机关公务员邮箱使用与管理,保证其安全高效地运行,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宜春市公务员邮箱系统(@)是为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建立的专用电子邮局,是电子政务整体构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宜春市公务员邮箱系统是面向全市党政机关及其下属各部门或单位(以下简称各机关)公务人员免费使用的独立共用电子邮件平台。
第四条各机关公务员均可按本规定申请公务员邮箱,公务员邮箱不向社会开放。
第五条宜春市各机关公务员使用公务员邮箱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规定,严禁使用公务员邮箱传递密级文件。
第六条公务员邮箱是宜春市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系统之一,与电子政务统一规划、建设、运行和维护。
第二章技术保障第七条宜春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公务员邮箱的开发、分配及运行维护;负责对各部门的网络信息管理员进行公务员邮箱操作使用培训和指导。
各机关网络信息员负责辅导本单位公务员操作使用公务员邮箱。
第八条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应征求各机关公务人员的意见,不断完善电子邮箱的功能,确保网络的安全运行和畅通。
第三章公务员邮箱申请及要求第九条各机关需开设域下的公务邮箱,须到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领取或在宜春市政府网下载《宜春市公务邮箱系统使用申请表》,按要求如实填写此表后,交至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进行审核、安排。
第十条各机关由本单位的网络信息管理员负责公务员邮箱的申请、发放、更改、注销等工作,保证公务员邮箱与人员一一对应。
如发生人员变动,应及时报告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第十一条网络信息管理员应按要求对所开设的帐号一律采用实名制,一人一帐号。
所开设帐号一律必须登记邮箱使用人的姓名、单位、部门等真实的信息。
第十二条网络信息管理员不得对外透露邮件用户的个人资料,严禁私开用户邮件。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
第十三条宜春市各机关的单位公务信箱,例如:“建设局局长信箱”、“公安局局长信箱”,由各单位办公室主任或指定人员负责申请。
《信息技术基础》(电子邮件部分)强化练习1.如果E-mail地址是*************,那么用该邮箱地址发送邮件范围:()A.只能是云南 B.只能是中国 C.只能是教育部门 D.可以是全世界2.某同学以myname为用户名在新浪网()注册的电箱地址应该是:()*****************.C.myname.sina@com D.@myname3.使用WEB方式(直接在网站上)收发电子邮件时,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不用设置SMTP服务域名 B.不用设置POP3服务域名C.不用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 D.可以在附件中插入图片文件4.在撰写邮件时,在收件人对话框的“收件人”栏中:()A.只能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B.只能输人多个人的收件地址C.既可以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又可以输人多个人的收件地址D.只能输入收件人的姓名5.要将一封电子邮件同时发送给几个人,可以在收件人栏中输入他们的地址,并用()分隔。
(A)”(B)。
(C),(D) /6.关于发送电子邮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你必须先接入Internet,别人才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B)你只有打开了自己的计算机,别人才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C)只要有E-Mail地址,别人就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D)别人只要接入了Internet,就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7.要给某人发电子邮件,必须知道他的()。
(A)电话号码(B)家庭地址(C)姓名(D)E-Mail地址8.在发送电子邮件时,在邮件中()。
(A)只能插入一个图形附件(B)只能插入一个声音附件(C)只能插入一个文本附件(D)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多个附件9.电子邮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
(A)浏览(B)电报(C)传真(D)文件10.小明写了一份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电子文档,投稿前就稿子审阅修订问题需要与身在国外留学的叔叔进行较长时间的交流。
你认为小明应该采用的较合理的信息交流方式是:()(A)电报 (B)电话 (C)书信 (D)电子邮件11.下列主要用于电子邮件收发和管理的软件是()(A)FrontPage (B)Outlook Express (C)ACDSee (D)WinRAR12.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是()(A)SMTP (B)HTTP (C)POP3 (D)TCP/IP13.在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A)只能是文字信息 (B)只能是文字和图形图像信息(C)只能是文字与声音信息 (D)可以是文字、声音和图形图像信息14.把电子邮件发送到收件人的电子信箱中,所采用的邮件传输协议是()(A)POP3 (B)MAILTO (C)SMTP (D)TCP/IP 15.小红要将已完成的英语第一至三章的练习共3个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英语老师,她可采用的最简捷方法是()(A)将3个文件分别作为邮件的附件,一次发送出去(B)将3个文件放入“英语作业”文件夹,再将“英语作业”文件夹作为附件,一次发送(C)将3个文件压缩打包为一个文件,作为邮件的附件发送(D)将3个文件分别作为3个邮件的附件,分别发送16.要能顺利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下列设备必需的是()(A)打印机(B)邮件服务器(C)扫描仪(D)Web服务器17.在因特网电子邮件系统中,电子邮件应用程序()。
《信息技术基础》(电子邮件部分)强化练习1.如果E-mail地址是wang@,那么用该邮箱地址发送邮件范围:()A.只能是云南 B.只能是中国 C.只能是教育部门 D.可以是全世界2.某同学以myname为用户名在新浪网()注册的电箱地址应该是:()A myname@ B.C.myname.sina@com D.@myname3.使用WEB方式(直接在网站上)收发电子邮件时,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不用设置SMTP服务域名 B.不用设置POP3服务域名C.不用输入账号和密码登录 D.可以在附件中插入图片文件4.在撰写邮件时,在收件人对话框的“收件人”栏中:()A.只能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B.只能输人多个人的收件地址C.既可以输入一个人的收件地址又可以输人多个人的收件地址D.只能输入收件人的姓名5.要将一封电子邮件同时发送给几个人,可以在收件人栏中输入他们的地址,并用()分隔。
(A)”(B)。
(C),(D) /6.关于发送电子邮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你必须先接入Internet,别人才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B)你只有打开了自己的计算机,别人才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C)只要有E-Mail地址,别人就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D)别人只要接入了Internet,就可以给你发送电子邮件7.要给某人发电子邮件,必须知道他的()。
(A)电话号码(B)家庭地址(C)姓名(D)E-Mail地址8.在发送电子邮件时,在邮件中()。
(A)只能插入一个图形附件(B)只能插入一个声音附件(C)只能插入一个文本附件(D)可以根据需要插入多个附件9.电子邮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
(A)浏览(B)电报(C)传真(D)文件10.小明写了一份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电子文档,投稿前就稿子审阅修订问题需要与身在国外留学的叔叔进行较长时间的交流。
你认为小明应该采用的较合理的信息交流方式是:()(A)电报 (B)电话 (C)书信 (D)电子邮件11.下列主要用于电子邮件收发和管理的软件是()(A)FrontPage (B)Outlook Express (C)ACDSee (D)WinRAR12.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是()(A)SMTP (B)HTTP (C)POP3 (D)TCP/IP13.在电子邮件中所包含的信息()(A)只能是文字信息 (B)只能是文字和图形图像信息(C)只能是文字与声音信息 (D)可以是文字、声音和图形图像信息14.把电子邮件发送到收件人的电子信箱中,所采用的邮件传输协议是()(A)POP3 (B)MAILTO (C)SMTP (D)TCP/IP 15.小红要将已完成的英语第一至三章的练习共3个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英语老师,她可采用的最简捷方法是()(A)将3个文件分别作为邮件的附件,一次发送出去(B)将3个文件放入“英语作业”文件夹,再将“英语作业”文件夹作为附件,一次发送(C)将3个文件压缩打包为一个文件,作为邮件的附件发送(D)将3个文件分别作为3个邮件的附件,分别发送16.要能顺利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下列设备必需的是()(A)打印机(B)邮件服务器(C)扫描仪(D)Web服务器17.在因特网电子邮件系统中,电子邮件应用程序()。
电子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部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和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公司信息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在工作中使用公司电子邮件系统的行为。
第三条电子邮件是公司员工之间进行工作沟通、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员工在使用电子邮件时需遵守本管理制度相关规定。
第四条公司对员工发送、接收的电子邮件进行监控和审核,保障公司信息安全,维护公司利益。
第二章邮件的发送和接收第五条员工发送电子邮件时,应当明确邮件主题,简洁明了,内容真实准确,避免使用不文明、不雅或者不当言辞。
第六条员工接收电子邮件时,应当及时查看,按照邮件内容做出相应回复或处理,对重要邮件应当及时处理,对于不相关或者垃圾邮件,应当及时删除。
第七条员工发送电子邮件时,应当遵守公司相关规定,不得私发商业广告、淫秽色情等不当信息,不得传播虚假信息、诽谤他人。
第八条员工接收到不当信息时,应当及时向信息安全管理部门举报,避免泄露重要信息,维护公司声誉。
第三章邮件管理第九条公司对员工发送、接收的电子邮件进行监控和存档,保留一定期限,以备查阅。
第十条公司对员工发送、接收的电子邮件内容进行分类管理,涉及机密信息的邮件应当进行加密传输,非涉密信息的邮件应当进行适当保密。
第十一条公司对员工发送、接收的电子邮件内容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公司信息安全。
第十二条公司不得私自删除、修改员工发送、接收的电子邮件,保障员工的邮件通讯权益。
第四章处罚规定第十三条对违反本管理制度规定的员工,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检查、辞退等。
第十四条对涉及公司机密信息泄露等严重后果的行为,公司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公司员工在工作中使用公司电子邮件系统时应遵守本管理制度相关规定。
第十六条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部门有权对本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修改,并将调整后的管理制度通知全体员工。
信息安全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请说出平时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以及当时的解决方案。
答:略。
2、什么是信息安全?答: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信息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3、什么是P2DR2动态安全模型?答:P2DR2动态安全模型研究的是基于企业网对象、依时间及策略特征的(Policy,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Restore) 动态安全模型结构,由策略、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等要素构成,是一种基于闭环控制、主动防御的动态安全模型,通过区域网络的路由及安全策略分析与制定,在网络内部及边界建立实时检测、监测和审计机制,采取实时、快速动态响应安全手段,应用多样性系统灾难备份恢复、关键系统冗余设计等方法,构造多层次、全方位和立体的区域网络安全环境。
4、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哪些?答:信息系统的安全威胁有物理层安全威胁,网络层安全威胁,操作系统层安全威胁,应用层安全威胁,管理层安全威胁等。
5、信息安全实现需要什么样的策略?答:信息安全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安全策略,它是指为保证提供一定级别的安全保护所必须遵守的规则。
实现信息安全,不但靠先进的技术,也得靠严格的安全管理、法律约束和安全教育。
6、信息安全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答:信息安全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早在20 世纪初期,通信技术还不发达,面对电话、电报、传真等信息交换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第二阶段: 20 世纪60 年代后,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进入了实用化和规模化阶段;第三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由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得到极大开放,由此产生的信息安全问题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VPN系统使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公司信息系统稳定、安全地运行,分支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加强VPN接入用户及设备的管理,使VPN系统能够良好的服务于公司的各项工作,保证机构网络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管理。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公司使用VPN系统的部门人员。
第三条除特别说明以外,本规定中的电子邮件系统是指公司内部电子邮件系统。
第二章建设、维护、管理第四条公司IT部(以下简称IT部)负责VPN的服务器、网关、终端等建设,并进行维护管理。
第五条在客户端采用用户名密码、证书、VPN USB KEY、短信认证等多种方式进行客户的身份鉴别。
其中USB KE设备配备给个人使用,终端设备配备给分支公司机构使用。
第六条所有的VPN服务器、网关、终端及客户端设备由总公司统一购置,除非有第三方明确声明对其拥有所有权,否则一律作为公司的固定资产。
第三章使用第七条VPN系统适用范围。
一、基于软件的用户名称密码、证书、短信认证a)因业务需要,临时性VPN使用者。
二、基于硬件的USB KEY适用范围:a)总公司、各级分公司中层以上领导;b)因公司业务需要出差的人员,需要提前申请;三、端设备适用范围:a)市级分公司需要与总公司数据中心进行备份线路互联;b)具备2Mbps以上互联网带宽接入,与总部联网人数少于10人,且不适于专线接入的县级支公司、营销服务部等。
第八条客户端要求a)使用VPN的用户计算机必须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
禁止安装其它非工作软件和非正版软件。
由于未达到上述要求而造成网络通讯故障或信息安全问题,由当事人负全部责任,IT部有权终止客户端的使用。
b)用户计算机能接入因特网。
第九条申请流程a)公司及各分支公司员工需要申请VPN时,首先填写《VPN使用申请表》,经所属部门、分公司领导签字后,提交给总公司IT部和分管领导审核,审核通过后IT部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给与申请人何种方式进行VPN的连接使用。
IT部将在收到审批单后1~3个工作日完成设置工作。
中国石化电子邮件系统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中国石化电子邮件系统规范、安全和有效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石化电子邮件系统是中国石化员工用于工作联系的正式电子邮件系统,由总部和胜利站点构成,统一使用域名,可提供多种方式收发电子邮件服务。
中国石化电子邮件系统的应用范围为总部机关、各分子公司和研究院(以下简称企业)。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条信息系统管理部是中国石化电子邮件系统的主管部门,负责系统规划、建设、管理和提升,并负责组织总部站点的运行维护工作。
总部站点设置总部系统管理员和帐户管理员,总部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和维护中国石化电子邮件系统,为企业系统管理员和帐户管理员提供技术支持;总部帐户管理员负责总部的帐户管理。
第四条胜利油田信息中心负责胜利站点的系统管理和运行维护。
胜利油田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和维护胜利站点,胜利油田帐户管理员负责胜利油田的帐户管理。
第五条各单位人事部门负责本单位电子邮箱员工信息的审核。
人事部门与信息管理部门建立用户信息同步核实机制,保证帐户信息的准确性。
第六条各企业信息管理部门设置企业系统管理员和帐户管理员,负责本企业的帐户管理和技术支持。
企业系统管理员负责企业域控服务器的维护、物理安全等,配合总部系统管理员做好系统运行维护工作;企业帐户管理员负责本单位的帐户管理。
第三章帐户管理第七条中国石化电子邮件系统帐户管理包括创建用户、用户信息维护、用户密码重置、用户帐号停用等,帐户管理工作由各单位帐户管理员负责。
各单位必须指定专人作为帐户管理员,并在信息系统管理部备案。
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派下级单位进行部分用户帐户管理工作。
第八条帐户名称遵循以下帐户命名规范:1)邮件帐户采用“用户个人标识.企业简拼代码@”的形式。
企业简拼代码参见《中国石化企业名称、简称、拼音代码对照表》;2)用户个人标识以本人中文名字的汉语拼音为基础,进行各种组合,长度应大于2位,“用户个人标识.企业简拼代码”部分字符总长度不大于20位;3)用户个人标识中不可使用的字符包括“#”、“*”、“&”等,不能重复出现的可用符号包括“_”、“-”、“.”等;4)非正式员工邮件帐户在满足命名规范的前提下,在帐户最前面加标识“t-”;5)邮件通讯组帐户在帐户名最前面加标识“g-”。
内容简介本书按照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要求编写,内容紧扣《网络管理员考试大纲》。
全书共分8章,分别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互联网及其应用、局域网技术与综合布线、网络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配置、Web网站建设、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进行了系统讲解。
本书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反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既可作为网络管理员资格考试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网络与通信技术基础培训的教材。
目录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1.1数据通信基础1.1.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1.1.2数据传输1.1.3数据编码1.1.4多路复用技术1.1.5数据交换技术1.2计算机网络简介1.2.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1.2.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1.2.3计算机网络的构成1.3计算机网络硬件1.3.1计算机网络传输媒体1.3.2计算机网络互连设备1.3.3计算机网络接入技术1.4计算机网络协议1.4.1OSI体系结构1.4.2TCP/IP协议1.4.3IP地址1.4.4域名地址1.4.5IPv6简介第2章 互联网及其应用2.1互联网入门2.1.1互联网简介2.1.2我国的互联网2.1.3接入互联网的方法2.2WWW基本应用2.2.1WWW的概念2.2.2利用IE浏览Web网页2.2.3WWW搜索引擎2.2.4利用WWW服务下载文件2.2.5设置IE的WWW浏览环境2.3电子邮件2.3.1电子邮件系统的基本概念2.3.2在线收发电子邮件2.3.3利用Outlook Express处理电子邮件 2.4文件传输2.4.1FTP基本概念2.4.2FTP客户程序浏览器2.4.3FTP客户程序FTP.exe2.4.4FTP客户程序Cute FTP2.5其他互联网应用2.5.1BBS2.5.2网络新闻组2.5.3IP Phone2.5.4网络娱乐2.5.5虚拟现实2.5.6电子商务2.5.7电子政务第3章 局域网技术与综合布线3.1局域网基础3.1.1局域网参考模型3.1.2局域网拓扑结构3.1.3局域网媒体访问控制方法3.1.4无线局域网简介3.2以太网3.2.1以太网简介3.2.2以太网综述3.2.3以太网技术基础3.2.4以太网交换机的部署3.3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基本配置3.3.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3.3.2配置和管理VLAN3.3.3路由器3.3.4路由器的配置3.3.5配置路由协议3.4综合布线3.4.1综合布线系统概述3.4.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3.4.3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指标及测试 第4章 网络操作系统4.1网络操作系统概述4.1.1什么是网络操作系统4.1.2网络操作系统的结构4.1.3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4.2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与配置4.2.1Windows Server 2003及其特点4.2.2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4.2.3Windows Server 2003的基本配置4.2.4终端服务配置4.2.5远程管理4.3Red Flag Server 4.04.3.1红旗Linux简介4.3.2Red Flag Server 4.0的安装的使用4.3.3Red Flag Server 4.0第5章 Windows Server 2003应用服务器的配置 5.1IIS服务器的配置5.1.1IIS服务器的基本概念5.1.2安装IIS服务5.1.3Web服务器的配置5.1.4FTP服务器的配置5.2DNS服务器的配置5.2.1DNS服务器基础5.2.2安装DNS服务器5.2.3创建区域5.2.4配置区域属性5.2.5添加资源记录5.2.6配置0NS客户端5.3DHCP服务器的配置5.3.1DHCP简介5.3.2安装DHCP服务5.3.3创建DHCP作用域5.3.4设置DHCP客户端5.3.5备份、还原DHCP服务器配置信息 5.4活动目录和管理域概论5.4.1Active Directory5.4.2安装活动目录的备份5.4.3Active Directory5.5电子邮件服务器的配置5.5.1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安装5.5.2邮箱存储位置设置5.5.3域管理5.5.4邮箱管理5.6代理服务器第6章 Web网站建设6.1使用HTML制作网页6.1.1HTML简介6.1.2HTML常用元素6.2网页制作工具6.2.1Flash简介6.2.2Fireworks简介6.2.3Dreamweaver简介6.2.4Photoshop简介6.3动态网页的制作6.3.1ASP6.3.2ISP6.3.3PHP6.3.4AD0数据库编程6.4XML简介6.5Web网站创建与维护6.5.1Web网站的创建6.5.2Web网站的维护6.6使用HTML与ASP编程实例6.6.1实例一6.6.2实例二第7章 网络安全7.1网络安全基础7.1.1网络安全基本概念7.1.2黑客的攻击手段7.1.3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 7.2防火墙7.2.1防火墙简介7.2.2防火墙基本分类及实现原理7.2.3防火墙系统安装、配置基础7.2.4防火墙系统安装、配置实例 7.3入侵检测7.3.1入侵检测系统简介7.3.2入侵检测系统基本原理7.3.3入侵防护系统7.4漏洞扫描7.4.1漏洞扫描系统简介7.4.2漏洞扫描系统基本原理7.4.3漏洞处理策略7.5网络防病毒系统7.5.1计算机病毒简介7.5.2网络病毒简介7.5.3基于网络的防病毒系统7.6其他网络安全措施7.6.1物理安全7.6.2电磁泄密及防护7.6.3容灾系统建设7.6.4CA认证中心建设第8章 网络管理8.1网络管理简介8.1.1网络管理概述8.1.2网络管理的模型8.1.3网络管理功能8.1.4网络管理标准8.2简单网络管理协议8.2.1SNMP概述8.2.2管理信息库8.2.3SNMP操作8.3网络管理工具8.3.1Cisco Works for Windows8.3.2HP Open View8.3.3IBM Tivoli Ne Wiew8.3.4Sun Net Manager8.4基于Windows的网络管理8.4.1Microsoft SNMP服务8.4.2SNMP服务执行8.4.3Windows下SNMP服务的安装与配置 8.4.4测试Windows SNMP服务8.5网络管理技术的新发展8.5.1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趋势8.5.2基于Web的网络管理8.5.3基于CORBA技术的网络管理8.5.4基于主动网的网络管理8.5.5TMN网络管理体系的发展8.5.6智能化的网络管理。
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公布日期】2024.05.15•【文号】•【施行日期】2024.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机关工作正文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管理规定(2024年2月19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制定2024年5月15日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简称机关事业单位)建设运行互联网政务应用,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政务应用,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在互联网上设立的门户网站,通过互联网提供公共服务的移动应用程序(含小程序)、公众账号等,以及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
第三条建设运行互联网政务应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落实网络安全与互联网政务应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原则,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范内容篡改、攻击致瘫、数据窃取等风险,保障互联网政务应用安全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第二章开办和建设第四条机关事业单位开办网站应当按程序完成开办审核和备案工作。
一个党政机关最多开设一个门户网站。
中央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国务院电信部门、国务院公安部门加强数据共享,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填报材料,缩短开办周期。
机关事业单位开办网站,应当将运维和安全保障经费纳入预算。
第五条一个党政机关网站原则上只注册一个中文域名和一个英文域名,域名应当以“”或“.政务”为后缀。
非党政机关网站不得注册使用“”或“.政务”的域名。
事业单位网站的域名应当以“.cn”或“.公益”为后缀。
东北林业大学邮件系统使用帮助手册第一章:邮件系统概况介绍为了给全校师生提供稳定、可靠、易用和大容量的电子邮件服务,数字化校园建设办公室于2015年底对学校电子邮件系统的软硬件进行了全面更新和升级。
升级后的新版本邮件系统可满足全校师生共同注册使用,并开始对学生(含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开放使用,在校师生可以登录我校电子邮件系统进行身份信息匹配并自主注册即可。
学校电子邮件系统是我校师生对外交流的正式名片,鼓励大家使用我校电子邮件进行期刊投稿、学术交流等,进一步提高我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我校电子邮件官网:SMTP服务器地址为:POP3服务器地址为:IMAP服务器地址为:以下文档内容为常见问题解答,如果通过阅读以下文档还无法解决您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下方第四章技术支持联系我们,数字化校园建设办公室同仁将竭诚为全校师生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章:邮件系统使用帮助2.1电子邮件空间大小为了保证电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我们为每位教职工的邮箱空间默认分配500G,本科生/硕士/博士默认分配200G,空间足够各位师生正常的工作邮件收发,当您的邮箱容量达到80%时,可以通过下方第四章联系方式为您免费扩容。
提示:我们不建议通过邮件进行大附件发送,附件可以上传至我校“东林云盘”,进而把文件链接附在邮件正文即可,达到资源协同高效利用。
关于我校云盘请登录查看。
2.2邮件申请方法我校电子邮件系统面向在校师生开放使用,具体申请步骤如下:2.2.1登陆我校邮件系统官网,点击“马上注册”2.2.2进入注册信息填写界面,注意所有信息必须真实有效才可以注册成功,如下图:说明:上图中①请输入真实姓名②处:学生输入学号,教职工输入工作证号,即数字东林的账号③处:输入正确的身份证号,末位含X的请大小写都试一下④处:输入您要申请的邮件账号,如果提示已存在,请更换⑤处:点击注册即可接下来您就可以开始使用邮件系统进行收发操作。
2.3邮件使用有效期由于邮件系统资源数量有限,我校邮件系统使用年限(邮件有效期)做以下补充,供大家使用参考:2.3.1在校教职工:永久有效,不过期。
第十六章電子郵件系統-Sendmail
16-1E-mail 系統架構
16-6E-mail 客戶端設定
1
3
4
Internet 網路的E-mail 系統
SMTP Server
5
SMTP 功能(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簡易郵件傳輸協定)
6
SMTP 命令
25/tcp 傳輸埠口
7
MIME 郵件格式(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 HTML 格式
9
16-4POP 協定
提供使用者下載郵件之通訊協定NVT ASCII 語法
認證階段(Authorization) •user tsnien
•pass kk3456
交易階段(Transaction) •stat
•retr
•dele 1
10
16-5 IMAP 協定
IMAP4 協定功能 (Interactive Mail Access Protocol Version 4)
提供使用者管理郵件之通訊協定
IMAP 命令
IMAP 命令
• tag NOOP • tag LOGIN user password • tag SELECT mailbox
郵件信箱
U1 U2 U3 U4 U5 U6
mail box mail box mail box mail box mail box mail box
IMAP 回覆訊息
郵件伺服器 Linux SMTP 協定 郵件交換 伺服器
• tag OK text • tag NO text • tag BAD text
C
D
sendmail
存取郵件 IMAP 協定 Linux
存取郵件
A
fetchmail
B
Outlook
Win 98
11
16-6 E-mail 客戶端設定
Linux 系統客戶端設定
下載郵件 • $ fetchmail • ~/.mailrc • ~/.dead.letter • ~/.forward • ~/.fetchmailrc 設定下載郵件方式 讀取郵件 • $ mail • &? 查詢 • & d 1 刪除第一封信 • & 2 閱讀第二封信 • & q 離開 發送郵件 • $ mail tsnien@ • Subject: test mail • . (結束編寫 結束編寫) 結束編寫 • Cc: tsnien@.tw(副本 副本) 副本
Windows 系統客戶端設定
Outlook
• 帳號 • 新增 郵件 新增/郵件
12
16-7 SMTP 伺服器設定 - Sendmail
啟動 sendmail 伺服器
# /etc/rc.d/init.d/sendmail start [stop, restat, status] # setup (選單 選單) 選單
相關設定檔
/etc/sendmail.cf 主設定檔 /etc/mail/sendmail.mc 產生 主設定檔 /etc/mail/access 設定是否可 接受郵件之網域及功能 /etc/mail/domaintable 允許可 使用之網域
NAT .tw
.tw
/etc/mail/local-host-names /etc/mail/milertable /etc/mail/virtsertable /etc/mail/helpfile
Internet
ADSL DHCP 168.15.0.50
A
163.15.2.30 163.15.2.0/24 163.15.1.30
B
DNS Server Web Server FTP Server Mail Server
163.15.2.62
E
168.95.1.1
DNS Server
163.15.2.34
163.15.1.0/24 163.15.1.34
D
.tw
C
.tw
13
16-8 Mail 伺服器設定
郵件信箱設定
傳送郵件信箱 • /var/mail 目錄 接收郵件信箱 • /var/spool/mail 目錄
POP 伺服器設定
# vi /etc/xinetd.d/pop3 disable = no # /etc/rc.d/init.d/xinetd reload
IMAP 伺服器設定
# vi /etc/xinetd.d/imap disable = no # /etc/rc.d/init.d/xinetd reload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