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 格式:ppt
- 大小:1.49 MB
- 文档页数:21
专项复习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填空。
(1)一篇新闻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其中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
(2)《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3)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其作品深刻地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动。
(4)《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
(5)《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宋代文学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这派代表,并称“苏辛”。
(6)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
(7)王维,字摩诘,盛唐诗人的代表,“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有“诗佛”之称。
王维擅书画,亦通音律,多才多艺。
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有《王摩诘文集》等行世。
(8)《钱塘湖春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
有《白氏长庆集》。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10)《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
(11)《〈孟子〉二章》的作者是孟子,名轲,字子舆,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后人以“孔孟”并提,被称为“亚圣”。
(12)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朝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复习(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作者是,代表作有诗集《》等。
闻一多是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近代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_”,代表作有《》《_》等。
3.《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原名张迺莹,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生死场》,散文集《牛车上》等。
4.《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写的一篇表现国人民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5.《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鲁迅,原名周樟寿,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
1918年5月15日发表《》,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
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6.《老王》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的作家,、翻译家。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
2001年,杨绛把她和丈夫的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
2003年,93岁的杨绛出版散文随笔《》,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时出版哲理散文集《》,102岁时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7.《木兰诗》选自(朝代)编的《_》,和《》合称为“乐府双璧”,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
8.《孙权劝学》选自《》,它是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朝代) _家、。
9.《最苦与最乐》的作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学者。
10.《一颗小桃树》的作者贾平凹,当代作家,1997年凭借《》,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取决2、诀别3、抉择4、委屈5、委曲求全6、各得其所7、捶打8、憔悴9、烂漫10、喜出望外11、絮絮叨叨12、树杈13自作主张14、不可抗拒15、形影不离16、严厉17变本加厉18再接再厉19根深蒂固20叶梗21沐浴22祷告23遮蔽24褪色25磕头26背诵27歌颂28狡猾29啰嗦30搓捻31惭愧32小心翼翼33不求甚解34恍然大悟35美不胜收36截然不同37油然而生38悔恨39教诲40徘徊41衣袂42随声附和43女娲44寂寞45蓬勃46澄澈47神通广大48眉开眼笑49旷野50一盏51孪生52痒酥酥53粗犷1遗憾2震撼3尴尬4辉煌5威慑6萤火虫7荧幕8独具慧眼9蛛丝马迹10一字不漏11滚瓜烂熟12整装待发13聋哑14琳琅满目15徒手16惊讶17绰号18呆板19叛逆20丑陋21喉咙22座右铭23得意洋洋24洗耳恭听25持之以恒26鸦雀无声27声名鹊起28惟妙惟肖29朗润30酝酿31婉转32嘹亮33眼花缭乱34潦草35烘托36风筝37卖弄38镶嵌39安适40慈善41宽敞42地毯43蓝汪汪44撩动45槐树46攀附47弧形48孤单49镰刀50背篓51竹篱52蟋蟀1挑逗2花苞3瀑布4枯槐5仙露琼浆6高不可攀7灰心丧气8固执9淘洗10隐秘11喧腾12苏醒13葱茏14海枯石烂15鱼鳞16预兆17轻盈18朦胧19凸起20冰雹21谚语22弥漫23篡夺24贪婪25果酱26妒忌27更胜一筹28惊慌失措29开膛破肚30津津有味31梧桐32健步33溅落34里程碑35昂首挺立36一叶孤舟37遥遥在望38可望不可即39吆喝40踪迹41铁钳42爵士43愕然44赏赐45御聘46头衔47勋章48袍子49不可救药50骇人听闻51言简意赅下列词语不仅注意字形还要注意字音1、峰峦2点缀3绫纱4顷刻5丝丝缕缕6日晕7一霎时8啄木鸟9吮吸10中旬11篝火12狩猎13喧嚣14窸窸窣窣15喑哑16静谧17气氛18吱吱19劫掠20逃窜21俘虏22盔甲23撇开24和睦25椭圆26铁锹27擎着28风驰电掣29寻觅30炫耀31愚蠢32滑稽33陛下34踉踉跄跄35称职36掺和37滚烫38嬉戏39哞哞40咩咩41潺潺42蔷薇43霹雳44迸溅45沉淀46绽放47伫立48伶仃49忍俊不禁50盘虬卧龙1训诫2机械3迂回4啜泣5屡次6瘦骨嶙峋7头晕目眩8收敛9颤动10宽恕11卑微12一丝不苟13诱惑14一瞬间15骸骨15潜行17档案18引颈长吼19窥见20躯壳21悄然22静悄悄23猛犸24尴尬25开拓26停滞27倾向28顷刻29翘首30翘尾巴31须臾32屏息33绰号34绰刀35嘈杂36起哄37哄堂大笑38惟妙惟肖39蓑笠40酝酿41应和42黄晕43抖擞44水藻45发髻46贮蓄47伫立48人才济济49假公济私50济南1偌大2栅栏3蜷曲4屋檐5倏忽6锥形7刹那8刹车9丁丁10肥硕11栖息12乌桕13寥廓14梦寐15枯涸16清冽17竦峙18嫩芽19分歧20粼粼21一霎时22瘫痪23整宿24逮着玩25逮捕26脸颊27抹泪28抹布29怦怦30荫蔽31姊妹32徘徊33匿笑34膝盖35河堤36模糊37模样38卜问39焚烧40纠纷41感慨42大概43混为一谈44恍然大悟45涨红46涨潮47疲倦不堪48绽开49给予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1.下列作品、作家、朝代(国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意大利B.《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英国C.《春》——朱自清——现代D.《观沧海》——曹操——南北朝2.下面的作家作品简介有误的是A.纪昀,字晓岚,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本册教材选有他的文章《虽有佳肴》。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教案(讲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名著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学常识的讲解,包括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文学批评的方法等。
2. 名著阅读的指导,包括选择适合自己的名著、阅读计划的制定、阅读笔记的记录等。
3. 名著案例分析,以几部经典名著为例,深入解析其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特点。
三、教学过程1. 文学常识讲解:通过PPT、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增强文学素养。
2. 名著阅读指导:教师分享名著阅读的经验和方法,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的阅读计划,并进行阅读笔记的记录。
3. 名著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几部经典名著,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其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等方面,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评估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2. 阅读计划和笔记:检查学生制定的阅读计划和阅读笔记,评估其名著阅读的效果。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试题,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相关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
2. 名著推荐列表:包含经典名著的信息,包括作者、内容简介、阅读建议等。
3. 阅读笔记模板:提供阅读笔记的模板,帮助学生记录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
六、名著阅读策略教学内容:1. 分析名著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2. 介绍名著阅读的策略,如快速浏览、细读、批判性阅读等。
3. 讨论如何将名著中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学过程:1.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名著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2. 教师示范不同的名著阅读策略,并指导学生如何在阅读中实践。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运用名著阅读策略的心得。
七、名著推荐与分享教学内容:1. 教师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并介绍其背景和特点。
专项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散文《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我国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的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3.《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4.散文《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北京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5.《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国籍)文学家。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6.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
7.《再塑生命的人》节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她是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8.《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9.《诫子书》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国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10.《皇帝的新装》作者安徒生,丹麦(国籍)童话作家。
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11.寓言《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本书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
二、名著阅读(一)《朝花夕拾》1.填空。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散文集,共收入鲁迅的10篇作品。
其中有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
(2)《朝花夕拾》中作者回忆留学生活时,着力写了一位老师和一位朋友。
专项复习(四)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杜甫,字子美,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C.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三年一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解析:A.孔子是春秋时期人。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屈原》。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C.在古代,“官”是正职,即长官;“僚”是副职,是为“官”服务的;“吏”是办事员,由“官”自己招募。
D.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
(解析:A.《屈原》是郭沫若的作品。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B.《世说新语》,南朝宋的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散文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C.古代的床最开始是一种坐具,很矮,而不是睡觉的器具。
D.词,最初称“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解析:B.《世说新语》是小说集。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B.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有《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C.子规,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古人常借其抒悲苦哀怨之情。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谦称自己的意见为“高论”。
耘梦文学社作业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姓名:一、文学常识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
著名,家思想的创始人。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2.朱自清,现代。
代表作有诗文集《》,散文集《》《》等。
3.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戏剧《》《》。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4.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
代表作有诗集《》《》《》《》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散文集《》《》等。
6.《世说新语》,南朝宋的临川王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7.鲁迅,原名,字豫才,文学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集》。
8.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
通过丰富的、幻想,用、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国别)著名童话作家。
他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如《》《》等。
二、走近名著(一)《朝花夕拾》1.《朝花夕拾》原名《》,是鲁迅的回忆性(体裁)集。
2.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3.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4.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5.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
6.《狗·猫·鼠》这篇文章里,作者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7.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8.《五猖会》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9.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
文学常识、名著阅读【复习目标】:1.了解课文涉及的主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2.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3.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作者。
4.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5.了解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性格。
(一)考查要点文学常识也是中考积累与运用的必考内容。
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 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 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3.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4. 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400万字以上。
阅读名著能开阔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同时,能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近年来河北与各地中考语文命题明显加强了对名著阅读的考查力度:题型趋向综合,导向阅读原著。
中考试卷中的“名著”考题,主要有:常识(作品名称、作者、人物)、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容)、感悟(作品意义、阅读体验)、活动(综合实践)等类型。
(二)方法导引文学常识的复习,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可将众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现当代、外国三个方面分类整理,再列出表格,将作家姓名(字号)、朝代、作品、出处、作家简介甚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名句都归纳进去,力求全面。
具体复习方法主要有:1. 分类法。
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当代、外国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2. 网络法。
即对一个作家来说,将其名字——篇名——名句,形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的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罗列,涉及到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3. 表格法。
即对一大类作家、作品列表对照。
如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列表简记其姓名(字号)、朝代、集名、篇名、佳句……这三各种方法要相互配合使用。
《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课外十部名著篇目:鲁迅《朝花夕拾》、冰心《繁星•春水》、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老舍《骆驼祥子》、笛福《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罗曼·罗兰《名人传》、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文学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领略文学的魅力,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审美水平。
本文将探讨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的重要性文学常识是指对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流派等方面的了解和掌握。
拥有充足的文学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首先,文学常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等,来理解作品所采用的写作手法和表现形式。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浪漫主义小说的学习,来了解其典型的描写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
其次,文学常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背景和内涵。
名著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观念。
只有通过对文学常识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领悟作品的深层含义。
例如,通过了解中国古代的诗词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红楼梦》中的诗词描写和文化内涵。
最后,文学常识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文学批评和评论。
对于一部作品的评价,需要建立在对文学常识的扎实理解和分析基础上。
只有通过对作品的深入研究,我们才能提出准确、有力的见解和分析,为文学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二、名著阅读的方法与技巧名著是指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其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形式和创造力,更在于其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和社会思考。
我们在进行名著阅读时,可以遵循以下方法与技巧。
首先,要有全面的了解和准备。
在开始阅读一部名著之前,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评论和研究,了解作品的背景、作者的思想以及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要点和看点,提高阅读效果。
其次,要有耐心和恒心。
名著阅读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我们耐心地品味和思考。
有时,某些章节或段落可能难以理解或触动我们的思维习惯,但坚持下去,会有更多的收获和体会。
另外,要有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精做高考题,把握复习方向[考点要求]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了解基本的文学常识,阅读“附录三”中的名著。
(“附录三”中的名著2014年湖北《考试说明》规定的是六部,它们是:《孟子》《论语》《红楼梦》《呐喊》《雷雨》《哈姆莱特》) 1.识记必修课程“必修1”至“必修5”的五个模块和选修课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中所涉及的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基本常识。
A 2.识记“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
A3.理解“附录三”中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
B1.(2008·湖北)填空。
(1)《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__________的一篇自传性散文名作。
(2)巴尔扎克用总标题为《________》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
答案(1)史铁生(2)人间喜剧2.(2009·湖北)填空。
(1)雨果是19世纪________(国别)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我国现代小说中,祥林嫂、翠翠、方鸿渐依次是《祝福》、《边城》、《________》中的主人公。
答案(1)法国(2)围城3.(2010·湖北)填空。
(1)匈牙利诗人______________的作品《我愿意是急流》讴歌了纯真的爱情。
(2)孙犁的《白洋淀纪事》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________________派”的代表作。
答案(1)裴多菲(2)荷花淀4.(2011·湖北)填空。
(1)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鲁迅的《__________》。
(2)日本作家____________曾因《雪国》《古都》等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
答案(1)狂人日记(2)川端康成5.(2012·湖北)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孔乙己》描写了科举考试失意者的命运。
作者对孔乙己的穷困潦倒和因窃书而被赶出鲁镇的悲惨遭遇,寄予了同情。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文学常识第一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蝉》小思,香港作家。
《贝壳》席慕容,台湾作家。
《紫藤萝瀑布》宗璞,选自《铁箫人语》。
《童趣》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清代文学家。
第二单元:《理想》作者:流沙河。
《我的信念》玛丽·居里,波兰人,著名科学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第三单元:《春》朱自清,选自《朱自清散文选》。
《济南的冬天》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秋天》何其芳,四川万县人,现代诗人,评论家。
《观沧海》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其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第四单元:《绿色蝈蝈》选自《昆虫的故事》,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山市》选自《聊斋志异》,蒲松林,字留仙,清代文学家。
第五单元:《风筝》选自散文集《野草》,鲁迅,原来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散步》作者:莫怀戚。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彭城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书。
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天上的街市》和《静夜》,选自《郭沫若全集》,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女神》《星空》。
《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新编》作者:袁珂。
《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子,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代表作《韩非子》。
《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编写。
专题训练四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文学常识1.新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其注重准确性与客观性,强调“____________”。
2.消息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和________。
它的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________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________,从而鲜明________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4.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区别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________,新闻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________________展开。
5.新闻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特点是:采取多种________手法,________地报道新闻事实。
6.诺贝尔,________(国籍)化学家、工程师。
7.《藤野先生》选自《____________》,是一篇________________。
作者鲁迅,原名________,我国现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
8.《回忆我的母亲》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__家。
9.《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籍)1作家、评论家。
10.《美丽的颜色》节选自《____________》。
居里夫人,________(国籍)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________,先后获得诺贝尔________和________。
11.传记是记述人物________的作品,可以为别人作传,也可以写“________”。
12.《三峡》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他是我国________时期杰出的____________家、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