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矛盾观小角度背书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就在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含义: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1)二者相互联结。
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辨证关系原理:(1)区别: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矛盾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就是次要矛盾。
(2)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1)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
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第九课矛盾观一、基础自查1.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辩证唯物论的知识2.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关系(教材P67前言部分)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一分为二的观点/矛盾观的主要知识:8选n(1)矛盾的含义+ 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④(总分式)+方法论(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方法论(承认、分析、揭露、寻找)(4)矛盾的特殊性:含义、情形+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6)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一一对应)(7)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方法论(一一对应)(8)两点论与重点论:含义+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归纳总结:①“一分为二”也可以看作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述。
②“答题常用语言”《步步高》P257思维建模系列(1)—(7)4.对比区分(1)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某事、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某事A与B的关系(2)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矛盾观点与矛盾分析法:见《步步高》P256图示(4)dut 与put(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②特殊性③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①相互联结(put;离不开)②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极少用)(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范畴、原理、含义、要求)(7)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步步高》P256图示 + P257 失分点图表(8)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P1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本分歧P83三、典题回顾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指出,国有文化企业是发展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表率带动作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
第九课矛盾观知识整理第九课矛盾观知识整理一、基础理论(一)对立统一关系原理或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1)【总体】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要坚持全面的看问题,反对片面的看问题。
(2)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3)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联结。
一方面相互依赖;另一方面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5)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6)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1、【总体】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三种情形】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常用)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统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意义: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要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 (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辩证关系】二者相互联结,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总的方法论)具体要求: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立足……实际(特殊性),采取措施与取得成效——总结出……的普遍性经验——为(其他地区、企业--特殊性)提供重要借鉴——推动…的发展②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高二政治哲学与生活第九课知识点1、什么是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5、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变化的。
方法论意义:1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2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及其相互联系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就是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考点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1.矛盾的基本属性及其关系(1)基本属性:A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B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分为两种情况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赖②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PS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统一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二者关系: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限制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3)方法论意义: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既看到矛盾这面,也看到那面;既看到矛盾双方对立,又看到二者统一a)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①要坚持绿色消费②量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质变③要遵循价值规律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c)“太极图”其主要内涵有①一分为二的观点②绝对统一观点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①③④)d)“多难兴邦”体现: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②质变、量变统一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④事物发展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③④)e)从灾难到进步体现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对立面转化的趋势②“灾难”和“进步”的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同一性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某些外因的决定性进步(①③)f)大题(2009 北京文综)你如何看待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对立统一关系?①对立: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有区别的,它们的目标、内容和途径不同。
在财政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支出一定的情况下,经济建设支出和社会建设支出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②统一: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是相互依存的,前者为后者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后者是前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片面强调经济建设或片面强调社会建设的重要性都是错误的。
要全面地看待二者关系,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实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矛盾分析法)小角度背书1、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立统一的关系)(1)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一方面相互依赖,互为前提;另一方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3)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关系)
(4)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结论)
2、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关系)
(2)两者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要求我扪坚持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3)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试点)
3、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知识
①矛盾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坚持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工作方法
4、两点论和重点论关系知识
(1)两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看到主次矛盾;在认识一个矛盾时,要看到矛盾的主次方面
(2)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抓主要矛盾;在认识一个矛盾时,要抓住主流
(3)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均衡论;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
(4)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
(1)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6.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求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抓重点。
②次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要求我们统筹兼顾,不忽视次要矛盾。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7、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性质起主导作用),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本质和主流。
②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要求我们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支流)。
③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