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参考文献
- 格式:docx
- 大小:17.89 KB
- 文档页数:2
一、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编排。
二、参考文献著录项目a.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 文献起止页码。
g.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三、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 、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 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中国法制史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先秦部分1、《尚书》2、《春秋公羊传》3、《左传》4、《诗经》5、《周易》6、《国语》7、《周礼》8、《礼记》9、《商君书》10、《论语》11、《管子》12、《孟子》13、《荀子》14、《韩非子》15、《史记》16、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7、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上海中亚书局1929年版。
18、郭宝钧:《中国青铜器时代》,三联书店1963年版。
二、秦汉部分1、《睡虎地秦墓竹简》2、《新语》3、《白虎通义》4、《新书》5、《汉书》6、《居延汉简》7、《盐铁论》8、《九朝律考》9、陈世材:《两汉监察制度研究》,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10、徐定戡:《两汉刑名考》,上海震旦法律经济杂志社1947年版。
11、粟劲:《秦律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2、高恒:《秦汉法制论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三、魏晋隋唐部分1、《抱朴子》2、《世说新语》3、《资治通鉴》4、《唐律疏议》5、《唐六典》6、《唐会要》7、《贞观政要》8、《太平广记》9、《吐鲁番出土文书》10、《敦煌资料》11、张建国:《两汉魏晋法制简说》,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12、倪正茂:《隋律研究》,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13、徐道邻:《唐律通论》,中华书局1945年版。
14、陈延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5、乔伟:《唐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6、钱大群:《唐律译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7、[日]仁井田升:《唐令拾遗》,栗劲等译,长春出版社1989年版。
18、王立民:《唐律新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四、宋元明清部分1、《宋刑统》2、《宋会要辑稿》3、《续资治通鉴长编》4、《宋大诏令集》5、《宋元条法事类》6、《名公书判清明集》7、《洗冤集录》8、《元典章》9、《通制条格》10、《问刑条例》11、《大明律》12、《大诰》13、《大明会典》14、《清实录》15、《清史稿》16、《大清律例》17、王海云主编:《宋代司法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一、参考文献【1】学前教育史唐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4.5万字。
本书共分上(中国学前教育史)、下(外国学前教育史)两编11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从远古到当代中、外幼儿教育思想及制度发生、演变的历史。
全书遵循了史论结合、事件与人物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
【2】学前教育思想史唐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46.3万字。
本书分中国学前教育思想和外国学前教育思想两篇,共8章,立足于古今中外各社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果,详尽阐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教育思想所具有的不同特质以及内在的继承关系。
【3】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何晓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36万字。
本书共分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中国近代的学前教育、中国当代的学前教育三编13章,全面系统地覆盖了自古代社会至1989年我国学前教育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对中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杰出人物做了较为详细地论述。
【4】学前教育史周玉衡,范喜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48.5万字。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20讲,其中1—8讲为上编,内容包括远古至当代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脉络;9—20讲为下编,以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简介为起点,重点介绍了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进程。
全书以时代为顺序,厚今薄古,重点阐述了学前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
【5】中国幼儿教育史廖其发,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36.5万字。
本书详尽论述了我国从古代到近代幼儿教育制度及相关教育思想,其具体内容涉及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对幼儿教育作用与地位的认识、幼儿教育政策、优生与胎教、慈幼观念与措施、幼儿养护或保育、幼儿思想道德教育、幼儿智育及美育、幼儿教育教师及幼儿师范教育、幼儿教育机构与管理、著名教育家的幼儿教育思想等方面。
全书既比较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幼儿教育发生、发展的历史,又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及教训,对于全面了解我国1949年之前的幼儿教育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及引用资料目录第一篇:参考文献及引用资料目录参考文献及引用资料目录[1] 邓梦德.富因特网应用程序在远程教学系统中的应用前景[J].西华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2] 周林,谢峰.基于RIA架构的应用程序开发改进方案[J].微计算机信息,2007,(06).[3] 王瑞玲.RIA及其基于Flex的应用开发模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p206-207.[4] 邱彦林.Flex第一步—基于ActiongScript3.0的Flex2应用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2.[5] 熊晓寒.条形码技术与标准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5.[6] 马鉴.认知Macromedia RIA and Flex [J].程序员.2005.2:P71-74.[7] 孙巍.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2.[8] 陈显军.基于Flex的RIA应用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8.[9] 李奇宇.基于构建的RIA WEB开发平台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6.[10] 褚当行.基于Flex的RIA技术再工程方法和实践[D].浙江大学.2006,7.[11] 叶建芳.应用FLEX技术构建RIA 系统[D].浙江大学.2006,2.[12] 郭煦阳.FLEX的WEB应用系统重构[D].浙江大学.2007,6.[13] 姜宏志;任丽鸿.浅谈RIA技术[J].信息技术,2006,(08).[14]Adobe Flex 2 Developer's Guide.2007[15]Getting Started with Flex 2.2006.12[16]Adobe System.Flex 2 technical overview white paper.2006.6第二篇:引用文献格式参考文献的格式:参考文献常见类型有:专著(书籍)[M],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会议论文(集)[C],专利文献[P],报告[R],新闻报道[N] 专著(书籍)[M]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参考页码(有些需要,有些不需要标注)例如:[3] 朱敛,曹凯鸣,周润琦等.生物化学实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12-15)[4] 张维杰.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期刊文章[J]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例如:[3] 郭泽坤,张涌.一种改进的蛋白质超薄凝胶电泳方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27(2):210-211 [4] 倪师军,李珊,李泽琴,等.矿山酸性废水的环境影响及防治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8,5(1):23-30 [5] Battaglia-Brunet F, Dictor M C, Garrido F, et al, An arsenic(III)-oxidizing bacterial population:Selection,characterization,and performance in reactors[J].Journal of Applued Microbiology, 2002, 6: 16-25 学位论文[D]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D].署名单位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出版年.参考页码(有些需要,有些不需要标注)例如:[3] 肖华胜.外周神经损伤后大鼠背根节中基因的克隆和表达[D].第四军医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会议论文(集)[C]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D].会议名称+论文集,年例如:[3] 张子间.酸性矿山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C],全国金属矿山采矿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2005报纸文章[N] [序号]作者.新闻[D].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注:1、各个出版社、期刊编辑部对于参考文献要求不太一致,具体格式还要参考出版社、编辑部要求,以上仅为一般常用格式,仅作参考。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及脚注部分格式示例一、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整体格式【字体】中文:五号字,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 10.5号字体(相当于五号字);【行距】1.25倍行距;【段落】顶格写,无首行缩进,也无左缩进;【序号】用“[1]”这种格式,序号后空一个字符;【标注顺序】按照人名的字母顺序标注【标点符号】中文使用中文状态下标点符号,英文使用英文状态下标点符号,切忌混用。
【数量】15个(含15个)以上,其中至少3个英文参考文献。
(中英文参考文献需分别列出)下面分类列出各种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一)专著的著录格式[1] 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 张为民主编:《21世纪的国际商务》,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3] M· Skolink, Radar handbook, New York: McGraw-Hill Press, 1995, pp.26~28.[4] 布兰查德、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教程》,刘树成、沈利生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附注:专著的一般顺序为:作者名,书名,地址,出版社,出版年份,页码。
1、页码不作要求,如果有的话也可以写上2、标点符号都按照以上示例;如果有两个作者以上的,作者之间用顿号;出版社和出版年份之间不加标点符号;作者名和地名后用冒号,其他中间一般用逗号,句末加句号;如果图书上只有主编人的,如第二个,需要在人名后加主编两字。
3、英文的作者名需要大写的字母要大写,作者后面用逗号,地址后面用冒号,书名用斜体并加粗;英文的就应该用英文格式的标点符号。
按照上面第三个参考文献的格式写。
4、如果为译著,请参照示例 [4] 格式调整。
(二)期刊的著录格式[5] 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海关监察系统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
[6] Samuel P?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 l993 (3), pp.23-24.附注:1、注意文章名用引号,后面的期刊名(或图书名)用书名号。
部分参考文献(曹丕《典论·论文》)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斯不自见之患也。
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
盖君子审己以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王粲长于辞赋,徐干时有齐气,然粲之匹也。
如粲之《初征》《登楼》《槐赋》《征思》,干之《玄猿》《漏卮》《圆扇》《橘赋》,虽张、蔡不过也。
然于他文,未能称是。
琳、瑀之章表书记,今之隽也。
应瑒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
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以至乎杂以嘲戏。
及其所善,扬、班俦也。
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闇于自见,谓己为贤。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惟通才能备其体。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
夫然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己。
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融等已逝,唯干著论,成一家言。
1.1《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
部分引用和参考文献部分引用和参考文献《山海经》《诗经》《周易》《周礼》《礼记》《大戴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老子》《庄子》《论语》《孟子》《荀子》《管子》《墨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盐铁论》《白虎通义》《风俗通义》《春秋繁露》《论衡》《四民月令》《齐民要术》《颜氏家训》《尚书》《逸周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南史》《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宋史》《元史》《清史稿》《资治通鉴》(汉) 宋衷《世本八种》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战国) 佚名《穆天子传》(战国) 佚名《燕丹子》(晋) 皇甫谧《帝王世纪》(宋) 罗泌《路史》(清) 郝懿行辑《燕子春秋》(清)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袁珂《山海经校注》(唐) 李肇《唐国史补》(宋)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宋) 沈括《梦溪笔谈》(元) 郭罗洛·纳新《河朔访古记》(清) 顾炎武《日知录》(清) 顾炎武《历代帝王宅京记》(清) 顾炎武《京东考古录》(清) 顾炎武《昌平山水记》(清) 赵翼《廿二史劄记》(清)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清)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清) 梁玉绳《史记志疑》(清) 梁玉绳《汉书人表考》(清) 王先谦《鲜虞中山国事表、疆域图说补释》(汉) 郑玄《毛诗笺》(汉) 王逸《楚辞校补》(梁) 萧统《文选》(唐) 裴鉶《裴鉶传奇》(唐) 李玫《纂异记》(唐) 袁效《甘泽谣》(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宋) 李昉等《太平御览》(清) 董诰等《全唐文》(清) 彭定求等《全唐诗》(魏) 曹操《魏武帝集》(魏) 曹植《陈思王集》(晋) 阮籍《阮步兵咏怀诗注》(唐) 高适《高常诗集》(唐) 韩愈《昌黎先生集》(金) 元好问《中州乐府》(清) 陈维崧《湖海楼集》(清) 颜元《恕谷后集》(清) 王余佑《五公山人集》(清) 王源《居业堂集》(清) 汤斌《孙夏峰先生(奇逢)年谱》(清) 李塨《颜习斋先生(元)年谱》(清) 冯辰《李恕谷先生(塨)年谱》(清) 陈鋐《鹿忠节公(善继)年谱》(汉) 许慎《说文解字》(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唐) 李泰《括地志》(唐)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宋) 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清) 钱仪吉《碑传记》(清) 尹会一《北学编》(清) 李元度《清朝先正事略》(清) 李恒《国朝耆献类征初编》清国史馆《清史列传》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徐世昌《颜李师承记》孙静菴《明遗民录》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唐鑑(皿上为三竖)《清儒学案小识》(清) 黄彭年等(光绪) 《畿辅通志》河北省通志馆(台) 《河北通志稿》(明) (弘治) 《易州志》(清) (顺治) 《易水志》(清) (康熙) 《易水续志》(清) (乾隆) 《直隶易州志》(民国)寿鹏飞《易县志稿》陈瑞泉主编《易县志》初稿河北人民出版社编《河北风物志》河北省社科院编《河北古代历史编年》王明远主编《中国人口·河北分册》朝盼山、李远杰等编《河北名人小传》河北省民间文学研究会编《河北歌谣》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河北民间歌曲选》河北省易县政协编《易县风采》河北省易县政府编《易县》缪荃孙抄《顺天府志》(元) 熊梦祥《析津志辑佚》(明) 沈榜《宛署杂记》(清) 朱尊彝、于敏中《日下旧闻考》(清) 孙承泽《天府广记》(清) 吴长元《宸垣识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北京史》曹子西主编《北京通史》陈平《燕史纪事编年会按》王玲《北京与周围城市关系史》北京市社科所编《北京历史编年》苏天钧主编《京华旧事存真》(一)苏天钧主编《京华旧事存真》(二)曹子西主编《先秦时期燕史资料》曹子西主编《秦汉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蓟城资料》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简编》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王国维《观堂集林》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王献唐《黄县其(上为己)器》丁山《商周史料考证》郭沫若《卜辞通纂》孙淼《夏商史稿》许倬云(美) 《西周史》许倬云(美) 《求古编》张光直(美) 《中国青铜时代》二集杨宽《战国史》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吴泽《中国历史大系·古代史》彭邦炯《商史探微》王贵民(台) 《商周制度考信》严一萍(台) 《殷商史记》白川静(日) 《金文的世界:殷周社会史》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金景芳、吕绍纲《〈尚书·虞夏书〉新解》黄凡《周易-商周之交史事录》陆思贤《神话考古》刘玉建《中国古代龟卜文化》何光岳《炎黄源流史》何光岳《秦赵源流史》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宛敏渭、刘秀珍《中国动植物物候图集》刘东生等《中国的黄土堆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问题》竺可桢《竺可桢文集》何炳棣(美) 《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史念海《河山集》黄耀能《中国古代农业水利史研究》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章楷《中国古代栽桑技术史料研究》王毓瑚《先秦农家言四篇别释》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黄宗智(美)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刘岱(台)主编《中国文化新论·生民的开拓》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郑家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石方《中国人口迁移史稿》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韩国磐《北朝经济试探》张鸿翔《关隘考》张鸿翔《长城关堡录》王国良《中国长城沿革考》寿鹏飞《历代长城考》张维华《中国长城建置考》胡朴安《中华风俗志》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清)梁诗正《西清古鉴》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陈梦家《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唐兰《武英殿彝器考释》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文研究》王宇信《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孙海波《甲骨文编》高明《古文字类编》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徐无闻主编《金甲篆隶大字典》联贯出版社(台) 《字形汇典》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马承源《中国青铜器》杜廼松《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以下为论文)董作宾《关于殷代之气候》董作宾《再谈殷代气候》董作宾《卜辞中的亳与商》董作宾《大龟四版考释》吴其昌《卜辞所见殷先公先王三续考》傅斯年《夷夏东西说》傅斯年《大东小东说:兼论鲁燕齐初封在成周东南,后乃东迁》徐中舒《再论小屯与仰韶》徐中舒《井田制度探渊》徐中舒《殷人服象及象之南迁》丁山《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丁山《殷商氏族方国考》丁山《召穆公传》童书业《古燕国辩》齐思和《燕吴非周封国说》刘盼遂《冀州即中原说》唐兰《辩冀州之“冀”》唐兰《释四方风名》唐兰《从河南郑州出土的商代前期青铜器说起》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顾颉刚《燕国曾迁汾水流域考》陈梦家《西周青铜器断代》于省吾《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胡厚宣《甲骨文所见商族鸟图腾的遗迹》胡厚宣《甲骨文所见商族鸟图腾的新证据》闻一多《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杨向奎《释“不玄冥”》杨宽《鲧共工与玄冥冯夷》傅衣凌《秦汉的豪族》杨联陛《东汉的豪族》钱穆《中国古代北方农作物考》夏鼐《中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一凌《北朝胡族统治下的北方文物》夷姤《河北风俗之变迁与古礼教》唐长孺《东汉末年的大姓名士》马培棠《冀州考原》吴梧轩《南人与北人》张家驹《中国社会中心的转移》侯仁之《关于古代北京的几个问题》李学勤(晏琬) 《北京、辽宁出土铜器与周初的燕》葛英会《关于燕国历史上的几个问题》葛英会《燕国的部落及部落联合》吴国曾《周代邻近于燕的子姓邦国考述》彭邦炯《从商的竹国论及商代北疆诸氏》金景芳《商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说》王玉哲《商族的来源地望试探》干志耿等《商先起源于幽燕说》曹定云《亚其考》尤仁德《商代玉鸟与商代社会》孙作云《飞廉考:中国古代鸟民族研究》容肇祖《占卜的源流》韩嘉谷《燕史源流的考古学考察》裘锡圭《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唐云明《试论河北的商代文化及其相关问题》王彩梅《古燕国考》王彩梅《论周初封燕及其相关问题》王彩梅《燕国历史溯源与夏家店下、上层文化》王彩梅《召公奭与西周燕国的建立》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喀左县北洞村出土的殷周青铜器》张亚初《燕国青铜器铭文研究》张忠培等《夏家店下层文化研究》曹淑琴、殷玮璋《亚█(上匕下矢)器及其相关问题》赵光贤《关于琉璃河1193号周墓的几个问题》张博泉《关于殷人的起源地问题》。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率而举世瞩目,但同时过快的发展过程以巨大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环境问题也逐渐显现,雾霾、沙尘暴、土地沙漠化、PM2.5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到人民的正常生活。
2014年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已达9575.5亿元,占当年GDP 的1. 61%。
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可持续增长的源泉,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将经济增长由大量依靠资金和物质资源要素投入转变到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效率的轨道上来。
全要素生产率一般又可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其中技术进步是指生产前沿面(Production Frontiers)向外移动,而效率改善指的是生产点在生产过程中向前沿面的移动。
在早期研究中,生产往往被假设在生产前沿面上运行,因此全要素生产率也就简单地等同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刘瑞翔,2012)。
鉴于此不足,Shephard等将距离函数概念引入到生产率计算当中,并使用有效的数据方法对技术效率进行测量,从此将技术效率纳入到经济增长分析框架之中。
目前,国内大多研究不再仅仅利用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方法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源泉,来此判断我国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并对出未来经济增长模式的改革建议。
在资源、环境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硬约束背景下,更多的研究旨在寻求有关 TFP 动态演变趋势的客观评价。
随着全球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近年来已有学者尝试将资源或环境因素纳入 TFP测算框架中,测度二者对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
现阶段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根据环境污染的产出特征,在方向性距离函数基础上将环境污染变量作为具有弱可处置性的非期望产出处理(SBM-Undesirable)的静态研究。
范丹、王维国(2013)则用该模型研究中国区域能源效率以探究中国各省市的节能减排潜力,得出国有化程度的提高是全要素能源效率提高的不利因素的结论。
文章标题:解决Overleaf中部分参考文献不显示题目的问题在科研写作过程中,参考文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为论文提供了学术支持,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学术水平。
然而,很多在使用Overleaf进行论文撰写的研究人员可能会遇到一个常见的问题:部分参考文献不显示题目。
这个问题给学术写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对于Overleaf中部分参考文献不显示题目的问题,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格式化是如何进行的。
通过审视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对LaTeX环境下的参考文献管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在这里,我将共享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1. 深入分析:为什么会出现部分参考文献不显示题目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部分参考文献不显示题目的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使用Overleaf等LaTeX编辑器进行论文写作时,参考文献的格式化是通过引用不同的文献样式文件(.bst)来实现的。
而有些文献样式文件可能会导致某些参考文献的题目不显示。
这可能是由于文献数据中的特定格式或字段与所选样式文件不兼容所致。
2. 解决方案:如何解决部分参考文献不显示题目的问题?针对部分参考文献不显示题目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以下解决方案:- 检查文献数据:首先要检查参考文献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确保每篇文献的信息都包含了题目等必要字段,避免格式不完整或错误导致的显示问题。
- 更换文献样式文件:在解决部分参考文献不显示题目的问题时,可以尝试更换使用不同的文献样式文件。
Overleaf中提供了多种文献样式可供选择,通过更换试试不同的样式文件,或许可以解决部分参考文献不显示题目的问题。
- 联系技术支持: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不妨尝试联系Overleaf或LaTeX的技术支持,寻求他们的帮助和建议。
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提供技术支持。
3. 总结与展望:解决部分参考文献不显示题目的问题,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理解LaTeX的参考文献管理机制,以及Overleaf评台的特点和使用技巧。
功能语言学部分主要参考文献功能语言学部分主要参考文献Halliday, M.A.K.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Halliday, M.A.K. 2001.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On Grammar (Vol.1).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Linguistic Studies of Text and Discourse (Vol.2).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ol.3).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The Language of Early Childhood (Vol.4).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Vol.5).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Computational and Quantitative Studies (Vol.6).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Studies in English Language (Vol.7).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Studies in Chinese Language (V ol.8).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Language and Education (Vol.9).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Halliday, M.A.K., edited by Webster, J. 2007. Language andSociety (Vol.10).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Halliday, M.A.K. 2008. Complementarities in Language.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Halliday, M.A.K. and Hasan, R. 2001. Cohesion in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Halliday, M.A.K. and Matthiessen, C. M. I. M.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nd ed.). London: Arnold.Halliday, M.A.K., and Matthiessen, C.M.I.M. 1999.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Martin, J.R. 1992.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Martin, J.R. and White, P.R. 2008.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Martin, J.R., Matthiessen C.M.I.M., and Painter, C. 2010. Deploying Functional Grammar.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Matthiessen, C.M.I.M. and Halliday, M.A.K. 2009.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a first step into the theory.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Thompson, G. 2008.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2nd ed.).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曾蕾、廖海青,2010,《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研究》。
endnote两部分参考文献
EndNote是一种文献管理软件,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地管理和组织文献,并自动生成参考文献。
在文献管理过程中,参考文献的格式非常重要,因为它会影响到文献的可读性和规范性。
EndNote支持两种不同的参考文献格式,分别是脚注和尾注。
脚注是指将参考文献放在页面底部的注释中,而尾注则是将参考文献放在页面末尾的注释中。
这两种格式各有优缺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使用。
使用脚注参考文献格式的优点是可以将注释和正文内容分开,使得页面更加简洁,易于阅读。
此外,脚注中的参考文献也可以方便地跳转到相应的文献页。
尾注参考文献格式的优点则是可以将所有的参考文献集中放在页面末尾,便于综合查阅。
此外,尾注也可以更好地显示参考文献的编号和作者等信息,使得文献的规范性更强。
无论是使用脚注还是尾注参考文献格式,在EndNote中都可以轻松地生成和管理参考文献,大大提高了文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 1 -。
一、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编排。
二、参考文献著录项目a.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 文献起止页码。
g.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三、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 、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 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一、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编排。
二、参考文献著录项目a.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 文献起止页码。
g.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三、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 、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 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一、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编排。
二、参考文献著录项目a.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 文献起止页码。
g.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三、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 、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 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
一、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编排。
二、参考文献著录项目a. 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
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
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b. 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c.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d. 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e.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f. 文献起止页码。
g. 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三、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2、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3、对于数据库(database) 、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 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4、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要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atabase 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文献在引作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