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唱脸谱》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唱脸谱》教案 (4)一. 教材分析《唱脸谱》是一首以京剧为主题的儿童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
本节课将通过学习《唱脸谱》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粹京剧,感受京剧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较强的兴趣,他们善于模仿,喜欢表现。
但在音乐欣赏和理解上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京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脸谱、行当等。
2.让学生学会演唱《唱脸谱》这首歌曲。
3.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的基本知识。
2.歌曲《唱脸谱》的演唱。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唱脸谱》。
3.练习法:学生跟唱、分组练习。
4.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唱脸谱》的歌曲谱子。
2.准备京剧表演视频或图片。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京剧表演视频或展示京剧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京剧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如脸谱、行当等,并讲解《唱脸谱》歌曲的背景。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唱脸谱》,引导学生跟唱。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演唱,其余学生观看,并对演唱情况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京剧选段,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6.小结(3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京剧的重要性和《唱脸谱》的歌曲特点。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并演唱《唱脸谱》歌曲。
8.板书(课后整理)教师在课后整理板书,记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
四年级音乐《唱脸谱》教案一、教材分析《唱脸谱》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歌曲,由著名作曲家姚明创作。
歌词中将各种脸谱的特点和人物性格进行比喻和描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京剧中不同角色的脸谱特征。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和欣赏能力,对京剧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京剧脸谱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可能对某些脸谱的识别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各种脸谱的特点和人物性格的对应关系,帮助他们加深对京剧脸谱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演唱《唱脸谱》这首歌曲,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
通过歌曲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京剧脸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了解京剧脸谱的特点和人物性格的对应关系。
难点:在演唱中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能够准确地模仿京剧唱腔。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共同探索一个富有艺术韵味的话题——中国的京剧脸谱。
你们知道京剧脸谱的背后隐藏着哪些故事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唱脸谱》这首歌曲,去寻找答案!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授初步感知(5分钟)首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感受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我要为大家播放一遍。
请大家尝试想象这首歌曲所呈现的画面和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唱歌曲(15分钟)(1)教师示范唱法(5分钟)现在,我将为大家示范唱一遍。
大家要注意我的发音、咬字和节奏哦!同时,也要注意我的情感表达和气息运用。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唱法,提高演唱水平。
(2)学生尝试演唱(10分钟)好,现在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唱,感受这首歌曲的韵味和情感。
《唱脸谱》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包括脸谱的颜色、图案所代表的含义。
能够准确并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脸谱》。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学唱、模仿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歌曲中京剧脸谱的相关知识,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唱出歌曲中京剧的韵味,准确把握拖腔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演示法、练习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京剧脸谱道具五、教学过程(一)导入(3 分钟)播放一段京剧表演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演员的妆容和表演特点,提问学生对京剧的了解程度,引出课题《唱脸谱》。
(二)知识讲解(7 分钟)1、介绍京剧脸谱的基本知识,包括脸谱的定义、起源和发展。
2、讲解脸谱颜色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忠诚正义,黑色代表刚正不阿,白色代表阴险狡诈等。
3、展示不同图案的脸谱,让学生猜测其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三)歌曲欣赏(5 分钟)播放歌曲《唱脸谱》的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思考歌曲中提到了哪些脸谱。
(四)学唱歌曲(15 分钟)1、教师范唱,学生跟唱,注意节奏和音准。
2、逐句教唱,解决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如拖腔的处理。
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强调唱出京剧的韵味。
(五)歌曲表演(10 分钟)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设计表演动作。
2、每组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
(六)拓展延伸(5 分钟)1、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一个京剧脸谱,加深对脸谱的认识。
2、鼓励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京剧的知识,如京剧的行当、唱腔等。
(七)课堂小结(3 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京剧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鼓励学生传承和发扬。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京剧脸谱的知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在演唱时,对于京剧韵味的把握还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唱脸谱》教案 (3)一. 教材分析《唱脸谱》是一首以京剧为主题的儿童歌曲,四年级的学生对京剧已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这首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艺术魅力。
歌曲的五线谱难度适中,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富有特色。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对京剧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技能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的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演唱《唱脸谱》。
3.学生能够理解并演唱五线谱,提高音乐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的演唱技巧和脸谱的含义。
2.五线谱的识谱和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和演奏,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教师指导。
3.情境教学法:设置京剧表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唱脸谱》的五线谱、京剧脸谱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京胡等。
3.教学场地:音乐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唱脸谱》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然后向学生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包括京剧的起源、发展、表演形式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唱脸谱》的五线谱,向学生讲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的线条、间、音符、休止符等。
然后教师示范演唱五线谱,让学生跟随演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唱脸谱》,教师巡回指导。
对于演唱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4.巩固(5分钟)教师设置一个小型的京剧表演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演唱《唱脸谱》,以此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京剧中的其他角色和表演技巧,如生、旦、净、末、丑等,并让学生尝试扮演这些角色,演唱京剧。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京剧的艺术特点和五线谱的识谱方法。
唱脸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脸谱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熟悉《唱脸谱》这首歌曲。
•能够演唱这首歌曲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聆听和演唱来感知和理解音乐。
•通过分类归纳的方式来掌握脸谱的基本特征。
•通过表情、动作等形式来展示歌曲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音乐来增强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增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熟悉《唱脸谱》这首歌曲。
•掌握不同脸谱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通过表情、动作等形式来展示歌曲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掌握不同脸谱的分类和特征,需要学生细致认真观察和归纳总结。
•演唱时需要学生表现情感,进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课件;《唱脸谱》歌曲;学生画纸、颜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唐朝音乐,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学习《唱脸谱》1.播放《唱脸谱》歌曲,让学生跟着歌曲的节奏摇头、拍手等。
2.询问学生这首歌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同时,也提示学生注意了解脸谱在传统戏曲中所代表的角色和情感。
3.再次播放歌曲,要求学生留意歌曲中的不同情感转换,并教会学生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4.让学生分组,进行对唱,巩固歌曲的学习。
3. 了解脸谱1.介绍脸谱的分类和特征,比如红脸代表忠诚,黑脸代表正义等等。
2.辅助学生通过图片、模型等方式来了解不同脸谱的特征和代表的情感。
3.让学生记忆和分类不同的脸谱,并分组进行表演。
4. 情感表达1.让学生观看脸谱表演,并询问学生他们在表演中看到了哪些情感,并启发学生形容这些情感的特征和体现方式(例如肢体、声音等)。
2.要求学生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等形式来表达歌曲中的情感,例如高兴、紧张、激动等等。
3.让学生分组进行演唱,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体现。
5. 课堂总结1.向学生询问对于本堂课的学习感受。
2.提醒学生要继续探索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音乐和文化知识融入日常生活中。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唱脸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唱脸谱》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这首歌以京戏为题材,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掌握。
通过学习《唱脸谱》,学生可以感受到京剧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和节奏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他们对京剧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文化背景的介绍。
此外,学生可能对歌词中的京戏术语较为陌生,教师需提前解释相关术语,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唱脸谱》的歌词和旋律,提高音乐素养。
2.通过学习《唱脸谱》,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3.培养学生合作演唱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术语的解释与理解。
2.歌曲中节奏和音高的把握。
3.学生合作演唱的协调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京剧术语,介绍歌曲背景。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学生互相纠正、指导。
4.合作法:分组合作演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唱脸谱》的歌谱和音频资料。
2.准备京剧术语的资料,以便为学生讲解。
3.准备录音设备,以便在课堂上记录学生的演唱。
4.划分教室空间,便于学生分组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唱脸谱》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随后,简要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如生、旦、净、末、丑等角色,以及脸谱的含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唱脸谱》的歌谱,讲解歌词中的京剧术语,如“净角”、“青衣”等,并解释其含义。
然后,教授歌曲的旋律,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唱脸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采用示范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范例。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演唱水平。
《唱脸谱》优秀教案优秀6篇《唱脸谱》音乐教案及反思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唱脸谱》,了解京剧的行当和表演形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了解京剧的行当。
难点:1、歌曲京剧韵味的掌握2、歌曲的拖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视听导入:播放京剧《贵妃醉酒》片段,让学生置身于京剧艺术中。
二、讲授新课:(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歌曲中那一句让你印象较为深刻呢?1、介绍拖腔以及拖腔在音乐中的作用。
京剧中,一个字用许多乐音来歌唱的唱腔形式,称之为拖腔。
它体现了戏曲的韵味,进一步将某种特定的情感予以更深、更细、更为形象,以淋漓尽致的表现。
(二)学唱新歌1、难点突破,较后一句拖腔①师范唱,学生聆听,共分为几句?②学生学唱,注意换气。
2、老师唱谱,学生唱歌词3、师生歌曲歌曲接龙①师唱蓝色字体,生唱红色字体,师生齐唱绿色字体②男生蓝色字体,女生红色字体,师唱绿色字体4、齐唱歌曲(注意歌曲的京剧韵味)5、歌曲中唱到了哪些人物呢?这些脸谱有什么主要的不同点?不同点:颜色图案表情学生连线游戏6、介绍京剧的行当:生、旦、净、丑7、京剧表演形式:唱、念、做、打三、拓展延伸:①师问:《唱脸谱》到底是戏还是歌呢?戏歌:所谓“戏歌”,就是作曲家做了一个新的尝试,是在通俗音乐中吸取戏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
②欣赏戏歌《新贵妃醉酒》四、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教学反思:《唱脸谱》是一首运用京剧西皮唱腔音乐素材创作的一首“戏歌”,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在教学中要以唱为主,欣赏脸谱是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所以课件的制作离我精心选用了一些有特点的脸谱图案,加深学生的印象。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唱脸谱》教案一. 教材分析《唱脸谱》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京剧脸谱为主题的儿童歌曲。
歌曲采用了京剧的曲调,歌词描述了各种颜色的脸谱,表现出不同的人物性格。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富有特色,能够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选取该歌曲,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识谱、唱歌。
但京剧音乐较为特殊,学生可能对其陌生,不易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京剧音乐的特点,感受其魅力。
同时,学生对颜色的认知已较为成熟,可以借此机会巩固他们对颜色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京剧音乐的特点,感受其魅力。
2.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音乐的特殊节奏和旋律。
2.歌词中颜色和人物性格的对应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观看京剧表演,让学生感受京剧音乐的魅力。
2.讲授法:讲解京剧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中的颜色和人物性格的对应关系。
3.练习法:分组练习唱歌,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4.游戏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颜色和人物性格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京剧表演视频或音频资料。
2.准备歌曲《唱脸谱》的乐谱。
3.准备颜色和人物性格的相关图片或卡片。
4.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京剧表演视频或音频资料,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音乐的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脸谱的颜色和人物性格。
2.呈现(5分钟)展示歌曲《唱脸谱》的乐谱,让学生初步认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同时,讲解京剧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歌词中的颜色和人物性格的对应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唱歌,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确保唱腔准确。
《唱脸谱》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2、知识目标: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戏歌,脸谱、拖腔、四击头、鸳鸯瓦及京剧表演形式等知识,让学生感受下滑音、装饰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
3、能力目标:通过戏歌《唱脸谱》的学习,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学难点:
歌曲中休止符和拖腔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
1、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背景音乐是《唱脸谱》,同时有脸谱的图片欣赏)
2、讲述京剧的来源,产生的年代等。
二、新课教学
1、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以及戏曲知识。
2、听范唱
歌曲分析:《唱脸谱》是一首以脸谱为歌唱题材的歌曲,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给人以“源于京剧、胜于京剧”的亲切感、新鲜感、时代感,是群众喜爱的“戏歌”。
思考: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
“四击头”、“鸳鸯瓦”是什么意思?生:蓝脸的窦尔敦、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紫色的天王、绿色的魔鬼、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
老师评价学生的谈论结果并做答“四击头”和“鸳鸯瓦”的意思。
3、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电子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以及歌曲最后的拖腔。
(3)随电子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
(加深情感体验)
(5)老师将难点范唱,或学生跟老师模唱,解决难点。
三、京剧知识介绍
1、京剧的形成。
2、京剧的四大行当。
3、角色的细致分工。
4、脸谱的色彩。
四、班级讨论
1、如果京剧中没有了脸部的化妆,也就是脸谱,它将变成什么样子?你能找出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关系来形容京剧和脸谱的关系吗?
2、如果让你自己选择一种颜色来代表自己,你会选择什么颜色?为什么?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