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中国建筑史 第1章 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
- 格式:ppt
- 大小:8.68 MB
- 文档页数:36
中外建筑史读书笔记【篇一:中外建筑史学习心得】中外建筑史学习心得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主要的物质环境。
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
建筑上凝固着人的生活,他们的需要、感情、审美和追求。
建筑把这些传达给一代又一代的人。
渗透到他们的性格和理想中去。
建筑成了人们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
我本身对中外建筑史比较感兴趣,所以本学期专业选修课选修了中外建筑史,特别的想去了解中国的建筑史和外国的建筑史。
比起景观建筑,如果再给我一次重选的机会,我还仍是会选择中外建筑史。
选修了这门课,老师的课件丰富多彩,视频也很多样化,对我的教学非常的有帮助。
老师精心的备课使我的收获非常之大。
虽然有时候上课的态度不是很端正,玩手机睡觉都有,但是也不是因为上课枯燥导致,而是自身的原因。
我深刻的觉得中外建筑史是门非常有意义的课,对我学房地产的甚至整个学建筑有关专业的都很是有必要去学习这门课,读建筑有关的专业连建筑史都不了解岂不是让人笑话,还有这门课对我们以后学习或者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所以课后特意的认真地去看了中外建筑史这本书,分别初步的了解了中国建筑史的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筑,宋、辽、金、西夏建筑,元、明、清建筑,近、现代建筑。
还有外国建筑史的古代建筑,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和近、现代建筑。
其中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对古代建筑和中世纪至18世纪建筑进行了深层次的讲解,以便我阅读时更深的理解。
早在奴隶制时代,人类的建筑活动已经有了大规模的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埃及、西亚、波斯、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成就比较高,建筑风格千姿百态,对后世的影响比较大。
其中埃及、西亚和波斯得建筑传统流传甚少,唯独希腊、罗马的建筑在欧洲一直流传,得以发展,并统称希腊、罗马的文化为古典文化,把它们的建筑统称为古典建筑。
古代建筑又分为了古埃及建筑,两河流域和波斯建筑,古希腊建筑,古罗马建筑和古美洲建筑。
中外建筑史笔记上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一节概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与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共为世界六支原生的古老建筑体系。
与其它古代文明相比,东方的古代中国地理位置独特,这里或为大洋所隔;或漫长的陆地、沙漠、高山所阻。
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加上众多的人口,使中国古代文明一直没有遭受到外族人毁灭性的入侵。
虽然也有改朝换代,但异己卡被驱逐;或被同化,以到于像佛教这种外来的世界性宗教也被加进了许多本地域、本民族的色彩,而趋向本土化。
外来影响和冲击的减弱,必然带来内部发展的迟缓和衰落,甚至固步自封,所有这一切是导致中国古代建筑一脉相承、延续而缓慢发展的外因。
中国古老建筑的主体——木构架建筑体系,在汉代已经基本形成,到了唐代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支历史悠久、体系独特、分布地域广阔、遗产十分丰富、延绵不断,一直持续发展完整演变,并经历了古代全过程的重要建筑体系。
中国木构架建筑也是中国古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形式特征,在世界建筑体系中别具一格,它不仅迥异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建筑体系,也曾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节中国古代木构架的优势与缺陷一、中国古代木构架的优势1、材料来源广泛2、木构架的抗震性能优异,适应性强3、高度定型化、便于施工4、便于加工和运输5、利于迁移和维修二、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缺陷1、大型材料逐渐减少2、容易遭受自然和人为的侵袭3、受材料和结构所限难以建造大型建筑4、建筑的维护成本较高5、大量木材的使用对环境带来很多影响第三节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特点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到东汉时期已明确形成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基本形式。
南方许多地区经常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形式,底层人员活动多,需要较大的空间,所以使用抬梁式的结构形式,上面阁楼空间用于住人和储物,则可以使用穿斗式的结构形式。
中外建筑史概论.中外建筑史概论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一、古代建筑的发育背景1、自然环境背景2、意识形态背景二、古代传统思想在古建筑中的体现(一) 敬天祭祖祭天、祭社稷、祭祖a三大祭《周礼考工记》左祖右社(二) 皇权至上皇宫内处处体现等级,大殿、屋顶、台阶、彩画、小品等。
(三)以中为尊背景:与古代人们对北极星的崇拜有关。
体现在紫禁城的布局、名称上。
(四)阴阳五行阴阳:中国古代的一种世界观、宇宙观,万物皆分阴阳。
五行:木、火、金、水、土与五方、五色、四时、四神的关系三、古代建筑的历史演变第二节古代建筑基本特征一、古代建筑的外观特性中国古建筑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
1、屋顶(1)屋顶为什么起翘?又如何起翘的呢?1)结构上的原因。
2)建造上的原因。
3)这样的屋顶便于采光和排水。
4)纯粹是为了美观,采用柔和的曲线。
(2)屋顶分不分等级呢?1)古建筑屋顶是森严礼制的等级的绝对体现。
屋顶形式有庑殿、歇山、卷棚、攒尖、悬山、硬山、单坡、拱顶、盔顶等。
2)屋脊上的吻兽也同样显示着等级。
正吻:正脊两端的吻兽,为避天火。
垂( 戗)脊吻:装饰,牢固瓦筒、垂脊。
最高等级的殿宇上仙人走兽共11个。
2、屋身3、台基作用:通风、防潮、稳定立柱、抵消地震对建筑物的不规则摇撼。
还有其他的作用吗?昭示着身份和权利。
三层汉白玉须弥座;须弥座;一般台基。
二、古代建筑的结构特征1、“墙倒屋不塌”,防御地震2、木结构从采伐到施工都比较便利。
斗拱1、斗拱的三种位置2、斗拱的组成3、斗拱的作用支撑屋顶的出檐(斗拱用在屋檐下可使屋顶的出檐加大;用在梁枋下端,可以减小梁枋跨度,加大梁枋承受力。
)传递屋顶荷载力装饰建筑通过斗拱可以判别建筑物的等级和年代。
三、古代建筑的群体布局特征四、古代建筑的装饰及色彩特征(一)装饰1、装饰的特征1木构架结构体系:柱、梁、枋、檩、椽2屋顶上的装饰:鸱吻、宝顶。
3门、窗:门钉、铺首、石狮,窗上花格4台基:虚弥座、柱础2、装饰的表现手法1)形象比拟动物:龙、虎、凤、龟植物:莲荷、岁寒三友,松鹤,牡丹和桃2)谐音比拟狮/事,鱼/余,莲/连,公鸡/功、吉3)数字比拟 9(二)色彩惯用大面积的原色:红、黄、青、绿、蓝、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