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大气压强》
- 格式:ppt
- 大小:3.45 MB
- 文档页数:36
初中物理知识点大气压强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上的压力,也可以理解为单位面积上的气体分子对物体的撞击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关大气压强的重要知识点:一、大气压强的产生1.大气压强是由于地球上存在大气层,大气层由气体分子组成,并且被地球的引力所束缚,形成一层围绕地球的气体包围层。
2.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受到重力作用,向地球表面靠拢,造成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大气压强的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大气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Pa),1帕斯卡等于1牛顿/平方米。
2.典型的大气压强数值:在地球海平面上,典型的大气压强约为1013.25帕斯卡(约等于1标准大气压)。
三、大气压强的影响因素1.海拔高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层的气体压强逐渐减小,因为高海拔处离地球的质心更远,所受重力相对较小。
2.温度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增强,相对于冷气体,热气体分子的平均距离较大,因此压强相对较小。
3.湿度变化:湿度的增加能够使气体内的水蒸气质量分数增大,相对而言分子间的平均间距也会增大,从而降低气体的密度和压强。
四、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1.水银柱法:利用水银在大气作用下上升的高度来测定大气压强。
水银柱法的原理是大气压强与柱上高度成正比。
2.空气压力计:利用弹性变形的气体体积与气体压强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变形后的体积或压强的变化来间接测量大气压强。
五、大气压强的应用1.大气压强在气象预报中起到重要作用,天气系统的变化与大气压强的变化密切相关。
2.飞机起飞和降落时,需要对大气压强进行测量,以确保飞机在空气的支持下能够顺利起飞和降落。
3.物理学中,大气压强常用于描述气体在容器内的状态,以及气压对物体的静止和运动的影响。
总结:大气压强是由于地球上存在大气层,大气层中的气体受到引力作用,形成对地球表面的压力。
大气压强受海拔高度、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可以通过水银柱法和空气压力计等方法进行测量。
大气压强在气象学、航空领域和物理学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最新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教案5篇初二物理大气压强教案(精选篇1)一、地位和作用:是压强概念的巩固和延伸,也为下一章学习“气体浮力”作必要的准备。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比较熟练掌握了压强,液体的压强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某些知识的转移和类比作了铺垫。
本章内容的编排是在认识大气压强存在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因此符合初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特点和大纲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4.知道大气压强的值是托里拆利实验测定,记住大气压强的值约为105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从实验研究思考获得知识的能力。
思想目标:让学生掌握由实验探讨物理知识的认识过程,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材重点和难点处理:1.大气压强的存在是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的和其在教材中的作用,学生基础和思维水平。
处理:做好演示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现象感知大气压的存在。
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是难点。
依据:教材只要求像课本中那样简单说明大气压强支持着玻璃管内的水银柱就行,而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
处理:利用演示实验与水柱类比突破此难点。
四、教材的看法:课本以马德堡半球实验引入新课,尽管故事很吸引人,但是由于文中已解释原因,对部分预习过的学生来说,已经失去神秘感,没有了悬念。
如果教师以此实验引入,这部分学生满足于已有的答案,不能最大限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因此我采用取硬币的思考题,由于学生没见过,因此每个同学都积极思考,却又得不出正确答案,因此好奇心更大,观察实验更仔细、认真。
五、教学方法: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多媒体、启发式引导等多种教学法。
教学过程中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双边活动,每一个结论都让学生参与探索,教师因势利导。
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归纳大气压强在初中物理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与大气压强相关的概念、公式、实验和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概念1. 大气压强:大气由气体分子组成,气体分子在空间中不断运动并与容器壁碰撞,由于气体分子的运动和碰撞产生了压力,称为大气压强。
2. 大气压:指在地球上某一点上空,大气对单位面积上的垂直作用力。
常用单位是帕斯卡(Pa)。
二、公式1. 大气压强公式:大气压强 = 大气压 / 受力面积,表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大小。
2. 大气压和液体压强公式:液体压强 = 液体密度 × g ×液柱高度,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
3. 大气压和液体高度关系:液体高度越高,液体压强越大;液体高度越低,液体压强越小。
三、实验1. 常见实验:如使用玻璃管和水银柱实验,可以观察到水银柱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通过测量水银柱的高度,可以计算出大气压强的大小。
2. 吸水实验:将一根塑料管一头插入水中,用嘴吸住另一头,水就会被吸上来。
这是因为吸入水管时,口腔内的气压降低,外部大气压强将水射入了水管中。
四、应用1. 气压锅:气压锅利用了大气压强的原理,通过增加锅内压强来提高水的沸点,加快烹饪过程。
2. 气压计:气压计是利用大气压强测量天气的仪器,根据气压计的读数可以预测天气情况。
3. 气象预报:气压的变化对天气有重要影响,气象预报中常使用大气压力等数据来预测天气。
综上所述,大气压强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公式、实验和应用对于初中物理学习和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总结和归纳,希望读者对初中物理中的大气压强有更全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二物理大气压强笔记
以下是一份可能有用的初二物理大气压强笔记:
1. 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压强是指空气压强的大小,它存在于地球表面上,使得气体分子能够保持在地面上。
2. 大气压强的原理:大气压强是由地球的引力和空气的重量所产生的。
当空气分子落在地面上时,它们会受到地球的引力,并被吸引到地面上。
3. 大气压强的数值:在海平面上,大气压强约为 101325 帕斯卡 (Pa),这个数值也被称为标准大气压强。
4. 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会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空气分子的数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从而导致大气压强减小。
5. 潜水服和太空服:潜水服和太空服都需要考虑大气压强的影响。
潜水服需要增加内部平均压强,以对抗外部大气压强,而太空服则需要减少内部平均压强,以对抗内部大气压强。
6. 胸腔容积扩大:当胸腔容积扩大时,体内的大气压强会减小。
这是因为肺中的气体被吸入肺部,使胸腔容积扩大,从而使得大气压强减小。
7. 气压计:气压计是一种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
它通常由一根细玻璃管和一种液体组成。
当玻璃管中的液体上升或下降时,可以表明大气压强的变化。
8. 大气压强的应用:大气压强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应用,例如呼
吸器、潜水艇、气压式手表等。
大气压强知识集结知识元大气压强特点知识讲解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产生原因:因为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
3.存在实验:(1)历史上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
(2)小实验有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皮碗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和压扁铁桶实验。
4.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760mmHg=76cmHg=1.013×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说明:①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或者实验操作中有气泡进入,则测量结果偏小。
②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g取9.8N/kg)。
③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5.标准大气压:把76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即1.01×105Pa的大气压叫做1个标准大气压(英文简写atm)。
(1)1atm=760mmHg=76cmHg=1.01×105Pa(2)2atm=2.02×105Pa,可支持水柱高约20.6m例题精讲大气压应用知识讲解6.大气压强的应用(1)气压计:根据托里拆利的实验原理而制成,用以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
气压计的种类有水银气压计及无液气压计。
其用途是:可预测天气的变化——气压高时天气晴朗;气压降低时,将有风雨天气出现,可测高度大约每升高12米,水银柱约降低1毫米,因此可测山的高度及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的高度。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3篇(大气压强的教案设计)下面是收集的《大气压强》教学设计3篇(大气压强的教案设计),以供借鉴。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1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四节《大气压强》教学设计(1课时)一、内容及其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大气压强指的是大气压强的验证、大气压强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应用,大气压强其核心是大气压强的测量,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以实验为基础。
分析内容。
学生已经学过压强以及液体压强,本节课的内容大气压强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它还与压力有密切的联系以及与流体的压强有重要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承上起下的地位,并有重要的作用,是本学科压强的核心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大气压强的测量,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实验。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结论。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体会科学探究过程。
(2)通过对托里拆利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等效替代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运用大气压强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将物理知识用于解释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2、难点:托里拆利实验及用液体压强来研究大气压强的转换法和等效替代法。
四、教具:广口瓶、鸡蛋、火柴、酒精棉球、皮碗、矿泉水瓶、水杯、纸板、水、红色水、玻璃管、烧杯。
五、教学过程一、课题的引入──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覆杯实验和饮料瓶变形实验引入新课)(师):同学们看过魔术表演吗?喜欢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两个小魔术,大家一定仔细看,观察我是怎么做的,记住你看到的现象。
(演示实验)瓶吞鸡蛋和覆杯实验。
鸡蛋放在瓶口,进不去,老师用手向下压,还是进不去,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进瓶中,鸡蛋置瓶口后顺利进入小口径的瓶中;将纸片盖在空瓶口,倒置,放手后纸片掉落,将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迅速倒置后放开手水不流出------这两个奇特的现象马上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顺利引入新课。
八年级大气压强知识点学习笔记大气压强是自然科学中一个常见的概念,也是物理学和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大气压强也是必要的知识点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八年级大气压强知识点:一、大气压强的定义大气压强,简称气压,是空气因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物体表面每单位面积所产生的压强。
其单位为帕斯卡(Pa),也可用毫米水银柱(mmHg)和标准大气压力(atm)等来表示。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在大气压强的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有汞柱法和气压计法。
其中,汞柱法是一种静态压力法,通过将汞铅直灌入一条长而窄的玻璃装置中,最终形成一个与大气压力相等的柱状结构,从而得到气压的数值。
而气压计法则是一种动态压力法,通过将可自由伸缩的橡胶皮囊或金属盘片与感压元件相连,在压力的作用下进行形变,从而计算气压。
三、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呈现出反比例的关系。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逐渐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气压的产生与地球的引力有关,随着上升高度的增加,地球对空气的引力逐渐减弱,导致气压降低。
四、大气压强与天气的关系大气压强与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气压高的地方通常天气较晴朗稳定,反之则表现出天气不稳定,阴雨连绵等气象特征。
五、大气压强的应用大气压强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用于气象预报、航空航天、石油勘探等领域,还在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在高原地区,就需要考虑气压的变化,选择不同的工具和机器以适应这一环境。
而在生活中,通过测量气压可以掌握天气预报的信息,为出行和安全行车提供参考。
六、学习大气压强的注意事项学习大气压强需要掌握基本的物理和地理知识,也需要一定的实践和操作能力。
在学习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了解大气压强的本质与特征;二是多关注天气变化,加深对气压与天气之间的关系理解;三是熟练掌握大气压强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四是注意与生产生活中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知识的实际用途。
第九章第3节汾阳市栗家庄中学王心普生活在水中的鱼受到水的压强,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大气是否对我们也产生压强?l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l那么,空气也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我们周围是否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他们在干什么?是什么力量使罐子不会掉下来?试试看喝饮料. 思考:饮料是不是吸上来的?是大气压压上来的。
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3:“笔管提水”取一只两端开口的塑料笔管(玻璃管)浸没于水中,用一只手指堵住其中的一端后将整个装置提起,会发现管内的水________。
当将手指松开后,管内的水__________。
实验4:“吞蛋实验”在广口瓶中放入一些沙子,将燃着的酒精棉花放入广口瓶中,这时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4:“吞蛋实验”在广口瓶中放入一些沙子,将燃着的酒精棉花放入广口瓶中,这时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4:“吞蛋实验”在广口瓶中放入一些沙子,将燃着的酒精棉花放入广口瓶中,这时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4:“吞蛋实验”在广口瓶中放入一些沙子,将燃着的酒精棉花放入广口瓶中,这时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4:“吞蛋实验”在广口瓶中放入一些沙子,将燃着的酒精棉花放入广口瓶中,这时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鸡蛋被迅速地吞入瓶中实验一1.将硬塑料片平放在“空”的平口塑料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现象:硬塑料片落下分析:如果大气有压强,则硬塑料片上下面受压强相等,纸片在重力作用下下落。
如果大气没有压强,结果相同。
实验一2.将塑料杯装满水,仍用硬塑料片盖住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现象:硬塑料片没有掉下来分析:硬塑料片受重力作用,受水向下的压力作用,没有下落,必须受向上的力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大气压强知识点物理学中的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垂直于面的力。
而大气压强是指大气对于地球表面上垂直于地面的单位面积的压力。
在八年级物理学课程中,大气压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八年级物理大气压强的知识点进行阐述。
一、大气的组成和结构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对于理解大气压强非常重要。
从地球表面往上,大气分为以下几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热层和外层。
其中,对流层是我们生活和运动的区域,同时也是大气压强最大的区域。
大气的组成主要包括氧气、氮气、水汽和少量的其他物质。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测量大气压强最常用的仪器是气压计。
气压计分为水银气压计和空气压力计两种类型。
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计算出压强的高度关系式,从而根据高度的变化来测量大气压强。
这个高度关系式是怎样得出来的呢?它的基础是大气层厚度有限,同时考虑到重力加速度和空气密度的变化。
三、大气压强的应用大气压强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其中一些例子:1. 空气中的压强对于飞机和火箭等的飞行非常重要。
因为空气的稀薄度在不断变化,所以在飞行中要对大气压强进行不断地测量,并作出对应的调整。
2. 大气压强的变化和预测对于气象学非常重要。
通过观测和测量大气压强的变化,我们可以预测到即将到来的天气状况。
3. 气压计也是衡量高度或深度的重要工具。
例如,在登山或者深海潜水时,通过测量大气压强的变化可以计算出自己所处的高度或者深度。
总结一下,八年级物理大气压强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大气的组成和结构、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