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综合试卷学生版
- 格式:docx
- 大小:130.06 KB
- 文档页数:8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理常识,说法正确的是( ) A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B .一个中学生所受重力大约是45﹣70N C .我们当地的大气压强约为1000 PaD .一个标准大气压可支持的水柱高约为760 mm 2.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系C .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施加了力,桌子对手没有施加力D .弹簧被拉伸时产生的力是弹力,钢丝绳悬挂重物的拉力不是弹力 3.若物体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则该物体( ) A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 .运动状态可能改变 C .一定静止D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4.家住大学城的小龙和爸爸很喜欢骑单车出行,取车时爸爸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共享单车”的二维码后自动开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红色尾灯利用光的反射起到警示的作用B .手机扫描二维码时,二维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以内C .单车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D .车座设计的面积较大可以减小压强,让人骑乘时较为舒适5.如图所示,物理小组利用体积为1703cm 的潜水艇模型(忽略进气排气管的体积)探究潜水艇在水中如何实现上浮或下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31.010kg/m 10N /kg g ρ=⨯=水,取)( )A .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7NB .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 .若要让悬浮的模型上浮应使模型中进水D .潜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实现的6.一均匀木板AB ,B 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木块C ,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现在水平力F 将C 由B 向A 匀速推动过程中,推力F 将( )A .大小不变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7.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时两容器内盐水的深度相同。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中不符合实际的是()A.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B.安静的环境里你呼吸一次的时间大约为2s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m3D.八年级同学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000Pa2.如图是一个小朋友玩滑板车的情景,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人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受到的重力与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滑板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将一篮球掷出,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若当篮球运动到最高点B时,其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则篮球将()A.在B点保持静止状态B.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沿B﹣C﹣D点轨迹落地D.竖直向下加速下落4.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大气压强的是()A.雪橇做的比较宽大B.拦河坝做的下宽上窄C.用吸管喝饮料D.刀口磨的很锋利5.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的浸入水中,甲瓶口朝上,乙瓶口朝下,两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若甲药瓶恰好悬浮,则()A.乙药瓶也处于悬浮状态B.乙药瓶受到的浮力更大C.乙药瓶内的气体密度大D.两药瓶内的气体压强相等6.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增加一个钩码,则()A.右端下降B.左端下降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7.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若冰熔化前后水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 1、p2,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p1< p2B.p1> p2C.p1= p2D.无法确定8.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
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综合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体的重力最接近1N的是()A. 一只老母鸡。
B. 一片树叶。
C. 一包方便面。
D. 一袋大米。
2.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B. 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C. 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 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 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B. 书包的背带较宽。
C. 刀刃磨得很薄。
D. 坦克的履带很宽。
4.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A. 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 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C. 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
D. 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刹车闸。
5. 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假设它所受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A. 做减速直线运动。
B. 做曲线运动。
C. 做匀速直线运动。
D. 做圆周运动。
6.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A为圆柱形,容器B为圆锥形,两容器本身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装入深度相同的水后,再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木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放入木块前,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B. 放入木块前,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相等。
C. 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力相等。
D. 放入木块后,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
7. 潜水艇在海面下航行时,人们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情况,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原理制成的。
A. 直线传播。
B. 反射。
C. 折射。
D. 色散。
8. 一个物体重100N,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10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大小是110N,方向竖直向下。
B. 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时,合力大小是90N,方向竖直向下。
C. 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大小是110N,方向竖直向下。
D. 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时,合力大小是90N,方向竖直向上。
初二下册期末物理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中学生大拇指的长度约为20cm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25N D.中学生的质量一般约为50kg2.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所示,一扫帚直立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抗疫期间微信上它刷爆了屏,以下关于扫帚的说法正确的是()A.扫帚不倒的原因是因为地球对它的引力变小了B.它受到支持力和它对地球的引力是一对平衡力C.如果给它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它的运动状态不一定会改变D.假设它受到的一切外力都消失,它将倾倒在地面上4.下列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应用的是()A.推土机有两条宽大的履带B.篆刻刀的刀口很薄C.火车铁轨下面铺上了枕木D.滑雪时用了两块大大的滑雪板5.以下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医用注射器B.液体密度计C.锅炉水位计D.家用吸尘器6.下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钢丝钳B.起子C.羊角锤D.镊子7.如图甲所示,均匀柱状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0.5m/s的恒定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
图乙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若不计水的阻力,g=10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NB.石料的密度是1.8×103kg/m3C.如果将该石料立在水平地面上,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为2.8×104paD.石料沉底后水平池底对石料的支持力为500N8.某选手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自a点由静止下滑,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
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该选手的机械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点和c点速度都为零,因此这两点的机械能也为零B.在a点和e点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机械能相等C.在a点下滑到e点过程中,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D.从c点下落到d点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二、填空题9.小红在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将木块A放在水平木板B上,A上再放一砝码;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木块A相连。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综合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实物重力接近15N的是()A.一头大象B.一头牛C.一个鸡蛋D.一只鸡2.如图是苏宁物流正式投放的无人快递车,它不用人为控制,自己就能找到目的地,不仅能避让行人、车辆,还能自己乘电梯、叫门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人快递车刹车时由于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B.无人快递车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C.无人快递车的轮子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无人快递车在行驶过程中,若以该快递车作为参照物,货物是运动的3.小明同学参加了一次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同学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是()①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②两个物体相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③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④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①②④B.②④⑥C.②③⑥D.①③⑤4.如图展示了几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孔明灯加速上升是因为灯内热气的密度小于灯外界的冷空气密度B.杆秤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测量的C.碾谷物的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是为了增大石磨对谷物的压强D.古代捣谷工具利用了杠杆原理5.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溢水杯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其中,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如图所示),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为0.5N和0.4N,g=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为40gB.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C.放入小球后,甲杯对桌面的压力增大0.1ND.放入小球后,乙杯对桌面的压力增大0.1N6.筷子智慧是中国独特的文化,象征着古老而悠久的华夏文明。
筷子也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杠杆,如图所示的各种杠杆,与筷子类型相同的是()A.U形纱剪B.钢丝钳C.水嘴开关D.自行车闸7.潜水员由水下2m处潜入水下20m深处的过程中,他受到水对他的压强、浮力变化情况是A.压强增大,浮力增大B.压强不变,浮力增大C.压强增大,浮力不变D.压强减小,浮力不变8.如图,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于地而,上端位于O点时弹簧恰好不发生形变,现将一小球放在弹簧上端,再用力向下把小球压至图中A位置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竖直向上运动并脱离弹簧,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运动至最高点时,受平衡力作用B.被释放瞬间,所受重力大于弹簧弹力C.从O点向上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从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挤压矿泉水瓶,瓶子外形发生变化,表明力能__;用力越大,瓶子形变程度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__有关,瓶子盖上有很多花纹是为了 __(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综合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令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25K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演奏时间约50sC.一个鸡蛋的重力约2ND.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0dm32.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箱子,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对箱子的推力小于箱子对人的推力B.人对箱子的推力小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C.人对箱子的推力做了功D.人对箱子的推力与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B点,摆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剪断悬线,小球将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球到达B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C.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保持静止状态D.小球到达C点的瞬间,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客车破窗锤的锤头很尖B.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C.推土机的履带很宽大D.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5.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A、B、C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甲、乙、丙三个相同的装有水的烧杯中,三球静止时,A球沉底,B球漂浮,C球悬浮,水面的高度一样,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三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 A >m C >m BB .三个小球所受浮力关系是F B >FC >F AC .水对三个烧杯底部压强关系是p 甲=p 乙=p 丙D .三个烧杯对桌面压力关系是F 甲>F 乙=F 丙6.如图,在水平调节平衡的轻质杠杆上挂有重物M 、N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的质量比N 的大B .N 对杠杆的拉力比M 小C .只将M 向B 端移一格,杠杆B 端会下沉D .只将N 向B 端移一格,杠杆A 端会下沉7.如图甲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挂一合金块A ,合金块A 浸没在装有水深为10cm 、底面积为2100cm 的圆柱形容器中,容器的质量为200g (容器的厚度忽略不计)。
物理初二下册期末综合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3s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 17cm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可达 10m/s D.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50N2.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花板对线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天花板对线的拉力和线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对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3.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B.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C.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D.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4.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在铺设瓷质地砖时,常用一个锤子不断敲打地砖,使地砖与砂浆贴合紧密,并尽可能让地砖保持水平。
工人师傅使用的这把锤子的锤头是图中的()A.圆台形的铁锤B.圆柱形的橡胶锤C.两头尖的塑料锤D.球形的木锤5.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6.如图所示,是自卸车的示意图。
车厢部分可视为杠杆,其中A为货物,B为液压支撑杆。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后部可省力B.C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C.B点是支点,液压支撑杆施加的力是动力,货物重力是阻力D.B点是支点,物体A放在车厢前部可省力7.将底面积为20.01m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拴在一个空容器的底部,然后向容器中缓慢加水直到木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如图甲所示。
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综合检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八年级学生所受的重力大约为500NB.八年级学生游泳时排开水的体积约为0.5m³C.八年级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一般为5m左右D.“六一”儿童节期间小朋友玩耍的充气气球内的气压大约为0.8×105N/m²2.如图是一个小朋友玩滑板车的情景,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人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受到的重力与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滑板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滑板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三次实验小车从斜面静止下滑的位置可以不同B.运动的小车最终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D.根据二次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可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4.下列图示是亚艺公园健身区里的健身器材,图中所示器材部分结构的设计,摩擦不是主要考虑的是( )A .儿童秋千的绳结座垫B .背部按摩器滚筒上的凸起圆点C .跑步器上的橡胶把手D .翘翘板座位上的凸起圆点5.将同一物体先后放入装有液体密度不同的相同容器中,静止时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两容器液面恰好相平。
物体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甲、F 乙,两容器对地面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甲和p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 F >甲乙,p p >甲乙B .F F =甲乙,p p >甲乙C .F F <甲乙,p p <甲乙D .F F =甲乙,p p <甲乙6.如图所示,为一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在A端通过绳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使杠杆平衡,此时AB部分水平,保持重物静止不动,而使绳绕A点从图所示的位置沿图中的虚线CD转动,则()A.逆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B.顺时针转,F先变小后变大C.顺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D.逆时针转,F先变大后变小7.如图甲所示,一个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5cm,质量为0.9kg均匀实心长方体木块A,A的底部与容器底用一根10cm长细绳连在一起,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当加入1.8kg的水时,木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如图乙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综合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在不高于 的电压下工作,人相对较安全。
若人体电阻约为4000Ω,则对人体安全的电流约为 mA 。
较小的电流长时间通过人体也会导致对人体的伤害,说明人体安全不仅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还与 有关。
2、在①塑料直尺、②橡皮擦头、③铅笔芯、④铁皮小刀、⑤小木棍、⑥一角硬币中,属于导体的是 ,属于绝缘体的是 (填序号)。
3、九年级3班在“五·四”联欢晚会上,想装一些彩灯增加气氛,经了解,每只小彩灯工作电压不能大于6.3V ,但只能用照明插座供电,则至少需要 只彩灯 联起来才能使用。
4、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是6V ,电阻R 1为10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1A ,则R 2= Ω,电压表示数为 V ;当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A 。
5、一个“12V 6W ”的小灯泡,接在36V 的电源上,为使其正常发光,需要串联一个 Ω的电阻,该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W 。
6、中国第一条高速磁悬浮铁路在上海建成并运行。
磁悬浮列车是在铁轨和车厢上分别安装磁体, 利用同名磁极 的力,使列车“悬浮”在铁轨上方行驶,从而提高车速。
7、现在云南省电视台正大力推广普及的“数字电视”,其实就是云南电视台用 信号传输电视节目;李丽的手机接收频率是150MHz ,这种电磁波的波长是 m 。
8、昆明实行“分时电费”的计费方法如下表,这样既可以减轻高峰时段电网压力,又能节约用户的电费开支,某用户的电热水器上标有“220V2000W ”字样,该电热水器正常工作的电流为 A ,若电热水器每天正常工作1h ,将它的工作时间从高峰时段移至低峰时段,则该用户每月(30天)可节约电费 元。
9、运用控制变量法,小霞把两段电阻不同的金属丝A 、B (R A <R B )串联后,分别放到两瓶等质量的煤油中通电一定时间,如图2所示,控制电流一定时,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与 的关系,通电后,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这是由电流的 效应引起的,其中, 瓶煤油的温度升高得快。
人教版初二下学期期末物理综合检测试卷附答案精选一、选择题1.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数据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名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120N B.初中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0.12kgC.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 D.雪峰山山顶的大气压大约是1.2×105Pa 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速度减小最后停下来,是因为汽车不再受牵引力作用D.百米赛跑运动员冲线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力的作用3.小雨同学通过绳子拉着一石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假设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则该石块将()A.继续做匀速圆周运动B.落到地面上C.做匀速直线运动D.立即停止运动4.厨房里涉及到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下水道的U型管利用了连通器原理B.抽油烟机能将油烟排到室外,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C.菜刀磨得很锋利,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了压强D.墙上的塑料吸盘挂钩能悬挂物体而不脱落,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5.如图、体积相同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细线系住,放入水中后,A有五分之一体积露出水面,细线被拉直。
已知A重4N,B受到的浮力为10N,A、B密度之比为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B所受的重力之比为5:1B.A、B所受的浮力之比为1:5C.细线对A的拉力大小为6N D.B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6N6.如图所示,用力F向下拉杠杆,从而达到提升重物G的目的。
关于该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以F为动力,则该杠杆为省力杠杆B.若以F为动力,则物体的重力G就是该杠杆的阻力C .若要使杠杆平衡,则施加的最小力不是图示作用在A 点的FD .若F 的方向保持竖直向下不变,则杠杆匀速转动过程中F 变大7.两个完全相同的装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甲、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体积相等的不同小球A 、B 分别轻放入容器甲、乙中,如图所示,小球A 漂浮,小球B 悬浮,水未溢出。
戴氏教育名校冲刺教育中心
【我生命中最最最重要的朋友们,请你们认真听老师讲并且跟着老师的思维走。
学业的成功重在于考点的不断过滤,相信我赠予你们的是你们学业成功的过滤器。
谢谢使用!!!】
选择题
1.下面几个关于力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存在
B.一个物体受力时,它一定与其他物体相互接触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
2.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
A.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匀速向右转弯
C.石块在空中越落越快
D.降落伞从空中匀速下降
3.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4.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5.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A.继续上升一段距离,然后下落 B.立即下落
C.以原来的速度永远上升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D.跳远时快速助跑
7.甲、乙两同学进行拔河比赛,若甲对绳的拉力为F甲,乙对绳的拉力为F乙, F甲与F
乙均沿绳子方向,比赛中绳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甲取胜.绳重不计,则绳子受到的拉力F甲、F乙以及这两个力的合力F的关系是
A.F甲>F乙,F=F甲+F乙
B.F甲<F乙,F=F甲-F乙
C.F甲=F乙,F=0
D.F甲=F乙,F=F甲+F乙
8.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B.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受到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9.下列与中考体育加试相关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抛出去的实心球离开手后继续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B.抛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C.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人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对杠的拉力与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0.将相同的两个球A、B分别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当两球静止时,球所处的位置和液面的高度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 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1.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为5×103 kg/m3和10×103 kg/m3,甲球挂在甲弹簧测力计下,乙球挂在乙弹簧测力计下,并且让金属球全部没入水中,这时()。
A.甲、乙两球所受到的浮力之比为2:1
B.甲、乙两球所受到的浮力之比为1:2
C.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8:9
D.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11:12
12.有一木块竖直地浮在水面上,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若把露出的体积切掉,则( )。
A.木块将全部浸没在水中
B.木块剩余部分4/5浸没水中
C.木块剩余部分1/5浸没水中
D.木块下沉入水底
1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图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并处于静止状态.图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并处于静止状态.则x1、x2的大小关系是:x1________x2.(填“>”“=”或“<”)
14.小阳与实践小组成员利用假期到水库清理水面垃圾,发现水面有一形状不规则且不吸水的小固体漂浮物,为研究该物体密度,小组同学找来了弹簧测力计、滑轮、塑料吸盘、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擦干该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2)如图乙所示,小阳还应________,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3)则该物体的密度ρ=___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忽略绳重与摩擦)
(4)为确保实验成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
15.画出小球所受大小为10N的重力的示意图;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小车向右匀速直线行驶,画出小车受到的所有力的示意图。
16.(2013河北)如图所示,重为1140N的物体,它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103cm2.工人师傅用600N的力匀速提升物体,物体的速度为0.2m/s.(不计摩擦及绳重)求:
(1)工人师傅拉绳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体重为450N的小明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但物体没有被拉动,物体对地面的最小压强为多大.
17.公路桥梁的两端都有类似下图所示的标志(t是“吨”的符号,13t表示桥梁最大能承受质量为13t的物体的重力).一辆自身质量为5t的汽车,装有5m3的砖,已知ρ砖=2×103kg/m3,试通过计算说明它能否通过这座桥.
18.(2014•湖北襄阳中考题)一个底面积为10m2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20m3、密度为0.8×103kg/m3的物体A放入其中,最终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则:
(1)物体A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如图所示,若将画斜线部分截取下来并取出(其体积为浸入水中体积的一半),则取出的那部分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3)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压强减小了多少?(g=10N/kg)
19.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
求:
(1)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多少?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
(4)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g=10N/kg)
20.如图所示的木块浸没在水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2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1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有2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求木块的密度.(g取10N/kg)
21.一个底面积为2×10-2 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高为0.12 m,内盛有0.08 m深的水,如下图(a)所示,另有质量为0.8kg,体积为1×10-3 m3的实心正方体A,如图(b)所示(取g=10N/kg)。
求:
(1)实心正方体A的密度;
(2)将实心正方体A放入图(a)的水中后,正方体A所受浮力
(3)将实心正方体A放入图(a)的水中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