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高一英语教学双向细目表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7
(2)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
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反复出现,是拟卷的一种失误。
运用双向细目表,可即刻反映出内容及分值和分布情况,是绝不可能出现同一内容重复考核的问题的。
(3)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
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检验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是通过考试促使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掌握,并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所以,考前复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总结性的教学,不主张为了及格率而按考试卷的具体内容给学生进行复习,但是,如果按“双向细目表”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则是可取的,也是很有效果的。
“双向细目表”所涉及的是内容分布、题型分布、分值分布,而不涉及具体的考试题目,使得复习既有广泛性又有针对性,真正做到了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4)便于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有效审核。
要对试卷进行审核,应在“双向细目表”基础上进行,否则只能是按教材的章节内容对试卷进行审核,这种既费时又费力的审核工作很难长期坚持。
总之,运用“双向细目表”进行拟卷,是规范出卷工作的一项基本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出卷中的盲目性,对规范教学、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命题的责任心、提高考核质量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如下:(1)列出大纲的细目表任何测验,都是针对具体的学科内容进行的。
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内容,不同知识内容在该科教学中的相对重要性有多大,不同知识内容所应实现的知能目标是什么。
这些都是测验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编制细目表时,应先列出课标或大纲的细目表。
(2)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应根据教学内容在整体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重。
比重多以百分比表示。
这个分配的百分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这个比例,就是说的“权重”。
(3)列出各种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目标的权重测验题不仅要对学科内容具有足够的覆盖率,也要涵盖所确定的学习水平目标,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目标,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对六级不同目标合理权重。
2021年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一/宁海卷〕双向细目表〔德宏州民一中高三英语组尹常喜〕
所有资料均来自网络,侵权请告知2021年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一/课标卷〕双向细目表
2021年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一/课标卷〕双向细目表
2021年高考英语试题双向细目表〔保九中高三英语组符雪娟〕
2021年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一/宁海卷〕双向细目表
2021高考英语新课标卷双向细目表杨丽芹
阅读理解第一节
完形填空
2021-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双向细目表听力局部
阅读局部〔第一节共15小题,总分值30分;第二节共5小题,总分值10分〕
完形填空
语法填空〔提示类7个题;上下文语境类3个题〕
短文改错
书面表达
2021高考英语课标卷双向细目表_百度文库
2021-2021高考英语全国II卷双向细目表_图文_百度文库。
双向细目表简介双向细目表(two-way checklist)是一个测量的内容材料维度和行为技能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成就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题目以及各类型题目应占的比例。
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双向细目表的制作应该同课程大纲及考试大纲的相关规定具有一致性。
考核知识内容的选择,要依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范围应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既要注意覆盖面,又要选择重点内容,时间以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为限。
制作双向细目表时,试卷中拟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考核知识点”须按章次进行编排;双向细目表中考核知识点的个数须与试卷中涉及的知识点个数相一致。
双向细目表中的能力层次采用“识记”、“ 理解”、“ 应用”、“分析”、“ 综合”、“评价”等作目标分类,体现了对学生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的考核。
每前一目标都是后续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所以一个考核知识点在同一试卷中对应一种题型,原则上只能对应一种能力层次。
特点按照《考试规范》要求,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并应尽量避免单纯考核记忆水平的题目。
试题的题目类型应根据考试课程的特点和考试目标合理选择,例如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辨析题、简答题、证明题、计算题、案例分析等。
一份试卷中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搭配应合理,且题型种类数应适中。
在双向细目表中不同“能力层次”和不同“题型”下面对应的各列中,应填写各考核知识点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
不能简单的划“∨”,也不能填写题号和题目个数如何编制双向细目表?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编制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
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
建立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命题者理清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确保测验能反映考察的内容,并能够真正评量到预期之学习结果。
Teaching plan9B L7 Who Invented the Watch? Teacher: Qiao YuClass: Class 3, Grade 9Date: December 10, 2008一、学情分析:所授课的初三(3)班,学生英语程度中等。
经过三年多的英语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英语学习技能,班级学生中大多数对英语学习较有兴趣,学习习惯较好。
但是班级英语学习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面,主要有两点:一、学习成绩两极分化较为明显。
二、课堂活跃程度两极分化。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课堂讨论。
二、教材分析修订本的英语老教材Lesson Seven Who Invented the Watch? 是一篇介绍手表的历史的文章。
经过三年多的学习积累,对于学生来说,本篇文章较为浅显易懂,比较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采用Quiz, 回答问题,改写文章等多种形式,希望能够让学生有新鲜感。
同时在家作方面,做了补充阅读的训练,借此弥补文章内容简单的缺陷,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 通过听力、词汇竞赛等教学环节,学习课文的基本内容。
2. 在创设的语境中,通过复述、改写课文等环节,巩固已有知识,并且结合课文,加深难度。
3. 通过设计广告的环节,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想象力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和团队精神。
过程和方法1.通过关于“发明和发明家”的竞赛,导入本课主题。
2.通过听力,初步呈现课文,并且判断对错。
3.通过分角色朗读,进入课文故事情景的学习环节。
4.通过单词竞赛,活跃课堂气氛和巩固课文基础知识。
然后采取复述和改写课文的形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通过学习固定句型结构的环节,完成初三学生必有的任务型学习。
6.通过设计广告的环节,巩固刚学到的知识,并且学以致用。
高一英语必修1及必修2教学与考核要求及双向细目表一、教学及考核要求根据英语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跨文化意识)及课程目标(知识和水平、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结合本学段的教学内容,提出本学段英语模块教学与考核要求的三个方面:A.第一模块约有单词170多个,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约有40条;第二模块约有单词240多个,固定搭配和习惯用语约有50条。
词汇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词的真正含义、词的搭配和用法。
这些目的,必须通过有情景课文教学,并结合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才能达到。
B.这两个模块的语法项目有:动词的现在实行时态表示将来的概念;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转换;定语从句的用法;将来时的被动语态;完成时的被动语态;实行时的被动语态。
围绕两个模块各单元的话题材料及其延伸材料,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技能,而且这些技能最好结合起来实行。
本模块的话题涉及:朋友与友谊,英语在各地的区别,游记,地震和人物介绍(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文化遗产的保护,古代和现代奥运会,信息技术,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不同类型的音乐。
(1)听:听细节,听主旨,听特定的词汇或信息等。
(2)说:通过每一单元的专题性话题及课本所提供的各种功能话题,实行说的训练。
本模块的功能性话题有:表达同意或不同意;表达语言交际困难;讨论未来的计划;表达祝愿和辞别;谈论过去的经历;表达谢意;征求和发表意见。
(3)读:除了各单元所提供的阅读材料,要鼓励学生多做课外延伸阅读,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技能:抓文章主旨,获取主要信息,理解文章内涵,从上下文猜想不熟悉的语言现象,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意图,读懂图表和说明书,欣赏浅易的文学作品等。
(4)写:除了课本所提供的词汇、语法练习外,要给学生提供就某一话题实行的指导性写作。
这种指导应该是尽量详细的,从写作的要点、构思,到写作的步骤和可选择的语汇等。
这样的指导性写作,面向全体同学,作统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