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痛的诊断思路和处理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614.50 KB
- 文档页数:55
腹痛急救流程图腹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消化系统问题、泌尿系统问题、妇科问题等。
在急救场景中,腹痛可能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来评估和处理。
以下是腹痛急救流程图的标准格式文本,详细描述了在急救场景中处理腹痛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 评估患者状况:- 确定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或其他紧急情况。
- 询问患者腹痛的性质、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等详细信息。
- 检查患者的腹部是否有明显的肿胀、压痛或其他异常体征。
2. 给予初步急救:-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尽量保持安静。
- 给予患者适量的水,保持水分平衡。
- 如果患者有发热,可以给予退热药物。
3. 采集患者病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过类似的腹痛症状。
- 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和过敏史。
- 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相关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4. 进一步评估腹痛症状:- 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 用听诊器听取患者腹部的肠鸣音。
- 轻轻按压患者腹部,观察是否有压痛或反跳痛。
5. 判断腹痛的可能原因:-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初步判断腹痛可能的原因。
- 考虑消化系统问题(如胃溃疡、胆囊炎等)、泌尿系统问题(如肾结石、膀胱炎等)、妇科问题(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等可能性。
6.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如果患者的腹痛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 呼叫急救车辆或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科就诊。
7.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在等待医疗帮助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必要的支持和安慰。
- 鼓励患者保持平静,避免过度焦虑或紧张。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流程图仅为一般情况下的参考,具体的急救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在急救过程中,务必保持冷静和专业,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如果您遇到腹痛急救情况,请务必及时寻求医疗专业人士的帮助。
急性腹痛的诊断思路一、概述急性腹痛(又叫急腹症)是临床上一组常见症状。
病种多、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病因复杂是其特点。
临床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误诊、漏诊、错误治疗。
二、急腹症的概念及分类急腹症: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腹部脏器的急性疾病和表现以急性腹部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它是以急性腹痛为特征,常伴有胃肠功能紊乱、急性全身症状。
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变化多、病因复杂的特点。
1. 按学科分类(四类):内科急腹症外科急腹妇产科急腹症儿科急腹症2.按病变性质分类(六类):炎症性急腹症破裂或穿孔性急腹症梗阻或绞窄性急腹症出血性急腹症损伤性急腹症引起急腹症或急性腹部症状的其它疾病(非真性急腹症)三、腹痛的生理学基础要点腹腔内脏器对各种刺激的性质、强度和部位不能准确的区别,因而缺乏准确的定性和判别能力。
因为腹腔内脏器是由脏层腹膜覆盖,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而腹壁和壁层腹膜是受相应的脊神经支配,对刺激的感觉敏锐,分辨能力强。
腹腔内脏器引起的疼痛是通过内脏神经和脊神经两个方面来表达。
腹痛的生理学基础要点内脏痛和壁层腹膜痛,腹腔脏器的感觉不象皮肤或感觉的多样化,当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时,都以疼痛来表现,而对疼痛的描述,常常是模糊不清。
之所以感觉疼痛,是因为其局部的神经末稍受到强烈刺激。
腹痛的生理学基础要点凡能广泛地刺激内脏神经末稍,均可产生不同的疼痛,如内脏缺血、化学刺激、平滑肌痉挛、空腔脏器的痉挛或膨胀、系膜或韧带的索引、实质性脏器包膜的急性膨胀等,均可产生明显的,有时是剧烈的内脏痛。
腹痛的生理学基础要点刺激所产生的冲动沿脏器的传入神经纤维经后根神经节传入相应的脊髓平面,当两个脏器传入神经的平面非常接近时,产生的内脏痛从部位上很难区别。
如胃是胸7~9节段,而胆囊主要是来自胸8~9节段二者在临床上常常难于区别,慢性胆囊炎疼痛常诊断为“胃病”。
四、腹痛的分类与临床特点腹痛:是指腹部神经受到局部或全身理化因素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保护性防御反应的警戒信号。
请简述急性腹痛的急诊处理流程急性腹痛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如肠梗阻、消化道溃疡、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因此在急诊处理过程中,医生需要迅速进行科学的判断和处理。
急性腹痛的处理流程主要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和观察等环节。
下面我将分别对这些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在急性腹痛的处理过程中,病史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病史采集可以了解患者的疾病病程、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医生应该仔细询问患者的腹痛发作的时间、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情况,以及是否伴随有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发热、腹泻等。
此外,还要了解患者的既往史,如有无消化道疾病、手术史、月经史等,并询问患者是否有过度用药或药物过敏史。
通过病史采集,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可能的病因,有助于后续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其次,体格检查也是急性腹痛处理的重要环节。
体格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腹部疼痛部位、压痛部位、肌紧张程度以及存在的包块等情况。
医生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五官、颈部、肺部、心脏、腹部等部位的检查。
对腹部检查时,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逐一检查腹部的皮肤、腹壁、肠鸣音、腹部压痛点等,以了解腹部的状况。
对于腹痛患者,尤其需要注意观察腹部的肌张力和反跳痛的存在,因为这些体征可能是急性腹痛的早期预警信号。
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腹痛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后续的辅助检查和治疗。
第三,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急性腹痛病因的关键环节之一。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尿常规、血气分析等。
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生化指标、炎症指标、电解质平衡等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对于腹痛患者,尤其需要关注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气分析等指标,因为这些指标可以反映炎症程度和感染情况。
此外,对于怀疑有腹腔出血的患者,还可以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和病情严重程度。
急性腹痛的诊治思路急性腹痛,其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因此对急性腹痛需要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和妥善处理,而正确诊断及处理的关键是对腹部解剖结构及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熟悉,才能及时解除病人的痛苦,挽救病人生命。
如若延误诊断和治疗,就可能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后果。
那面对一位急性腹痛的病人如何进行临床诊治呢?首先进行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了解以下内容:a.病史特点:年龄与性别、过去病史、起病情况;b.腹痛特点:腹痛部位、性质、程度、腹痛放射;c.伴随症状:呼吸、消化、心血管、全身等;d.一般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脉搏、体温;e.腹部主要体征:视、触、叩、听诊;直肠指检。
其次再采取相关的理化检查如:血RT、尿RT、粪RT、急诊生化、凝血三项、心酶谱、肌红肌钙蛋白、血、尿淀粉酶、腹透+点片、心电图、钡餐、胃镜、腹部B超、CT诊断性腹腔穿刺等。
处理原则:(一)思路应广,掌握全面临床材料,细致分析诊断(二)对不典型病例不宜过早作结论(三)急性腹痛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仅仅纠缠于鉴别诊断(四)不宜随便用强止痛药一般处理方法如下:(1)解痉止痛:阿托品、654-2、度冷丁、吗啡等;(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3)抗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4)外科手术:有手术指征者;有休克者,纠正休克。
相关鉴别诊断(肿瘤除外):一、内科常见疾病:1.急性心梗:既往心绞痛病史;上腹痛;伴胸闷气短心悸;左肩臂放射痛或伴呕吐、休克;心酶谱(CPK-MB↑↑)、肌红肌钙蛋白(+)、心电图〔相邻2 个导联以上ST段抬高>0.1mv(胸导)~0.2mv(肢导)〕;2.急性胰腺炎(水肿型):既往胆囊炎病史;暴饮暴食、酗酒;左上腹持续痛阵发加剧,左后背痛;伴恶心、呕吐、发热、腹胀;中上腹及左上腹压痛伴肌紧张;血(6h↑)、尿(12h↑)淀粉酶(分别>500u/L和1000u/L有诊断意义)、上腹部B超、CT可进一步确诊;3.消化性溃疡:慢性上腹痛病史;慢性、周期性、节律性;或伴呕吐、呕血、黑便;上腹部及背部局限性压痛;血RT (出血量大则RBC↓、HB↓)、粪RT+OB(+)、钡餐、胃镜可确诊;4.肺炎、胸膜炎:外感病史;上腹部隐痛;伴发热、胸闷呼吸道症状;压痛不明显;血白细胞增高,胸片异常;5.急性胃肠炎:不洁饮食史;上腹部或左下腹疼痛;伴腹痛、腹泻可伴恶心、呕吐;上腹部及/或左下腹压痛、无肌卫;大便RT异常,血白细胞正常或增高;6.胃痉挛:既往有胃病史;进食刺激性食物、天气寒冷;中上腹痉挛性腹痛;可伴恶心呕吐;中上腹压痛,无肌卫。
管和肛门腺,引流中央间隙的目的。
这是保证手术成功和防止复发的重要步骤。
为保证创面引流通畅,尤其是高位脓腔旷置部分的主切口要足够大、足够深,脓腔中的纤维隔要充分打开[5]。
如引流不畅,可致创口、支腔愈合缓慢或经久不愈。
术后每次换药时要清洁创口和脓腔内滞留的粪屑等感染物质。
在切口间挂入橡皮筋,应使橡皮筋呈松弛状。
这种牢固而持续的对口引流,可使脓腔始终保持引流通畅。
换药时牵转橡皮筋,并用药液冲洗,促使创面及脓腔内的污物排出,防止感染物质滞留。
对 旷置冲洗管 和 引流线 的处理: 过去对高位脓肿的高位脓腔部分一般给予挂线切开处理,挂线是用橡皮筋结扎于肛门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术后疼痛明显,并且易发生不完全性肛门失禁。
现在对高位脓腔部分予旷置并置一引流管,术后冲洗引流,每隔3~4d脓腔有所缩小变浅后,将引流管拔出少许,直至创面平整后拆除。
这样不刺激损伤肛门括约肌,避免了术后引起剧烈疼痛及肛门功能的损伤。
脓腔创口间的对口引流橡皮筋的拆除时间,应根据脓腔的大小、深浅及主引流切口的生长情况决定。
一般当脓腔腔径闭合至略大于引流橡皮筋直径,不易滞留感染物质,主引流切口变浅,粪渣不易进入支管时,就可拆除 引流线 。
此线拆除后,支管可很快闭合。
如拆除太迟,脓腔壁形成纤维组织,则致闭合困难,甚至形成新的瘘管。
处理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时,只要能正确找到内口,对脓腔充分扩创引流,适时处理冲洗管及挂线,就能达到 期治愈的目的。
本法克服了分期手术疗程长、患者痛苦大、瘘管形成期反复急性发作致瘘管复杂化等缺点。
对脓腔高位部分旷置并置管冲洗引流,避免了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肛门功能。
低位部分切开引流,脓腔不完全切开扩创,予挂线对口引流,减轻对肛周组织的损伤,减少肛门移位和瘢痕畸形等后遗症,缩短了疗程。
[参考文献][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32[2] 杜如昱,王杉,王建平,等.结肠与直肠外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1-245[3] 钱海华,金黑鹰,曾莉.结直肠肛管疾病诊断治疗新进展[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88-95[4] 夏立建,刘爱武,于振海.肛管直肠良性疾病诊断与治疗新选择[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1-146;172-178[5] 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21-726[收稿日期] 2010-02-20急诊腹痛分诊流程及诊断思路华 丽,叶剑鸿,罗梁贤,刘慧恒(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厦门361004)[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非创伤性腹痛分诊模式及诊断思路。
急性腹痛的问诊程序及技巧急性腹痛,可由腹壁、腹膜、腹腔内器官功能失常或器质性病变引起,也可来自某些全身性疾病。
很多临床科室,如内、外、妇、儿、皮肤科等均可见到。
尤多见于外科。
因为存在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因复杂等多种因素,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
在病情尚不明朗,许多化验检查还没做,特别是遇到翻滚哭闹、不能主诉病情或配合检查的病人时,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接诊的急性腹痛患者“理出个头绪”,或初步诊断,或为进一步检查提供个思路,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腹痛是个主诉症状,其很多内容,要靠病人自己或其家属叙述,可以说问诊是接诊急性腹痛患者过程中主要的诊查方式。
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问出我们想要的、真实的东西,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问诊方法。
什么样的问诊方法才算合理呢?1.首先问诊要程序化。
也就是说问哪些内容、先问哪些、后问哪些,必须提前设计好,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把病人问烦了,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这里所说的“提前”是指平时我们就应该有一套设计好的腹痛问诊程序。
其实这种“程序化问诊”的理念适用于所有临床学科。
2.言简意赅。
也就是说问话不仅要精练,还要通俗易懂,不能让病人存在理解障碍。
腹痛的问诊内容主要有:出现的时间、疼痛的部位、性质、伴随的症状、既往病史等。
首先我们谈谈如何问时间。
下面有一种问法:病人:大夫,我肚子疼。
大夫:多长时间了?这种问法合适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一个病人,前天上午腹痛发作,今天上午来看病,如果你问他多长时间了,他会说:三天。
其实只有48小时!因为很多情况下病人说的是“虚岁”,而我们要的是“周岁”。
很显然,“多长时间了?”的问法不合适。
正确地问法应该是:肚子疼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如果这样问我们可能得到三种答案:1.能说出准确的发病时间。
这类病人对腹痛发生的那一刻记忆犹新。
甚至有的病人能说出几点几分。
这种情况见于突然发病而且开始即为剧烈的疼痛病人。
多由穿孔、破裂、梗阻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