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论练习题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格式:docx
- 大小:24.82 KB
- 文档页数:10
法硕刑法专项练习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7)为追求轰动效应,出版歧视、侮辱藏族人民的所谓报告文学,构成何罪? 被告人方某,女,37岁,某县文联作家。
1997年11月8日,被告人方某为了追求轰动效应,牟取非法利润,出版了名为《高原恶梦》的所谓报告文学。
书中大量捏造事实,丑化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恶毒攻击藏族人民对祖国的赤诚之心,给藏族人民的感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该书在全国各地发行后,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公愤。
在拉萨,藏族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组织了公开的游行示威,要求严惩方某,一些民族分裂势力也乘机在国外制造舆论,企图借机煽动民族分裂。
法律评析: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宪法规定,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刑法中也规定了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
根据《刑法》第250条的规定,出版歧视、侮辱少数民族作品罪,是指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所谓出版物,是指编印的书籍、报刊、卷册、抄本、挂历、录音带、录像带等音像制品以及电子出版物等。
出版物既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非法的。
刊载,是指在出版物中登载、。
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是指对我国55个少数民族生产、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一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喜好、崇尚和禁忌进行的贬低、讥讽、蔑视、羞辱等。
情节恶劣,一般是指不止一次地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一次刊载的内容十分污秽、恶毒,等等。
造成严重后果,主要指刊载的内容严重歪曲历史,甚至制造谣言,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严重破坏民族团结,引起民族骚。
法硕刑法专项练习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4)干涉自己女儿的婚姻,也会构成犯罪吗? 洪某(男,5l岁)的女儿小玲(24岁)与邻村男青年余某(25岁)相爱,确立了恋爱关系。
洪某认为余家境不好,生活困难,便对女儿婚事横加干涉,多次殴打小玲。
某日余某又约小玲外出。
当日晚,洪某带领儿子和其亲戚共6人,冲到邻村余某家,不分青红皂白,对余某拳打脚踢,致其轻伤。
后小玲与余某二人跳河身亡。
法律评析:在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农村地区,很多人认为子女婚事要听父母之命。
有些人虽然认为干涉子女的婚事确实不对,但也不会想到这种行为会构成犯罪。
本案中的洪某就是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而构成犯罪,他的行为构成了我国刑法规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是指以暴力干涉他人结婚或离婚自由的行为。
构成本罪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侵犯了他人的婚姻自由权。
婚姻自由权是宪法以及婚姻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包括结婚自由权利和离婚自由权利。
法律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2)行为人必须实施了以暴力手段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
首先,必须有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
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强迫被害人与自己结婚,强迫被害人与他人结婚,强迫被害人与他人离婚或者不准被害人与他人离婚等。
司法实践中,常常有干涉他人恋爱自由的行为,这是否也属于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呢?我们认为,爱情是绝大多数正常婚姻的基础。
干涉恋爱自由实质上就是干涉结婚自由,如果以暴力手段实施,并且情节严重的,应该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定罪。
其次,必须以暴力手段干涉他人婚姻自由,也就是要对被害人实施捆绑、殴打等人身打击或者强制的行为。
这是区分本罪与干涉婚姻自由的一般违法行为的关键条件。
如果行为人以非暴力手段,如。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练习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简答题第26-27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简述过失致人死亡罪的认定。
正确答案: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要把握以下几点:(1)划清本罪与刑法另有规定的致人死亡过失犯罪的界限。
《刑法》第233条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这是指刑法规定的失火罪、过失决水罪、交通肇事罪等以他人死亡为构成要件的若干过失犯罪。
在这种情况下,应分别按照各有关条款定罪,不再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因为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这些过失犯罪之间形成了法条竞合关系。
(2)划清本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本罪中过于自信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之间有时容易混淆,区别二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态度不同。
前者表现为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违背了其本意,后者表现为行为人放任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不违背其本意,也就是说,行为人容忍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
涉及知识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辨析题第28小题,8分。
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对“侮辱妇女,情节严重,都应该成立强制猥亵妇女罪”的观点辨析。
正确答案: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侮辱妇女的具体手段和行为内容不同,情节严重时,所成的犯罪也就不同。
有的成立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而有的则成立侮辱罪。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用下流、淫秽的语言、动作损害妇女性尊严,伤风败俗的行为;侮辱罪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人格和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者之间主要有以下区别:(1)行为对象不完全相同。
侮辱罪的犯罪对象没有限定,只要是自然人就可以,包括幼女;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妇女,即年满14周岁的女性,而强制猥亵、侮辱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成立猥亵儿童罪。
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1.非法拘禁他人,具有____情节的,从重处罚。
2.拐卖妇女、儿童,情节特别严重的,处_ _刑。
3.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构成__。
4.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胁迫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构成______罪。
5.对于没有___能力的人,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
6.破坏选举罪是指,以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或者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行为。
7.侮辱罪是指,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然,情节严重的行为。
8.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是指非法剥夺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
9.违反,以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强迫职工劳动罪。
10.绑架罪,是指以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的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甲从人贩子处花钱买来一名被拐的妇女乙,甲欲与乙结婚,但遭到乙的极力反抗。
为迫使乙就范,甲将乙关在自己家的地下室达一个月之久。
甲的行为属于()。
A.牵连犯,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处罚B.牵连犯,按非法拘禁罪处罚C.分别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非法拘禁罪定罪,数罪并罚。
D.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定罪,但从重处罚。
2.张某以故意把李某打成重伤的方法来干涉李某的婚姻自由,张某构成() A.故意伤害罪 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C.虐待罪 D.故意伤害罪和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数罪并罚3.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
A.行为犯B.结果犯C.举动犯D.危险犯4.监管人员殴打、体罚虐待被监管人,情节严重的,()。
A.构成虐待被监管人罪 B.构成虐待罪C.构成刑讯逼供罪 D.构成故意伤害罪5.依照刑法规定,犯绑架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并处没收财产。
A.10 年以上有期徒刑 B.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C.死刑 D.无期徒刑或者死刑6.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构成()。
法律硕士(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练习试卷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李某是一民警,某次在执行任务中抓获一盗窃集团的成员陈某。
李某将陈某押回派出所后,要求陈某交代其他成员,陈某为讲义气什么也不说。
李某遂拿起警棍对陈某一顿乱打,将陈某打成残废。
李某的行为( )。
A.刑讯逼供罪的从重情节B.过失致人重伤罪,从重处罚C.故意伤害罪与刑讯逼供罪数罪并罚D.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正确答案:D解析:通过本题掌握一些转化成故意伤害罪的罪名。
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的,转化为故意伤害罪;刑讯逼供、暴力取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的,转化为故意伤害罪并从重;虐待被监管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的,转化为故意伤害罪。
2.甲诱骗乙从事传销活动,骗了乙2万元。
乙后来脱离传销组织,问甲还钱,甲赖账不还。
乙便将甲捆绑在自己家内,用烙铁、大棒等恐吓甲,甲惊恐之下咬舌自尽。
对乙的行为性质的认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绑架罪B.非法拘禁罪加重处罚C.故意杀人罪D.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类似于2007年刑法学的案例分析题。
主要是给出这样的结论:非法拘禁致人重伤的和致人死亡的(未使用暴力),是非法拘禁罪的加重处罚情节,而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转化成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
3.甲嫌80岁的父亲是个包袱,于是将父亲背起遗弃到荒无人烟的深山里,结果父亲被活活饿死,甲的行为构成( )。
A.过失致人死亡罪B.故意杀人罪C.遗弃罪D.虐待罪正确答案:B解析:通过本题区别遗弃罪和故意杀人罪。
遗弃罪的对象本身有一定的自救能力或者有被他人所救的可能,故意杀人的对象被遗弃后无法生存,也不可能被他人所救助。
虽然题干中用语是“遗弃”,但分析甲的主观因素,是对父亲的死亡处于间接故意甚至直接故意的心态。
法硕刑法专项练习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2)置年幼的儿子和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于不顾,独自外出做生意,是否构成犯罪? 被告人白某,女,个体户。
1991年,白某与四川民工朱某相识并同居,还生下一个儿子,后二人分手。
白某与他人结婚,由朱某独自抚养儿子。
2。
03年8月,朱某遭遇交通事故,造成瘫痪并失语,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004年1月,白某得知朱某因交通事故将得到十多万元的赔偿款后,在外省办理了离婚手续,赶回四川与朱某办理了结婚登记。
随后,白某以法定监护人的身份与肇事方达成协议书,领取了6万元的赔偿款。
收到赔偿款的白某本应在家护理丈夫,为其丈夫治疗,抚养年幼的儿子,但她却抛下病床上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拿走全部赔偿款,以外出做生意为由住在别人家中,长期不归。
朱某和儿子生活陷入窘困,吃了上顿没下顿,全靠邻居救济,在冬天只盖着肮脏的棉絮,穿着单薄的衣服。
2004年12月,朱某13岁的儿子向法院控告其母亲白某,要求追究其母白某的刑事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对于没有独立生活能力患病的丈夫和年幼的儿子,被告人白某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已构成遗弃罪,遂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零6个月。
法律评析:本案涉及对遗弃罪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261条的规定,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本罪在构成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行为人遗弃的对象只能是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
对具有独立生活能力又能独立生活的家庭成员不予扶养的,不构成本罪。
(2)行为人必须有扶养义务,这是构成本罪的前提条件。
所谓扶养,既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也包括晚辈对长辈的赡养,以及夫妻之间、。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题库1-1-8
问题:
[单选]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
A.A.行为犯
B.B.结果犯
C.C.举动犯
D.D.危险犯
问题:
[单选]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犯罪主体为()。
A.A.国家工作人员
B.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C.邮电工作人员
D.D.任何公民
问题:
[单选]以强制的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构成()。
A.A.非法搜查罪
B.B.非法拘禁罪
C.C.强迫职工劳动罪
D.D.侮辱罪
(11选5 )
问题:
[单选]侮辱罪与诽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A.A.犯罪客体不同
B.B.犯罪手段不同
C.C.犯罪主体不同
D.D.犯罪对象不同
问题:
[单选]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导致其死亡的,应当()。
A.A.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B.B.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C.C.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D.D.数罪并罚
问题:
[单选]下列各项中,不是报复陷害罪的直接客体的是()。
A.A.公民的控告权
B.B.公民的批评监督权
C.C.公民的隐私权
D.D.公民的申诉权
问题:
[单选]甲对乙与自己妻子有奸情心中愤恨,一天,甲在路上碰见乙,恰逢无人,甲以石头砸乙,恰好打中太阳穴,导致乙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A.过失伤害罪
B.B.故意伤害罪
C.C.故意伤害致死罪
D.D.故意杀人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某甲虚构某乙侮辱妇女的犯罪事实,并在众人中散布,某甲应构成( )。
A.侮辱罪B.诽谤罪C.诬告陷害罪D.报复陷害罪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2.张某花费6000元从一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并强行与钟某发生了性关系。
对张某的行为应( )。
A.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数罪并罚B.以强奸罪从重处罚C.以收买被拐卖妇女罪定罪,从重处罚D.以强奸罪定罪处罚正确答案:A解析:王某明知是被拐卖的妇女而收买,同时还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根据我国《刑法》第241条第2款和第4款的规定,应该按照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强奸罪数罪并罚。
知识模块: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3.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他人的,应以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B.非法拘禁他人,致他人重伤或者死亡的,应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C.绑架并杀害他人的,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D.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从重处罚正确答案:A解析:选项A,根据我国《刑法》第238条第4款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非法拘禁他人的,应该按照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选项B,根据我国{刑法》第238条第2款的规定,非法拘禁中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应该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来处理;选项C,根据我国《刑法》第239条的规定,绑架他人致人死亡或者故意杀害被害人的,按照绑架罪处理,但法定刑升格;选项D,根据我国《刑法》第241条第2款和第4款的规定,强行与所收买的被拐卖的妇女发生性关系的,应该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强奸罪数罪并罚。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刑法学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75分。
多项选择题第2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刑法分则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 )。
A.侮辱罪B.虐待罪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D.诬告陷害罪正确答案:A,B,C解析:D是公诉案件。
知识模块: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2.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区别主要是( )。
A.犯罪客体不同。
诬告陷害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除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外,还需要侵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诽谤罪的犯罪客体是单一客体,只是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诬告陷害罪的构成要求行为人捏造的必须是犯罪事实,并向司法机关告发;而诽谤罪则只要求捏造事实并向他人散布C.客观方面不同。
诬告陷害罪要求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是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而诽谤罪的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在于使行为人的人格受损D.行为手段不同正确答案:A,B,C,D解析: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他人犯罪的虚假事实,并向司法机关和其他有关机关告发的行为;诽谤罪则是捏造贬损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并且予以散布,使众人知道的行为。
因此,二者在犯罪客体、犯罪手段、犯罪客观表现等方面存在不同。
知识模块: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3.重婚罪在客观上表现为( )。
A.无配偶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B.已有配偶者与未婚的他人结婚的C.事实重婚D.彼此有配偶的男女秘密同居正确答案:A,B,C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258条的规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因此,有配偶的人与有配偶的人结婚、有,配偶的人与无配偶的人结婚、无配偶的人与有配偶的人结婚都是重婚行为;重婚行为包括合法登记结婚和存在事实婚姻两种情况。
知识模块: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4.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法硕刑法专项练习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22)自己不动手,诱逼他人自杀的,构成故意杀人罪吗? 姚某向其同乡成某、杨某夫妇借款5万元,为达到最终非法占有此款的目的,产生了杀人灭口的恶念。
某日,姚某利用成某夫妇为琐事闹矛盾的机会,将杨某以及女儿骗去县城看电影,然后折回来劝成某在杨某母女回来时,假装上吊自杀,以此吓唬杨某不再为琐事吵闹。
姚某还与成某约好,待电影散场时,他用手电显示信号,成某即开始上吊,然后由他及时施救。
成某同意这个主意。
晚上9点多,姚某用手电发信号,成某按约上吊,但姚某并不施救,导致成某死亡。
杨某及其女儿因故次日上午才回家,姚某又采用欺骗方法并威吓杨某:“事情闹大了,公安局要来找我们,我们可能要被判刑,还可能被枪毙。
”并声称和杨某母女一同自杀,骗得母女服农药自杀死亡后,逃离现场。
法律评析:本案中,姚某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产生杀人灭口的邪念,他自己不动手,却设下圈套,使成某一家三口相继自杀身亡。
姚某这种没有直接杀人,而是诱逼他人自杀的行为能构成故意杀人罪吗?这涉及诱逼他人自杀如何定性的问题。
诱逼他人自杀,包括逼人自杀和诱骗他人自杀。
逼人自杀,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有杀害他人的故意,客观上采用暴力、威胁等方法,逼迫被害人处于绝境而被迫自杀。
在这种情况下,从自杀者本人的角度出发,死亡并非出自其本意,但他已别无选择,死亡是其唯一的解脱方式。
诱骗自杀,是指行为人为达到杀害他人的目的,采用欺骗手段使被害人自杀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死亡也不是被害人所希望的,只是由行为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所导致。
从表面上看,诱逼他人自杀都是自杀者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诱逼者没有亲自实施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但实际上,诱逼者主观上存在杀害他人。
法硕刑法专项练习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3)自己有妻子,还在外面包“二奶”,是重婚罪吗? 鲁某,男,35岁,农民。
1991年,鲁某经他人介绍与不到20周岁的女青年江某相识,同年9月举行婚礼。
1994年二人补办了婚姻登记。
婚后9年,双方感情一直较好。
2001年,鲁某外出做生意过程中,与小他12岁的女子钟某相识,并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
此后,鲁某与钟某一直在外同居,并致钟某怀孕。
江某发现此事后,多次请村领导做鲁某的劝说工作,但不仅无效,反遭致鲁某的打骂。
2003年2月,江某向当地的法院提出控告,请求法院追究鲁某重婚罪的刑事责任。
法律评析:当前,社会上包“二奶”的现象较为突出。
这种现象破坏了婚姻家庭关系,毒害了社会风气。
那幺,这种行为能不能构成重婚罪呢? 根据《刑法》第258条的规定,重婚罪是指行为人自己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要件有:(1)侵犯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一夫一妻制是我国婚姻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原则。
重婚行为不仅直接破坏这一原则,而且败坏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腐蚀人们的思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对此,着重理解这里所说的“有配偶”和“结婚”的特别含义。
第一,重婚罪规定中所说的“有配偶”,是指男女双方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后,其夫妻关系未经合法程序解除,尚在存续之中。
在理论上,一般将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符合法定条件的婚姻称为法律婚,把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却对外以夫妻名义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居住的“婚姻”称为事实婚。
根据有关规定,没有配偶的男女,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其婚姻关系无效,即不受法律保护。
所以,事实婚姻中的夫妻一方不能称为这里的。
法硕刑法专项练习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2)捏造犯罪事实,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构成何罪? 被告人陆某,男,30岁。
被告人陆某曾因贩卖淫秽扑克,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处罚,陆某对承办人王某怀恨在心。
另外,陆某对审理其离婚案件的县人民法院法官李某也心存不满。
2002年,县人民法院因扣押人质解决经济纠纷被中央电视台曝光,陆某借机捏造了一封信,称本县县委和公、检、法单位负责人及部分干警网罗社会上的一伙刑满释放人员,使用经费50万元、汽车5辆、手枪,以干警王某、法官李某为主,准备进京刺杀中央电视台有关工作人员。
陆某将该信寄给有关中央领导,故意诬陷他人,制造混乱。
此外,陆某因对某乡税务所所长付某曾对其予以罚款不满,便以该所3名工作人员的名义写信,编造了付某贪污、受贿的事实,将信分别寄给本县纪委、检察院及国税局等单位负责人,给该所正常工作、同志团结造成一定影响。
不仅如此,陆某还以某乡镇12户饭店的名义,写信给地区公安处处长,诬告县公安局治安科干警王某等人强行奸淫女服务员。
地、县公安机关联合调查1月余,给王某及家庭成员造成很大的精神创伤。
后陆某被抓获归案。
法院以诬告陷害罪判处陆某有期徒刑3年。
法律评析:被告人陆某因对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不满,竟肆意捏造犯罪事实,向有关机关告发,意图使有关人员受到刑事追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其行为已构成诬告陷害罪。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要件主要特征是:(1)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行为。
第一,行为人必须捏造犯罪事实。
所谓捏造,是指无中生有,凭空编造。
捏造的事实一般仅指犯罪事实。
这是因为本罪行为人的主观目的。
法硕刑法专项练习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6)为催讨货款,将债务人非法拘禁,也构成犯罪? 被告人李某B市在开办一个养殖场。
2002年,A市农民张某在李某处购买雏鸡1500只,应付货款18100元。
张某将全部货物提走后,快两年了也未付货款。
李某曾先后十余次到张某住处催要此款,均未能要回。
2004年5月5日,李某带领本场职工刘某、金某、马某、韩某一行5人,由马某、韩某各驾驶一辆大发面包车,再次到张某住处催要货款,仍未要到。
为了使张某支付货款,5月6日凌晨,李某带领金某等人以暴力将张某拽入汽车内,给张某戴上手铐后,驾车回B 市。
上午9时许,将张某运至B市养殖场并将手铐打开。
直到5月7日中午12时,张某才被司法机关从养殖场解救出来。
法院判处李某犯非法拘禁罪,免予刑事处分。
法律评析:在经济交往中,市场主体之间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债务纠纷。
有人能够通过平等协商、向法院起诉、申请仲裁等合法方式主张债权。
但也有人通过非法手段去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构成犯罪。
本案中的李某即属此例,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拘禁罪。
非法拘禁罪是指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成立本罪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即他人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支配自己身体活动的权利。
人身自由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参与社会活动、行使其他权利的基本保证。
(2)必须实施了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行为。
所谓拘禁,是指以捆绑、关押、禁闭等强制方法使他人在一定时间内失去行动自由。
所谓其他方法,是指拘禁以外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方法,如绑架等。
拘禁行为必须是非法实施的。
这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没有拘禁他人权力的一般公民以非法手段拘禁。
法硕刑法专项练习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21)无端怀疑丈夫有外遇,糊涂妻竟用硫酸损毁丈夫容貌致其死亡,该如何处罚? 被告人余某,女,33岁。
她的丈夫蔡某是位警察,年龄比她稍小,人长得也很英俊,所以余某内心有点怕自己拴不住丈夫,对二人的感情较为敏感。
一天中午,余某夫妇和几名同事驾车外出游玩。
余某觉得蔡某近来对自己的感情有一些变化,认为蔡某有了外遇而冷落自己,兢与蔡某发生争吵,还当着同事的面打了蔡某几巴掌。
两人产生矛盾。
次日凌晨2时许,夫妇二人回到家中,余某对白天的事感到内疚,向蔡某道歉,但蔡某拒绝了余某的道歉,到另外一间房去睡。
余某感到绝望,感到丈夫可能要抛弃她了。
为了留住丈夫,余某萌生了用硫酸毁损蔡某容貌,使蔡某不能再“招花拈草”而专属于她的愚蠢念头。
凌晨5时许,趁蔡某熟睡之机,余某将清洗卫生间余下的半瓶浓硫酸泼到蔡某的面部。
蔡某当即大声喊叫,余某则慌忙逃离现场。
蔡某被硫酸泼后,由于冲水过迟,致使硫酸流入嘴巴与气管,虽经医院抢救,但因伤势过重,于一个半月后死亡。
余某在朋友规劝下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法院经审理,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余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法律评析:在本案审理过程中,一种意见认为,余某以极其残忍的手段致使蔡某死亡,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另一种意见认为,余某只有伤害蔡某的故意,实施的也只是伤害行为,应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论处。
根据刑法的规定,本案中余某应当构成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其构成要件(1)侵犯了他人的身体健康权,即他人对于保持其肢体、器官、组织的完整和正常机能的权利。
行为人损害自己身体的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
但如果军人在战时自伤身体,逃避军事义务的,应依照《刑法》第434。
第五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罪中属于贪污贿赂一类罪的有()。
A.侵占罪B.挪用资金罪C.职务侵占罪D.挪用特定款物罪2.甲、乙两人共同贪污公款5000元,甲分得赃款3000元,乙分得赃款2000元,在共同贪污中,甲是主犯且情节严重,乙是从犯。
在本案中对甲处罚的数额依据是()。
A.5000元B.3000元C.3000元,但从重处罚3.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
A.行为犯B.结果犯C.举动犯D.危险犯4.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犯罪主体为()。
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邮电工作人员D.任何公民5.以强制的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构成()。
A.非法搜查罪B.非法拘禁罪C.强迫职工劳动罪D.侮辱罪6.刘某虚构张甲侮辱妇女的犯罪事实,并在从人中散布,刘某应构成()。
A.侮辱罪B.诽谤罪C.诬告陷害罪D.报复陷害罪7.侮辱罪与诽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A.犯罪客体不同B.犯罪手段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D.犯罪对象不同8.故意伤害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是()。
A.犯罪的目的不同B.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C.使用的手段不同D.打击的部位不同9.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导致其死亡的,应当()。
A.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B.以故意杀人罪论处C.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D.数罪并罚10.屠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后盗窃了5000元人民币,对屠某()。
A.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论处B.以盗窃罪论处C.实行数罪并罚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11.下列各项中,不是报复陷害罪的直接客体的是()。
A.公民的控告权B.公民的批评监督权C.公民的隐私权D.公民的申诉权12.甲对乙与自己妻子有奸情心中愤恨,一天,甲在路上碰见乙,恰逢无人,甲以石头砸乙,恰好打中太阳穴,导致乙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过失伤害罪B.故意伤害罪C.故意伤害致死罪D.故意杀人罪13.虐待罪中,告诉才处理的指()。
第二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判断题1、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2、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致人轻微伤、轻伤或者致人重伤或死亡的行为。
()3、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或以暴力、威胁方法强迫他人出卖血液,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依照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4、在幼女“同意”的情形下,行为人未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与幼女性交的行为不可能构成强奸罪。
()5、在强奸妇女过程中,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实行数罪并罚。
()6、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7、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不满1周岁的婴儿的,构成敲诈勒索罪。
()8、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必须以出卖为目的。
()9、拐卖妇女罪中的“妇女”包括具有中国国籍的妇女、具有外国国籍的妇女和无国籍的妇女。
()10、出卖亲生子女的行为不构成拐卖妇女、儿童罪。
()11、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
()12、经常以冻饿、有病不给医治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或者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遗弃罪。
()13、重婚罪是指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同居或结婚的行为。
()二、选择题1、依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情形有()。
A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B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C帮助邪教组织人员自杀的D绑架他人,致其死亡的2、某甲谎称自己是导演,与某乙谈恋爱,后某乙发现某甲的真实身份是某企业工人,此时两人已发生过数次性行为,则某甲的行为()。
A构成强奸罪B构成招摇撞骗罪C构成引诱卖淫罪D不构成犯罪3、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的犯罪是()。
A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B报复陷害罪C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D侵犯通信自由罪4、报复陷害罪的犯罪主体是()。
A国家工作人员B控告人、申诉人C批评人、举报人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十五章对个人法益的犯罪Ⅰ: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单选题1.韩某在向张某催要赌债无果的情况下,纠集好友把张某挟持至韩家,并给张家打电话,声称如果再不还钱,就砍掉张某一只手。
韩某的作为:A.构成非法拘禁罪B.构成绑架罪C.构成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想象竞合犯D.构成敲诈勒索罪2.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
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
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
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
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过失致人死亡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D.故意杀人罪3.甲于某日晨在路边捡回一名弃婴,抚养了3个月后,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3000元卖给乙。
如何认定甲的行为?A.甲的行为构成遗弃罪D.甲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C.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D.甲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4.甲男与乙女发生纠纷,乙将脏物泼在甲的身上,甲便揪住乙的上衣,并向乙的下身猛击几拳;乙骂声不止,甲便唤来自家豢养的大公狗,在有许多围观村民的情况下,甲扒下乙的裤了,使其当众赤裸身体,并叫狗扑在乙的身上。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B、侮辱罪C、公然猥亵罪D、诽谤罪5.某甲与某乙系国家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
为报复某乙,某甲向公安机关作虚假匿名举报,诬告某乙曾在一歌舞厅嫖娼,有"陪侍女"某丙为证。
公安机关调查时,某丙对此作了虚假指证,某乙因而受到了公安机关的处分。
在公安机关查处某乙的过程中,某甲在公开场合多次渲染某乙嫖娼的"事实",对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诬告陷害罪B.报复陷害罪C.诽谤罪D.不构成犯罪6.甲拐骗了5名儿童,偷盗了2名婴儿,并准备全部卖往A地。
法硕刑法专项练习之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3)光棍花钱买老婆,也构成犯罪吗? 被告人李某,男,40岁,农民。
李某到了40岁还没娶到媳妇。
于是,他便打算花钱买个老婆和自己共度后半生,并托朋友张某(另案处理)帮忙留意。
2002年5月,张某将附近镇上15岁弱智少女钱某骗到李某家中。
李某明知钱某是被张某拐骗来的,仍以4000元的价格将钱某买下。
此后,李某与钱某开始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第二年春,当李某带着“妻子”去拜认“岳父母”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为了能娶上媳妇,明知钱某是被拐骗来的,仍花钱购买为妻,其行为已构成收买被拐卖妇女罪,遂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年。
法律评析:被告人李某可能觉得很冤:自己又没有去拐骗妇女,只是花钱买了个老婆而已,怎幺就构成犯罪,进了班房呢? 根据《刑法》第241条的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是指非以出卖为目的,明知是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而故意收买的行为。
刑法之所以将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一是因为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二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活动。
如果没有拐卖妇女、儿童的“买方市场”,人贩子无利可图,自然也就不会去犯罪。
因此,依法追究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对于遏制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有着重要意义。
本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被拐卖的妇女、儿童。
收买,是指将妇女、儿童视为商品,以一定的金钱或财物进行购买的行为。
至于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本人是否同意,在所不问。
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且要明知犯罪对象是被拐卖的妇女、儿童。
犯罪目的一般是与被拐妇女结婚生子或收养被拐儿童传宗接代,也可能是出于奸淫、奴役等目的,但不包括出卖目的。
行为人如果以出卖为目的,。
第五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罪中属于贪污贿赂一类罪的有()。
A.侵占罪B.挪用资金罪C.职务侵占罪D.挪用特定款物罪2.甲、乙两人共同贪污公款5000元,甲分得赃款3000元,乙分得赃款2000元,在共同贪污中,甲是主犯且情节严重,乙是从犯。
在本案中对甲处罚的数额依据是()。
A.5000元B.3000元C.3000元,但从重处罚3.过失致人死亡罪是一种()。
A.行为犯B.结果犯C.举动犯D.危险犯4.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犯罪主体为()。
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邮电工作人员D.任何公民5.以强制的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构成()。
A.非法搜查罪B.非法拘禁罪C.强迫职工劳动罪D.侮辱罪6.刘某虚构张甲侮辱妇女的犯罪事实,并在从人中散布,刘某应构成()。
A.侮辱罪B.诽谤罪C.诬告陷害罪D.报复陷害罪7.侮辱罪与诽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A.犯罪客体不同B.犯罪手段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D.犯罪对象不同8.故意伤害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是()。
A.犯罪的目的不同B.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C.使用的手段不同D.打击的部位不同9.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导致其死亡的,应当()。
A.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B.以故意杀人罪论处C.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D.数罪并罚10.屠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后盗窃了5000元人民币,对屠某()。
A.以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论处B.以盗窃罪论处C.实行数罪并罚D.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11.下列各项中,不是报复陷害罪的直接客体的是()。
A.公民的控告权B.公民的批评监督权C.公民的隐私权D.公民的申诉权12.甲对乙与自己妻子有奸情心中愤恨,一天,甲在路上碰见乙,恰逢无人,甲以石头砸乙,恰好打中太阳穴,导致乙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过失伤害罪B.故意伤害罪C.故意伤害致死罪D.故意杀人罪13.虐待罪中,告诉才处理的指()。
A.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B.虐待家庭成员致人重伤、死亡的C.虐待家庭成员D.虐待家庭中的成年成员14.甲从人贩子处花钱买来一名被拐的妇女乙,甲欲与乙结婚,但遭到乙的极力反抗。
为迫使乙就范,甲将乙关在自己家的地下室达一个月之久。
甲的行为属于()。
A.牵连犯,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处罚B.牵连犯,按非法拘禁罪处罚C.分别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和非法拘禁罪定罪,数罪并罚。
D.按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定罪,但从重处罚。
15.梁某在回家的途中,看见妇女刁某走过来,即拍着刁的肩膀说:“走,我们睡觉去(指发生两性关系)。
”刁骂道:“你不要脸,我要告你。
”梁某即走开,未再纠缠。
在本案中,梁的行为属()。
A.强奸妇女罪犯罪中止B.强奸妇女罪犯罪未遂C.侮辱妇女罪D.不构成犯罪二、多项选择题1.犯罪主体只能由司法工作人员构成的是()。
A.刑讯逼供罪B.诽谤罪C.报复陷害罪D.私放在押人员罪E.虐待被监管人罪2.下列行为,构成强奸罪的有()。
A.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在拐卖过程中奸淫被拐卖妇女的B.拐卖妇女的犯罪分子将妇女出卖后,又以暴力违背妇女意志进行强奸的C.收买被拐卖妇女,以胁迫手段强行发生性关系的D.利用职权、从属关系,以威胁手段奸淫现役军人的妻子的E.与不满十四周岁幼女发生性关系3.下列犯罪,告诉才处理的有()。
A.诽谤罪,情节一般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情节一般C.虐待罪,情节一般D.遗弃罪,情节一般E.重婚罪,情节一般4.下列各罪中,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的有()。
A.暴力取证罪B.诬告陷害罪C.刑讯逼供罪D.报复陷害罪5.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的行为主要有()。
A.隐匿B.毁弃C.焚毁D.非法开拆6.破坏选举在客观上使用的非法手段有()。
A.诱惑B.贿赂C.暴力D.威胁7.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主要区别是()。
A.犯罪的对象不同B.犯罪主体不同C.侵犯的客体不同D.犯罪目的不同8.破坏军人婚姻罪与重婚罪的主要区别有()。
A.犯罪的直接客体不同B.犯罪行为有所不同C.犯罪主体不同D.罪过形式不同9.犯强奸罪、奸淫幼女罪可以适用死刑的情节有()。
A.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B.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C.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D.二人以上轮奸的10.虐待被监管人罪的犯罪主体有()。
A.监狱管理人员B.拘留所监管人员C.看守所监管人员D.司法工作人员三、名词解释1.故意杀人罪2.故意伤害罪3.强奸罪4.绑架罪5.拐卖妇女、儿童罪6.非法拘禁罪7.诽谤罪8.强迫职工劳动罪9.报复陷害罪10.刑讯逼供罪11.重婚罪12.虐待罪四、简答题1.简述故意杀人罪的概念和特征。
2.简述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区别。
3.简述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
4.简述拐卖妇女罪的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5.简述认定重婚罪应注意的问题。
五、论述题1.试述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概念和特征。
2.试述绑架罪的特征及与非结构罪的区别。
3.试述强奸罪的特征及在认定强奸案件应注意区分的界限。
六、案例分析【案情】一王某,男,32岁,出租车司机。
王某于1997年10月20日晚上0时,载一外企文秘小姐蔡某回家。
途中,王某见蔡年轻漂亮,遂生歹念,将车开到僻静处停下,在车内用暴力奸污了蔡某。
蔡在奋力反抗中,将王的脸抓破。
王某认为这是给他犯罪留下罪证,惟恐罪行暴露,即决定杀人灭口。
于是王某揪住蔡某头发,将蔡的头部猛撞车壁数下后,蔡某昏死过去,王某以为蔡某已经死亡,遂将蔡某弃于一荒野后,驾车逃逸。
蔡某后被人发现,送往医院抢救后脱离危险。
【问题】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定罪?应怎样处罚?并说明理由。
【案情】二高某系无业青年,经常在街头闲逛,1996年9月高某身带一把三棱刮刀与其友刘某闲逛,遇见张、赵、马三人,高某请其中张、赵喝酒,但未叫马某,马某不满,与高某发生口角,推拉中马某打了高两拳,高随意掏出刮刀由上而下对马的左肋骨刺一刀,伤及心脏,当场死亡。
【问题】高的行为构成什么罪?【案情】三任某,男,23岁,工人。
1998年10月20日,任某在骑车下班路上,见饭店女职业李某在路旁走,任某将李某的手提包(内装人民币1万元)夺走骑车就跑。
李某大声呼喊,群众进行拦截,任加快车速逃跑,当任某逃到某一路口时,被女民警占某拦截。
任某骑快车向占某身上猛撞,占被撞倒,头部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题】任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并请说明理由。
【案情】四农民孙鹏与张海伦于1990年12月自由恋爱结婚。
1992年6月,孙鹏应聘到村办企业当采购员,与单位的会计胡红勾搭成奸。
同年7月,孙鹏在外省一家乡镇企业联系业务时,该乡镇企业表示愿以高薪聘请孙鹏担任采购员,孙鹏提出带家属一道工作,该企业表示同意。
双方签订了聘用合同。
后来孙鹏便以家属的名义把胡红接来上班,双方以夫妻相待,共同生活。
孙妻张海伦见其夫多日不归,四处找寻,后来在别人的帮助下,找到了孙鹏。
张海伦对孙鹏苦苦相劝,希望他与胡红断绝关系,回家与自己共同生活,但孙鹏始终不为所动,并表示决不回家与其共同生活。
张海伦劝夫回家不成,便回乡和胡红的丈夫赵忠商议对策。
赵忠说:“既然他们有心一起过,我们俩也一起过。
”张海伦表示同意。
一周以后,张海伦便搬至赵家,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并生一子。
孙鹏、胡红曾几次一道回乡,对张海伦、赵忠共同生活未提出任何异议,四方相安无事。
就这样两对夫妻互换成婚已成事实。
周围群众无人不知此事,都未提出任何意见。
【问题】对孙鹏、胡红、张海伦、赵忠互换成婚的行为如何定性,并说明理由。
【案情】五被告人王某,男,24岁,工人。
被告人陈某,男,30岁,农民。
1994年10月6日,被告人王某欲筹措一笔资金做螃蟹生意,找到其内弟陈某借钱。
陈说:“我没那么多钱,但同村张某因做预制板生意,手中定有大笔现金,只是怕不愿外借。
”王某随说:“我有一个办法,让他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陈问什么办法,王随后说出绑架张某读小学的孩子的想法,并让陈某提供张子的相貌外部特征与放学路线,王某于第2天在张子放学路上将其挟持到等候的吉普车上,陈某驾车到县城,然后,王、陈2人将张子关进一间无人居住的地下室内。
王写信给张。
称:“张老板,本人因急需一笔款项,烦请帮助1万元。
有诚意将货于××日送到××处,我保证贵子安全。
”【问题】本案被告王、陈2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绑架勒索罪?绑架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是什么?【案情】六被告人:汪某,男40岁,曾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94年刑满释放。
被告人:韩某,男,30岁,因犯盗窃罪于1997年11月25日被第二审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期三年,1997年12月0日,送回其原户籍所在乡镇考察。
被告人:高某,男,32岁。
1999年4月的一天,被告人汪某在街上闲逛之际认识来该市找临时工的一农村青年妇女卢某。
汪某以介绍工作为名将卢某骗至一无人处将其强行奸淫后,以3000元卖给了被告人韩某。
韩某得手后觉得自己目前正在被有关机关监督考察,心想还是规矩点好,但又不甘心人财两空,于是又将卢某偷偷送给邻村的单身汉高某做老婆,并向其索要了“酬金”4000元。
卢某坚决不愿做高某的老婆,高某便将其锁在一间阴暗潮湿的房子里,不给吃喝。
一日,卢某伺机逃跑,被高某抓回来并当着村里一些乡邻的面强行剥光其上衣威胁说如果胆敢再逃,将剥光其下身衣服,让其无脸见人。
事后,高某觉得仍不解气和放心,又将卢某暴打一顿致其小腿骨折。
某日晚,高某趁卢某熟睡之机,悄悄溜进房屋,强行与卢某发生了性关系。
当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侦破此案,并立即前往高某所在村庄来解救卢某。
高某听到消息,马上叫来其堂兄和朋友高甲、高乙、高丙、高丁、赵某、陈某等八人各拿锄头、铁棍把持高某的大门,阻挠前来解救的公安人员,在公安机关增派人力和周围群众的积极努力下,卢某终于被救出,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治疗,不久顺利返回家乡。
【问题】1.汪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2.汪某是否构成累犯?在量刑时依法应考虑哪些情节?3.韩某盗窃罪的刑罚执行应当如何计算?4.韩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对韩某如何处罚?5.高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如何处罚?6.在上述汪某、韩某、高某所犯之罪中法定最高刑是什么?对高某能否适用这一刑罚?为什么?7.高某帮忙的高甲等人是否构成犯罪,若构成犯罪,如何定性?若不构成犯罪,为什么?第五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单项选择题1、D2、A3、B4、C5、B6、B7、B8、B9、C 10、D(B)11、C12、B 13、A 14、C 15、D二、多项选择题1、ADE2、BCDE3、ABC4、ABC5、ABD6、BCD7、ABCD8、AB9、ABCD 10、ABC三、名词解释(略)四、简答题(略)五、论述题(略)六、案例分析案例一:王某构成强奸罪、故意杀人罪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