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23.00 KB
- 文档页数:7
实验一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3.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测试方法。
4.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SS-78042.扫频仪PD12503.高频信号发生器WY10524.万用表5.实验板1三、预习要求1、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相互之间的关系.3、实验电路中,若电感量L=1uh,回路总电容C=220pf(分布电容包括在内),计算回路中心频率f。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1.实验电路见图1-1(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电压,无误后,关ﻫ断电源再接线)(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
实验电路中选Re=1K测量各静态工作点,计算并填表1。
1实测实测计算根据VCE判断V是否工作在放大区原因VBV EIC VCE是否图1-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3。
动态研究(1)测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 i~VO(在谐振点)选R=10K,Re=1k 。
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端接示波器,ﻫ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 i, 调节频率f 使其为10。
使回路谐ﻫ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
此时调节7MHZ,调节CTV i由0。
02伏变到0.8伏,逐点记录V o电压,并填入表1.2.Vi的各点测量值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
仍选R=10K, Re=1K。
将扫频仪射频输出送入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接至扫频仪检波器输入端。
观察回路谐振曲线(扫频仪输出衰减档位应根据实,使f0=10 。
7M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位置,如30dB),调回路电容CTHz 。
(3)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当回路电阻R=10K时,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将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端接至电路输入端,调节频率f使其为10。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题目: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及通频带展宽实验学生姓名: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ﻩﻩﻩ学号: ﻩﻩ指导教师: ﻩﻩ日期: 2013 年 6 月28 日实验三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及通频带展宽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高频电路实验箱的组成及其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2. 熟悉并联谐振回路的通频带与选择性等相关知识;3. 熟悉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4. 熟悉和了解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和测量方法。
二、预习要求:1. 复习选频网络的特性分析方法;2. 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3. 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等分析方法和知识。
三、实验电路说明:本实验电路如图7-3所示。
图7-3W、R1、R2和Re1(Re2)为直流偏置电路,调节W可改变直流工作点。
C2、L1构成谐振回路,R3为回路电阻,RL为负载电阻。
四、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数字频率计3.万用表4.实验箱及单、双调谐放大模块5.高频信号发生器五、实验内容和步骤:1.测量谐振放大器的谐振频率:1)拨动开关K3至“RL”档;2)拨动开关K1至“OFF”档,断开R3;3)拨动开关K2,选中Re2;4)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5)调整谐振放大器的动态工作点;6)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TP1,示波器接电路输出端TP3;7)使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输出幅度为300mV左右(本实验指导书中所说幅度都是指峰峰值),其频率在2—11MHz之间变化,找到谐振放大器输出电压幅度最大且波形不失真的频率并记录下来;(注意:如找不到不失真的波形,应同时调节W来配合;幅度最大不失真的输出频率在8.3MHZ左右。
)2.测量放大器在谐振点的动态范围:1)拨动开关K1,接通R3;2)拨动开关K2,选中Re1;3)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TP1,示波器接电路输出端TP3;4)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输出频率为8MHz,调节C2使谐振放大器输出电压幅度u0 最大且波形不失真。
实验三高频小信号谐振回路仿真实验按图1所示电路参数在Multisim中画出相应的电路。
T1
46.5MHz 0°18.6MHz
0°
注:T1的初次级电感量均为58.3nH 图1 高频谐振回路仿真实验图
一、静态分析
该电路为放大电路,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偏置电阻使其工作在放大区。
使用参数扫描法,进行在改变R5情况下的静态工作点分析。
要求R5从12kΩ~20kΩ,10个观测点,观测三极管三个极电压V2、V3、V8。
将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表1 R5参数扫描的静态工作点
二、谐振频率的计算
C6选择51%,即15pF,T1的初次级电感量均为58.3nH。
可得谐振频率:
三、电压增益
使用双踪示波器(oscilloscopc)观察输入和输出电压波形。
使用电压表测量输入和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得到电压增益:
四、幅频特性及通频带
用波特图仪观察频率特性,如图。
移动标尺至幅频下降3dB,得到下限频率,上限频率,通频带为:。
五、负载对频率特性曲线的影响
使用参数扫描法,进行在改变RL情况下的交流分析。
调谐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一通频带与选择性。
3.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4.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主要仪器1.L Y-GP2高频电路实验箱2.双踪示波器3.扫频仪4.高频信号发生器5.毫伏表6.万用表7.实验板G1三、预习要求1.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相互之间关系。
3.实验电路中,若电感量L=1 μH 回路总电容C=220pf。
(分布电容包括在内),计算回路中心频率f。
四、实验原理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机接收端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
其实验单元电路如图1-1所示。
该电路由晶体管V、选频回路CL二部分组成。
它不仅对高频小信号放大,而且还有一定的选频作用。
本实验中输入信号的频率fs=8.5MHz。
R1、R2和射极电阻决定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改变回路并联电阻R,即改变回路Q值,从而改变放大器的增益和通频带。
改变射极电阻R e,从而改变放大器的增益。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二)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1.实验电路见图1-1图 1-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 电源电压,无误后,关断电源再接线)。
(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
2.静态测量实验电路中选Re =1K测量各静态工作点,计算并填表1.1表1.1﹡V B ,V E 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电压。
3.动态研究(1)测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 i ~Vo (在谐振点)选R=10K 。
R e =1K 。
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接毫伏表,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 i ,调节频率f 使其为10.7MHz,调节C T 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调节V I 由0.02变到0.8伏,逐点记录V 0电压,并填入表1.2。
202X年高频实验报告(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单调谐回路的工作原理和谐振放大器的特点。
2. 能够熟练测量单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和带宽,并能够计算回路品质因数。
3. 能够使用单调谐回路组装谐振放大器,并观察其输出波形和增益特性。
二、实验原理1. 单调谐回路单调谐回路由电感L、电容C和电阻R串联而成,如下图所示:当串联谐振回路中的电感L、电容C和电阻R的数值满足以下条件时,回路将在某一频率处产生谐振现象,电压幅度将增大。
其中,L为电感,单位为亨,C为电容,单位为法拉,R为电阻,单位为欧姆。
谐振频率f0为:谐振频率f0与电感L和电容C有关,当L或C的数值改变时,谐振频率f0会相应改变。
谐振频率f0与电阻R有关,当电阻R变化时,谐振频率f0也会发生变化。
带宽BW为:品质因数Q为:品质因数Q与电阻R、电感L、电容C有关,当电阻R、电感L或电容C的数值改变时,品质因数Q也会发生变化。
2. 谐振放大器谐振放大器是一种利用谐振回路进行放大的电子电路,其基本原理为,将输入信号加到谐振回路的输入端,由于回路在谐振频率处有较大的放大,因此放大后的信号输出到输出端将比输入信号增加一个较大的幅度。
三、实验内容四、实验器材与设备1. 示波器2. 汽笛发生器3. 电感L4. 电容C5. 变阻器8. 喇叭9. 电源10. 万用表五、实验步骤1. 使用汽笛发生器产生一个频率为500Hz的信号。
2. 将信号输入到单调谐回路中,同时使用万用表测量回路的电压。
3. 调节变阻器的电阻,找到回路谐振频率。
4. 测量谐振频率f0,并记录下数值。
5. 测量谐振频率两侧的电压幅值,计算出回路的带宽BW,并记录下数值。
6. 计算回路品质因数Q,并记录下数值。
9.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记录下输出幅度。
10. 测量谐振放大器的增益特性,即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比的对数值,记录下数值。
11. 连接喇叭到谐振放大器输出端,观察喇叭的声音变化。
实验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通频带与选择性。
3.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的扩展方法。
4.熟悉和了解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性能指标和测量方法。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扫频仪3.高频信号发生器4.数字频率计5.万用表6.实验板G1三、预习要求1.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相互之间的关系。
3.实验电路中,若电感量L=1μh,回路总电容C=220pf(分布电容包括在内),计算回路中心频率f0。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实验电路见图1-l(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电压,无误后,关断电源再接线)。
(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
2.静态测量实验电路中选R e=1K测量各静态工作点,计算并填表1.1。
表1.1原因:当加在三极管发射结的电压大于PN结的导通电压,并处于某一恰当的值时,三极管的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这时基极电流对集电极电流起着控制作用,使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其电流放大倍数β=ΔIc/ΔIb,这时三极管处放大状态。
*V B,V E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直流电压。
3. 动态研究(l)测量放大器(谐振时)V O的动态范围(Vi的数值见表中所示)选R=10K,R e=IK。
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端接示波器,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 T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
此时调节Vi由峰峰值10毫伏变到210毫伏,逐点记录入V O电压,并填入表1.2。
Vi的各点测量值可根据(各自)实测情况来确定。
(2)当Re分别为500Ω、2K时,重复上述过程,将结果填入表1.2。
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R不同时V0的动态范围曲线,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3)用扫频仪调回路谐振曲线。
实验一单调谐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 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3、 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4、 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 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 2、 扫频仪(频率特性测试仪) 3、 高频信号发生器 4、 万用表(用示波器 DC 档测量) 5、 实验板 1 三、 预习要求 1、 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
2、 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相互 之间关系。
3、 实验电路中,若电感量 L=1μh,回路总电容 C=220pf(分布电容包括 在内),计算回路中心频率 f。
四、 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11、 实验电路见图 1图 1-1 (1) 图 1 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 电源电 压,无误后,关断电源再接线) 。
(2) 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
2、 静态测量 实验电路中选 Re=1K,测量各静态工作点,计算并填表 12表1 实 VBB测 VE实测计算 IC VCE根据VCE 判断V是否 工作在放大区 是 否原 因* Vb、Ve 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电压 3、 动态研究 (1) 测放大器的动态范围 Vi—Vo(在谐振点) (信号源用实验箱上信号源) 选 R=10K,Re=1K。
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 端接示波器,选择合适的输入电压 Vi,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 f 使其为 10.7MHZ,调节 C7 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
此时 调节 Vi 由 0.05 伏变为 0.8 伏,逐点记录 Vo 电压,并填入表 2。
注意: 调试前先从Vi=0.45 开始,调CT使输入/出都不失真且Vo最大再逐一调。
表2 VI(p-p)(V) Re=1K VO(p-p) Re=500 Re=2K (2) 当 Re 分别为 500Ω、2K 时,重复上述过程,将结果填入表 1.2。
实验一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实验一调谐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练习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和万用表。
3.熟悉谐振电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4.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电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5.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高频信号发生器3.万用表4.实验板G1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1.实验电路见图1-1L1图1-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使用接线要尽可能短(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电压,无误后,关断电源再接线,注意接地)(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
2.静态测量实验电路中选Re=1K,测量各静态工作点,并计算完成表1-1表1-1*Vb,Ve是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对地电压。
3.动态研究(1)测量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i ~ V o(在谐振点上)a.选R=10K ,Re=1K 。
把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电路输出端接示波器。
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i,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t,使回路“谐振”,此时调节Vi由0.02V变到0.8V,逐点记录V o电压,完成表1-2的第二行。
(Vi的各点测量值也可根据情况自己选定)b.当Re分别为500Ω,2KΩ时,重复上述过程,完成表1-2的第三、四行。
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Ic不同时的动态范围曲线Vo—Vi,并进行比较与分析。
*Vi , V o可视为峰峰值(2)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a.当回路电阻R=10k时,选择正常放大区的输入电压V i,将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接至电路的输入端,调节频率f,使其为10.7MHz,调节Ct使回路谐振,使输出电压幅度为最大,此时的回路谐振频率f0=10.7MHz为中心频率,然后保持输入电压V i不变,改变频率f由中心频率向两边逐点偏离(在谐振频率附近注意测量V o变化快的点),测得在不同频率f时对应的输出电压V o,完成表1-3的第一行(频率偏离范围自定,可以参照3dB带宽来确定,即信号的幅值为信号最大幅值的0.707倍的两个频率之差为放大器的3dB带宽)。
实验一谐振回路放大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单调谐、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4、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集电极负载对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5、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器件1、单调谐、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2块2、ADS7062SN 60M双踪示波器1台3、万用表1块4、AT-F1000-C频率计1台5、DDS信号源1台三、实验原理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电路如图1-1所示: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接收单元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和选频,图中,Rb1 、Rb2 、Re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从而放大器工作于甲类。
Ce 是Re的旁路电容,Cb、Cc是输入、输出耦合电容,L、C是谐振回路,Rc是集电极(交流)电阻,它决定了回路Q值、带宽BW。
为了减轻晶体管集电极电阻对回路Q值的影响,采用了部分回路接入方式。
图1-1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原理电路图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1-2所示。
其基本部分与图1-l 相同。
图中,1VC01用来调谐,1K01用以改变集电极电阻,以观察集电极负载变化对谐振回路(包括电压增益、带宽、Q 值)的影响。
1W01用以改变基极偏置电压,以观察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变化对谐振回路(包括电压增益、带宽、Q 值)的影响。
1Q02为射极跟随器,主要用于提高带负载能力。
图1-2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图D3、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双调谐回路是指有两个调谐回路:一个靠近“信源”端(如晶体管输出端),称为初级;另一个靠近“负载”端(如下级输入端),称为次级。
两者之间,可采用互感耦合,或电容耦合。
与单调谐回路相比,双调谐回路的矩形系数较小,即:它的谐振特性曲线更接近于矩形。
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如图1-3所示。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2.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3.了解高频单调谐小信号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测试方法;4.了解BT3C-B频率特性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图1 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电路小信号单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接收机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
其实验单元电路如图1所示。
该电路由晶体管G1、选频回路T1二部分组成。
它不仅对高频小信号进行放大,而且还有一定的选频作用。
基极偏置电阻W3、R22、R4和射极电阻R5决定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可变电阻W3改变基极偏置电阻将改变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从而可以改变放大器的增益。
表征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谐振频率f0,谐振电压放大倍数A u0,放大器的通频带BW 0.7及选择性(通常用矩形系数K 0.1来表示)等。
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如下:1.谐振频率放大器的调谐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频率f 0称为放大器的谐振频率,对于图1所示电路(也是以下各项指标所对应电路),f 0的表达式为∑=LC f π21式中,L 为调谐回路电感线圈的电感量;∑C 为调谐回路的总电容,∑C 的表达式为21oe C C n C ∑=+式中, C oe 为晶体管的输出电容; n 1为初级线圈抽头系数;n 2为次级线圈抽头系数。
谐振频率f 0的测量方法是:用扫频仪作为测量仪器,测出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调变压器T1的磁芯,使电压谐振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规定的谐振频率点f 0。
2.电压放大倍数放大器的谐振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电压放大倍数A u0称为调谐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
A u0的表达式为12120022120fe fe u i oe L e n n y n n y u A u g n g n g g ∑--=-==++ 式中,∑g 为谐振回路谐振时的总电导。
要注意的是y fe 本身也是一个复数,所以谐振时输出电压u 0与输入电压u i 相位差不是180º 而是为180º+Φ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