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陈设02-1中式传统
- 格式:ppt
- 大小:32.25 MB
- 文档页数:116
浅论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研究与运用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室内空间设计;运用1、中国传统元素的内涵及特点1.1传统元素的内涵所谓传统是指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以儒家文化思想为基础,长时间累积下来的宝贵财富。
中国传统元素是对中国文化的精炼和传承,它着重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和流传下来的客观存在的优秀文化遗产。
1.2传统元素的特点首先它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即题材具有广泛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传统元素包涵的范围很广,如中国结、瓷器,石狮、国画、书法、文房四宝、祥云图案、织绣、如意纹等,包含甚广。
其次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性,中国几千年的悠久的历史文化,流传深远,在世界文化宝库里面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独特的文化魅力始终屹立于整个世界的东方,灿烂生辉。
2、室内空间设计的原则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室内空间设计的很多内容不断地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
因此,室内空间设计的内容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完成,必须对相关的工作原则作出一定的调整,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笔者认为室内空间设计的原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室内空间设计要充分吸收业主的需求和看法。
如今的很多室内空间设计,不断追求个性化。
设计者所能够提供的仅仅是建议,不能凌驾于业主的需求之上。
第二,在室内空间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应坚持在不同元素的运用上努力,确保每一项内容的实施,都能够获得良好的融合效果。
第三,设计应具有一定的主题。
室内空间设计要确定好方向,才能在设计的合理性方面获得较大的提升。
3、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3.1借鉴传统思维室内空间设计者要想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适当借鉴传统思维,不能停留在简单的运用层面上。
经过讨论与分析,笔者认为室内空间设计可以适当借鉴传统思维,为室内空间增添文化内涵。
这不仅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也可以在一些传统思维的发挥上取得更好的突破。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思维方式便是意象思维,中国书法和绘画等艺术都是运用意象思维所产生的艺术,具有非常深刻的意蕴,注重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域中把握真理。
装修方案中式风格装修方案:中式风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居装修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中式风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近年来在家装设计中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中式风格追求的是自然、简约和和谐的美学理念,它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在装修方案中采用中式风格,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创造一片宁静的土地,让人们能够放松身心,享受真正的家庭温暖。
一、色彩搭配中式风格注重自然、朴实和谐的色彩搭配。
在整个装修方案中,可以运用一些经典的中式色彩,如红、金黄、深蓝和棕色等。
红色代表着热情和喜庆,可以在客厅和餐厅等空间中使用,给人一种热烈的感觉。
金黄色象征着富贵和尊贵,适合用在书房和主卧室等空间中,增加一种高贵的氛围。
深蓝色和棕色则可以用于卧室和书房等空间中,给人一种深沉稳重的感觉。
通过合理搭配和运用这些色彩,可以营造出一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家居空间。
二、家具摆设中式风格的家具以木质为主,注重线条的简洁和细腻。
可以选择一些实木材质的家具,如红木和柚木等,给人一种厚重感和稳重感。
家具的造型可以参考明清时期的设计,尽量保持简约而不失华丽。
在客厅中,可以摆放一组红木大方桌和几个红木椅子,用来招待客人或者品茶,给人一种雅致的感觉。
卧室中可以选择一张大理石床和几个红木梳妆台,增加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
无论是客厅还是卧室,都可以选用一些靠背椅和榻榻米,给人一种舒适而自然的感觉。
三、装饰细节中式风格的装饰细节非常重要,它能够给整个空间增添一种精致和充实感。
可以选用一些传统的中国画或者木刻画来装饰客厅和卧室的墙壁,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
同时,可以在墙壁上挂一些古代的字画,如《山水诗经》或者《古文诗选》等,给人一种修身养性的感觉。
此外,还可以在客厅的中央摆放一组精美的花艺,以及一些室内盆景,给整个空间增加一种生机和活力。
四、光线利用中式风格注重自然光线的利用,所以在装修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窗户的设计和布置。
可以选择一些传统的木窗或者竹窗,配以纱帘或者百叶窗,使室内充满柔和的自然光线。
中原传统民居文化影响下的室内陈设艺术【摘要】中原传统民居文化对室内陈设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在家具摆放与布局、装饰品选择和摆放、色彩搭配与氛围营造等方面。
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陈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为室内空间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中原传统民居文化对室内陈设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保护和传承中原传统民居文化的我们也要思考未来对室内陈设艺术的影响及其重要性。
要珍惜传统文化,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让室内陈设艺术继续发扬光大,为人们创造舒适、美观的居住空间。
中原传统民居文化对室内陈设艺术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我们应当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加以重视和保护。
【关键词】中原传统民居文化、室内陈设艺术、家具摆放、装饰品选择、色彩搭配、传统文化元素、传承与发展、未来影响、重要性、保护。
1. 引言1.1 中原传统民居文化的特点中原传统民居文化具有丰富多彩、传承久远的特点。
在中原地区,受到历史、地理、民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居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风格。
中原传统民居以四合院为主要形式,建筑结构简洁大方,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中原民居注重家庭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民居建筑和室内陈设中得到了体现。
中原传统民居文化还强调节俭朴实的生活方式,这种节俭朴实的理念也体现在室内陈设中,讲究精致和朴素并重。
中原传统民居文化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建筑形式上,更体现在室内陈设的布置和装饰风格中。
这些特点为中原传统民居文化对室内陈设艺术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1.2 室内陈设艺术的重要性室内陈设艺术是中原传统民居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居主人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
室内陈设艺术不仅仅是家具摆放与装饰的简单组合,更是一种展示主人品味和品位的方式,反映了主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通过精心设计和摆设,室内陈设艺术可以为居住环境增添美感和舒适度,提升生活品质,并且传达出主人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表达。
室内陈设艺术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家地位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各个领域都开始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室内设计领域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设计师和业主的青睐。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智慧,其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1. 艺术元素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形式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比如在客厅、卧室等空间中可以使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或花鸟画作为装饰画,为空间增添一份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一些传统的瓷器、陶瓷器也可以作为装饰品来进行摆放,增添室内空间的文化气息。
在书法方面,设计师可以将一些中国传统的名句或成语作为装饰元素运用在室内设计中,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之处。
在进行这些艺术元素的运用时,需要考虑到整体空间的氛围和风格,避免过于拥挤或突兀,从而影响整体空间的美感。
2. 传统工艺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室内设计中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在家具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中国传统工艺特色的家具,比如雕花木质家具、红木家具等,这不仅可以增添空间的文化气息,还可以体现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在装饰摆件的选择上,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中国传统工艺特色的陶瓷、瓷器、绣品等进行摆放,这些传统工艺品不仅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还可以为空间增添一份传统文化的韵味,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 色彩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颜色观念非常丰富,其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非常独特的。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颜色观念,将一些传统的颜色元素运用到室内设计中,比如红色、黄色、绿色等。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喜庆和宜人,可以用来增添空间的热情和活力;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富贵和吉祥,可以用来增添空间的温暖和安宁;绿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健康和生机,可以用来增添空间的清新和生机等。
我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例子一、概述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被奉为国粹。
在室内设计领域,传统文化也被广泛运用,不仅在传统建筑中体现,更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入其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以我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例子为主题,探讨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二、我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例子1. 中式家居风格中式家居风格是我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典型代表。
其特点是注重线条的流畅、色彩的淡雅、布局的对称和素雅的装饰。
中式家居风格常常采用木材、竹子、花岗岩等作为装饰材料,以营造一种质朴和雅致的氛围。
中式家居还会融入我国传统的文化元素,如书法、绘画、文房四宝等,使整个空间更具我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2. 园林式室内设计我国古代园林艺术被誉为“我国造园艺术之精华”,园林式室内设计便是将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和手法运用于室内空间中。
这种设计风格通过运用水池、假山、石桥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自然、幽静的氛围,让人有置身于山水之间的感觉。
园林式室内设计在今天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不仅可以增添室内空间的特色,更能让居住者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找到片刻宁静。
3. 仿古家具的运用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家具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仿古家具便是一种将我国传统家具的精髓进行再现和创新的设计风格。
这种家具常常采用红木、酸枝木等传统材质制作,结合我国古代家具的雕刻工艺和结构特点,如圆形几、驼背椅、榻榻米等,使室内空间充满浓厚的我国传统文化氛围。
4. 我国传统艺术品的摆放在室内设计中,我国传统艺术品的摆放也是一种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方式。
我国的书法、国画、瓷器等传统艺术品经过精心的摆放和搭配,不仅可以丰富室内空间的装饰效果,更能让人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5. 风水文化的融入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平衡。
中式玄关知识讲解
中式玄关,也称为门厅,是居室入口区域,是门口通往室内的一个缓冲地带。
它不仅是一个过渡空间,还体现了主人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品位。
玄关的设计和布局有多种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打造玄关的方法:
1. 屏风:中国古代的玄关主要由屏风构成,多采用木质,以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一般高度比人站立时高点为宜。
这样的屏风既能做装饰,也可以满足实用功能。
2. 博古架:也称多宝格,用来摆放古玩、玉器等古雅之物,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和观赏价值。
3. 吧台:吧台一般建于近代单身公寓这类建筑,不仅能起到间隔作用,还能满足人们日常吃饭的需求。
4. 鞋柜、衣架:这类玄关很实用,方便人们更衣换鞋。
鞋柜和衣架一般为封闭式为宜,且要保持整洁干净,才能给人更好的体验。
此外,从风水的角度看,玄关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它能让住家藏风聚气,让居室有一种先抑后扬之感,表现出一种含蓄、内敛的风格和气质。
同时,它也能挡煞和化煞,防止旺气外泄,为主人提供了一个私密的领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家居书籍或咨询专业设计师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中国传统建筑与室内风格的特点(室内设计)在世界建筑艺术百花园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朵奇葩,它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绵延数千年,直至 20 世纪初还保持着自己的造型特征和布局规则,并传播影响到东亚等邻近国家。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早、中、晚五个历史阶段。
大约在奴隶社会的商周时期,开始出现规模较大的宫殿和陵墓,以及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
与此同时,木构架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方式,随着公元 5 世纪左右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新的生产关系和中央集权的建立,经济趋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故而有能力修建起规模空前的宫殿、陵墓、长城、驰道和水利工程等,建筑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建筑艺术形态日渐成熟,至汉代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典型特征已基本形成,而后经过 500 多年的发展演变,至唐宋时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了它的顶峰,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划最严密的都城——长安城。
到封建晚期的明清时代,中国古建筑在某些方面更趋完美,但同时也走向衰微。
著名的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中国古代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规划思想在此得到了最完整、最精彩的体现,其建筑群体布局艺术可谓臻于化境。
始于商周时代的中国园林,至明清时也达到了极度的艺术境界,著名的皇家园林有圆明园、颐和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则以江南的苏州、扬州等地最为兴盛,名园佳作不胜枚举。
此外,在明清时代,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建筑也有了相当的发展,现存的著名建筑有西藏的“布达拉宫”、日喀则的“札时伦布寺”,以及云南傣族的“缅寺”、贵州侗族的“风雨桥”等等,形成了各族建筑群芳吐艳、异彩纷呈的现象。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以汉民族木构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自古以来就以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而称颂于世。
这种建筑风格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体系和鲜明而一贯的特征:它以木构架主要结构方式,并创造了与这种结构方式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形式和外观造型,常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为“抬梁式”的木构架结构体系。
中式风格室内设计说明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以其独特的韵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受到了众多人的喜爱。
它将传统的中国元素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巧妙地结合,给人一种恢宏典雅、平静宁和的感觉。
首先,在色彩方面,中式风格以柔和、浅淡、朴素的颜色为主导,如米黄色、香槟色、淡黄色等。
这些颜色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
同时,可以加入一些传统的五彩斑斓的元素,如红色、金色、绿色等,以增添一些活力和喜庆的氛围。
其次,在家具选择上,中式风格注重实用性和耐用性。
家具以红木、紫檀木等传统材料为主,注重木材的质感和纹理。
家具的造型多为简约、古朴,线条流畅,不夸张。
床、桌、椅的设计都具有质朴的美感,展现了传统的工艺和匠人精神。
另外,对于室内装饰和摆设,中式风格追求的是简洁而雅致的效果。
饰品的选择可以采用传统的中国元素,如景泰蓝、漆器、玉器等。
配饰要尽量简约,不要过于复杂繁琐,以免让整体空间显得杂乱无章。
除了以上的基本要素,中式风格还需要考虑到空间的布局和灯光的设计。
中式风格注重空间的留白和层次的分明。
可以采用飘窗、小天井等设计手法,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此外,灯光的设计也非常重要,可以运用纸质灯笼、木质灯饰等传统元素,营造出温暖柔和的氛围。
最后,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要考虑到功能性和舒适性。
空间的规划应该合理布局,满足居住者的各种需求。
同时,注重细节和人文关怀,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宜居的环境。
在整个中式风格室内设计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和概念。
设计师要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喜好,根据空间的特点和限制,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要注意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简约与繁复之间的平衡,以打造出一个既有中式风格特点,又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室内空间。
总之,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充满了文化韵味和历史底蕴,它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无论是传统的中国古典风,还是现代简约的中式风格,都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干净、温馨的生活空间。
通过运用适当的色彩、家具、装饰和灯光设计等元素,设计师可以营造出一个独具特色的中式风格室内空间。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这些传统图案以其独特的造型、精细的工艺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可以用于墙面装饰。
传统的壁画、壁纸和挂饰中常常出现龙、凤、麒麟等神兽图案,这些图案具有吉祥和风水意义,可以为室内空间带来积极的能量。
传统的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也可以用于墙面装饰,营造出古典、优雅的氛围。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可以用于家具装饰。
传统的家具上常常使用汉白玉、鸡血石等宝石材料进行图案雕刻,这些图案通常以花鸟、山水、龙凤等为主题,以其精致的工艺和华丽的造型,为家具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传统的木雕、漆器等工艺品中也常常使用传统装饰图案进行装饰,为家具增添了古朴的气息。
中式风格室内设计说明要点中式风格室内设计是一种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生活方式的设计风格。
它以木质家具、红木家具、手工艺品、中国画、陶瓷器等为主要装饰元素,色彩以红色、黄色、蓝色为主导,通过对材料、色彩、纹饰等的处理,营造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以下是中式风格室内设计的要点:1.材料选择:中式风格注重使用传统的天然材料,如木材、竹子、石头、瓷器等。
木质家具是中式风格的重要元素,选择优质的红木或紫檀木制作的家具,增加质感和稳定感。
同时,使用纹理独特的瓷砖、花岗石等石材作为地板或墙面装饰。
2.色彩运用:红色、黄色、蓝色是中式风格的主要色彩。
红色象征着喜庆和热情,黄色代表着富饶和温暖,蓝色则寓意着宁静和清凉。
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在家具、墙面、软装饰品等方面运用这些色彩,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3.家具布置:中式风格家具追求简约、实用和稳重的设计,常见的家具包括床、榻榻米、桌椅、扶手椅等。
家具的造型应遵循中国传统的结构和比例,搭配铜制或漆器饰品,展现出东方的审美特点。
4.纹饰装饰:传统的纹饰装饰是中式风格的重要特征,如云纹、龙凤纹、吉祥纹等。
可以在墙面、天花板、屏风等处加入纹饰元素,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装饰效果。
此外,还可以使用以花鸟、山水为主题的中国画,或者手工艺品如剪纸、刺绣等作为室内装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5.灯光照明:中式风格注重创造舒适、温馨的照明氛围。
可以选择暖色调的灯具,如黄色的普通灯泡或软暖黄色的灯带,营造出柔和的光线。
同时,在家具下方或壁龛处设置射灯,突出重要的装饰元素。
6.墙面装饰:在中式风格的室内设计中,可以选择使用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装饰材料,如仿古砖、泥金等。
仿古砖具有质朴的外观和纹理,使墙面更有质感和层次感;泥金则带有浓厚的传统艺术气息,可以在墙面上创作出精美的图案。
7.空间规划:中式风格注重空间的开放和流动性,追求宽敞舒适的居住环境。
合理规划居住空间,划分出起居区、就餐区、休息区等功能区域,同时通过屏风、暖炉等元素进行空间的分隔和转换,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单元。
中式装修风格案例一、前言中式装修风格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现代社会,中式装修风格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文将以一个中式装修风格案例为例,向读者展示如何打造一个充满东方韵味的家居环境。
二、案例背景该案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区,业主为一对年轻夫妇。
他们希望能够打造一个既有现代感又有传统气息的家居环境,同时能够充分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
三、整体设计1.色彩搭配中式装修风格以红色、金色、黑色等颜色为主调。
在该案例中,我们选用了红色作为主要颜色,并辅以金黄色和黑色。
红色代表着喜庆和热情,金黄色则象征着财富和尊贵,而黑色则增加了空间的深度感。
2.材料选择中式装修风格注重材料的天然性和质感。
在该案例中,我们选用了木材、石材、玻璃等天然材料,并注重其质感的表现。
例如,在客厅中,我们选用了红木家具和大理石地板,使整个空间更显尊贵和华丽。
3.家具摆放中式家具的摆放也有一定的规则。
在该案例中,我们注重了家具的布局和摆放。
例如,在客厅中,我们将沙发和茶几置于正中央,以突出整个空间的主题,并在两侧加入了红木屏风和古董柜子等传统元素,使整个空间更显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四、细节处理1.灯光设计灯光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处理。
在该案例中,我们采用了暖黄色灯光来营造温馨舒适的氛围,并在吊顶上安装了一些装饰性灯饰,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2.窗帘选择窗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处理。
在该案例中,我们选用了红色绸缎窗帘,并加入了金色流苏等元素,使整个空间更显华丽和精致。
3.墙面装饰墙面装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处理。
在该案例中,我们选用了中国传统艺术品和字画等元素来装饰墙面,并加入了一些仿古的壁纸和木雕等元素,使整个空间更显古朴和典雅。
五、总结通过以上的设计,该案例成功地打造了一个充满东方韵味的家居环境。
中式装修风格不仅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还能够给人带来温馨舒适的感觉。
中式家具摆放规则
中式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在摆放上也有
一定的规则和要求。
以下是中式家具摆放的一些规则和建议:
1. 方位选择:根据传统风水理念,中式家具应该面朝南方摆放,以获得最好的
气场和光线。
如果无法朝南放置,可以考虑朝东或朝西进行摆放。
2. 墙壁位置:中式家具是以墙壁为依靠的,因此尽量将家具靠墙放置,以确保
稳固和平衡感。
同时,家具与墙壁之间应留有一定距离,以便家具与背景相衬。
3. 主位安排:在客厅或餐厅中,高贵的主位应该放置在最为尊贵的位置。
例如,餐桌应该放在房间的正中心,沙发或座椅应该面向房间的重要门窗位置。
4. 家具布局:中式家具注重平衡和对称感。
在布置客厅或餐厅时,应尽量保持
家具的对称。
例如,可以在沙发两侧放置相同风格的边桌,或者在餐桌两侧放置相同的椅子。
5. 色彩搭配:中式家具以深色为主,如红木、紫檀等。
在搭配中式家具时,要
注意与家具的颜色相呼应,尽量选择相近的色调,避免色彩冲突。
6. 配饰选择:中式家具的摆放通常会搭配一些传统的配饰,如中国画、字画、
青花瓷等。
这些配饰应该适量搭配,不要过于拥挤,以保持整体的美感和自然流畅。
总之,中式家具摆放需要考虑方位、墙壁位置、主位安排、家具布局、色彩搭
配和配饰选择等因素。
遵循这些规则和建议,可以更好地展现出中式家具的魅力和独特性。
对于喜欢中式文化的人来说,这些规则也是传承和表达文化的一种方式。
中国地域特色建筑与陈设1、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此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是在立柱上架梁,梁上又抬梁,所以称为“抬梁式”。
宫殿、坛庙、寺院等大型建筑物中常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穿斗式是用穿枋把一排排的柱子穿连起来成为排架,然后用枋、檩斗接而成,故称作穿斗式。
多用于民居和较小的建筑物。
井干式是用木材交叉堆叠而成的,因其所围成的空间似井而得名。
这种结构比较原始简单,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外已很少使用。
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屋顶重量由木构架来承担,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
由于墙壁不承重,这种结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
其次,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
“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
2、中国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就是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
就单体建筑而言,以长方形平面最为普遍。
此外,还有圆形、正方形、十字形等几何形状平面。
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以庭院为单元,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借助于建筑群体的有机组合和烘托,使主体建筑显得格外宏伟壮丽。
民居及风景园林则采用了“因天时,就地利”的灵活布局方式。
3、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卷棚等形式。
庑殿项也好,歇山顶也好,都是大屋顶,显得稳重协调。
屋顶中直线和曲线巧妙地组合,形成向上微翘的飞檐,不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家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家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在西方设计界流传着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
”中式风格的魅力可见一斑。
虽然如今都市年轻人更习惯穿西装、喝洋酒、看《老友记(Friends) 》练习英文听力,但只要你是中国人,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存在难度,关键是你心到了没有。
1 、中式空间一件旗袍,有人穿上就显雍容华贵,有人穿着也显端庄清雅,同样有人穿了会俗相毕露,这其实就是中式风格最迷人,也是最难把握的魅力,其考量的是一种内在的、隐含的气质。
对于家居而言,如果可能的话,地道的中式风格,是从空间型制开始的。
正因为建筑的围合是一种艺术,所以我们在大房子和小房子里的感觉是不同的。
中国式样的建筑空间,一种是宫殿,例如故宫。
第二种是民居,第三种是园林。
传统的中式民居,是围合院落式布局,一般包含厅堂、卧房、书房三个主要区域。
整体上有礼制的特点,在功能上更存宜人之处,房子的长、宽、高处于怎样的比例上,才能实现冬暖夏凉?陈家祠就给了答案。
此外由五行八卦演发的阴阳平衡、气场圆通,都是中式空间的特色,所以有专家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优点很符合当今“生态环保、节省能源”的世界思潮。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主任张绮曼就指出,古代中国人在大自然中选择住所时有“相其阴阳,观其流泉”之说,就是在选宅地时注意选择有太阳、流水以及空气流动之处所,即民间风水学说的“山水聚会,芷风得水”之处。
在分析徽商“发财”思想在建筑造型和室内选料等方面的反映,她讲到:“为了防盗与聚财,外墙很少开窗,采光、通风全靠天井,设天井也图“财不外流”的吉利。
晴时太阳光自天井泻入堂前,称为“洒金”,雨时雨水落入,称为“流银”,四面屋顶均向天井倾斜,四面雨水流入堂前时又称为“四水归堂”。
中国人认为“水”就是“财”,按照“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风俗,有“四面财源滚滚流入”之意。
除了体量的把握,中式空间气质的凸显还体现在布局的方法上。
据史料记载,晚年的隋炀帝,就感叹壮丽的宫殿虽好,但曲房小室更舒适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