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实例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679.40 KB
- 文档页数:2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
内容
1、节能设计原则
(1)选择能源节约的建筑材料,能够有效地传输热量、保持室内温
度恒定,以及具有良好的声学和空气隔热性能,减少能源对外放热的程度;
(2)采用有效的太阳能利用方案,采用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等替
代传统能源,以减少能源消耗;
(3)采用节能建筑设计,选择合适的布局,使建筑的结构、窗户、
墙体等元素共同造就一个节能的整体,同时注重室内舒适度,通过适当的
室内温度和空气流通量调节室内环境;
(4)节能设备的使用,通过安装节能设备,如节能空调、节能型电器、低热散失系统、热泵、光伏等,以及采用低温回热系统,有效节省能源。
2、节能窗户的优势
节能窗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窗户表面具有很好的一次内反射抵抗能力,能够有效抵抗辐射热,有效地阻挡热量流失,使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更加稳定;
(2)窗户表面采用特殊的材料,可以把太阳辐射的光能转换为可见
光线,使建筑内更明亮,节省电力;。
浅议民用建筑中的节能设计摘要:对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建筑节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民用建筑中更要注重建筑节能的设计。
本文在民用建筑中的几个方面来阐述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居住环境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和资源紧张,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人们都在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努力,环保节能的概念已经逐渐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在推行在节能环保上,建筑行业应该首当其冲,把其理念融入在建筑节能设计中,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轻温室效应、减少大气污染、改善人的居住环境。
民用建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住宅建筑节能设计更成为一项政策性、经济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现在就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谈谈民用建筑中的节能设计。
一、墙体设计我国建筑行业一般都采用的是实心黏土砖作为墙体材料,保温要求主要是用增加砌筑厚度来满足,这对于能源和土地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此,在节能的前提下,对于复合墙体和空心砖墙技术要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绝热材料主要有矿棉、岩棉、聚苯乙烯、玻璃棉、膨胀珍珠岩、加气混凝土等。
(一)各种体系均有其优缺点,目前对于住宅我们常采用的为聚苯板外墙外保温及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保温层。
1、采用b1级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为保温材料,以玻纤网为加强层,以胶料和水泥混合为胶黏剂,以纯丙烯酸弹性涂料为两层,外突防污染罩面组成,具有良好的粘接、装饰、防水性能、施工简便、灵活。
2、无水泥基聚苯板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以阻燃型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为保温材料,以粘接或粘钉结合的方式固定在外墙上,以无水泥高弹性纤维增强抹灰胶复合高强度纤维网格布为增强防护面层,以抗开裂,抗撞击性能好的厚质涂料,专用柔性面砖等材料为饰面层构成的外墙外保温系统。
防护面层具有较高的抗开裂性、抗冲击性、耐候性和低吸水率等特点。
(二)目前复合墙有三种做法:1、内保温,将绝热材料复合在外墙内侧。
目前,此方法应用较广泛,其施工简易;2、中间保温,就是指在外墙和内墙中间设绝热材料,从而取得良好的保温性,但是,为了避免内部空气对流,必须填充密实;3、外保温,在承重墙外侧复合绝热材料,此方法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居住也比较舒适,但是必须保证这些保温材料要能够承受得住日晒雨淋和冰冻的侵袭。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结构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建筑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之一,因此,实施节能措施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建筑使用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中,结构设计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下面将介绍一些可行的节能技术措施。
第一,合理选择结构体系。
不同的结构体系对于建筑的能源消耗影响巨大。
例如,使用轻钢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轻量化结构可以降低建筑物整体质量,减小了地基荷载,减少了施工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施工速度。
此外,适当采用大跨度结构和空间网壳结构也有助于减少建筑的能耗。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具体场地和需求,选择适合的结构体系。
第二,提高结构的保温性能。
结构的保温性能对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加强结构的隔热,可减少建筑物在冷热季节内因传热引起的能耗。
例如,在结构中加入保温材料,如外墙外保温板、屋面保温材料等,可以有效减少热传递,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此外,适当使用保温窗、隔热门等也是提高建筑保温性能的有效手段。
第三,优化结构的通风设计。
通风是建筑能量消耗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室外新鲜空气,减少对空调的依赖。
例如,在结构设计中,可增加自然通风设备,如风口、空调附属设施等。
此外,建筑结构中加入通风井、通风塔等也有助于提高建筑的通风效果。
对于高层建筑,可以采用屋顶风力发电、立面曲线设计等手段,利用风能进行通风。
第四,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
结构材料的使用量直接影响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结构材料的使用,同时提高材料的效果。
例如,适当采用轻质、高强度的材料,如钢材、轻质砖等,以减少结构材料的用量。
此外,可使用新型环保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以提高结构材料的使用效果。
第五,合理利用结构的太阳能和地热能。
太阳能和地热能是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能源。
在结构设计中,可以合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以减少建筑的能耗。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1. 节能概述在当今社会,节能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也成为各个行业追求的目标。
在建筑行业中,节能更是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意义。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对于建筑节能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现行的节能技术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中,对于现行的节能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设计的理念、建筑设备的使用等多个方面。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节能专篇—建筑》对于建筑外墙、屋面、窗户、保温材料等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在建筑设计的理念方面,强调了被动式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多种节能设计方案;在建筑设备的使用方面,针对采暖、通风、空调等设备提出了一系列的节能措施。
3. 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节能领域将会继续发展壮大,建筑节能也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核心。
《节能专篇—建筑》预见了未来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筑节能的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清洁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等都是未来建筑节能领域的发展方向。
4. 我的观点和理解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节能专篇—建筑》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和深入。
我个人认为,建筑节能是一个需要长期投入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只有不断地研究创新、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才能够真正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建筑节能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更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配合。
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人都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5. 总结回顾通过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我们不仅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更新的节能技术,不断地推广应用这些技术,让建筑节能成为现实,为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积极的贡献。
通过深入研究,《节能专篇—建筑》对于建筑节能工作提出了全面的技术要求,对于未来的建筑节能工作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分析【摘要】目前,能源已逐步枯竭,人类对自然资源日益破坏,环境越来越恶化,本文从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人手,对住宅建筑设计各阶段如何进行节能设计进行探讨,目的是如何通过合理选用设计方法,应用正确的居住建筑节能技术,达到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
希望能给建筑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节能;夏热冬暖;设计1.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夏热冬暖地区炎热潮湿,夏季闷热,气温较高,持续时间长达4~5 个月,太阳辐射强度大,最热月份室内气温高达32℃左右,特别是在顶层及西晒房间显得十分闷热难受,室内热环境质量普遍较差。
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技术为适应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必然要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空间形态。
为此,节能建筑通常要有“穿堂风”、穿“隔热服”、戴“遮阳帽”,建筑节能设计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
2.1居住区的总体规划在夏热冬暖地区,为舒缓夏季酷热的气温,居住区在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夏季主导风向进行建筑小区的规划,采用合理的布局、间距和适当的架空层以有利于小区的自然通风降温;并宜在小区规划用地范围内,采取合理种植乔木、适当布置一定的水域面积、设置凉亭、廊道等遮阳措施,以改善建筑周围的热环境。
小区内的硬地面宜为透水面层(如透水性锁扣砖铺砌的行车道、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透水性差的面层(如水泥或沥青行车道路、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的面积不宜占过大比例。
2.2建筑的平面布置为了保证一套住房内不同方位的房间之间有流畅的气流,建筑的平面布置宜结合外门窗洞口位置、房门、通道等组织好穿堂风。
房间内部与可开启窗口相对应位置宜有可以用来形成穿堂风的通道,如通过房门、门亮子、内墙可开启窗、走廊、楼梯间可开启外窗、卫生间可开启外窗、厨房可开启外窗等形成房间穿堂风的通道,通风通道上的最小通风面积不宜过小,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空气流通,风道两端还可以设置篷、阳台、百叶遮阳板或外廊以起到导风、遮雨、遮阳作用。
2007年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节能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民用建筑领域,设计技术措施的节能已经成为一种必要和重要的要求。
2007年,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被发布,旨在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并提高建筑的舒适性。
该专篇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节能的设计技术措施。
1.建筑外围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通过合理选择墙体、屋面、地面和窗户等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减少室内外温度差异,降低空调和供暖系统的能耗。
此外,采用透明保温材料,如聚碳酸酯板、双层中空玻璃等,可以实现在保温的同时保持室内光照充足,减少照明能耗。
2.建筑供暖与通风系统的节能设计:通过合理布置供暖与通风设备,优化供热和通风管道的设计,提高系统的传热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此外,采用热回收技术,将室内排出的热能回收利用,可以有效降低采暖负荷和热能损失。
3.采光与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通过合理布局建筑窗户和采光天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照,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时间和能耗。
另外,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照明设备,如LED灯具,降低照明能耗并延长使用寿命。
4.水源与排水系统的节能设计:通过合理利用雨水、地下水和回收水资源,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
此外,采用低流量水龙头、节水冲洗器等设备,减少用水量;采用灰水再利用系统,将洗澡、洗衣水等再利用于冲厕和浇灌等用途,降低排水能耗。
5.建筑设备管理与控制系统的节能设计:通过引入智能建筑设备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设备,实现对建筑设备的智能控制与管理,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总体来说,2007年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提出了一系列的设计技术措施,旨在通过优化建筑的外围围护结构、供暖与通风系统、采光与照明系统、水源与排水系统以及设备管理与控制系统,实现民用建筑的节能目标。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环境适应性。
对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的讨论分析摘要: 本文多面的阐述了建筑节能的优点和重要性,并根据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深层分析了采用何种措施用以实现民用建筑节能的目的,并展望了节能建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民用建筑节能方法发展方向作者:王一锋所在单位:杭州九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一、前言随着世界高科技与快速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在我国加入世贸,各行各业不断改革、创新的同时,其中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收入和社会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也面临新的挑战。
社会经济和建筑业的发展伴随着能源消耗的增长和生存环境的恶化。
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提高以及节能与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能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愈来愈激烈。
建筑物作为一种最大的耐久产品,一旦建成就很难改造,建筑物的寿命一般在30~80年,建筑物的节能改造难度十分大,对于我国广大地区的建筑节能不只是依靠墙体保温等补救措施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从建筑设计开始就考虑建筑节能问题。
笔者作为一名建筑设计人员,累积了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夏热冬暖地区的节能建筑设计有以下几点体会,可供同行们共同探讨与交流。
我国的夏热冬暖地区主要包括广东大部、广西大部、福建南部等地区。
这些地区也是中国建筑与住宅产业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建筑能耗最多的地区之一。
因此,开展对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的节能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民用建筑的能耗构成解析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和空调暖通设计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舒适环境的前提下,将空调和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以广东为例,广东处于夏热冬暖地区南区,常年平均温度较高,夏季太阳总辐射热量大,一年中日平均温度2 5 ℃以上的天数为1 6 4 天。
冬季气候暖和,最冷月平均温度均在1 0 ℃以上。
根据《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南区的建筑节能设计应考虑夏季空调,可不考虑冬季采暖。
因此广东地区住宅建筑节能的重点是夏季防热及空调降温。
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技术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技术,现在都说“绿色建筑”,其实说白了就是让房子“聪明”一些,省点儿能源,别浪费。
你想啊,咱们每天都要用电、用水、用暖气,做饭、洗澡、空调,样样都离不开能源。
可你想过没有,这些能源浪费掉多少?你看那些刚建好的高楼大厦,外面高大上,里面呢?屋里一开空调,窗子没关,热气全都跑出去,冷气白白浪费了。
那可不是小钱啊。
所以,节能设计技术就是要在建筑设计的时候,从源头上想着怎么省,怎么不浪费。
比如说,建筑的保温性能。
这一点可得好好琢磨。
就拿窗户来说吧,你看那种普通的窗户,不隔热,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又冷得像冰窖。
要是设计得好,窗户一换,空调和暖气的使用量就能减少一半,简直能省出个小钱袋。
现在啊,越来越多的建筑开始用双层玻璃,玻璃和玻璃之间有一层空气层,那个空气层就像是一个天然的保温层,既能隔热又能隔音。
你想,夏天太阳一晒,外面热死了,屋里却像是春天一样凉快。
冬天呢,外面冷风呼啸,屋里依然温暖如春,真的是越住越舒服。
再说了,墙体的隔热性也很重要。
很多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都会考虑外墙的材料,选些高效节能的保温材料。
那些普通的砖墙,隔热效果差,热量一下就跑出去,或者冷空气轻轻松松溜进来。
但是你要是用点儿好的保温材料,像泡沫混凝土、聚苯乙烯板什么的,效果就差得多了。
房子外面一层保护,里面温度一稳定,省下来的能源,简直比啥都值钱。
再有呢,咱们得说说太阳能利用。
你别看太阳老是高高挂在天上,咱们要是巧妙利用它,可是个大宝藏。
比如在屋顶装上太阳能电池板,白天太阳照得那么好,转化成电,晚上不就可以用吗?而且太阳能热水器也是节能的好帮手,冬天可以直接用太阳热水洗澡,水都热乎乎的,根本不用花一分钱。
咱们生活中,用太阳能的建筑越来越多,完全可以做到白天充电,晚上放电,节省能源还环保,简直是一箭双雕。
你知道吗?还可以通过一些智能设备来达到节能的效果。
什么智能空调、智能照明、智能窗帘,这些都不是遥不可及的技术。
5151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实例分析梁晓韵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快速,我国既有建筑及每年新建建筑量巨大,加上我国为人口大国,建筑能耗大于全国总能耗的25%,增长速度远高于能源生产。
鉴于建筑用能的严重浪费,抓紧建筑节能工作成为国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个关于建筑节能的标准、规范及条例。
本文将结合广东地区建筑节能设计实例分析,说明如何使用既有建筑技术、材料和方法满足建筑节能规定指标。
[关键词]建筑节能 围护结构 常规性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发展迅猛,建筑能耗问题也相应产生。
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份关于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文件及规范,如:于200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于2008年8月由国务院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
这些条例与规范的颁布无不体现国家对建筑节能的重视力度,可见,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流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然而,尽管“低碳”与“绿色”已成为当下的流行词汇了,在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工程设计中,大多仍为常规性建筑,这些项目通常造价有限,以致不能使用先进的生态设备及技术。
此时,为了能满足国家强制的节能规范,需在建筑的功能空间及围护结构的选择上作一定的考量。
以下,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分析如何使用既有建筑技术、材料和方法来满足建筑节能条例。
工程实例一: 珠江太阳城广场商业中心1、项目情况:珠江太阳城广场商业中心坐落在广州市珠江新城东部中心北段,东临平川路,西临马场路,是一座集商业、娱乐、特色服务、绿色广场于一体的综合商业设施。
规模:用地约34776 m2,总建筑面积144685 m2。
该工程的设计理念是想要把“娱乐”渗透到“购物”中,“健康绿色”引入“商业”。
于是,设计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希望营造的商业氛围和设计理念所带来的效果。
2、出现的问题:“理念”造成建筑能耗过高,不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由于广州地处夏热冬暖的气候带,且夏季在一年中时间相对较长,采用这样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会造成该建筑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耗能过高。
尽管采用了6+0.76+6钢化夹胶Low-e玻璃(遮蔽系数:0.61,可见光投射比:0.52)的设计,但经过对建筑进行节能验算后发现,其建筑能耗不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3、解决方法:(1)利用平面布局中的有利空间通过对图纸进行深入分析后,我发现,在玻璃幕墙与商铺之间,有不少宽度为500~700mm的幕墙检修通道,有些甚至贯穿两层楼(附图1)。
这些其实可以成为非常优良的隔热层,于是经与空调暖通专业商量,在这些检修通道设置一定的排风口,使这些检修通道的空气流动加快,达到迅速散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自然的隔热通风带。
在不增加工程造价,不破坏立面设计的情况下达到节能的目的。
(2)从材料的性能研究和改进入手,提高其节能效果玻璃方面:附加能提高综合遮阳能力的新型做法通过对玻璃厂家咨询,了解到一种合适的玻璃做法――双层印丝(或者彩釉)系统。
这是一种将无机丝网(色釉)印制在玻璃表面,再进行烧结处理,使其永久印于玻璃表面的一种做法。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能加大玻璃的遮蔽系数,而对可见光投射影响又不会太大。
经过附加的双层印丝系统的Low-e玻璃(钢化夹胶6+0.76+6),其遮蔽系数由原来的0.61降低到0.54,可见光投射比仍能到达0.5(高透)。
也就是说,采用此系统的幕墙设计,能达到较高的遮阳效果,亦即对能耗的节约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墙体方面:改用隔热更优良的复合墙材该工程原设计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厚度190,密度700,导热系数λ为0.25 W/(m2·K) ),后经甲方同意,将其修改为复合墙板(厚度120,密度750~800,导热系数λ为0.19 W/(m2·K) ),在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复合墙板的导热系数从原来的0.25降为0.19,即其隔热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4、调整后的效果:能耗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经过以上的节能设计调整后,再对模型进行验算,其结果令人满意:整体能耗有所降低,不仅满足权衡验算的能耗要求,其节能率能达到56%的理论值。
工程实例二: 广州亚运运动员村住宅节能(一区)1、项目情况:广州亚运运动员村位于番禺南沙区,是为广州2010年亚运兴建的重点项目。
本人负责节能设计的“运动员村一区”总建筑面积:121306 m2 ,共有10栋住宅,分别为地上14层和12层,地下一层(附图2)。
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对于建筑节能的政策,在项目之初,负责该项目总指挥的重点工程办公室就出台了《广州亚运城住宅节能设计标准》。
2、面对的问题:标准高于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上难度加大。
《广州亚运城住宅节能设计标准》中对各个指标甚至连一些构造的做法都有较细致和明确的规定,有些规定甚至还高于国家标准,同时也比平时习惯采用的广东标准细则更严格。
因此,既要保证能满足亚运标准的同时,又要严格遵循构造的合理性与实操性,令设附图15252计的难度都高于以往的住宅设计。
3、解决思路:(1)提前介入设计,使布局更“节约能耗”《广州亚运城住宅节能设计标准》中对于“穿堂风”亦纳入节约能耗的计算范围,在节能率中占5%的作用。
节能设计的提前介入,能指引平面布局考虑空气对流的设计,以及门窗“可开启面积”这一重要指标也能得到保障。
(2)材料的选择与构造的合理性玻璃方面:高透热反射镀膜玻璃为了达到门窗综合遮阳系数不大于0.6的硬性规定,玻璃只能采用热反射镀膜玻璃,而在该种玻璃的遮蔽系数区间0.58~0.65之间,理论上采用越低值,遮阳效果较好。
但由于可见光透射比与遮蔽系数二者是两相互补关系,故此时必须考虑建筑使用功能的合理性,即可见光透射不能太低(室内不能太暗)。
于是选取了高透热反射镀膜玻璃(遮蔽系数:0.62,可见光投射比:0.51)。
使设计既满足节能要求,使用又合理。
墙体保温: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运用和施工可行性通过初验算,理论上,墙体的保温砂浆只需要用在外墙的热桥(剪力墙、梁)部分,墙体的隔热性能就已满足标准要求。
但鉴于施工的可操作性,必须连同砌体同时使用该保温砂浆。
但若如此操作,会导致墙体蓄热能力过强,反而加大了能耗。
后经反复的调试保温砂浆的厚度,使其对墙体蓄热能力的影响出于一个最有利的数值,但又不能忽略施工可操作性。
经过多次调整,最后保温砂浆厚度取值20mm,墙体隔热性能达到最优化。
4、调整后的效果:满足《广州亚运城住宅节能设计标准》对模型进行验算的结果:通过规定性指标。
再进行能耗验算,节能率达到65%以上的理论值(若按平时标准,一般住宅节能率约为55%)。
结语:从上文不难看出,该两个项目都没有使用复杂难懂的生态技术设备或超出常规的尖端科技材料,使用的仅仅为既有的建筑技术和对空间功能的布局手段来满足节能的指标要求。
当然,该指标要求仅针对于建筑围护结构的情况,事实上,一座建筑的节能与否还与其使用的设备及周围的景观绿化环境、区域的整体布局等多重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的使用又偏偏不能通过国家强制性手段来规定,而是要靠设计者及业主方主动地进行该方向的设计与思考。
因此,作为一个设计者,我们不应满足于建筑围护结构的用材节能这个单一的方面,应该进行多方位思考,努力探索一条通过常规手法也能满足“绿色”建筑的道路。
附图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探讨郑日男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北京 100089摘 要:根据笔者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工作经验,结合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通过具体的设计分析,对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设计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与分析,指出了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概念设计;结构设计1.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增大,人口不断增加,使得城市住房建设用地高度紧张,以及人民对生活质量的高标准的追求,新建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就必然给结构工程们对高层建筑的设计也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和更高的挑战。
如何设计出舒适、安全、经济、美观,同时又要符合人们精神生活要求的建筑。
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是结构设计师们必须要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掌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正确处理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每个结构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结构设计经验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以供结构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2.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金融街B座综合楼楼工程。
金融街世纪中心项目位于南昌市赣江西岸红谷滩新区,南昌市中央商务区。
地块东临丰合中大街,北邻红谷四路,西临丰谷一路,南临城市绿化带。
本工程地下为2层,地上为19层,结构房屋高度为89.50m,另有1层局部突出屋面。
地下一层主要为各类设备用房、库房和汽车库,地下二层主要为汽车库,其中部分为人防。
裙房首层部分为银行营业大厅与柜台办公区,裙房二层部分为票据外汇业务区、银行用计算机房和档案室;裙房三层为多功能厅和职工之家,裙房屋顶设空中花园。
主楼部位首层为办公入口大堂,上为两层高共享空间,三层为会议与物业办公用房区域。
四层为员工餐厅。
标准层为办公、会议室。
3. 设计分析1. 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勘察期间实测该层稳定水位埋深3.33~8.50m,稳定水位标高14.17~14.44m。
按Ⅱ类环境、A类水考虑,场地孔隙潜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粉质粘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抗浮、防渗的设防水位标高按设计场地整平标高21.00m考虑。
2.地基基础方案本工程基底标高在-11.10m~-12.20m,基础持力层为细砂层和粗砂层,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150 kPa和200 kPa,可以满足裙房及纯地下室部分地基承载力需要;不能满足高层部分地基承载力要求。
因此,裙房及纯地下室部分采用天然地基,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
高层部分基础采用桩筏基础。
基桩采用钻孔灌注桩。
由于本工程抗浮设防水位很高,经验算需采取抗浮措施。
拟设置抗拔桩作为抗浮措施。
3.抗侧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