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76浅谈高等数学的教学方法王小敏( 西安工业大学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2 )【摘 要】高等数学是高等院校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由于高等数学课有很强的逻辑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
本文从分析高等数学教育教学现状,提出了如何改革高等数学教育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也发展迅猛,规模迅速扩大。
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应用性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渗透到了各个学科和领域,也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
数学教育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和能力为宗旨的教育转变,在这种转变下,如何创新高等数学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高等数学教学现状:首先教学课时相对不足。
大部分高校把教学重点基本都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很大程度上压缩了基础理论课的课时,没有考虑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要性!其次教学方式落后。
现行教材偏重逻辑性,理论联系实际比较少,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通过机械练习掌握一些固定题型的解法。
而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学习的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探讨1.课前预习导向式由于高等数这门课理论性逻辑性强,课前预习对于学生学习这门课来说很重要。
课前预习导向式教学就是老师在讲授下一部分内容前给出其中的要点和注意点,让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新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勾画出其中的难点及重点,了解新旧知识的相互联系及新内容存在的问题。
以便老师在授课时有重点的进行听讲,这种教学方式既培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学习热情,同时也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2.互动式教学法传统的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前教,学生在下面学,师生互动性不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充当了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要提高独立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质量,就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程度和能力有清醒地认识,因材施教,适当降低教学要求,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对学生的一些错误的学习方法加以纠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标签:独立学院;教学方法高等數学是大学课程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不仅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独立学院的教学资源一般依托母体高校,由于学生层次之间的差别,直接照搬母体高校的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合理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适当的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独立学院高等数学的教学。
1根据专业要求,选取合适的教材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上,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着力于让学生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应用高等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选取教材时要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原则,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
目前出版的高等数学教材种类繁多,有理工类、经管类、建工类、信息类、机电类、林业类,医学类高等数学等,但普遍偏重理论,与专业衔接的还不够紧密。
在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教学方法与教材的研究。
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差异补充相关资料,突出数学的应用,突出”用数学”能力的培养,重视将数学的抽象理论与专业问题结合起来。
高等数学本来就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但如果能把高等数学融入专业课内容中,让学生觉得能够学以致用,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有裨益。
2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独立学院的学生中不乏数学功底相当好的,但普遍来讲,他们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自觉性不强,有的甚至对数学有厌恶感、恐惧感;其二是掌握知识的能力较差。
既然独立学院的学生倾向于解决实际问题,因而对理论的教学可以降低要求。
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在国内的高校中,高等数学教学作为必要课程,其学习过程却存在较大的难度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高校人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以高校教学中高等数学教学为例,通过对高等数学的简介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阐述在高数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数教学的水平提高。
【关键词】国内高校;高等数学;科技教学
在国内的高校教育中,其教育模式的大众化发展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不仅使得国内人均教育水平得到提高,更能够有利的促进国内人力资源的发展水平,由此提高我国的综合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
在高校教育中,高等数学教育模式作为锻炼人们思维方式的有效方法,在其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提高高数教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各高校面临的同一问题。
一、对于高等数学的简介
在国内各普通高校中,高数教学都是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通过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在基础上掌握高数概念及微积分和级数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更在抽象思维上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事物的感官能力和对于具有一定逻辑事物的逻辑性推理能力。
为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奠定基础的数学基础。
在国内各高校的教育过程中,对于人才综合质量的培养完全凭借高校内拥有的教学基础力量及教学质量,在这之中,高等数学的及
教学质量便是主要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的经济体制结构也得到了具有战略性的调整,因此,对于社会各方面的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校中,只有加强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水平,才能有效的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水平。
在传统的教学授课中,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老师讲,学生记,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课堂内教授内容显得枯燥乏味。
课后由学生进行自发性的复习,但由于高校学生在多数情况下自制力不强,这样就容易造成学习效果不能达到其预期的目的。
为此,各高校学院内为改变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使高等数学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二、高等数学的地位
根据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发给参加第九届数学教育国际会议代表
的贺电,“世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想前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立在数学的原理之上的,数学理论创造了新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由此可见数学的应用已经涉及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而对于数学中定理的推理的过程,更是为人类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精神文化领域。
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核心,其应用更是遍及自然科学中和社会科学中。
在科技领域中,数学作为个门学科的学习基础和应用工具,数学在国家的
自然科学、建筑工程技术,国家国防安全、国民发展经济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其自身存在的无法估量的技术价值和人文价值更是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在实现全民化的数学教育中,高校将高数作为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掌握歌学科能力的基础课堂,为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采用教学互动式
在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模式都是教师进行单方面的讲授,在此课堂过程的进行中,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阶段,且由于高数教育本身存在的较强的逻辑性,更使得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课程中一旦遇到其逻辑较为严谨的定理,若不能进行完全讲解,学生根本不能领会及实现真正的掌握,这样便容易造成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出现走神甚至易疲劳等情况,而由此带来的恶性效果即是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质量并产生教学效果质量差的现象。
因此只有灵活的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完全融入到教学当中,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式学习,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使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知识。
例如,在进行高数课程空间解析几个简介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研究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初步的逻辑思维,根据一般的几何方程式通过研究得出任何一种
曲面具备什么样的性质能力。
而学生在次过程中都会进行基础的知识复习及对于新知识进行的主动地深入探究。
因此,实现课堂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将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深层次的提高。
2.将新型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板书教学进行有机结合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方式多采用板书教学,此种教学方式具有形象性、随意性、交互性较强、个性化教学突出等优势,而对于新型多媒体教学其还能够对于所授知识在短时间内进行生动、灵活及多样性的教学,如此两种教学方式能过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巩固学生知识,开发学生的思维模式,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高数课程中的定理推倒及讲解时,对于其中的相对难度较大的例题及课程侧重点时,易采用板书方式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回顾还能有效的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以进行连贯的思考,这样便实现了对于旧知识的巩固和深化,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在高数课堂进行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课件进行定理、定义的演示及高数教材中相关的资料背景介绍,添加历史典故或许更能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高数教学知识传授更加直观易懂,达到最好的高数教学意义。
3.合理的利用启发与总结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数教学本身具有的特征造成其教学内
容相对枯燥,因此为实现较好的教学质量,在高数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对高数定理进行死记硬背,对于高数习题进行实例的生搬硬套,对于高数基础的盲目性接受。
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高数定义,在习题的联系中学会举一反三,不盲目的接受基础定理知识,做到真正理解掌握其内涵意义。
例如,在高数的求整体量对于部分性具有可知性,并且与某个有界的函数取值有关是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引导让学生借助微元法思维模式来进行定积分的求解过程,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运转频率及锻炼其能够自觉的将知识进行规律的分类整理,这样便有利于实现知识的掌握,并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将其进行归类、剖析、对比、将抽象事物统一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高等数学的教授,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即掌握学生学习兴趣,将高数教学与学生兴趣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深层次的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同时加上教师的规范性方式的指导,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创新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率,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孔凡清.改革教学方法.提高“离散数学”的教学质量[j].中国电力教育,2009(05).
[2] 梁存利.提高经管类“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j].中国电力教育,2009(19).
[3] 宋彦琦,张晓宁.高校文科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探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
[4] 陈华.新时期对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9(14).
[5] 赵文燕.数学思想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4).
[6] 陆志军.对如何提高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
[7] 张利兵.大学数学研究性教学模式实施初探——以柯西不等式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8] 赵文燕.数学思想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