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班会
- 格式:pptx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27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不良现象逐渐暴露出来,如涉黄、涉恶等违法犯罪行为。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我校决定开展“扫黄除恶”主题班会。
以下是本次班会的详细记录。
二、班会时间2023年3月15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参会人员班主任、全体同学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发言班主任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她指出,扫黄除恶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希望通过本次班会,让同学们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共同抵制不良风气。
2. 主题讲座邀请法制副校长为同学们进行主题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1)扫黄除恶的定义和背景法制副校长详细介绍了扫黄除恶的定义,以及我国近年来在打击涉黄、涉恶违法犯罪方面取得的成果。
他指出,扫黄除恶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涉黄、涉恶违法犯罪的危害法制副校长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涉黄、涉恶违法犯罪的危害。
他强调,这些违法犯罪行为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还会破坏社会风气,损害社会和谐。
(3)如何识别和防范涉黄、涉恶违法犯罪法制副校长从多个方面讲解了如何识别和防范涉黄、涉恶违法犯罪,包括:- 注意网络信息来源,不轻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参与涉黄、涉恶活动;- 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涉黄、涉恶违法犯罪线索。
3. 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了在学习生活中如何抵制不良风气,做到遵纪守法的心得体会。
他们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4. 班级讨论班主任组织同学们进行班级讨论,讨论主题为“如何从自身做起,抵制涉黄、涉恶违法犯罪”。
同学们积极参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下是一些讨论要点:- 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抵制不良风气;- 勇于举报违法犯罪线索,为打击涉黄、涉恶违法犯罪贡献力量;- 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扫黄打非班会4篇扫黄打非班会第1篇什么是扫黄打非?"扫黄"指清理黄色书刊、黄色音像制品及歌舞娱乐场所、服务行业的色情服务,就是指扫除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危害人们身心健康、污染社会文化环境的文化垃圾。
"打非"是指打击非法出版物,即打击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破坏社会安定、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民族分裂的出版物,侵权盗版出版物以及其他非法出版物。
扫黄打非是文化市场管理的一个专业术语,是一项执法活动。
为进一步净化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对“黄”、“非”的鉴别能力,使其能自觉抵制色情、暴力、非法出版物的精神侵蚀,创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文化教育环境。
对扫黄打非我们能做些什么?step1:保护个人信息、远离不良信息step2:预防网络诈骗、远离各类文化垃圾step3:尊重知识产权、抵制各类各种形式违禁、非法、盗版出版物。
此次主题班会的召开,给同学们纯真的心灵注下了预防针,防范于未然,达到抵御不良影响的效果,也为学校创建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打下基础,使校园充满阳光和正能量,营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
扫黄打非班会第2篇教学目标:加大了宣传力度,净化了校园环境,营造了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
教学重点:教学生辨别这些盗版用书的基本特点,认识盗版的危害,以防上当受骗。
鼓励学生抵制购买盗版用书,对不法商贩进行举报。
教学过程:一、全面检查,认真清理为防止有害的出版物、有害卡通画册和淫秽“口袋书”等对青少年学生的侵蚀。
让学生认清不良图书的危害,要远离不良读物。
对学生用书及教师用书进行认真检查,全面清理。
对学生自已购买的图书进行仔细检查,发现有错印,漏印、字迹不清等现象及时清理,并且要求班主任教学生辨别这些盗版用书的基本特点,认识盗版的危害,以防上当受骗。
鼓励学生抵制购买盗版用书,对不法商贩进行举报。
把减负工作和扫黄打非结合起来,给学生订教辅资料。
在检查中,特别细查了是否有教师私自给学生征订教辅材料,告诫全体教师要自律,否则一经查实学校将会严肃处理。
扫黄打非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扫黄打非”的含义和重要性。
2. 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扫黄打非”的定义和背景2. 不良信息的危害和识别方法3. 自我保护技巧和法律知识4. 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扫黄打非”的定义、背景和危害。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识别不良信息。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自我保护,分享心得体会。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扫黄打非”的含义和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不良信息的危害和识别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识别不良信息。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自我保护,分享心得体会。
5. 角色扮演: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实践能力。
6.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心得体会。
3.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有关部门的“扫黄打非”成果展览,加深对“扫黄打非”工作的了解。
2. 开展“扫黄打非”主题的黑板报比赛,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设计版面,进一步宣传“扫黄打非”。
3. 举办“扫黄打非”主题的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扫黄打非”的认识和体会。
七、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包含图文并茂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扫黄打非”的相关知识。
2. 视频资料:选取一些与“扫黄打非”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
3.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的“扫黄打非”教育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不良信息、淫秽色情出版物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了社会风气。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法制意识,增强抵制不良信息的自觉性,我校决定开展“扫黄打非”主题班会活动。
二、班会时间2023年4月15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班会主持班主任:张老师五、参会人员全校师生六、班会内容1. 主题宣讲(1)张老师首先对“扫黄打非”的概念进行了解释,指出“扫黄”是指打击淫秽色情出版物、信息等,而“打非”是指打击非法出版物、信息等。
强调了“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张老师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网络不良信息、淫秽色情出版物等对青少年的危害,如影响身心健康、价值观扭曲、学习生活受影响等。
2. 互动环节(1)同学们围绕“如何抵制不良信息”展开讨论,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不良信息;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别真伪信息;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丰富课余生活;④向家长、老师反映不良信息,共同抵制;⑤利用网络举报平台,举报不良信息。
(2)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不良信息,以及如何应对的经历,互相学习、借鉴。
3. 专家讲座(1)邀请法制副校长进行专题讲座,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扫黄打非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同学们对“扫黄打非”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法制副校长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教育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远离违法犯罪。
4. 班级承诺(1)全体同学在班会上宣读“扫黄打非”班级承诺书,承诺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2)班主任带领同学们进行宣誓,表示要严守承诺,共同维护校园文明。
七、班会总结1. 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强调“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同学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2.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积极响应“扫黄打非”号召,为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生扫黄打非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扫黄打非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正确的网络使用常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3.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拒绝不良信息的传播;4. 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行为惯。
二、教学内容1. 扫黄打非的概念和意义;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培养;3. 网络安全常识和防范不良信息;4. 法律知识普及,培养遵纪守法的行为惯。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扫黄打非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1.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介绍扫黄打非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讨论和总结扫黄打非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打击不良信息传播的重要性。
步骤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培养(15分钟)1.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向学生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和行为。
步骤三:网络安全常识和防范不良信息(20分钟)1. 结合案例和实际情况,向学生普及网络安全常识和信息识别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并了解不良信息的危害和如何防范。
步骤四:法律知识普及,培养遵纪守法的行为惯(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法律知识中与扫黄打非相关的法规和条款。
2. 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遵守法律的意义,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惯。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班会教案的开展,学生对扫黄打非的概念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了正确的网络使用常识,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强了法律意识。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学生对部分内容的不理解或不感兴趣的情况,教师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和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不良信息、黄色出版物等也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我校于近日开展了以“扫黄打非”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
二、班会时间2023年4月15日三、班会地点五年级(2)班教室四、班会主持五年级(2)班班主任:张老师五、班会参与人员五年级(2)班全体同学及部分家长六、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张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的主题班会是“扫黄打非”。
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让我们共同了解“扫黄打非”的意义,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介绍“扫黄打非”活动张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扫黄打非”。
扫黄是指清除淫秽色情出版物,打非是指打击非法出版物。
这些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扫黄打非”的行动中来。
3. 案例分析张老师: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案例来了解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
比如,一些青少年沉迷于黄色网站,导致身心健康受损;还有一些青少年阅读非法出版物,学会了不良行为。
请大家谈谈对这些案例的看法。
学生甲:我觉得这些案例很可怕,青少年应该远离这些不良信息。
学生乙:是的,我们应该提高警惕,避免受到这些信息的侵害。
4. 法律知识普及张老师: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法律知识。
下面,我来给大家普及一下相关法律知识。
(1)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复制、出版、传播含有淫秽、色情、暴力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
(2)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是违法的。
5. 如何防范不良信息张老师:了解了相关法律知识后,我们来看看如何防范不良信息。
(1)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2)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3)遇到不良信息,及时举报。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等传播渠道日益丰富,不良信息、非法出版物等问题也随之增多。
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我校决定开展以“扫黄打非”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本次班会旨在让学生了解“扫黄打非”的意义,提高防范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班会时间2023年X月X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班会主持人XX老师五、班会参与人员全体师生六、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主持人XX老师首先对全体师生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和目的。
2. 观看“扫黄打非”宣传视频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扫黄打非”的意义,主持人播放了一段关于“扫黄打非”的宣传视频。
视频中,展示了不良信息、非法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危害,以及我国政府打击“扫黄打非”工作的成果。
3. 主题讲座由XX老师主讲,主要内容包括:(1)“扫黄打非”的定义和意义XX老师首先介绍了“扫黄打非”的概念,即清除非法出版物、打击淫秽色情、赌博、暴力等不良信息。
随后,阐述了“扫黄打非”的意义,强调这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
(2)不良信息、非法出版物的危害XX老师通过列举实例,向同学们展示了不良信息、非法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危害,如:影响身心健康、导致价值观扭曲、诱发违法犯罪等。
(3)如何抵制不良信息、非法出版物XX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 提高自身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非法出版物;2. 加强家庭教育,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媒体;3. 积极参与“扫黄打非”行动,举报非法出版物和不良信息。
4. 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XX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抵制不良信息、非法出版物的做法,并呼吁同学们共同参与到“扫黄打非”行动中来。
5. 互动环节主持人邀请同学们就“扫黄打非”话题进行讨论,大家踊跃发言,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6.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强调“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非法出版物,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扫黄打非主题班会教案4篇一、教学目的:1、通过读新闻、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三、活动过程:(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单渤涛读新闻。
2、主持张国帅: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单: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张: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3、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4、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5、行车、行人应*哪边走?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看小品,学《读本》,议一议:1、小品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由小品谈心得体会。
(四)小结: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五)课外延伸请你做个交通督导员,带领低年级的弟弟妹妹遵守好交通规则。
一、班会名称:《感恩》二、班会背景:感恩一直是一个不变的话题,来自不同村庄的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相知到相惜,每个人都经历许多,也收获了很多,有了收获我们就要学会感恩。
寒来暑往,转眼间学校生活已经悄然过去了很多,在那些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里,我们同舟共济,那些日子里我们有泪有笑,不知不觉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老师、在朋友、在同学的帮助下,我们走过小学几年的生活,渐渐的我们退去稚嫩慢慢走向成熟,老师、同学间不仅是友谊更多了一份默契。
第1篇时间:2023年4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张老师记录人:李同学参会人员:全校师生一、班会背景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师生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我校决定召开“扫黄打非”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宣传“扫黄打非”的相关知识,增强师生的法治观念,共同抵制不良文化产品。
二、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张老师首先对本次班会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共同维护校园文化环境。
2. 主题演讲由校团委书记王老师作主题演讲。
王老师从“扫黄打非”的定义、意义、现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结合实际案例,使同学们对“扫黄打非”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3. 观看宣传片播放了由教育部、公安部等联合制作的“扫黄打非”宣传片。
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示了“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防范意识。
4. 学生代表发言由学生代表李同学发言。
李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抵制不良文化产品的经验,呼吁同学们共同参与到“扫黄打非”行动中来。
5. 互动环节张老师组织了互动环节,邀请同学们就“扫黄打非”相关问题进行提问。
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问题,张老师和王老师逐一进行了耐心解答。
6. 签名活动为加深同学们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识,张老师组织了签名活动。
全体师生在宣传横幅上签名,表达了自己抵制不良文化产品的决心。
7. 总结发言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本次班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学们对“扫黄打非”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他希望全体师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共同为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
三、班会总结本次“扫黄打非”主题班会,使全校师生对“扫黄打非”工作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抵制不良文化产品,共同维护校园文化环境。
第1篇时间:2023年X月X日地点:XX学校XX班教室主持人:班主任XX老师记录人:XX同学一、班会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色情、低俗信息等不良现象日益严重,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我校决定开展“扫黄打非”主题班会活动。
二、班会流程1. 主持人开场班主任XX老师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意义。
她强调,扫黄打非是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 主题讲座邀请我校法制副校长XX警官为同学们做主题讲座。
警官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扫黄打非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同学们对这一话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警官强调,扫黄打非工作事关国家文化安全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同学们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传播、不下载、不浏览低俗、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
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到扫黄打非工作中,发现违法行为及时举报。
3. 同学讨论在警官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以下是部分同学的观点:(1)XX同学:“通过今天的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扫黄打非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2)XX同学:“我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些低俗、色情的信息,觉得非常不舒服。
以后我一定会远离这些信息,并且向身边的人宣传扫黄打非的重要性。
”(3)XX同学:“我觉得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远离不良信息。
”4. 互动环节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度,主持人组织了一个互动环节。
同学们通过抢答、答题等形式,进一步巩固了讲座内容。
5.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XX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表示,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对扫黄打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网络安全意识。
第1篇一、班会主题为了加强同学们的道德观念,提高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本次班会主题为“扫黄打非,净化心灵”。
二、班会时间2022年x月x日三、班会地点教室四、参会人员全体同学、班主任五、班会流程1. 班主任致辞2. 学习“扫黄打非”相关知识3. 分享身边“扫黄打非”案例4. 同学们讨论与发言5. 班主任总结六、班会内容1. 班主任致辞班主任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本次班会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
她强调,扫黄打非是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同学们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到“扫黄打非”行动中来。
2. 学习“扫黄打非”相关知识班主任向同学们介绍了“扫黄打非”的概念、背景、意义以及相关政策法规。
她还详细讲解了如何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提高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分享身边“扫黄打非”案例为了使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性,班主任分享了一些身边的案例。
例如,某同学在上网时发现一部色情小说,经查证,该小说属于非法出版物,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为净化网络环境做出了贡献。
4. 同学们讨论与发言同学们围绕“扫黄打非”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有的同学表示,要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做到不看不传;有的同学认为,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长对“扫黄打非”的认识;还有的同学提出,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扫黄打非”活动,共同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5. 班主任总结班主任对同学们的发言表示肯定,并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
她强调,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积极参与“扫黄打非”行动,为构建和谐校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班会效果本次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学们对“扫黄打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纷纷表示要积极参与到“扫黄打非”行动中来,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八、班会反思本次班会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