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哈三中高一月考(4月)试卷+答案(高清版)
- 格式:pdf
- 大小:2.61 MB
- 文档页数:10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4月份阶段性测试高一语文试题(时间:110分钟,分值:150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门沿龙应台旧年最末一个晚上,十八岁的华飞去和朋友午夜狂欢。
我坐在旅店的窗边,泰北冬季的天空洁净,尤其当城市的灯火因贫穷而黯淡,星星就大胆放肆了,一颗一颗堂堂出现。
但是星星虽亮,却极度沉默,下面的街头人声鼎沸,乐鼓翻腾。
刚从街上的人流里撤回,我知道,像河水般涌动的是情绪激越的观光客,但是暗巷里骑楼下,疲惫的女人正开始收摊,她们赤脚的幼儿蜷在一旁,用破毯子裹着,早睡着了。
烟火冲向天空轰然炸开,瞬间的璀璨,极致的炫美,人们雀跃欢呼。
这是跨年之夜。
可是,这不是神明的生日,不是英雄的诞辰,不是神话中某一个伟大的时刻,不是民族史里某一个壮烈的发生,那么,人们庆祝的究竟是什么呢?想想看,你用什么东西量时间?一只沙漏里细沙流完是一段时间。
一炷馨香袅袅烧完是一段时间。
一盏清茶,从热到凉,是一段时间。
钟表的指针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时间。
有时候,我们用眼睛看得见的“坏”去量时间。
一栋每天路过的熟悉的房子,从围墙的斑驳剥落到门柱的腐蚀倾倒,然后看着它的屋顶一寸寸扩大“垮陷”,有一天野树爬藤从屋中“昂然窜出”,宣告完成——需要多少时间?有时候,我们用非常细微的“动”去量时间。
星星的行走、潮水的涨落、日影的长短,不都是时间的量器?在香港的海滨,我看每天金星出现在海平线的点,冬天和夏天不同。
在台北的阳明山上,我看夕阳下沉时碰到观音山脊的那一刹那,春天和秋天也不同。
你是否也用过别的量法?孩子小时,我在他们卧房的门沿挂上一个一米半高的木板量尺。
每一年孩子的生日,让他们站在门沿背对着尺,把他们的高度用小刀刻下。
于是刻度一节一节高升,时间也就一节一节地流走。
南美洲有一家人,夫妻俩加五个孩子,每一年的同一天,一家七口一人拍一张大头照,三十年不曾间断。
三十年中,红颜夫妻变成老夫老媪,可爱纯真的婴儿变成心事重重的中年人。
哈尔滨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
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
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共情。
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段话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
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心身入境,对泉石云峰那种“极丽绝秀”的神韵有了透彻了解之后,才能逼真地表现出来;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怒,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深刻地把它表现出来;对于“意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人。
他还探讨了意与景的关系,提出“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
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深刻见解。
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全面发展了意境论。
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
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
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
这就是所谓“境”。
此后,意境论逐渐成了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历代都有学者文人对它作补充、发挥,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四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参观的这座宫殿于1917年建成,原本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为其皇太子夫妇修建的宫邸,遂以王储妃切齐琳的名字命名。
(),走近看,并没有看到的奢华,而是赭墙红瓦的质朴,宫殿周边林木葱郁、碧草如茵,静雅恬适。
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清水澹澹,_________。
切齐琳宫中间正厅装潢高雅又颇具历史韵味,展示了欧洲当时最高水准的工匠技艺,波茨坦会议就在这里召开。
走进四方形大厅,__________。
大厅面积约40平方米,中央摆放着一张栎木大圆桌,这张桌子是原件,上面插着与会的苏、美、英三国国旗。
会议厅内设有楼廊,还有供各国记者采访用的新闻席。
大厅两侧原本是王储伉俪的卧室、书房、会客厅、育儿房等,不过波茨坦会议期间,已被改为三国领导人的工作室和会客室。
这些对外开放参观的房间布置,基本按照当年会议原样保存着,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躺在我们眼前。
穿行在廊道里,洁白的墙壁上悬挂着波茨坦会议的现场照片,还有装裱的《波茨坦公告》全文。
在中文手抄本前驻足细读,第六条写着“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杈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我不由得陷入沉思,___________啊!1.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基本按照当年会议原样,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在我们眼前。
B.基本按照当年会议原样复古,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躺在我们眼前。
C.基本按照当年会议原样保存着,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展示在我们眼前。
D.基本按照原样保存着当年会议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展示在我们眼前。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与其说是宫殿,还不如说是英式的官邸B.与其说是英式的官邸,还不如说是宫殿C.与其说是宫殿、英式的官邸D.说是宫殿,实际就是英式的官邸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雕梁画栋山清水秀茅塞顿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B.雕梁画栋风光旖旎豁然开朗前事不忘,后事之师C.绫罗绸缎风光旖旎茅塞顿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D.绫罗绸缎山清水秀豁然开朗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哈尔滨市高一下学期语文4月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1. (6分)(2019·内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别于流行的以精英文化为大传统而以民间文化为小传统的文化传统划分,从中国文化自身特点出发,又有作为“道”的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和作为“术”的中国文化的小传统这一新的划分。
如果说前者是指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儒释道的文化体系的话,那么,后者则为诸如中医、武术、气功、养生、堪舆乃至烹饪等的技术体系。
也正是从这一新的划分出发,才使中国文化大小传统之间以“辩证的滑转”取代了各执一端,并最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大小文化传统之观念。
一旦我们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对应于中国古代的“道”与“术”,二者的分别就彰明较著。
若加以概括,这种分别体现为以下三点。
其一,形上与形下之别。
“形而上者谓之道”,这一出自《周易》的“道”的经典定义不仅颠扑不破,而且在中国的儒释道那里同样成立。
在儒家,“道”是作为“善端”的隐而未彰的属性;在佛家,“道”表现为《心经》一言以蔽之的“照见五蕴皆空”;在道家,“道”是老子所谓的“惚兮恍兮”“恍兮惚兮”“窈兮冥兮”的状乎无形影。
与这种“道”的形上性不同,“术”指向形下性。
中国医术离不开医诊的“望闻问切”,中国武术离不开形体动作的一招一式,中国气功则离不开“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的人体“器官”之“器”。
其二,心灵与身体之别。
但凡中国文化的“道”都与心灵相关,从庄子的“心斋”到孟子的“尽心”,从佛教的“以心法起灭天地”到阳明心学的“致良知”,无一不是其显例。
自是之故,才有了现代新儒家所谓“内在超越”论的推出。
相形之下,中国文化的“术”则大异其趣,它是地地道道的“身体的技术”。
中医是我们身体的治疗术,武术是我们身体的攻防术,气功是我们身体的养生术,而烹饪与我们身体的关系更是不言而喻。
其三,本体与工夫之别。
2019-2020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含答案(III)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臣以险衅.(xìn)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qī) 夙.遭闵凶(sù)B.门衰祚.薄(zuò) 茕.茕孑立(qióng) 矜.育(jīn)C.除臣洗.马(xǐ) 责臣逋.慢(bū) 陨.首(yǔn)D.C.尘泥渗漉.(lù)垣.墙周庭(yuán)呱.呱而泣(ɡuā)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娩霹雳反馈蜚声世界B.娴熟阴柔奈何带罪立功C.万籁修葺隐密陨身不恤D.雍容投诚滂沱皇天厚土3.下列词语中,搭配最正确的是()⑴饮食习惯多与气候有关。
以湖南为例,那里气候潮湿,当地百姓就喜欢吃辣椒,以此来________湿气,保证身体健康。
⑵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怀疑自己的能力,________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⑶有的机构_________说,经过他们培训的求职者,平均月薪五千元,高的达到七八千元。
A.驱除毕竟吹捧B.驱除究竟吹嘘C.祛除究竟吹捧D.祛除毕竟吹嘘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微信这种简单时尚的拜年方式颇受80后、90后等年轻人青睐,因为其声情并茂....,比以往的拜年方式更加自由、搞怪和有趣,所以成了2013年的拜年新宠。
B.蜂蜜是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绝佳食品。
每天清晨起床后倒1到2调羹,用温水冲开,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润肺,而且可以解毒养颜。
C.王永杰认为,警方加强危险品的检查是必要的,但是,过犹不及....,一旦超越了必要的限度,也会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D.在今年春晚的舞台上,台湾著名魔术师刘谦和钢琴家李云迪合作表演了魔术《魔琴》。
他们的表演栩栩如生....,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5.下列各组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不知道进行这种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的主观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取得轰动效应,扩大报刊的销路呢?还是确信有这种事?B.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一方面很多民营以及西部边远地区招不到需要的工作人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大学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哈尔滨市2018-2019学年高一4月份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有没有法治传统?今天我们回望历史,研究中国自己的法治道路,很多人会想到这个问题。
如果按照我们现代人对法治的理解,我国古代立法、司法实践算不算法治文明,与我们当代的法治实践有何关系,能否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益借鉴?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
一些人认为,法治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
虽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法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理论对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但不少人还是认为,法家的法是刑法,法家只有刑法之治。
这样的看法有其道理,不过也有过于简单之嫌。
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认真听听法家的话语。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等等,这些都是法家对其基本“法治”思想的表达。
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家思想占据重要位置,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著称,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方法,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
法家的“法治”思想产生于我国古代发生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下,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变法。
概括而言,法家的“法治”思想试图改变之前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并着手在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自然人和国家之间尽可能建立起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联结、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国家。
国家不再是诸侯贵族的血缘联合,法律使得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整合基础。
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的成文法。
这有别于以往古老社会的习惯或者不公开、不外传、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的治国典则。
黑龙江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礼的毁灭、改良与重生在远古时代,基本不能理解一切带有灾害性质自然现象的人,相信在天地之间,除了有超越自然的神掌管着世间万物与人之命运,还有形形色色的鬼在作祟。
而没有任何超自然能力的人,只能以虔诚的态度,用各种形式向神鬼跪拜敬礼,祈求祥福。
所以在远古时代,人们“行礼”的对象主要为神鬼,并在长期持续的祭拜活动中,将各种程序与形式逐渐完善与固定下来,形成了最初的礼仪。
在私有制与阶级、国家等制度出现之后,奴隶社会取代了原始社会,人类文明开始出现,礼仪也随之从原始性的敬神仪式,发展至以阶级为基准的伦理道德观念。
诸位神明变成了一种精神寄托,奴隶主贵族则取而代之,成为具有绝对权威的“行礼对象”。
也正是在这个社会阶段,古代华夏族以丰富的礼仪文化成为“礼仪之邦”,并有“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
西周时代更是中国的“礼治”时代,由周公主持定下的《周礼》更是成为中国最早和最为重要的礼仪论著。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进入封建社会后,礼具有了严格的阶级属性,主要作用变为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
《周礼》、《仪礼》和《礼记》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礼制经典,从唐朝开始即被定为科举考试的基本科目,位列九经中的三篇。
宋朝之后,朱熹将解说《周礼》与《仪礼》的《礼记》重新编撰,并将其列为儒家五经之一,进入科举考试科目。
封建时代的礼更像是一门“人治之法”,能够通过礼稳固世袭的阶级结构,在保证整个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与交替的同时,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为人处世的良性规范。
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之礼是建立在君权和父权的基础之上,那么西方封建社会之礼则建立在君权和神权的基础之上。
而这两者也因为“君权神授”的观点有所关联。
在封建社会式微、新兴资产阶级兴起时,西方掀起文艺复兴运动,将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以神为本”转换成“以人为本”。
2019-2020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有的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零分)1.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在18世纪已经发现的七个行星中,人们发现第七个行星——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总是同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来的结果有很大的偏差,于是有人推测,在天王星轨道外还有一个行星,是它的存在引起了上述的偏差C.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引力常量D.第八个行星是牛顿运用自己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经大量计算而发现的,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2.某船在一水流匀速的河中摆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船头垂直河岸航行,渡河时间最短B.船头垂直河岸航行,渡河航程最短C.船头朝下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速增大时,渡河时间最短D.船头朝上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速垂直河岸时,渡河航程一定最短3.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其中的一个力,它可能做() 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匀变速曲线运动4.xx年全国铁路新线铺轨将达到6366千米,火车在铁轨上转弯可以看做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火车速度提高易使外轨受损.为解决火车高速转弯时使外轨受损这一难题,你认为理论上可行的措施是()A.仅减小弯道半径B.仅增大弯道半径C.仅适当减小内外轨道的高度差D.仅适当增加内外轨道的高度差5.关于向心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向心力B.向心力不改变圆周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各力的合力一定是向心力6.利用下列哪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A.已知地球的半径R地和地面的重力加速度gB.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周期TC.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和线速度vD.已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和周期T7.一箱土豆在转盘上随转盘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其中一个处于中间位置的土豆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它到转轴的距离为R,则其他土豆对该土豆的作用力为()A.mg B.mω2RC .m 2g 2+m 2ω4R 2D .m 2g 2-m 2ω4R 28.行星绕恒星运动的轨道如果是圆,那么它的运行周期T 的平方与轨道半径r 的三次方的比为常数,设T 2r3=k ,则常数k 的大小( ) A .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B .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C .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质量有关D .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度有关9. 如图所示,P 是水平面上的圆弧凹槽.从高台边B 点以某速度v 0水平飞出的小球,恰能从固定在某位置的凹槽的圆弧轨道的左端A 点沿圆弧切线方向进入轨道.O 是圆弧的圆心,θ1是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2是B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则( )A .tan θ2tan θ1=2 B .tan θ1tan θ2=2 C .1tan θ1tan θ2=2 D .tan θ1tan θ2=210.在一个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转轴垂直于此平面,交点O 的上方h 处固定一细绳的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球B ,绳长AB =l >h ,小球可随转轴转动并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要使球不离开水平面,转轴的转速最大值是( )A .12πg hB .πghC .12πg lD .2πl g11.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 的轻杆OA ,O 端用铰链固定,另一端固定着一个小球A ,轻杆靠在一个质量为M 、高为h 的物块上.若物块与地面摩擦不计,则当物块以速度v 向右运动至杆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时,小球A 的线速度大小为( )A .B .C .D .12.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哈三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三学年十月月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节选)袁行霈①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之一,就是选择包容。
②包容,是中华文明固有的思想。
早在《尚书》中就有这样的话:“有容,德乃大”。
(《周书·君陈》)意思是:有所包容,所成就的功德才能巨大。
《老子》也说:“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第十六章)意思是:有所包容,就能臻于“公”,进而臻于“王”,臻于“天”,臻于“道”,臻于“久”。
这些虽然都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但在中华文明中具有普遍的意义。
中华文明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文明,中国人常用“海纳百川”来形容一个人的气度胸襟,这四个字也可以用来形容中华文明的品格。
③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不只是黄河流域,还包括长江流域。
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又证明,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
中华文明的组成,既包括定居于黄河、长江流域,较早以农耕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华夏民族创造的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少数民族创造的文明。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多种文明因素的整合。
整合的模式是以华夏文明为核心,核心向周围扩散,周围向核心趋同,核心与周围互相补充、互相吸收、互相融合。
汉族和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黑龙江高一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假:借助于B.数罟不入洿池数:屡次C.内立法度,务耕织务:致力于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竟然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C.隳名城,杀豪杰隳:毁坏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如何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谨庠序之教C.追亡逐北,伏尸百万D.履至尊而制六合4.下列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王无罪岁B.天下云集响应C.上食埃土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吾从而师之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D.吾未见其明也6.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D.为天下笑者7.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例句:句读之不知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不拘于时,学于余8.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B.赢粮而景从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善假于物也9.分别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以五十步笑百步A.申之以孝悌之义B.以弱天下之民C.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D.斧斤以时入山林10.“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中加点词语意思正确的是()A.奋起振作驾车B.奋斗震撼御用C.发展举起控制D.奋发挥动亲自11.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履至尊二至六合B.七十者衣帛食肉C.外连横而斗诸侯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1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当今社会,,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是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律令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于这种现象,要想,除了唤醒人们的敬畏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健全制度、完善管理。
哈师大附中2020级高一下4月月考语文答案一、1.A①错误。
目不交睫:形容因心情不安而长夜不眠。
句中要表达的意思是布景快速变幻令人目不暇接。
成语使用不当。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词义中暗含“新”与“旧”对比之意,没有“旧情况”就无所谓“新眼光”,错误。
③拍案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此句中是说《论语》的解说让“我”激动,符合语境,成语使用正确。
④瞻前顾后:比喻谨慎做事,周密考虑,含褒义;也比喻顾虑这,顾虑那,犹豫不决,含贬义。
句中适用“瞻前顾后”的第一个义项,使用正确。
⑤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错误。
⑥如丸走阪: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像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结合文中的“国势”“一泻千里”可知,此处指晚清的国势越来越糟,显然“日新月异”不符合语境,所以第二空应填“如丸走阪”。
2.BA项宾语残缺。
句子主语为“文学作品”,谓语为“出现”,“出现”后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思想大于形象”后加“的现象”“的情况”之类的词。
C项一面对两面D主语残缺3.C.③⑥⑤④②①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
解答本题,首先,通读语段和备选句子,抓住文段的中心;然后,根据横线前后语句判断语段大致的写作思路;最后,抓住选项中提示性的关键词,确定备选句子的顺序。
文段围绕“理性经济人”展开:横线前陈述了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理性经济人”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横线后“或与他人分享”中的“分享”一词与横线前的假设中的“利己”形成对比,由此推断横线处语句是对前文西方经济学基本假设的反驳。
观察横线处的标点符号,备选句子应分为两组。
选项中,第一组有两种组合方式,③⑥和⑤⑥,⑥的位置确定。
⑥直接对前文的假设提出反驳,引出后文的分析,分析③和⑤与它组合的情况,看哪个读起来比较连贯。
比较来看,③中用“但”字来引导下面的反驳,更能突出后面的内容,否定前面的假设,所以第一处填③更恰当,据此可排除B、D两项。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4月份阶段性测试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豪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2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红楼梦》共有五个书名:《风月宝鉴》《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石头记》和《红楼梦》。
《风月宝鉴》代表道学眼光,《情僧录》代表痴男怨女的口味,《金陵十二钗》代表“写女儿之书”的看法。
《石头记》和《红楼梦》是两个最好的名字,也是读《红楼梦》最深入的两个角度。
把眼光局限于“道学”,便把《红楼梦》当成“劝世文”来读。
以情僧来看的人,就把苏曼殊个人的遭遇告诉他,相信也会得来与读《红楼梦》同样的满足了。
以女儿之书来看,大可以说它是《镜花缘》,不过文字写得好、人物画得真、结构更紧密。
但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不也文字好、人物真、结构严吗?她是聪慧明智的女作家,在包涵广摄的意旨上,却无论怎样都不够与曹雪芹相比了。
《石头记》原是此书的本名,能代表《红楼梦》的中心意旨之一——欲望之斗争与生灭,但为什么曹雪芹终于选定了《红楼梦》为此书正名?第一,《石头记》此名好是好了,但读者无法一见此名,就可“望文”而“生义”,必须要读了此书,知道了关于那“石头”的寓言,方可略明。
由石变玉、由玉变石的象征意义,亦不容易从此名而一目了然。
第二,《石头记》一名,单调、无色彩,不大能表现出现实与空幻、入世与出世这正反两方面的涵旨,更不能显呈此书在“时间”上的主题。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中国诗(节选)钱钟书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
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
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
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
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造过aero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
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
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
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
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
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晚钟送终了这一天,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农夫倦步长道回家,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微风收木末,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噪,我亦欲归休。
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
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
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
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宿迁市三校xx学年下学期4月月考高一语文试题2021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语文含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3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列观./洋洋大观.孱.头/身体孱.弱伛.偻/呕.心沥血B. 诘.责/诘.屈聱牙蠕.动/耳濡.目染骸.骨/言简意赅.C. 量.程/量.体裁衣荒诞./垂涎.欲滴款识./博闻强识.D. 阜.宁/物阜.民丰封禅./参禅.悟道果脯./惊魂甫.定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金榜题名昙花一现义愤填赝形容枯槁B.黯然泣下蝇头微利旗开得胜莞尔一笑C.画地为牢浑浑噩噩明日黄花桀骜不训D.恰如其份举案齐眉芸芸众生殒身不恤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莫言,还是村上春树?中日两位作家成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
自8月起,在欧洲几家博彩公司的赢家赔率表上,两人的位次便__________。
如今,一切已___________。
虽然这只是瑞典学院18名院士又一次集体投票的结果,但人们还是要追问:莫言凭什么____________,赢了___________的村上春树?A.半斤八两水落石出旗开得胜炙手可热B.不相上下尘埃落定捷足先登大名鼎鼎C.半斤八两尘埃落定旗开得胜大名鼎鼎D.不相上下水落石出捷足先登炙手可热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根据国际法规划设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目的在于为我军及早识别、发现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提供条件,强化国防安全。
B.近年来,我国“十面霾伏”现象日趋增多且加重,美国卫星拍摄的雾霾图,给我们敲响警钟,治理空气污染迫在眉睫。
C.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举办“四季花卉”摄影作品展,着重表现岁月流转而美丽依旧的自然美,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
D.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