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文言文自我检测5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10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专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知识点检测题一、理解背默题1、《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主人公邹忌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帅哥(美男子)。
2、邹忌面对妻子、妾、客人的赞美,邹忌没有轻易相信,看到徐公,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从中悟出了治国之道。
3、邹忌从日常家事入手,现身说法、用自己亲身体验讽劝齐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____,_______,”这样就把治国安邦之道置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4、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向群臣吏民颁布政令,依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设三等奖赏___________受上赏;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受下赏。
5、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好局面。
6、邹忌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7、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从而达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目的。
8、《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邹忌对妻子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以受到下赏。
答案:1、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023新高考默写背诵60篇过关检测一、文言文必修(10篇)1.《论语》十二章过关检测(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人而不仁,如礼何?(2)在《<论语>十二章》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是: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是: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劝学(节选)(《荀子》)过关检测(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阐明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个常用成语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质量检测试题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
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释】①染:熏陶,沾染。
②与:赞许,亲附。
③狎:亲昵,亲近。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________②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________③愿陛下亲之信之愿:________④不私于物私:________⑤今则不然然: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3)【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4)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2.阅读季布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高级中学高一(1)文言文居家复习效果检测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矩阵文本题] *一、《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课内基础选择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坐:侍,侍奉,侍坐,陪坐B.居则曰居:平日、平时C.如或知尔知:了解D.以吾一日长乎尔长:成长(正确答案)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单选题] *A.君子生非异也B.莫春者,春服既成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正确答案)3.对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以吾一日长乎尔乎:语气词,吗(正确答案)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如:连词,或者C.子路率尔而对曰而:连词,表修饰D.为国以礼以:用4.下列句子中,“尔”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正确答案)B.子路率尔而对曰C.鼓瑟希,铿尔D.夫子莞尔而笑5.下列各句中,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单选题] * A.居则曰:“不吾知也!”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异乎三子者之撰(正确答案)D.尔何如6.对下列加粗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A.居则曰居:平时,平日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俟:等待C.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写(正确答案)D.点!尔何如何如:怎么样7.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单选题] *A.长乎尔B.风乎舞雩C.因之以饥馑D.不吾知也(正确答案)8.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单选题] *A.以吾一日长乎尔B.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正确答案)C.宗庙之事,如会同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9.下列关于《论语》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单选题] * 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行兼及部分弟子言行的典籍。
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模拟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皇祐元年,予自广陵得请来颍,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时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
尔来俯仰二十年间,历事三朝,窍位二府,宠荣已至而忧患随之,心志索然而筋骸惫矣。
其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
今者幸蒙宽恩,获解重任,使得待罪于亳,既释危机之虑,而就闲旷之优,其进退出处,顾无所系于事矣。
谓可以偿夙志者,此其时哉!因假道于颍,盖将谋决归休之计也。
乃发旧稿,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皆颍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颍者非一日也。
(选自欧阳修《思颍诗后序))(注释)①得请:所请获准;②颍:颍州,欧阳修准备退休于此;⑧待罪:做官,谦辞。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心志索然而筋骸惫矣(________)②因假道于颍(________)(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
(3)欧阳修为什么选择颍州作为退休后的终老之地?(请用原文回答)(4)《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就是欧阳修如愿归居颍州后所作,由这一时期的诗文可见欧阳修晚年怎样的心境?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李学士世衡喜藏书,有一晋人墨迹,在其子绪处。
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潞公,以为真迹,一日,潞公会宴,出书画,而李在坐,一见此贴,惊曰:“此贴乃吾家物,何忽至此?”急令人归取,验之,乃知潞公所收乃摹本。
李方知为石君所传,具以白潞公。
而坐客墙进,皆言潞公所收乃真迹,而以李所收为摹本。
李乃叹曰:“彼众我寡。
岂复可伸?今日乃知身孤寒。
”(1)选出加下划线词意相同的一项( )A.一日,潞公会客/是金陵人,客此B.出书画/与朱元思书C.具以白潞公/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D.急令人归/男有分,女有归(2)用三条“/”在下列句子应该加标点地方划开。
长安石从事尝从李君借去窃摹一本以献潞(3)你怎样评价文中,“坐客”的行为?3.阅读以下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组第1课《文言文两则》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2题;共165分)1. (8分)组词。
俱_______ 弈_______ 援_______ 盂_______惧_______ 奕_______ 缓_______ 孟_______2. (6分)辨字组词。
惟_______ 援_______ 激_______谁_______ 缓_______ 缴_______3. (5分)先写划线字的意思,再写句子的意思。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之:_______②使弈秋诲二人弈。
使:_______弈:_______③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其:_______专心致志:_______4. (8分)先讲划线字的意思,再解释句子的意思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使:_______诲:_______弈:______________②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其:_______专心致志:_______惟:______________5. (13分)按原文填空。
学弈弈秋,_______之_______也。
使弈秋_______,其一人_______,惟弈秋之_______;一人_______,一心以为有_______,思援_______而_______。
虽与之_______,_______。
为是_______?曰:_______。
6. (6分)填空孟子名_______字_______。
战国时期_______家、_______家。
是孔子以后的_______学大师,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_______。
7. (4分)我知道划线字的正确解释。
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_______ _______②这场比赛,他们以少胜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_______③不用管他,让他说去。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基础梳理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统编版高三总复习0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文言基础梳理】一、选择题。
(45分, 每题3分)1.对下列画线词语的理解, 有误的一项是()(3分)A.摄乎大国之间摄:夹, 迫近B.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俟:等待C.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写D.点, 尔何如何如:怎么样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千乘之国乘:车辆B.比及三年比及:等到C.舍瑟而作作:起D.吾与点也与:和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居则曰(闲居, 指平时在家的时候)B.夫之哂之(笑)C.加之以师旅(加到……上)D.舍瑟而作(通“坐”)4.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何伤(伤感)乎B.宗庙会(诸侯相见)同C.孰(谁)能为之大D.其言不让(谦让)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①加之以师旅(侵略)②比及三年(等到)③如会同(古代诸侯相见和共同朝见天子)④冉有、公西华侍坐(陪侍长者闲坐)⑤冠者五六人(戴帽子的人)⑥宗庙之事(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⑦因之以饥馑(泛指荒年)⑧以俟君子(品德学识高尚的人)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 C.①③⑥⑦ D.②④⑤⑧6.下列各句中, 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鼓瑟希B.莫春者, 春服既成C.早缫而绪D.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7.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 与“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B.宗庙之事, 如会同C.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D.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8.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B.早实以蕃C.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D.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9.下列各句中, 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如会同, 端章甫B.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C.风乎舞雩D.鼓瑟希10.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三句不同的一项是()(3分)A.居则曰:“不吾知也。
2020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自主学习指导课程参考答案14 文言文二则自学提示1、查阅资料,了解孔子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邹国(今山东邹城)人。
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被元朝追封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
《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的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2、《孟子-告子》下围棋专心致志三心二意日始初时去人近是中时远日始出时去人远而是中时近1、(1)、 huì教导(2)hú(3)fú不(4)dòu 争辩2、(1)的(2)他,指前一个人。
他,指前一个人。
(3)弈秋的教导3、(1)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一丝不苟(2)平平安安快快乐乐重重叠叠4、(1)因为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2)距离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我们近,而到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远。
5、(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出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2)一儿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而到中午像盘子一样小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远。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清清凉凉,而到了中午特别的热。
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远,而到中午的时候离我们近。
拓展阅读1、(1)等他再返回集市时,集市早也散了,他最终没买到鞋。
(2)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上海教育版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I )卷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2)解释下面划线字的意思。
①与群儿戏于庭________②众皆弃去________③光持石击瓮破之________(3)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2. (15分)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诲”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找出两个人学弈时不同表现的句子。
(3)选出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 . 思/援弓缴/而射之B . 思援/弓缴/而射之C . 思援弓/缴/而射之(4)本文要说明的道理,正确的一项是()A . 学习要善于观察,实事求是。
B . 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是因为智力上有差别。
C . 学习应专心,不可三心二意。
3.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文侯与虞人期猎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③猎。
是日④ ,饮酒乐,天雨⑤。
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⑥之⑦?”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⑧乐,岂⑨可不一会期哉?”乃⑩往,身自罢之⑪。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②虞人:管理山林的小官员。
③期:约定。
④是日:这天。
⑤雨:下雨。
⑥焉:何,哪里。
⑦之:到,往。
⑧虽:即使。
⑨岂:难道。
⑩乃:于是,就。
⑪身自罢之:亲自取消了这次活动。
(1)用现代汉语写出“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的意思。
语文中考文言文模拟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被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①且________②逆________③对________④若是________⑤虽________⑥直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轻寡人与?③岂直五百里哉?④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3)简要评述秦王、唐雎各是什么样的人。
(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要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
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②与臣而将四矣。
2.阅读选文【甲】《唐雎不辱使命》(略)【乙】专诸者,吴堂邑人也。
(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①于窟室②中,而具酒请王僚。
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
夹立侍,皆持长铍③。
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④,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既至王前,专诸擘⑤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
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释】①甲士:身穿铠甲的武士。
初二上册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卷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愚公移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于又生孙,孙又生子;于又有子,子又有孙;子于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乎?”河曲智叟亡以应。
(1)《愚公移山》选自________,初中阶段,我们学过的________(课文名称)也出自这部书。
(2)翻译句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
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
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
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谳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08 古诗文阅读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文言文阅读 (共5题;共40分)1. (6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浸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日缚住苍龙。
(1)“清平乐”是词牌名,你能再写出几个词牌名吗?(2)选择加横线字字的读音。
屈指行程二万(qū jué)今日长缨在手(yīn yīng)(3)这首词描写的是季的景色,从“”可以看出来。
(4)“不到长城非好汉”表达了毛泽东和红军战士的决心。
2. (10分)(2019·长沙)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邻舍有烛而不逮不逮:不给他B . 衡乃与其佣作佣作:雇佣劳作C . 而不求偿偿:报偿D . 时人畏服之时人:同乡(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
3. (15分) (2020四上·临川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把加点的“之”字指代的人或物填入括号内。
A.小儿 B.王戎 C.李子(2)翻译画“”的句子。
(3)王戎为什么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4)读了这个故事,你能从王戎身上学到什么?4. (9分)(2021·宁波模拟)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