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渠化及交通信号控制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97 MB
- 文档页数:40
毕业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论文外文摘要目录1 绪论 (1)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及途径 (3)1.3.1 拟研究的问题 (3)1.3.2 拟研究手段和途径 (3)2 平面交叉口线形设计和控制方法的理论阐述 (4)2.1 路口渠化 (4)2.2 信号控制 (5)2.3信号配时 (7)3 荣事达大道与寿春路交叉口的现状分析 (8)3.1 路口现状交通量调查情况 (8)3.2 路口机动车行驶速度调查情况 (9)3.3 路口交通量现状分析 (9)3.4 路口控制现状分析 (10)4 荣事达大道与寿春路交叉口机动车通行能力和延误的计算 (11)4.1 机动车通行能力的计算 (11)4.2机动车延误的计算 (13)4.3 交叉口现状服务水平 (18)5 荣事达大道与寿春路交叉口拥堵原因分析 (19)5.1 交通规划不足 (19)5.2 道路发展滞后性 (20)5.3 交叉口交通组织不合理性 (20)5.4 其他原因 (21)6 荣事达大道与寿春路交叉口改造建议 (21)结论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1 绪论1.1 选题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机动车保有量、城市人口,交通量持续大幅度的增加,使得交通需求与道路交通设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在我国的大中城市,私家车和出租车迅速发展,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拥挤和堵塞现象。
这些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居民日常工作效率的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加剧。
城市交通的拥挤对于经济发展的坏处是巨大的。
它不仅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还会导致城市功能的瘫痪。
交通拥挤不仅使行车速度降低,交通延误的增大,而且低速行驶会增加耗油量,导致燃料费用的增加,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增加而造成的环境问题。
另外,城市的交通拥挤使得交通事故增多,而交通事故的发生又造成交通拥挤加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摘要: 道路平面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网的“节点”,其、设计与管理得如何,直接影响到道路交通网的通畅与安全。
本着“以人为本”、“公交优先”、“安全畅通”、“减少延误”,对新建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各项内容做了简要分析,使平面交叉口达到技术先进、安全高效、经济适用的目的。
关键词: 城市道路;渠化设计;以人为本;安全高效Abstract: Intersections are the “nodes” of the urban road network, its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how a direct impact on the patency of the road network and security. The spirit of “people-oriented” and “bus priority”, “safe and smooth”, “reduce delays, and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design of the contents of the New Urban Intersections, the intersection of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safe and efficient, economic applicable to the purpose.Keywords: urban road; drainage design; people-oriented; safe and efficient (一)渠化设计的内涵所谓渠化设计,就是保障各种不同行驶方向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像渠道内的水那样,遵照规定的行驶轨迹,互不干扰的行驶。
渠化交通可以有效地解决道路上的交通拥挤和阻滞,提高行车速度和通行能力,保证交通安全。
(二)交叉口渠化设计的基本原则2.1分离原则:渠化设计应尽可能减少不同交通流之间的干扰,通过交通标志标线引导交通参与者按照车道分离、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的通行方式,促使各行其道。
交叉口交通渠化简介交叉口交通渠化是指对交叉口的交通流进行引导和控制,以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布置交通信号灯、人行天桥、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引导交通流按照规定的通行方向和交通信号进行有序通行。
本文将介绍交叉口交通渠化的原理、方法以及优势。
原理交叉口交通渠化的原理是利用交通设施和交通规则对交叉口的交通流进行有序引导和控制,以减少交叉口的冲突和混乱。
通过合理布设交通信号灯,根据不同交通流的通行需求,合理安排红绿灯的间隔时间和绿灯时长,从而控制交通流的进出。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设施,分离行人和机动车的交通流,提升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
方法交叉口交通渠化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交通信号灯控制对于高峰时段交通流较大的交叉口,可以设置交通信号灯进行控制。
通过合理设置信号灯的间隔时间和绿灯时长,根据不同交通流的通行需求,引导交通流有序通行。
比如,可以设置左转、直行和右转三个方向的信号灯,根据交通流量的分布和需求,根据不同时段进行优化调整。
2. 交通标志标线通过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对交叉口的交通流进行引导和提醒。
例如,可以设置转向箭头标线,明确指示车辆的行驶方向。
同时,还可以设置交通禁止标志,限制某些车辆或行人通行,确保交叉口通行的安全性。
3. 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交叉口交通渠化还可以通过设置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将行人的交通流与机动车的交通流分离开来。
这样可以提高行人的安全性,减少交叉口的交通冲突。
4. 其他交通设施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设置其他交通设施,如交通导向牌、交通岛等,进行交通流的引导和控制。
根据交通流的分布和需求,合理布置这些交通设施,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优势交叉口交通渠化在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安全性方面有以下优势:1. 降低交通事故率通过合理布设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等,引导交通流有序通行,减少交叉口的交通冲突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提高交叉口的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率。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及实例分析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为城市交通网络的节点,合理进行渠化设计,对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交通安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进行全面阐述,并举例分析渠化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城市道路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标签】进口道;导流岛;交通管制1 概述平面交叉口是各向车流、人流交汇、转换方向的地方,交通冲突较多,极易引起交通拥堵及引发交通事故。
同时,车辆在通过交叉口时,由于受到交通信号灯的影响,车辆在交口增加了延误时间,相同的车道数交叉口通行能力就会比路段低。
而合理进行路口交通组织,对交叉口进行渠化设计是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减少交通事故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渠化交通是指在交通管理上采用交通信号灯控制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在交通空间上通过拓宽入口车道、增加入口车道数量、设置交通岛、施划交通标线等,实现人车分流,引导或强制不同流向的车辆和行人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 交叉口渠化设计要点2.1 进口道设计信号控制交叉口应根据交通流量、流向确定进口道车道数。
进口道车道数应大于上游路段的车道数,以保证进口道与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有条件时宜分设各流向的专用车道,并应满足交通量所需的车道数要求。
2.1.1 进口道车道宽度进口道每条车道的宽度可较路段上略窄。
平面交叉口一条进口车道的宽度宜为3.25m,困难情况下最小宽度可取3.0m;当改建交叉口用地受到限制时,一条进口车道的宽度可取2.80m。
车道过宽,车道内可平行行驶2台车,交通流不稳定。
车道过窄时,相邻车道间的车辆相互影响,车速较低,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
2.1.2 专用车道设计进口道展宽段应尽可能为左转、直行和右转车辆分车道行驶创造条件,特别是设置有专用箭头灯时,必须设置相应的专用车道。
当高峰15min内每信号周期左转车平均流量达2辆时,宜设左转专用车道。
当右转交通为主流交通,或者横过人行道的行人或非机动车非常多,右转车也非常多时,应设置右转专用车道。
在进行交通管理与控制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四大原则:(1)交通分离原则交通分离是指采用科学交通管理手段,对各种交通形态在时间上或空间上进行分离,以解决混行交通,达到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的目的。
(2)交通连续原则交通连续是指通过各种交通方式和交通工程之间的有机合理联系,尽量保持交通的畅通性与不间断性,从而使各个交通参与者在交通活动中尽可能的迅速、便利、经济。
(3)交通流量均分原则交通流量均分是指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对交通流进行科学的调节、疏导,实现交通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衡分布,简称交通分流。
(4)交通总量消减原则交通总量消减是指在保证交通参与者的合法交通权利的前提下,采取各种管制措施,减少交通参与者的数量或消减所有交通参与者占用道路的时间与占用道路的面积之乘积的总和。
当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道路交通缺乏系统建设(2)交通管理及交通安全设施极少(3)混合交通流十分严重(4)不重视城市交通的综3.1平面交叉口相关基本概念及其交通管理原则平面交叉口(以下简称交叉口)是道路网中通行能力的“隘路”和交通事故的“多发源”。
由于机非干扰、信号灯控制等影响,交叉口每条车道的通行能力约等于路段的30%~40%,为使路段和交叉口通行能力匹配,充分发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同时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应对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
其基本思路是:减少冲突点数量,使冲突减少到最小限度,分化冲突点,给予主要车流优先权。
优化信号灯相位配置,增加交叉口车道数,减少机非干扰,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增设护栏、导流岛等交通渠化设施等,这些都是交叉口的交通管理的必要手段。
3.1.1平面交叉口相关基本概念1.视距三角形无控制交叉口通常没有明确的停车线,当车辆到达交叉口时,驾驶员将在距冲突点一定距离处做出决策:减速让行或直接通过。
驾驶员所做出的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叉口上的视距,故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是靠交叉口上良好的视距来保证的。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化方法分析在交通拥堵区域,由于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可拓宽余地小、车流运行状况复杂等因素,交通渠化设计的难度较大。
本文针对交通拥堵区域的交通运行特性,对平面交叉口展宽处理和交通岛设置具体内容和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
一、交通拥堵区域交叉口交通岛设置方法对于拥堵区域的交叉口,交通岛的设置能较大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交通岛的设置能缩窄交叉口的面积、缩短行人过街的距离、分流右转车流等方面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交通岛应设在行车轨迹最少通过的位置,布置交通岛应使行车自然方便,各交通岛的面积不宜太小。
交通岛上的绿化必须醒目,高度应适中,以保证司机视野开阔,并应考虑其对城市景观的影响。
根据交通岛的功能以及布置位置,可分为分车岛(分隔带)、中心岛、方向岛和安全岛。
设置交通岛或画线标志(阴影岛)使交通流分开成为隔离行车。
交通岛的标示及端部处理:交通岛根据其大小、位置和用途可以采用缘石、路面标线和路面边缘标示等方式來凸显边界。
交通岛的端部应醒目明了,并在外形上能诱导车辆前进方向。
以下分别以方向岛和安全岛为例,对该两类的交通岛的设置进行分析说明。
1.1方向岛方向岛大多设置在车行道的死点上,用以引导不同方向的车流,限制行车路线和减少车流的冲突,主要是由大多数车流行驶轨迹所形成的无交通路面。
根据我国的城市建设经验,采用集中的大岛比混乱分散的小岛为好。
方向岛一般采用缘石围成高于路面的实体岛,当岛面窄小时,可采用路面标线表示的隐形岛。
方向岛的边缘线形为直线与圆曲线的组合,其端部最小圆曲线半径为0.5m。
利用布置的方向岛,可以限制行车方向,也能限制车道宽度,控制车速,达到优化交通组织减少事故的目的。
1.2安全岛。
若平面交叉口过街行人较多,且过街距离较长,则应设置安全岛,以确保行人安全。
人行横道的长度如果超过行人在红灯时间所走的距离(一般15~20m),也需要在道路上设置安全岛(行人过街驻留岛)。
二、交通拥堵区域交叉口展宽处理方法交叉口展宽是通过增加交叉口的进口道车道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缓解交通拥堵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1.1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和控制方式平面交叉口按交通管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全无控制交叉口、主路优先控制交叉口、信号(灯)控制交叉口、环形交叉口等几种类型。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网的规划和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常见的形式有“十”字形,“T”字形及其演变而来的X形、Y形、错位、多路交叉等。
这些交叉口在平面上的几何图形,由规划道路网和街坊建筑的形状所决定,一般不易改变。
但在具体设计中,常因交通量、交通性质以及不同的交通组织形式,把交叉口设计成各具交通特点的形式,可归纳为加铺转角式,分道转角式,扩宽路口式和环形交叉四类。
1.1.1交叉口的形式平面交叉口的形式设计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投资和使用价值;所以应切合实际地考虑远期的需要和近期的可能两方面因素;选择合理的方案。
平面交叉口的形式取决于道路网的规划和周围建筑的情况;以及交通量、交通性质和交通组织。
T形平面交叉口:T形交叉口是指交角为75~105的三路相交。
T形交叉口适用于主次道路的交叉;主要道路应设在直行方向。
如图1所示。
图1 T形平面交叉口Y形平面交叉口:Y形交叉口为三路相交直行方向的交角小于75或大于105的交叉口;Y形交叉口在交角较小的时候交通不利;而且锐角街口处的视线条件不好。
如图2所示。
图2 Y形平面交叉口十字形平面交叉口:四条道路相交交叉口;交角为75~105。
十字形交叉口形式简单;交通组织方便;街角建筑易于处理;使用范围广;是最基本的交叉口形式。
如图3所示。
图3 十字形平面交叉口简易十字交叉口:设计车速不高;交通量不大的三四公路或一般城市道路相交的十字交叉;可采用简易十字交叉。
设附加车道的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的设计速度为80km/h;次要公路为县乡公路或三四级公路且转弯交通量不大的十字交叉口。
如图4所示。
图4 设附加车道的十字交叉口渠化十字交叉口:主要公路为四车道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80km/h的双车道公路;或虽然设计速度为60km/h;但属区域干线的双车道公路;可采用渠化十字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