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
- 格式:pdf
- 大小:266.40 KB
- 文档页数:8
高考地理考前必背知识卡片汇总:1.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2.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3.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温度、液态水。
4.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5.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6.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8.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9.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0.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1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影响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
12.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13.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14.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15.温室效应: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16.绿化的环境效益:①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②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高考地理必背 18 种大题1 高考地理必背大题:等高线地形图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原因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峡谷处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⑵交通运输线路 (铁路、公路 ) 选择某地等高线稀罕,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的原因资少,施工简单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原因河流向中部齐集,表示地势中间低,周围高.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该地地势和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⑸选择某地为梯田原因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一致,实现可连续发展.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罕,地形坡度较小,爬坡简单.2 高考地理必背大题:大海资源⑴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原因沿海大陆架海域⑵海底矿产资源分布规律3 高考地理必背大题:盐度和洋流⑴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⑵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⑶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原因⑷世界表层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⑸判断某洋流性质为寒(暖 )判断原因流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分,光合作用兴盛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 ;浮游生物旺盛,鱼类饵料充分,易形成大渔场 . ①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资料和金属矿产②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③海盆:深海锰结核(主要集中于北太平洋)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罕见,蒸发旺盛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域,缺少大河注入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大海性天气区,有淡水注入①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罕见,蒸发旺盛 ;缺少河流注入②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释作用.巴尔喀什湖中部窄,不利于两边水体交换,造成两侧盐度差异较大。
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①温度方面:洋流流经海区温度较同纬度其他海区低 (高 ),②方向方面:由较高 (低 )纬度流向较低 (高 )纬度。
4 高考地理必背大题:河流及交通元江 ---- 红河中国南流出境河流境内外名称澜沧江 ---- 湄公河变化怒江 ---- 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 ---- 布拉马普特拉河西欧河流航运价值大原因河流水量充分,水位牢固,含沙量小,无冰期,航运价值大俄罗斯鄂毕河 (叶尼塞河、勒拿原因纬度较高,封冻期长,有凌汛现象. 河 )航运价值不大极地航路开拓重要意义缩短航程,节节气能主要原因①地处湿润地域,降水丰沛,径流量大;②地处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浪差大。
97个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地图专题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地理高考必背篇目大全地理高考必背64篇地理科目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掌握地理高考必背的知识点对于考生来说非常关键。
下面是64个地理高考必背的篇目,供考生参考:1. 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2. 地球的形状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3. 动力体系及其分类4. 大气环流系统5. 水汽与降水6. 湿热带风洞7. 北半球和南半球的离心力作用8. 温室效应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9. 地球的各种地貌类型及其形成过程10. 地壳运动和地震的起因和发生机制11. 大地构造与地球表面12. 中国地理与国土资源13. 中国河流与湖泊14. 中国山脉与高原15. 中国自然地域划分16. 中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17. 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18. 中国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19. 中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20. 世界地理与国土资源21. 世界河流与湖泊22. 世界山脉与高原23. 世界自然地域划分24. 世界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25. 世界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26. 世界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27. 世界的资源和环境问题28. 城市地理学29. 人口地理学30. 农业地理学31. 工业地理学32. 交通地理学33. 商业地理学34. 旅游地理学35. 区域规划36. 区域开发与区域协调37. 地理信息系统38. 遥感与遥感应用39. 统计方法在地理学的应用40. 教学地理学41. 人文地理学42. 旅游地理学43. 城市地理学44. 旅游资源与旅游规划45. 自然地理与环境规划46. 教材解析与应用47. 高考地理试题的审题与解题技巧48. 地理题型解答详解49. 考前应注意的事项50. 地理高考的注意事项51. 地理题目的语言理解52. 地理知识快速记忆方法53. 地理模块题的应答方法54. 地理图形的记忆和应用55. 地理知识的复方法56. 地理解决方法与策略57. 地理的笔记方法58. 地理题目的解答技巧59. 研究地理的核心方法与技巧60. 高考地理复周期安排61. 高考地理应试技巧62. 高考地理命题特点分析63. 高考地理复方法64.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希望以上地理高考必背的64个篇目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18种大题必背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的含义⑴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⑵特征: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其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总体影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异:⑴地理环境的差异:①地理位置差异:位于北纬30度附近,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3-48度,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三角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三角。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三角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三角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⑵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①对农业:长三角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主要种植水稻等,一年二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主要种植小麦等,一年一熟。
长三角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②对工商业:长三角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商业贸易发达;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石油等资源发展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高考地理常考10种大题高考必背地理大题一分析朝鲜半岛南北在地形、气候、植被、经济等方面的异同点?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植被:南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温带落叶阔叶林。
经济:南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北部经济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高考必背地理大题二日本工业分布在哪里?原因?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
原因:①日本国土小,矿产资源缺乏,需进口;②日本为岛国,海岸线曲折,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多优良港口;③日本市场小,需出口工业品。
19.东南亚的经纬度范围?(90°E~140°E,25°N~10°S)高考必背地理大题三东亚沿海地区农业发达的原因?(提示:从地形、气候、土壤、人口、历史方面分析)地形: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便于耕种。
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于农作物生长。
土壤:肥沃。
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历史: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高考必背地理大题四对我国石油运输而言,中缅输油管道、克拉地峡运河航线与马六甲海峡航线相比有哪些优势?我国石油主要是从中东地区进口,即石油进口线路主要是马六甲海峡航线。
中缅输油管道线路、克拉地峡运河航线比马六甲海峡航线距离短,可节省运输时间和能源;且中缅输油管道线路一部分在中国和缅甸境内,在陆地上进行管道运输,可摆脱过分依靠马六甲海峡航线的局面。
高考必背地理大题五泛亚铁路的起始点、所穿过地区地质方面的不利条件,以及修建的意义?困难:①地形崎岖;②火山地震多;③滑坡泥石流多。
意义:①加强了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②使我国云南和东盟各国拥有陆上贸易通道,缩短了内陆省份南下印度洋的运输距离,有利于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
高考必背地理大题六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压带的北移(6~9月);冬季——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0~次年5月)。
热带沙漠气候:a.副高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b.夏季西南季风难以到达;c.历史上对植被的破坏。
高考地理复习方法_必背考点知识点(整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整理⑴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较小,爬坡容易。
气候与自然带地理知识专题必背知识点⑴拉丁美洲气候湿热的原因:位于赤道两侧,周围海洋广阔.⑵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差异原因:受安第斯山影响,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较大。
⑶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⑷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⑸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
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⑹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⑺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⑻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伏旱(最佳答案)(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⑼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②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江西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程。
而在江西高考中,地理占据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
为了帮助江西高考学子能够更好地备考地理,以下是江西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重要自然地理分区:根据江西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自然地理分区主要包括:长江中游地带、南京-南昌地区、赣粤丘陵台地、赣南-闽西地区、洞庭湖平原、赣江平原和井冈山丘陵。
2. 江西重要河流:主要包括长江、赣江和抚河等。
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江西最重要的河流,经过江西的长江主要分布在南京-南昌地区和赣南-闽西地区。
3. 重要河湖湿地:江西地处中国的南方,湿地资源很丰富。
重要的湖泊包括:洞庭湖、鄱阳湖和庐山天池。
重要的沼泽湿地有安福沼泽和赣江河口湿地等。
4. 林区资源:江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井冈山丘陵地区和赣南-闽西地区。
5. 矿产资源:江西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有铜、铁、铅、锌、钨、金、银、稀土等。
其中,宜春地区的铜资源世界上排名第一。
6. 气候特点:江西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温暖湿润。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分布:江西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南京-南昌地区、赣南-闽西地区和赣江平原等地。
其中南京-南昌地区是江西的人口核心区。
2. 城市分布:江西的重要城市主要有南昌、赣州、宜春、吉安、九江等。
南昌作为江西的省会,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3. 城市特点:南昌是典型的内陆河港城市,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吉安是井冈山的所在地,也是中共中央旧址纪念馆所在地。
4. 农业与农田:江西的农业资源较为丰富,主要种植稻谷、小麦、以及茶叶等作物。
农田主要分布在赣江平原、洞庭湖平原和赣南-闽西地区等。
5. 交通与运输:江西地势复杂,交通运输发达。
主要交通干线有京九铁路、京九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等。
三、经济地理知识点1. 产业布局:江西的产业布局主要分布在南京-南昌地区、赣南-闽西地区和洞庭湖平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