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内容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收稿日期:2008-12-31作者简介红 鹰(6),女,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经济系经济管理专业,现在内蒙古电视台工作,主要从事栏目策划及节目制作工作,取得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
公交移动电视传播内容的研究红 鹰(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8)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近年来新兴的公交移动电视的节目定位和传播内容进行研究,并结合地方特点给出改进的方案。
关键词:公共交通;移动电视;传播内容 中图分类号:G 229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155(2009)03-0098-03The Research for Communication Content of PublicTransportation Mobile -TVHON G Y ing(In ner Mongoli a TV ,Hohhot In ner Mongolia 010058)A bstract :This paper mai nly research for t he TV pr ogram orientation and com munication content of pub 2lic t ransport ation mobile -TV which has emerged t hese few years 1And that I present t he improvement scheme combing wit h t he region charact eristic.K ey w or ds :Public t ransportation ;Mobile -TV ;Com munication C ont ent 引言公交移动电视是近年来活跃在我国大中型城市的新型移动媒体。
由于公交移动电视的普及,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公交移动电视。
虽然公交移动电视是新型移动媒体,但是作为固定电视媒体的延伸,它具备固定电视媒体所有属性,并且也具有它作为移动电视媒体的特征。
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新媒体的相继涌现,新闻媒体已变得不再是寻找、诱惑、回应受众,而是在创造受众,特别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回收到受众瞬间的注意,已成为对公交移动电视的特殊要求,更影响着公交移动电视的前途命运。
以“服务政府公共管理、服务百姓精彩生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为目标方向,致力于城市公交车载“数字电视”领域探索和拓展的洛阳广播电视台公交移动电视,如何用特质的新闻吸引受众“瞬间的注意”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做一些深层思考。
一、让特质的新闻以“微”取胜当今时代,新闻报道已进入“微生态”,特别是这些年,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人们只需要稍微扫描一下标题或关键词,一条或几条字数不多但又相对完整的信息,就会吸住眼球,进入大脑,这就应了一句俗话,“看书看皮,看报看题”。
于是,便有了新新闻、标题新闻、短新闻、一句话新闻、数字新闻、地图新闻、新闻故事等等。
它们在遵循必要的基本规范的前提下,以异于常人、过于古人的内容,将新闻自身的优势凸显出来,吸引了广大受众。
然而,也有一些电视新闻,给人一种冗长、沉闷、拖拉之感。
比如,2018年4月10日,某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的新闻标题就显得十分拥挤:“2017年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总结表彰暨安排部署2018年环境污染攻坚战这场硬仗不断满足人民生活美好需求”单看这一新闻标题,便知它既影响了新闻媒体的美誉度,也削弱了电视的影响力。
殊不知,过多的文字会破坏以画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艺术的完整性。
从观众的欣赏力来说,不会接受过长的新闻标题;从画面的要求来说,它更需要富有感染力的视觉形象,没有那么多的篇幅或镜头让给字幕;从新闻的时间来说,也不允许文字过多。
实际上,好的新闻标题是以醒目的形式,画龙点睛之笔,把它的要点、看点、趣点浓缩成富有个性或体现作者意向最简短的文字。
换句话说,它要求其在一目了然的瞬间,塑造出一种活生生的视觉形象。
否则,就会分散受众对新闻画面与新闻事实的注意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关于印发《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规定》(试行)和《交通部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报送制度》(试行)的通知交公路发[2006]45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局,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天津市市政工程局: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进一步提高公路交通应急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部制定了《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规定》(暂行)和《交通部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报送制度》(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并请于9月20日前将填写后的《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报送任务分配表》(见《交通部公路交通阻断信息报送制度》)报部备案。
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建议,请及时函告部公路司。
联系电话:(010)65292772,传真:(010)652922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二○○六年八月二十九日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路水路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资源共享、信息适用、分级发布”的原则。
第三条交通部主管全国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包括:组织制定相关政策、标准和规范,对各省(区、市)的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负责国家高速公路网、国道网等跨省域的公路交通出行信息的集成和发布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统一组织、协调或实施所管辖区域的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根据交通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具体负责实施所管辖路段的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工作。
第五条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应与公路业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按照“以管理推动服务,以服务促进管理”的总体思路,逐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第二章信息的采集和管理第六条现阶段,公路交通出行信息主要包括:公路基础信息、公路气象信息、公路养护施工信息、突发事件信息等四大类。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GB/T22484—2008]2009—05—01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的基本内容和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5845.2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第2部分:一般图形符号和安全标志GB/T5845.3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第3部分:公共汽电车站牌和路牌GB/T5845.4 城市公共交通标志第4部分:运营工具、站(码头)和线路图形符号GB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l8285 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l7691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CJ/T107 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候车亭CJ/T162 城市客车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CJll5 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T119 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JGJ5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CJJ/T11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客伤事故passenger injury accident在运营途中因急刹车、急拐弯、开关车门操作不当或交通事故等发生的撞、跌、挤、剐、夹伤乘客的事故。
3.2公共汽电车覆盖率按一定的车站服务半径计算.公共汽电车覆盖面积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
3.3发车间隔同一线路的相邻两车次驶离起点站的时距。
3.4高峰小时平均满载率在高峰小时内.通过最大客流断面的各车次乘客数之和与额定载客量之和之比。
3.5运营时间线路在一天中.首班车驶离运营起点至末班车到达运营终点的时问。
4 一般要求4.1公共汽电车交通覆盖率4.1.1 按车站服务半径300m计算.城市建成区不应低于50%,中心城区不应低于70%。
电视台公车使用管理制度范文【导言】电视台公车是电视台作为一家媒体机构必备的一项资产,其使用和管理是电视台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公车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规范管理,制定一套完善的电视台公车使用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电视台公车使用管理制度范文,帮助电视台实现有效的公车使用和管理。
【一、总则】1. 电视台公车使用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公车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公车使用效率、降低成本,保障电视台运营的需要。
2. 本制度适用于电视台所有公车的使用和管理。
3. 公车指电视台所有的运输车辆,包括但不限于车辆、汽车、摩托车等。
4. 公车使用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规定,严禁违反本制度进行公车使用。
【二、公车使用人员】1. 电视台内部职工在需要使用公车时,必须提前向所在部门申请,并经相关负责人批准。
2. 外部人员如需使用公车,必须提前向电视台领导或相关部门申请,并经批准后签订公车使用协议。
3. 公车使用人员必须持有效的驾驶证,且驾驶技术熟练。
4. 公车使用人员需按照规定时间归还公车,并负责保管和维修公车期间产生的损失。
5. 公车使用人员需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车使用安全制度,保证公车安全和人员安全。
【三、公车使用流程】1. 公车使用人员在使用公车前,必须提前向所在部门申请,并在申请表上填写详细的使用信息,包括出发地、目的地、使用时间等。
2. 所在部门收到申请后,经过审批批准,并安排公车使用人员进行车辆使用培训。
3. 公车使用人员在使用公车前,需领取由电视台制作的公车使用手册,包括详细的车辆使用规范和操作手册。
4. 公车使用人员在使用公车期间,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车辆安全,严禁违章驾驶和超载。
5. 公车使用人员在使用公车结束后,必须将公车归还到指定地点,并填写归还车辆的登记表,注明使用情况和反馈意见。
【四、公车保养和维修】1. 公车的保养和维修由电视台设立的维修部门负责,维修部门需定期检查和维护公车的正常使用。
数字移动多媒体案例分析摘要:移动电视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具有覆盖面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
对于移动电视来说,“强迫收视”是其最大的特点,传播内容的强制性有利于拓展“无聊经济”利润空间,移动电视正是抓住了受众在乘车、候车等短暂的无聊空间进行强制性传播,使得消费者在别无选择时被它俘获,这对于某些预设好的内容(比如广告)来说,传播效果更佳。
关键词:编码;复用;dab-t;传输码流黄河电视台与辽宁数字广播电视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移动多媒体试验平台的数字全固态发射部分的合作,面向全省整体规划开展移动电视项目,由移动电视的播出前端统一提供节目源,将全省各地市车载移动电视和客运站led大屏幕项目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运营,既可以利用移动数字电视的多频道特性分别播出不同的节目给予不同的终端,也可以在不同的终端中播出相同的广告,根据不同的需求采取灵活的组合,在很好的减少我们投资的同时,有效提升我们的项目收益率,更好地为全省人民服务,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2007年中国黄河电视台在山西晋中等地做了多媒体广播电视业务,主要对多媒体的数字电视发射系统有了现实的体会,黄河电视台与辽宁数字广播电视设备集团公司合作在山西晋中电视台办公楼建立发射塔利用ds-38频道1 kw功率搭建并开通了dmb-t实验平台,在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山西地面手机电视播出的技术模式:数字大功率单点发射,一次性覆盖晋中地区。
完成节目经编码压缩复用转播省内6套电视和6套广播的发射模式,实现了将原有模拟发射设备的数字化改造,而且进一步扩大了省级广播电视的覆盖,同时我们还为今后发展数字电视多媒体广播积累了经验。
项目目标为:利用1个8m模拟频点,分期实现上述区域的移动电视单频网覆盖;建立省级播控中心,采用h.264编码方式,利用山西移动公司的传输链路、机房、发射塔等设施,使用户享受到移动电视带来的全新体验。
公交服务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二0一六年一月目录1. 总则2. 仪表仪容规范2.1 仪表规范2.2 仪容规范3. 运营服务3.1 车容及服务设施规范3.1.1 车容车貌规范3.1.2 服务设施规范3.1.3 服务标识及广告规范3.1.4 站点服务设施规范3.2 文明服务规范3.2.1 车厢服务规范3.2.2 文明行车规范3.3 文明用语规范3.3.1 文明用语基本要求3.3.2 文明敬语3.3.3 报站用语3.3.4 售验票用语3.3.5 解答询问用语3.3.6 疏导乘客用语3.3.7 温馨提示用语3.3.8 节日问候用语3.3.9 处理问题用语3.3.10 接听来电用语1.总则1.1目的为提高我司城市公交线路营运服务水平,规范营运服务行为,维护乘客利益,提高各服务窗口服务质量,提升公司整体服务形象,特制定本规范。
1.2工作目标公交服务要体现“服务为本、乘客(顾客)至上”服务宗旨,服务要求做到“安全、准点、方便、舒适、快捷、文明”。
1.3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株洲市公交有限责任公司(总公司)下属单位所有城市公交线路的运营服务及后勤服务;凡是总公司下属运营单位和后勤服务单位从业人员必须遵守本规范。
1.4职能本规范是总公司进行服务质量的监管、考核的重要依据。
考核的主管部门为总公司经营管理部;服务质量监管中心负责具体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1.5其他要求公交线路的运营服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还应执行国家现行行业相关标准。
2.仪表仪容规范2.1仪表规范仪表应做到着装规范,穿着得体。
2.1.1职业装着装标准职业装应保持干净、平整、无破损、无异味。
穿着应做到端正、规范,按照季节更换职业装,各季服装不得混穿。
2.1.1.1夏装夏装为短袖衬衫和西式长裤,应整套穿着。
衬衫领口平整,衣扣除领口第一颗扣子可敞开外,其他全部系上。
西裤应干净平整,系好拉链和扣子,衣袖和裤腿不能挽起。
在工作场所不得赤脚、不准穿拖鞋或凉鞋。
2.1.1.2春秋装春秋装为长袖衬衫和西式长裤。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内容管理
作者:梁冰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04期
摘要:今天我们已经习惯于诸如电视画面等可视化信息资源所带来的视觉盛宴,但是传统的家用电视因其市场狭窄、竞争激烈的现状让媒体的经营者爱恨参半。
幸运的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公共交通工具的普及,乘坐公交车出行的人群因其庞大的数量和高速的流动性而成为了媒体运营商目光积聚的焦点。
他们开始对公共交通工具上乘客的注意力资源做起了文章。
于是,车载移动电视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对郑州市范围内的公交车载电视的内容予以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媒体;电子媒介;车载移动电视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7-0096-0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004年11月初,由河南广电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和广州立项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河南广电移动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成立,开始试播两套套河南移动数字电视节目。
覆盖范围包括郑州、开封两地的部分公交车、出租车以及客车。
作为创新思维应用于电视产业的硕果之一,公交车载电视让流动的人群在相对稳定的空间内随时接受最新的资讯,作为受众的乘客,不需要追加任何个人投资和消费成本,只需要付出“注意力资源”即可。
因此,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诞生可谓是媒体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完美携手。
但是,将媒体嫁接于公交车辆的媒介运营形式虽然很好,但是仍然存在些许不足之处。
(一)偏重经济效益,社会热点关注不足。
公交车载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一种,仍然应该担负起其应有的社会责任。
而就目前郑州市区内公交车载电视播出的实际情况来看,各类广告和宣传片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
(二)强迫收视,垄断式传播。
公共交通工具的封闭特性使得公交车载电视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收视的强迫性,和排他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交车载电视剥夺了观众随时更换频道的权利。
而媒介的收视效果除了受观众的实际收视行为影响以外还受到观众的关注度的影响。
(三)缺乏互动性。
公交车载电视的受众只能观看预先设定的节目内容,这样的电视内容播出模式显然是一种单向地、呆板地信息输出过程。
这不仅会造成电视收视效果的衰减,而且极有可能阻碍车载电视这种新型传播媒介的长远发展。
二、对策与建议
(1)监管机制。
作为信息的“把关人”,任何媒体的运行都要受到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
在我国,作为群众镜鉴、政府喉舌的电视媒体更是需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运行环境。
(2)全面覆盖各年龄层,增强节目的针对性。
中国传媒大学的黄升民教授曾经说:“老百姓在乎的不是什么新技术,而是能看到什么内容。
”通常情况下,公交车的乘客大致有以下几类人群:①儿童及青少年。
例如:学生。
②中年人。
例如:工薪阶层的上班族。
③老年人。
例如:退休人员。
这些人群生理特点不同,信息需求也各有差异。
这就要求公交车载电视的内容提供商细分受众市场,抓住各类乘客的需求点,从而全面覆盖老、中、青、少四个年龄层的三类人群,最终在获得良好收视效果的同时使得收益最大化。
(3)受众反馈,双向沟通。
一个成功的媒体应该具有双向沟通的特性。
只有信息的传递着和信息的接收者之间进行顺畅的交流与互动,才能确保传播信息的媒体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除此之外,互动与沟通是留住观众的忠诚度的最佳方法。
(4)奖励机制。
奖励机制是媒介管理过程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针对公交车载电视的具体情况,我们不妨从两个方面人手:
①上级部门对传媒公司。
在我国,各级电视台都有它们的上级领导机关,公交车载电视作为移动电视的一个分支,也应当归属于相应的上级政府部门。
而政府部门如果能对其所辖范围内的公交车载电视的运营情况和内容效果进行定期评比和奖励,那么这无疑是对媒介运营商的形成良好的激励作用,进而促进整个车载媒体环境的良性发展。
②传媒公司对受众。
与受众的沟通与交流是所有媒体长盛不衰的法宝之一,加之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处在流动状态之中,迅速而准确的了解他们的喜好与需求更是车载电视传媒公司必然的选择。
然而,在这种流动状态下的手中并不都乐意主动为电视内容的服务商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地。
三、结语
移动车载电视因为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而蕴藏着深厚的商业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份关于奥运期间大众传媒接触的研究报告显示。
有24.9%的中国城市居民在奥运期间通过公共交通移动电视观看奥运赛事。
据专家预测,从2008年开始,中国移动电视业将以年平均45.8%的速度增长。
虽然这些数字让我们对公交车载电视的市场前景充满了期待,但是,我們还应该看到,移动电视市场上的另一个劲敌已经崭露头角。
这就是手机电视。
据市场研究公司IMS Research公司题为《手机电视世界市场》调研报告预测,到2010年底,全球将有1.2亿以上手机用户接收手机电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