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演讲稿,莫言诺贝尔演讲稿
- 格式:doc
- 大小:22.41 KB
- 文档页数:4
莫言演讲稿集【瑞典诺贝尔领奖发言稿】
莫言的文笔细腻朴实,很接地气,这在他的小说里边最能体现。
下面是由店铺整理的莫言演讲稿集,欢迎阅读。
更多相关演讲稿文章,请关注本栏目。
【莫言演讲稿集——(瑞典)讲故事的人】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
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
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
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
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
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精心整理莫言诺贝尔奖演讲全文莫言诺贝尔奖演讲全文莫言: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了解。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
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
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
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
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
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
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
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
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
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的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
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的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零点30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
莫言的演讲主题是“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在约40分钟的演讲中,莫言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回顾了文学创作之路,并与听众分享了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以下为演讲全文实录: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最痛苦的事是目睹母亲被人扇耳光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
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
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
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
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时的致辞
莫言
尊敬的国王陛下、王后陛下,女士们、先生们:
我,一个来自遥远的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农民的儿子,站在这个举世瞩目的殿堂上, 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很像一个童话,但却是不容置疑的现实。
获奖后一个多月的经历,使我认识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巨大的影响和不可撼动的尊严。
我一直在冷眼旁观着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这是千教难逢的认识人世的机会,更是一个认清自我的机会。
我深知世界上有许多作家有资格,甚至比我更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我相信,只要他们坚持写下去,只要他们相信文学是人的光荣,也是上帝赋予人的权利,那么,“他必将华冠加在你头上,把荣冕交给你。
”(《圣经•箴言•第四章》)
我深知,文学对世界上的政治纷争、经济危机影响甚微,但是文学对人的影响却是源远流长。
有文学时,也许我们认识不到它的重要,但如果没有文学,人的生活便会粗鄙野蛮。
因此我为自己的职业感到光荣也感到沉重。
借此机会,我要向坚定地坚持自己信念的瑞典学院院士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相信,除了文学,没有任何能够打动你们的理由。
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受奖演讲稿(全文)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感言尊敬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成员、各位嘉宾,亲爱的朋友们:我感到非常荣幸和感激能够站在这里,收到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对我写作生涯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中国文学的一种认可。
在这个光荣而庄重的时刻,我想把这个奖项分享给所有坚持在文字世界里探索的作家和读者们。
我出生在一个乡村,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亲眼目睹了中国从贫穷到奋发向上的巨大变化。
那个时候,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到文学作品。
然而,我内心深处的渴望却一直存在。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很早就有了写作的梦想,并且在经历了许多艰难的岁月后,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梦想。
我的写作灵感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我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字,让读者们了解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喜怒哀乐。
我想表达的不仅仅是个体的命运,更是整个社会的命运。
在我看来,文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让人们产生共情,从而使我们更加关心彼此,关心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然而,在文学世界里,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我会被质疑和批评,这使我对自己的写作产生了怀疑。
但是,我坚持做自己,坚持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我相信,只有坚持追求真理和正义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写出有价值的作品。
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们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我还要感谢我的编辑和出版商,是他们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我。
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谢读者们,是你们一直关注和支持我的作品。
最后,我想说的是,文学没有国界,也没有限制。
作为作家,我们的责任是通过自己的笔触以及文字,捕捉和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思考。
无论我们来自何方,无论我们的背景如何,只要我们用心对待写作,用心去感受和表达,我们就能够创造出具有共鸣力的作品。
我衷心希望,通过这个奖项的获得,能够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文学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努力,让文学的光芒照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让世界因为文学而变得更加美好。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演讲全文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
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
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
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
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
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
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
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
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
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致辞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致辞
尊敬的国王、王后和王室成员,女士们先生们:
我的讲稿忘在旅馆了,但是,我想说的,都记在了心里。
感谢诺贝尔文学院给我的授奖词。
我获奖以来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由此也可以见证到,诺贝尔奖确实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奖项,它在全世界的地位无法动摇。
我是一个来自中国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一个农民的儿子,能在这样一个殿堂中领取这样一个巨大的`奖项,很像一个童话,但它毫无疑问是一个事实。
我想借这个机会,向诺奖基金会,向支持了诺贝尔奖的瑞典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
要向瑞典皇家学院坚守自己信念的院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感谢。
我还要感谢那些把我的作品译成了世界很多语言的译家们。
没有他们的创造性的劳动,文学只是各种语言的文学。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劳动,文学才可以变为世界的文学。
当然我还要感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
他们的友谊,他们的智慧,都在我的作品里闪耀光芒。
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他没有用处。
谢谢大家!。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演讲全文:《讲故事的人》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演讲全文:《讲故事的人》2018年12月08日01:08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分享到...分享到人人分享到QQ空间人民网北京12月8日电北京时间今日凌晨,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
以下为演讲全文。
b5E2RGbCAP莫言:讲故事的人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
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p1EanqFDPw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
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
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
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
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DXDiTa9E3d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
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
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
莫言诺奖演说演讲稿全文字版当哭成为表演应该允许有人不哭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莫言诺奖演说演讲稿全文字版当哭成为表演应该允许有人不哭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零点30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身着一身深色中山装,在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
莫言的演讲主题是“讲故事的人”,在时长约40分钟的文学演讲中,莫言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回顾了文学创作之路,并与听众分享了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以下为演讲全文实录: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最痛苦的事是目睹母亲被人扇耳光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
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
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
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
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演讲全文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
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
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
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
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
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深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
莫言在瑞典学院诺贝尔获奖演讲全文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
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
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
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
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
莫言演讲稿,莫言诺贝尔演讲稿尊敬的诺贝尔评委会成员、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我十分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发表我的诺贝尔演讲。
首先,我要向所有为我所做的工作和为我的获奖所做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诺贝尔文学奖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荣誉之一。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是文学陪伴着我。
我相信文字的力量,它能够改变一个人,也能够改变整个社会。
我的作品并非仅仅是个体的创作,更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观察与思考的结晶。
我将自己的创作视为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通过揭示生活中的普遍性和不可避免的命运,我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让人们思考和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最重要的使命是捕捉生活的真实与细微之处,关注那些我们常常忽视的人和事。
我的作品试图通过这样的关注来揭示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描述他们在历史的浪潮中的坚韧与顽强。
我想让读者看到生活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他们从中发现共同的理解和共鸣。
同时,我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激发人们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我相信,文学不仅仅是为了娱乐我们,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
通过描写历史,我试图使人们对于过去的错误有所警醒,也希望引起对于现实中问题的思考和改变。
在我接受这个奖项之际,我想特别向我的家人、朋友和我的国家表示感谢。
没有他们的支持与鼓励,我无法按照自己的方式创作,并且在文学道路上取得成就。
同时,我也想向所有相信文字力量的人们致敬。
文学是一种跨越国界和文化的力量,它能够建立桥梁,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
最后,我希望能够继续为文学事业做出贡献。
虽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我将继续坚持我的创作信仰,用文字书写人们的智慧和勇敢,用文字表达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关怀。
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地努力和创作,文学的力量将永远存在,并且继续为这个世界带来希望和启示。
谢谢大家!。
莫言在瑞典学院诺贝尔获奖演讲全文莫言在瑞典学院诺贝尔获奖演讲全文演讲稿和发言稿莫言在瑞典学院诺贝尔获奖演讲全文演讲全文获奖贝尔学院莫言在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坐的各位,对远远的高密东北乡,已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或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久没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没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
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往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能不将她的宅兆迁移到间隔村子更远的地方。
掘开宅兆后,我们看到,棺木已腐朽,母亲的骨殖,已与土壤混为一体。
我们只好意味性地挖起一些土壤,移到新的墓***里。
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份,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往公共食堂打开水。
由于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坏,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遭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摩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随着母亲往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管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纭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管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摆着身体跌倒在地,看管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拂袖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失望的神情让我毕生难忘。
多年以后,当那个看管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往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其实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入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莫言诺贝尔奖演讲稿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深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的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的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的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他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我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因为年幼体弱干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滩上去放牧牛羊当我牵着牛羊从学校门前路过看到昔日的同学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中充满悲凉深深地体会到一个人怕是一个孩子离开群体后的痛苦到了荒滩上我把牛羊放开让它们自己吃草蓝天如海草地一望无际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影没有人的声音只有鸟儿在天上鸣叫我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心里空空荡荡有时候我躺在草地上望着天上懒洋洋地飘动着的白云脑海里便浮现出许多莫名其妙的幻象我们那地方流传着许多狐狸变成美女的故事我幻想着能有一个狐狸变成美女与我来作伴放牛但她始终没有出现但有一次一只火红色的狐狸从我面前的草丛中跳出来时我被吓得一屁股蹲在地上狐狸跑没了踪影我还在那里颤抖有时候我会蹲在牛的身旁看着湛蓝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时候我会模仿着鸟儿的叫声试图与天上的鸟儿对话有时候我会对一棵树诉说心声但鸟儿不理我树也不理我许多年后当我成为一个小说家当年的许多幻想都被我写进了小说很多人夸我想象力丰富有一些文学爱好者希望我能告诉他们培养想象力的秘诀对此我只能报以苦笑就像中国的先贤老子所说的那样:“福兮祸之所伏福祸福所倚”我童年辍学饱受饥饿、孤独、无书可读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们的前辈作家沈从文那样及早地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听说数人说书仅仅是这本大书中的一页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进行着的牛车社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庭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我做梦也想不到有朝一日这些东西会成为我的写作素材我当时只是一个迷恋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听着人们的讲述那时我是一个绝对的有神论者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我见到一棵大树会肃然起敬我看到一只鸟会感到它随时会变化成人我遇到一个陌生人也会怀疑他是一个动物变化而成每当夜晚我从生产队的记工房回家时无边的恐惧便包围了我为了壮胆我一边奔跑一边大声歌唱那时我正处在变声期嗓音嘶哑声调难听我的歌唱是对我的乡亲们的一种折磨我在故乡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间离家最远的是乘火车去了一次青岛还差点迷失在木材厂的巨大木材之间以至于我母亲问我去青岛看到了什么风景时我沮丧地告诉她: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头但也就是这次青岛之行使我产生了想离开故乡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1976年2月我应征入伍背着我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帮我购买的四本《中国通史简编》走出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既让我爱又让我恨的地方开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时期我必须承认如果没有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不会有我这样一个作家在军营的枯燥生活中我迎来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我从一个用耳朵聆听故事用嘴巴讲述故事的孩子开始尝试用笔来讲述故事起初的道路并不平坦我那时并没有意识到我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那时我以为文学就是写好人好事就是写英雄模范所以尽管也发表了几篇作品但文学价值很低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在我的恩师著名作家徐怀中的启发指导下我写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说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我这样一个文学的流浪汉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场所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他们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我是冰块如果离他们太近会被他们蒸发掉根据我的体会一个作家之所以会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响其根本是因为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灵魂深处的相似之处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尽管我没有很好地去读他们的书但只读过几页我就明白了他们干了什么也明白了他们是怎样干的随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该干什么和我该怎样干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坦率地说讲述的时候我没有想到谁会是我的听众也许我的听众就是那些如我母亲一样的人也许我的听众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譬如《枯河》中那个遭受痛打的孩子譬如《透明的红萝卜》中那个自始至终一言不发的孩子我的确曾因为干过一件错事而受到过父亲的痛打我也的确曾在桥梁工地上为铁匠师傅拉过风箱当然个人的经历无论多么奇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写进小说小说必须虚构必须想象很多朋友说《透明的红萝卜》是我最好的小说对此我不反驳也不认同但我认为《透明的红萝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一部那个浑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说的灵魂尽管在后来的小说里我写了很多的人物但没有一个人物比他更贴近我的灵魂或者可以说一个作家所塑造的若干人物中总有一个领头的这个沉默的孩子就是一个领头的他一言不发但却有力地领导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高密东北乡这个舞台上尽情地表演自己的故事总是有限的讲完了自己的故事就必须讲他人的故事于是我的亲人们的故事我的村人们的故事以及我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们的故事就像听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样从我的记忆深处涌出来他们用期盼的目光看着我等待着我去写他们我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妻子、女儿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还有很多的我们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当然我对他们都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使他们超越了他们自身成为文学中的人物我最新的小说《蛙》中就出现了我姑姑的形象因为我获得诺贝尔奖许多记者到她家采访起初她还很耐心地回答提问但很快便不胜其烦跑到县城里她儿子家躲起来了姑姑确实是我写《蛙》时的模特但小说中的姑姑与现实生活中的姑姑有着天壤之别小说中的姑姑专横跋扈有时简直像个女匪现实中的姑姑和善开朗是一个标准的贤妻良母现实中的姑姑晚年生活幸福美满小说中的姑姑到了晚年却因为心灵的巨大痛苦患上了失眠症身披黑袍像个幽灵一样在暗夜中游荡我感谢姑姑的宽容她没有因为我在小说中把她写成那样而生气;我也十分敬佩我姑姑的明智她正确地理解了小说中人物与现实中人物的复杂关系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和肥臀》因为胸有成竹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83天我便写出了这部长达50万字的小说的初稿在《丰乳和肥臀》这本书里我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我母亲的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但书中的母亲情感方面的经历则是虚构或取材于高密东北乡诸多母亲的经历在这本书的卷前语上我写下了“献给母亲在天之灵”的话但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这是我狂妄的野心就像我希望把小小的“高密东北乡”写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缩影一样作家的创作过程各有特色我每本书的构思与灵感触发也都不尽相同有的小说起源于梦境譬如《透明的红萝卜》有的小说则发端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譬如《天堂的蒜薹之歌》但无论是起源于梦境还是发端于现实最后都必须和个人的经验相结合才有可能变成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用无数生动细节塑造出了典型人物的、语言丰富多彩、结构匠心独运的文学作品有必要特别提及的是在《天堂的蒜薹之歌》中我让一个真正的说书人登场并在书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十分抱歉地使用了这个说书人姓名当然他在书中的所有行为都是虚构在我的写作中出现过多次这样的现象写作之初我使用他们的姓名希望能借此获得一种亲近感但作品完成之后我想为他们改换姓名时却感到已经不可能了因此也发生过与我小说中人物同名者找到我父亲发泄不满的事情我父亲替我向他们道歉但同时又开导他们不要当真我父亲说:“他在《红高粱》中第一句就说‘我父亲这个土匪种’我都不在意你们还在意什么”我在写作《天堂的蒜薹之歌》这类逼近社会现实的小说时面对着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我敢不敢对社会上的黑暗现象进行批评而是这燃烧的激情和愤怒会让政治压倒文学使这部小说变成一个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端事件但超越事件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可能是因为我经历过长期的艰难生活使我对人性有较为深刻的了解我知道真正的勇敢也明白真正的悲悯我知道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难用是非善恶准确定性的朦胧地带而这片地带正是文学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只要是准确地、生动地描写了这个充满矛盾的朦胧地带的作品也就必然地超越了政治并具备了优秀文学的品质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的作品是令人厌烦的但我的人生是与我的作品紧密相连的不讲作品我感到无从下嘴所以还得请各位原谅在我的早期作品中我作为一个现代的说书人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但从《檀香的刑》这部小说开始我终于从后台跳到了前台如果说我早期的作品是自言自语目无读者从这本书开始我感觉到自己是站在一个广场上面对着许多听众绘声绘色地讲述这是世界小说的传统更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我也曾积极地向西方的现代派小说学习也曾经玩弄过形形色色的叙事花样但我最终回归了传统当然这种回归不是一成不变的回归《檀香的刑》和之后的小说是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传统又借鉴了西方小说技术的混合文本小说领域的所谓创新基本上都是这种混合的产物不仅仅是本国文学传统与外国小说技巧的混合也是小说与其他的艺术门类的混合就像《檀香的刑》是与民间戏曲的混合就像我早期的一些小说从美术、音乐、甚至杂技中汲取了营养一样最后请允许我再讲一下我的《生死的疲劳》这个书名来自佛教经典据我所知为翻译这个书名各国的翻译家都很头痛我对佛教经典并没有深入研究对佛教的理解自然十分肤浅之所以以此为题是因为我觉得佛教的许多基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识人世中许多纷争在佛家的眼里是毫无意义的这样一种至高眼界下的人世显得十分可悲当然我没有把这本书写成布道词我写的还是人的命运与人的情感人的局限与人的宽容以及人为追求幸福、坚持自己的信念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小说中那位以一己之身与时代潮流对抗的蓝脸在我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这个人物的原型是我们邻村的一位农民我童年时经常看到他推着一辆吱吱作响的木轮车从我家门前的道路上通过给他拉车的是一头瘸腿的毛驴为他牵驴的是他小脚的妻子这个奇怪的劳动组合在当时的集体化社会里显得那么古怪和不合时宜在我们这些孩子的眼里也把他们看成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丑以至于当他们从街上经过时我们会充满义愤地朝他们投掷石块事过多年当我拿起笔来写作时这个人物这个画面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我总有一天会为他写一本书我迟早要把他的故事讲给天下人听但一直到了20××年当我在一座庙宇里看到“六道轮回”的壁画时才明白了讲述这个故事的正确方法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引发了一些争议起初我还以为大家争议的对象是我渐渐的我感到这个被争议的对象是一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当然我没有资格强迫你们读我的书即便你们读了我的书我也不期望你们能改变对我的看法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让所有的读者都喜欢他在当今这样的时代里更是如此尽管我什么都不想说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我必须说话那我就简单地再说几句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我再讲一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请允许我讲最后一个故事这是许多年前我爷爷讲给我听过的: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演讲全文:《讲故事的人》2012年12月08日 07:18:14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文学演讲,主题为“讲故事的人”(storyteller)。
以下为演讲全文。
莫言:讲故事的人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通过电视或者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女。
但有一个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
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
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
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
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
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
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
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三一文库()/演讲稿
莫言演讲稿,莫言诺贝尔演讲稿
莫言演讲稿,莫言诺贝尔演讲稿
尊敬的瑞典学院各位院士,女士们、先生们:
通过电视或网络,我想在座的各位,对遥远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
你们也许看到了我的九十岁的老父亲,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儿和我的一岁零四个月的外孙子,但是有一个此刻我最想念的人,我的母亲,你们永远无法看到了。
我获奖后,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荣,但我的母亲却无法分享了。
我母亲生于1922年,卒于1994年。
她的骨灰,埋葬在村庄东边的桃园里。
去年,一条铁路要从那儿穿过,我们不得不将她的坟墓迁移到距离村子更远的地方。
掘开坟墓后,我们看到,棺木已经腐朽,母亲的骨殖,已经与泥土混为一体。
我们只好象征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
也就是从那一时刻起,我感到,我的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深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
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