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中国史部分
- 格式:docx
- 大小:255.28 KB
- 文档页数:19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 分)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我的答案:A2《中国大历史》的作者是:()A、白寿彝B、郭沫若C、傅斯年D、黄仁宇我的答案:D3汉武帝时期,辅佐武帝进行国家统治的儒家学派人物是:()A、庄子B、C、荀子D、董仲舒我的答案:D4五代十国的君主()是出身农民草根,不是贵族之后。
A、刘邦B、朱温C、刘耀D、刘备我的答案:B5学术作品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中国史纲要》是下列哪位人物主编的:()A、郭沫若B、范文澜C、D、翦伯赞我的答案:D6中国近代,科举制被废除,西方的学校被引进中国的时间是:()A、1898年B、1905年C、1910年D、1912年我的答案:B7夏朝的大致年代框架是:()A、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B、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00年C、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500年D、公元前2050年—公元前1600年我的答案:A8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姓姬,周宣王之子,出生于:()A、公元前793年B、公元前789年C、公元前795年D、公元前790年我的答案:C9“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是指楚霸王()。
A、刘邦B、项羽C、刘彻D、刘盈我的答案:B10在我国,玉最主要的产地是()。
A、台湾地区B、江浙地区C、中原地区D、新疆和田我的答案:D11仰韶文化考古发现地点是()。
A、河南新郑B、河南渑池C、新疆D、内蒙古鄂尔多斯我的答案:B12有历史文献记载的时期我们一般称为()。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史前时期D、历史时期我的答案:D13汉武帝时期的人才察举措施是:()A、任子制、自选制B、举贤良C、郡国岁举孝廉D、A、B、C都对我的答案:D14竺可桢在1972年《考古学报》发表(),成为研究中国气候变化的经典作品。
A、《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B、《中国大历史》C、《竺可桢日记》D、《中国之温度》我的答案:A15南朝四个政权中,最早的政权是()。
历史常考判断题,易错易混汇总50例不管是什么样的考试,都会有容易混淆的知识点,高中历史也不例外,今天历史君就带你看看中国的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这三个阶段中的易混淆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1.西周分封制的对象主要是姬姓王族,故被分封的诸侯都与周王有血缘关系。
(×)提示:西周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而异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周王并无血缘关系。
2.宗法制下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固定的。
(×)提示:大宗和小宗是相对而言的。
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是士的大宗,士对卿大士而言是小宗。
3.秦推行郡县制,故郡县制最早出现在秦朝。
(×)提示:秦推行郡县制,但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4.君主专制就是中央集权。
(×)提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决策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5.“封建专制”等于“封建制度”。
(×)提示:“封建专制”专指封建社会的个人独裁统治;“封建制度”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
6.元朝中央设置中书省,其职能与唐朝三省制的中书省职权相同。
(×)提示: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7.明清内阁制是前代宰相制的延续,是法定的一级中央机构。
(×)提示:明代以前丞相制下,丞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是“百官之首”;明代内阁制并非法定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和信任,对皇权也难以起到实质性的制约作用。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1.前秦朝曾是战国时期七雄之一。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东周后半期称为春秋时期。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秦国于公元221年扫平六国,统一全国。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开辟了重要的丝绸之路。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父系氏族文化遗存以仰韶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为其杰出代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刘秀建立了西汉王朝。
[判断题] *对7.明清时期在绘画艺术上最为突出的是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壁画。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8屠呦呦的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一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王维倡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成了诗、画两位一体的独特风格。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国画十分重视装裱。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1.在人物画方面,有初唐的吴道子,其代表作有《步辇图》《历代帝王图卷》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2.八卦中,乾代表地,坤代表天,巽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代表山,兑代表泽。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3.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判断题] *错1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5.庄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6.儒家在先秦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和荀子。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7.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是庄子。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8.道家以辩证思维主张民贵君轻、清静无为而著称。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9.孔子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发展影响最大、时间最久、程度最深。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一、判断题(正确答案用“A”标注,错误答案用“B”标注)1.考古发现,距今约300万年的建始人化石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 B )2.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桀,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 A )3.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时期,因鲁国的史书《春秋》而得名。
( A )4.秦国于221年扫平六国,统一全国。
( B )5.北魏孝文帝以汉化为主题的改革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 A )6.刘邦通过废除丞相、建立厂卫特务机构、以八股取士和在地方设三司等措施,极大地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
( B )7.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
( A )8.1935年遵义会议后,于3月中旬,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以毛泽东为首,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 B )9.在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中,书法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它深刻地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情趣。
( A )10.明代中叶,“四大徽班”进京后,博采众长,形成了中国戏剧的代表剧种——京剧。
( B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1.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 B )已经学会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2.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钻木取火”的始祖是( C )。
A.有巢氏 B.庖牺氏 C.燧人氏 D.神农氏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 )。
A.夏 B.商 C.周 D.秦4.制定礼和刑的是( D ),其目的是用来维护贵族内部的等级制度,镇压奴隶和平民。
A.东周 B.商朝 c.夏朝 D.西周5.北魏( A )以汉化为主题的改革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A.孝文帝 B.隋文帝 c.汉文帝 D.光武帝6.“开元盛世”指的是( C )统治时期。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7.最早的有系统记录的汉语文字是( B )时代的甲骨文。
【判断对错】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2.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3.(1)图一所示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图一所示会议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图二所示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图三体现的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图三可看出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6)以上图示表明: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雷锋乐于助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
5.1954年,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这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填空题】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3)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提出的伟大构想﹣﹣(4)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填空题】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
(2)中国抗日战争开始的标志:。
(3)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
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3.政治、经济和国防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
(1)新中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制度,它是我国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2)的完成,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1966年组建的部队,是我国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任务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中国史部分历史题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判断题1.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西方近代的三权分立都实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民主vs专制)2.兴中会与同盟会这两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兴中会不是资产阶级政党)3.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政权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54年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从制度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正确5. 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
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新中国而非中国)6.梁启超总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出自黄宗羲。
(黄宗羲改为顾炎武)7. 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正确)8.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正确)9.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意思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建立民国才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以及核心)10. 邓小平理论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正确)1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天理”的理解无本质的差别。
(正确,核心都是“理”)1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因素)13.沈从文说:“服饰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符号。
”近代以来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产生了中山装和改良旗袍。
(正确)1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甘肃历史同步综合检测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甘肃古代史是指()的甘肃历史。
A.旧石器时代中期到鸦片战争前B.旧石器时代中期到新中国成立后C.新石器时代到辛亥革命前D.新石器时代到鸦片战争前2.旧石器时代距今约()A.300万年至2万年B.500万年至1万年C.60万年至2万年D.300万年至1万年3.夏王朝是指()A.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B.公元 2070 年一公元 1600年C.公元前 2071 年-公元前 1608年D.公元 2071 年-公元 1608 年4.商末,秦人先祖()受商王朝之命,率领族众到甘肃天水,与西戎各族杂居,保卫西部边疆,秦人、秦族和秦文化开始兴起。
A.弃B.纣C.中潏D.后稷5.公元前(),秦统一六国,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A.221 年B.222年C.220年D.219 年6.秦统一六国后,全面推广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在甘肃境内设置陇西郡、()2郡。
A.河东郡B.琅邪郡C.三川郡D.北地郡7.公元()曹丕建立魏国。
265年,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西晋。
A.221 年B.220年C.222 年D.218 年8.公元 311 年,匈奴贵族攻陷洛阳,俘虏晋怀帝,史称 ( )A.“永嘉之乱”B.“诸吕之乱”C.“安史之乱”D.“八王之乱”9.公元609年6月,隋炀帝到达河西重镇(),在焉支山下会见西域各国国王及使节,这标志着西域 27 国与隋王朝正式建立了政治上的丞属关系。
A.酒泉B.瓜州C.张掖D.敦煌10.公元(),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
( )A.612年B.618年C.619 年D.620年11.下列不属于西夏统治者在河西经营开拓的措施的是 ( )A.政治上,设置了西凉府、宣化府等,以加强行政管辖B.军事上,设置监军司C.经济上,迁徙人口、增加劳动力、设置农田司D.文化上,积极学习中原文化,积极发展重工业12.公元1044年,夏宋双方签了和议,史称“()”和议规定:西夏向宋称臣,宋“岁赐”绢、银、茶等物品。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 T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 F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3.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 T )若是主要就是错的4.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社会形态。
( T )5.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条件。
( T )6.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 T )7.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 F )8.近代中国尽管已经丧失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国地位,但仍然维持着独立的国家形式。
(T)9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T不是反帝和反封建10.太平天国是古代农民运动的最高峰T1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T12三民主义是指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生主义是核心.(F)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第一章1.1894年11月,英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屠杀中国居民约2万人。
(×)日军2.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去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后两者《北京条约》3.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和人民贫困。
(√)4.在中国近代史上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结束的战争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法战争5.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当时中国武器装备落后。
(×)社会制度的腐败、经济技术的落后6.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战争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7.1841年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了《海国图志》。
简明中国古代史答案一、单选题:1、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C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金牛山人2、据考古发现,我国境内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原始人是( D )。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3、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他们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B )。
A、水稻和小麦B、水稻和粟C、小麦和粟D、水稻和玉米4、氏族的特点之一是(B )。
A、按贫富结合B、按血缘关系结合C、按性别结合D、非血缘关系结合5.原始社会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是在(D )。
A、母系氏族社会后期B、父系氏族社会前期C、父系氏族社会中期D、父系氏族社会后期6、传说及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
那时首领产生的方式是( B )。
A、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B、禅让C、前任首领确定D、抽签决定7、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
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C )。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C、炎帝和黄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8、夏朝是我国第一个(C )国家。
A、封建领主制B、封建地主制C、奴隶制D、农奴制9、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其文字是(C )。
A、金文B、篆书C、甲骨文D、隶书10、武王伐纣的性质属于(C )。
A、诸侯国之间的战争B、平民和奴隶的反抗斗争C、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斗争D、民族间的相互战争二、多选题1、以下属于北京人生活,生产特征的是(ABCD )。
A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前B使用打制石器C 使用天然火D 过群居生活2、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典型代表是六七千年前的(CD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3、母系氏族公社的主要特征是(ABCD )。
A、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占有显著地位;B、实行族外婚,按母亲血缘确定亲属关系;财产由母系继承;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D、财产归氏族成员集体所有。
中国历史要籍选读复习资料一、判断题(每题 3分,共15 分)1.新唐书在南宋时期首先出现,记载了大量唐朝史事。
()2.古应泰编辑的明(明史记事本末)首先采取群书而为书。
()3.《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古代保存最早一部比较完整的全国地理总志。
()4.《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前后两次才修成。
()5.历代关于《资治通鉴》的注本最好的是宋朝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45 分)1.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在以( )。
A.“思无邪”为核心的文艺批评标准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C.“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D.“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2.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B.“发愤著书”的精神C.“实录”精神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3.我国古代史籍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下列的哪个时代。
( )A. 春秋战国时期B. 魏晋南北朝时期C. 隋唐元宋时期D. 明清时期4.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学史《史通》的作者是哪位。
( )A.刘知几B.王存C.李好文D.杨宗瑞5.教材指出: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 )。
A.读者之意B.作品之意C.作者之意D.古人之意6.《道学传》的创立,反映了道学在社会学术思想中的特殊地位。
《道学传》是那本史书所创。
( )A.《晋书》B.《宋史》C.《魏书》D.《明史》7.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著录存书和佚书的是哪本著作。
( )A.《汉书·艺文志》B.《隋书·经籍志》C.《新唐书·艺文志》D.《史籍举要》8.下面哪本书是纪传体题材( )A.《梁书》B.《资治通鉴》C.《唐会要》D.《五代会要》9.《范缜传》出自哪本史书( )A.《北史》B.《南史》C.《唐书》D.《晋书》1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史书是( )A.《囯榷》B.《通典》C.《文史通义》D.《圣武记》1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政书体史书是( )A.《通典》B.《通志》C.《明史》D.《元史》12.下列被称为“史学双壁”之一的是( )A.《通典》B.《资治通鉴》C.《囯榷》D.《太平寰宇记》13.列传常把祖孙父子有传者集合一处,不分朝代,称为一种家谱式的史传哪一部史书的突出特点 ( )A.《元史》B.《宋书》C.《南·北史》D.《明史》14. 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A.《国语》B.《史记》C.《汉书》D.《尚书》15.下面哪部史书不是元脱脱编注的( )A.《宋史》B.《辽史》C.《金史》D.《元史》三、材料分析题(每题 25分,共25分)1.通过理解和分析下面的材料,说明当时的社会特点:予每博观天下之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者也。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国历史》试卷(2022级考试范围:1-6章)考试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共3页,三大题,开卷考试,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选择题与判断题涂在答题卡上。
判断题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C.半坡人 D.河姆渡人2.()是父系氏族公社的典型。
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良渚文化D.半坡文化3.()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
A.直立行走B.打制石器C.磨制石器D.会使用火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夏B.商C.周D.秦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是()A.汉B.唐C.夏D.商6.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在()A.中国B.日本C.韩国D.美国7.分封制出现在哪个王朝()A.秦B.西周C.汉D.商8.李悝变法是()A.魏国B.鲁国C.秦国D.齐国9.春秋时代第一个霸主是()A.齐桓公 B.宋襄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10.商鞅变法是发生在()A.魏国B.鲁国C.秦国D.齐国11.下面()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孔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12.韩非子是()的代表人物A.法家B.墨家C.兵家D.阴阳家13.我国现存最古的史书是()A.春秋B.诗经C.左传D.尚书14.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论语B.孔雀东南飞C.诗经D.尚书15.楚辞是()创造的一种诗体A.楚庄王B.庄子C.屈原D.韩非子1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A.夏朝B.唐朝C.秦朝D.汉朝1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A.黄巢起义B.太平天国运动C.陈胜吴广起义D.黄巾起义18.秦末农民起义中攻入咸阳的是()A.陈胜B.吴广C.项羽D.刘邦19.西汉的开国皇帝是()A.刘备B.刘彻C.刘邦D.项羽20.医圣张仲景撰写的医书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唐本草D.伤寒杂病论21.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著作是()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尚书》22.光武中兴指的是哪位皇帝()22级《中国历史》第1页共2页A.刘邦B.刘彻C.刘秀D.项羽23.官渡之战以后,()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上篇综述1、两千多年来,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交流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T2、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T3、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仍然是封建经济。
F4、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直接原因在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T5、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T6、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要帮助中国走出封建社会,发展资本主义。
F7、近代中国表面上维持着独立国家和政府的名义,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拥有完整主权的独立国的地位。
T8、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F9、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F10、中国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F11、中国工人阶级最早产生于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
T12、中国的资产阶级也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分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T13、必须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才能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T14、革命和现代化是背道而驰的,两者无法相容。
F1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F第一章1、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T2、近代中国海关的行政权虽然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但它仍是中国抵制外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工具。
F3、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在于攫取经济利益,并有领土要求。
T4、外国人不仅仅在租界里享有领事裁判权。
T5、根据有关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兵。
T6、近代战争赔款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T7、近代外国在中国的投资相当部分是利用战争赔款等方式掠自中国。
T8、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对中国铁路的控制来确立和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T9、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目的是加速中国文明进程。
F1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方式“是以华制华”。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题 (一)[中国史部分]第1课1.最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这一表述()A.对B.不对C.不完全对D.无法判断2.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写作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一二·九”运动D.解放战争4.开国大典前夕,对国家领导人的任命,表述不正确的是()A.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B.周恩来为外交部长C.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D.毛泽东为国家主席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旧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D.解放战争取得胜利6.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是在()A.解放海南岛后B.和平解放西藏后C.新中国成立时D.解放军占领南京后7.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多方面准备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8.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9.最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文件是()A.《宪法大纲》B.政协决议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的事件是()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鸣礼炮28响。
为什么是28 ()A.因为建国时确定了28位开国元勋B.解放战争时期经历了28次重大战役C.新中国成立之前召开了28次会议D.中共成立到夺取政权经历了28年12.1951年,下列哪一地区和平解放()A.南京B.西藏C.北平13.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所起的作用是()A.临时宪法B.宣告新中国成立C.主持统—祖国的工作1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A.1945年B.1948年C.1949年D.1950年16.现今我国的国歌原名是()A.《黄河颂》B.《游击队之歌》C.《渔光曲》D.《义勇军进行曲》第2课17.解放初期,中央人民政府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稳定物价的斗争是()A.三反运动B.五反运动C.米棉之战D.没收官僚资本18.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诞生B.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9.建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A.所有权B.使用权C.租用权20.1950年10月率中国军队入朝参战的司令员是()A.彭德怀B.罗荣桓C.林彪D.洪学智21.抗美援朝时,严守纪律宁愿被火吞噬也不暴露目标的英雄是()A.黄继光B.罗盛教C.董存瑞D.邱少云22.魏巍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是指()A.八路军和新四军B.参与“一五”计划的建设者C.中国人民志愿军D.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23.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简单的说就是()A.控制土地交易税B.抑制土地交易价格C.把土地分给农民24.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最主要的作用在于()A.解放了朝鲜半岛B.控制了台湾海峡C.维护了地区和平25.下列不是发生在1950年的事件是()A.抗美援朝战争开始B.百万雄师过大江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D.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26.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是()A.马歇尔B.杜鲁门C.克拉克D.艾森豪威尔27.五十年代初,侵入台湾海峡,阻挠我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美国军队是()A.海军第五舰队B.联合国军C.海军第七舰队D.海军陆战队28.1950年夏开始的土地改革的意义在于()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②消灭了地主阶级③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④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③④29.下列重要文件发布的先后顺序是()①《朝鲜停战协定》②《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30.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击的是()A.美军B.南朝鲜伪军C.联合国军D.美国和南朝鲜联军31.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的是什么战争()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32.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到哪一国()A.美国B.朝鲜C.蒙古D.越南33.土地改革主要是为了废除什么剥削制度()A.城市富商B.封建主义C.小资产阶级D.资产阶级第3课34.我国政协会议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持续到()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35.1954年,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独立自主B.团结合作C.和平演变D.和平共处3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临时约法》37.1954年,与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A.印度和日本B.印尼和泰国C.印度和泰国D.印度和缅甸38.“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提出于()A.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B.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C.1971年联合国大会D.1972年中美两国建交39.我国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到1954年结束,这一表述()A.对B.错C.不全对D.不知道40.1955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了万隆会议。
判断题训练一(必修一·中国史部分)1、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它的建立者是禹。
禹死后,他的儿子汤夺得王位,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B2、《史记•齐太公世家》:“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东就国……”这段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
B3、从右图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公元前221年秦国终于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定都咸阳,其疆域北抵长城一带。
B4、《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实行郡国并行制。
B5、《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集权独断。
A6、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唐朝。
A7、隋唐以后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追求的主要途径是等待朝廷察举。
B8、“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形成于宋朝。
A9、明成祖废丞相,权分六部,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利大于弊。
B10、中国古代通过三公九卿、三省六部、行省、内阁、军机处等中央机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与君权的逐步强化,君主专制制度逐步走向极端。
B11、中英《南京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是割地赔款,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步加深。
B12、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歌颂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邱逢甲。
B13、卢沟桥的炮火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中国历史简史姓名成绩1、判断题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又被称为“彩陶文化”。
( )2、多项选择题我国古代文化史上的画圣、医圣和茶圣分别( )。
A.陆羽B.张仲景C.华佗D.吴道子E.王羲之3、填空题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最高学府叫________。
4、单项选择题司母戊大方鼎发现于河南( ),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青铜器。
A.信阳B.洛阳C.商丘D.安阳5、单项选择题一般认为,传说在( )时期曾铸九个大鼎,从而中国文化中的“九州”概念开始明晰。
A.尧B.舜C.禹D.黄帝6、多项选择题秦始皇首连( )长城,开万里长城之始。
A.楚B.秦C.赵D.燕7、多项选择题下列文化成就出现于汉代的有( )。
A.《史记》B.《九章算术》C.《周髀算经》D.《黄帝内经》E.《论衡》8、单项选择题甲骨文是当时世界上进步的文字,由此开始了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它是定型于()。
A、夏朝B、商朝C、东周D、战国9、单项选择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是( )。
A.崔颢B.王维C.李白D.杜甫10、单项选择题在我国历史上有“书圣”之称的是( )。
A.王羲之B.欧阳询C.颜真卿D.怀素11、判断题“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是中国古代有关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
( )12、判断题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末代皇帝溥仪下台后仍居于内廷中,直到1924年被逐出宫。
( )13、多项选择题下列属于我国古代五音的是( )。
A.黄钟B.徵C.羽D.商14、单项选择题《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
A.玄奘B.法显C.慧能D.弘忍15、单项选择题隋炀帝杨广开始实行( ),使庶族地主有了参政的机会。
A.均田制B.“三省六部”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考试制16、单项选择题唐朝最强盛的时期是在( )。
A.唐太宗贞观时期B.武则天时期C.唐玄宗天宝年间D.唐玄宗开元时期17、判断题商朝时的政治中心经常转移,直到成汤继位,把都城迁到殷,才稳定下来。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史部分)期末复习选择题附参考答案[中国史部分]第1课1.最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文件是《共同纲领》,这一表述()A.对B.不对C.不完全对D.无法判断2.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写作背景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一二·九”运动D.解放战争4.开国大典前夕,对国家领导人的任命,表述不正确的是()A.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B.周恩来为外交部长C.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D.毛泽东为国家主席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旧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B.抗日战争取得胜利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D.解放战争取得胜利6.祖国大陆的完全统一是在()A.解放海南岛后B.和平解放西藏后C.新中国成立时D.解放军占领南京后7.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多方面准备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8.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9.最早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的文件是()A.《宪法大纲》B.政协决议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的事件是()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鸣礼炮28响。
为什么是28 ()A.因为建国时确定了28位开国元勋B.解放战争时期经历了28次重大战役C.新中国成立之前召开了28次会议D.中共成立到夺取政权经历了28年12.1951年,下列哪一地区和平解放()A.南京B.西藏C.北平13.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所起的作用是()A.临时宪法B.宣告新中国成立C.主持统—祖国的工作1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刘少奇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A.1945年B.1948年C.1949年D.1950年16.现今我国的国歌原名是()A.《黄河颂》B.《游击队之歌》C.《渔光曲》D.《义勇军进行曲》第2课17.解放初期,中央人民政府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稳定物价的斗争是()A.三反运动B.五反运动C.米棉之战D.没收官僚资本18.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诞生B.农业合作化运动兴起C.土地改革的完成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9.建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A.所有权B.使用权C.租用权20.1950年10月率中国军队入朝参战的司令员是()A.彭德怀B.罗荣桓C.林彪D.洪学智21.抗美援朝时,严守纪律宁愿被火吞噬也不暴露目标的英雄是()A.黄继光B.罗盛教C.董存瑞D.邱少云22.魏巍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最可爱的人”是指()A.八路军和新四军B.参与“一五”计划的建设者C.中国人民志愿军D.研制“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23.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简单的说就是()A.控制土地交易税B.抑制土地交易价格C.把土地分给农民24.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最主要的作用在于()A.解放了朝鲜半岛B.控制了台湾海峡C.维护了地区和平25.下列不是发生在1950年的事件是()A.抗美援朝战争开始B.百万雄师过大江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D.全国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26.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官是()A.马歇尔B.杜鲁门C.克拉克D.艾森豪威尔27.五十年代初,侵入台湾海峡,阻挠我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美国军队是()A.海军第五舰队B.联合国军C.海军第七舰队D.海军陆战队28.1950年夏开始的土地改革的意义在于()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②消灭了地主阶级③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④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③④D.③④29.下列重要文件发布的先后顺序是()①《朝鲜停战协定》②《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④①②③D.④②①③30.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抗击的是()A.美军B.南朝鲜伪军C.联合国军D.美国和南朝鲜联军31.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的是什么战争()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32.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是到哪一国()A.美国B.朝鲜C.蒙古D.越南33.土地改革主要是为了废除什么剥削制度()A.城市富商B.封建主义C.小资产阶级D.资产阶级第3课34.我国政协会议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持续到()A.1953年B.1954年C.1955年D.1956年35.1954年,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导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A.独立自主B.团结合作C.和平演变D.和平共处3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临时约法》37.1954年,与中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A.印度和日本B.印尼和泰国C.印度和泰国D.印度和缅甸38.“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提出于()A.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B.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C.1971年联合国大会D.1972年中美两国建交39.我国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到1954年结束,这一表述()A.对B.错C.不全对D.不知道40.1955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了万隆会议。
中国历史常识题500小学生判断题第一部分:先秦时期1.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正确/错误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统一的货币制度。
正确/错误3.孙武是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
正确/错误4.秦朝的第一位皇帝是汉高祖刘邦。
正确/错误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了文字,实行了小篆字体。
正确/错误6.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防止儒家思想的传播。
正确/错误7.孔子的门人曾子被称为“曾参”。
正确/错误8.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正确/错误9.孔子的学生有三千弟子。
正确/错误10.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官职。
正确/错误第二部分:秦汉时期1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土地公有制。
正确/错误12.荀彧是汉朝的重要政治家,他提倡“仁政”治国。
正确/错误13.汉武帝开创了“文景之治”,使汉朝进入了繁荣时期。
正确/错误14.《蔡伦造纸法》是西汉时期的蔡伦发明的。
正确/错误15.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是东汉末年的三国时代蜀汉的主要人物。
正确/错误16.韩信是汉朝开国功臣之一,被称为“仓操”。
正确/错误17.蜀汉的建立者是孙权。
正确/错误18.刘秀建立了东汉朝,是东汉的开国皇帝。
正确/错误19.《西游记》是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的神话小说。
正确/错误20.成语“宓妃水中走”出自三国时期。
正确/错误第三部分:魏晋南北朝21.曹操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国君。
正确/错误22.曹魏的夏侯家族是历史上的贵族家族,其中夏侯渊、夏侯惇等都是著名的将领。
正确/错误23.《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作。
正确/错误24.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鼎盛的时期,出现了诗仙李白。
正确/错误25.战国时期的农民起义领袖苏秦被称为“屈原”。
正确/错误26.《文心雕龙》是东晋文学家刘勰的代表作品。
正确/错误27.庾阳是南朝梁朝的重要文学家,他的作品《神农农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农学的奠基之作。
正确/错误28.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较南方发达。
正确/错误29.南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朝代,建国者是刘裕。
中职历史中国史期末试题1一、选择题1.隋朝在历史上重新统一了分裂的中国,但它却是一个短暂的王朝,其统治类似于历史上的()A.东汉B.秦朝C.北魏D.元朝2.在中国封建社会中,进士、举人、状元等称号主要是从下列哪种途径获得的()A.战功B.辛勤劳动C.科举考试D.经商3.当今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A.《》B.《》C.《金刚经》D.《诗经》5.少数民族曾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上写下灿烂的篇章。
你知道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哪一个吗?()A.辽B.XXX.元D.清6.XXX对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很感兴趣,作了如下归纳。
但有一项错误,是哪一项呢?()A.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B.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C.作者北宋XXXD.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出很多的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自创7.北宋XXX编纂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下面哪个人物不可能出现在他的笔下?()A.XXXB.XXX.XXXD.XXX8.《宋史》记载“……有造突火枪,XXX,如燃放,焰绝然后XXX收回,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
”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炸药9.假如你跟随XXX的船队下西洋,上面哪些地方是船队没有到过的地方()A.红海沿岸B.非洲东海岸C.地中海沿岸D.印度洋沿岸10.以下我国古代科技成绩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范畴的一组是()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C.《缀术》和《天工开物》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11.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A.XXXB.XXXC.XXXD.XXX11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平方公里。
A.六十多万B.四十多万C.一百六十多万D.一百五十多万13.XXX则被称为西学中用第一人,他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成为经典,成为拿来主义的开山鼻祖。
中国史部分历史题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判断题1.中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西方近代的三权分立都实现了权力制约与平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民主vs专制)2.兴中会与同盟会这两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兴中会不是资产阶级政党)3.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4.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政权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1954年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从制度上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正确5. 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
这是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新中国而非中国)6.梁启超总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出自黄宗羲。
(黄宗羲改为顾炎武)7. 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向近代迈进的步伐。
(正确)8.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正确)9.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意思是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建立民国才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以及核心)10. 邓小平理论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正确)11.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对“天理”的理解无本质的差别。
(正确,核心都是“理”)1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因素)13.沈从文说:“服饰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符号。
”近代以来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产生了中山装和改良旗袍。
(正确)14.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正确)15.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实现了祖国统一大业。
(祖国统一大业还未实现)16.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结束封建帝制)17.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但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正确)18.近代前期,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可分为新思想的萌发、洋务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等阶段。
(正确)19.《南京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
(《马关条约》)20.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很多的第一次,如:《资政新篇》是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临时约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等。
(《资政新篇》不属于资本主义范畴)21.《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最终形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正确)22.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
(正确)23.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想中国传播。
)24.古代中国小说产生于明清时期,下图邮票中的《草船借箭》故事取自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三国演义》。
(小说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唐传奇标志这古典小说正式形成,宋话本小说史小说的成熟阶段,而明清时期小说盛行。
)25.《辛丑条约》签订后,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开展了反割台斗争。
(《马关条约》)26.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是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点。
其中,皇权至上是核心。
(正确)27.郡县制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秦朝推广郡县制才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8.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封建帝制)29.遵义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八七会议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30.下图为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
这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海峡两岸实现了30年的真正停火。
(正确)31.十九世纪末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成为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正确)32.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主要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历史变迁过程。
(正确)33.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尽管它在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但它成为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正确)3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名句。
上述语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是唐诗、宋词、楚辞。
(正确)3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国侵略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日战争的胜利)36.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正确)37.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正确)38.中国古代先秦时期主要经历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的历史变迁过程。
(正确)39.宋朝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别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排列有问题,枢密使分割军权,三司使分割财权)40.《资政新篇》作为农民阶级斗争的纲领,提出向西方学习,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具有先进性。
(《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阶级的斗争纲领,而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41.兴中会与同盟会这两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兴中会不属于政党,是革命团体)42.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国家普遍建立起来,但由于每个国家历史和现实的不同,其政治制度又各有自己的特点。
(正确)45.《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都是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其影响反映了近代中国不断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辛丑条约》不涉及割地条款)46.《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正确)47.“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还未实现,只是奠基)48.在讨论中国古代官制演变时,同学们征引史料,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他们讨论涉及的是宋代的文官体制。
(正确)49.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资政新篇》而非《天朝田亩制度》)50.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
(结束百年屈辱史的史解放战争的胜利)51.书影多用于古籍的珍本展示,观察下图书影,该珍本字体为篆书,体现了现实主义文学风格。
(从图中《国风》可以看出史现实主义文学,从字体应该是楷书)52.明太祖曾说过“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这表明明太祖意欲废除丞相。
(正确)53.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
(正确)54.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都是由于列强的侵略造成的。
“一国两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台湾问题属于内战遗留问题)55.有人说:少年周恩来就十分崇拜孙中山在民国元年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革命主张。
(“耕者有其田”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在1924年国民一大上提出来的)56.世纪之交,邓小平为景山学校的题词,确立了教育的重要目标。
(世纪之交史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1983年并非世纪之交。
“三个面向”是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是改革教育的旗帜与灵魂)57.世纪80年代中国和苏联的改革都是从经济领域开始并逐渐取得成效。
(苏联改革经济成效不大转向政治改革后失败)58.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君主专制下分权与制衡理念的政治实践,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正确)59.三省六部制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三省六部制调整中央官吏之间关系)60.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同属于国家统一问题,都是由于列强的侵略造成的。
“一国两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它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台湾问题属于内战遗留问题)61.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应该是西周。
(正确)62.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北宋的朱熹。
(南宋)63.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论述的根本问题。
(正确)64.有人说:少年周恩来就十分崇拜孙中山在民国元年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革命主张。
(不是民国元年而是1924年)6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共同纲领》内已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
新中国建立前,内蒙古自治区已经成立。
( 正确 )66.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能摒弃前嫌,通力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要是因为日本的侵华使中华民民族的危机不断加深。
(正确)67.“一五计划”完成后,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
(一五计划完成于1957年,八大召开于1956年)68.民营手工业在中国古代处在官府压制之下,但清朝开始有了后来居上之势。
(清朝改为明中后期)69.“他所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华事夷言》……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而且记录了中华民族最初借助文字而了解到的泰西(西方)形象和情态”。
引文中的“他”是指严复。
(他指的是林则徐)70.中英《南京条约》明确规定割香港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
(2100万银元)71.秦朝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秦朝改为唐朝)72.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73.70年代中国外交局势转变的最关键因素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改善)7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中共的“七大”和“十五大”。
(正确)75.下图形象地反映了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状况。
《辛丑条约》的签订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
(《马关条约》)76.《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直至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