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
- 格式:docx
- 大小:10.72 KB
- 文档页数:2
2017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2017七年级信息技术知识点: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第二课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1、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子计算机就是指符合冯·诺依曼结构模型的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代:第一代为采用电子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第二代为采用晶体管制造的电子计算机,第三代为采用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计算机,第四代为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电子计算机。
3、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控制”原理是现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其基本内容是:(1)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将程序与现存放在主存储器中,是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的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3)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4、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5、计算机具有三线基本功能:数学计算、逻辑比较判断、存储和读取操作。
6、计算机具有三大特征: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能保存数据和结果。
7、能使计算机完成一种数据处理和操作的指令和数据序列就是计算机程序。
通常程序也被称作计算机软件。
没有安装软件系统的计算机被称为裸机。
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与软件配备有关。
8、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9、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大脑”。
其主频越高,运算速度越快。
内存储器(内存条)容量的大小也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算性能。
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用B来表示,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一个英文字母占1个字节。
另外有千字节(B)、兆字节(B)、吉字节(GB)等单位。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B=1024B1B=1024B1GB=1024B 一张cD-Ro光盘的最高容量为700B,单面单层DVD-Ro 光盘的最高容量为4.7GB。
中考信息技术应用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操作在中考信息技术应用中,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计算机常用软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处理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机软件,包括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演示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并提供一些基本操作指导。
一、文字处理软件文字处理软件是用于编辑和排版文字的工具。
其中最常见的软件是Microsoft Word。
使用Word可以进行文字编辑、格式设置、插入图片和表格、添加页眉页脚等操作。
1. 打开软件:双击桌面上的Word图标或点击开始菜单中的Word图标。
2. 编辑文字:点击页面上的光标处,即可进行文本输入,可以通过键盘进行普通文字和标点的输入。
3. 格式设置:可以设置文字的字号、字体、颜色等属性,也可以进行加粗、斜体、下划线等样式设置。
4. 插入图片和表格:可以通过插入菜单选择插入图片或者插入表格,插入后可以进行图片大小调整和表格样式设置。
5. 添加页眉页脚:可以通过页眉页脚菜单添加页面顶部和底部的信息,如公司名称、页码等。
二、表格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主要用于数据的录入和处理,其中最常用的软件是Microsoft Excel。
Excel可以用于制作各种类型的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等操作。
1. 打开软件:双击桌面上的Excel图标或点击开始菜单中的Excel图标。
2. 输入数据:在表格的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可以通过键盘进行文本、数字、日期等数据的输入。
3. 数据分析:可以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求和、平均值等操作,方便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加工。
4. 图表绘制:可以选择表格中需要绘制成图表的数据,通过插入菜单选择绘制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各种类型的图表。
三、演示软件演示软件主要用于制作幻灯片展示,其中最常见的软件是Microsoft PowerPoint。
通过PowerPoint可以制作专业的演示文稿,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
2024浙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3课了解信息处理工具》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浙教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中的第3课,内容主要涉及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重要性,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并理解它们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如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学生能够简述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信息处理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不同信息处理工具的特点和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意识到信息处理工具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和功能。
-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区分不同信息处理工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理解抽象的信息处理过程和工作原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提问导入:询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信息处理工具,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具的重要性。
-展示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实物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新课内容(20分钟)-认识信息处理工具(10分钟)1.介绍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2.展示这些工具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这些工具的经验和感受。
-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工作原理(10分钟)1.简单介绍信息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阶段。
2.以计算机为例,讲解信息处理的详细过程和工作原理。
3.通过动画或示意图展示信息处理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3.课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信息处理工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记录在纸上。
1.2《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怀着对初中生活的憧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对每样事物都充满着好奇,都想去探个究竟。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越来越迅速,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学生的家中都有了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仅仅局限于上网与打游戏,对于计算机系统也只能从自己可以看到的来理解,认识比较片面,通过学习本节内容,系统地认识计算机系统。
二、教材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的主机内容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要求学生从信息处理的角度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为下一节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打下基础,它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都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使之逐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的知识。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存储器的单位及其换算。
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3、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RAM与ROM的区别及其作用,以及存储的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
(4)了解软件的分类,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较多专业述语、名词和概念,其中很多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内容不一致。
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和建构主义理论,设计教学情境和活动,通过展示计算机实物和观察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这些体验,认识所学内容,掌握专业词汇,理解概念,自主归纳总结出系统结构图,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第三节高效的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弄清计算机的基本结构。
3、理解硬件和软件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
二、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三、教学难点: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五、教学过程:(一)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们在进行工农业生产的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
例如:人们在进行服装加工时用到的工具就是缝纫机。
那么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时用到的主要工具是什么呢?信息处理的工具——计算机在人类发展史中,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和应用信息有很多某些工具和技术,但没有哪一种能比计算机更迅速、更有效。
计算机是目前最有效的信息处理工具,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计算机技术是当今信息社会的核心技术。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特点:运算速度快。
精度高。
存储能力强。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自动运行。
(二)、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主机计算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1、微型计算机的主机部分主机内有中央处理器、存储器。
A、中央处理器(CPU)又称微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核心。
中央处理器 运算器控制器B 、存储器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它们都是处理和保存信息的场所。
内存储器 ROM (只读存储器)、RAM (随机存储器)存储器外存储器 软盘、硬盘、光盘2、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常用到的计算机输入设备有:A 、键盘键盘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
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数据大都是通过键盘输入的。
键盘就好比是人的眼睛和耳朵。
B 、鼠标鼠标的样子像只老鼠。
随着Windows 系统的流行,鼠标已成为计算机必备的输入设备。
C 、其他输入设备有:扫描仪、手写板、数码照相机、摄像头、游戏杆、麦克风等。
3、微型计算机的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耳机、音箱等。
输出设备就好像是人的口和手一样,将计算机中信息表现出来。
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更高效地处理和管理信息,各种
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应运而生。
这些工具帮助我们轻松地管理、储存、处理和共享数据。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用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
Microsoft Office套件
Microsoft Office是最流行的办公套件之一,包括了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等等。
这些工具提供了文本编辑、电子表格、图形设计、电子邮件管理、
数据库管理等多个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Office套件还支持多人协作,
可以轻松地与团队共享文件并实时编辑。
Adobe Creative Suite
Adobe Creative Suite是广受欢迎的图形设计和多媒体制作工具,其中包括了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Premiere等等。
这些工具掌握后可以制作出
高质量的专业作品,如海报、平面设计、动画、视频等等。
Google文档
Google文档是一款在线文档处理工具,可以实现类似于Microsoft Office Word
的文本编辑、表格处理、幻灯片制作等功能。
Google文档具有云端存储、实时协作、自动备份等特点,可以方便地通过网络共享文件和协作办公。
Evernote
Evernote是一款流行的笔记和记录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整理和存储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不同类型的信息。
Evernote具有强大的搜索和标签功能,可以按关
键字快速查找到所需信息。
同时,它也支持多设备同步,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他们保存的信息。
WordPress
WordPress是一个基于PHP和MySQL的开源内容管理系统,用于博客、新闻、网站等。
WordPress由模板文件(即主题)和插件组成,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己
的需求自由地定制界面和功能。
WordPress被广泛使用,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流
行的内容管理系统之一。
以上提到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特点,可以满足用户
不同的需求。
在选择具体工具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进行选择。
同时,了解更多不同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工具,可以使我们更高效地进行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