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项目测井、射孔方案优化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4.00 KB
- 文档页数:7
优化油气井射孔工艺技术设计油气井射孔技术属于勘察、采掘油气田的核心技术,油气田所在地理环境、地质条件均不相同,为从根本上达成各类别油气田采掘所提出的实际需求,在通过长时间的技术改革与创新之后,慢慢产生了与各种环境对应的射孔技术。
经由这些前沿的射孔技术与配套工艺,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加射孔完井和产能,也能借助合理设定储集层维护办法,对油气田采掘时间进行扩张。
并且,油气井射孔工艺技术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持续创新、健全,很大程度地保证了射孔应有的稳定、可靠性,让射孔工艺技术的运用愈加便捷。
1 油气井射孔理论经由研究、分析油气井射孔相应理论,能够发现岩石层之间的空隙对油气井产量具备直观影响,若只單纯通过油气井射孔工艺打造的孔道,那么是无法与油气井管道周边滋生空隙所提需求达成一致的。
但是,由于射孔与空隙两者不存在相同走向,如此也就无法从根本上降低油气井底层的破裂压强。
故而,油气井射孔工艺技术存在限定性,这也就促使现阶段怎样将这一限定性消除变为了油气井射孔理论研究的重心。
在将上述问题处理以后,势必对油气井射孔工艺技术的应用和宣传起到较好的推动效用,且还可以有效缩减压实带来的破坏,改善油气井产能效率。
2 油气井射孔技术及配套工艺2.1 深穿透聚能射孔技术以往的射孔技术选取子弹式射孔工作,然而其穿透深度存在限定,难以与相应标准相符,反装甲武器中的聚能射孔技术获取了较好的发展,其通过聚能效应能改善射孔穿透深度。
最近几年以来,油田开采对射孔提出的条件愈加严苛,使得国内外均大力进行超深穿透聚能射孔技术的研发。
较之2021年,现阶段国内外设孔弹平均穿透深度有了质的改变。
表1出具了美国API协会认定的几大部分厂家相同型号射孔器混凝土靶测试数据。
2.2 复合射孔技术该技术基于聚能射孔,把复合推进剂注射于孔腔内部构成二次能量,在弹射孔产生孔道期间,复合推进剂燃烧形成高温高压砌体,借助枪身泄压且面向孔道直接射入,促使底层气体压裂,产生孔道、缝隙融合的深度穿透。
水平井分段射孔完井方案优化孟红霞1,陈德春1,海会荣2,赵淑霞3,刘业文1(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山东东营257061;2.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3.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纯梁采油厂,山东博兴256504)摘要:针对水平井应用中水气脊进、完井和生产作业成本高、油井产量并非随射孔段长度线性增加等问题,综合考虑影响低渗透油气藏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各项因素,基于大芦湖油田的地质资料,利用ECL IPSE 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水平井方位、水平生产井段长度和射孔位置、射孔段的长度与射孔段数的组合方案对油田开发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水平井分段射孔完井方案优化。
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芦湖油田沙三段中亚段42小层部署1口水平井,将水平井的水平生产井段平均分成5段时,在完井初期采用同时射开趾部和跟部2段、中间3段避射的完井方式,累积采油量及采收率较高,可获得很好的开发效果,同时节约射孔完井和生产作业成本。
关键词:分段射孔;水平井;完井方案;优化;大芦湖油田中图分类号:TE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03(2007)05-0084-04 水平井采用分段射孔完井具有降低射孔完井和生产作业成本、延迟水气脊进等优点。
国外的研究主要是利用油气渗流理论,建立解析或半解析流入动态模型,研究水平井分段射孔完井参数对油井流入动态的影响[1-4],中国尚未见到相关报道。
为减缓水平井的底水脊进,中国学者主要进行了水平井水平生产井段常密度和变密度射孔参数优化的研究[5-7]。
笔者以大芦湖油田的油藏地质资料为基础,利用ECLI PSE 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水平井方位、水平生产井段长度和射孔位置、射孔段的长度与射孔段数的组合方案对油田开发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水平井分段射孔完井方案优化,为水平井高效开发低渗透油气藏提出了一种新的射孔完井优化设计方法。
1 井位筛选大芦湖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剩余可采储量主要分布在沙三段中亚段42,43,52,64,73小层,占该油田剩余可采储量的61.98%。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测井射孔施工是油田开发中重要的作业环节之一,通过对井下地层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价,为后续生产作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而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油井的产能和生产效率,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地层压力、地层性质、井筒结构等,合理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通过对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优化和控制措施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安全风险。
本文旨在探讨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并介绍相关的优化方法和安全风险分析,以期为油田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优化方法,从而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施工安全。
通过研究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指导施工实践,有效解决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研究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优化方法,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更科学的施工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错误,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通过对工程实例的分析和安全风险的评估,可以进一步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测井射孔施工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和优化方法,并为施工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3 研究意义测井射孔施工深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是石油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
对于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来说,深入探讨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研究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影响射孔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从而优化施工方案,提高射孔质量和施工效率。
研究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控制措施可以帮助工程师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对测井射孔施工深度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石油勘探开发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施工风险,为石油勘探开发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
水平井射孔完井参数优化设计水平井是一种常见的油气采收方式,射孔完井参数的优化设计对于提高水平井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水平井的射孔完井原理入手,探讨射孔完井参数的优化设计,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数选择。
一、水平井射孔完井原理水平井射孔完井工艺一般包括三部分:射孔、完井和产出。
其中射孔是通过人工或机械在钻杆上安装炮管进行的,完井则是在射孔后进行的水泥注入以及管柱调整工作,产出则是通过油管将油气输送到地面。
射孔是水平井完井的关键环节,射孔长度和完井参数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水平井的产出效率。
二、射孔完井参数的优化设计1. 射孔长度水平井根据需求可以进行千米级别的射孔,但射孔长度过长会使得井底部受到压力过高,引起分支出现,在射孔时需要对井底特殊情况进行考虑。
2. 炮弹数量和炮距射孔时的炮弹数量和炮距的选择同样非常重要,对于提高射孔质量和减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炮弹数量的增加可以增加射孔的效率,但是同时会增加成本的花销。
炮距的设置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如一些强差异的区域需要考虑较短的炮距,而一些平缓的地区则可以选择更长的炮距。
3. 射孔方向和角度射孔方向和角度的选择也影响到水平井的产出效率。
通常情况下,水平井射孔时会选择油水层的主导方向进行射孔,如出现深层裂缝的情况则需要考虑多个角度射孔,并根据地质构造进行调整。
4. 完井参数完井是在射孔后进行的填充和调整工作,通过水泥注入和管柱调整使得井壁更加稳定,促进产油。
完井参数的选择同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考虑地层富水或高砂含量的情况,则需要选择更加密实的水泥,而在平缓的地理条件下则可以选择更加轻松的参数。
三、如何进行参数选择1. 对井底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需求进行射孔长度的调整。
射孔长度不宜过长,否则会增加成本,以及引发井底压力过高等问题。
2. 根据地质环境及地层实际状况选择炮弹数量、炮距、射孔方向和角度。
在射孔方向上,需要考虑主导方向进行射孔,同时对于地质构造呈折线和平缓曲线段区域需要进行特别的处理。
射孔优化设计软件应用戴 江 姜晓燕 戴 庆(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试油试采分公司)摘 要戴 江 , 姜晓燕 , 戴 庆 . 射孔优化设计软件应用 . 测井技术 , 2003 , 27( 1) :55~58介绍射孔优化设计软件功能特点及在大庆油田的应用情况 。
主要功能有 :产能分析 、射孔器优选 、负压射孔设计 、射 孔液优化及措施推荐等 。
利用射孔优化设计软件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目的 ,开展不同形式的优化设计工作 。
对于 开发井 ,在射孔参数优选的基础上 ,结合射孔工艺 、地层条件以及开发目的等实际情况 ,进行了区块或单井射孔方案优化 设计 ;对于测试井 ,将射孔方案优化与段塞流试井设计方法有机的结合 ,设计出不同射孔参数下合理的测试工作制度 ,达 到地质设计的目的 。
关键词 : 射孔方案优化设计段塞流射孔参数工作制度ABSTRACTDa i Jiang , Jiang Xiaoyan , et a l . . U sage of t he Perf orat i ng Opt i mizat i on Design Sof t w are. WL T , 2003 , 27( 1) :55 - 58This paper int ro duces applicati o ns of t he perfo rating op timizat i o n design sof t ware in Daqing Oil 2f ield. Based o n t he geol ogical co ndit i o ns and perfo rating p urpo ses , vari o us op timizat i o n designs have been c o n 2 ducted wit h t he sof t ware . Fo r devel op ment wells , in additi o n to t he selecti o n of perfo rating parameters , t h e op timizati o n designs of areas and single wells are carried o ut acco rding to t he perfo rating techniques , fo r m a 2 ti o n co ndit i o ns and devel op ment p urpo ses. Fo r e x pl o rat i o n wells , t he perfo rating op timizati o n desi gn and slug fl ow well testing are co mbined to select an app r op r iate well tesit n g wo r k ing system in ter m s of different perfo r ating parameters so as to realize t h e geol ogical designing p u rpo s e . Sub jects : perfo rating plan ing systemop t imizati o n design slug fl ow perfo r ating parameterwo r k 2从而在整体上降低投入 ,保证效果 。
油田浅层水平测井及射孔技术分析在现代化技术应用在各个领域过程中,油田企业应对原有的采油技术进行创新改革,以便提升采油效率,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现阶段浅层水平测井技术以及射孔技术,广泛应用在油田采油工程中,上述两种技术既能稳定石油开采环境,避免对生态造成巨大的破坏,还能显著提升采油效率。
本文围绕油田浅层水平测井及射孔技术展开讨论,为油田企业应用上述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浅层水平井;测井技术;射孔技术引言在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石油是各领域重要的资源,其战略意义十分重要。
我国十分重视石油资源开发,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根据油田实际情况,采用水平测井及射孔技术,既要保证石油的开采效率,还要满足阶梯式水平井开采需求。
在石油资源不断开采过程中,水平井技术配合使用射孔技术,在完善和优化原有的开采技术的同时,显著提升石油资源的开采效率。
一、射孔技术使用聚能器材放入到指定的采油井中,在预先设定好的埋置埋置炸药,通过爆破的方式在井下的指定位置进行开孔作业,完成爆破开孔后,井下储存的石油资源,在开孔位置流出,工作人员使用采油设备收集石油。
射孔技术不仅应用在石油开采中获得良好的效果,还能在特殊领域,如水源环境、煤炭环境等,都能获得开采的资源。
我国许多油田企业广泛使用射孔技术,需要使用聚能射孔器材的同时,根据开采实际环境需求,还会使用枪弹式射孔器。
在对发达国家应用的射孔技术进行研究发现,许多石油企业使用水流射孔器。
使用射孔技术开采石油过程中,需要精准控制射孔层的位置,并且每次发射率,以单层为标准应超过90%。
二、浅层水平测井的工艺技术(一)传输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完成石油开采进入到传输环节,传输过程应用的技术,一般按照类型分为以下几种:一,若传输过程保持在大角度状态,通常指水平位移距离较长,需要工作人员认真检测井下作业情况,以便准确的完成对接工作;二,若传输过程中需要配置保护电缆,或者采油井处于裸眼状态时,需要经过长距离的传输,才能完成传输任务。
一种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射孔簇位
置优化设计方法
该方法基于改进的遗传算法,以最大化水平井油井口出口压力和减少压裂射孔数量为目标,通过射孔位置优化来实现。
首先,根据观测到的历史数据,利用压裂网络建立油藏地质模型,预测采出曲线,以此确定地质模型参数;然后,建立压裂射孔布局模型,使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解决多簇压裂射孔优化问题,获得最优的射孔位置;最后,实施多簇压裂射孔作业设计,模拟油藏渗流规律,进行优化调整,以达到所要求的目标。
XX工程测井、射孔优化方案设计一、装备选型:选用中国石油测井自主研发的EILog05成套测井装备。
EILog 快速-成像测井成套装备由综合化地面仪器、高速数据传输仪器、集成化常规测井仪器、系列化成像测井仪器及套管井测井仪器、特种仪器和工具组成。
能完成裸眼井测井、套管井测井、工程测井,以及射孔和取心等作业。
集成化快速组合测井仪具有稳定性好、纵向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等特点。
组合测井能力强,测井效率高,一次下井取得全部常规测井资料,测井作业时效平均提高50% 以上。
二、测井效劳系列优化方案:〔一〕裸眼测井系列1、常规测井:包括四岩性、多电阻率、三孔隙度测井、工程测井和三参数测井。
2、优化工程介绍:1〕岩性密度PE:通过岩性密度测井得到的PE曲线,可精细划分岩性。
不同岩石的PE值不同,存在明显差异,而且PE受孔隙度的影响小,所以根据PE值可更加准确的划分岩性。
2〕阵列感应测井(MIT):提供3 种纵向分辨率〔30cm、60cm、120cm〕、5 种径向探测深度〔25cm、50cm、75cm、150cm、225cm〕共计15条的地层电阻率曲线。
可有效地描述地层剖面的电阻率特征,提供地层视电阻率、地层含水/含油饱和度的二维剖面成像图,能够分析薄层和层内非均质性,直观清晰地描述泥浆侵入特征,判断油水层性质。
他甚至可以在录井和全烃无显示,井眼垮塌,孔隙度曲线失真的情况下,准确识别油层,防止油层漏失。
与常规双感应八侧向测井相比,它的优势在于:纵向分辨率高,分辨率统一,能精细描述侵入剖面,直接识别流体性质,准确确定地层真电阻率。
该项测井技术成熟,目前在大庆、吉林、长庆、华北、青海、吐哈等油田已投产120多支,累计测井6000多口,已成为发现、识别油气层的利器。
3〕三孔隙度测井:测井取全、取准三孔隙度测井资料对贵公司油田勘探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三孔隙度测井采用了不同的工作原理,在不同的岩性地层有着不同的响应,但在确定地层孔隙方面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计算岩性地层孔隙度及渗透率方面有着比其它测井资料更直接更准确的优势,能更直观的判定储集层的含油性、可动油气和可动水。
5.埕岛油田射孔参数优化设计自193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MO油田首次采用射孔完井以来,至今已有65年的历史,目前它已成为国内外各油田所采用一种最主要的完井方法。
从整个钻井、开采、采油过程来看,射孔完井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就射孔完井本身而言,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很多很复杂的;因此必须把射孔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针对不同储层和油气井特性,优化射孔设计和射孔工艺。
射孔对油井产能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射孔作业得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钻井对储层的损害,使油井产能达到理想;反之会对储层造成极大的伤害,从而降低油井产能。
射孔参数优化设计的目的就是针对不同的储层和不同的射孔目的,对射孔器、射孔条件、射孔方法进行优选。
对于埕岛油田SH201井区来说,必须考虑砾石充填防砂完井的特殊性,把防砂的因素考虑到整个射孔系统中来,把油井出砂与否作为射孔优化设计的约束条件。
5.1射孔系统对油气井的影响5.1.1射孔过程对油气井产能的影响分析射孔时聚能弹产生的高速高压金属射流穿透套管和水泥环进入地层,形成一个孔道。
套管、水泥环、岩石受到高温、高压射流冲击后变形、破碎和压实,在射孔孔道的周围就会产生一个压实损害带。
一般情况下这一压实损害带厚度约为0.64~1.27cm,渗透率下降为原始渗透率的7%~20%,如图5-1所示。
图5-1 射孔损害示意图由于射孔过程中通常可形成压实带及固相堵塞,因此增大了地层流体流向孔眼的流动阻力,从而降低了油井的生产能力。
5.1.2射孔几何参数对油井产能的影响分析射孔几何参数包括孔密、孔深、孔径、射孔相位、布孔格式等参数。
若射孔几何参数选择不当,将会引起流动效率的降低。
对于防砂射孔完井来说,孔密和孔径相对更重要一些,它们对油井的产能的影响比较大。
射孔几何参数越不合理(如孔密很低、射孔相位少、孔深很小等),附加压降将很大,油井的产能将越低。
5.1.3射孔压差对产能的影响分析正压射孔可使井筒内的流体在正压差的作用下侵入储层,若流体是损害型的,将对储层造成严重的伤害。
射孔器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射孔器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尹文军+!王卫辉;!张雪梅+!陈占才;!+<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胜利采油厂!;<胜利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摘!要!随着射孔技术的发展!对射孔器相关参数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文中介绍了几种国内外射孔器相关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对国内外所用的大孔径#高孔密射孔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还对相位角优化设计做了简单介绍"在高孔密#大孔径射孔器的设计中!为了使用最小外径的射孔弹!要对聚能罩开口端进行最小外径设计$为避免弹间干扰!要保证导爆索的中央与枪身中线的距离不大于枪身内径的+A>"射孔器参数的优化设计主要是对射孔弹相位角进行优化!使射孔孔眼间距最大化!避免连接带的断裂"井筒半径#孔密#枪型都能决定孔眼间的最大距离"关键词!大孔径!高孔密!聚能罩!相位角+!大孔径#高孔密射孔弹设计为了达到不同的完井目的$需要不同的射孔器材$对射孔穿深和入口孔径有不同的要求$理论上讲$孔密越大$则获得的流体流量越为理想%采用的大孔密射孔器有+;=枪装O.B:C O YP B弹$ B-孔&D$++:枪装0]@+C O YPB射孔弹$达到:A孔&D%斯伦贝谢公司有一种射孔枪$孔密为+-孔&^3%欧文公司在聚能罩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欧文公司设计的抛物线形聚能罩射孔弹$聚能罩的形状使射孔的入口孔径极大地提高了%这种大孔径射孔弹就适用于稠油#防砂油层的射孔% 获取大孔径的目的就是要产生尽可能大的射孔孔眼来增强井筒内油气的流入量%孔眼入口越大$流动截面越大$这样注入砾石充填砂和油气流入井筒受到的阻力越小%"传统射孔器中使用大尺寸的聚能弹来获得大孔径$在高孔密布弹时由于其体积过大将会对射孔弹引爆产生干扰%如一发深穿透射孔弹$其引爆速度为@A’)$穿深为-B@D D’若它受到其他射孔弹的干扰$引爆速度将减少到;@’)$穿深减少为B A@D D$这就是弹间干扰%弹间干扰是弹型#孔密#弹间导爆索长度等因素造成的%在高孔密枪$随着射孔弹尺寸的增大$弹间干扰的可能性就会增大%理想的射孔器就是高孔密#大孔径$并且避免弹间干扰%在高孔密大孔径射孔器的设计研制中$为了使用最小外径的射孔弹$得到最大入口孔径和最高孔密$使用了聚能罩开口端最小外径的计算公式(+)%公式如下*$$c--<-=@P A<:p$#o"!+"< bdsfid="75" p=""><:p$#o"!+"<> 式中$$$为聚能罩最小外径$D D’$#O为射孔枪内径$D D%射孔弹的几何形状可以减少弹间干扰!即利用导爆索的装配来控制燃烧时间"%射孔弹壳和聚能罩的确定要保证导爆索的中央与枪身中线保持的距离不大于枪身内径的+A>!最好不超过@>"$其最小孔密为B B孔&D%图+是大孔径弹在射孔枪身内的示意图%导爆索的中央要尽可能地靠近射孔枪中心线$这样将斜度或距离+D,最小化来获得预期的大孔眼%其理想设计就是导爆索在枪身的中线上$同心弹壳可避免弹间干扰%为了达到当前目标$射孔弹壳的形状#聚能罩和炸药要比以前的形状变平% -断块油气田;A A@年B月E!F$G H0$I J K I#$L/!ME#N$O!!!!!!!!!!!!!第+;卷第;期"收稿日期!;A A:P+A P+A第一作者简介!尹文军$工程师$+,?=年毕业于胜利石油学校采油工程专业$+,,@年毕业于石油大学!东营"采油工程专业$长期从事油田开发管理与研究工作$地址!;@=A@+"*山东省东营市$电话*!A@:-"?@@::A+%万方数据。
XX项目测井、射孔优化方案设计
一、装备选型:
选用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EILog05成套测井装备。
EILog快速-成像测井成套装备由综合化地面仪器、高速数据传输仪器、集成化常规测井仪器、系列化成像测井仪器及套管井测井仪器、特种仪器和工具组成。
能完成裸眼井测井、套管井测井、工程测井,以及射孔和取心等作业。
集成化快速组合测井仪具有稳定性好、纵向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等特点。
组合测井能力强,测井效率高,一次下井取得全部常规测井资料,测井作业时效平均提高50% 以上。
二、测井服务系列优化方案:
(一)裸眼测井系列
1、常规测井:包括四岩性、多电阻率、三孔隙度测井、工程测井和三参数测井。
2、优化项目介绍:
1)岩性密度PE:通过岩性密度测井得到的PE曲线,可精细划分岩性。
不同岩石的PE值不同,存在明显差别,而且PE受孔隙度的影响小,所以根据PE值可更加准确的划分岩性。
2)阵列感应测井(MIT):提供3 种纵向分辨率(30cm、60cm、120cm)、5 种径向探测深度(25cm、50cm、75cm、150cm、225cm)共计15条的地层电阻率曲线。
可有效地描述地层剖面的电阻率特征,提供地层视电阻率、地层含水/含油饱和度的二维剖面成像图,能够分析薄层和层内非均质性,直观清晰地描述泥浆侵入特征,判断油水层性质。
他甚至可以在录井和全烃无显示,井眼垮塌,孔隙度曲线失真的情况下,准确识别油层,避免油层漏失。
与常规双感应八侧向测井相比,它的优势在于:纵向分辨率高,分辨率统一,能精细描述侵入剖面,直接识别流体性质,准确确定地层真电阻率。
该项测井技术成熟,目前在大庆、吉林、长庆、华北、青海、吐哈等油田已投产120多支,累计测井6000多口,已成为发现、识别油气层的利器。
3)三孔隙度测井:测井取全、取准三孔隙度测井资料对贵公司油田勘探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三孔隙度测井采用了不同的工作原理,在不同的岩性地层有着不同的响应,但在确定地层孔隙方面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计算岩性地层孔隙度及渗透率方面有着比其它测井资料更直接更准确的优势,能更直观的判定储集层的含油性、可动油
气和可动水。
这三种测井方法能响应不同的地层物理特性,并从三种不同的角度上提供了地层的孔隙度信息。
通过三孔隙度测井系列的综合应用,对高---中---低孔隙度的地层剖面均具有很强的求解能力,并能较好的提供满足于地质分析要求的地层孔隙度数据。
贵公司在吉国项目区块属于中低孔隙度地层。
随着地层孔隙度变低,地层的总孔隙度与连通孔隙度以及粒间孔隙度的差别也随之变大,岩性也趋于复杂化,储集层的孔隙结构不仅具有孔隙性的特点,而且具有裂缝性的特点。
在此种条件下,声波测井计算孔隙度的实用性逐渐变差,密度与中子测井就成为主要的与有效的孔隙度测井方法。
一般可采用二者交会,或采用三种孔隙度测井方法的组合,以达到比较准确的求解孔隙度的目的,确定地层的孔隙度、次生孔隙度等。
4)三参数测井:三参数测井组合仪可以实时准确获得井下泥浆电阻率、井筒温度、缆头张力三条参数曲线。
井温、泥浆电阻率曲线将用于测井解释过程中资料的井筒校正。
缆头张力可以实时监控测井仪器串井下运移情况,对判断遇阻、遇卡并科学处置发挥重要作用。
3、可选择测井项目:
1)微电阻率成像测井仪(MCI):该设备探测器有6个极板,144个电扣。
测量相对电流,提供环井眼地层高分辨率电阻率图像。
主要用于裂缝识别、薄层评价、岩性划分、地层各向异性评价、沉积相、地层倾角及构造分析,是解决复杂非均质储层测井评价、地质特征分析的重要手段。
2)阵列侧向测井仪(HAL):探测器由25个电极组成,采用6
种发射频率,通过软硬件组合聚焦,提供1条泥浆电阻率和5条不同径向探测深度电阻率曲线。
用于准确描述薄层和地层侵入特性,求取地层真电阻率,定量计算地层含油饱和度。
3)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MPAL):该测井设备声系由一个单极子、两个正交偶极子、一个四极子发射换能器和8组阵列接收换能器组成。
可采集32道声波波列,提取纵波、快慢横波、斯通利波,计算地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各向异性、岩石力学参数。
主要用于裂缝识别、油气层评价、地应力分析等。
特别是对于压裂参数设计、指导压裂、压裂效果检测、测量人工造缝高度等具有强大的功能。
4)旋转式井壁取心(SRCT):旋转式井壁取心器作为获取岩心的一种工具,施工简便、成本低廉、取心收获率高、所取岩心规则。
通过地面控制设备发出指令,完成校深、对准取心点、张开推靠臂、钻取岩心等一系列动作来完成取心任务。
施工简便、成本低、取心收获率高、所取岩心规则,可直观进行岩性含油性观察,也可借助仪器进行岩性、电性、物性和含油性分析化验,求取储层参数。
获取的岩心可用于孔隙度和渗透率评价、储层描述、流体类型识别和含量分析等。
(二)套管井测井系列
套管井测井系列:自然伽马+磁定位+CBL/VDL。
(三)射孔技术
鉴于贵公司套管尺寸和井型特点,推荐使用射孔枪弹组合为102枪+127弹,射孔枪孔密16孔/米,相位角90°。
应采用的射孔技术为:
油管传输射孔技术+高效压冲式复合射孔器。
技术特点及优势:1)高效压冲式复合射孔器:复合射孔是在常规射孔器的基础上增添了增效药饼,将射孔技术与高能气体压裂充分的融合,综合改善油层,达到增产目的。
高效压冲式射孔器采用盲孔泄压、弹间安装增效药的方法,避免了使用贴片封堵造成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节约了成本。
复合射孔的技术特点是,射孔后随即进行高能气体压裂。
相对常规射孔的技术优势是:有利于诱导近井带油层产生裂缝,提高单井产油量;解除常规射孔技术无法避免的钻井液及完井液对地层的伤害。
2)油管传输射孔方式:油管传输射孔安全、高效、精确,特别是在大斜度井、水平井、高压井、防砂井和低渗透地层的射孔作业等方面具有其他射孔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通过油管代替夹层枪分级射孔技术,可一次下井完成所有层段射孔施工。
由于是油管输送,因此其不受井型限制,可有效预防炸枪、卡枪、井喷等工程事故。
另外,他根据井口起爆方式,可分为投棒式起爆和压力起爆两种方式。
对于射孔段夹层过长的情况,采用多级投棒或增压起爆的方式。
多级投棒起爆:直井内,10m<夹层段<150m。
增压起爆:夹层段<100m。
3)选用技术:电缆分级点火射孔技术。
电缆分级点火射孔技术是当前国际最先进的电缆单芯射孔点火技术之一,可以满足多层位一次下井完成射孔任务,大幅度减少射孔器下井次数,不仅提高了射孔作业的效率,同时更减少了射孔过程中井筒空置的风险,对于控制井筒作业风险提供了有效保障。
目前,应用该技术一次电缆下井最多可连接完成十二级射孔枪的起爆任务。
“电缆分级点火射孔”技术是“电缆
桥塞射孔联作”和“电缆水力泵入式分级射孔压裂”技术的核心环节。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中油测井长庆、华北、塔里木市场广泛应用。
(四)综合解释与地层评价
1、统一解释软件
统一软件LEAD3.0 是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主持研发的油气藏综合评价软件,实现了井筒数据处理解释统一、裸眼井与套管井统一、单井解释与多井评价统一,与EILog国产成套装备套配,能充分发挥测井采集资料作用,提升测井技术服务竞争力,适应勘探开发快节奏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统一软件具备网络化数据管理、开放式底层平台、集成化的应用模块、可视化的处理流程,实现了常规测井、成像测井、生产测井和工程测井等多种仪器系列测井资料的一体化处理解释。
软件交互操作简便、资料处理快捷、数据显示直观、成果输出自动、信息传送快捷,能对测井资料、解释成果、解释模型、解释参数、解释标准、解释图版、地区经验等资料进行系统化分析、管理和应用,促进知识积累,提高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能力。
经过在在长庆、华北等各大油田应用验证,LEAD3.0 能对测井处理解释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的支持,可满足现场快速直观解释、测井精细解释及储层综合评价需要,具有“功能配套化、解释定量化、数据网络化、工作协同化”的特点,并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2、解释评价技术:公司充分利用EILog成套装备、数字岩心、统一软件三大核心技术优势,在工作上与油田勘探开发紧密结合,全面开展油气储层综合解释评价技术服务。
在油气测井解释评价领域公
司具备应用基础实验分析、测井方法研究、综合解释评价的技术能力,具有在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测井资料处理解释和储层评价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具备强大的储层岩石物理分析能力及相应的数字岩心、数据库技术,不断提高油气层识别准确率和储层产能预测能力,为国内外公司油气储量和产量增长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和保障。
可针对中国石油增储上产的主力区块以及海外油气区,开展测井精细解释、区域综合评价以及老井复查等研究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特色评价技术。
公司针对各油田开发需求,结合中油测井解释评价能力,寻找长期技术服务切入点,达到更好为油田增储上产服务的目的。
目前已在国内大多数油气田、以及国外项目上开展技术服务。
例如公司针对乌兹别克斯坦费尔甘纳盆地深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储层岩性复杂、埋藏深、温度压力高、油气水层对比度低的难题,结合集团公司重大专项“中亚天然气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建立了储层有效性和流体性质识别方法,显著提升了该地区油气识别准确率和油气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