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38.68 KB
- 文档页数:5
表 7.6.2-5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按规定性指标)工程名称:-层数:(地上)0(地下)0 总建筑面积:0 ㎡序号审查内容规定指标设计指标节能措施节能判断(审查人填写)1屋顶传热系数K [W/(m2·K)]K≤0.4(轻质)—热惰性指标D—2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 [W/(m2·K)]K≤0.7(轻质)—热惰性指标D—3室外架空板传热系数K [W/(m2·K)]K≤1.5—3窗墙面积比北向≤0.70 —东、南向≤0.70 —/—西向≤0.70 —4屋顶透明部分(水平天窗、采光顶)面积占屋顶面积的比例≤屋顶总面积的 20%—传热系数K [W/(m2·K)]≤3.5 —综合遮阳系数S W≤0.31 —5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综合遮阳系数S W窗墙比Cm传热系数K[W/(m2·K)]综合遮阳系数东、南向西向北向Cm≤0.15≤6.5 ≤0.85≤0.85≤0.85平均K=—东向S W=—南向S W=—西向S W=—北向S W=—**<Cm≤0.20≤6.5 ≤0.70≤0.70≤0.70**<Cm≤0.30≤4.7≤0.45≤0.45≤0.54**<Cm≤0.40≤3.5≤0.35≤0.35≤0.43**<Cm≤0.50≤3.0≤0.30≤0.30≤0.36**<Cm≤0.60≤3.0≤0.27≤0.27≤0.32**<Cm≤0.70≤3.0≤0.25≤0.25≤0.29可开启部分最小面积外窗面积的 30%,外墙总面积(包括窗)的 10%;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气密性能幕墙4级外窗6级6暖通空调室内设计温度应符合DBJ15-51-2007第 3.0.1 条室内设计新风量应符合DBJ15-51-2007第 3.0.2 条负荷计算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设备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系数应符合 DBJ15-51-2007 第 5.4.3 条见《设计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判定表》制冷量大于 7.1kW 电驱动单元式空调、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能效比符合 DBJ15-51-2007 第 5.4.6 条分散式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比应符合 GB12021.3-2004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性应符合DBJ15-51-2007 第 5.4.7 条锅炉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符合GB50189-2005 第 5.4.3 条7照明照明功率密度值应符合 GB50034-2004 第 6.1 节照明功率密度值8其它节能措施规划、朝向自然通风空调系统智能监控设计单位-节能专项设计人建筑年月日暖通电气节能专项校审人建筑年月日暖通电气节能审查意见节能审查单位节能专项审查人建筑年月日暖通电气注:建筑节能专项设计人、审查人签名栏必须由实际工作人员签名,不得代签。
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标准》讲义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对公共建筑的节能监督与管理,配合公共建筑的节能验收,提高大众的节能意识、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新建、扩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性能与能耗的检验,不适用于地下和临时性公共建筑。
1.0.3 从事节能检验的机构应具有相应检测资质,从事节能检验的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
1.0.4 在进行公共建筑节能检验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1.适用范围:我国新建、扩建、既有公共建筑,不适用于地下和临时性公共建筑。
2.资质:从事节能检验的机构应具有相应检测资质,从事节能检验的人员应经过专门培训。
2 术语2.0.1 透光围护结构可透光的建筑物围护构造。
包括建筑采光顶、玻璃幕墙等可采光外墙及外门窗。
2.0.2 非透光围护结构建筑物的外围护实体墙及屋面围护构造。
2.0.3 建筑采光顶封闭的、可透光的屋盖。
2.0.4 遮阳设施1安装在建筑物开口部位的内侧或外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遮挡太阳辐射和视线、采光、抗冲击等性能的产品,包括百叶窗、外遮阳和内遮阳。
其活动方式分为可调节的或固定的、可拉伸的或可收起的类型。
2.0.5 透光幕墙面板材料是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的建筑幕墙。
3 基本规定3.0.1 当公共建筑进行节能检验时,检验项目、合格指标、检测数量、检测方法和判定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 基本规定3.0.2 节能检验应在具备下列有关技术文件的基础上进行:* 基础文件1 审图机构对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提出的审查文件;2 工程竣工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文件;3 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对从施工现场随机抽取的外门(含阳台门)、户门、外窗、透光幕墙、建筑采光顶及遮阳设施和保温材料所作的相关性能(即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抗结露系数、太阳得热系数、外窗的气密性能、幕墙与外窗玻璃的遮阳系数、遮阳设施的遮阳性能和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比热容、强度等)复验报告;4 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外门窗、建筑幕墙、遮阳设施、空调采暖、生活热水、配电照明及监控系统设备以及保温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及生产厂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书;5 外墙、屋面(含建筑采光顶)、外门窗(含天窗)、建筑幕墙、热桥部位、空调采暖及生活热水系统管道的保温施工做法或施工方案;6 与本条第5款有关的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的中间验收报告。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指标和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3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指标3.0.1 本标准将夏热冬暖地区划分为南北两个气候区(图3.0.1)。
北区内建筑节能设计应主要考虑夏季空调,兼顾冬季采暖。
南区内建筑节能设计应考虑夏季空调,可不考虑冬季采暖。
图3.0.1 夏热冬暖地区气候分布图3.0.2 夏季空调室内设计计算指标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计算温度:26℃;2 计算换气次数:1.0次/h。
3.0.3 北区冬季采暖室内设计计算指标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 居住空间室内设计计算温度:16℃;2 计算换气次数:1.0次/h。
4 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4.0.1 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减轻热岛效应。
建筑的平面、立面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
4.0.2 居住建筑的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4.0.3 北区内,单元式、通廊式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宜大于0.35,塔式住宅的体形系数不宜大于0.40。
4.0.4 各朝向的单一朝向窗墙面积比,南、北向不应大于0.40;东、西向不应大于0.30。
当设计建筑的外窗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其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不应超过参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
4.0.5 建筑的卧室、书房、起居室等主要房间的房间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
当房间窗地面积比小于1/5时,外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0。
4.0.6 居住建筑的天窗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4%,传热系数不应大于4.0W/(m2·K),遮阳系数不应大于0.40。
当设计建筑的天窗不符合上述规定时,其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不应超过参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
4.0.7 居住建筑屋顶和外墙的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符合表4.0.7的规定。
当设计建筑的南、北外墙不符合表4.0.7的规定时,其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不应超过参照建筑的空调采暖年耗电指数(或耗电量)。
夏热冬暖地区建筑防热措施及遮阳设计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夏热冬暖地区建筑防热措施及遮阳设计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的防热措施及遮阳设计至关重要,能有效提升室内舒适度和节能效果。
GB 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中的重大变动-建筑篇• 1.0.5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说明该工程项目采取的节能措施,并宜说明其使用要求。
备注:从方案设计开始就考虑节能措施,施工图出图和节能报告同步,保证了节能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一致,避免施工图修改。
• 2.0.4 太阳得热系数:通过透光维护结构(门窗或透光幕墙)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投射到透光围护结构外表面上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备注:代替原标准的遮阳系数,因为人们关心的是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部分,而不是被构件遮挡的部分,所以太阳得热系数更合理。
• 3.1.1 公共建筑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单栋建筑面积大于300m²的建筑,或单栋建筑面积小于等于300m²但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²的建筑群,应为甲类公共建筑。
•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m²的建筑,应为乙类公共建筑。
3.2.1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强条)表3.2.1 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备注:3.1.1求,特别是对于以往算节能比较头疼的门卫、传达室等小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做要求,算是给设计师的一大福利。
三、3.1.2 代表城市的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比原来更细致。
四、3.2.2 严寒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各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包括透光幕墙)均不宜大于0.6;其他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各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包括透光幕墙)均不宜大于0.7。
3.2.4 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小于0.4时,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6;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大于等于0.4时,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备注:比原规范4.2.4条要求有所提高。
五、3.2.8 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的有效通风换气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甲类公共建筑外窗(包括透光幕墙)应设可开启扇,其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宜小于所在房间外墙面积的10%;当透光幕墙受条件限制无法设置可开启窗扇时,应设置通风换气装置。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分析【摘要】目前,能源已逐步枯竭,人类对自然资源日益破坏,环境越来越恶化,本文从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人手,对住宅建筑设计各阶段如何进行节能设计进行探讨,目的是如何通过合理选用设计方法,应用正确的居住建筑节能技术,达到居住建筑的节能效果。
希望能给建筑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节能;夏热冬暖;设计1.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夏热冬暖地区炎热潮湿,夏季闷热,气温较高,持续时间长达4~5 个月,太阳辐射强度大,最热月份室内气温高达32℃左右,特别是在顶层及西晒房间显得十分闷热难受,室内热环境质量普遍较差。
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技术为适应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征,必然要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空间形态。
为此,节能建筑通常要有“穿堂风”、穿“隔热服”、戴“遮阳帽”,建筑节能设计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
2.1居住区的总体规划在夏热冬暖地区,为舒缓夏季酷热的气温,居住区在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夏季主导风向进行建筑小区的规划,采用合理的布局、间距和适当的架空层以有利于小区的自然通风降温;并宜在小区规划用地范围内,采取合理种植乔木、适当布置一定的水域面积、设置凉亭、廊道等遮阳措施,以改善建筑周围的热环境。
小区内的硬地面宜为透水面层(如透水性锁扣砖铺砌的行车道、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透水性差的面层(如水泥或沥青行车道路、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的面积不宜占过大比例。
2.2建筑的平面布置为了保证一套住房内不同方位的房间之间有流畅的气流,建筑的平面布置宜结合外门窗洞口位置、房门、通道等组织好穿堂风。
房间内部与可开启窗口相对应位置宜有可以用来形成穿堂风的通道,如通过房门、门亮子、内墙可开启窗、走廊、楼梯间可开启外窗、卫生间可开启外窗、厨房可开启外窗等形成房间穿堂风的通道,通风通道上的最小通风面积不宜过小,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空气流通,风道两端还可以设置篷、阳台、百叶遮阳板或外廊以起到导风、遮雨、遮阳作用。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2 围护结构热工设计4.2.1 外墙与屋面的传热系数K应符合附录B表中列出的相应气候分区的建筑围护结构的限值要求。
其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含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Km。
【说明】我国幅员辽阔,不一致地区气候差异很大,确定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的大小,应考虑气候的差异。
编制本标准时,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限值系按如下方法确定的:使用DOE-2程序,将“基准”建筑模型置于我国不一致地区进行能耗分析,以现有的建筑能耗基数上再节约50%作为节能标准的目标,不断降低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直至能耗指标的降低达到上述目标为止,这时的传热系数就是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限值。
近几年,在哈尔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地居住建筑中的节能试点工程的经验与实际测试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附录B表中所列限值的合理性。
外墙的传热系数使用平均传热系数,即按面积加权法求得的传热系数,要紧是务必考虑围护结构周边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等“热桥”的影响,以保证建筑在冬季采暖与夏季空调时,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不超过标准的要求,不致于造成建筑耗热量或者耗冷量的计算值偏小,使设计的建筑物达不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北方严寒、严寒地区要紧考虑建筑的冬季防寒保温,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对建筑的采暖能耗影响很大。
因此,在严寒、严寒地区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限值要求较高,同时为了便于操作,按气候条件细分,以规定性指标作为节能设计的要紧根据。
夏热冬冷地区既要满足冬季保温又要考虑夏季的隔热,不一致于北方采暖建筑要紧考虑单向的传热过程。
上海、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等地节能居住建筑试点工程的实际测试数据与DOE-2程序能耗分析的结果都说明,在这一地区当改变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时,随着K值的减少,能耗指标的降低并非按线性规律变化,当屋面K值降为1.0 W/(m2·K)外墙平均K值降为1.5 W/(m2·K)时,再减小K值对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已不明显,如图4.2.1.1所示。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冬冷夏热地区建筑设计规范篇一:寒冷地区划分我国气候分区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而确定的,主要划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等五个气候区。
各气候区大致包括:严寒地区主要是指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西藏北部、青海等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或日平均≤5℃的天数,一般在145天以上地区;寒冷地区主要是指我国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宁夏、陕西大部、辽宁南部、甘肃中东部、新疆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北部以及西藏南部等地区。
其主要指标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辅助指标为: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为90~145d。
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是指长江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
该地区的范围大致为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四川盆地以东,包括上海、重庆二直辖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五省全部,四川、贵州二省东半部,江苏、河南二省南半部,福建省北半部,陕西、甘肃二省南端,广东、广西二省区北端;夏热冬暖地区主要是指我国南部,在北纬27°以南,东经97°以东,包括海南全境,广东大部,广西大部,福建南部,云南小部分,以及香港、澳门与台湾。
温和地区主要是指云南和贵州两省区。
在该分区的基础上,我国先后制定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等。
这些标准对门窗的节能性能分别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篇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energyefficiencydesignstandardforResidentialbuildin gsinhotsummerandwarmwinterzonejgj***-****标准条文及条文说明(送审稿)20xx年2月1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善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空调和采暖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制定本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施工图设计指南1. 建筑节能设文件深度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要有节能设计内容(例如设计说明中应有建筑节能设计章、节),内容包括:1.1建筑节能设计基本情况及气候条件介绍1.2 设计依据性文件、规范、标准:1.3节能设计规定性指标:(1)建筑体形系数的计算值;(2)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计算值及设计选用窗(包括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值;(3)屋面典型构造层次(或构造设计节点图)及平均传热系数设计值;(4)屋面透明部分面积大小计算及平均传热系数设计值;(5)外墙典型构造层次(或构造设计节点图)及平均传热系数设计值;(6)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7)地面、地下室外墙。
2.技术内容2.1建筑小区、单体节能设计基本情况及气候条件介绍成都地处川西盆地,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夏季气温较高、湿度大、风速小、潮湿2.2设计依据性文件、规范、标准:(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建设主管部门有关建筑节能设计的相关文件、规定;(3)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核技术软件。
2.3 对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节能设计说明中必须明确(计算)出建筑体形系数的值,.建筑体形系数≤0.4,若超过此规定值时,必须按第4.3节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说明] 所谓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和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值,建筑的形体系数计算时,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的面积。
建筑体形的变化直接影响建筑采暖空调的能耗大小。
一般来说建筑单位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越小,外围护结构的热损失越小,因此,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应该将体型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但是,体形系数的确定还与建筑造型、平面布局,采光通风等条件相关。
体形系数限值规定过小,将制约建筑师的创造性,可能使建筑造型呆板,平面布局困难,甚至损害建筑功能。
通常控制体形系数的大小可采用以下方法:1. 减少建筑的面宽,加大进深,也就是说面宽与进深之比不宜过大,长宽比适宜; 2.增加建筑的层数;3. 建筑体形不宜变化过多,立面太复杂。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专篇一、设计依据1.《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2.《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2006)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7.《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8.《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9.《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10.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二、建筑概况1.建筑物性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2.建筑面积: 地上8673.02㎡;地下0㎡;节能计算建模面积: 地上3187.83㎡,地下0㎡3.建筑层数地上2层, 地下0层4、建筑高度12.70米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6、架空层:□有/□√无7、屋顶花园:□√有/□无8、建筑朝向示意图三、节能计算软件及版本□广东省建筑科学院研究院《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设计综合评价软件版本:□清华斯维尔建筑节能计算分析软件版本:□√PKPM建筑节能分析软件PBECA 版本:Ver7.0□天正建筑节能设计分析软件TBEC(广东版) 版本:□其它:四、节能设计方法□1、按规定性指标进行设计□居住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4-3□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2-2 □公共建筑按广东省实施细则表 4.2.4-4□√2、按照对比评定法(权衡判断法)进行设计五、建筑节能热工设计1.外墙及外挑楼板热工性能:外墙外表面平均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6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1.3W/(㎡•K) 平均热惰性指标Dm:3.33表5.1 外墙热工性能表⑴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值Km⑵相关材料的导热系数及蓄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参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附录G-表G.0.2(公建同此要求)⑶因“室内面积较大(如:宽度超过1.0m)的剪力墙及异形柱,必须单独进行隔热验算”,故本表只要求填写符合上述条件的构造的参数。
表三广西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审查表(按性能化指标)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盖章):审图单位(加盖公章):设计人:审查人:层数:(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m2):—参照建筑计算参数:序号围护结构内容参照建筑指标1 屋顶传热系数K [W/(m2·K)] K≤0.9(D≥2.5),K≤ 0.4(D<2.5)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ρ=0.82 外墙传热系数K [W/(m2·K)] K≤1.5(D≥2.5),K≤ 0.7(D<2.5)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ρ=0.83 屋顶透明部分(水平天窗、采光顶)天窗面积所设计天窗面积,但不得超过屋顶总面积的20% 传热系数K [W/(m2·K)] =3.5遮阳系数S W=0.354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综合遮阳系数S W窗墙比C m传热系数K[W/(m2·K)]综合遮阳系数SC东、南、西向北向C m≤0.20 ≤6.5 ————**<Cm≤0.30≤4.7 ≤0.50 ≤0.60**<Cm≤0.40≤3.5 ≤0.45 ≤0.55**<Cm≤0.50≤3.0 ≤0.40 ≤0.50**<Cm≤0.70≤3.0 ≤0.35 ≤0.45 各个朝向的面积所设计建筑该朝向的外窗面积,但Cm不得超过0.7。
5 室外架空和挑板传热系数K [W/(m2·K)] K=1.56 权衡计算规定按照GB50189-2005附录B设定设备类型、设备运行时间表、室内空气温度、照明功率密度、照明开关时间表、人员密度、人员在室率、电器功率密度、电器逐时使用率;按照本标准5.2条确定室内换气次数;根据设备类型确定空调能效比;室外计算气象参数采用当地典型气象年。
表三(续)设计建筑计算参数和结果:序号审查内容规定指标设计指标主要节能措施节能判断(审查人填写)1 屋顶传热系数K [W/(m2·K)]K≤0.9(D≥2.5)(必须满足)K≤ 0.4(D<2.5)—2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K [W/(m2·K)]K≤1.5(D≥2.5)(不能满足时进行权衡判断,但东、西墙必须满足)K≤ 0.7(D<2.5)—3室外架空、挑板传热系数K [W/(m2·K)]K≤1.5—4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东向窗墙面积比Cm/平均传热系数K/综合遮阳系数Sw-/-/-南向窗墙面积比Cm/平均传热系数K/综合遮阳系数Sw-/-/-西向窗墙面积比Cm/平均传热系数K/综合遮阳系数Sw-/-/-北向窗墙面积比Cm/平均传热系数K/综合遮阳系数Sw-/-/-可开启部分最小面积外窗面积的30%;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知识文章】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导语:夏热冬暖地区是指夏季高温、湿润,冬季温暖,相对湿度相对
较高的地区。
在这样的地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对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进行全面评估,并分享个人观点和理解,以帮助读者全面、深刻、灵
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深度评估
1.1 空调系统设计
夏热冬暖地区的公共建筑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应采用先进的节能
技术和设备。
采用高效能量回收系统,利用室内外换气进行热能交换,实现能量的再利用。
还应考虑采用定向风送风系统,实现精确供风,
减少能源的浪费。
1.2 治理建筑热桥
热桥是指建筑结构中导热性能较高而导热不均匀的区域,造成室
内外热量交换增加,导致能源浪费。
夏热冬暖地区的公共建筑应有严
格的热桥治理措施,例如在建筑物结构中采用断热材料、断热层以及
热桥断绝设计等手段,减少热桥的出现,降低能源消耗。
二、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广度评估
2.1 外墙隔热材料的选用
为了降低夏季高温对室内的热辐射,保持室内温度的稳定,夏热冬暖地区的公共建筑应选用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外墙隔热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能够有效阻挡热量的传递,保持建筑物内外温度差异,减轻空调系统的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
2.2 采光设计
夏热冬暖地区阳光充足,合理利用自然采光是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部分。
通过选择适当的窗户尺寸和位置,利用窗户面积控制室内外光线和热量的交换,可以减少室内照明和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2.3 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
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建立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可根据室内外环境情况,智能调整空调、采光和电力系统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精确、高效的能源管理。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不仅仅是为了达到能源的节约,更是为了提升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环境。
在节能设计中,应注重平衡人体舒适度和能源消耗,避免过度追求节能而导致室内环境不佳。
与当地文化和气候特点相结合,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营造独特而舒适的居住环境。
总结与回顾: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深度和广度上有着多方面的考虑。
从空调系统设计、治理建筑热桥到外墙隔热材料的选用、采光设计和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的运用,都是为了实现能源的节约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在实践中,需平衡节能和舒适度,结合当地特色,创造独特的居住环境。
个人观点:
作为建筑行业从业者,我深刻认识到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重要性。
节能设计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排放,还可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在未来,随着科技和设计的不断进步,我们有信心创造更加节能、健康、舒适的公共建筑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文章结尾:
通过深度评估和广度评估,我们对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了更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应该注重空调系统设计、热桥治理、外墙隔热材料选用、采光设计和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的应用,创造出节能、舒适、环保的建筑空间。
个人观点认为,节能设计是建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未来应不断创新和提高,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字数统计:3119字]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重要性不
可忽视。
在这些地区,夏季高温使得空调成为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而冬季的严寒则要求建筑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
如何在满足居民
需求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成为了建筑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在夏热季节,空调系统设计起着关键的作用。
传统的空调系统通常运
行能效较低,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为了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在设计
过程中应考虑采用先进的空调设备,如高效的压缩机、热交换器和节
能型风扇等。
还可以采用风冷式空调系统,利用自然风来进行室内空
气的循环与替换,减少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间,进而降低能源消耗。
热桥治理也是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环节。
热桥是建
筑中导致能量流失的地方,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
通过对建筑外部结
构的细致分析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热桥的存在,提高建筑的隔
热性能。
在建筑外墙中使用断热材料,选择优质的保温材料,可以提
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浪费。
采光设计在夏热冬暖地区的公共建筑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合理的采光
设计可以减少人工照明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
夏季阳光强烈,合理
利用遮阳设施,例如百叶窗、遮阳帘等,可以有效阻挡直射阳光的进入,减少室内温度上升的速度。
冬季阳光较为温和,可以通过选择适
当的窗户位置和尺寸,以及合理设计室内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阳光
进行室内采光。
这不仅能够节约能源,还能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室
内环境。
除了以上的设计措施外,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在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将传感器、智能控制器、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建筑管理中,可以实现对能源的实时监测、控制和优化。
根据室内外环境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空调设备的温度和风速,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使用智能照明系统,可以根据室内光线的需求,调整灯光的亮度和开关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节能设计能够实现能源的节约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双赢效果。
在实践中,需要平衡节能和舒适度,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建筑需求,创造独特的居住环境。
未来,随着科技和设计的不断进步,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断创新和提高,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节能、健康、舒适的公共建筑空间,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夏热冬暖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我们应该注重空调系统设计、热桥治理、采光设计和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的应用,创造出节能、舒适、环保的建筑空间,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