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快乐阅读(课件PPT+教案Word)中年段A快乐阅读第二讲词语万象
- 格式:docx
- 大小:25.72 KB
- 文档页数:10
第二课散文阅读与鉴赏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概念;2、掌握散文的基本类型;3、领悟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4、培养美的情趣及良好语感。
教学重点:1、掌握散文的基本类型;2、领悟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赏析散文中的表现手法,培养美的情趣!教学方法:问答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准备:投影、课件、复印好学生所需《秃的梧桐》所需份数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和安排:第一课时开课语: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总算又盼到大家来上课了,我可都等了一个星期啦,你们想我吗?老师最渴望的见面礼你们带来了吗?有些学生可能不清楚是什么,一脸茫然状,但我已听见有的同学在说:“是作业吗?老师,我带来了。
”真聪明,老师要的就是作业,赶紧交上来吧。
好的,在老师送出今天给你们的见面礼之前,先喊出我们的魔法口号吧:在快乐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享受快乐。
耶!一、自在游心很好,望同学们保持这种激情。
下面老师就把见面礼送给给大家吧,请竖起你们的耳朵,认真倾听。
(教师富有激情地朗读《日》)下面请同学们来朗读,注意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如分小组读、男女生读等),要求口齿清楚、富有激情。
尽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然后让学生思考问题:说说这篇散文有什么内涵?(可分小组讨论)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赞美,对生命力的赞美,对探索者和殉道者的赞美,对漫漫长夜和严冷寒夜的憎恶。
不错,刚才同学们可谓激情四射。
不但朗读得很好,而且问题也回答的很准确,可同学们知道刚才这么精美的篇章是属于哪种体裁吗?(生:散文)对了,是散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散文的阅读与鉴赏技巧。
(板书课题:散文阅读与鉴赏)二、阅读宝鉴师:同学们知道怎样的文章是散文吗?生: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
师:散文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生:1.形散而神不散;2.意境深邃;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低年段B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课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一、小试牛刀练习一: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练习二:①一提起徐杰,在我们年级里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一双小小的眼睛镶嵌在白胖胖的脸上,透过方框眼镜散发出貌似愚钝的光芒。
他时而皱眉,时而傻笑,连走路都会走成一顺边,给人那么一点“弱智”的感觉。
他搞笑的动作经常引起同学们哄堂大笑,而他自己却浑然不知,大家都把他当作小丑,人送绰号“徐包”。
②我妈是一只“电视虫”。
她一开电视机,那可是“没了性命”。
妈妈看电视主要是看电视剧,多半是那些苦情戏。
什么《春草》、《错爱》、《双面胶》啊,总之我是不爱看的。
不过有时候她会转到少儿频道,看看青少年最新的动态是什么,这时候我就有甜头尝啦。
不过,有时在妈妈那里呆太久,“电视虫”妈妈察觉到了的话,就会下“逐客令”,把我赶出去,我虽极不情愿,但迫于老妈的强大的气场,也就一步三回头地慢慢地离开了。
③他,一头已经花白的头发像小刺一样竖在头上,两弯长长的眉毛让人看起来像个老寿星。
他的目光慈祥和蔼,一双布满皱纹和老茧的手,一看就是长年握笔所致。
他是谁呢?他就是我的爷爷。
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最美不过夕阳红。
”爷爷的生活真的像夕阳一样绚丽多彩。
爷爷喜欢画国画,喜欢做风筝。
他的写字台前摆放着好多本花鸟鱼虫的国画书,闲暇时便照着临摹。
书房里文房四宝样样齐全,被擦得一尘不染的柜子里整齐地摆放着糊风筝用的宣纸、水彩,让人一进门就感觉到满屋的书香。
二、初露锋芒练习一:1.描写2.发抖、掉了下来、颤巍巍、伸手去抓、塞进嘴里、只管吃、拼命地吞着练习二:1.描写、说明2.C练习三:1.哟,星星也喜欢大海呀!这句话借星星之口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2.黑纱,漆黑的、苍茫的、弥漫的、迷蒙的三、大显神通习题一:1.倾巢出动:倾:倒出;巢:巢穴。
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或指全部出动(贬义)。
敲竹杠:利用他人的弱点或找借口来索取财物或抬高价格;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小学语文快乐阅读——精妙句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并欣赏精妙句子的表达效果。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积累的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二、教学内容:1. 选取五个具有代表性的精妙句子进行分析和欣赏。
2. 通过阅读,让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并学会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析并理解五个精妙句子的表达效果。
2. 难点:学会欣赏句子,并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句子的含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理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精妙句子,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呈现句子:出示五个精妙句子,让学生独立阅读并理解。
3. 分析句子:针对每个句子,引导学生分析其表达效果,如修辞手法、词语搭配等。
4. 欣赏句子: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句子的欣赏之情,并学会运用。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尝试仿写类似的精妙句子,并进行分享和评价。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学生要热爱阅读,善于发现和欣赏优秀的句子。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学会欣赏精妙句子,并能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评估学生对精妙句子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仿写句子的练习,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在课后阅读,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2. 写作训练:布置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反应等,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
小学语文快乐阅读(课件PPT+教案Word)中年段A快乐阅读第二讲词语万象第二讲词语万象教学目标:1、学会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的方法。
2、学会找出词语的反义词。
3、懂得积累成语的方法。
4、了解词语的选择和搭配。
教学重点:1、找出词语的反义词。
2、运用各种方法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的方法教学准备:成语卡片和成语小故事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步骤和安排:开课语: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大家再次走进小桔灯快乐阅读的课堂。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汉字方面的知识,在我们语文学习中出了字之外还要掌握各种各样的词语,掌握的词语越多、越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越强,同时写作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高楼大厦是一砖一瓦地盖起来的,我们的阅读能力也得从一字一词慢慢地积累。
现在就和老师一起踏上我们词语积累的快乐旅行吧!让我们喊出小桔灯的口号吧:在快乐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享受快乐。
耶!(阅读,悦读越爱读!)棒极了!同学们的声音都十分的响亮,老师的心情也非常愉快。
下面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我们快乐阅读的词语万象篇。
一、心香一瓣——瓣瓣沁脾导入:说起词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那么每个你知道的词语,你都会正确运用吗?下面我们一起看一则小故事:最近,明明在学习词语。
一天他问妈妈:“凋谢是什么意思?”妈妈告诉明明:“凋谢是什么意思?”妈妈告诉明明:“花儿死了就叫凋谢。
”不久,明明的爷爷病逝了,明明很伤心地对妈妈说:“爷爷凋谢了。
”听了这一则小故事,同学们都不由得哈哈大笑,看来同学们都懂得“凋谢”这个词语的意思。
(此处可以配合解释“凋谢”这个词语)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每个词语,千万不要犯这位同学的小错误哦!小结:汉语的词语好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那么怎样才能又快又多地采摘这些美丽的星星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神奇的词语世界,去探究一下词语的奥秘。
二、指点迷津——点石成金1、同义词、近义词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探寻同义词和近义词世界的奥秘。
那么什么叫“同义词和近义词”呢,(此处可以找学生说出的想法,从而引出概念)同义词是名称不同但表达意思相同的词条,如“许多”和“很多”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就是一组近义词,同时同义词包括近义词。
然而即使意义相近的词语,它们的感情色彩有着很大的区别。
如“鼓动”“鼓舞”“煽动”三个词语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动”既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面,是个中性词;“鼓舞”指受到好的影响而积极奋发,是个褒义词;“煽动”有挑唆、怂恿之意,是个贬义词。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句子的感情色彩,来选取适当的词语。
即:法宝一: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此处可以例举练习“题型示例”里边的题目)除了可以在感情色彩方面进行辨析之外,我们还有其他的法宝呢!下面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小例子:我喜欢水仙花。
我很喜欢水仙花。
哪个句子说明我喜欢水仙花的程度深呢?(与学生互动)我特别喜欢水仙花。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知道有的时候词语的感情色彩基本相同,我们根本辨别不出来,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从语意轻重的角度进行辨析。
即:法宝二: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有的词语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情,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情;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
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
我军()了敌人的两个碉堡。
(摧毁)李晓明是个淘气包,他经常()我们班级的公用物品。
(破坏)(此处可以例举练习“题型示例”里边的题目)怎么样?运用老师教给大家的两个法宝,很多问题是不是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了第三个法宝那就是:法宝三:从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范围大小不同,那么使用场合就不同。
那么根据范围不同来区别近义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使用它们。
如"战争"与"战役",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战争”常指国家、民族、党派之间的争端,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
而“战役”常指在一个地方发生的若干战斗,是战争的一部分。
例如:八年抗日()中,中国国民政府组织了一千多次重要(),在这全民抗战中中国人民伤亡惨重。
实际上可以再范围上进行判断的近义词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做一个小练习(此处可以例举练习“题型示例”里边的题目)尽管我们掌握了辨别近义词的三个法宝,但是所指的对象不同,根据习惯有不同的搭配。
如“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指工作、任务的数量中。
例如:奥林匹克竞赛,学习委员没有取得好成绩心情很()。
(沉重)工人们每天都被()的工作压得透不过气来。
(繁重)这就是第四个法宝:法宝四:从指所对象的不同去辨别(例举练习“题型示例”里边的题目)小结: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会接触到很多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条,这就要求同学们开动脑筋充分利用我们课上讲的四个法宝,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识记和辨别出更多的近义词来。
2、反义词前边同学们了解了近义词的辨别,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关于反义词方面的一些知识。
下面我们玩一个“做相反”的游戏(游戏中要求学生听老师的指令然后同学们必须做出与发令者相反的动作或表情,通过这个游戏把同学们带进相反的世界,同时集中注意力加深对反义词的理解,老师则要根据现场同学们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那么是么叫做反义词呢?顾名思义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
在我们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给一个词语找反义词的题目,这种情况下我们该怎么入手呢?同样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法宝。
法宝一:从词的性质去找从词的性质去找也就是说,一对反义词的词性必然是相同的,即名词的反义词也要是名词而形容词的反义词也必然是形容词。
如“黑暗”是形容词,它的反义词也应该是形容词“光明”,如果用“光亮”就不对了,因为“亮光”是名词。
(此处可以例举练习“题型示例”里边的题目)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词的范围去找,反义词所指的范围应该是相同的,如“强壮”是指人的体质所以他的反义词应找“瘦弱”,而不能找“软弱”。
(此处可以例举练习“题型示例”里边的题目)这就是:法宝二:从词的范围去找由于语言环境不同,同样一个词语用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会有差异,那么反义词就会不同。
下面这几个小例子就能充分说明这个问题:电脑走近千家万户,已不算什么新鲜玩意儿。
(陈旧)那些海鲜刚从海里捞上来,看上去很新鲜。
(腐烂)乡村里的空气很新鲜。
(浑浊)只有克服骄傲的情绪,才能进步。
(谦虚)骄傲我们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感到十分骄傲。
(自卑)他像生过一场大病,身子十分单薄。
(强壮)单薄这篇文章内容很单薄,看了使人乏味。
(精彩)我家邻居李阿姨和刘奶奶的关系日益紧张。
(缓和)紧张工地上,工人们正在紧张的工作着。
(松闲)这就是反义词学习中很重要的法宝三:法宝三: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寻找(此处可以让学生练习“题型示例”里边的题目)小结:找反义词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不能随便找一个自己认为意思相反的词语,一定要恰当、准确。
只要我们经常这样仔细斟酌、推敲,就能给词语找到准确的反义词。
3、成语说起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就算一年级的小朋友随口也可以说上几个。
具体什么叫做成语呢?成语就是成型的语言、现成的语言现象。
就是说,成语的语言结构和内涵意义是相对固定的,不会随语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我来做,你来猜”(老师准备几个现成的成语,邀请同学上台来根据给出的成语做出相关动作,要求台下同学猜出是那个成语),我看一看哪位同学动作做得形象、谁头脑中积累的成语多。
金鸡独立手舞足蹈眉开眼笑捧腹大笑目瞪口呆抱头痛哭狼吞虎咽暗送秋波抓耳挠腮拳打脚踢九牛二虎欣喜若狂游戏做完了,看来我们班同学不但表演能力强而且反应能力快,积累的成语还真不少呢!其实,学习成语的过程也非常生动有趣,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法宝在快乐中记住大量的成语。
法宝一:通过成语接龙快速记住大量成语一提到成语接龙,老师看见了每个同学的眼睛里都露出了喜悦的光芒。
现在我们就把同学分为两组当场进行一次成语接龙比赛,看哪一组的成语接得长。
(游戏开始:居高临下下不为例例行公事事在人为为人师表··;游戏结束)游戏小结:同学们的表现真棒!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胜利的小组,然而我们的成语比试还没有结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还要多多积累词语,让我们的成语之龙越接越长。
其实学习成语的快乐远不止这些,我们还有第二个法宝:法宝二:巧用谜语快乐学习成语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小游戏,名字叫“我猜猜猜”要求同学们根据老师给的谜面猜出是哪一个成语。
做了皇帝想成仙——贪心不足喜获双胞胎——一举两得孕妇过独木桥——铤而走险哥哥怕弟弟——后生可畏乌龟下楼梯——连滚带爬百米赛跑——争先恐后在解这种谜语的时候,可以打破惯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单纯从字面意义去猜,化复杂为简单,便可“柳暗花明又一村”,希望同学们通个这种方法积累更多有趣的成语。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经过时间的打磨,以及千万人的口口相传,很多成语在流传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含义。
因此,了解成语的由来及演变过程是很重要的。
我们要的不仅是知道一个成语而已,我们要的是一段历史更是一份情怀。
这就是学习成语的第三个法宝:法宝三:了解成语的由来及演变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希望同学们根据这两个小故事能更加了解这两个成语。
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刮目相看“刮目相看”出自三国东吴军师鲁肃之口。
东吴吕蒙,勇敢善战,20多岁就已成为名将,但出身贫贱,早年没有读书机会,在吴主孙权的启发下,于繁忙的军旅生活中,利用一切空隙时间发愤读书,越读越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