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必备知识点梳理归纳
- 格式:docx
- 大小:17.32 KB
- 文档页数:3
初中历史知识点大全一、古代史知识点1.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人类起源的地点和时间-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和时期划分-农业文明的出现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文明的四大发源地:亚非黄河流域、美洲、印度河流域、西亚古埃及河流域2.古代文明的兴起和古代国家的形成-两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印度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中国文明的特点和影响-古希腊城邦的特点和影响-古罗马帝国的特点和影响3.中国古代历史-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农业社会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和列国相争-秦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东汉末年的分裂和三国演义-南北朝的统一和隋唐时期的繁荣-宋代和元代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明代的海外探险和农业生产-清朝的统治和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4.世界古代历史-古希腊城邦和希腊文明的兴起-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衰-印度古代历史和宗教文化-古埃及帝国的兴衰和埃及文化-美洲古代文明和玛雅文明的兴起和衰落二、近代史知识点1.资本主义的兴起和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和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地的开拓-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近代科技与工业革命-科学革命的背景和主要成果-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及其对工业发展的影响-近代交通与通讯工具的发明和革命3.近代中国历史-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的危机-太平天国起义和戊戌变法的失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4.世界近代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其对世界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世界格局的重塑-冷战的起因和两极世界的对立-联合国的成立和国际关系的变化-文化大革命和后冷战时期的世界三、现代史知识点1.当代中国历史-开放和中国经济的崛起-国家领导人的更迭和政治制度的变革-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当代世界历史-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崛起-科技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国际关系和地区冲突-环境问题和全球治理。
历史知识点背诵初中一、中国古代史1. 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约公元前 1600 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 商朝(约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前 1046 年)青铜铸造业发达,代表性青铜器如司母戊鼎。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 西周(公元前 1046 年公元前 771 年)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4. 春秋战国(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221 年)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是第一个霸主。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
5. 秦朝(公元前 221 年公元前 207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6. 汉朝西汉:汉武帝时期,实现大一统,在政治上推行“推恩令”,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7.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魏、蜀、吴。
西晋短暂统一。
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8. 隋朝(581 年 618 年)隋文帝统一全国。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
9. 唐朝(618 年 907 年)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
科举制度的完善。
10. 宋朝北宋:赵匡胤建立,加强中央集权。
南宋:偏安江南。
11. 元朝(1271 年 1368 年)忽必烈建立,实行行省制度。
12. 明朝(1368 年 1644 年)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下西洋。
13. 清朝(1636 年 1912 年)康乾盛世。
闭关锁国政策。
二、中国近代史1. 鸦片战争(1840 年 1842 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签订《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等。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 10 年)火烧圆明园。
3. 太平天国运动(1851 年 14 年)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4. 洋务运动(19 世纪 60 90 年代)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九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一、古代亚非文明。
1. 古埃及文明。
- 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它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其中胡夫金字塔最大。
-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古巴比伦文明。
-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
- 古巴比伦人还发明了楔形文字。
3. 古印度文明。
- 印度河流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源地。
- 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四个等级,此外还有“贱民”。
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主张“众生平等”。
二、古代欧洲文明。
1. 古希腊文明。
- 地理环境:多山、多岛屿、多港湾,这种环境促使古希腊形成众多城邦。
- 雅典民主政治:- 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外邦人、妇女、奴隶没有政治权利。
- 古希腊的建筑: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 古罗马文明。
- 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509年建立,国家权力机构有元老院、执政官和公民大会。
-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 罗马帝国在2世纪时达到最大规模,地跨欧亚非三洲。
-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
三、封建时代的欧洲。
1. 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
- 1世纪时,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是耶稣。
- 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
2. 法兰克王国。
- 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他皈依基督教,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支持。
- 查理曼帝国: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他四处征伐,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文明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1.人类起源和旧石器时代
2.文化的诞生和新石器时代
3.三大革命: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
4.古代文明的发展: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中国黄河流域文明
二、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起源与发展
2.周朝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3.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制度
4.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特点:农业经济、手工业和商业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1.秦朝和秦始皇统一六国
2.汉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
3.唐朝的政治制度和辉煌文化
4.儒家、道家、法家的兴起和影响
5.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四、外来侵略与抗倭斗争
1.蒙古人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明朝的政治制度和辽东抗倭斗争
3.中国近代史以来的外来侵略和抗倭斗争
4.反对日本侵略的群体性抗战和全面胜利
五、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1.清朝的政治制度和政策
2.鸦片战争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维新的思潮和戊戌变法
4.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南昌起义
3.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日游击战争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3.文化大革命和开放
4.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汇总一、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的特点:温饱性经济,无政府状态,原始公有制等。
2.奴隶社会的特点:奴隶制度的建立,城市国家的兴起,劳动分工的发展等。
3.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的特点。
二、古代文明1.两河流域文明:选择信使,城邦制度,楔形文字,水利工程。
2.印度河流域文明:排水系统,城市规划,梵文文字,信使制度。
3.埃及文明:信使制度,人民公仆,象形文字,金字塔,太阳历。
4.希腊古典文明: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奥林匹克运动会,哲学和艺术。
三、古代中国1.夏朝:尧、舜、禹的传说,夏禹治水的故事,发展了陶器制作技术。
2.商朝:商汤的故事,发展了青铜器制作技术,商周文字的出现。
3.周朝:西周建立了封建制度,东周逐渐衰落,春秋战国时期,众多诸侯国的兴起。
4.秦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实行了统一的法律,修建了万里长城,推行了一系列。
5.汉朝:武帝时期,推行了开疆拓土政策,丝绸之路的开辟,科举制度的兴起。
6.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三国相互争夺,同时也是文化繁荣的时期。
7.北魏南北朝:北魏统一了北方,南北分裂,佛教迅速发展,中原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相互融合。
四、世界古代文明与我国古代文明的交往1.古代世界的交往:丝绸之路的开辟,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流与影响。
2.罗马帝国:罗马法的影响,基督教的传播,科学、哲学等方面的发展。
3.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影响,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五、中世纪的欧洲1.封建制度:封建等级制度,封建领地制度,封建仪礼制度,封建经济制度。
2.教会的权力:教皇与皇帝的冲突,十字军东征,宗教运动。
3.黑死病:14世纪的大规模瘟疫,导致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六、现代近代史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兴起,艺术、文学、科学等方面的发展。
2.地理大发现:欧洲国家的航海技术的进步,纷纷进行殖民扩张。
3.工业革命:蒸汽机、纺织机等发明的出现,工业大规模生产的开始。
历史初中知识点大全一、中国古代历史1.三皇五帝和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历史沿革2.十五国各地区历史的发展及其特点3.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变迁及原因分析4.中华文明的特点和影响5.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的发展6.秦汉的统一和南北朝的分裂,以及两晋南北朝的文化繁荣7.隋唐的统一和盛世,以及五代十国的动荡8.北宋南宋的历史沿革9.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和现代影响二、世界古代文明1.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历史发展2.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金字塔的建造和埃及的社会组织3.巴比伦和亚述帝国的兴衰及其文化特点4.印度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城市的建设和社会制度5.欧洲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和政治制度6.印度教、佛教和道家思想的传播和影响7.伊斯兰教的兴起和传播,以及波斯和阿拉伯文化的发展8.古代全球贸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丝绸、茶叶等产品的传播三、中国古代史的重大事件1.三国鼎立,曹操、刘备、孙权的兴起和统一2.唐朝盛世和安史之乱3.北宋和南宋的兴盛4.元朝和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5.明朝的开创和中国与大航海时代的接触6.清朝和清朝的兴起、统治和垮台7.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史的起源8.中华民国的诞生和国共合作9.中共党的建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10.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四、世界古代历史的重大事件1.古埃及的法老和金字塔的建造2.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波斯战争3.罗马帝国的兴起、皇帝的统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汉朝和罗马帝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5.六朝时期欧洲宗教的兴起和启示录的写作6.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十字军东征7.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和文化变革8.巴士底狱的袭击和法国大革命9.英国与法国的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的兴起10.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五、现代史和当代史1.现代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2.共产主义国家的兴起和冷战的“拜占庭文化”3.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峙,以及美苏两国的角力4.广义封建主义和冷战时期的“第三世界”国家5.中国开放的起源和发展6.九十年代世界经济的三重爆炸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7.金融危机和互联网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8.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9.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和中国对世界的影响10.新中国70年的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必背重点知识点总结
1. 中国古代的朝代及其时间顺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2. 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主要包括早期的农业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劳动工具以及农业节气等方面的知识。
3.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封建政权、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4.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官僚资本主义社会等。
5.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主要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等方面的知识。
6. 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中国古代的文化发展主要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7. 世界古代文明:世界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等方面的知识。
8.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主要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西汉王朝,东汉王朝的兴衰、三国鼎立、北宋与南宋等。
9. 丝绸之路的历史: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西方国家进行商业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贯穿了中国、中亚、西亚、东欧等地。
10. 明清时期的历史变革: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它经历了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朝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变。
初中历史必备知识点梳理归纳一、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封建社会是指生产力极度落后的一种社会形态,其主要特征包括:1. 地主阶级和农奴阶级的对立。
地主阶级拥有土地和财富,而农奴阶级则受到剥削和压迫。
2. 封建等级制度的存在。
社会上的人被分为不同的等级,等级越高,地位越尊贵。
3. 农业是经济的中心。
农民是生产力的主体,农业生产决定了社会的物质基础。
4. 农村经济的封闭性。
经济活动仅限于本村本镇,不存在广泛的商品交换关系。
二、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中华文明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 祭祀文化。
封建时期祭祀文化在中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祭祀的对象包括祖先、天地神明、自然界、神仙等。
2. 家庭观念。
家庭在中华文明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具有亲情、友情等复杂的情感。
3. 文化传统。
中国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包括中华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家文化等。
4. 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艺术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之一,其艺术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以下几种:1. 朝代制。
古代中国的历史大部分时间处于朝代制的统治下,皇帝为最高领导者。
2. 分封制。
在古代,皇帝会将一些地区分封给亲信和功臣,让他们自己管理。
3. 九品中正制。
这是一种东汉时期实行的官员选拔制度,为过去的官僚制度奠定了基础。
4. 科举制。
科举制是唐代时期开始推行的官员选拔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考试制度,一直持续到清末时期。
四、唐朝时期的政治、文化与经济唐朝时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政治、文化和经济有其独特之处,包括以下几点:1. 政治方面。
唐朝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来的政治制度起到了重要影响,唐朝时期也建立了罗马法学和儒学等学术体系。
2. 文化方面。
唐朝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为唐朝贡献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唐朝还推广了印刷术,使书籍的传播得以更加便捷。
3. 经济方面。
唐朝时,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发展,铁制农具的使用使得耕作更加高效,进一步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初中历史九年级知识点全面梳理1. 古代文明- 1.1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2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4 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 世界历史- 2.1 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2 欧洲中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3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4 近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3.1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3.2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3.3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4. 世界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4.1 古代希腊罗马的科学技术成就- 4.2 古代印度、阿拉伯的科学技术成就- 4.3 古代埃及、巴比伦的科学技术成就5.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 5.1 奴隶社会的特点- 5.2 封建社会的特点- 5.3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革命运动6. 世界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 6.1 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 6.2 欧洲封建社会- 6.3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7.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 7.1 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 7.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7.3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8. 世界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 8.1 希腊罗马的城邦制度- 8.2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 8.3 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9.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9.1 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 9.2 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 9.3 中国古代的外国使节来华10. 世界古代的对外交往- 10.1 古代希腊罗马的对外交往- 10.2 古代阿拉伯的对外交往- 10.3 古代印度的对外交往以上是初中历史九年级的知识点全面梳理,涵盖了古代文明、世界历史、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世界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世界古代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世界古代的政治制度演变、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世界古代的对外交往等方面的内容。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一、中国古代史
1. 夏、商、周三代的历史
-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商朝是夏朝的后继者;
- 商朝有殷墟、二里头、夏城、黑野城四大遗址;
- 周朝按封建制度管理全国,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
秋和战国时期。
2. 秦朝的历史
- 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
国家;
- 《焚书坑儒》和统一度量衡等措施被认为是秦朝的重大成就。
3. 汉朝的历史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有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 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刘邦、项羽、武则天等。
二、世界古代文明
1. 两河流域文明
- 两河是指黄河和长江流域,兴起于公元前4000年;
- 两河文明的代表作有法典、吉尔伽美什史诗等。
2. 古埃及文明
- 奴隶制度是古埃及最显著的特征;
- 金字塔、法老陵墓等是古埃及文明的杰作。
3. 古印度文明
- 古印度三大贡献是塔、经、国语,即印度建筑艺术、若干部有关哲理的书籍、梵语等;
- 森林王国和摩揭陀帝国是古印度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
以上是初中历史知识点的部分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区别2. 夏商周- 夏朝的建立与灭亡- 商朝的政治制度与甲骨文- 西周的分封制与礼乐制度-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3. 秦汉- 秦始皇统一六国与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的法家思想与焚书坑儒- 汉朝的兴衰与王莽篡汉- 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扩张与丝绸之路的开辟4. 魏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与曹魏、蜀汉、东吴的特点- 晋朝的八王之乱与五胡乱华- 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佛教传播5. 隋唐五代-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的开凿- 唐朝的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落- 五代十国的割据与社会变革二、近现代历史1. 明清- 明朝的海禁政策与郑和下西洋 - 清朝的康乾盛世与闭关锁国 -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 太平天国运动与甲午战争2. 近代史-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裂- 抗日战争与中国人民的抗争3. 新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土地革命 - 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诞生- 社会主义改造与三大改造- 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三、世界历史1. 古代文明- 古埃及的金字塔与法老制度 - 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与哲学思想 - 古罗马的共和制与帝国时期 - 印度河流域文明与佛教的起源2. 中世纪- 欧洲的封建制度与骑士文化- 十字军东征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科学贡献- 黑死病对欧洲社会的影响3. 近现代-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与联合国的成立四、历史学习方法1. 记忆与理解- 通过时间线记忆重要事件- 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2. 分析与评价- 分析历史人物的决策与影响- 评价历史事件的正负面效应3. 应用与创新- 将历史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 创新历史教学与学习方法以上是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的概要,学生应根据具体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深入学习和复习。
初中中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
1. 先秦时期。
- 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 商朝: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
-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 春秋战国时期。
-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
这一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百家争鸣是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表现,儒家(孔子、孟子)主张“仁”“礼”“仁政”等;道家(老子、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法家(韩非)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 秦汉时期。
- 秦朝。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但秦朝的暴政(繁重的徭役、赋税,严酷的刑法等)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秦朝灭亡。
- 汉朝。
- 西汉初期,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汉武帝时,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专卖等;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西域,到达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经典大全)1. 中国古代历史-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秦朝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繁荣和文化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和民族融合- 隋朝和唐朝的政治制度、统一和繁荣时期- 宋朝的开启封建社会和科技文化进步- 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统治特点- 明朝和清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封建社会特征2. 世界古代文明- 埃及文明的兴起、政治组织和建筑成就- 阿克巴玛王国的政治组织、农业、手工业和贸易发展- 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成就-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军事征服- 公元前221年前后世界历史的巅峰时期- 罗马封建社会的兴起和腓特烈二世的政治改革- 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 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和殖民地体系的建立3. 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印度独立运动和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法国大革命的社会动荡和民主思潮的传播-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 世界经济危机和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意识形态对立- 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4. 文化与思想- 中国古代文化、哲学思想和科技发展-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思潮和艺术成就- 现代科学思想的兴起和人类自然科学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渊源及其特点- 西方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当代思想流派和文化现象的多样性5. 地理知识- 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 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世界经济地理和资源分布状况-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经济连接性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的进步对地理空间的影响以上是初中历史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历史知识点归纳初中一、古代史1. 三皇五帝:神话中的五位君王,比较重要的有黄帝、尧、舜。
2. 夏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以夏天旱涝不停,发明治水的大禹成为朝代的创始人。
3. 商朝:中国商人和手工业者的代表,在这个时期有许多名节和事物出现,如商鞅、商周等。
4. 周朝: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有许多经典名著出现,比如《诗经》、《尚书》、《周易》等。
5. 春秋战国: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代表人物有孔子、墨子、老子、荀子等。
6.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有“焚书坑儒”和修建万里长城的故事。
7. 汉朝: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朝代之一,代表人物有刘邦和汉武帝。
二、中古史1. 隋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有许多著名的公共建筑和科技成就。
2. 唐朝:中国历史上最富裕、最辉煌的朝代之一,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和艺术成就。
3. 五代十国: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个朝代;十国则是指五代时期出现的十个独立的国家。
4. 宋朝: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朝,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宋词、宋瓷、四大发明等。
5. 元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外族统治的王朝,由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
三、近代史1.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一朝,是中国古代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艺术和科技成就。
2.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有许多著名的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康熙字典、四库全书等。
3. 辛亥革命:中国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着中国走向近代化和实行共和制度。
4. 抗日战争: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世界抗击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5. 建国初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社会主义国家,走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开展具有革命性质的运动。
初中历史知识点汇总(精华版)
一、古代史
1. 人类的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
2. 三纪律八条:始于上古时期的军队纪律和行为规范。
3. 汉朝的建立:由刘邦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
4. 秦朝的统一:始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5. 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中国和欧洲的重要贸易路线。
6. 罗马帝国的崛起:欧洲古代强大帝国之一,拥有广阔的领土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二、近代史
1. 甲午战争: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一场战争,标志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结束。
2. 辛亥革命: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3. 二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由于德国入侵波兰而引发。
4. 阿波罗登月: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的历史性事件。
5. 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对抗。
三、现代史
1. 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标志着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转折点。
2. 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3. 九十年代的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国际贸易和投资增加。
4. 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为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而设立的国际组织。
5. 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变革和机遇。
以上是初中历史知识点的精华汇总,涵盖了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全)
1. 中国古代史
- 三皇五帝时期:黄帝、炎帝、蚩尤、伏羲、女娲
- 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汉朝、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夏禹、商汤、周武王、秦始皇、汉武帝、司马迁、刘备、曹操、诸葛亮、杨广、李世民、杨坚、李渊、朱元璋、明成祖、康熙大帝、乾隆皇帝
- 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船术、农具等
2. 世界古代史
-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印度古代、古巴比伦、古波斯、库斯塔国、非洲古国等
- 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
- 公元1世纪至公元5世纪的罗马帝国
- 罗马帝国分裂后的东西罗马帝国
3. 中国近现代史
-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
- 第一次世界大战、二十一条、二次革命
- 五卅运动、中共建党
- 中国的三次革命斗争
- 中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政治制度
4. 世界近现代史
- 世界两次大战的起因和经过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联合国的成立
-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对立
- 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 二战后的欧洲、亚洲的重建与发展
5. 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联系和影响
-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
- 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
-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影响
- 中国的对外扩张与国际影响力
- 世界历史对中国的影响和借鉴
以上是初中历史必考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古代史1.夏、商、周:是中国古代三大朝代,分别代表了神话传说时代、贵族阶层统治时代和封建王朝时代。
周朝实行了封建制度和周礼,成为后世政治制度的范本。
2.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割据、百废待兴的时期,也是百家争鸣、文化繁荣的时期。
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古代思想影响深远。
3.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统一六国。
秦始皇实行了统一度量衡、字符的标准化,修筑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等建筑和工程,也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极权措施。
4.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长时间的王朝,实行了开封阿房宫、变法和开放民族政策。
汉武帝时期的丝绸之路贸易,对中西方文化和商品交流产生了重大影响。
5.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三国鼎立,分为魏、蜀、吴三个国家。
曹、刘、孙三位主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较量,对后世人物塑造和历史小说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古史1.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出现政权更迭、社会变革、民族融合的历史特点。
佛教传入中国,国家儒道佛三教并行的局面形成。
2.隋朝: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短暂而强大的王朝,实行了科举制度和大运河的修建。
隋文帝发起了灭掉南方陈朝的战争,隋炀帝统一南北,但也由于权力过度集中和农民起义的冲击而迅速灭亡。
3.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封建王朝之一,实行了科举制度、开放对外交流、繁荣经济和文化。
唐朝的文艺复兴、多元文化、外交盛世等特点,使得唐朝被后世称为“盛唐”,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4.宋朝: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北宋实行了科举制度和新法,南宋则面临金朝的南侵和农民起义的冲击。
北宋的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对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5.元朝: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时期,由蒙古人建立。
元朝实行了行政区划和民族政策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外族政权。
三、近代史1.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明成祖实行了海疆扩张和重修长城,明朝的科技和文化也达到巅峰。
9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世界古代史。
1. 古埃及文明:发源于尼罗河流域,金字塔是其文明的象征。
3. 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
4. 古希腊文明: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5. 罗马共和国:通过布匿战争成为地中海霸主。
世界近代史。
1. 文艺复兴: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代表人物有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
2. 新航路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6.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世界现代史。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2.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4. 经济大危机:1929—1933 年,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5.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6. 冷战:美苏之间的对峙,表现为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对抗。
7.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核心,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必会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历史是必修课程,因此需要掌握一些历史必会知识点。
本文将就此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世界历史必会知识点1. 古代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
2. 中世纪:封建社会、欧洲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
3. 近代史: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殖民主义、世界两大战争等。
二、中国历史必会知识点1. 三皇五帝和夏商周:本纪、年表、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其成就。
2. 秦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科技文明,以及汉武帝的改革等。
3. 魏晋南北朝: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其成就,佛教的传入和发展等。
4. 唐宋元明清: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其成就,长城的建筑和治理等。
三、地理知识必会1. 世界各大洲和国家: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
2.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势、气候、水文等。
3. 世界自然地理:地球构造、地域气候区、自然资源及分布、生物区系和分布等。
四、历史名人必知1. 中国的历史名人:孔子、鲁迅、毛泽东、周恩来等。
2. 世界的历史名人:拿破仑、华盛顿、林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
五、历史事件必会1. 世界历史事件: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十月革命等。
2. 中国历史事件:抗日战争、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
六、历史文化必会1. 中国历史文化:中华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家文化等。
2. 世界历史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等。
结语以上就是七年级历史必会知识点的介绍。
只有掌握了这些必要的历史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走向未来。
初中历史知识点归纳一、古代史知识点:1.化文明时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青铜文化的兴起。
2.周朝:西周与东周的兴衰,封建社会的形成。
3.春秋战国: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
4.秦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启了封建统一的序幕。
5.西汉与东汉:西汉的统治和文化,东汉的初起和繁荣。
6.魏晋南北朝:三国时期的魏、蜀、吴,晋的兴盛与西迁,南北朝的分裂和民族大迁徙。
二、世界史知识点:1.文艺复兴: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2.大航海时代:欧洲探险家的航海活动,西方人对其他地区的探索和殖民。
3.工业革命:英国的工业化进程,机器和蒸汽机的发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4.法国大革命:法国社会的严重不平等,剥削和压迫导致的起义与革命,民主和平等观念的兴起。
5.世界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
三、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鸦片战争:中国社会的落后导致与西方列强的冲突,中国战败,签署了不平等条约。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民国,开启了中国近代史。
3.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和封建道德的冲击,鼓励学习和追求民主自由。
4.清末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各类政治力量的斗争,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崛起与发展。
5.抗日战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和抵抗,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四、人物知识点:1.高瞻远瞩的国君:夏禹、商汤、周武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成祖、清高宗。
2.运筹帷幄的将领:西施、荆轲、韩信、卫青、曹操、赵云、岳飞、朱元璋、吴三桂、曾国藩、林则徐。
3.文化瑰宝的学者:孔子、庄子、墨子、荀子、伯乐、张衡、张骞、司马迁、文天祥、王安石、曹雪芹、李时中。
五、地理知识:1.五大洲和四大洋: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初中历史必备知识点梳理归纳
初中历史属于文科性质的学科,知识点又多,内容又杂乱。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初中历史必备知识点梳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必备知识点梳理1
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
1、印刷术:唐代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北宋中期,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意义:大大提升了字体印刷的速度,促进知识文化的广泛传播和社会的进步。
2、指南针:(1)战国时我国用天然磁石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时发明了用人工磁化方法,用磁针制成多种形式的指南针,北宋末年,已把指南针用于航海,南宋以后,不论阴晴,都使用指南针来导航。
约12世纪末(南宋时)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意义: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3、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代的文献已明确记载了火药的性能及其制作方法;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13世纪,火药传到阿拉伯地区,14世纪,再传到欧洲。
4、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意义:四大发明对人类在文化、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对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初中历史必备知识点梳理2
西安事变知识点
1.背景:
①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④蒋介石拒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坚持剿共(直接原因)。
2.目的:逼迫蒋介石抗日。
3.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①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到西安调停;
②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5.和平解决意义: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初中历史必备知识点梳理3
西周的分封制知识点
含义: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方式: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诸侯权力:周天子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允许建立诸侯国,有较大独立性。
诸侯义务: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①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②维护了西周王朝严格的等级制度。
初中历史必备知识点梳理4
武昌起义知识点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地点:武昌(武汉三大重镇之一)。
武昌起义不是孙中山亲自领导的。
3.结果:成功。
仅一个多月后,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4.地位:是辛亥革命的开始,也是辛亥革命的高潮。
5.影响: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结束,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②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
局限: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6.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地下诏退位。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失败原因:(1)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3)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8.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根本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