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1.2人口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58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的人口项目内容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10个)、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以上四个8000万以上)江苏省、河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浙江省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西藏自治区人口最多的直辖市探究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3.教师注重多层次学生的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规则与评价:1.回答问题积极、正确答案,给予积极评价2.回答不全面者,给出鼓励和点评。
体,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绘图。
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以看图分析为主,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第二步:课内探究深挖掘具体探究活动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交流提升探究三活动要求:1.小组自主学习认真、合作活动热烈,针对问题展开积极讨论。
2.积极回答,积极展示。
3.教师注重多层次学生的学习,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4.交流提升题进步加强知识的升华运用。
规则与评价:1.回答问题积极、正确答教师设计意图说明(分环节列出):使所学的知识得以提升。
教师个性化修改(用红色标记):1◆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让我们一起解决。
案,给予积极评价2.回答不全面者,给出鼓励和点评。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避免笼统,要问出精彩,问出实效。
第二步:课内探究深挖掘具体探究活动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课堂达标固知识(时间 6分)1.根据202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达到()A.12.95亿B. 11.95亿C.10.95亿D. 13.7 亿2.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南多.东北少B.东北多.西南少C.东南多.西北少D.西北多.东南少3.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A.粤、鲁、豫B.京、津、沪C.青、藏、宁D.苏、皖、湘4.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行政区是()A.新疆B.西藏C.甘肃D.青海202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根据普查数据(不包括港、澳、台)绘成如下两幅图。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第一步:课前预习探新知要求及评价教学设计【教师寄语】相信自己,付出必定有收获!!【课堂要求】充满自信、精神饱满、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大胆发言、合作探究【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的行政区,树立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通过读“行政区划图”,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知识目标:在我国政区图上填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重点、难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分布。
【预习问题】1.我国行政区划的原则是什么?我国行政区域分为哪三级?2.自治区、自治县、自治州是什么样的行政区域?3.除以上三级行政区外,还有什么特殊的行政区?4.数一数,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几个省、几个自治区、几个直辖市?活动要求:1.按照要求自主预习,认真完成预习问题。
2.组长统筹本组的预习情况,鼓励同学积极回答问题。
【课标要求】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材分析】从全章来看,本节教材以确定地区空间位置的知识为主,是学习以后章节的基础【学情分析】本课学生知道我国基本的三【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拼图游戏,看谁拼的又快又好。
探究二行政区域的简称、行政中心(时间 12分钟)1、尝试记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行政中心,把你记住的省级行政单位名称试着在下图中填写出来。
2、观察省级行政单位简称的命名方法,看谁的发现多。
(1)在表中找到以省级行政区名称的一个字或几个字作为简称的省级行政单位。
(2)找出以山名、河湖名作为简称的省级行政单位。
(3)找出以古代地名作为简称的省级行政单位。
(4)找出有两个简称的省级行政单位。
【合作探究】小组为单位,解决一下问题,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1.邻国最多的省区:;面积最大的省区:。
2.纬度最高的省区:;纬度最低的省区: 。
3.跨纬度最广的省区:;跨经度最广的省区:。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区依次是。
湖南省耒阳市八年级地理上册1.2 中国的行政区划学案1(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耒阳市八年级地理上册1.2 中国的行政区划学案1(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耒阳市八年级地理上册1.2 中国的行政区划学案1(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学习目标】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重点难点】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学习过程】一、反馈抽测1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东有()()东南有( )南有()()()2.我国陆上邻国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 ),隔海相望的国家中,亚州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 ),最南的国家是( )。
【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为了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我国设置了各级行政区划,行政区划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二、预习检测1.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省级包括()()( )()县级包括()()( )乡级包括( )( )2.写出你的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共包括()个省;( )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三、合作探究1.读图1.7中国政区图,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以归纳为:“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请在图中找出“两湖”、“两广"、“两河”、“两山”、“五江(疆)"、“二宁”分别指哪些省级行政区?2。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中国的行政区划》优教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在我国政区图上精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学习任务及呈现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争辩。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三级行政区划:包括___(自治区、直辖市、特殊行政区)、___(市、自治县)、___(镇、民族乡)。
2.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___、5个_______、4个______和2个特殊行政区。
3.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分布、简称及行政中心:(1)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_______、四川省、______、宁夏回族自治区、_____________、山西省、_______、河南省、_______。
(2)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青、___、藏、___、渝、___、湘、___、皖、___、沪。
(3)沿海地区各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沈阳、_______、天津、_____、南京、_____、杭州、_____、台北、广州、_____、澳门、_____、_____。
(4)边疆地区各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辽宁省、_______、_________、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_________________、西藏自治区、_______、广西壮族自治区。
(5)北回归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自西向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读图1.5中国政区图,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以归纳为七个部分,请熟记这些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1)东北三省(2)黄河中下游七省市(3)长江中下游七省市(4)南部沿海七省、自治区、特殊行政区(5)西南、西部沿海五省、自治区、市(6)西北部四省、自治区(7)北部边疆一区【达标检测】1.下列省区轮廓与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2.成语“得陇望蜀”“黔驴技穷”中未提到的省份是()A.云南省 B.四川省C.贵州省 D.甘肃省3.图中汽车牌照的属地是()A.河南省B.山东省C.辽宁省D.江西省4.粤菜、川菜、湘菜是我国有名的菜系,其发源地分别是()A.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B.广东省、四川省、湖南省C.湖北省、云南省、河南省D.河北省、四川省、河南省【拓展阅读】我国的行政区划国家依据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在有关法律规定下,考虑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民族、人口、文化、风俗等因素,依据肯定原则,将全国领土划分成若干层次级别、大小不等的行政区,并在驻地(行政中心)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这就是行政区划。
1.2人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图中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的重要作用。
2.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找出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描述人口地理分界线两侧人口分布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1.我国人口基本国情以及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
2.我国的人口政策,我国人口分布。
三、教材设计思路人口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区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它构成了人类活动的主体。
认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首先要认识人口。
所以,我们在第一章第二节设计了“人口”。
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我国“旅游黄金周”人山人海的图片。
问题引领:看了这组图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教师小结:大家看了图片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人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
【讲授新课】图片展示: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数。
问题引领: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总人口是多少。
学生回答:14.12亿问题引领:那你知道我国的人口总数世界第几吗?学生回答:世界第一图片展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一: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和原因。
方法指导:阅读课本图1.10“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和课本11页文字。
问题引领:1.1949年以前的人口增长特征。
2.1949年以后的人口增长特征,及其原因。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1949年之前人口增长较慢,1949年后新中国成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我国人口快速增长。
议一议:人口众多会对我国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小结:人口众多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另一方面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
想一想: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但1982年开始人口增速明显放缓,试分析原因。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2、能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重点难点】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分布。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p7页完成下列填空1 请写出你自己的户口所在地:_______,由此可知,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是:____ 、____、____。
2、目前,我国共有____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____个省, ____个自治区,____个直辖市和____个特别行政区。
3、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____。
【学习过程】任务一:阅读课本p8、 P9 ,在下面中国政区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并回答: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以归纳为:“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云贵福吉安,西四二宁青陕甘,内台海北重上天,还有港澳好河山。
”(即中国省级行政区七字歌)(1)知道七字歌中的“湖”、“河”、“山”分别指的是什么吗?(2)请在图中找出“两湖”、“两广”、“两河”、“两山”、“五江(疆)”、“二宁”分别指哪些省级行政区?任务二:综上图表,完成以下题目。
(1)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4个省级行政区:(2)完全位于热带的3个省级行政单位:(3)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区:,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4)跨经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跨纬度最广的省级行政区:(5)有两个简称的5个省级行政区:(6)自北向南临海的14个省级行政区:(7)有陆上邻国的9个省级行政区:(8)即临海又有陆上邻国的2个省级行政区:任务三:1.读各省轮廓图,说出其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2.根据轮廓、位置等地理特征想象、判断:(提示:省级行政区名称或国家名)(1)有北回归线穿过,轮廓如象鼻和孔雀,分别指的是、。
(2)位于洞庭湖以北,且有长江穿过,指的是。
(3)天鹅();葫芦或兵马俑();骆驼();雄鹰();兔子();3.猜谜语或打字:(提示:城市名、省级行政区名、简称、行政中心)带枪的人或大力士();双喜临门();四季温暖或四季如春();久雨初晴();船出长江口();水边人家();萤火虫点灯();两个胖子();大言不惭();【归纳总结】34 全国行政区划自治县、县级市﹚个(基本划分为三级)省个省级个自治区行 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个直辖市政个特别行政区【达标检测】1.下列省份与濒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A.辽宁、河北、山东——渤海B.辽宁、山东、江苏——东海C.江苏、安徽、山东——黄海D.浙江、广东、广西——南海2.下列省(区)与简称、人民政府驻地的连线,正确的是()A.广西——粤——桂林 B.福建——闽——厦门C.青海——青——兰州D.贵州——黔——贵阳3.位于我国长江下游的直辖市是()A.北京市B.上海市C.天津市D.重庆市4.我国的4个直辖市中,最早见到日出的是()A.北京B.天津C.上海D.重庆A①②③④⑧⑦⑥⑤5.以下省级行政区有两个简称的是()A.广东广西 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 D.贵州云南 三、综合题1、读上图完成:(1).四个省中,有热带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八上人教版金牌学案Unit 1:地球与地图学习目标:1. 掌握地球的基本形状、大小、位置及其运动情况。
2. 了解地球上的五大洲、世界人口和承载能力。
基础知识:1. 地球是一个略呈扁球形的三维物体,呈近似椭球体的形状。
2.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3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3.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周期为24小时,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365.25天。
4. 地球上有五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其中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
5. 世界人口总数目前约为78亿人,不同洲的人口分布不一,亚洲人口最多。
6. 地球的承载能力指的是地球上能够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最大数量,与人口数量和资源消耗直接相关。
重点概念:1. 地球的形状:地球略呈扁球体,近似椭球体。
2. 地球的位置:地球位于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
3. 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4. 五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5. 世界人口:全球人口总数约为78亿人。
6. 承载能力:地球上能够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最大数量。
思考拓展:1. 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2. 了解一个洲的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并介绍一下这个国家的地理特点。
3. 地球承载能力有限,我们该如何合理利用地球资源?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的基本形状、大小、位置及其运动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学生还了解了地球上的五大洲,世界人口和承载能力等重要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工具来获取地理信息,拓展地理认知和技能。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知道我国人口的数量、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图中的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及其增长的趋势。
2.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说出我国的人口政策。
3.运用“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并能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导学过程:【复习导入】1 写出下列省级行政单位的的简称和行政中心:陕西_____、 ______湖北_____、______;广东______、_______;安徽______、______;甘肃 _____、_____2. 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人口密度= .【自主学习】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阅读教材P11文字,读图1.10,完成以下内容:1.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___ ,是世界上人口_________的国家。
2.从图1.10可以发现,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人口增长(缓慢还是迅速)。
3.人口增长过快(1)现状: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增长。
(2)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_和,另一方面给我国的、和___________带来沉重的压力。
4.人口政策:实行。
这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具体措施是:控制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阅读P12图,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1.读P12图1.12 ,说说如何减缓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2.读图1.12并结合你的感受:说说少生有什么优、缺点?二、人口东多西少阅读教材P3文字,完成以下内容:1. 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 (2010年),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_______倍多。
2.读图“中国人口的分布”回答:1)我国人口密度较大地区和较小地区分别在哪儿?2)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什么?【合作探究】1.完成P14活动题1:计算江苏、青海的人口密度。